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内侧丘系交叉于在哪里发生交叉

系统解剖学------传导通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系统解剖学------传导通路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0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简答题-解剖神经系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简答题-解剖神经系统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2资料,系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一章 头颈 部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
a) 自枕骨大孔至第3腰椎体
b) 下颈段灰质有侧柱
c) 所有胸段灰质有侧柱
d) 中央管与第4脑室不相连续
e) 背侧面有深的后正中裂
2. 脊髓宽度显著增加
a) 在第1~4颈髓之间
b) 在第5颈髓至第1胸髓之间
c) 在2~3颈椎之间
d) 有灰质侧柱的部位
e) 脊髓骶段
3. 成人脊髓下端平对
a) 第2骶椎水平
b) 第5骶椎水平
c) 第4腰椎水平
d) 第1腰椎体下缘水平
e) 第3、4腰椎之间的水平
4. 硬脊膜囊下端平对
a) 第2骶椎下缘
b) 第4腰椎体中部
c) 第1腰椎下缘
d) 第3腰椎下缘
e) 尾骨尖下缘
5. 脊髓丘脑侧束
a) 传导来自同侧躯干、四肢的痛、温度觉
b) 传导来自对侧躯干、四肢的精细触觉
c) 传导来自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度觉
d) 起始细胞在脊神经节
e) 没有上述特点
6. 脊髓半横断损伤的表现
a) 同侧轻触觉丧失
b) 对侧本体感觉丧失
c) 同侧温度觉丧失
d) 同侧痛觉丧失
e) 没有上述特点
7. 脊髓节段划分的依据
a) 脊髓表面纵行的浅沟
b) 脊髓内部结构的节段性改变
c) 脊髓核团的范围
d) 脊神经根丝出入脊髓的范围
e) 脊髓的胚胎发生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part of the cerebrum?
a) pineal body
b) corpus callosum
c) lateral ventricle
d) basal nuclei
e) hippocampus formation
9. 脊髓的颈膨大相当于
a) 第3~6颈节处
b) 第5颈节~第1胸节处
c) 第2颈节~第2胸节处
d) 第2颈节~第1胸节处
e) 第3颈节~第3胸节处
10. 脊髓灰质
a) 前角只见于胸髓
b) 后角仅见于颈、胸髓
c) 交感神经低极中枢位于胸髓和上3节腰髓
d) 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腰骶髓
e) 胶状质只见于颈、胸髓
11. 骶副交感核位于脊髓
a) 第1~3骶节
b) 第1~4骶节
c) 胸节和上3腰节
d) 全部尾节
e) 第2~4骶节
12. 薄束、楔束
a) 传导痛觉和温度觉
b) 在脊髓全部交叉
c) 由同侧 脊髓后角部分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
d) 由同侧部分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构成
e) 由对侧部分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构成
13. 传导骶、腰、胸、颈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纤维在颈段 脊髓后索的排列为
a) 自外侧向内侧
b) 自内侧向外侧
c) 自浅入深
d) 自深向浅
e) 从前向后
14. 脊髓颈段皮质脊髓侧束内支配颈、胸、腰、骶脊髓前 角运动细胞的纤维排列为
a) 从后向前
b) 从前向后
c) 从内侧向外侧
d) 从后外向前内
e) 从外侧向内侧
15. 皮质脊髓侧束
a) 起于延髓上部
b) 其纤维大多直接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形成突触
c) 主要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
d) 其纤维大多与前角内中间神经元构成突触
e) 止于双侧脊髓前角细胞
16. 孤束核接受的纤维来自
a) 第6、7、10对脑神经
b) 第7、10、11对脑神经
c) 第7、9、10对脑神经
d) 第9、10、11对脑神经
e) 第5、7、9、10对脑神经
17. 孤束核
a) 包含一级传导神经的细胞体
b) 与味觉传导有关
c) 延伸于脑干全长
d) 位于孤束中央
e) 与面部皮肤触觉传导有关
18. Autonomic ganglia located on either side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are
a) prevertebral
b) lateral
c) parasympathetic
d) collateral
e) b and c
19. 脑干外形与内构的联系,错误的是
a) 锥体--锥体束
b) 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核
c) 面神经丘--面神经核
d) 橄榄--下橄榄核
