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mx4 pro usb调试pro6 usb3.0怎么用

魅族PRO 6充满只需60分钟 采用mCharge 3.0技术
魅族PRO 6已经正式亮相,魅族在该机上采用了mCharge 3.0技术。之前PRO 5采用的mCharge 2.0技术。
据悉,PRO 6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4W,采用8V/3A充电规格,据官方数据,全部充满只需要60分钟(PRO6的电量暂时未知)。
之前魅族曾强调,魅族PRO6不但充电快,而且更加安全。刚刚魅族宣布,PRO6还为快充安全做三重保险:定制德州电源控制芯片、Type-c接口端温控器,高温短路主动保护装置。
同时,魅族还强调,PRO 6采用了USB3.1接口,理论传输速度高达5Gbps。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魅族pro6发布会
魅族PRO6配置
魅族PRO6价格
相关的资讯有:
魅族pro6发布会
魅族PRO6配置
魅族PRO6价格
相关的博文有:
近两年来,vivo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非常抢眼,不仅销量可观,其产品还颇受欢迎,自推出旗...
都说如今的国产手机是“大众脸”,这其中既有厂商竞争激烈开发周期缩短的因素,也有技...
乐视Kido昨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全球首款4G全网通儿童智能手表Kido Watch,该手表有粉、蓝...
人力资源软件创业公司Zenefits估值已从45亿美元下降至20亿美元。这并非在新的融资中降...
雅虎预计将从出售核心业务、知识产权例如专利,以及房地产中获得50亿至60亿美元。美国...
7月1日,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支付宝、...
6 月 28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信办)颁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
我们的手机里安装有大量的软件,但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App Store的更新列表里面已经...
当乘客选择在高峰时段通过Uber呼叫车辆时,界面中会出现提价的提示,比如1.5X、2.1X等...
6月30日消息,《皇室战争》基于上一次的平衡调整后整理出的大量游戏测试和数据分析考......
6月30日消息,在上周CF手游更新新版本“冰与火”之后,在本周五(7月1日)起至7月7日......
6月29日消息,《虚荣》全新游走英雄莱拉上架,莱拉是可以使用治愈术、保护术将敌方转......
芒果互娱携手湖南卫视、芒果TV于5月26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以“1+N,一起玩”为主题的游......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魅族的颜值担当 PRO 6评测报告
日 08:55&&&出处:&& 作者:李军工&& 编辑:李军工 分享
  从核到簇  PRO 6是采用的联发科X25 10核处理器,其基本是第一款采用十核处理器的手机,这对于营销而言是很好的卖点。但X25核心数最多,但不等于最强,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是需要有清楚的认知。  联发科在X20开始,引入了Cluster 簇的概念,X20有三个簇,2个大核心的A72,4个高频的A53和4个低频的A53,分别负责极速的执行指令,媒体任务和轻负载。MTK宣称Helio X20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叫做CorePilot的异构计算调度算法,它委派每个任务到一个特定的集群,它也负责电源的管理和热量分散的效果,进而使设备冷却器和能耗降至最低,电池的续航也将因此得以最好地发挥。当然,这个仅仅是MTK的宣传,实际如何还是要靠系统化的测试和贴近日常使用的体验来说明。  我们依然使用Geekbench 3来测试各个处理器的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在单线程方面,由于PRO 6采用了默认频率高达2.5GHz的A72处理器,其单线程性能表现十分出色,十分接近骁龙820,Exynos 8890,甚至还要快于低频版的骁龙820。多线程测试X25排名更是排名第一,甚至高于Exynos 8890。  不过我们必须说明,这个测试成绩是存在水分的,X25虽然单线程性能高,但其A72大核心只有两个,而骁龙820和Exynos 8890有四个大核心,其多线程理论性能实际上也是通过2个A72+8个A53堆砌而成,实际性能表现并不会有上面跑分这样好看。  不过这样说,虽然X25的实际性能不会有上面geekbench跑分这样看,但也不会差,从移动app应用特点看,A72更多是处理的突发应用负载,都仅仅是瞬时响应,双核心的A72也可以基本满足,而4个大核心在没完全启动的情况,往往任务的性能需求就结束了。