计算0.10mol/L的NH4Cl溶液的pH和水解度h。已知25℃时氨水NH3.H2O的水解平衡常数解离常数数K

计算: 0.1mol•L-1 NH3•H2O溶液的pH值.已知25℃时Kb (NH3)=1.8×10-5
pjdifvcu049
pKb=4.75pOH=(pc+pKb)/2=2.87pH=14-2.87=11.1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无机及分析化学离线必做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无机及分析化学离线必做作业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高二化学1月联考试卷(含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二化学1月联考试卷(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二化学1月联考试卷(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 原子量: H-1& C-12&& O-16&&&&&& &&&&&&&&&&&&&&&&&&&&& 第I卷()一、单选题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 = 2NH3(g) ;△H = 2(b―a) kJ/mol B.N2(g)+3H2(g) = 2NH3(l);△H = 2(a―b―c) kJ/molC. N2(g)+ H2(g) = NH3(l) ;△H = (b+c―a) kJ/mol D. N2(g)+ H2(g) =NH3(g) ;△H = (a+b) kJ/mol 3.对于反应:N2O4(g) 2NO2(g)在温度一定时 ,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φ(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A)>v(C)B.A、B、C、D、E各状态中,v(正) <v(逆)的是状态EC.维持P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P2不变,D→C所需时&& 间为y,则:x<yD.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到达A状态,从理论上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1突然加压到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到P14.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若醋酸钠与醋酸的混合溶液pH=7,则C(Na+)=c(CH3COO-) B.某温度下,pH=6的NaCl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Na+)= c(Cl-)&c(H+)&c(OH-)C.若2a mol•L-1HCN与a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混合溶液pH&7D.含0.1 mol NaHCO3和0.2molNa2CO3的混合液中:c(Na+)+c(H+)=c(OH-)+c(HCO3―)+2c(CO32―)6.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 H++A2-B.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C.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D.当V(NaOH)=30 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c(HA-)+2c(H2A)=c(A2-)+2c(OH-)7.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0.1mol/LCH3COONa与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l-)&c(CH3COO-)&c(OH-)B.0.1mol/LNH4Cl与0.1mol/L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c(NH3•H2O)&c(NH4+)&c(Cl-)&c(OH-)C.0.1mol/LNa2CO3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3c(CO32-)+3c(HCO3-)+3c(H2CO3)D.Na2C2O4溶液与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是二元弱 酸):2c(C2O42-)+c(HC2O4-)+c(OH-)=c(Na+)+c(H+)8.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S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S-)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体积为Va的0.02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2mol•L-1NaOH溶液,Va>Vb时:c(CH3COOH)+c(CH3COO-)>c (Na+)B.将0.2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K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H-)<c(Al3+)<c(H+)<c(K+)<c(Cl-)C.pH=5的HCOOH溶液和pH=5的NH4NO3溶液中,c(H+)不相等D.25℃时,pH=4,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c(CH3COO-)+c(OH-)<c(CH3COOH)+c(H+)
10.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c( )&c(Cl-),c(OH-)&c(H+)&&& B.c( )=c(Cl-),c(OH-)=c(HC.c(Cl-)&c( ),c(OH-)&c(H+)&&& D.c(Cl-)&c( ),c(H+)&c(OH-)11.已知25℃时Mg(OH)2的Ksp为5.6×10-12mol3•L-3,MgF2的Ksp为7.4×10-11mol3•L-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Mg(OH)2固体在氨水中的Ksp比在NH4Cl溶液中的Ksp小B.25℃时,向Mg(OH)2的澄清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c(Mg2+)减小C.25℃时,Mg(OH)2的溶解能力大于MgF2的溶解能力D.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0.1mol•L-1NaF溶液等体积混合,能生成MgF2沉淀1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HClO和C H3COOH的酸性强弱B&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向10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Mg(OH)2 >Fe(OH)3D&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C13.