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时光跟翻译官同传和交传好像很像,里面的记忆也是同传翻译,之前很发奋,

《亲爱的翻译官》收视与板砖齐飞,译员真过得跟剧里一样?
无吐槽不热播真是国产剧的一大特点。
这段时间最火的《亲爱的翻译官》,也是收视与口碑走势几乎完全相反的典型,这剧国内收视登顶,刷新了湖南卫视上半年收视纪录,在国外的热度还超过了韩版《Running Man》,然而,收的砖都够盖栋摩天大楼了。
观众最不满的是,本以为定位是行业剧,呈现的却是霸道总裁与傻白甜的爱情故事,连男主角黄轩也直言&我也觉得就是打着职场剧的幌子谈恋爱。&而爱情故事有槽点就算了,呈现翻译职业生活上的&失真&,才是让观众以及行内人吐槽的真正原因:
一开始大二的乔菲前往苏黎世大学做交换生,苏黎世属于德语区,放着那么多法语区不去,偏偏要去讲德语的苏黎世留学?
有一幕乔菲&空手上阵&,闭着眼面对话筒,面前没有纸笔,太不专业了。
&我们看到的不管是电视上的同声传译,还是书写翻译,都没有翻译官的叫法,一般是翻译或译者。&
杨幂穿的裙子太短,打扮成这样的职业翻译我没见过。
包装着金色外衣的翻译行业一直是许多年轻人心中的梦。出入高级场合、接触社会名流、收入不菲&&这些描述听起来十分诱人,开设翻译专业的院校都有几百所,想着入行的人如过江之鲫。到底翻译人员的生活,与剧中男女主差多远?
同传考验瞬时记忆,但&空手上阵&不现实
追溯起来,翻译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至今。
在古代,翻译官们存在着很严重的语言能力短板,外语能力过四级的凤毛麟角,他们的地位不高。
此外,胡乱翻译则是一件很可能要命的事。早在汉代的法律中,就有对翻译人员的处罚条文。若翻译者乱翻译,导致对他人的定罪量刑有出入,是要受刑罚的。由此可见,翻译这个如今还算体面的工作,在过去还真是一个高危职业。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大贪官和|其实也是位翻译人才。他精通汉、满、蒙、藏四门语言,处理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访等外交事宜时,也十分得体。有人说和|仅凭英俊相貌才获乾隆恩宠,看来并不如此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设立同文馆,专门培养英文、法文、俄文等语种的翻译人才,中国的翻译事业至此才真正步入正轨。
对于&翻译官&这个称呼正确与否,北外高翻学院副院长李长栓表示,&我们做翻译的是普通劳动者,不适合用&官&这个字来形容。现在外文局对翻译有特定的职称评定体系,不过大家平时都是直接称呼我们&翻译&。在正式的场合通常使用&译员&这样的称呼;如果是笔译,也可以称呼&译者&。&
众所周知,口译分为同声传译(同传)和交替传译(交传)。在翻译方式上,同传是译员几乎在发言人讲话的同时,将源语翻译成译入语;交传则是发言人讲一段,译员翻译一段,发言和翻译交替进行。同传要求译员反应速度快,依靠瞬时记忆,比较少做笔记,交传有时要求译员记忆大段文字,需要用笔记辅助记忆。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再好的翻译遇到数字和专有名词都需要记下来,&因为英文、法文的数字进位和中文不一样,听完了才可以转换,不记下来很可能会忘记。专有名词太长的话,需要从小单位到大单位倒着翻,也需要记下来,必须有纸笔。&
口译人员的笔记一般长这样&&一段话可能只记几个简单缩略词和符号。
除了纸笔,译员还要带电脑(用来看幻灯片)、热水杯,甚至有人会带望远镜(如果会场屏幕离自己太远,材料又没有提供,就需要用望远镜看屏幕)。
乔菲的女神叫张璐,是总理的&御用&翻译
预告片中,乔菲面对严厉的面试官程家阳,坦露自己梦想进高翻院的原因:&因为我把张璐姐当成偶像,我想成为像她那样的国家级的高级翻译。&
杨幂提到的张璐,是外交部的一名高级翻译,也曾是胡锦涛、温家宝的首席翻译。在日的总理记者会上,因流利准确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走红网络。有人亲切称呼她&樱桃小丸子&、&蘑菇头女神&。
温总理引用《离骚》诗句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张璐立刻巧妙应对 &For the ideal that Iholddear to my heart,I & dnot regret athousand times to die& 直译的意思就是 & 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