现在移动App更为注重的是瞬时单线程突发性能,再就是长时间待机的轻任务负载需要,而PRO 6搭载的2+4+4的X25性能已经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CPU性能相关的应用体验方面,X25已经很优秀了,相比骁龙820和Exynos 8890也不会有明显的差别。  除开CPU,再来说说内存,PRO 6相比PRO 5也从LPDDR4缩水成LPDDR3,但虽然如此,在性能上并不会有太大差别。之前PRO 5的Exynos 7420虽然是DDR4,但是采用CCI-400总线,LPDDR4的性能并不能完全发挥,实际应用性能LPDDR4和3并不会有太大差别。不过内存容量的扩充却实实在在,PRO 6的标配内存容量从B提升到4GB,这样内存容量的提升,在多任务运行,特别是手机长时间使用而不重启的情况下,对于手机的运行和响应速度有明显的提升,这样的提升对于用户而言是更为实实在在的。  魅族PRO 6 X25的GPU是ARM公版最新架构的mali T880MP4,相比PRO 5的malt T760MP8虽然在GPU本身架构上并无太大变化,但增加了对AMBA4 Ace-Lite接口的支持,使得其对于带宽需求更少,功耗更低,同时CPU和GPU之间的传输延迟更小。使得Mali T880相比T760的能效比有进一步的提升。按照ARM官方PPT,mali T880性能是T760 1.8x,而执行T760相同性能,功耗要低40%,但这个数据是植根于14/16nm VS 28nm之上的,实际提升并没这样大。  具体的3D理论性能测试我们使用GFX Bench 4.0进行,GFX Bench 4.0虽然添加了Car Chase测试场景,采用OpenGL ES 3.1+AEP,但这个测试项目负载过高,性能需求远超过现在手机配备的性能,因此我们还是依然采用曼哈顿和T-Rex进行测试。这两个测试项目分别测试原生分辨率和1080P Offscreen性能。原生分辨率能够更好表现设备实际性能,而1080P Offscreen性能则将测试条件统一,合适横向比较。  我们以Manhattan 3.0 offscreen作为主要指标衡量性能,魅族PRO 6 3D性能大概是PRO 5的70%。虽然T880相比T760效能有提升,但X25的GPU T880MP4规模仅为Exynos MP8的一半,这个效能提升并不能弥补规模的缩减,在3D性能上PRO 6是明显弱于PRO 5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魅族的“真”旗舰一直都是采用旗舰同规格的CPU,我们再将PRO 6和Exynos 8890版的三星S7 Edge进行对比。PRO 6 X25的GPU和Exynos 8890虽然同为T880,但规格分别为MP4和MP12,这就是说X25的GPU规模仅为Exynos ,如果用桌面显卡GPU类比,这个就是1399元GTX960和7999元Titan X的差距……  这一代高通骁龙820相对Exynos 8890存在一定性能优势,X25相比骁龙820差距更为巨大,即使是5标准版的阉割版820也是如此。PRO6 X25的880MP4规格和华为Mate 8的麒麟950比较接近,两者的性能表现业务在伯仲之间。相对高通中端的骁龙652,X25大概也仅20%的性能优势,当然相比联发科自家中低端X10,P10之类,还是性能优势明显。  魅族PRO 6搭载的联发科X25虽然是联发科的旗舰处理器,但从绝对性能上相对高通和三星的真正旗舰,在性能上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GPU方面更是如此,这点我们必须直视,不能回避。不过我们还是要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T880MP4虽然不是很强大,但也足够满足绝大部分应用和游戏的性能需求,特别是所有2D游戏和大部分3D游戏的需求,真正差距就在于那些极少数的重度3D游戏,但这些重度3D游戏会有多少人去用手机玩呢?至少我不会,我个人觉得用手机玩所谓的大型3D游戏,特别是gameloft那些现代战争这样的游shan戏zhai,和自虐并无太大差别。  除开CPU性能和GPU性能,PRO 6的多媒体性能也需要特别提及,X25估计是目前最为强大的视频播放SOC。之前PRO 5采用的Exynos 7420虽然可以使用硬件解码器+解码HEVC,但在支持码流和编码格式上存在限制,如长度2分钟,容量1.4GB的三星变形金刚4K HEVC宣传片,在PRO 5上播放是幻灯片,而在PRO 6上几乎不用做什么设置,使用系统自带的视频app, Player或者kodi都可以任意流畅播放,稳定24FPS。而这样的视频在电脑上需要GTX 950以上的显卡才能硬解的。  整体而言,PRO 6搭载的MTK X25在spec上相比高通晓龙820/Exynos 8890这样的“真旗舰”还是存在差距,但这样的差距并不会明显影响绝大多数体验。同样也是得益于这样规格的缩减,X25才能实现较小的芯片规模和功耗,实现更高的集成度。X25相比旗舰方案更小的面积,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集成度,使得其可以完美的融入5.2英寸这样的小屏手机,虽然将骁龙820这样的大核心塞进5.2英寸并不是不可能,并且也有友商这样做,但这样做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散热设计和续航,并且实际性能也会受到高温降频影响,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抉择。