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0 mol/L盐酸和20.00 mL 0.1000 mol/L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C.达到B、E状态时 ,反应消耗的n( CH3COOH)&n(HCl)D.当0mL& V(NaOH)&20.00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c(A-)&c(Na+)&c(H+)&c(OH-)14.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CO2 气体,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则生成HY和Na2CO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Ki(HX)& Ki(HY)& Ki(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 &X&HCO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Na+)>c(HCO )>C(X)>c(OH)>c(H+)15.室温下,用0.l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I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 mL C.V(NaOH)= 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 C(CH3COO-)D.V(NaOH) =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 C(CH3COO-)& c(H+)& c(OH-)16.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D+ H2O H2SO3 + OHD& ①& HSO3D H+ + SO32D& ②向0.1 mol • L -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3D)增大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 + c(Na+) = c(HSO3D) + c(OHD) + c(SO32D)C.加入少量NaOH溶液, 、 的值均增大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 = c(SO32D)>c(H+) = c(OHD)第II卷(非)二、 题17.(12分)I. 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①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这说明&&&&&&&&&&&&&&&&&&&&&&&&&&& 。②在Na3PO4溶液中,c(Na+)/c(PO43―)&&&&& 3(填“&”“=”“&”);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c(Na+)/c(PO43-)的值减小,原因是&&&&&&&&&&&&&&&&&&&&&&&&&&&&&&&&&&&&&&&&&&&&&&&&&&& 。③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有关反应为:5Ca(OH)2+3H3PO4=Ca5(PO4)3OH+9H2O。下图是生产羟基磷灰石时得到的实验曲线,请计算磷酸的初始浓度为0.70mmol/L,pH=10.0条件下,反应前10min内磷酸的沉淀速率&&&&&&&&&&&&&&&&& 。&II. 在某温度下,把1.0mol NH3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测得溶液中OH-浓度和时间的图像如下:&①求该温度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为多少?②在t1时刻时再加入H2O配成2L溶液,在t2时刻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坐标系中画出t1 ~t2时间内OH-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③将a mol/L的盐酸和b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混合后溶液中:c(NH3•H2O)=&&&&&&&&&&&&&&&&&&& 。(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18.(12分)实现 “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 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下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H>0,△S>0&&&&& B.△H>0,△S<0C.△H<0,△S<0&&&&& D.△H<0,△S>0(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4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2所示。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 ;H2的转化率w(H2) =&&&&&&&&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填字母)。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l molCO2和4 molH2(3)25℃,1.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3.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9.(13分)高纯度氧化铝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组研究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纯度 氧化铝:&根据上述流程图:(1)“除杂”操作是加入过氧化氢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请写出在除去Fe2+离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通常条件下Ksp〔Fe(OH)3〕=4.0×10―38,除杂后溶液中c(Fe3+)约为&&&&&&&&&&&&& 。(3)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 酸化,酸化的目的是&&&&&&&&&&&&&&&&&&&&&&&&&& 。(4)“结晶”这步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即停止加 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含结晶水)。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 。