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广东医学院学生网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照片风格各异,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单手托举。
暴雨把房屋淹没,因为走得着急,40万借条没来得及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作者:Andiely | 来源:知乎
  我是一名大型三甲医院的住院医生。我给一位HIV病人做过胃大切手术。
  手套戴两层,刷手刷好几遍。
  下台之后,浑身冷汗。
  其实当时我万万不愿意走上手术台。但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上了,我哪有退缩的资格。
  键盘侠们,你们只知道HIV没有那么容易传染。
  却不知道外科医生动手术割到手,是多么家常便饭的事情。
  不管戴几层手套,削铁如泥的手术刀都能轻松划破。
  面对HIV,面对多重耐药菌,根本没有绝对安全的防范措施。
  这就像让你去里面有食人鱼的池子里游泳一样。人品不够好就拜拜吧。
  难道医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比不上非专业人士,需要你们来告诉我们HIV不会轻易传染?
  拿乙肝和结核这些经过妥善治疗可以终生存活的传染病和艾滋病比,或者拿抢救SARS患者牺牲的医护人员说事,甚至拿这种情况和飞行员坠机、司机出车祸比,完全是小学生水平的思辨逻辑,根本不想解释。
  飞机碰到恶劣天气会不会延迟航班?司机没事会不会在城市里跑200码?消防队员会不会冲到火海里面去喷干冰?高压电操作人员会通着高压电操作吗?是不是傻。
  敢问你们看过艾滋病和乙型肝炎各自预后的meta分析吗。
  在我迈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我曾以希波克拉底之名宣誓。
  我绝对愿意救治每一位病人。我一向认真对待经手的每一个患者。
  但我同时希望自己的安全和健康得到100%的保证,起码不会因为工作受到损害,甚至是危及生命。
  你们可以说我自私,没有职业素养,随便。
  学医的投资巨大得难以想象。
  读了20年书,好不容易拿到全国前几医学院的博士,才开始独立行医生涯没多久,我承认我担不起这种手一滑就可能毁一生的风险。
  父母并不是医生。他们的意见是,这世上总有刁民,你用不着吃他们的亏。碰到医闹或者其他威胁自己安危的事,大不了走人。你的命比他们精贵,我们不希望你受委屈。
  我们主任更直接:有医闹打回去再说。你们今天能穿着白大褂站在这里,都是百里挑一好样的。千万不要让别人随意践踏自己的尊严。
  再举个身边的例子。隔壁武汉协和心外科,一次室壁瘤手术,我师兄被割了手。下台才发现HIV(+)。幸运的是两周后测出并未感染。
  我至今忘不了那位师兄万念俱灰的样子,更无法想象这两周他是如何度过的。
  当然,这对某些人来说只是动动嘴皮子,当回键盘侠,然后就轻松攀上道德制高点。
  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审视人性,本身就是最不道德的行为。
  他们自己做不做得到并不重要,起码嘴巴上可以轻松做到。反正,你得做到。
  求不要跟我说什么“政治正确”之流好吗。
  那一份如同走钢丝的紧张和压迫,只有当你切开艾滋病人的身体,手中握着他们充满血液的内脏和金黄色的脂肪。
  只有你拿着手术刀在他们身体内和自己指尖几个厘米的距离内游走,离断他们在搏动的血管。
  只有你的手术衣慢慢被他们的血液浸润,直到皮肤能感到这一份湿润,连自己的呼吸都能听到的时候才会懂。
  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这他妈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我见过喷到无影灯上的动脉大出血,见过心脏骤停、恶性高热,但那一次的紧张感是其他任何一台手术都无法比拟的。
  而很多批判家们,你们不懂。因为你们只会YY出一片天。
  不要说你们懂。你们懂个ball。
  各种自以为自己很理智很冷静地在分析问题的圣母,道德帝的行为叫做想当然,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说你们根本就认为将心比心这种事是幼稚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如果你是医生,你的伴侣、你的父母是医生,你的子女是医生,你会怎么想。
  你是否还是可以如此轻松地批判,如此理所当然地愤慨着让医生们去找“制度”讨公道,如此道貌岸然地咄咄逼人?