而联发科X25则就像一个甜点,可以从恰到好处的规格满足用户绝大多数的需要,对于现在而言,打造一台小屏的性能级手机,联发科X25虽然不够PRO,但从硬件上来说无疑依然是最佳的选择。  PRO的名副其实?  PRO 6被人吐槽不配称PRO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储存系统的缩水,PRO 5采用了全新架构的UFS储存系统,使得连续读写性能和IOPS性能大幅提升,但PRO 6由于MTK X25方案的限制,却又退回了传统的EMMC存储系统,这点的确让人觉得遗憾。但PRO 6的存储系统性能具体怎么样,我们还是要经过系统的测试才能说明。  我们使用Androbench 4.1读写进行测试,4.1相比我们之前使用的3.6增加了操作队列并发数,虽然这样的测试相比实际情况性能更高,但也能够更为充分的展现极限性能。  和预期一样,PRO 6的NAND性能相比PRO 5全面缩水,无论是连续读写,还是IOPS性能都是有明显的下降。但其性能相比之前的MX5还是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如此,PRO 6的NAND性能甚至不输于一些UFS的机型,如小米5,PRO 6除了连续读速度差于小米5,连续写和读写IOPS性能都要优于小米5。虽然PRO 6的NAND性能相比PRO 5缩水,但其性能依然很优秀  PRO 5是魅族第一款采用USB Type C的产品,但其仅仅是接口物理上是采用的USB Type C接口,并没有提供USB 3.1的高速传输性能,对于PRO 5而言Type C的收益仅仅是快充和正反充的便利,这让人略微遗憾。  而PRO 6则弥补了这一遗憾,在电气层面上,也能完整的支持USB 3.1,使得其可以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  我们使用USB连接电脑进行传输测试,电脑使用的是Z170平台+三星SM951 256GB配置,保证在电脑端不会出现瓶颈。具体测试我们分别在在USB2.0/ 3.0模式下,复制一个3000MB的文件,在USB 2.0模式下,其速度基本就接近USB 2.0的速度极限,在USB 3.0模式,其读写平均速度更可以达到150MB/S左右的速度,虽然这个速度低于NAND的极限速度,但相比USB 2.0已经有了很大提高,阻止其继续提高的瓶颈应该是MTP模式。  首先我们还是用电池容量(mAh)/机身近似体积(cm3)来衡量各个手机的电池容量/体积比。这个系数可以用来近似比较各个机器的电池容量/体积比,数值越大越好。  PRO 6的电池容量/体积比为844.9px3,相比PRO 5略高。PRO 5采用的Eyxnos 7420方案,集成度低,需要较多的额外独立芯片,PCB面积更大,因此这个系数并不算太高。而PRO 6虽然采用MTK方案,但其还是有Sensor Hub,独立的音频芯片电路,因此在集成度上也不算太高。此外在性能硬件相同的情况下,芯片/PCB占用空间恒定,手机尺寸和厚度越大,可以留给电池的空间就更多,因此对于追求小屏,超薄的PRO 6而言,在电池容量/体积比上就不会太高。对于PRO 6这样较小的尺寸的手机,为了维持较薄的视觉厚度,只能继续降低机身的绝对厚度,对于PRO 6这样的颜值优先的手机,只能适当牺牲电池容量了。  当然上面的比较,仅仅是对于电池机身占比的估算,实际续航能力还是需要靠严谨的续航测试来说明。我们依然使用PCMark For Android的Work battery life进行续航测试。这个测试项目通过网页浏览、1080P视频回放、文本编辑和照片处理四种中度负载模拟用户的日常使用。我们测试将所有测试机型屏幕亮度设置在200CD/M2(允许-偏差5),开启通话,关闭WiFi和数据浏览,在干净无后台应用的情况下进行。这个测试工作负载和用户平时手机使用情况类似,但要明显低于游戏,特别是3D游戏的负载,也低于开启/4G流量情况下网页/APP的负载。但我们这样的测试方法可以做到精确重复,能够保证准确反应不同手机的相对续航水平。  PRO 6虽然电池容量较小,但续航能力相比PRO 5还是略有提升,虽然其工艺依然是28nm,相比Exynos 7420的14nm落后两代,但由于CPU和GPU的规模更小,整体功耗还是更低,使得续航能力较好。如果PRO 6在5.2英寸的机身之类搭载Exynos ,骁龙810/820的真正旗舰SoC方案,其续航能力肯定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再来看看充电速度,PRO 6的充电规格和PRO 5一样,都为24W,我们还是在关机和开机状态使用各个手机原配充电器进行测试,每隔10分钟记录充电数值。PRO 6从0充满100,前部分速度曲线和PRO 5差不多,但在末端部分更快,在1个小时时间就可以从0完全充满。但实际考量PRO 6的电池容量更小,充满绝对速率还是略慢于PRO 5的。  这样快速的充电速度可以说是相当任性,任意一点碎片化时间,插上快充充一会,就可以多坚持不少时间,这对于经常有突发商务活动和随意出去鬼混的人而言,是十分吸引人的。
提示:试试“←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8862 科技真人秀节目《数码课代表》4521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0编辑部的故事 124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702科技生活>>评测18丨魅族PRO6,到底6不6?
