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北院有陶瓷专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教育概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教育概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积淀,2013年7月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海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院校采用“1+2”模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5人。
  2001年6月,学校成立“硕士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申报工作领导小组”。 2003年10月,我校向国务院学位办提交新增硕士授予单位申请,申报的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普遍得到专家认可,国务院学位办反馈我校申报的5个学科总平均分为80.01分,其中预防兽医学同意票率为94.12%。但由于不符合“授予十届以上学士学位”的要求,未能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8年5月,学校成立“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再次全面启动申硕工程。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科建设“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中,制订了申硕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工作措施。
  学校积极开展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遴选工作,2008年9月,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遴选出机械工程、兽医学、土木工程三个申报硕士授予学科,并确定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畜牧学两个支撑学科。
  2010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得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资格,机械工程、兽医学、土木工程三个学科被列为首批立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学科被列为支撑学科。
  2011年9月,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中期检查。根据专家整改意见和建议,学校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加以实施。2012年,学校成立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验收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兽医学、土木工程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点简介
  一、机械工程
  学科概况
  机械工程学科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首批三个具有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
  本学科立足学科前沿,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结合地方需求,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围绕佛山市陶瓷、LED、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与制品等重点产业,瞄准陶瓷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精密光学检测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及装备、轻合金加工技术与应用等发展方向,大力开发应用技术,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服务地方和行业经济。学科现有骨干教师30人,其中,博士 18人,硕士 10人;教授 15人,副教授 12人。
  本学科在面向微/纳制造的纳米级精度微测量及微定位、高速高精CNC并行流水插补器等相关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此外,学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紧密围绕佛山的优势产业,在陶瓷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陶瓷洁具数字化制造工艺、多颜色复杂图案马赛克自动铺贴装备、铝/镁轻合金加工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与开发,承担了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及大量横向项目,并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一批较高层次成果。
  本学科2008年以来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14项省部级项目,科研到帐经费达149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进入三大检索51篇,获得专利18项。近年来,学科投入经费1492万元,添置了如英国雷尼绍XL-80激光干涉仪、PULSE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冷等静压机及激光测振仪等一批中高档实验设备,拥有广东省高校现代制造装备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机电专业能力实践创新基地、广东省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广东省机电技术工程教育中心教学和科研平台。此外,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广东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本学科开展陶瓷装备、数控化技术及装备、精密光学检测技术等相关研究,能够得到众多相关地方产业的支撑,具有较大的地方产业优势。
  学科带头人
  范彦斌,工学博士,教授。1987年至1987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2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1993年至1995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科研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至2004年德国南威斯特法伦应用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佛山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南威斯特法伦应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
  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装备。
  主要业绩成果:
  目前主持的项目有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和广东省“数控一代”项目各一项,获得经费支持220万元。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3项、佛山市“数字祖庙”专项1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近五年共获得科研项目到账经费8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学科方向简介
  学科方向1:陶瓷装备设计与制造
  陶瓷装备设计与制造方向是我校为了增强服务地方能力,紧密围绕佛山传统支柱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一个学科方向。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以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研究;②陶瓷生产装备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针对如何提高陶瓷装备的可重构性、工艺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开展的专题研究;③陶瓷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工艺研究,如瓷砖抛光机磨具等超硬材料的成形加工工艺研究。
  佛山是我国著名的陶瓷生产基地,其产销量约占到全国的50%以上,本研究方向以佛山市的优势、支柱产业----陶瓷工业为依托,不仅可以为佛山陶瓷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还可以借助佛山陶瓷及其装备工业在国内的绝对优势进行技术渗透,具有极其优越的地缘优势。本方向拥有一支既掌握先进制造技术、又和该行业内的一些龙头企业如东鹏陶瓷、科达机电、科信达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高素质技术队伍,其中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名。