  制度本来就是很扯淡的东西,你是真傻还是装傻啊。
  还有拿什么《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跟我说事的,简直无语。这些剧我都是从第一季开始追的好吗?拿中国和美国比,拿现实和电视剧比,脑子呢。怎么不直接拿去和科幻片比?
  我只是个普通人。
  从没敢想过名垂青史,造福世人。
  阴错阳差,穿上了一袭白衣。
  为了不辜负这一圣洁的名号,我努力地去高尚,却屡受打击。
  医生终究都拥有一切人性的弱点。
  就算这份工作再高尚,它也只是一份工作。
  因为工作自我牺牲的例子是很多,他们是我们歌颂赞美的榜样。
  或许我觉悟低。但是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我去拿健康甚至生命冒险。
  因为我还爱着这个世界,我的家人朋友,我想好好过这一生。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还是我这样的俗人。
  医生在是医生之前,首先是人。
  是父母的子女,儿女的父母,是爱人的另一半。
  和你们无所差别。
  但是我绝对不会对自己不甚了解的问题看上半分钟,脑中灵光一闪,就对着键盘一顿啪啪啪,以为自己就这么拧⒄饷聪匾挥锏榔屏颂旎
  如果键盘侠们觉得自己够崇高,能为了工作拿健康做赌注,有为了别人牺牲自我的觉悟,欢迎你们报考各大医科院校。
  如果你们做不到,又何来勇气批判别人。
  我一直认为you can you up是最脑残的话。
  但这一次,我真的想对某些键盘侠们说一句。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聚集全球女性时尚,解密女性情感,分享励志美文请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shishang-liren(←长按可复制)
  加入百万女性的美丽家园,做最完美的女人从这里开始!
  点击女人必备精品 & &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时尚搭配部落:聚焦时尚美妆、时尚穿衣搭配秘籍,第一时间分享...
8387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衢州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离艾滋病最近的医生
  记者李啸
  13年前,衢州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患者。从住院到去世,这名患者只坚持了短短3天。艾滋病甫一现身,便以恐怖的姿态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时至今日,艾滋病毒依旧在疯狂地游走。市疾控中心最新的统计显示,仅今年前10个月,衢州又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77例,目前累计的感染者人数已达到54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162例,死亡47例。
  作为最隐秘的人群之一,艾滋病感染者往往选择把自己关在心灵围城内,独自静静地活着。唯一知道他们身份的外人,或许只有职业的&防艾医生&和少数临床医护人员。
  这些&白衣天使&长期与艾滋病感染者打交道,目睹了无尽的苦楚与悲凉,而幽灵般的病毒阴影,也让他们仿若行走刀剑。
  前不久,《啸报》记者曾在市区一家艾滋病检测点,遇到市区某医院的一位外科医生,这位医生觉得自己在手术中沾染了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心中结下了疙瘩,故而悄悄来检测&&
  最终,医生的疑云烟消云散,但他曾经的忧虑,却引发了记者的深思&&战斗在艾滋病防控和治疗一线,究竟是怎样一种人生体验?
