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尊光学镜片怎么样光圈怎么稳

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奢华是一种品位和格调的象征,时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权,潮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欢迎来到奢华时尚潮人领域。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3575)|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135大光圈顶级镜头推荐',
blogAbstract:'
&&&&&& 镜头是摄影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没有镜头的相机顶多只是一个拥有着各种按钮的暗盒而已,完全失去了拍照的能力,所以长久以来在摄影圈子里面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花了多少钱在机身上,那么就应该在镜头上花掉三倍的钱,而大光圈的顶级镜头常常成为朋友们下手的首选目标或者是梦寐以求的无上佳品。在大口径镜头的行列中,还有这样一些最为稀少的镜头,他们的光圈口径冠绝全球,他们的身价也令一般人望而却步,更加令人发指的是,也许阻挡着你拥有这些镜头的所有障碍中,钱反而成了最容易解决的那个,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传说中的神器,看看他们到底凭什么能身价如此高昂。
  大光圈,有什么难的?
  一般来说,在旁轴机身上作出优秀的大光圈广角镜头比在单反上更容易,原因就出在单反的',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8,
publishTime:1,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1,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奢华是一种品位和格调的象征,时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权,潮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欢迎来到奢华时尚潮人领域。',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如何理解 ISO、快门、光圈、曝光这几个概念?
按投票排序
效果见下图:
这么理解吧,你把一张完美曝光的照片理解成一桶刚刚满的水,不多也不少,那么如何把这桶水装满呢?光圈:水龙头开关的大小快门:开了多久的水龙头ISO:滤网如果你要把一个水桶装满水,需要打开水龙头然后等水装满就行了,那么你水龙头开的越大(光圈越大)哗哗哗的流水,流水的时间(快门速度)也就越短,同理,龙头开的越小(光圈越小)嘀嗒嘀嗒的流水,需要的时间(快门速度)就越长,这差不多就是快门和光圈之间的关系。ISO在里面起到了一个滤网的作用,ISO(感光度)越高相当于滤网的空隙越大,那么出水量一定就大了,同理里面的杂质就会很多,所以拍出来的照片有很多的躁点和颗粒,如果ISO(感光度)低呢,那么就是说明滤网的间隙越小,越能过滤出杂质,所以水流的速度就慢了,同时水里的杂质也就少了,拍出来的照片相对干净了很多。
【高能预警】以下内容未成年人请在父母的指导下观看:其实这事儿我最开始也想过很多很多比喻,包括楼上的各种思路。但是后来都觉得不是特别贴切而且记忆不够深刻。直到有一天脑门一拍:【二次高能预警】一次完整的曝光过程就像是一次OOXX。 把完美的曝光量看成是女性达到XX时产生的快感。于是,光圈大小等于丁丁的粗细,曝光时间等于OOXX的时间,ISO感光度等于女性的敏感度。在很粗的时候,敏感度不变,达到高潮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以短一点,如果细,那OOXX的时间就需要增加;欠曝:敏感度不变,或者过细,或者时间过短。过曝:过粗,时间过长,过于敏感,(那简直要爆炸啊!)所以,我们如何调节这三者呢?有时候需要一瞬间解决战斗,那就调粗一点,调敏感一点;有时候需要慢慢来长时间戏耍,那就细一点,敏感度第一点。真是太邪恶了这个必须匿
种田要知节气,开车要懂离合,任何一样手艺都有行话。虽然我觉得尽量从实际问题说起,尽量不要说的很专业,但有几个词却是谈到摄影无法避开的词,它们是:光圈,快门, 曝光,焦距, ISO,景深。 ISO(感光度)与图片质量ISO
感光度,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
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CMOS(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
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
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人
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