评测18丨魅族PRO6,到底6不6?
没想到才过了不到半年,PRO5就迎来了自己的下一代。经过两周体验后,今天极客君告诉大家魅族PRO6到底值不值得买。
  在拿到PRO6之前,楼主对PRO6是存在质疑的,回想发布会上数据,从PPT上看PRO6对于PRO5而言有不少明显的退步,价格也没啥惊喜,但是这就意味着PRO6够不上6吗?
两周后极客君已经改变了看法,如果你现在问我支持不支持PRO6,那我当然是支持的。
虽然“忘记参数”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几年了,但PRO6是迄今为止第一台让楼主能真正感觉到忘记参数的机器,简而言之,这应该是第一台能让普通人摸过以后一言不合就付款的机器——至于配置什么的,嘛,那是啥?
----外观----
  一台手机最吸引人的是啥?配置?性能?速度?还是?在极客君这种外观党看来,长得好看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一台机器让人看着舒服,拿着顺手,那么距离卖掉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PRO6相对于PRO5的最大改变,那就是秀气和谐。
PRO5的设计给人一种很冲突的感觉:圆润的机身,但是又配上了刚硬的高光T槽,这种冲突感让PRO5看起来说不出来的不舒服。PRO6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进步。
如果一个手机能做到几乎每一个设计元素都能和谐统一,那么基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好设计,因为其实很多很多产品根本连这点都做不到。在这方面极客君认为:PRO6做到了。
机身正面的改变并不大,依然是传统的大圆角矩形设计,下方的腰圆Home键是MX4 Pro之后出现的设计,形状和机身整体的设计风格明显比之前的方块更搭配。上面的听筒部分设计成了全对称,这应该已经成了现在主流的设计追求,嗯,除了完全没有追求的品牌。这点在白色的机型上会更明显,因为黑色面板看不到右边那个光感开窗,不过楼主还是更喜欢黑色面板,毕竟黑屏一体感会好的多,只可惜第一批并没有黑色版本,让人略有些遗憾。
PRO6还有一个很细微的改变,那就是喇叭听筒的网罩从不锈钢片换成了编织网,这个设计终于解决了长久以来听筒缝积灰以后几乎不可能清理干净的问题,现在只要用软毛刷一扫就可以一丝不留,进步明显。(细节之处看到魅族的用心)
而背面呢则是变化最巨大的部分,好几个主要设计细节都有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天线开槽。
这次PRO6使用了新的一刀切天线设计,我们先不管这样的设计有多复杂,但是至少从美观角度来说,带来了两个非常明显的改善。
首先是分割线从直线变成了弧线,在圆润机身上,这不再是一个冲突的设计元素,让PRO6的背面显得风格更统一。其次是这样的设计让PRO6的上下两部分不再需要喷漆,终于可以保留铝合金本身的表面。
这不仅带来了更统一的手感和质感,还有一个很细微但是也很重要的改变,PRO6可以和iPhone一样在每一个开口处拉一圈0.2mm的高光倒角,在光照下没一个小孔都闪烁着小小的光泽,档次感瞬间就比PRO5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PRO6的摄像头不仅小了,还薄了,这还是在PRO6整机厚度比PRO5还薄的前提下实现的,关键是CMOS尺寸却完全没有变化。只能说现在的光学设计的确越来越厉害了,想必成本也不会低到哪儿去。
  不过相对于摄像头的收敛,PRO6的闪光灯部分这次变成了惹眼的东西:从长条形改成了圆形,中间激光周围一圈10颗LED,整个闪光灯部分的尺寸甚至都没比摄像头小多少。这与其说是一个漂亮的设计,在楼主看来倒不如说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设计,因为楼主觉得你说它漂亮吧……不觉得,但是说它丑吧……似乎也有些违心。只能说,有特点。至于环闪什么的,说真这么小的环闪基本也没什么用。