张璐出生于1977年,是外交学院国际法系1996级学生,2000年毕业,此后,曾在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她从小就是学霸,初中是济南燕山中学唯一保送到省实验中学的学生,成绩优异且综合素质高,是优秀学生干部,歌唱的也好,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她的同学评价说,&张璐性格很好,经常参加校内的活动,但一旦坐下来学习,她绝对是最刻苦专注的人。&张璐高中时的英语老师高德华说:&老师最忌讳学生不听讲,但有时我讲的内容她早已自学了,就允许她上课可以不听讲,可以自己选择英语材料自学。&
值得一提的是,乔菲被吐槽裙子太短,每天都在上演职场服装秀,即使人物设定是&吃土少女&,也不妨碍她每天背着名牌包上班。到底真实的翻译人员穿什么?
事实上,职业翻译是沟通双方的工具,不会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或穿着打扮引起与会者注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口译老师邓玮说,&男女译员在妆容和服装方面的原则就是得体、庄重、不喧宾夺主,具体取决于工作场合,有设在高级酒店的会场,也有尘土飞扬的工场工地。&因此,在出发之前,译员一般会向主办方确认着装要求,也有主办方准备服装,要求译员统一着装的情况。因此,即使做了口译,也未必能像剧中的主角那样每日上演服装秀。
不过要增添时尚感也有很多方法,张璐也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比如在衬衣上花心思。
工作强度大,进外交部的人不到4%
据媒体报道,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魔鬼训练&,至少经历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的三重考验。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通过笔试后必须参加英语面试,成绩优秀者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在这个阶段,外交部会邀请专家授课,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被最终录用。
做好翻译工作最重要的是专业知识,而不是翻译技巧,译员在承担任何一项翻译任务之前,都要向主办方索要会议文件,以便做好准备。另外,会议主办方组织的娱乐活动,译员通常不会参加,因为要准备。
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蔺惠芳谈到了自己刚入职时的一次经历。&我陪同美国一位动物学家到新疆参加世界银行项目,给项目区的地方专家做培训,我需要做会议交传。那时候我刚毕业,除了吃过小米白面,种过小麦玉米,对农业别无所知,更别提怎么养羊了。&
她说,&两边都是专家,就我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新手,来搭建相互学习的桥梁。我得懂啊!当时的惶恐急切,相当噬心呀!于是我在飞机上找到这位专家,请他给我上了几课,包括培训专题内容和畜牧业基础知识,加上事先做的准备,后来顺利完成了任务。&
有译员告诉媒体,自己经常看会议材料看到午夜,第二天一般还要提前半小时到达同传厢里调试设备。&我们会向会议主办方要会议材料,如会议日程、参会名单、发言稿、PPT,能要到尽量要到。&因为翻译涉及领域广泛,有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比如医药、法律等。有专业词汇的话,要整理出词汇表,还要读一读、记住那些词汇,因为有些词汇即便是中文都是第一次听说。
张璐也透露过自己常常加班到两点:&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一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感觉像是被人痛打了一顿。&
此外,译员有时候为了完成口译任务,还有可能饭都吃不上。邓玮介绍:&如果是高级别的宴会译员是坐在宾客们身后进行翻译,宴会进行期间译员是不能吃东西的。我们会提前吃饭或者工作结束后再用餐。如果是客户安排译员和宾客们同桌吃饭,这时也应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见缝插针填饱肚子。&看来,剧里的bug很多,但是加班和没时间吃饭确实是真实写照。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本网站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本网站版权声明页。
本文标签:在真实生活中做名 “翻译官”是种怎样的体验?
