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表示表示手的动作的词语语

13.古诗两首
首案编写者:苗霞
教材简析:
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语言琅琅上口,重在写景,意境优美,是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白、杜甫。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 && && && && && && && && && &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lu 紫zi 川chua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2.“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3.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 强调“香炉”和“庐山”两个LU不同。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
  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6.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
  “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
  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1.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
 “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
“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
 “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
  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
  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一、教学内容:学习《绝句》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三、读《绝句》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鸣ming 行hang 泊bo
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二)《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三)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
  重点理解:
  黄鹂:鸟名,也叫黄莺。鸣:叫。
  翠柳:翠绿色的柳树。
  从“翠柳”一词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
  春天。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吃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说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上鸣叫。
  (欢唱)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自由飞翔。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重点理解:
  窗含:从窗口看到。“含”:包含在里面,存在着。
  西岭: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万代积累下来,终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时间很长。泊:停靠。
  东吴:指江苏一带。
  万里船:船要行万里路。
  说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
  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诗人写了四个景色,一句一景,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语言生动、景色秀美。
  “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
  “黄”、“翠”、“白”、“青”四个色彩鲜明的词,写出了草堂前的景色。
  这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显示出一派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
  “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
 (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
   眼前的、天边的、窗外的、门前的。
   顺序是:由近及远。
  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
  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七)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
 “含”上部今不要加点。
 “吴”口天吴。
  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最后写出了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 & 这两首诗学生已经熟背如流,我重点教学生理解诗意。教学挺顺利,只是对古诗的默写还要多加练习和训练。
总第 45--46 课时
& &13、古诗两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1、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分词连序法、
教具(学具)
投影、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5】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 && && && &&&望庐山瀑布
& && && &&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 && && &&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 && && &&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 壮美山河
& && && &&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第二课时【46】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 && && &&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近景& && && &&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 舒畅愉快
& && && &&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 远景
苏教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课题及部分作者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一)
8.zh ch sh r
10.ai ei ui
11.ao ou iu
12.ie üe er
13.an en in
15.ang eng ing ong
1.识字1?一去二三里
练习1?自我介绍
       
1.人有两个宝陶行知
4.我叫“神舟号”
练习2?借铅笔
6.东方明珠
7.秋姑娘的信
练习3?打电话
练习4?悄悄告诉他
9.大海睡了刘饶民
11.北风和小鱼&&尹维平
练习5?我们来讨论
12.怀素写字
13.小河与青草
练习6?听故事讲故事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二)
4.春到梅花山
5.草原的早晨
练习2?春天来了
6.蘑菇该奖给谁
7.骑牛比赛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有趣的发现
9.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0.奶奶的白发
11.陈毅探母
12.好学的爸爸
13.鲜花和星星 金波
15.这儿真好
16.世界多美呀苏霍姆林斯基
17.我叫足球
18.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9.三个小伙伴 胡木仁
20蚂蚁和蝈蝈
21.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李绅
22.鲁班和橹板
23.乌鸦喝水
25.小松鼠找花生果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三)
2.2008,北京!
3.英英学古诗
4.乡下孩子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滕敏旭
6.一株紫丁香 于旭
7.动手试一试
8.有趣的发现
9.小鹰学飞
10.青蛙看海
11.狼和小羊
12.狐狸和乌鸦
13.要好好学字
14.梅兰芳学艺
16.大禹治水
17.登鹳雀楼 王之涣
18.青松 陈毅
19.小动物过冬
20.美丽的丹顶鹤
23.夕阳真美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四)
1.古诗两首(《春雨》杜甫《春晓》)孟浩然
4.快乐的节日 管桦
5.雨后 冰心
6.谁的本领大
7.蜗牛的奖杯
8.狐假虎威
9.母亲的恩情
10.沉香救母(一)
11.沉香救母(二)
12.木兰从军
14.“黑板”跑了
15.晚上的“太阳”
16.“闪光的金子”
17.歌唱二小放牛郎 方冰
19.台湾的蝴蝶谷
20.欢乐的泼水节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22.猴子种果树
23.会走路的树 陶琼花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羽
2.学会查“无字词典”
3.古诗两首(《山行》杜牧《枫桥夜泊》张继)
4.做一片美的叶子 金波
5.北大荒的秋天
7.拉萨的天空  王?