亮度方面,10颗小的也不能说就一定比2个大的亮到哪儿去(楼主感觉好像还比PRO5暗一点点),真要说好看,可能放大以后的细节会显得很精密吧?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其实楼主怀疑应该并不是美学优先考虑。因为PRO6加大了激光测距器的功率,让测距范围提升了四倍,那么更大功率的测距器自然需要更大体积。
那么如果依然沿用PRO5的设计,长条形区域太大会显得太丑,所以干脆改成这样中心黑圆,周围一圈儿,不仅比PRO5设计放大更漂亮,还让机身背面所有设计元素都统一到了圆形,整机风格也更和谐,可以说一举两得吧。
  但是这个设计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测距器区域变大以后更容易沾上油污之类的东西,导致测距结果被干扰。如果谁在使用PRO6的过程中感觉近距离对焦好像在抽风,记得也擦一擦闪光灯窗,说不定有奇效。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外观。然而PRO6最大的提升其实是手感,明显要比PRO5圆润细腻的多。这又是为啥?楼主觉得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显而易见的,尺寸缩到5.2寸,对于正常尺寸的人而言,这必然是更顺手更舒服的尺码,同时5.2寸的尺寸也不算太小,不论你是拿来刷论坛、看网页,还是看视频,5.7寸和5.2寸的感觉都不会有多大的区别,这个尺寸真的够了。
第二个原因就比较细节,那就是PRO6的机身侧边曲线修改了。弧面玻璃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看起来高端,而是让玻璃和机身的弧线可以完美衔接,让手机不论是握持,还是手指从侧边扫过都会显得非常舒服。PRO5不论是弧形的范围还是弧度都比较小,外加机身侧边的45度高光切边比较宽,手指扫过的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到不连续。
PRO6虽然没有彻底去掉这圈儿45度镜面倒角(毕竟这一圈对于机身正面看过去的质感有极大的提升),但是把宽度缩小到了不到PRO5的一半,同时面玻璃的2.5D弧度不仅仅是厚度还是范围都明显增大,给PRO6带来了犹如iPhone一样圆润细腻完整的手感,两个字,舒服,三个字,真舒服。
  综合来说,PRO6在外观上设计语言更统一,设计细节更精致,在手感上更舒服,一眼看过去显得很高端,拿在手里显得更高档,不怪楼主在卖场路过,一分钟内都能看到两个一言不合就付钱的。
不过话说回来,楼主说了这么多PRO6的外观和手感足以让人忘掉配置,意思是PRO6的配置就不堪入目么?这倒也未必。
----性能----
  PRO6的硬件配置这里就不详细列了,毕竟相信对硬件有兴趣的肯定都很清楚,剩下不关心的也没必要去了解。这里楼主就挑几个有意思的地方来聊一聊吧。
  首先,X25,20nm,绕不开的话题。14nm和20nm的确差距大概30%,从单线程测试结果来看,同功耗的性能领先7420的CortexA57也差不多30%。但是总体来看,这两个SoC在CPU方面(注意,是CPU方面)的差距其实并不大,不论是功耗还是性能。
GPU方面差距就有些大了,毕竟X25的GPU只是MaliT880MP4,虽然标称频率高达850MHz,但是实际跑起来估计很难稳定在这个频率,相对于7420可以运行在600MHz左右的MaliT760MP8,二者的差距可能会高达两倍左右。
  游戏党的话如果玩玩炉石传说或者其他2D手游的话,PRO6完全够用,如果是NBA2016等游戏大作,可要做好PRO6被虐成渣的准备。
  内存方面,由于X25的确因为自身的限制,内存从LPDDR4 3200降低到LPDDR3 1866,闪存也因为不支持UFS接口而退回到eMMC 5.1。
  理论上说LPDDR3 1866的理论内存带宽是14.9GB/s,而LPDDR4 3200则高达25.6GB/s,差距接近一倍,但是如果我们来看看7420和X25的Geekbench的内存带宽测试结果呢?