最近,随着《亲爱的翻译官》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翻译这个行业,甚至有不少人励志要做一名翻译官。真实的翻译官是什么样子的?平时是怎么工作的呢?
按投票排序
诶我发现我答错题了。我以为自己答的是 - “如何评价《翻译官》”。我已将原答案移至此处:这几天在剑桥出差,刚刚回到酒店,等下还要准备明天的会议材料,我就先来简单说说真实体验。首先,翻译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且永无完美的职业。有人说翻译应该专攻一两个领域,做精做专。也有人翻译应该广泛涉猎,对每个领域都了解一点。我觉得两个都有道理。做这一行,会议的目的、形式、场合、话题、内容跨度甚广。所需处理的大大小小的翻译问题、非翻译问题更是千变万化。这是口译的挑战所在,也是口译的美妙所在。其次,我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口译这个职业,可以满足我的求知欲。举几个例子:做了乳业的会议,我就懂了怎么在超市选择性价比高的牛奶、酸奶、冰淇淋。做了金融的会议,我能够欣赏某一类投资组合背后的逻辑和巧妙构思。老年痴呆症的会议让我知道了这一疾病背后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近距离的看到了那些老人们在护理院Nursing home中过的怎么样。太多主题的会议,太多有趣的牛人,能通过翻译这个身份,加入不同的群体,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体验。个体的生命和认知都是有限的,但是翻译这份工作给我打开了很多扇窗户,让我得以透过这个窗户,去看一看这个多元的世界。然而,翻译同时也是很孤独的一个职业。优秀的翻译应该是透明的,不做任何的评判,不抢任何风头,只是忠诚的把双方的讲话译过去。翻译需要有镜头感,不是为了要上镜,而是要躲镜头。翻译应该站在主宾的哪个方位,与主宾保持多远的距离?翻译应该既不至于近到入镜头,又不至于远到听不清主宾讲话,这是一门学问。而像最近热播的某电视剧中描述的,翻译主动与酒会来宾社交攀谈,这是有违职业准则的行为。翻译其实并没有外行人想的那么高大上,特别是没有最近热播的某电视剧描述的那么高压。翻译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就像千千万万普通职业一样。在我心里高大上的职业是科学家、哲学家、作家、艺术家、音乐家,棋手等等。翻译说到底,既是脑力活儿,也是体力活儿。交传从早上9点开会,翻到晚上9点晚宴,往往到最后是体力先扛不住,而非脑力不支。所以,身体真的是革命的本钱啊!与各位同仁共勉!最后,真的不要为了一部不真实的电视剧而读翻译。同样的付出,在其他行业的回报可能高得多。先写这么多吧,我去看材料了。欢迎大家来值乎找我提问~ (二维码自动识别)
谢邀【啊啊啊第一次写下这两个字好激动!】目前主要工作还是以笔译为主,所以先简单说说笔译吧。对于国内的笔译市场,最大的感受就是,恶意压价和恶性竞争的情况太严重。清楚地记得自己接的第一份活,是翻译一本加拿大的儿童文学。说是儿童文学,其实英文原文的难度相当高,再加上文学翻译本就极费心力,可以说翻译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然而出版社开出的价格是30元/千字,还没有署名权,让不谙世事的我不由得瞠目结舌。本想怒斥对方一通,然后大步走开。但爸妈认为这是难得的积累经验的机会,报酬什么的不重要,我就硬着头皮接了下来,勤勤恳恳地翻译了两个月,最后到手2千,至今还有1千多没给我。可怕吗?当然可怕,然而这是国内图书翻译的普遍状况。40-50元每千字的价格,署名权更是想都不要想,但依然有一堆新手抢着去做。其实抛开这一点不谈,翻译工作本身还是十分有趣的。做一名文学翻译本就是我童年时的初心,这本书的原文更是极美,推敲词句的过程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只是现实太过冰冷,如果我真的将其作为养家糊口的工具,恐怕这份初心迟早会被磨灭得一干二净。后来成为了某浪科技部的兼职翻译,每天一两篇科技新闻,稿子一般在晚上六点左右发过来,工作量不大,内容不算难,100元每千字的价格也算符合我现在的学历和心理预期。偶尔也会接接上司给的私活,价格要翻上一倍。总体来说,这份工作很接近我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状态。