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
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
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
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
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
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
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
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况
下,CCD/CMOS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也就是说:在CCD/CMOS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
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CMOS质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
增大曝光宽容度才是当务之急。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CMOS的大小。目前而言,解像度已经足够,该是重点关心图像质量的时候了。 快门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定义: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安全快门速度。在使用135相机拍摄的时候有一个 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光圈 所
有相机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拿一个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钻个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孔对面的箱内壁生成
此树的倒影。假如我们在内壁涂上感光材料(装上胶卷或CCD/CMOS),这个有孔的箱子就是一台完整的照相机了。这就是针孔相机。 既然一台照
相机可以不需要镜头,为什么现在的相机前面不是一个小圆孔而是几块玻璃呢?而且这几块玻璃(镜头)还卖得那么贵!这是因为小孔要成像的话,孔必须很小,这
也是针孔相机名称的来历。如果孔开得和门一样大,这个孔就成不了像。所以我们没有小门成像一说。孔小进光量就小,所以玩针孔摄影非常锻炼人的耐心,一张照
片曝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都常见。而且,由于光的衍射干扰,针孔相机拍的图片都不够清晰,如雾里看花一般。 没有人原意花几个小时去拍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我们要想办法加大进光量。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个小孔开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图像呢?人们马上就想到了凸镜的聚光功能。把玻璃凸镜装到大孔上,问题不就解决了? 确实如此。相机镜头就是这样诞生的。今天数码相机的各种镜头都是几块凹凸镜的排列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铁皮一包。有了镜头,小孔成像的这个孔 – 也就是下文中的光圈 – 就不再是针孔了,它变成了洞。 进
光量问题解决。但有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大洞。比如夏日沙滩上烈日当头,四处白花花一片,为了分清到底是人肉还是白沙,我们需要眯着
眼睛仔细观察。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这时候相机也需要眯起眼睛。很显然,为了应付不同的光线强度,我们还需要给镜头装上能够调节这个洞的大小的装置,以便
在强光时缩小为针孔,弱光时开成大洞。这个装置就是光圈。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一组凹凸镜再加上光圈就诞生了完整的镜头。定义: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常
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例如光圈从F4调整到F2.8,进光量便多一倍;从F2.8到F2又多一倍。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光圈值和