  本期《啸报》,记者深入艾滋治疗、防控一线,与5位职业的&防艾医生&和临床医护人员面对面,听他们讲述鲜为人知的&抗艾&故事与艾滋病世界的困窘,以此向这些英勇的&白衣天使&致敬。
  讲述人:刘燕
  (江山市疾控中心医生)
  婚礼当天
  给病人发药
  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刘燕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感染者,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和思想变化,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包容。
  2012年国庆假期,是刘燕结婚的大喜日子。婚礼当天,她忽然接到艾滋病人张好(化名)的电话,说要过来领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
  假期前,刘燕特意给所有可能断药的病人发放过药物,她清楚地记得,张好还有半个月的药量。
  &我记得你还有药,能不能等我假期结束后过来拿呀?&
  &刘医生,我要出远门,一定要今天拿药!&
  对方斩钉截铁,刘燕只好直言:&我今天结婚,实在不方便&&&没想到,张好不依不饶:&你不给我药就算了,我就不吃了。&
  刘燕当场就懵了,她知道张好曾经停过药,自己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其再次服药的,如果再停药那估计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想到这,刘燕瞒着家人偷偷给张好拿了药,&如果让家人知道我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还去给病人拿药,他们会担心的。&刘燕解释说。
  大概过了两三天,刘燕和朋友们在粥馆里回味婚礼,意外地遇到张好。
  对方很羞愧,事后也特意致歉,其实她当天只是顺道路过江山市疾控中心,就想着把下个月的药领了,并没有出远门的打算。
  对于张好的举动,刘燕其实并不计较,她告诉记者:&和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包容,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医护工作者炽热的眼神和真诚的笑脸,这就要求我们全心投入,对他们坦诚相待。&
  讲述人:刘燕
  (江山市疾控中心医生)
  &谢谢你陪我度过
  这黑暗的一夜&
  学校毕业第二年,王炜的人生便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连接在一起,至今已21年。
  王炜亲历了衢州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每一步发展:第一例感染者随访管理,第一例患者抗病毒治疗,第一起患者尸体消毒,第一次高危人群干预,第一个自愿咨询检测,第一例母婴阻断&&
  他是辖区200多位艾滋病患者信任的&王医生&,挽救过不少有轻生念头的感染者;他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奔走呼吁,帮助他们享受到低保待遇;他努力向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让人们不再&谈艾色变&。
  作为离艾滋病最近的人,王炜深知艾滋病带给感染者的痛苦,歧视带给感染者的伤害,所以他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每一位感染者,&我的手机24小时开通,有什么烦心事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自打这&热线&开通以来,王炜便不断接到形形色色的电话。有些感染者白天打电话不方便,便在深夜打电话,而不管有多晚,王炜都会耐心地和他们交谈。
  有一次,一位感染者由于心理的巨大压力无法排解,产生厌世情绪,晚上12点,他拨通了王炜的电话。
  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王炜躲进卫生间与对方通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不停地做工作。最后对方说:&谢谢你王医生,陪我度过这黑暗的一夜,让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这以后,王炜一直关心着这位感染者,在他的努力下,这位感染者不仅坚强面对人生,并且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更多的感染者走出困境。
  王炜在长期日常随访工作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虽然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但是由于害怕泄露隐私,大多不愿和正常人群交流。但面对&同病相怜&的人,交流起来则不存在顾忌,更愿吐露心声。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王炜于2007年着手建立了&红丝带之家&,通过定期举办病友会,促进感染者相互交流,极大地缓解了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受到了感染者的欢迎,就像一位感染者所说:&红丝带之家带来了欢乐,增添了信心&,参加活动的感染者随访率、抗病毒治疗坚持率一直保持在100%。
  虽然艾滋病工作每天都繁杂忙碌,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是王炜无怨无悔,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这个社会能给艾滋病感染者少一点孤立,少一点歧视,多一点沟通,多一点关爱,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真情与温暖。&
  讲述人:刘燕
  (江山市疾控中心医生)
  以生命拯救生命的战场
  密闭的口罩、警示的符号、病房里闪动的监护仪&&走进位于市区徐家坞的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记者立即被无形的压力所包围,这是一处&以生命拯救生命的战场&。
  &我们收治的几乎都是重症传染病患者,除了重症艾滋病外,还包括重症肝炎、甲流、手足口病、耐多药肺结核等重症疾病。&在感染科工作了20多年的彭春仙,似乎已对这样的环境习以为常。
  然而,在外人的视线里,这确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感染科护士长林丽红说,有时医护人员在迎宾大道的路口招手搭车,过路的中巴车都不会停车,&谁都知道,这里有个传染病医院&&&
  也许司机可以选择乘客,但医生却无法选择患者,面对重症艾滋病患者,他们责无旁贷。