  学科方向2:精密光学检测技术
  本学科方向以现代光学检测的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目标,结合地方需求,重点面向陶瓷及装备、半导体照明、微/纳制造等技术领域,开展陶瓷产品质量监测、LED参数测试、光机电集成成像工程、纳米测试及微定位等技术研究,研究开发用于陶瓷、LED、微/纳制造中的微测量等相关装备产品质量监测与检测系统。&&
  目前,本学科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一批和佛山行业需求相结合的横向项目的研发,在微/纳结构微测量及陶瓷墙地砖尺寸测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学科方向拥有一支既掌握精密光学检测技术、又了解当地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队伍,拥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
  学科方向3:专业数控技术及装备
  本方向针对数控装备在创新设计、数字控制、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指引,以突破技术瓶颈、掌握关键技术、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服务地方为目标,开展数控技术及专业数控设备的研发。&&
  广东是数控产业大省,佛山是专业数控集中地区。广东开展的“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将全面实施传统装备的数控化,对本学科方向既是需求又是支持。本方向拥有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核心成员长期从事数控技术相关的研发,在插补计算、前后置处理、CNC系统结构、数据存储与高速传输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学科方向4:轻合金加工技术与应用
  本学科方向针对轻合金及其制品在加工与应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地方支柱产业与社会的需求,开展了轻合金的自主创新设计、加工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铝/镁合金的剧毒铬酸盐钝化传统工艺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及广泛使用的金属生物材料如钛合金、不锈钢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所暴露的弱点等展开研究。&&
  有色金属及其加工是佛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国享有盛誉,本学科方向与兴发铝业、广亚铝业、季华铝材等著名企业开展了深度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学科研究方向拥有较高素质的研究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留学回国人员3人。与日本东北大学金属研究所新家研究室、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尖端材料研究所李云仓博士研究团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兽医学
  学科概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兽医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专业沉积深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良好的声誉。50余年来已经向社会输送专科毕业生4000余人,本科毕业生1500余人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80余人。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小鹅瘟、猪链球菌病的研究,所培育的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猪链球菌ST171高温诱变弱毒疫苗一直被国内各地推广使用。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到禽流感H9N2和H5N1毒株,是国家重要的禽流感参考毒株。近十年来,本学科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方实际,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与本地区其他院、所在研究特色与服务地域上错位发展,显示了明显的不可替代性,在广东省水禽与猪传染病诊断防控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兽医学科以水禽病、猪病及小动物疾病诊断防控研究为特色,设有家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控、猪传染病诊断与防控、动物免疫生理学及新兽药研发、动物免疫病理学、动物中毒病与小动物疾病防控等五个学术方向。学科师资力量较强,拥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博士25人,具有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广东省教学名师等一大批省部级专家;特色明显,兽医学学科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其预防兽医学学科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实验条件好,近5年来国家、省、市及学校投入经费1500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现有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肉鸭分中心、华南地区动物疾病诊断防治技术创新基地、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诊断防控技术开发中心等研究平台;科研水平较高,近5年共获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5项,总经费1700万元;获省科技奖4项、市厅级成果奖19项、省级鉴定成果10项,同时学科与省内众多企业合作,学科的实训基地—动物医院在珠三角具有显著的品牌优势,科研成果直接转化能力强,有力支持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学科带头人
  陈建红,农学硕士,二级教授,兽医学科带头人,家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控方向带头人。兼任农业部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研究专家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名师,佛山市师德标兵,广东省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
  家禽尤其是水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控
  主要业绩成果:
  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或参与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出版论著70余篇(部),在我省近10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研究与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持完成的代表项目有:广东省重大攻关项目“禽流感的综合防控”(,经费100万元);国家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项目(,经费751.9万元)等。主持获得的代表成果奖有: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小鸭几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水禽禽流感免疫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等;200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把握课建要素,提升学术水平,优化教学体系 —— 禽病学课建实践”等。主编出版的代表著作有:《水禽常见病诊断图谱》、《禽病诊治彩色图谱》、《禽病防治专家六讲》等。
  学科方向简介
  1.动物免疫生理学及新兽药研发
  本方向主要从事畜禽免疫调控、新兽药制剂与禽类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在畜禽免疫调控方面,主要开展家禽免疫器官发生发育与退化机理、畜禽感染疾病后免疫功能变化与机制以及免疫增强剂开发等研究;在新兽药制剂方面,主要开展兽用抗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的缓释剂、长效控释剂、固体分散体制剂、微球制剂和纳米乳制剂等新兽药制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开展了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制等研究;在禽类干细胞方面建立了鸡胚胎干细胞和生殖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定向诱导分化和转基因技术与方法,研究了鸡干细胞全能性体外维持的分子机制,建立了小鼠孤雌胚胎干细胞系,在国内形成了较大影响。