9.三袋麦子 韦伟
10.哪吒闹海
12.卧薪尝胆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4.“东方之珠”
18.小稻秧脱险记
19.航天飞机
20.飞驰在高速公路上
23.金子  
24.孟母教子
25.每逢佳节倍思亲
26.孙中山破陋习
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六)
1.长城和运河
2.美丽的南沙群岛
3.庐山的云雾  
4.微笑着承受一切
6.花瓣飘香   
习作2?为别人画张像
8.李广射虎
9.少年王勃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习作3?写一种植物
12.荷花 叶圣陶
13.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杜甫)
14.七颗钻石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6.水上飞机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18.“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0.放飞蜻蜓
22.槐乡五月
23.海底世界
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郑人买履》)
25.争论的故事
26.剪枝的学问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七)
1.老师,您好!
2.但愿人长久
3.古诗两首《望洞庭》刘禹锡《峨眉山月歌》李白
4.秋天 王宜振
5.天安门广场
6.徐悲鸿励志学画
7.虎门销烟
习作2?小制作
10.田园诗情
习作3?写一种植物
12.开天辟地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14.一路花香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17.维生素C的故事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19.诚实和信任
20.珍珠鸟 冯骥才
24.古诗两首《元日》王安石《江雪》柳宗元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八)
1.走,我们去植树
2.第一朵杏
3.燕子 郑振铎
4.古诗两首 《江南春》杜牧《春日偶成》程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为偷闲学少年。)
5.苹果里的五角星
6.最佳路径 文燕
7.人类的“老师”
8.三顾茅庐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12.“番茄太阳”
13.第一次抱母亲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苏霍姆林斯基
16.天鹅的故事 章廷桦
17.生命的壮歌
18.特殊的葬礼
19.沙漠中的绿洲
20.古诗两首(《池上》白居易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儿垂钓》)
22.我的菜园
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4.黄河的主人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九)
1.师恩难忘
2.陶校长的演讲
3.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装满昆虫的衣袋
7.金蝉脱壳
8.成语故事
10.嫦娥奔月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12.伊索寓言
阅读《伊索寓言集》
13.在大海中永生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5.艾滋病小斗士
16.鼎湖山听泉
17.黄果树瀑布
19.天火之谜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24.少年王冕
25.黄鹤楼送别
26.清平乐?村居
学与做(1)说名道姓 语文综合性学习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十)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滕敏旭
2.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
3.早&&吴伯萧
4.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叶绍翁《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5.梦圆飞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奇妙的克隆
8.海伦?凯勒
9.二泉映月
10.郑和远航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2.精读与略读
我读书 我快乐
上下五千年
13.秦兵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16.爱如茉莉 映子
17.月光启蒙 孙友田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20.七律 长征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2.大江保卫战
读书要有选择
23.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4.望月 赵丽宏
25.灰椋鸟 陈秀娟
26.水&&马朝虎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一)
1. 我们爱你啊,中国
3. 海伦?凯勒
4.古诗两首《村居》《宿新市徐公店》
5.烟台的海
6.黄果树瀑布
7.别饿坏了那匹马
8.大江保卫战
9.真情的回报
10.莫泊桑拜师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12.孔子游春
14.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5.一算惊世界
18.古诗两首《泊船瓜洲》《商山早行》
19.秦兵马俑
20.牛郎织女(一)&&叶圣陶
21.牛郎织女(二)
22.读书要有选择
23.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
24.印度洋上生死夜
25.明天,我们毕业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
1.长江之歌&&胡宏伟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古诗两首(《凉州词》《 出塞》)
5.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6.船长&&雨果
7.飞向月球
习作2?风雨无阻
8.学会合作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金涛
10.山谷中的谜底&&刘燕敏
11.精读和泛读
习作3?苹果家族
12.埃及的金字塔
1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14.游天然动物园
15.明天的太阳城
习作4?描写秋天的……
16.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观书有感》)朱熹
17.夹竹桃&&季羡林
习作5?菊花
20.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1.负荆请罪
2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书要有选择
23.螳螂捕蝉
24.最大的麦穗
25.爷爷的芦笛
26.大自然的文字
习作7?一件值得写的事
&&下一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 & 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准备:
& &&&2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本课词语。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作者对赶海的怀念。写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课件出示大海的图像,学生观看,提问: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 &)的大海]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大海里物产丰富(引导学生补充)因此每年都会有好多人去海边旅游,在那里他们会——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引导学生设疑,让学生对本课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
(3)标好自然段序号。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 &暑假 舅舅  长须&&抓住&&逃跑
夹住 大虾& &&&一捏  俘虏 & &似的& &&&螃蟹&&