(5)“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填字母代号)。A.蒸馏&&&&&&&&&&& B.分液&&&&&&&&&&& C.过滤(6)铵明矾晶体的化学式为NH4Al(SO4)2&#O,在0.1mol/L铵明矾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离子浓度最小的离子是&&&&&&&&&&&& 。三、实验题20.(11分)用浓度为0.10 mol/L的KMnO4(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C2O4(弱酸)溶液,其实验步骤如下:I、滴定前的准备:& ①& → 用蒸馏水清洗 → 用待装溶液润洗 → 装液→&& ②&& → 调节液面在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 记录初始读数II、滴定:分别取20.00 mL 草酸溶液于4个洁净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MnSO4溶液,然后用标准的KMnO4(H+)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记录最终读数。数据如下:测定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初始读数(mL)&0.40&0.10&0.90&0.00最终读数(mL)&25.05&20.10&21.00&19.90V标(mL)&24.65&20.00&20.10&19.90III、实验数据处理: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步骤I中的操作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KMnO4(H+)溶液应装入________式滴定管进行滴定;(3)向锥形瓶中滴加MnS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已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测得草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6)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A.向锥形瓶中加入了较多 MnSO4溶液&&&&& B.滴定振摇时,锥形瓶中溶液溅出 &C.滴定时,锥形瓶内壁附有紫红色溶液,未用蒸馏水冲洗&D.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四、21.(4分)把足量ZnS固体加入到0.001mol/L的CuSO4溶液中。试判断是否有CuS沉淀生成?已知: Ksp(ZnS)=1.6×10-23mol2•L-2&&&& Ksp(CuS)=1.3×10-36mol2•L-2=&高二化学参考答案&19.(13分) (1) 2Fe2++H2O2+4NH3•H2O=2Fe(OH)3↓+4NH4+&& (3分)(2)4×10―20mol/L(3分)。(3)抑制(防止)Al3+水解。(2分)(4)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避免可溶性杂质结晶析出(2分,答对1点给1分)。(5)C(1分)。(6)SO42―,OH―。(共2分,各1分)20.(11分)(1)①查漏 ;& ②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各1分)(2) 酸 (1分)(3)作反应催化剂,加快KMnO4氧化H2C2O4的速率;&&&&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各1分)(4)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 8H2O(2分)(5) 0.25(2分)(6) CD(2分)&21(4分).在ZnS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Ksp(ZnS)= [Zn2+][S2-]=1.6×10-23mol2•L-2 [S2-]=[KSP(ZnS)]1/2=[1.6×10-23mol2.L-2]1/2=4×10-12mol.L-1&& 则此时Q=[Cu2+].[S2-]=0.001mol.L-1×4×10-12mol.L-1=4×10-15mol2.L-2&Ksp(CuS)所以有CuS沉淀产生。&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1.B&& 2.B 3.D& 4.A& 5.B&& 6.B&&& 7.B&& 8.D9.A&& 10.C&& 11.D& 12.B&& 13.B&& 14.B&& 15. B& 16.C17(12分).I. ①酸&&& (1分); H2PO4-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1分)② & (1分),& KOH抑制了PO4 3-的水解(1分);③0.056mmol•/(L•min)(2分)II. ①4.00×10-4 (2分)&②如图(2分) ③&& mol/L& (2分)18.(12分)(1)C (2)①0.075mol.L-1.min-1&&&&& 56.25%& ②C(CH3OH).C(H2O)/C(CO2).C3(H2)&&& ③ BD (3)CH3OH(l)+ O2 =CO2( g)+2H2O(l)& △H=-726.6 kJ•mol-1 19.(13分) (1) 2Fe2++H2O2+4NH3•H2O=2Fe(OH)3↓+4NH4+&& (3分)(2)4×10―20mol/L(3分)。(3)抑制(防止)Al3+水解。(2分)(4)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避免可溶性杂质结晶析出(2分,答对1点给1分)。(5)C(1分)。(6)SO42―,OH―。(共2分,各1分)20.(11分)(1)①查漏 ;& ②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各1分)(2) 酸 (1分)(3)作反应催化剂,加快KMnO4氧化H2C2O4的速率;&&&&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各1分)(4)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 8H2O(2分)(5) 0.25(2分)(6) CD(2分)&21(4分).在ZnS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Ksp(ZnS)= [Zn2+][S2-]=1.6×10-23mol2•L-2 [S2-]=[KSP(ZnS)]1/2=[1.6×10-23mol2.L-2]1/2=4×10-12mol.L-1&& 则此时Q=[Cu2+].[S2-]=0.001mol.L-1×4×10-12mol.L-1=4×10-15mol2.L-2&Ksp(CuS)所以有CuS沉淀产生。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没有了