  本方向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1人,博士8人。本方向近几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25项;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各类成果7项,在《Stem Cells》、《Human Molecular Genetic》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方向建有细胞工程实验室、新兽药研发室和动物形态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室,配有荧光定量PCR仪、倒置荧光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等高档仪器设备,依托本校的预防兽医学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华南地区动物疾病诊断防治创新基地、广东省高校畜禽诊断防控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高校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共教学与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2.动物免疫病理研究
  动物免疫学病理学研究方向与畜禽生产密切结合,将器官、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形态学技术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把定性、定位和定量技术相结合,开展动物传染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进行了猪传染病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猪传染病的生物防控技术、动物疾病远程诊疗防控信息化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团队共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4人,硕士1人。
  2009年以来,共获得14个科研项目,科研经费357.8万元,人均年经费近15万元。获科研成果3项,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和伪狂犬病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体系的构建》和《DataProc畜禽疾病诊断及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成果在2011年分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出版专著或教材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个,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创建并维护畜禽疾病诊断及监测豫警信息平台,为生产服务。
  本方向建设的免疫病理实验室,配有冰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显微图像分析仪,超低温冰柜等高档仪器设备,依托本校的预防兽医学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华南地区动物疾病诊断防治创新基地、广东省高校畜禽诊断防控技术开发中心、等公共教学与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3.家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控
  本方向主要在家禽传染病快速诊断,发病机理,免疫防控机理与程序,药物防控机理与程序,饲养管理条件与疫病控制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1999年开始与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本方向针对华南地区水禽养殖发达的特点,以水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控研究为特色,研究沉积深厚。上世纪80年代培育的小鹅瘟鸭胚化弱毒株是国家保存标准疫苗株;90年代先后分离的禽流感 H9N2/H5N1毒株一直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禽流感病毒参考毒株。近10年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获国家、省级等课题20余项,代表课题有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禽流感的综合防控研究(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型鸭肝炎病毒致病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2009)等;获省、市级成果奖8项,代表成果奖项有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小鸭几种急烈性传染病诊断防控研究与应用(三等奖,2004),水禽常发病病原菌主要特征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三等奖,2009),水禽禽流感免疫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三等奖,2010)等,在我省重大禽病综合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本方向学术团队力量较强,共有教师8人,含教授4人,博士3人,其中有二级教授1人,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研究专家2人、 “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1人等;实验条件充分,拥有国家家禽中心肉鸭工程分中心,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五年来投资200万元进一步充实了实验室的设备,研究手段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猪传染病诊断与防控
  猪传染病诊断与防控方向依托的预防兽医学科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主要针对广东省猪重大疾病危害严重、诊断与防控技术存在较多薄弱环节的问题,从免疫与分子诊断方法、免疫动态规律以及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发和应用相关新技术、新药物,提高猪病的诊断与防控水平
  本方向本方向目前教师队伍共有8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4人,教学、科研实力较强。
  先后完成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20多项,首次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建立了一种特异、简便、快速的PRRSV、PCV-2 和PRV抗原的免疫组化诊断方法;创建了DataProc畜禽疾病诊断及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开发了流感风险评估数学模型和风险计算机网络评估系统;建立了动物重大疫情经济损失评估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网络评估系统。取得科研成果与奖励9项,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和伪狂犬病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体系的构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生物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中山市大型集约化猪场重要疫病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关键防控技术研究”等科研成果,解决了我省重大猪病的综合防控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地区动物疾病诊断防治创新基地、广东省高校畜禽诊断防控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高校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共教学与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5.动物中毒病与小动物疾病防控
  本方向主要从事小动物外科学、动物营养代谢病、家畜中毒病与畜产品安全、现代兽医临床分子诊断学、动物生殖生理与产科疾病、中兽医学与中西兽医结合等方面的研究。在动物中毒性疾病防治方面,多年来一直对动物中毒病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特别是结合广东省气候潮湿、饲料容易发霉的特点,从应用和理论方面积极探索,研究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安全食品生产方面,开展了使用天然中药及其新剂型技术(纳米技术、微粉技术)、天然抗菌肽等替代抗生素在动物养殖、防病、治病中的应用。在小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积极开展显微外科手术、动物角膜移植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在全国同行中形成一定影响。