主要关注一下多线程下的复制性能,因为这基本意味着系统内存带宽极限。结果非常神奇,理论带宽超过X25几乎一倍的7420在内存性能上只快了一丁点儿,10%左右。
  这会不会是特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支持LPDDR4的Kirin950的结果,因为楼主没有真机,所以这里用网上查到的数据代替。
可以看到,同为LPDDR4 3200的Kirin 950,多线程复制速度反而比7420慢一点点,和X25几乎一模一样。
  一不做二不休,楼主连带把的数据也都找出来了。
终于不一样了,820和8890的内存性能终于有了飞跃式进步,虽然他们支持的LPDDR4频率大约在4000左右,也只比7420和Kirin950理论带宽高了25%,但是实际取得了70%和50%的提升。
  当然,有一个细节,为什么在PRO5上Geekbench3是跑在AArch32,楼主也不知道,两个安装程序是完全一样的,这不知道会不会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实际上,这些结果说明了并不是你用了LPDDR4就能实现超越LPDDR3的内存性能,有些时候甚至会得不偿失。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看一看ARM SoC的标准架构就能明白了。
  为了不变成看不懂的中文,这里楼主只做最基本的解释。
ARM SoC内部,内存颗粒是连接在名为DMC的内存控制器上,然后内存控制器和CPU都连接在一个叫核心一致性互联总线也就是CCI上。因此CPU要访问内存,需要经过CCI,然后是DMC,然后才是内存。
  7420作为一颗标准的Cortex A57+A53的SoC,使用的是CCI-400型一致性互联和DMC-400型内存控制器。DMC-400型内存控制器本身并不直接支持LPDDR4,但是可以通过DFI接口,靠第三方提供的PHY实现对LPDDR4的支持。7420应该就是依靠了第三方提供的PHY从而支持LPDDR4的。
  Kirin950呢?根据外媒提供的数据,虽然它的CPU部分使用了Cortex A72,但是并没有搭配ARM推荐的CCI-500,而是继续使用了上一代的CCI-400,内存控制器自然也就一定也还是DMC-400。因此总体来说架构和7420是很接近的。
  X25作为一个3丛设计,必然也必须使用了CCI-500,但是ARM官方搭配CCI-500的依然还是DMC-400,不同的是MTK并没有使用第三方PHY,直接就只提供了LPDDR3支持。
  所以问题就得到了解释:
这三个SoC虽然内存有LPDDR3也有LPDDR4,互联有CCI-400也有CCI-500,但是极限内存带宽都只有10GB/s左右,这说明这个限制就是DMC-400导致的。这就意味着,只要一个ARM SoC使用了DMC-400控制器,那么它用的到底是LPDDR3还是4并不重要,也没有区别。所以说PRO6的X25虽然看起来内存规格相对于PRO5的7420倒退了一大步,但实际性能并没有多少区别,各位大可不必介意这一点。
  至于,8890的内部互联使用了名为SCI的三星一致性互联,到底修改了什么不得而知,这里楼主猜测应该会和ARMCCI-550比较接近,而820由于在硬件设计上是有三级缓存(虽然上市的时候屏蔽了)的,因此它所采用的互联更接近ARM CCN-504,这两个互联最大的提升是可以搭配更新的DMC-500/520,从而实现真正的对LPDDR4的支持。所以这两个SoC在搭配LPDDR4的时候带宽能明显超过Kirin950和7420,原因正在这里。
  至于MTK今年下半年的旗舰产品X30,不出意外会升级到CCI-550和DMC-500,因此MTK的思路就不难明白了:在没有区别的时候我没必要支持LPDDR4,等我支持的时候,就一定是能发挥效果的。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务实的决定,毕竟只支持LPDDR3肯定能让X25的成本下降一些,毕竟可以少买一个IP嘛。
  内存部分可以认为基本没区别,但是闪存部分就不能这么认为了,同样的因为X25没有提供接口,所以PRO6的闪存只能使用eMMC 5.1,这明显是比如UFS2.0的。那么差距有多大呢?