? ? ? ? ? ? ? ? ? ?4×10-3mol/L.Ⅱ.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2和8mol&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已知:N2(g)+3H2(g)2NH3(g)△H=-92.2kJ?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1)计算平衡时容器内NH3的体积分数为25%,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5.(2)该过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B(填序号).A.大于92.2kJ&&&&B.等于92.2kJ&&& C.小于92.2kJ&&& D.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92.2kJ(3)在相同容器中,降低温度,通入2mol&NH3和1mol&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是否为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填序号).A.一定等于&&&&&&&&B.一定大于&&&&& C.一定小于&&&&&&&D.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分析:Ⅰ、一水合氨发生电离NH3?H2O?NH4++OH-,令平衡时溶液中c(OH-)=xmol/L,则c(NH4+)=xmol/L,c(NH3?H2O)=1mol/L-xmol/L≈1mol/L,代入电离平衡常数Ka=c(NH+4)?c(OH-)c(NH3?H2O)计算;Ⅱ、(1)令平衡时参加反应N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利用三段式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利用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列方程计算x的值,进而计算氨气的体积分数.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k=c2(NH3)c(N2)?c3(H2)计算平衡常数;(2)根据(1)计算可知参加反应的n(N2),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3)“2 mol NH3、1 mol H2”等效于“1 mol N2、4 mol H2”.在相同容器中,改用“1 mol N2、4 mol H2”相当于对原平衡体系减压,平衡向逆反应进行,该措施使NH3体积分数减小.对原平衡体系降温,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措施使NH3体积分数增大.两措施对NH3体积分数的影响不一致,导致NH3体积分数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14.解答:解:Ⅰ、一水合氨发生电离NH3?H2O?NH4++OH-,令平衡时溶液中c(OH-)=xmol/L,则c(NH4+)=xmol/L,c(NH3?H2O)=1mol/L-xmol/L≈1mol/L,所以x×x1=1.6×10-5,解得x=4×10-3,故答案为:4×10-3mol/L;Ⅱ、(1)令平衡时参加反应N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利用三段式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2(g)+3H2(g)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开始(mol):2&&&&&&&& 8&&&&&&&&&&&&&& 0变化(mol):x&&&&&&&& 3x&&&&&&&&&&&&& 2x平衡(mol):2-x&&&&&& 8-3x&&&&&&&&&&&& 2x所以(2-x+8-3x+2x)=(2+8)×80%解得x=1,所以平衡时容器内NH3的体积分数为2mol10mol×80%×100%=25%.平衡时c(N2)=2mol-1mol5L=0.2mol/L,c(H2)=8mol-3×2mol5L=0.4mol/L,c(N2)=2×1mol5L=0.4mol/L,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420.2×0.43=12.5,故答案为:25%;12.5;(2)根据(1)可知参加反应的n(N2)=1mol,所以放出的热量为1mol×92.2kJ?mol-1=92.2kJ,故选:B;(3)“2 mol NH3、1 mol H2”等效于“1 mol N2、4 mol H2”.在相同容器中,改用“1 mol N2、4 mol H2”相当于对原平衡体系减压,平衡向逆反应进行,该措施使NH3体积分数减小.对原平衡体系降温,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措施使NH3体积分数增大.两措施对NH3体积分数的影响不一致,导致NH3体积分数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1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与平衡移动、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对平衡常数的计算与理解.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常温下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1>K3>K2,据此所做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①NH3+H+?NH4+(平衡常数为K1) ②Ag++Cl-?AgCl(平衡常数为K2) ③Ag++2NH3?Ag(NH3)2+(平衡常数为K3)A.氯化银可溶于氨水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
科目:高中化学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物的溶液平衡均属于动态平衡.(1)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A2-.①NaHA溶液显酸性(选填“显酸性”、“显碱性”、“显中性”或“无法确定”).②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aA(s)?Ca2+(aq)+A2-(aq)△H>0.降低温度时,Ksp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滴加少量浓盐酸,c(Ca2+)增大.(2)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可写为2H2O?H3O++OH-,液氨类似于水的电离,则液氨的电离方程式为2NH3?NH2-+NH4+;在液氨中加入NH4Cl,则平衡将向逆向移动(填“正向”或“逆向”).(3)常温下,向某pH=11的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乳,过滤后所得溶液pH=13,则反应前的溶液中与反应后的滤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的比值是1×1010.(4)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b&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显中性,则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出该混合溶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10-7.