我本就是一个喜欢学习新事物的人,因此每翻译一篇科技新闻都犹如一次有趣的探险。“原来这种机器的原理是这样的”,“原来人体还有着这么神奇的结构”,“原来地球上还有这么奇葩的地方”……有时候也会不耐烦,想看剧/逛街/发呆,但从手指落在键盘上那一刻起,这些好像都变得不重要了,屏幕上的一行行英文才是最有趣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百度上搜自己名字的习惯,反正我有【手动微笑】。以前我搜自己名字的时候,只能搜出来一堆“宝宝取名”之类的东西。而在做这份工作之后,我居然也能搜到自己翻译的新闻了【不过后来很快就改用笔名了,所以能搜到的不多】。作为一个初入行的小菜鸟,这种成就感还是很鼓舞人心的啊!【敲黑板】接下来再说说口译吧,似乎还是口译和“翻译官”这个称呼的关联更大些。我的口译经验其实不算丰富,也就做过两次某浪的电话口译,外加四五次大大小小的展会翻译,较为正式的交传都没参加过,更别提同传了【哭泣】。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中国人的英语真好啊。一场展会下来,真正需要我翻译的内容其实并没有多少。所以作为英汉翻译,要想在这行混下去,要么把英汉做到极致,成为金字塔尖,要么多掌握一门/几门其它外语,做多语同传。总之一定要具备别人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至于很多翻译经常提到的“翻译之卑”,我倒是不太有这种感受。可能我不是太敏感,再加上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反而很淡定。很多人抱怨翻译只是服务提供者,没有决策者那样的发言权和社会地位,但在我看来,要想靠职业为自己带来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本身就挺幼稚的。你觉得自己与客户相比显得很卑微,但这些客户在他们的上级或客户面前也会觉得自己很卑微,所以完全没必要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况且大多数客户都是很礼貌的,尤其是国外的客户,在有人上门询价的时候,还会主动介绍我的身份和姓名。许多中国人也做得很好,无论需不需要我翻译,来时都会一样地发放名片,走时也会一样礼貌地和我握手,感谢我的工作【虽然我什么都没做】。所以在做口译时,我只关注怎样把工作做好,顺便和外国客户聊聊天,了解有趣的风土人情,然后拿钱走人。做自由翻译的,最重要的不就是这份潇洒么~总之,入行两年来,开心的时候远多过郁闷的时候,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丝毫没有消退。9月就要去纽卡学翻译了,希望成了“科班出身”的译员之后,能与大家分享更多的经验~
谢邀。实在是太惭愧了,因为不是专业翻译只能强答来一发了。因为环境问题从初中就开始了我的业余翻译之路。比较擅长商务翻译。我对翻译的体验是:它不仅是个脑力活儿还是体力活儿。一般来说高度集中去翻译45分钟以上就会出现头晕和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现象。还是。。。难道。。。是因为我比较虚????每当要翻译之前都要做大量的功课。学习术语以及相关知识。当然啦,如果只从事一个领域的话就会相对轻松一些。永远都在学习中,因为词汇量根本不够用!要巩固对单词的记忆,因为一不用它就会生疏。喔 对了,如果有饭局需要翻译还是提前吃饱比较好。因为可能当你嘴里的三文鱼还没嚼完的时候,双方都一脸你怎么还在吃!赶紧翻译啊!的表情看着你,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手动拜拜状)差不多就这些啦,如果想到什么再补充。
1.根本不是官,没什么地位可言2.经常很窝囊:既觉得你什么都应该会,又觉得你没有专业3.工作非常累,但别人认为你就动动嘴皮子,工作很轻松4.在某些人眼里学外语=卖国,翻译=汉奸
笔译口译都是体力活,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排除一切干扰,比高考和托福考试更累。so,需要大量身体运动和健康饮食作为补充,而且要有充分的睡眠。会议口译之前,提神饮料是必备的,我一般提前一小时喝一瓶人参蜂皇浆版的力保健,外加热的浓茶。笔译比口译更容易走神,因为没有旁人约束,而且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也可能会被背景知识吸引。外语能力是基础,母语能力是关键,背景知识是王道。这三项的重要程度依次提升。