UFS接口有什么好处应该不需要再提了,闪存性能应该是PRO6上相对于PRO5最大的倒退,但实际倒退的幅度比想象的稍小一些。至于实际体验,后面楼主接着说。
----体验----
 多年以来AMOLED屏虽然拥有近乎于完美的对比度,但过高的饱和度一直是评价两极分化,自S6以来提供了屏幕色域调节功能,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外加更为准确的校调,让AMOLED屏幕在基本模式下成为了移动设备里效果最好的显示屏,同时拥有了完美的对比度、灰阶、响应速度、色准、亮度,甚至还有功耗。
  问题是S6开始这一代的屏幕,国产厂家一直以来似乎都没有机会用上,PRO6它应该是首次在国产手机里提供了色域控制,基本模式对应sRGB,照片模式对应Adobe RGB。
在这两周的使用中,一直在用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下颜色显示非常纯正,丝毫没有过饱和问题,PRO6的屏幕调节到基本模式以后,如果你打开相机预览,在屏幕里看到的色彩和真实场景几乎是完全一样,回放照片的时候甚至会有一点点恍如在看窗外的世界,这种感觉在PRO5上是完全找不到的。
在极客君看来,PRO6这片屏已经完全达到了S6的水平(除了最高亮度)
色温是PRO6屏幕的另一大进步。PRO6为了照顾大部分人的需求而将默认色温设置在了大约7500K左右,但是PRO6本身的白色是准确的,几乎没有偏色,于是当楼主把色温调节向左移动大概1.5厘米以后,楼主就得到了想要的精确的6500K白点(实测6522K),纯正完美的白色,各种舒服。
  而且PRO6的黑边也相当的窄。
PRO6的屏幕相对于PRO5进步非常大,这是很难在纸面参数上表现,但是实际使用能轻松发现的。
  虽然PRO6的配置看起来倒退了不少,但是PRO6实际用起来并没有比PRO5慢多少,在各种日常应用的使用、切换时,基本感觉和PRO5差不多,甚至会因为屏幕更小,反而觉得动画会更细腻。
  PRO6在应用安装上明显比PRO5慢很多,这应该是UFS vs eMMC导致的,PRO6在随机写入慢很多导致应用安装慢。
  但是触屏延迟方面,PRO6和PRO5的差距有些明显。PRO5的触屏跟手程度是很好的,类似于IOS一样屏随手动的感觉,但PRO6的屏幕延迟就要比PRO5高不少,回归了Android“搓果冻”的感觉。不知道这到底是由于触屏导致的还是软件导致的,希望后续还能有优化。
  续航发热方面:PRO6在日常使用时的发热要比PRO5明显,如果你拿来看网页、看视频、拍照录像这类,那么可以确认的是很快PRO6就会变得温温的,不过目前为止也仅限于温,不会烫。PRO6的发热程度目前为止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同等尺寸的安卓手机里,它几乎是电池最小的,只有2560mAh,比PRO5少了将近20%,这让很多人担心PRO6的续航会不会崩。楼主一开始也对此有比较严重的担心,但是实际使用下来,楼主发现PRO6的续航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堪。楼主单卡移动2G,全程WiFi,亮度自动,高性能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续使用(QQ、刷论坛、刷网页)下的亮屏时间可以做到5.5~6小时。
  快充方面:PRO6保持了24W的充电功率,10分钟就可以充25%。下面楼主打算找几个大家都关心的点聊聊。
  首先是3D Press。这是苹果Force Touch技术的翻版。目前如果第三方程序要实现对类Force Touch支持,只能在PRO6上通过魅族提供的API单独开发,这就有些类似之前对SmartBar的适配了,楼主个人感觉难度比较大,尤其是考虑到首先Android 7.0可能就会提供官方的压力API,其次这个功能恐怕并不会在未来成为标配,所以在PRO6上3D Press可能更多的还是应该被看作是技术展示。
  从体验角度来说,PRO6的3D Press还是比较容易触发的,和iPhone的体验差不多。不过PRO6在振动回馈上的体验是不足的,不论从细腻度还是变化程度上都要落后很多。
那么3D Press到底有什么用?短信预览、照片预览这些其实并不太好用,目前3D Press最主要的还是桌面图标的“右键菜单”。PRO6绝大多数的系统应用都支持3D Press菜单
总体来说的确是可以提供一些方便,但是某些程序的3D Press菜单内容还有待商榷。音乐应用的菜单就比较实用,但是设置的是什么情况?WLAN直接从下拉通知栏就可以操作,辅助功能拿来干啥?至于关于手机……拨号的菜单里只有新建和搜索联系人,为什么没有拨号盘呢?