束手就擒&& 东逃西窜
(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区分逃、桃、挑、跳
舅:上面的“臼”要写得扁一些,下面是个“男”,舅舅都是男的。
俘:一个人,一下子被抓(爪)住了。
(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及时订正字音,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通过读课文,你对赶海有什么了解呢?(赶海可以做……,赶海很有趣)
小结:赶海是指人们在退潮之后捡贝壳、捉蟹、拾螺、钩蛏、踩蛤之类的活动。
三、& && && && &精读1、5节。
一想到赶海,作者就想到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大海,我的故乡》)课文有两节都出现了这首歌,我们来读一读,有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指名读课文
“每当”什么意思?可见赶海这件事让作者难忘呀。
一边……一边……说句话
“最爱唱”说明什么?
四、指导写字。
作业设计:
a)&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 && &&&抄写生字词语。临摹字帖
板书设计:
11&&赶海& & 难忘& &
教学内容:
& & 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播放歌曲《大海,我的故乡》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作者一听到这首歌,就想到了赶海这件事。
1、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第2至5自然段。)
二、讲读第2至5自然段
1、讲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
①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指导朗读。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我为什么“闹”?会怎样“闹”?同学们想想看,“我”闹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话、会做些什么动作呢?看谁闹得好,说话说得好,动作演得好,“我”就带谁去赶海!& &
②到了海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
& & 你想亲眼看一看这样的情景吗?(点击出示浪花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耳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作者看到这样的大海
& & 心情变得怎样的?(点击出示文字)指名读。
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
& & 板书:追浪花。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什么有趣的事,吸引这么多的人呐?请同学们边读课文,便把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出你的想法。交流
他们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我也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 & (1)自由读,思考以上问题。
(2)结合交流,指导朗读。
①“我”抓海星。(板书:抓海星)“摸呀摸呀”说明什么?谁能做做动作?
②“我”捉大虾。(板书:捉大虾)
我”又是怎么捉大虾的?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指名读。
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出示大虾图)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③小伙伴捉螃蟹。
& & 过渡:“我”抓到了海星,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同学们,“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板书:趣)“我”摸到了小海星;小伙伴虽被螃蟹夹住了手,但还是很开心;“我”还亲手俘虏了一只大虾呢!
3、讲读第4、5自然段。
(1)细读第4自然段,展开想象:第四自然段没写什么有趣的事,好像跟题目没什么关系,你们说呢?
& &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太阳偏西了,我们不得不回家了。瞧,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沉甸甸的,用什么词来形容?(满载而归)
(2)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我”的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迎着腥咸的海风(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 & 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
结束语: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作业设计:
1、在同学们的生活中,肯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请你们回忆一下,下节课我们交流。
2、完成本课的同步和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 && && && && && && && &&&11 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海星&&螃蟹
           捏 大虾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写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过渡:夏天就要到了,来到河边,我们就会看到——荷花开了,看,课件出示,看到这么美丽的荷花荷叶,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欣赏一下这美丽的荷花。板书课题,齐读(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1、我们今天就跟着作者到荷花池好好欣赏一下——出示
(1)& &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
(2)& &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 &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 &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指图理解,同位做动作
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 && & 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二、& &&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2、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1)& &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 &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
& & 提示:
& & 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
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三、& && &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出示要写的字:“挤、蓬 、骨、副、翩、蹈、昨、梦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两个字笔画较多,注意观察。
& &胀: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裂:上下结构,上下均等。
蓬: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逢”
蹈:左右结构,右上“爪子头”。
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记忆理解字词。
板书设计:
花香——美丽——千姿百态——爱
一进门——荷花池
教学内容:
& & 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字词。
教学重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字词,同位互相检查。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说说“我”为什么一进公园就往荷花池边跑去?