  本方向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博士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1人,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务理事6人次,副秘书长2人次。
  本方向近几年先后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多项;先后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等各类成果多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方向建有临床兽医实验室、动物医院等现代化实验室,配有贝克曼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大小鼠无创血压测试分析动力系统、冻干机、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高效液项色谱仪等高档仪器设备,依托学科的预防兽医学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华南地区动物疾病诊断防治创新基地、广东省高校畜禽诊断防控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高校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共教学与科研平台,特别是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动物医院,以及良好的“教学、科研和临床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土木工程
  学科概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紧密依托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充分利用珠三角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区域交通综合发展为本学科开展土木建筑、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行业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所提供的良好机遇,广泛开展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在大跨度薄壁箱梁力学性能以及船桥碰撞理论与应用、桥梁结构施工力学行为与健康监测、不锈钢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结构耐久性、地下结构动力稳定性与地下工程施工控制技术、工业废水膜处理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若干具有鲜明特色与明显优势的学科研究方向。目前本学科设有如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桥梁设计计算理论与应用、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岩土力学与地下结构工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等。
  土木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2人(含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2人),副教授15人;博士学位20人,留学归国人员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5人,积累了较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学科紧密结合土木建筑、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前沿热点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开展研究。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项,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取得了较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
  土木工程学科拥有广东土建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岭南地区土木建筑环境与节能创新实践基地、土木建筑实验室、水质分析与检测实验室以及若干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等学科研究平台,超高重型落锤多功能冲击实验室、MTS结构静动力加载系统、500T长柱试验机、N-20结构耐久性试验系统、100T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SDT-10型土动力学试验系统、GDS非饱土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系统、FSR-6型非饱和土三轴蠕变试验系统、水质多参数测定系统、KL-ZWG-1型紫外光实验装置等先进仪器设备,以及ANSYSMIDAS等工程数值分析软件,学科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为培养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带头人
  罗旗帜,博士,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现兼任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计算力学与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桥梁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佛山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校长。
  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
  专业领域: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1)薄壁箱梁桥剪力滞的理论与应用
  (2)船桥碰撞的理论与应用
  (3)薄壁结构的动力分析
  主要业绩成果: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项目1项、广东省社科重大委托项目1项及粤港合作项目2项,承担完成30余项横向科研开发项目。在美国《工程力学》、《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工程结构》、《薄壁结构》,英国《结构与建筑》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31篇,主编教材2本。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曾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获奖人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共3项,获省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广东省优秀电子教材二等奖1项,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佛山市教育基金一等、二等、三等奖各1项。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佛山市直宣教战线优秀共产党员”、“佛山市直学校优秀行政管理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
  学科方向简介
  1.桥梁设计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
  作为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传统优势学科方向,充分利用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高素质的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广东省以及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求,基于本学科在薄壁箱梁力学性能、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等学术研究方向的综合实力,重点开展了薄壁箱梁剪力滞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薄壁箱梁力学理论;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其在桥梁结构施工控制与健康监测等学术研究方向的丰富经验,扩大桥梁结构施工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范围,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佛山兴朗大桥、桂澜大桥、顺德水道特大桥、江门市新会区龙马大桥等重点工程施工监控实践。受佛山市九江大桥船桥碰撞等重大事故启发,本学科在国内较早开拓了船桥碰撞理论研究的新领域,针对船桥碰撞关键技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并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研究课题,开展了船桥碰撞动力学机理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创新性研究成果。