  13年前,彭春仙治疗了衢州市第一例艾滋病重症患者,被发现确诊时,这位男性患者已经处于发病晚期,全身布满脓包,伴有高烧发热,仅仅过了3天便溘然长逝,留下了惊恐而崩溃的妻子&&她也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
  &早发现早治疗,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在彭春仙的精心治疗下,这位女感染者一直健康生活至今。
  不过,一旦出现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往往都是奄奄一息。去年,彭春仙遇到一位30多岁的重症艾滋病患者,入院时其CD4指标仅有十几,并发了肺结核和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整个人骨瘦如柴,生命垂危。
  &患者要求我们,对他的艾滋病情要严格保密,连父母都不能告知。&彭春仙坦言,当时自己就像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既要全力抢救患者,又要对家属隐瞒病情,从而忍受许多无端的指责和怀疑。
  欣喜的是,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的付出没有白费,患者最后康复出院,现在与常人无异。
  事实上,为重症艾滋病人治疗,时刻担当风险:注射、穿刺、护理的任何环节只要有体液和血液接触,都有可能被病毒感染,而且患者合并肺结核等疾病时,也是防不胜防。
  彭春仙记得,有的艾滋病患者并发脑炎,会无理智地试图对医护人员抓咬;也有的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为了防止家属感染,也只有护士去护理;有的患者,因为患病性格自闭,对医护人员十分冷漠,但&白衣天使&们总是付出百倍的热情。&这些急难险重的情况,都好比在刀尖上起舞,所以我很感谢感染科的团队,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无悔于自己的使命。&
  这些年来,彭春仙在门诊时接诊了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对于感染者低龄化和男男性行为感染艾滋的高发趋势,她感到十分惋惜。
  &每当看到那些青春的身影走进诊室,我都会心疼,这大好的年华却因一时不慎,悔恨一生。&彭春仙呼吁,应当重视青春期性教育,从中学开始强化艾滋病预防知识,做到洁身自爱,保护自己和他人。
  讲述人:方小青(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收到感谢信,也不敢拿出来&
  &医生,我想要孩子。&从医20多年,这样的恳求,方小青听到过无数次。她总是以医者仁心的责任感,尽力去满足那些渴求。可是,当艾滋病感染者说出这样的愿望时,又该怎么办?
  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一种奢望。由于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贸然生育很可能将病毒转移至下一代,从而给新生命蒙上阴影。
  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直到2009年,衢州开始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艾滋妇女的命运这才彻底改变。
  迄今为止,全市已开展了18例母婴阻断,其中13名儿童经检测证实健康,还有5名婴儿仍在跟踪随访中,目前也显示正常。
  方小青所在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是衢州开展母婴阻断分娩手术最多的医院,她本人参与的手术,就达3台。
  &艾滋病母婴阻断强调的是过程,当艾滋病感染妇女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分娩手术只是其中一环。&方小青介绍,与一般的分娩手术不同,医护人员在为艾滋产妇接生时,需要加穿防护服和眼罩,手套也要双层,所用医疗器械多以一次性用具为主,同时手术时间也要特意调整,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台。
  方小青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大费周章,是因为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等都含有艾滋病毒,医护人员必须提高防护等级,器械用后丢弃或消毒,避免职业暴露因素。
  尽管准备过程繁琐,但真正站在手术台前时,方小青和同事们又得表现出若无其事,这是出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尊重。
  &说不紧张是假话,但我们必须带着一颗平常心去手术,既要小心被锐器所伤,也要让艾滋病产妇感受到没有异样。&方小青说,艾滋病产妇极其敏感,她们的孩子来得不容易,因此特别在乎隐私,&我们收到感谢信,也不敢拿出来示人&。
  方小青记得第一次给艾滋病产妇分娩时,由于对艾滋病缺乏经验,特意把衢江区疾控中心的专家请来指导,随着开展母婴阻断案例的增多,医护人员们也渐渐习以为常。
  不过,只要有艾滋病产妇入院,方小青依然会带头主刀。手术前,她都会和大家说说乙肝的故事,以放松心情:&曾经乙肝很可怕,但后来照样有了疫苗,所以艾滋病也一样,早晚会被人类攻克。&
  讲述人:张幸(市疾控中心艾结科医生)
  开心过好当下每一天
  张幸坐在办公室拿出手机,打开一款男同性恋交友APP,对记者说:&你看,搜索显示,离我们700米,就有一位&男同&。&
  作为市疾控中心艾结科最年轻的艾滋病防控医生,1990年出生的她,经常要假冒&男同&,潜伏在社交软件上,向&男同&群体普及艾滋病预防信息。
  &男同&是易感艾滋病的高危群体,衢州近年来新发现的艾滋病患者中,很多都是&男同&,其中不乏在校学生。今年新发现的感染者中,经男男同性传播占22.08%。
  &&男同&似乎特别敏感、脆弱,一旦确诊感染艾滋病毒,很多人会选择逃避,不敢面对真相甚至抗拒治疗。&说到这,张幸便想起了22岁的大男孩刘维(化名)。
  刘维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性格腼腆内向,大约从高中开始,发现自己喜欢男生。被告知感染艾滋病毒时,他对未来的人生非常绝望,每次见到张幸都会表达轻生的念头。
  因此,张幸总是对刘维特别地关注,一次例行检测CD4(艾滋病感染者疾病进程阶段的免疫系统测量指标)后,张幸发现刘维的指数下降很快,便打电话问刘维,是否按时吃药。
  一连好几天,电话都打不通。正当张幸准备上门寻找时,刘维的QQ头像闪了起来:&张医生,家里还有好多药没吃。&
  &你的CD4下降很快,可不能擅自停药&&&