3、荷叶是什么样子? 白荷花又是什么样子?
二、精读课文,体会理解。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 “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5)、用“有的……有的……”说话
2、自学第4、5自然段。
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
进行点拨:“我”变荷花的情景;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风过后……&&蜻蜓、小鱼告诉我……)
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集体交流)
四、&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板书设计:
花香——美丽——千姿百态——爱
一进门——荷花池
13& &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意。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理解《望庐山瀑布》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幼儿班到现在背诵了很多的古诗,谁来背上两首?指名背诵古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写的,你想知道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诗吗?请看图画。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理解题目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但我们学过《庐山的云雾》谁能说说庐山的云是怎样的?通过当时的录像我们知道,瀑布也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紫、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1)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 & (2)生:产生。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
&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1)&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2)&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播放瀑布奔流而下的声音)
(3)&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4)&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5)&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五、& && &指导书写
 “紫”上下一样大,上面的此不能写分家。“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练习用钢笔描红。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用一用
板书设计:
13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学内容:
  学习《 绝句》。
教学过程:
& &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绝”、“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1)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
3、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4、 (1)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 & (2)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讲解: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谁透过窗框在观赏这幅特殊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 & (1)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 & (2)反复练读。
(3)练习背诵。
四指导书写。
“绝”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色”。左边小,右边大。
作业设计:
用钢笔描红。   
背诵课文。
抄写词语,用一用。
展开想象,扩写古诗。
板书设计:
13、古诗两首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学目标:
 &&写清一件事;写好提示语;注意分段描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难点:
在写对话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好提示语,并能分段描述。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读例文,观察图画内容,起草、修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
1、出示一幅著名运动员刘翔运动会的冠军后十分激动的照片,同时出示三种写人物语言的方式:
(1)刘翔()喊道:“!”
(2)“!”刘翔()喊道。
(3)“!”刘翔()喊道,“!”
看看刘翔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会说什么?
2、引导学生注意三种不同说话方式中,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3、引出本次习作内容,板书:学写对话。
二、写作指导
1、谈话,这样的对话我们见过很多,哪里还有对话?
2、引出例文:有一个叫陆孝娟的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碰到一件有趣的事,她把自己和妈妈的对话写了下来——请学生读例文。
3、交流:陆孝娟和妈妈聊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
指导并板书:首先要写清一件事
4、出示两篇范本:一篇为结构单一的原文,一篇是课文例文,让学生比较两篇内容完全一样的习作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学生在读例文,交流谈论
教师板书:分段描述
写好提示语。
5、出示课本提供的一幅画:燕子和小鱼的对话
交流;这个地方你想去吗?
听一听,能听到什么?
闻一闻,能闻到什么?
想一想:小鱼和燕子会说些什么?
6、学生小组合作,把这幅图画表演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师生合作表演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
  三、逐层指导,深入写作
1、补充对话
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来到这里的一段不完整的对话出示,让学生学着补充,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1、接着提供的开头往下,写小鱼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写之前,再次强调习作要求(即板书)
作业设计:& && &&&
完成本篇习作
板书设计:
首先要写清一件事
写好提示语
教学内容:
通过点评让学生明白写了提示语能使文章读起来更生动感人,标点符号一定要使用正确才能表情达意。训练学生点评文章的能力,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评本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阅读优秀作文。
1、指名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学生点评。
(1)朗读自己的文章,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他的文章好在哪儿?什么地方还不够?