e) 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
a) 含感觉和运动神经元
b) 发出纤维支配咀嚼肌
c) 位于舌下神经核内侧
d) 发出9、10、11对脑神经中的全部纤维
e) 以上都不对
21. 脑干的特殊内脏运动核包括
a) 三叉神经运动核
b) 迷走神经背核
c) 舌下神经核
22.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处统称为
c) 网状结构
23. 将脊髓从两侧固定的结构是
d) 齿状韧带和脊神经根
e) 脊髓圆锥
24. 脊髓第10胸节约平
a) 第5胸椎体水平
b) 第6胸椎体水平
c) 第7胸椎体水平
d) 第8胸椎体水平
e) 第10胸椎体水平
25. 脊髓第2~4胸节白质前连合损伤
a) 将导致第5肋平面附近对称性带状区痛觉、温度觉丧失
b) 将导致锁骨水平以下躯干和下肢浅感觉全部丧失
c) 锁骨水平以下躯干和下肢痛觉、温度觉全部丧失
d) 男性乳头突平面对称性带状区痛觉,温度觉丧失
e) 乳头水平以下躯干和下肢本体感觉丧失
26.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外侧群
a) 位于脊髓第Ⅶ层
b) 见于脊髓全长
c) 支配四肢肌
d) 与调节肌张力有关
e) 支配躯干肌
27.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a) cerebral aqueduct
b) lateral ventricle
c) choroid plexus
d) subarachnoid space
e) all are
28. 三叉神经脊束核可接受下列脑神经的传入纤维
a) 第3、5、7对
b) 第4、7、9对
c) 第4、8、10对
d) 第5、10、11对
e) 第5、9、10对
某病人左侧舌前2/3味觉障碍,左舌下腺、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左额纹消失,左鼻唇沟消失,口角偏向右侧,该病人损伤的部位可能在
a) 左舌神经
b) 左面神经
c) 左面神经核
d) 左侧皮质核束
e) 右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部
30. 视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e) 脑桥被盖
31. 中脑上丘平面的显著特点是
a) 滑车神经根丝绕中央灰质向背侧
b) 黑质面积大
c) 红核明显可见
d) 内侧丘系靠近中线
e) 以上都不对
32. 在中脑处,锥体束中管理下肢运动的纤维位于
a) 脚底背内侧份
b) 脚底中3/5的内侧份
c) 脚底中3/5的外侧份
d) 脚底外侧1/5
e) 脚底的中1/5
33. 黑质中所含的神经递质主要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5-羟色胺
c) 肾上腺素
e) 以上都无
34. 蓝斑内所含的神经递质主要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肾上腺素
e) 5-羟色胺
35. 一侧面神经丘处室管膜肿瘤压迫首先引起
a) 同侧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b) 对侧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c) 同侧眼球不能转动
d) 对侧表情肌全部瘫痪
e) 同侧表情肌全部瘫痪
36. Which combinations are correct?
a) corpus callosum - diencephalon
b) corpora quadrigemina -midbrain
c) cortex - cerebellum
d) all are
e) all but a
37. 皮质脊髓侧束
a) 起于小脑皮质
b) 终止于脊髓中胸段前角细胞
c) 由交叉后的纤维组成
d) 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
e) 没有上述特点
38. 锥体交叉
a) 在第四脑室水平可见到
b) 常有缺如
c) 代表主要感觉传导的交叉
d) 通常是不完全交叉
e) 出现于&感觉&交叉之上
39. 一侧视网膜节细胞
a) 投射到双侧外侧膝状体
b) 全部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
c) 全部投射到对侧外侧膝状体
d) 投射同侧视觉皮质
e) 投射到对侧视觉皮质
40. 背侧丘脑
a) 位于内囊的外侧
b) 是间脑最小的灰质团块
c) 与运动传导有关
d) 所有感觉传导路均终止于此
e) 接受全身躯体深、浅感觉
41. 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
a) 内侧丘系和外侧丘系的纤维投射
b) 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投射
c) 三叉丘系和味觉的纤维投射
d) 三叉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投射
e) 内侧丘系和三叉丘系纤维投射
42. 外形上丘脑髓纹属于
a) 背侧丘脑
43. 外侧膝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后丘脑
b) 结构上是分层的
c) 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
d) 是视觉通路的中继站
e) 发出纤维投射到枕叶皮质
44. 下列哪个核团属特异性中继核团?