  原来,刘维觉得自己身体并无特殊异样,便停止服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好在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在张幸看来,刘维停药的背后,其实掩映着对疾病的恐惧。这以后每次见面,张幸都会主动找话题和刘维聊天,尽量转移刘维的注意力。 &人生不一定要看它多长多短,重要的是开心地活好当下的每一天。&张幸经常会对刘维说自己在省人民医院实习期间经历的往事,每当说起癌症病人抗争病魔、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的故事,她似乎看到刘维眼中闪过了亮光。
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病房里,一位护士正在病房里观察注射液。这里收治的病人中包括重症的艾滋病患者。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林敏)
|栏目热线:3012206
手机订阅:联通用户发送811到 电信CDMA用户发送102到 移动用户发送
相关 艾滋病 新闻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艾滋病为什么偏爱青少年|青少年感染艾滋病途径与几率
青少年感染艾滋病途径与几率
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有多大?看看下面的介绍。
青少年感染艾滋病途径与几率
&  低年龄组(20岁以下)主要因使用血制品和接受输血而感染。据报导在15~16岁因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患者的比例为72%,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比例则下降,到17~19岁降为20%;但是因性行为而染上艾滋病的则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从13~14岁的9%上升到15~16岁的24%和17~18岁的69%,而20~24岁的男性患者中,90%以上是由于性接触而染上艾滋病的,其中36%的患者是因同性恋行为而感染,有7%还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在女性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异性恋接触(约占44%);其次为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占28%),但是在所有女性青年成人的艾滋病患者中,有28%的人其配偶为男性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由于性别、民族或种族的不同,青少年艾滋病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也不同。在美国13~19岁年龄组中艾滋病发病率男性(18/百万)为女性(4/百万)的4.5倍,黑人患者(27/百万)和拉丁美洲人患者(25/百万)分别为白种人(7/百万)的3.8倍和3.6倍。在白人青少年中,大部分(50%)经血制品感染。24%经同性恋接触感染;在黑人中,44%的艾滋病患者经同性恋接触感染,19%因异性关系感染;在拉丁美洲青少年患者中有35%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29%经同性恋性接触感染。与白人相比,黑人和拉丁美洲青少年中异性恋性接触和静脉注射毒品者比例较大,这是因为他们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多。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亲也可通过胎盘、产道、乳汁传播给出生前或出生后的婴幼儿,因而由患有艾滋病的妇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15岁少年与男同性交染艾滋 关注青少年艾滋病
  近几年来,我省新增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15岁至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逐年增多,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关注&&青少年面临艾滋威胁  青少年占12%,72%因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  15岁的小李是长沙某中学高一学生,他通过网络认识重庆市某男性朋友,假日应邀到重庆玩,事先不知道网友是男男同性恋者,到重庆后,觉得好玩而接受重庆朋友男男性行为。回来后没多久,他发现肛门长包,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再抽血检测,发现他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花一样的年纪,本应该享受阳光和快乐的他们,正被艾滋病的魔爪一步步侵袭。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曦介绍,近几年来,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虽然趋于平稳,一直保持低流行的态势,但每年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都略有增加。新增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15岁-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逐年增多,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据统计,2012年全省新发现青少年感染者和病人353例,占全年新发现总人数的10.5%。今年截至10月份,新发现青少年感染者和病人数占新发现总人数的12%,疫情形势严峻。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些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中,72%因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病例分布范围广,年龄趋小,从边远的小县城到省会城市的中学、大学均有发生。  专家解释,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好奇和性的萌动,而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愿望。正是这些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愿意接受并尝试各种想法、观念和行为,特别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袭,同时感染多种性病,如尖锐湿疣、梅毒等。  