& & (2)指名评议。
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尤其语言前面的提示语要准确。
再请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指名评议。
指名读读自己写得好的句子。
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三、自己修改、订正。写完自己朗读还可以和同位之间交流。
1、再自己读读自己的文章,订正错别字。
2、读老师的评语,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修改意图。
3、同桌互相交换习作欣赏。
作业设计:
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给家长看听取家长意见,再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讲评——学会修改
教学目标:
& & 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口语交际——练习“约请”。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教学重点:
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练习“约请”。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学用字词、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 &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 &全班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查词典?怎样查词典?(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3)& &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 &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 & 3、练习
(1)& &学生练习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
(2)& &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出示,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
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指导书写“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4)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5)学生练习描写一个“章”字。
(6)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习字。
& &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作业设计:
1、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习即将学习的新课文。
2、练习写几个上下结构的字
板书设计:
“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审题。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纯(翘舌音)),同桌相互读成语。
指名朗读,注意纠正读音。全班齐读。  
理解成语的意思,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你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成语适当讲解)
(5)练习背诵。学生再自由读成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再与同桌练习背诵。
(6)反馈。(采用集体和个别背诵相结合的方式)用上一到两个成语说一句话。
2、背诵古诗。
(1)审题: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本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解题并简介作者。
&&(3)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正确,读流利。
老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学生再读诗句,说说自己已经读懂哪些词句。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独怜”“深树”“野渡”三个词语。
指导朗读,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
指名试读,练习背诵。
检查朗读与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1)出示“四”和“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中的“竖弯”和“竖弯钩”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2)教师示范书写,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3)学生照样子写。
让学生先练习写笔画,再临写“四”和“包”。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写字时要求教室里保持安静,保持正确的姿势。
3、反馈:欣赏评价作业。
作业设计:
1、练习写毛笔字。
2、背诵成语。
3、说说古诗的意思。(有能力改写古诗)
板书设计:
梦笔生花&&鬼斧神工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教学内容:
& &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指名朗读要求,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要求。注意引导孩子说话的完整性。
 &&(2)师生讨论,明确训练要求。
解题:什么叫“约请”? 
约请的原因是什么?
你准备怎样约请?(说说约请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礼貌用语。
要说清楚约请的原因。
 & &&&要确定约请的时间和地点。
同桌分角色演练。
选一对同桌到讲台前表演,大家评议。(评议的重点:内容表达是否正确、完整,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等)
二、总结: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写“约请”
板书设计:
约请——礼貌用语
原因、时间、地点
第五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2、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
三、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 && && && && && && && && && &2课时
雷雨& && && && &   & && && && && && &&&2课时
最大的“书”& && && &    & &2课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 && && & 2课时
语文园地五& && && && && && && && && && &3课时
17.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 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4.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
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内容:
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
一、& && && & 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 && && & 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 && && & 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 && && &&&背两首古诗
& && && &&&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教学内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 && && & 复习
1、& && && && &&&背诵古诗
2、& && && && &&&向同学推荐自己搜集的古诗
二、& && && & 写字教学
1、& && && && &&&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 && && &&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
3、& && && && &&&扩词练习。(吴字除外)
4、& && && && &&&自己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分别有哪些?写的时候这些字该怎样摆才美观?
5、& && && && &&&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银字右边顶上不要多写一点。泊字的白要写得瘦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记写右边的一点。柳字不要忘写中间的一撇。)
6、& && && && &&&你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漂亮,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怎样写好的?
7、& && && && &&&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师巡视
8、& && && && &&&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所写的字。
9、& && && && &&&完成我会填的作业。读一读。
三、& && && & 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
板书: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 &&&绝句& && & 唐
& &生& && && && & 含& && && &李白
&&川& && && && && && && && &&&杜甫
教学目标:
1、 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看图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 && & 导入
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扩词练习
5、 说记字方法
6、 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评议
三、 学习课文
1 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 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评议。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
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配雨声齐读。
4、 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5、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齐读。6、& && && && &&&雷雨真是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天气时好时坏,变幻莫测,十分有趣。不过,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你们愿意做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儿来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写成日记吧。
四、&&拓展训练
1、 感情朗读
2、观察天气,写日记。
教学内容:写生字
教学过程:
2、 读好日记
二、写字教学
1、 认读生字
注意:垂、沉、阵、蜘蛛、蝉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2、 扩词训练(蜘蛛、蝉不扩词。)
3、 说记字方法
4、 写字指导
(1)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结构,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自己动笔描,说说:你的发现。
(如:垂字的中间一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其余两横长短差不多;压字不要丢掉点;彩字的三撇要对齐)
(3)请小书法家上台表演自己写得好的字并说写的技巧。
(4)自己书写生字,每个两个。
(5)互相学习、评价。
5、完成读读抄抄。
6、 作业:
1、 抄写有关天气的优美文章。修改自己的日记。
2、&&每个生字各写三个,组两个词。
板书:雷雨
前:闷、压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后:清新、愉悦
教学反思:
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自己动笔写一写。
19.最大的“书”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
书,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今天,咱们却要去认识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特别在哪里呢?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
2.&&认读生字
1)& && &&&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
2)& &开火车认读生字
3)& &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4)& &抢读生字
5)& &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6)&&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
7)&&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
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教学反思: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去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读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 &波痕& &刨根问底&&煤炭&&宝藏
二、写字指导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
厚:上下都无点
底:上下都有点
宝: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如:
宝石——石头& && &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 && &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 && &土地——地图
2、词语积累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
1)本课中的问句和感叹句比较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不同的语气。如:问句: 哪里有书啊?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感叹句:它们都是字呀!