谢邀作为今年翻译硕士毕业的初级翻译,有几点原则想跟有志于成为翻译的大家分享:- 没有金刚钻别套瓷器活,不是你的专业领域别去碰,除非你有足够的毅力和能力,来临时钻研一个你从未系统学习过而且专业性极高的学科- 这年头做翻译只会翻译是会饿死的,掌握network和marketing的技巧,定位经营管理客户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别以为你中文水平有多好,做翻译才知道根本不够用。很多时候不是理解困难,而是将这个信息通顺流畅地由中文表达出来才困难- 尊重原文的本意是尊重原文的意思,而不是尊重原文的字面表达。多少翻译毁在了这上面……另我已经把翻译作为副业了-_-有了保障基本生存才能有砝码跟翻译社讨价还价,把自己的价位提高。入门级的心得罢了……
体验有三点1、 最俗的但也最重要的,收入还不错2、 每次通过我的翻译帮助别人解决语言问题,感觉很有成就感3、 看了《亲爱的翻译官》后感觉自己高大上了(嚯嚯嚯~)我的日常工作翻译官分好几种,传统的翻译有笔译、口译、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而《亲爱的翻译官》里讲的是同声传译,需要陪同。还有一种翻译是线上即时翻译,类似《欢乐颂》里曲筱筱在谈GI项目安迪全程手机连线帮助翻译,而我就是“安迪”。我是从事人力工作的,男,长相帅气,身高180cm,未婚(额,什么鬼,这不是重点…),平时空闲的时间,我会用手机兼职做一些翻译工作,此时的我就是一名帅气的翻译官。通常一天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可以接十几单左右,最多的就是帮助在国外旅行的人解决语言沟通的难题,例如有小伙伴在国外迷路了,不会外语又需要向老外问路,怎么办?再例如另一位小伙伴,去餐厅点餐看不懂菜单需要翻译帮助点餐,怎么办?再再再比如,有土豪或大爷大妈在国外游玩因为不懂当地习俗产生一些误会,语言不通,需要懂得当地语言的人帮忙翻译甚至解决问题,怎么办?当当当当,这个时候就是本尊发挥大作用的时候啦!当然了,除了这些日常的需求订单,我也接到过一些让我感到十分意外的翻译需求,比如前两天,我接到一个除了需要翻译还寻求职业咨询及心理辅导的订单!是不是有点醉醉的?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从一名帅帅的翻译官(大男人一枚)变身成贴心温柔的知心姐姐,其实也是蛮有成就感的。具体的故事是这样的。某天晚上忙完得空了,我像往常一样掏出手机打开小尾巴Takeasy开启接单模式,接到一个小妹妹的订单。她叫单的原因呢也是够奇葩的,因为她并没有在国外!在国内!她的衣服不小心掉到楼下阳台上,而楼下的住户是个外国人(不会中文的那种),所以,需要找我帮忙去解释说明一下,以便顺利拿回衣物。帮她解决后,小姑凉夸我英语说得溜接单态度也好,突然想要我教她学英语。原来她本来是一名主动辍学的大一学生,因为厌学而中途放弃学业,在后来找工作的过程中才发现就业机会甚少,并终于意识到学识的重要性因此她想重新发奋学习,说想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希望我能给她分享一些技巧。对于妹子的这种请求,我当然不好拒绝。然而,我感觉外语学习技巧,真的还挺难教的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也不是专业当老师的,平时也没有总结过什么经验。只能给他分享了些个人的心得体会,比如多记单词啦、多看多说啦,等等。当然,对于她个人的最大问题,我着重的说了很久。心态和坚持是最重要的,从来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某种特质的某些人更易于或更难于熟练掌握一门语言。任何人无论年龄、基础,只要具备正确学习态度,都足以学好一门外语。同时,掌握一门外语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所有那些成功突破一门外语的案例和途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习者能坚持下去。跟她聊的20分钟里,能感觉到她对自己弃学的懊悔,但是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东西失去了才明白它的珍贵,还好这位小妹妹醒悟的还不算晚,知道自学来弥补。