专家建议,预防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要切实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将艾滋病相关知识纳入中学生思想品德科目的考试内容,加强师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通报,我省已被国家列为一类艾滋病防治省份,艾滋病疫情波及全省123个县市区,以衡阳、湘西、湘西南疫情为重;以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占67.6%,同性传播占7.2%,且男性同性恋感染上升较快。  死亡病例上升快,约40%发现即病人  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负责人贺健梅教授说,需要关注的是,我省艾滋病死亡病例上升快。绝大部分感染者发现即发病,或未治疗死亡,与发现晚直接相关。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被忽略。贺健梅说,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因为别的疾病就诊而检测发现的,40%左右感染者发现时免疫功能已严重破坏,成为艾滋病病人。  专家提醒,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使用被污染的血制品、使用不洁的针头等各种医疗器械,共用剃须刀或牙刷均可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也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其他如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专家提醒,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口腔念珠菌病、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复发性、等细菌、真菌、霉菌感染;复发性;慢性腹泻;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不明原因引起的体重下降;或营养不良,且对治疗不敏感的儿童,都建议主动到各级控制中心或医院进行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病毒抑制率近90%  30年来艾滋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这令很多人&谈艾色变&。其实,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抗病毒治疗能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  我省发现的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从发现至今21年,身体状况一直较好,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不是孤例。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省艾滋病人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后,病毒抑制率接近90%。  湘雅二医院感染科艾滋病研究室郑教授介绍,英国科学家曾观察了2000年至2008年期间开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发现在治疗开始一年内达到CD4细胞数量(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的指标)大于350个/毫升同时病毒载量小于检测水平者,有可能接近正常人的寿命预期。其中经过5年治疗后CD4细胞数量在350-500个/毫升者,男性患者寿命预期可达77岁;女性患者寿命预期可达81岁,而达不到病毒抑制效果或吸毒的患者将减寿10年左右。  同时,进行母婴阻断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2%至3%。这意味着,&艾滋妈妈&也有可能生出健康的宝宝。据了解,在长沙今年新增的&艾滋妈妈&中,已有15人顺利生下健康宝宝。尽管目前全世界尚未有完全治愈的艾滋病病例,但这些临床研究让人看到了最终战胜艾滋病病魔的希望。
至2012年全球感染艾滋病毒青少年达210万
  在世界艾滋病日即将来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11月25日发布公报称,2012年全世界10岁到19岁之间的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约为210万。  世卫组织称,由于缺乏相关服务,在2005年到2012年间,青少年中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50%。与此相对照的是,同期全球总人口中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下降了30%。  世卫组织指出,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许多人未得到所需的治疗和支持,此外还有数百万青少年面临感染风险。为此,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份针对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有感染风险者防控特殊需求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为这个常被忽视的群体提供的相关服务和支持。  意见指出,很多年轻人并不了解他们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15岁至24岁人群中,只有约10%的男性和约15%的女性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世卫组织建议各国政府审视相关法律,使青少年群体能更容易地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该组织还推荐了一些能有效帮助青少年接受治疗和提供社会支持的方法,并强调在防控服务中要加强青少年的参与,从而能以他们为中心行之有效地防控艾滋病。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
性病艾滋病波及青少年