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进光量最大时光圈为F1,最小时为F64。 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时候镜头的成像质量最好?根据上图,最小光圈F22时光圈跟针孔差不多,数码相机成了针孔相机,前面说过针孔成像好不了;光圈最大的时候小孔又变成了大门,成像也差。所以,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之道,请牢记: 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 我们称成像最好的那档光圈为最佳光圈。如果是135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F8或F11。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可选光圈值在F2.5到F8之间,中间的F4.6为最佳光圈。假
如光阴似水,镜头的光圈就是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
对于镜头我们当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然平时我们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们会立即把龙头拧到最
大,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好,平时我们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比如
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比如
Canon70-200mm有两个版本,光圈为F4的售价人民币四千元,重700克;光圈为F2.8的那一款售价八千多元,重达1500克。这是因为光圈
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是否值得为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曝光 为了讲清曝光这个词,我们还是回到小孔成像。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间,一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型胶卷或CCD/CMOS)。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在没有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是黑乎乎的。 我
们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对面墙壁的胶卷上,产生光化反应(或光电反应,如果是CCD/CMOS),照片就诞生了。此过程就叫做曝光。要得正确曝
光的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如果进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
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幸好我们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样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
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
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总结以上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快门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CMOS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测光与测光模式曝
光和测光是一对双胞胎,如果不能准确测定光照强度,正确曝光就无从谈起。1965年以前绝大多数相机都没有机内测光装置,拍照时要另外携带笨重的测光表,
或者靠经验来估计光照强度。现在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内置测光表,它能测量光线的强度,自动给出能正确曝光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大大降低了摄影的技术门槛。相机是如何实现自动测光的?原来每个数码相机里都有一个光敏电阻(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相机内的电脑根据电阻值的变化确定光线强度,进而确定曝光值(光圈,快门)。测
光模式主要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区域(平均)测光三种。点测光只测取景框内一个小点的光线强度(此小点大约为取景框面积的10%到1%,看不同机
型)。区域(平均)测光则把取景框分为5到63块(看机型不同),分别对每块测光然后再加权平均得到光照强度。中央重点测光是简化的区域(平均)测光,只