a) 背内侧核
c) 背外侧核
e) 腹前核和腹外侧核
45. Neuron cell bodies are located in
a) horns of the spinal cord
b) meninges
c) basal nuclei
e) all but b
46. 关于小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借原裂和水平裂分为前叶、后叶和绒球小结叶
b) 小脑传出纤维主要由小脑核发出
c) 下面中间凹陷容纳延髓
d) 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入小脑
e) 小脑损害后肢体运动障碍表现在同侧
47. The region (space) around the spinal cord that contains
cerebrospinal fluid is the
a) subdural
b) subarachnoid
c) epidural
d) supradural
e) none of above
48. 古小脑
a) 接受脊髓小脑纤维
b) 接受脑桥小脑纤维
c) 与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联系
d) 接受小脑皮质发出的纤维
e) 以上均不对
49. 左侧小脑半球大范围损伤将导致
a) 身体右侧半意识性本体感觉丧失
b) 身体左侧腱反射亢进
c) 身体左侧半痛觉、温度感觉丧失
d) 左侧肢体随意运动共济失调
e) 左侧肢体硬瘫
a) 围绕颞上沟末端
b) 围绕颞中沟末端
c) 围绕外侧沟末端
d) 是听觉性语言中枢所在
e) 是书写中枢所在
51. 第一躯体运动区
a) 位于中央前回
b) 为所有锥体束纤维发起处
c) 全部按身体位置倒立投影
d) 主要接受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e) 控制对侧肢体运动
52. 大脑皮质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
a) 双侧中央前回
b) 优势半球的中央前回
c) 双侧额下回
d) 优势半球的额下回后部(即Broca回)
53. 关于内囊,哪一项错误?
a) 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b) 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与尾状核之间
c)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红核束经内囊后肢
d) 视辐射通过后肢
e) 听辐射通过后肢
54. 内囊膝部损伤与哪个传导束有关
a) 皮质脊髓束
b) 皮质脑干(核)束
c) 丘脑中央辐射
d) 皮质红核束
e) 顶、枕、颞桥束
55. 当右侧内囊膝部损伤时面肌瘫痪的部位是
a) 左侧眼裂以下
b) 左侧眼裂以上
c) 右侧眼裂以下
d) 右侧眼裂以上
e) 左侧全部表情肌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statements relating to the meninges?
a) The dura mater is composed of a dense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b) The dura mater around the brain is single-layered
c) Venous sinuses occur between the two dural layers around the spinal
d) The most superficial meninx is the arachnoid membrane.
57. 一患儿左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左侧身体深浅感觉障碍,双眼视野左侧 同向性偏盲。试分析损伤哪一部位?