总之这一次的翻译让我感触很深,觉得自己除了做做兼职“翻译官”,原来还有做人生导师的潜质!不但帮助小妹妹解决了翻译问题,还解答了她学习和工作上的困惑,听到她真诚的感谢,我感觉自己那瞬间就像拯救地球的超人一样,充满力量!其实说这么多,翻译官给我最大的体验就是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人很有成就感!而对于翻译这件事本身,我想说的是,诚如我对这个小姑凉分享的一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多么艰难,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如果你放弃,你会什么都不是,何谈做一名“翻译官”呢?哪怕是像我这种业余的,也做不到。
谢邀。第一次有人邀请我回答。值得纪念一下。翻译官不敢说,只是一名不知名的小翻译。怎么说呢、一般大家看到翻译官这种词,想到的都是口译员吧。其实口译员也有无奈啊。比如被问(指同传箱)“能充电吗?”或者(敲同传箱门)“请问卫生间怎么走?”上面都是段子啦。像我这种资历浅薄的小翻译,还是就说说笔译吧。口译,还是要磨练。我收获最大的一次,是翻译一本关系西藏的小说。为什么收获最大?因为原作作者和我们有合作。昨天听一个在日本多年的美国议员的讲座,回想当时的经历,才觉得真是幸运。当时翻译小说,原著作者不会英文。我们翻译完又直译成中文,他再改,我们再改译文,如此反复,不过还是坚持把书翻出来了。不是每个译者都有这样的机会能和原著作者交流,然而在交流以后,最大的收获是文字的“不可译性”。有时候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例如双关),但是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换了很多次作者都不满意。也就是这种时候,让我觉得机器永远不可能替代人工翻译。再庞大的数据库可能也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原文然后产出最合适的译文。当然,自己的功力还是远不足够的。其一,就像之前在另一篇回答中说的,译员至少要有一个很擅长的方面,很遗憾,我任何方面都算不上“擅长”。这是我要提高的第一点。其二,上周的一个讲座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文学翻译”。中、英文思维差异如此之大,做一名好的翻译,你首先要是一名好的作家,还要拥有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对中、英文思维方式拿捏自如,才能做出一篇完全“equivalent”的作品。上面说的是笔译。可惜我口译的经历不算丰富,多也就是陪同口译一类。我的口译老师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就说一说她给我们的建议吧。1. Constantly face-threatening activity口译是一项压力很大的活儿,这一点不用多说。2. U over deliver.所谓说话不要说得太满,但是工作态度要200%。2.1. Announcing jokes: substitute, explain or skip.在做口译的时候碰到笑话,往往对幽默的处理欠佳会让现场很尴尬。所以,能翻译出效果来最好,翻译不出来,要么接受“这儿有一笑话”,要么跳过。2.2. Structural overview – immediate or gradual revelation比如,就说朱镕基,经常这么干。我下面要讲三点。第一,....;第二,...;我的讲话完了。所以,在做口译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挖坑。2.3. Literary allusions – understanding, wording, TL-origin.在target language引经据典的时候,如果你翻译出来不像名言,直接跳过,说演讲者要说的意思就好。比如: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如此之类,功能的重要性大于形式。3.Your partner is here to help you, not to judge you.正如《翻译官》里演的,坐在你身边的人是唯一能够帮助你的。信任他/她。4. Keep your frustration to yourself不要让别人看出你已经被吓尿了5. Confidence can be a fa?ade