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 && && & 激趣导入
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
可要是 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去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好方法。
二、& && && &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周围的同学。
2、读课文给同同桌帮助正音。
3、小老师教读生字。
明确 “针、忠、盏、稠”四 个生字都是 翘舌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积累生词识字
(1) 默读全文,画出 自己喜欢的生词。
(2) 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在积累生词中巩固识字。
6、找反义词识字
如:南—北& &稠—稀& &快—慢
7、联系实际识字 ,如:“针”,我是在读《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认识的。
8、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展示给同桌听,请他评价。
9、抽生分节课文,教师注意就比较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如:指南针、辨别、忠实、一盏、枝叶稠的、枝叶稀的等。
三、& && && &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太阳&&(2)北极星&&(3)大树&&(4)雪
3、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 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
(2) 各小组至少确定一种方法,练读、评读、仿读、研讨,并准备汇报。
4、汇报朗读,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朗读课文,借助自制图片,汇报辨别方向的方法。
相互质疑、释疑,对讲得不明确或不准备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纠正。
四&&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1、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呢?
2、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注意发现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向。
五 借助图片,引导背诵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
2、检查背诵
二、指导写字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书空笔顺。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提出难以写好的字
“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的迁移,要强调这里的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
禾字旁:(1)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
& && &&&(2)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
4、生临写一个字,圈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告诉同桌是怎样写好的请同桌指出写得不够好的字,该怎样写好。
5、临写第二个字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野外& &沟渠& &向导&&忠实&&指点&&分辨&&辨别&&永远&&高挂&&天然&&大自然& &北极星&&指南针
2、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
别:特别& &分别& &别处& && && &
指:指挥& &手指& &指南针& && && &&&
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 && && &&&
导:& && && && && & 积:& && && && &
忠:& && && && && & 慌:& && && &&&
教学反思:
分学习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了解其他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为什么森林能够净化污水,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等等,课余交流。
整体把握,感受祖国河山美
& && && && &&&
& && && &&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合教案
& && && && && && && && && && &&&魏淑芹
【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共有三篇课文:《赶海》、《荷花》、《古诗两首》及一篇习作,一片练习。三篇课文在体裁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差异。《赶海》《荷花》都是散文性记述文,《古诗两首》是古代诗歌;《赶海》写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荷花》和《古诗两首》则描绘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动人。虽然看似有诸多不同,但主题都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热爱。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以单元整合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及生活的美好。在本单元授课过程中通过采用“五课渐进”的教学法,即:生字过关课,课文咏读课,课文领悟课,自由阅读课和综合训练课。用此教学法这一单元的课文用7课时即可完成。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24个一类字,并理解所组词语的意思,认识13个二类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及标点符号体会它们的用法,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3、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进行语言的积累,感受祖国的山河美及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对语言的积累,完成一篇描写景物的习作。
【教学流程:】
一、生字过关课(1课时)
(1)掌握本单元24个一类字并理解所组词语的意思,认识13个二类字
(2)完成达标测评
课前预习—互助互学—检查督促—互批汇报—纠错练字
播放几段音乐。(1)大海的声音,人们嬉笑玩耍的声音,(2)清晨鸟叫及流水的声音,(3)歌曲《荷塘月色》(意图:通过几段音乐让同学们进入享受美好的状态及激发他们的想象)
师:同学们,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学生回答:仿佛看到蔚蓝的大海,海浪冲击沙滩,以及在沙滩上嬉戏休闲的快乐的人群。
看到了美丽的小鱼在荷塘里游来游去,听到了鸟儿在欢乐的歌唱.......