a) 左侧第4颈髓半横断
b) 右侧中央前后回
c) 右侧内囊后肢
d) 右侧大脑脚前份
e) 右侧锥体束及内侧丘系
58. 脊髓丘脑束
a) 胞体在同侧脊髓胶状质
b) 胞体在对侧脊神经节
c) 纤维在延髓下部交叉
d) 终止于第一躯体感觉区
e) 如脊髓一侧损伤,对侧伤面水平1~2节以下痛温觉丧失
59. 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
a) 发出纤维交叉后形成内侧丘系
b) 发出纤维交叉后形成三叉神经脊束
c) 发出纤维交叉后形成三叉丘系
d) 发出纤维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e) 神经元胞体在脑桥
60. 损坏了以下哪个结构,症状发生于病灶的对侧
a) 丘脑腹后外侧核
b) 脊髓前角
c) 脊髓小脑后束
e) 三叉神经脊束
61. 左侧视束损伤
a) 左眼全盲
b) 双眼视野左侧半偏盲
c) 右眼全盲
d) 双眼视野右侧半偏盲
e)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62. 视交叉中间部(交叉纤维)损伤的结果是
a) 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b) 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c) 双眼视野全盲
d) 右眼全盲
e) 左眼全盲
63. 左侧视觉中枢接受
a) 左眼视网膜的视觉
b) 右眼视网膜的视觉
c) 左眼颞侧、右眼鼻侧视网膜的视觉
d) 双眼颞侧视网膜的视觉
e) 双眼鼻侧视网膜的视觉
64. 硬膜外腔
a) 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b) 在硬脊膜与椎骨内面骨膜之间
c) 在蛛网膜与软膜之间
d) 在蛛网膜与硬膜之间
e) 以上都不对
65. 蛛网膜下腔
a) 在蛛网膜与软膜之间
b) 在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c) 有脊神经通过
d) 腔内除脑脊液外无任何结构
e) 腔内为负压
66. 产生脑脊液处在
67. 关于大脑动脉环,错误的是
a) 颈内动脉分出大脑前、大脑中动脉
b) 前交通动脉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
c) 大脑中动脉发出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d) 基底动脉发出左、右大脑后动脉
e) 大脑动脉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
68. An obstruction in the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would interfere with
the flow of cerebrospinal fluid into the:
a) lateral ventricle
b) third ventricle
c) fourth ventricle
d) subarachnoid space of the spinal cord
e) epidural space
69. 供应纹状体和内囊的动脉主要来自
a) 大脑前交通动脉的中央动脉
b) 大脑前、中动脉的中央动脉
c) 后交通动脉的中央动脉
d) 大脑后动脉的中央动脉
e) 脉络丛后动脉
70. 25岁女性外伤病人,6个月后说话没有恢复,但能听懂、看懂文字,右 手及右
臂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伸舌偏向右边,无舌肌萎缩,右面下部肌肉瘫痪,整个身
体感 觉正常,损伤何部?
a) 左侧内囊膝部
b) 左侧中央前回下半部
c) 平面神经核平面右侧前份
d) 左侧大脑脚腹侧
e) 左侧中央前回中下部及额下回后部
71. 一患儿右下肢瘫痪,1个月后右下肢明显萎缩,但感觉都正常,损伤哪个部位?
a) 右侧第2腰节至第3骶节脊髓半横断损伤
b) 右侧第二腰髓至第三骶髓前角
c) 左侧第2腰髓到第3骶髓半横断损伤
d) 第2腰髓到第3骶髓白质前连合
e) 左侧中央前回上半部
72. 有关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叙述哪项错误?
a) 由3级神经元组成
b) 感受器位于躯干、四肢的肌梭、肌腱、关节、韧带等
c) 在脑干为外侧丘系
d) 第3级神经元位于腹后外侧核
e) 经内囊后脚
73. A neuron that transmits an impulse away from the CNS is called a(an)
a) association
c) sensory
d) afferent
e) effector
74. The hypothalamus is part of the
a) basal nuclei
b) diencephalon
c) cerebrum
d) cerebellum
e) telecephalon
75. 有关躯干、四肢痛觉传导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级神经元是脊神经节细胞
b) 进入脊髓后止于后角固有核
c) 经白质前连合越边
d) 越边后为脊髓丘脑侧束
e) 在丘脑止于腹后内侧核
76. 视觉传导通路
a) 视神经起于视网膜的双极细胞
b) 在视交叉处作不完全的交叉
c) 颞侧纤维交叉
d) 终止于内侧膝状体
e) 经内囊膝投射到视区
77. 有关皮质脊髓束的叙述何者错误?