把取景框分为中央圆圈和四周两块,分别测光,然后加权平均(中央圆圈的权重为70%左右)。根据什么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测光方式?大多数情况下用区域测光即可。在光线明暗反差很大时应该采用点测光。用区域(平均)测光或中央重点也可以,你可根据自己的艺术创意进行曝光补偿。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ansation)到底怎样才算是正确曝光?这个问题没有绝对准确的答案。总原则:照片要能真实反映拍摄时的环境亮度。如果一张正午户外的照片被拍得昏暗如夜,这张照片就曝光不足,反之则是曝光过度。曝光是否准确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的。相机自动确定的曝光值90%以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准的时候,典型的例子是雪景,本来应该雪白刺眼的场景拍出来却是一片灰色;再比如对着一堆煤球拍,本来是纯黑,拍出来却是灰煤。这种失误根源在于相机的反射式测光原理。我
们之所以能看见东西,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本身可以发光,比如太阳或灯泡;大多数情况是物体能反射外来光线。反射的光线越多,物体就越亮,反之则越
暗。假设两个极端,纯黑色物体不会反射光线,反射率为零,而纯白的物体反射率是100%。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就是不黑也不白的灰色,称为柯达灰,也
称为18%中间灰。以一张客厅照片为例,客厅墙壁又白又亮,而电视机的大屏幕又黑又暗,窗帘和家具等亮度居中。要以谁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相机自动测光就是取平均数,最后给出一个让图片达到中间灰的曝光值。相
机内部的自动测光电脑是个死脑筋,它认为全世界所有场景的平均亮度都是18%中间灰。好在大部分生活场景都是明暗交织的,平均起来差不多是灰色,所以大多
数情况下自动曝光自动测光都相对准确。但在雪景这样的纯白场景(或者煤球等纯黑场景)时,相机依然会给出中间灰效果的曝光值,拍出来就会白雪成灰雪,煤球
成灰球。此时我们就要对自动曝光值予以修正,对雪景增加曝光,煤球减少曝光,这样才能拍出亮度和色调正确的照片。修正(增减)曝光值就叫做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原则:白加黑减。如
果构图中有大片白色物体或者有灯等特别明亮的物体,就要相应增加曝光量(增大光圈or/and减低快门速度);如果取景框中有大片黑色的物体,则要减少曝
光量。 一般来说,在光照比较平均的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测光和曝光比较准确,但在明暗反差很大时自动曝光往往不准,需要手动暴光补偿。之所
以需要曝光补偿,是因为相机的小电脑虽然聪明,但还没有聪明到能判断物体到底是什么,如果有一天电脑能辨别出白雪,茶杯,或者煤球,那也就不用人脑来补偿
了。不过就算
相机能认识物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还是需要曝光补偿,例如我今天心情不好,想故意把明亮的世界拍得灰暗些;又比如我想故意增加曝光量,把一个深色皮肤的妹
妹拍得白白的。这些事情相机的电脑永远学不会,因为它不懂我的心,所以我们永远需要补偿。在胶片时代,精确测光和曝光是极其重要的,
负片底片一旦曝光不足,色彩就非常难看;而反转片一旦过曝一档(1EV),其色彩和层次就消失大半,更何况只有在底片冲印后才知道曝光是否准确。在数码时
代曝光的问题变得简单了,拍完之后可以立即回放,曝光不准可以马上改,而且如果图片以RAW格式存储的话,其抗过曝/欠曝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没有曝成完全
没层次的一片纯白,过曝/欠曝一个EV之内的照片都能在后期电脑处理时调正,而且基本不漏痕迹。但过曝/欠曝太多还是不行,如果相差2EV以上,调正后的
图片也会很难看。所以掌握曝光补偿白加黑减的原则依然重要。最后做下小广告王波,网名 一镜收江南软件设计师,热爱摄影,旅行,美食,生活微信公众号id:ilikephoto
iso,快门,光圈决定曝光相机之所以能成像是因为传感器捕获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相机处理器让信号成为能显示的图片,曝光过程就是传感器捕获光信息的过程,iso,光圈,快门就是控制曝光的三个重要因素1.快门,即控制曝光时间的器件,也被直接用来代替曝光时间这个名词,先不管光圈和iso对曝光的影响,快门决定了感光元件即传感器捕捉光信息的时间,时间越长每个像素(传感器上可以捕捉光信息的基本单位)捕捉到的光信息也就越多,也就是每个像素输出的点中的信息也就越多,相机只会吸收三原色的光信息,我们都知道光混合在一起越多就越接近白色,画面也就越亮,反之接近黑色,越暗。举个例子就是下雨时下的时间越长路面越湿,最后积水(相当于曝光中的过曝),时间越短路面越干,太短的话路面就看不出下雨了(欠曝)2.