  所以楼主认为,如果以后可以的话,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自带应用的3D Press菜单属性,比如给录音机加上“通话录音”,给计算器加上“汇率转换”,把设置的菜单改为“护眼模式”、“电源模式”和“备份”,诸如此类,让3D Press功能更加实用一些。
  至于第三方应用,目前微信支持3D Press,3D Press在PRO6上基本算是个聊胜于无的功能,幸好PRO6的续航并不是不能接受级,否则为了3D Press牺牲的电池容量恐怕就会让人惋惜了。
  接着是无线。PRO6之所用了X25平台,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支持全网通。因为楼主卡不多,所以没有对比着测试,不过基本上来说,PRO6的电话信号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新天线的设计看起来表现还是挺好的,通话质量也不错,至少没出现过听不清的情况。不过楼主并没有仔细测试过手机信号,所以这块就不多做说明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WiFi信号。
这次X25平台搭配的无线芯片从MT6630升级到了MT6631,WiFi部分从1x1的802.11ac升级到了2x2,理论上说支持了866Mbps的吞吐率,但实际上应该是因为这次一刀切的天线设计始终还是不太容易驾驭,恐怕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设计两组WiFi天线,因此PRO6并没有实现2x2MIMO,还是只有单通道,上限为433Mbps。不仅如此,因为天线设计的变化,NFC天线估计也没地方放了,所以PRO6也去掉了NFC功能,这应该算是美丽的代价吧。从信号强度来看,对比一下PRO5,可以看到在连接同一个路由器的时候,绝对强度值是差不多的,都在-57dBm左右,但是PRO6的链接速度是单通道ac满速的433Mbps,而PRO5就只有130Mbps,这也许意味着PRO6拥有更高的信噪比。
此外,如果再来看看信号的时间变化图,可以发现PRO6对于信号强度中等强度以下的WiFi信号稳定性要远好于PRO5,后者的信号曲线出线了非常频繁的断续。所以总体来说PRO6的WiFi信号要比PRO5好一些。
至于断流问题,MT6631经过了升级以后,楼主目前使用下来并没有感觉到断流的现象,不论是打炉石还是看视频,都没有问题。楼主并没ping过路由器,但是有一些第三方测试证实了X20/25平台的WiFi已经彻底修复了这类问题,不需要再担心了。
  提到信号,就不能忘了USB 3.0。PRO6的Type C口补全了USB 3.0支持,但是众所周知USB 3.0会对LTE和WiFi信号产生比较明显的干扰,这个问题PRO6是否解决了?出乎意料也不出所料的是,PRO6默认并没有开启USB 3.0,而当你试图开启的时候,会弹出这个提示:
  至于影响有多大楼主就没测试过了,楼主平时倒文件都是用无线共享的,嘻嘻嘻嘻。
  至此此贴字数基本已经破万,所以最后我们就来聊聊拍照好了。
  PRO6的CMOS型号并没有变化,依然是IMX230,但是实际效果和PRO5区别很大。
薄的另一个代价就是PRO6依然不支持光学防抖。不过在PRO6上引入了一些新的算法,当环境光暗到一定程度以后,PRO6自动了多帧合成模式。在这个模式下,PRO6的成像延迟会有一点点的提升,按下快门的时候会感觉卡了那么一下,但实际上此时的出片率相对于PRO5而言会有质的提升。
  PRO5的拍照一直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白平衡和自动曝光稳定性欠佳,拍出来的照片经常偏色或者过曝。PRO6在这两方面有着质的提升,哪怕是在复杂光源情况下,PRO6的出片也基本能保证正确的色彩,自动测光也显得准确得多。这里楼主放几张对比。
  这些是PRO5的:
  这些是PRO6的:
  但是PRO6目前的相机,在对焦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当你以拍摄风景等远景大场面的时候,基本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你希望拍摄近物,尤其是暗光下的近物,那么有一定的几率会出现来回拉风箱无法合焦,或者停留在错误的对焦点上,而且对于快速变化的场景反应并不灵敏,甚至会根本没有反应。对此,一部分是由于PRO6目前的对焦算法存在一些小问题,根据楼主得到的信息,这些问题内部版本已经解决了,买到PRO6的只需要等待下次固件更新即可解决。另一部分则是源于之前提到的激光测距组件表面有太多灰尘。
  不过总体来说,PRO6的拍照体验要比PRO5好很多,可能画质会有一些轻微的下降,但是用起来要比PRO5省心的多。大部分情况下你不再需要反复确定拍出来的照片是不是清晰的,而且色彩和曝光也基本是准确的。由于视角的提升,拍摄大场面时的冲击力会更好,或者简单来说,一张照
公众号:GeekiBB
科技不正经,极客爱BB!!有料的资源平台,有态度的资讯平台!!致力于提供优质安卓资源!!主题、壁纸、应用、游戏、教程、测评、活动、科技资讯、IT互联网知识,你想要的应有尽有!!
对这篇文章不满意?
您可以继续搜索:
感谢您阅读评测18丨魅族PRO6,到底6不6? ,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ro6 usb3.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