a) 过脑桥基底部
b) 经过内囊后脚
c) 大部分在延髓交叉
d) 交叉后纤维束行于脊髓前索
e) 止于脊髓前角
78. 纹状体
a) 新纹状体是尾状核,旧纹状体是豆状核
b) 震颤麻痹病变在纹状体
c) 传出纤维可直接影响大脑皮质运动区
d) 中脑网状结构接受大量来自苍白球的纤维
e) 以上均不对
79. 以下哪一条传导束不属于锥体外系?
a) 皮质-红核-脊髓束
b) 皮质-网状-脊髓束
c) 顶盖脊髓束
d) 前庭脊髓束
e) 皮质-脊髓束
80. 一患者左眼不能外展,右半身上、下肢痉挛性瘫痪,病变在
a) 左侧延髓
b) 右侧延髓
c) 左侧脑桥
d) 右侧脑桥
e) 左侧脑桥及右侧延髓
8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s is not correct?
a) corpus callosum - diencephalon
b) corpora quadrigemina - midbrain
c) cortex - cerebellum
d) thalamus - diencephalon
e) vermis-cerebellum
82. 锥体系
a) 是管理躯体骨骼肌随意运动的通路
b) 包括脊髓丘脑束
c) 包括内侧丘系
d) 主要为纹状体苍白球系
e) 包括红核脊髓束
83. 脑脊液
a) 仅侧脑室脉络丛产生
b) 经外侧孔流入第3脑室
c) 经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必须经正中孔
d) 经蛛网膜粒归入静脉窦
e) 以上均不对
84. The central sulcus separates the
a) frontal lobe from the parietal lobe
b) parietal lobe from the occipital lobe
c) parietal lobe from the temporal lobe
d) occipital lobe from the cerebellum
e) frontal lobe from the temporal lobe
85. 指出下列正确的一项
a) 颞叶是纹状体传入纤维的主要来源
b) 丘脑--纹状体纤维起自腹前核
c) 黑质与纹状体之间有往返纤维联系
d) 底丘脑核与苍白球之间为单向联系
e) 新纹状体病变是震颤麻痹的主要原因
86. which of the statments on the motor neurons in spinal cord is
a) they are smaller neursns in anterior horn
b) they supply the extrafusal muscle fibers of neuromuscular spindles
c) they are located at posterior horn
d) they are called the upper motor neurons
e) their efferent fibers emerge via the ventral root
87. the level of 10th thoracic segment of spinal cord corresponds with
a) the body of 5th thoracic vertebra
b) the body of 6th thoracic vertebra
c) the body of 7th thoracic vertebra
d) the body of 8th thoracic vertebra
e) the body of 10th thoracic vertebra
88. the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us receive afferent fiberes from
the cranial nerve
a) the Ⅴ、Ⅶ、Ⅸ
b) the Ⅴ、Ⅸ、Ⅹ
c) the Ⅶ、Ⅸ、Ⅹ
d) the Ⅸ、Ⅹ、Ⅺ
e) the Ⅹ、Ⅺ、XII
----------Key----------
89. 脊髓胸段半横断损伤将导致
a) 同侧下肢痉挛性瘫痪
b)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粗触觉障碍
c)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精细触觉障碍
d)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痛觉丧失
e)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躯体运动障碍
90. 薄束、楔束传导
b) 精细触觉
d) 本体感觉
91. 脊髓前角损伤可出现
a) 所支配肌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加
b) 所支配肌的深部感觉丧失
c) 所支配肌的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d) 所支配肌瘫痪并逐渐萎缩
e) 所支配肌腱反射消失
a) 全长粗细不等
b) 腰骶膨大位于脊髓 L3~S3节段