其中:薄壁箱梁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船桥碰撞理论等学术研究方向已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2008年以来,本学科方向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1项、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项目1项以及横向课题30余项,到账经费1300多万元。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获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出版教材2本。目前,共有教授3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7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1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方向现拥有超高重型落锤多功能冲击实验室、MTS结构静动力加载系统、DT85G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2.0和结构数值模拟中心等先进仪器设备,为学科开展创新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
  2.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本方向主要从事不锈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混凝土结构冲击力学行为、高性能与再生混凝土、混凝土结构隔震减振理论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不锈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以沿海高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为研究背景,国内较早开展不锈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为不锈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广泛应用与建立其设计准则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高性能与再生混凝土方面:多年来一直开展复合材料纳微宏观多尺度解析理论、废弃陶瓷与混凝土再生技术研究,特别在含复杂界面的纳米增强复合材料跨尺度方面,深入开展了宏观界面损伤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在混凝土结构隔振减振方面:开展了三维隔振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其灾变控制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本方向在不锈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相介质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特色鲜明。
  本方向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5人,留学回国人员3人。与日本九州大学等国外多个研究院所长期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近5年来,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和横向课题30余项,培养联招硕士生19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1篇,其中SCI有11篇)。本方向建有数值模拟实验室、结构试验室、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室、冲击碰撞实验室、材料试验室,配有MTS动静加载试验系统、超高落锤冲击试验系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系统、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长柱试验机、等先进仪器设备及ANSYS等工程数值分析软,依托土木工程国家特专业、广东省高校土建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3.岩土力学与地下结构工程研究
  本学科方向主要开展软土基本力学性质、地下结构工程抗震减振、深基坑与隧道工程施工力学行为以及软土地基基础工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2008以来,本学科方向在国内较早开展地铁列车环境振动以及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动力累积损伤机理研究;针对软土深基坑工程施工产生的重大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地下工程施工力学行为与动态控制技术研究,在地下结构信息化施工控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依托国家基金1项,广东省基金2项和横向课题5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在地铁列车环境振动、高速铁路隧道动力累积损伤、软土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以及超前地质预报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EI收录18篇),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突显了本学科方向在地铁环境振动、高速铁路隧道动力累积损伤以及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等学术领域的研究特色与优势。本学科方向拥有GDS非饱和土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系统、SDT-10型土动三轴试验系统、FSR-6型非饱和土三轴蠕变试验系统以及超高落锤冲击实验室等先进的试验平如,为本学科方向深入开展软土施工力学行为、岩土动力学特性以及深基坑与隧道工程稳定性等特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本学科方向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术研究团队,学术队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3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安全生产专家1人,广东省“千百十”重点培养对象2人,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4.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本学科方向紧密结合佛山市产业特点与城市建设需求,依托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重点开展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控、安全预警和应急技术研发。针对中水回用关键技术问题,采用微絮凝-变孔隙直接过滤工艺与膜组合技术,开展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依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开展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造纸废水处理研究,并在水处理功能材料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依托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2项以及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在饮用水源水质监控、安全预警和应急技术、废(污)水深度处理理论与技术等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在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特色与优势。紧密结合佛山市政工程基本建设需要,瞄准城市给排水关键技术问题,不断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强化特色学术研究。针对佛山市北江水源地水质保护需要,深入开展水质监控、安全预警和应急技术研究。针对中水回用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废(污)水直接过滤工艺与膜组合技术研究。以高浓度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氯代酚类难降解污染物有机废水的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本学科方向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术研究团队,学术队伍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博士后2人,其中:广东省“千百十”重点培养对象1人,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