师:想进一步感受就要先扫清生字这个拦路虎,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现在就以小组为单元,交流一下预习情况吧。
学生进行互动自学
由小组长负责检查生字词的朗读情况,在朗读都过关后,由小组长领着学或书写或听写,或解释难以理解的词语。关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组内的3号同学和4号同学。组内组员全部会认二类字,会写一类字,并理解词语后,组长在汇报表上打&√&
8个小组全部打&√&后,老师开始检查,由每组4号同学来读一类字,二类字及词语。然后检查生字词听写情况。
互批汇报:
听写完成后,小组上批。1号4号互批,2号3号互批,有错的对照课文相互教会,各小组长汇报组内错字。
纠错练字:
老师把错的较多的字做重点讲解,然后对错的的字进行二次过关,仍采用听写的方式,听写完后,再汇报,再矫正,剩余时间指导练字,描红。
生字过关后,可课下让同学完成《配套练习册》《同步学习与探究》上的基础知识训练,诵读课文3遍。
二、课文诵读过关课(2课时)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赶海》的有趣、欢乐,《荷花》的千姿百态、亭亭玉立,《望庐山瀑布》瀑布的气势宏大及《绝句》的清新自然。
模式:课前准备--自读汇报--组际互查--点拨技巧。
过程(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非常棒的掌握了本单元的生字词,相信大家也会出色的完成课文诵读过关课,有没有信心?
学生齐声响亮的回答:有
师:好,同学们都非常棒,让我们大声的读出本单元的课题。
生齐读课题:11、赶海、12、荷花、13望庐山瀑布、绝句
师:这节课,我们就对这四篇课文进行诵读过关。
读书要求:
请同学们在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在小组内朗读课文,可以齐读,可以默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分角色读。各小组3课全部读完,组长检查完成后,对手组组长来到对手组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打牌汇报栏上打&√&
自读汇报:
课堂上,先由小组长领着组员读课文,可采用多种方式:齐读、轮读、找重点段读等,课文读得流利、有韵味,声音洪亮就算过关,组内每个同学都达到了这个要求了,就算过关。组长到汇报栏打“∨”。
组际互查:
8个小组都认为自己过关,开始找自己的对手组检查,全部检查完,再由对手组汇报情况。
点拨技巧:
师:同学们,从11课开始,谁想展示下自己喜欢读的段落?
学生朗读展示
教师讲评并指导:
重点指导:11课 第2、3自然段
第2自然段:师生交流,抓住重点词“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飞跑着追赶”,“闹着”,“兴奋极了”读出我想去赶海的急切心情
生再读第2自然段
交流第3自然段:抓住语气词“嘿”“哎呦”“咦”“哦”来感受赶海时的“趣”。
12课《荷花》,第2自然段,“冒”“露”“饱胀”“破裂”感受荷花的千姿百态。
13课,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老师的指导师在学生们展示朗读时,边展示边指导的)。
师:同学们都特别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奖励,教给你们11课里的歌词,学会后我们就唱出来,不读出来了。
师教“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师:同学们学的真棒,让我们齐读11课最后一个自然段,记住把歌词唱出来
(生齐读课文)
师:让我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今天的诵读过关课,下节课,我们将举行”小小课文诵读展示课“评出一、二、三、等奖,有鼓励的噢!希望大家好好准备。
黑板上写“课文诵读展示课”
采取打分制,各小组长当评委。不打本组组员的分。共8个小组,每位同学都有了7个分数,算出平均分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鼓励。
目的: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三、课文领悟过关课(2课时)
通过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领会,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积极写作手法。
模式:交流批注—问题引领—畅谈感情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11、12课进行领悟过关,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题11《赶海》12《荷花》
师:请同学们再美美的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两篇课文的?