科目:高中化学
(2010?泰安二模)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mol2?L-2,KSP(Ag2CrO4)=1.9×10-12mol3?L-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KSP(AgBr)C.将0.001mol?L-1 AgNO3溶液滴入0.001mol?L-1 KCl和0.001mol?L-1 K2CrO4混合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D.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科目:高中化学
工业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N2+3H2&&&2NH3(1)图1中虚线部分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条件,请解释原因:因为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为:N2(g)+3H2(g)2NH3(g);△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573K(填“>”、“<”或“=”).
1.88×103(3)NH3和O2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4NH3+5O24NO+6H2O△H=-905kJ/mol不同温度下NO产率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温度高于900℃时,平衡逆向移动.(4)25°C时,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NH3溶于水得0.1mol?L-1氨水溶液20.0mL,测得PH=11,则该条件下,NH3?H2O的电离度α=1.0%,电离平衡常数Kb≈1.0×10-5.若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上述氨水溶液,当滴入盐酸10.0mL时,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NH4+)>c(Cl-)>c(OH-)>c(H+).(5)若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NH3通入到0.04mol?L-1的FeCl3溶液中,要使溶液中Fe3+沉淀较完全(即Fe3+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溶液的pH为3.(已知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4×10-38)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常温下反应:①NH3+H+?NH4+(平衡常数为K1)②Ag++Cl-?AgCl(平衡常数为K2)③Ag++2NH3?[Ag(NH3)2]+(平衡常数为K3)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1>K3>K2,据此所做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氯化银不溶于氨水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A、盐的水解规律:越稀越水解;B、根据同离子效应来确定平衡的移动方向;C、加入几滴浓氨水,增大产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D、升高温度,会促进盐的水解.
解:A、盐的水解规律:越稀越水解,当加入大量水稀释时,平衡向右移动,但是溶液体积增大,所以溶液中c(H+)减小,故A正确;B、加入几滴浓盐酸,平衡向左移动,溶液的pH值减小,故B错误;C、加入几滴浓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是c(OH-)增大,故C错误;D、盐的水解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会促进盐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NH4Cl的水解程度增大,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等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和归纳是关键,难度中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根据如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离子化合物离子电荷数&晶格能kJ?mol-1熔点°C莫氏硬度NaF19239933.2NaCl17868012.5MgO2379128526.5CaO2340126144.5
A、晶格能的大小与正负离子电荷数和距离成正比B、NaF晶体比NaCl晶体稳定C、表中物质CaO的晶体最稳定D、晶格能就是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科目:高中化学
某温度下,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a的数值一定大于9B、Ⅱ为氨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C、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D、完全中和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V(NaOH)<V(氨水)
科目:高中化学
在由Cu片、Zn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当Cu片上放出2.24L(标准状况下)H2时,H2SO4恰好用完.试计算:(1)该过程中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2)锌片溶解的质量;(3)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科目:高中化学
有一无色混合物的水溶液,只能含有一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K+、NH4+、Mg2+、Fe3+、Cl-、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上述实验,一下推测正确的是(  )(1)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C、Cl-一定存在D、Fe3+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
A、铝片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方法B、炒过菜的铁锅未清洗易生锈C、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腐蚀
科目:高中化学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特征信息A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B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C1mol C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产11.2L H2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E负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1)E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A常见单质的电子式;(3)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4)B和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5)下列比较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不可行的是(填序号);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6)用电子式表示C和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7)B和C形成的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8)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将一块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不可能是(  )
A、增重10%B、增重30%C、不变D、减轻20%
科目:高中化学
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1)SO42-+Ba2+═BaSO4↓:.(2)CO2+2OH-═CO32-+H2O:.(3)Ag++Cl-═AgCl↓:.(4)HCO3-+H+═H2O+CO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h3nh4cl缓冲溶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