光圈这里就是各档光圈时光圈叶片留下的光圈空的大小,我们看得到光圈越大光圈孔就越大,如果iso和快门不变的情况下,通光孔的面积越大通过的光就会越多,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息也就越多,随之影响曝光量,再举个例子,我们要做到同等的曝光量,iso不变的前提下,光圈越大,快门则应该越小,就像用漏斗倒同样多的水,漏斗孔越大需要的时间越短。3.iso,这是传感器的一个参数,表示每个像素接受光信息能力的强弱,光圈快门都不变的情况下,获得光信息的能力越强则能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更高的曝光,因为它可以获得抓到更多光信息。iso快门光圈这三者如何影响曝光应该很清楚了,实际情况中因为环境的光线条件不一样,我们所需要的曝光量也是不同的,而这三个参数要做的就是相互协调到达这个恰好的曝光量。此消彼长,曝光就是他们之间的一中平衡,而这三者,特别是光圈和快门在不同的参数下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和拍摄方法的改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光圈会影响景深,快门可以创造光轨和故意模糊产生的奇特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在保证曝光量是我们需要的情况下改变三者的参数,来得到自己需要的一张照片,正因为彼此消涨协调后都能得到同样的曝光量,所以同一种曝光量可以由无数种参数来得到,这就是曝光的魅力之一,而且不一定每张照片都需要准切的曝光量,有时候过曝一点有时候欠曝一点反而可以更好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摄影一般第一课就得学曝光,这是摄影的根本,一张曝光出现问题的、不能良好表现所拍景物特征的照片不能称之为好照片。
光圈快门iso究竟是什么前面的答案讲的多了,这里只说一下实际使用时的考量。其实就算是专业摄影师(我不是,但我见过),拍摄时依然是靠自动测光获得合理的iso/光圈/快门曝光值的,即使要手动修正曝光,很多时候为了迅捷往往也是调整EV值。之所以手动控制iso/光圈/快门,在多数情况下其实不是为了获得正确的曝光,而是为了确保照片的解析力和表现力,换句话说,拍出来该锐的地方锐,该虚的地方虚。那么,照片为什么会虚呢?ISO对于ISO来说,感光元件都有一个基底ISO。多数相机是ISO50-200不等,摄像机则一般更高,请参见你的相机说明书,另外这个基底ISO不一定是你可选的最低ISO,比如有的相机最低可选ISO80,但基底ISO其实是100,这时候ISO80并不会比ISO100更干净。只有在这个基底ISO,感光元件才会产生最低噪点,最干净清晰的画面。高于这个基底ISO,噪点就会逐步增加,不降噪就会有颗粒感,甚至伪色点,降噪就会产生涂抹,无论如何都会降低画面的解析力。所以想拍摄最清晰的照片,就要尽量向基底ISO靠拢。要注意的是,画面暗部和纯净颜色(因为只有一种颜色的像素点在起作用)特别容易体现噪点,对于暗部和纯色特别多的场景,提高ISO时要保守些。(宾得K20D在ISO1600下的噪点,已降噪,100%截图)光圈对于光圈,每个镜头都有解析力最高-----也就是看起来最锐-----的最佳光圈值。由于镜头与镜头之间光学结构不同,这个值没有一个定数,也没有通用的计算方法,有的人说从最大光圈缩三到四档就是最佳光圈,有的人认为f8-11就是最佳光圈,但这些只是粗略的估计方法,很多时候是有偏差的。还有人认为光圈越小越好,所以镜头的最小光圈比如f22是最锐的,这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光圈越小衍射就越严重,一样导致画质下降。要知道真正准确的值,必须参考你的镜头规格表或者看专业测试,从MTF曲线上看到什么光圈下中心解析力最高,甚么光圈下边缘解析力最高(这两项还不一定一样),而如果是变焦镜头,不同焦段的最佳光圈又未必一样。实际使用时,一般人当然不可能记住这么多具体的变化,通常只是有个大概印象,比如某变焦头广角端f2.8有点发虚了,缩到f5.6才能让画面边缘看起来好些,长焦端只要f4中间就够锐了,等等,都是靠拍完修片再拍完修片,从经验中累积印象。如果是拿到一个新镜头,完全不了解,那么「从最大光圈缩三到四档」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最佳光圈估计方法。然而光圈跟ISO不同,光圈还控制景深。只要光线允许,我们无论甚么场景都希望使用最干净的基底ISO,但并不是只要光线允许,就无论甚么场景都要使用解析力最佳的光圈。在同样焦段和片幅下,光圈越大(也就是f值越小),景深就越小,也就是说画面中合焦清晰的范围越窄。于是你拍一个人的时候,对焦在人脸,人背后的背景会更模糊,这有助于突出主体。当然了,你用比最佳光圈更大的光圈去拍,主体本身的锐度肯定不如最佳光圈的锐度,但差距不会很大,远远比不上背景虚化带来的对比效果在主观上让你觉得这人更清晰了。再说了,手机拍照还美颜磨皮呢,你盲目追求绝对锐度把毛孔拍出来,除了死硬派器材党,谁会欣赏?所以要按照景深的需求选择光圈。如果是一般的风景和建筑照片,没有明显的前景背景差别,就尽量选择最佳光圈,比如下面这张,虽然大楼有远近之分,但最近的楼房也远在镜头的「超焦距」之外,所以无须考虑景深问题。关于超焦距可看这里,初学者也可跳过拍人像、动物、以及任何需要虚化背景突出某个主体的情况,就可以考虑使用较大的光圈。当然,有时候虚化程度需要控制,光圈却也不是越大越好。