生自由读课文,并交流讨论
(11赶海:记述了我童年时代的一件事,12荷花 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
师生合作,交流批注
师:通过读咱们知道了作者的不同写法,现在就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后或一句话的后面写上你自己想说的话吧。
生写批注,小组交流、探究(交流批注)
学生展示(由一个小组给大家交流展示,挨个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其他小组组员进行补充)
师:在刚才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课文有了大体的了解,下面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出示问题)
1、作者通过描写哪几个情景,让你觉得赶海很有趣?
2、荷花中,作者描写了荷花的几种美?
学生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探究第一个问题
师重复第一个问题并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师:小作者是怎么想描写摸海星的,你能给大家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螃蟹好抓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捉?你读读看?
我又是怎么样捉大虾的?读一读用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师:除了上面3件事情外还有吗?
出示: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星,有的捡贝壳...........
讲解写作作用:采用排比的方法概括沙滩上热闹的景象,省略号,省略掉的是还有别的人在做别的事。
师:不知不觉中,太阳偏西了,海滩也要休息了,让我们轻轻的齐读这段,不要惊动这平静的海滩呦。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在作者的描述下,我们也追随作者来到了热闹的海滩,感受了作者的快乐,但是还有一位安静并且爱联想的小姑娘在荷花池边等我们呢,我们快去吧!
交流探究第二个问题
师: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荷花形状的句子。
(第二自然段,有的才展开..........马上破裂似的)
师:写了哪几种不同的形态
(全开、半开、未开)
师:划出写荷叶的句子
填写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是(挨挨挤挤)写荷叶颜色的词(碧绿)写荷叶形状的词(大圆盘)
总结:荷花的形状美
师:看图说说荷花都有哪些姿态(学生自由说)
概括一个词叫(千姿百态)
齐读第三自然段
总结:姿态美
师:面对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想象中的我美吗?
美在哪里?
(学生交流)
师引导:小鱼告诉我做了好梦说明什么?(他们很快乐)
师总结:静态美
师: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两首》
目标:1、理解诗句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理解古诗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的神奇,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望庐山瀑布》
师:背诵《赠汪伦》、《望天门山》关于李白,我们学过许多关于他的古诗。下面我们找出几位同学来介绍下李白(点名介绍)
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齐读课题《望庐山瀑布》
出示课文插图,理解“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看”“观赏”“观赏庐山的瀑布”
师:课题大家理解的很棒,你们能不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呢?
学生读古诗,小组交流、汇报
师补充:1香炉:指的是香炉峰;2、紫烟:日光照射水汽反射出的紫色烟雾,3、川:河流4、疑:认为5、九天:天的最高处
师生再交流古诗的意思
师:思考:瀑布与银河有什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比作银河(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一步感受瀑布垂挂山前的壮美之景)
师:指导朗读,用激昂豪放的语气读出庐山瀑布的壮美
学生齐读古诗
师:面对磅礴的瀑布,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思考讨论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汇报)
师总结:通过描绘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习完《望庐山瀑布》,现在请大家自学《绝句》出示问题
1、说说诗人用了那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
表示声音的词语:
表示颜色的词语:
表示动作的词语:
2、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由近及远)
3、通过你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根据问题自学、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
四、自由阅读课(1课时)
目的:通过类似文章,拓展延伸学生所学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模式:布置任务—自由阅读—盘点收获
一、分发阅读资料《童趣》沈复,《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学生根据分发的资料做标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要求:1、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注拼音,写意思
2、在你最喜欢的一段文章中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剩余10分钟,谈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的感受。(课下,把生字词及标画的好词好句写在读书笔记上)
五、综合训练课(1课时)
目的:培养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
一、背诵12《荷花》回想作者是如何描写荷花的。
二、根据描写荷花形态美的第二自然段,写一种你熟悉或者喜欢的植物
学生先练说,小组内先说,再点名向全班展示。老师适当做出点评及补充
三、练习写作(要求:1、句子通顺,2、格式正确、书写认真)
四、写作展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示嘴的动作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