c) 颈膨大位于脊髓 C4~T1节段
d) 颈膨大发出管理上肢的神经
e) 腰骶膨大发出管理下肢的神经
a) 由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b) 位于脊髓圆锥之下
c) 位于蛛网膜下腔内
d) 为胸、腰、骶、尾脊神经根丝组成
e) 组成腰、骶神经丛
94. 白质前连合包含
a) 痛、温觉传导纤维
b) 轻触觉传导纤维
c) 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纤维
d) 躯体运动纤维
e)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纤维
95. Renshaw 细胞
a) 受皮质脊髓束直接控制
b) 接受α运动神经元轴突的侧支
c) 是完成屈肌反射的关键结构
d) 完成伸肌反射
e) 轴突止于α运动神经元并抑制后者
96. 脊髓丘脑侧束
a) 由对侧后角细胞轴突构成
b) 由同侧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组成
c)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精细触觉
d)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
e) 传导对侧躯干、四肢轻触觉
97. 灰质主要含
a) 神经元胞体
b) 毛细血管
c) 神经纤维束
d) 神经元树突
e) 神经胶质细胞
98. 下列核团中与面神经有关的是
a) 面神经核
b) 三叉神经中脑核
c) 上泌延核
d) 下泌延核
99. 与舌咽神经有关的核团包括
c) 三叉神经脊束核
d) 舌下神经核
100. 下列核团中属副交感核的有
a) 动眼神经副核
d) 迷走神经背核
e) 脊髓胸1~腰3的中间带外侧核
101. 延髓外侧征候群的表现有
a) 对侧肢体痛温觉丧失
b) 发音、吞咽障碍
c) 同侧肢体痛温觉丧失
d) 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
e) 同侧肢体本体感觉丧失
102. 脑干网状结构
a) 位于脑干周边区
b) 保持多突触联系的结构特征
c) 由明显的纤维束和少数神经元胞体组成
d) 参与调节睡眠与觉醒
e) 调节肌张力和内脏活动
a) 发出的传出纤维主要是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
b) 为滑车神经根丝所穿过
c) 位于中脑上丘平面
d) 接受小脑的纤维
e) 位于动眼神经核背外侧
104. 三叉神经脊束核
a) 与脊髓胶状质相连续
b) 与头面部痛觉和温度觉有关
c) 接受三叉神经节细胞中枢突
d) 发出纤维在同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
e) 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侧
105. 下列结构中属下丘脑的有
106. 下列结构中属于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的有
b) 腹外侧核
c) 背外侧核
d) 后外侧核
107. 绒球小结叶损伤后主要表现为
a) 肌张力减弱
b) 眼球震颤
c) 指鼻试验阳性
d) 平衡失调
e) 站立摇晃
108. 小脑上脚
a) 主要由小脑的传出纤维组成
b) 大部纤维止于同侧红核
c) 主要发自齿状核
d) 纤维大部分止于丘脑腹外侧核和腹前核
e) 主要发自栓状核和球状核
109. 小脑扁桃体
a) 位于小脑半球下面,外形上较膨出
b) 位置靠近枕骨大孔
c) 颅内压增高时可因其嵌入小脑幕切迹形成小脑扁桃体疝
d) 小脑扁桃体疝时因延髓受压迫而危及生命
e) 属于新小脑
110. 视上核和室旁核
a) 传出纤维分别形成视上垂体束和室旁垂体束
b) 有传出纤维投射到垂体后叶
c) 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
d) 2核均是底丘脑核团
e) 调节垂体前叶细胞功能
111. 内侧丘系
a) 传递来自同侧半身的信息
b) 止于同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c) 止于对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d) 由第2级传入纤维组成
e) 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
112. 视网膜节细胞轴突投射到
a) 动眼神经核
e) 顶盖前区
113. 切断下列哪些结构可引起对侧躯干、四肢皮肤某些感觉的缺失
a) 内侧丘系
b) 三叉神经脊束
c) 脊髓丘脑侧束
e) 外侧丘系
114. 与视觉有关的中枢包括
a) 颞上回后部
b) 距状沟两侧皮质
e) 额下回后部
115. 基底神经核包括
e) 下橄榄核
116. 通过内囊后肢的传导束
a) 皮质脊髓束
b) 皮质核束
c) 丘脑中央辐射
11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parts of the cerebrum?