还有一些情况会导致我们使用比最佳光圈更小的光圈,比如:光线实在太亮,调到最高快门依然过曝拍微距时景深太浅,比如花蕊是清晰的花瓣就虚了,于是缩小光圈增加景深有时候拍摄前景的人和物但又不想虚化背景(比如到此一游式照片),想确保景深足够大,前景的人和背景都足够清晰,于是根据超焦距计算选择小光圈你想把任何点光源拍出夸张的星芒,就需要较小的光圈,当然这时候多数需要脚架快门比起光圈,快门应该比较容易了解。越快的快门,越不容易把东西拍虚。当然这种移动导致的发虚也分两种,一是你拍摄的物体在运动,二是你的手和相机本身在抖动。现在很多相机有机身或镜头防抖,这只能减少(但不是解决)手抖的问题,对于被摄物体的运动是无能为力的。如果我们拍摄飞行中的鸟或者拍摄体育运动,就需要很高的快门比如1/1000才不会拍糊,曝光时间短就导致需要很大的光圈来补偿,同时鸟和运动员往往离我们很远,这样又需要很长的焦段,同时实现大光圈和长焦距的镜头必然又长又粗,所以你看见那些扛着「大炮」的人,基本上不是打鸟的,就是体育摄影师。对于手抖,一般有一个「安全快门」的概念,就是说手持相机,只要快门速度快于 1/(镜头焦长),就不容易因为手抖而发虚。这里的镜头焦长指的是135全幅下的焦长,如果你用泥坑D5500之类的ASP-C相机,就要乘以1.5(因为全幅的感光元件边长尺寸是其1.5倍),奥林巴斯等4/3系统就要乘2,诸如此类。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用D5500和35mm焦段的镜头拍照,手持的安全快门就是1/(35*1.5)也就是1/52----最接近的可选快门是1/60,慢于这个速度就有手抖导致发虚的风险。当然这只是个参考值,如果你手特别稳,或许更长的曝光也安全,而如果你正气喘吁吁,那么也许1/60也不安全。相机/镜头本身的防抖功能,有的厂商宣传能把安全快门提升4-5档,那是极端情况,实际使用能有两档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开启防抖,ASP-C相机在35mm,也许你能用1/15的快门拍摄出不糊的照片,更多的嘛,试试无妨,但不要奢望。调整快门,就是为了在不抖不糊的前提下,提供充分的曝光时间,让你能够降低ISO和使用最合适的光圈。当然,有些时候也会上脚架使用特别长的快门实现特殊效果,比如拍星轨、车灯轨迹、柔化水流等等。还有就是当使用闪光灯时不能用太快的快门,因为帘式快门有快门同步的问题,一些相机的最高快门同步只有1/200秒左右(具体参考说明书),用比这更快的快门再用闪光灯,你会发现画面有一部分没被闪光灯照亮。怎么取舍?通常情况下光线条件是不理想的,你不能同时用最好的光圈,最干净的ISO,和最快的快门。既然三者都影响画质,那么当必须牺牲一个成全另一个的时候,应该怎么取舍?这个问题也许没有唯一的答案。我自己嘛,对于三者在心里都设了一个限度,比如在常用的K-5II单反上,根据我对画质的挑剔程度,ISO在1600以下可以随便浮动,若光线太恶劣勉强容许3200;快门不超过安全快门+2档(有脚架除外);光圈看场景。一般街拍随拍是使用P模式(但宾得在P模式直接拨不同的轮就瞬间变成光圈或者快门优先模式了),然后-----先根据场景选择想要的光圈,如果选定光圈测光得出的ISO不太高,快门不会糊,那就OK。如果ISO过高或快门太慢,就逐步加大光圈。如果光圈已经最大,或者景深不够,那就想办法稳定机子用长快门拍出来。如果实在没办法用长快门而不糊,就牺牲画质靠高ISO强拍出来,宁要噪点,不要手抖。说起来似乎复杂,其实拍多了也就是一种习惯,多数情况下只要第一步就行了。对于新手来说也不用记住每一项法则,比如所谓安全快门并不需要心算,现在很多相机会自动计算出来,当接近或超过安全快门时就会在屏幕或取景器显示手抖符号提醒你。你不知道某焦段f多少才是解析力最佳的光圈?没关系,至少宾得单反内置了镜头MTF数据(也就是哪个光圈最锐的数据),怎么选它自己知道。K5II的超级P档,就分别有MTF优先、浅景深优先、深景深优先,以及快门优先,全自动但也随时可以手动微调。只要你懂得根据场景构图选择自己究竟想要最锐的光圈,要深/浅景深,还是要高速,在半按快门的瞬间程序就帮你把光圈快门ISO通通设好了。等你熟悉了每个数值代表什么,再慢慢开始手动微调不迟。
有这么好的视频 教程
八张图,四个简短概念。曝光:光圈:快门:ISO:图片来自应用"Great Photo"。
建议楼主去看看<理解曝光>这本书,简明易懂。
很简单。三种情况。前提是一定要习惯用M档拍摄,不能永远也搞不清他们之间到底搞了些什么鬼!感光度永远是最后考虑的!!先定死在100,懒得鸟它。OK,现在就剩下光圈和快门了,一下简单多了。第一种,先确定光圈,你是要拍什样的片?虚化还是不虚化(说景深浅景深深对有些刚人门的同学来说简直头晕,嗯,我头晕过,说虚化就明了多了),要虚化就大光圈,要背景清晰就小光圈,拍一张看一下,过曝或过暗转快门就是。第二种,先确定快门,要拍流水丝绸,灯光流线什的就慢快门,拍一张看下,过曝过暗就转光圈。加了闪光灯的情况下,快门在125只能下,不能上!第三种,麻痹!劳资光圈开到最大了(1.2,有钱人)快门慢到安全快门警戒线了(手持拍摄情况下,安全快门等同于拍摄时镜头焦距,比如你用85拍,那快门不能低于100,如果是50焦距拍,快门不能低于50以此类推),片子还是欠曝!同学,感光度等你召唤!彪吧。人门机你就悠着点彪。以上这些就是从实战角度归纳了下感光度,快门,光圈的一点基本关系。会有一些笼统和偏颇,但对于弄清关系还是很直接,弄清之后,可以自己慢慢摸索它们的奥妙之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学光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