  1964年,时任北京医学院院长兼北京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胡传揆教授曾郑重宣布:中国基本消灭了性病!许多国家惊呼,这是东方的奇迹。然而,事隔数十年,梅毒、淋病等性病在中国死灰复燃,且迅速蔓延开来。国内知名流行病学专家、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王声湧教授疾呼,如果不加以控制,在未来几年,淋病和梅毒的发病数将占24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总和的50%以上!  我国梅毒发病数涨了25%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地坛医院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徐克沂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我们所说的传统性病只有5种,包括淋病、梅毒、软下疳、和。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性病概念扩展到&性传播疾病&上,现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除了原来5种性病外,还囊括了艾滋病、尖锐湿疣、乙肝等20多种疾病。  在我国,梅毒、淋病是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性病,同时,艾滋病的发病数也在迅速上升。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梅毒共报告174506例,占当年报告发病数的第四位,第五位的病种是淋病。而2007年,梅毒上升了24.09%,仅次于肺结核、乙肝,位居第三位。2007年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性病控制中心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联合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再次证明了中国梅毒发病率迅速攀升:1993 年每10万人中,全部梅毒发病数不足0.2例,而2005年每10万人中仅一期和二期梅毒发病数就达到了5.7例。&由于存在漏报的情况,实际发病率还会高很多。统计数据反映出的情况肯定只是冰山一角。&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陈祥生教授说。  而尖锐湿疣是目前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15年来,英美的发病数增加了5倍。2007年,英国健康保护署表示,由于感染性病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英国新增性病患者人数达到新高。尖锐湿疣和淋病在新增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5%和50%。而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987年至2006年的20年间,每10万人口中,患尖锐湿疣的人数从50.8例升至347.8例。
女性、青少年与艾滋病
  专家们认为,女性和青少年在艾滋病面前是两个格外脆弱的群体,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急需加强。如果忽视女性和青少年,将会危及所有抗艾滋病工作的长期效果。本届大会共同主席、国际艾滋病学会主席约埃普&朗格说,&如果我们要成功地阻止在女性和年轻人中出现新的感染,就必须有意愿对现状发起挑战,采取一些创造性的、有时可能是有争议的预防策略。&  全世界艾滋病成年感染者中,女性所占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41%上升到2003年年底的48%。在疫情最严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女性占全部感染者比例已经高达60%。据联合国统计,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一半以上的艾滋病成人感染者是妇女;非洲年轻女性的感染率远远高于男青年;全球至少一半的新感染者是女性;在24岁以下的感染者中,女青年和女童占近2/3。妇女比男性更易遭受艾滋病威胁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上存在种种不平等,包括贫穷、虐待、暴力、信息匮乏、男性拥有多性伴以及对女性进行威吓等。在世界许多地区存在严重的男女不平等,女性缺乏社会和经济地位,甚至没有财产继承权。这些因素使得女性缺乏权力,难以在性关系中寻求保护措施。目前在医疗领域也缺少能由女性掌控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如抗微生物制剂。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一位官员说,&要想有效地预防,必须先减少针对女性和女童的暴力。消除不平等是预防的关键。&  由于在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已占一半,女性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的增加快于男性;妇女在就业、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享有的权利比男性少;另一方面,她们更易遭受性暴力,在艾滋病毒面前也更脆弱。因此,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女性与艾滋病&。  全世界每天会新增约1.4万名艾滋病感染者,其中约有一半是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还有约2000人则是15岁以下的儿童。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侵害,最重要的是进行教育。专家们说,目前的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欠缺,一是未能使青少年充分接触艾滋病预防知识,二是教育方式不能成功地吸引青少年的兴趣。专家呼吁让青少年更多地参与抗击艾滋病的战斗,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不是让他们仅仅作为被保护者而存在。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旧果实分享经验60
叮叮咚ok分享经验46
没有你要的范er分享经验39
然然爸爸88分享经验25
旧果实分享经验37
师爷若水分享经验42
木小姐分享经验84
Mc苏小哲分享经验7
i心的旋律分享经验4
民间拍客波哥分享经验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学生染艾滋病调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