6. Give it your all EVERY TIME7. Never give up最后三条不用解释了。Never give up. 祝所有希望成为翻译官的人好运。p.s. 其实翻译官槽点那么多,但它还是干了一件好事,普及了口译这个职位。希望下次去做口译,不要再有人问同传间手机可不可以充电了。以上。-----------------------------------------------------哦对了,如果还有人感兴趣的话,还有一部电影,叫翻译风波,推荐对联合国翻译有兴趣的小伙伴看一下。
感谢邀请,已经在这个回答中写了一些,考虑是不是将两个回答分开,这个更多写个人体验,那个更多写剧评。等等。
泻药,抱歉回晚了。一大遗憾由于对女主不感冒至今没有鼓起勇气看这个片子,二大遗憾没有经过系统的高翻训练,而有幸在小半个外交系统里工作,就视野里看到的遇到过的牛人们分享给大家。翻译这个职业,鄙人认为有几个类型的存在:-牛逼高冷的高翻们,主要从事于外交系统,多为同传+交传。其实现实中很少称呼“翻译官”,正统外交圈子根据翻译对象的领导级别也因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工作的地方叫“翻译司”。母校上外出过一个牛人成MM,现在是跟在彭麻麻的小红人,稳重大气,优雅亲切,法语系的老师点评她说,“改有些学生的试卷,费尽心思,因为想办法拉及格;改她的试卷也要费尽心思,因为总不能给满分”。我自己嫡出的西方语系也出过“王叔叔”这样的大佬,大一刚进去就被他的光环围绕,出口成章,一身正气,大一那儿会简直认为学语言就是应该冲着报国去的,难望其项背。政治系统的优秀学子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讲座场场爆满。除了语言的基本功扎实,个人认为他们的光辉还必须结合对各个国家国情和人民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本国态度的准确判断。与时俱进是每天的必修课,精神压力相对大,一字一句必须字字斟酌步步为营,“信”和“达”做到不出错以外,碰到即兴赋诗,还要将“雅”发挥到极致。身在高位,不易。-八面玲珑的民间高手,多为同传+交传。同传这种职业,除了专业训练过的高翻达人们,不被束缚于外交系统的民间高手们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涉及的行业更多,场合各异,商务座谈、国际交流、专题研讨会、协会间拜访,语言不会要求字字精准,但是对于脑力、速度、见识的高要求,get此项技能的上海西语圈,能做到的也就是那么两三个人。有幸结识到这样的高手,阅历丰厚,带上同传设备,上至太空,下至海洋,绝对是听觉的一大享受,差距怎么就那么大捏?!为他为什么要从事这一行业,他说由此可以接触到各个行业的知识和人,好有意思。鄙人曾经接受过同传两个月的魔鬼训练,从关键词笔记开始练起,第一道屏障是识别各国人的口音,第二道是用各种鬼画符有顺序有条理地记录讲话要点并且幻化成娓娓道来的目标语言,第三道是必须学会同时做两件事情,前半句还在翻呢,后半句就已经出来了。节奏要放慢,不能打葛冷,对于一心无法两用的人实在是难度太大。脑洞要大,亦难。-广大的靠翻译赚点小米的语言习得者们,这里一般不称为交传,我们叫做从事口译笔译但是很幸福的屌丝们。无论是专业接活的自由职业者,还是在有稳定工作之余无聊之计搞点小生计的翻译们,没有高位没有脑洞,干点简单的还不行么。跑断腿的展会翻译、万能的导游、通宵达旦辛勤码字的笔译工作者,不必占用太多时间精力,没有太多的包袱,当然,态度必须认真,工作必须负责,也可以有自己的小天地,何乐不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市场上翻译们虽然参差不齐,能做到怎样的程度仁者见仁,但是我仍旧对这个名字怀有绝对的敬意和仰望。献给所有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点滴默默为转变国家形象作出努力的翻译官们。“使者”是对这个职业最好的致敬。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爱的翻译官乔菲同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