a) flocculus
b) corpus callosum
c) lateral ventricle
d) basal nuclei
e) commissural of fornix
118.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有关的结构包括
a) 顶盖前区
c) 睫状神经节
d) 动眼神经副核
e) 动眼神经核
119. 与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传导有关的结构
a) 脊神经节
b) 白质前连合
c) 感觉交叉
d) 背侧丘脚腹后内侧核
e) 丘脑中央辐射
120. 听觉传导通路
a) 损伤一侧通路的任何部位都对听觉产生明显影响
b) 损伤斜方体不产生明显症状
c) 损伤一侧蜗神经核不产生明显症状
d) 损伤一侧外侧丘系不产生明显症状
e) 损伤一侧听觉皮质不产生明显症状
121. 善用右手者的大脑皮质中语言中枢通常位于
a) 左半球颞下回后部
b) 右半球角回
c) 左半球额下回后部
d) 左半球额上回后部
e) 左半球颞上回后部
122. 右侧内囊膝部损伤
a) 左侧额纹消失
b) 左侧鼻唇沟消失口角偏向右侧
c) 左侧上、下肢硬瘫
d) 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e) 病理反射阳性
123. 视觉中枢
a) 位于距状沟两侧皮质
b) 由大脑后动脉供血
c) 接受双侧视网膜来的视觉信息
d) 瞳孔对光反射的必经之路
e) 一侧损伤将导致伤侧眼全盲
124. 斜方体
a) 由蜗神经核发出横越至对侧的纤维组成
b) 其前缘为脑桥被盖部和基底部的分界线
c) 有内侧丘系纤维穿行于斜方体
d) 其背侧有锥体束伴行
e) 纤维参与组成外侧丘系
a)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
b) 含大脑皮质的传出、传入纤维
c) 可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
d) 皮质核束通过膝部
e) 由大脑中动脉之豆纹动脉供血
126. 照左眼仅在右眼产生瞳孔缩小,照右眼也仅在右眼产生瞳孔缩小。病损 部位可能在
a) 左侧视束
c) 左侧动眼神经
d) 左侧视皮质
e) 左动眼神经副核
127. 基底动脉
a) 经枕骨大孔入颅
b) 由两侧椎动脉于延髓上部合成
c) 行于延髓基底沟
d) 主要营养小脑和脑桥
e) 位于蛛网膜下腔
128. 锥体束
a) 全部纤维起源于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Betz细胞
b) 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c) 全部纤维交叉到对侧
d) 控制躯体运动
e) 纤维均经内囊后肢下行
----------Key----------
89. (a) (c)
90. (b) (d)
91. (d) (e)
92. (a) (b) (c) (d) (e)
93. (a) (b) (c) (e)
94. (a) (b) (d) (e)
95. (b) (e)
96. (a) (d)
97. (a) (b) (d) (e)
98. (a) (c) (e)
99. (a) (b) (c) (e)
100. (a) (c) (d) (e)
101. (a) (b) (d)
102. (b) (d) (e)
103. (a) (c) (d)
104. (a) (b) (c) (e)
105. (a) (b) (e)
106. (a) (b) (e)
107. (d) (e)
108. (a) (c) (d)
109. (a) (b) (d) (e)
110. (a) (b) (c)
111. (b) (d)
112. (c) (e)
113. (a) (c) (d)
114. (b) (c)
115. (a) (b) (d)
116. (a) (c) (d) (e)
117. (b) (c) (d) (e)
118. (a) (c) (d)
119. (a) (c) (e)
120. (b) (d) (e)
121. (c) (e)
122. (b) (d)
123. (a) (b) (c)
124. (a) (b) (c) (e)
125. (a) (b) (c) (d) (e)
126. (c) (e)
127. (b) (d) (e)
128. (b) (d)系统解剖学题库(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系统解剖学题库(三)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5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丘系交叉位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