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30字的过程30字以内

家乡的端午节_百度文库
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粽子飘香,龙舟竞渡,又到一年端午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开始忙碌地包粽子。粽子有两种:一种是肉粽,一种是碱粽。把预先准备好的米和馅料用竹叶包成个三角形,系上扎藤。粽子的包制过程就完成了。包好的粽子被放进大锅里煮,时间约需两个小时。在烧煮的过程中,竹叶的淡淡清香弥漫着整个院子。此时,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开锅盖,察看情况,因为那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好不容易等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急忙把粽子上的扎藤解开,,竹叶剥开,肉粽和碱粽摆放在盘子里,一大一小,一黄一白,在灯光下显得晶莹剔透,像两颗亮晶晶的宝石,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我忍不住咬一口,美味无穷,差点连筷子都咬掉了。
到了端午节那天,一大清早,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上艾草,老人们还用艾草烧水给我们洗脸,据说这样可辟邪祛灾。端午气息最为浓郁的当数“划龙舟”了。宽大的江面上,摆出十几条瘦长的龙舟。每条大船前头就是一个大大的龙头,每个龙头雕工精细,颜色鲜艳,栩栩如生。这时,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大汉跳上了船,稳稳地坐定,做好了预备姿势。哨声一响,伴着整齐有力的“一二”口号声,站在船头的旗手奋力挥旗,划手们奋力挥臂,龙舟便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在江上来去如飞,声势震天,好不威风,尽显男儿本色。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口号声、呐喊声、锣鼓声、鞭炮声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此时的我,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着龙舟在岸边来回奔跑……
看完龙舟赛,我回到家,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有说有笑,那笑声传得很远很远。我希望端午佳节的习俗也能随着笑声一直流传下去。
贡献者:作文大大全记叙作文家乡的端午节800字
记叙作文家乡的端午节800字
  导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让我们写写自己家乡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吧。下面是作文“家乡的端午节”,欢迎大家的阅读和借鉴。  【篇一:家乡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这阵阵儿歌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要问端午节的来历,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给大家讲其中一个吧: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边做官。昏庸的楚王总是听信那些奸臣、小人谗言,不听屈原的忠言。后来楚王竟把屈原削职流放了。在流放的过程中,屈原看见楚国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殃,惨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愤,于是跳江自杀。人们非常伤心,划船找屈原的尸体,还包粽子给鱼虾吃,希望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就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用包粽子、赛龙舟的形式表达对屈原的缅怀之心。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呢!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粽子几乎是每家每户过节必不可少的物品,奶奶在包粽子前,总是要先把粽叶泡上很长时间,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时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叶,围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馅料,诸如:花生米、红豆、肉、蜜枣等等。再用棉线捆起来,一个玲珑可爱的粽子就诞生了。但现在还不能吃,还要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我们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开一个热腾腾的粽子,蒸汽直冲天,而粽子活像个老爷舒服地躺在粽叶里。糯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金银剔透,就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草叶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顾不上烫,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这真是个快乐且有意义的端午节!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节日,那就是‘端午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喜欢这个节日。  我刚起床,妈妈就给我戴上了荷包,手上戴上了五彩线。只见爸爸拿着两个葫芦,今天的早餐是粽子和鸡蛋,我津津有味儿的吃了一个粽子和一个鸡蛋,粽子里用俩枣。接着壮壮拿着鸡蛋来找我创鸡蛋来了,我怀着必胜的心情和她创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赢了,我高兴的蹦了起来。  就在今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葫芦,都插上了艾蒿,都吃了粽子和鸡蛋。这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征。  【篇二:家乡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一年中有我喜欢的热热闹闹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还是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影儿了。  在我的家里头,每个人都会包粽子。妈妈告诉我:“烨,长大了,要学会包粽子哩!来,我来教你包饺子。”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场了。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妈妈对我说。我想想,这不是很简单吗?便开始动手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妈妈亲切地对我说。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还是做不好。没办法,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来手把手的叫我,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在我手上诞生了。  我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耶,我终于会包粽子啦!  【篇三:家乡的端午节】  芭蕉绿了,樱桃红了,岁月如梭,眨眼之间又到了粽子飘香时。望着漫天星辰的夜空,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和传说,而每个习俗又都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让人回味。真正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纪念楚国的大夫屈原”这个故事。据说那时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都划出自家的小船捞救,一直划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尸体。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场面甚是壮观。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原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也就逐渐演变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喂鱼。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故乡的端午节那天,每家每户一大清早是要插艾叶的。艾叶是一种普通植物,生长在野外的田间地头,不需要呵护,却长得郁郁葱葱,蓬蓬勃勃,很容易让人想起夏日里疯长的秋菊。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人们就把前一天傍晚采回来的的艾叶插在门头,挂在窗口。且不说可以去瘟辟邪,仅那沁沁润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乡风,让老人孩子们都心生欢喜,正在恋爱的年轻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舍不得离去。  我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包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前两天就开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两边到处都是背着小筐采摘粽子叶的人。那个季节的河岸边,绿树成荫,青翠欲滴,风情万千,采粽叶的人们边是劳动了也是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采回的粽子叶,要先在锅里煮,然后放在水里泡,最后一片一片洗干净。在洗粽子叶的同时,外婆也已经将糯米和红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盆子旁边摆好一个木材质的靠背椅,从椅背上垂下捆绑好的草来,以便能挂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爱端午节,大概是因为总能在这时候大显身手吧。每每看见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观赏一下午,看外婆的皱纹里都要溢出蜜,来偶尔还偷偷抓几颗蜜枣塞进嘴里,乐得鼓起腮帮子使劲儿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乡的端午节,就是这样浸透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又想起家乡的艾叶,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  【篇四: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DD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篇五:家乡的端午节】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家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语文迷】中小学语文教育资料网()致力于提升广大语文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篇一:想念家乡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作文:想念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
  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果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欢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学就很少去江边赶这个热闹了,记得同学去玩通宵之后趁我熟睡给我绑上了五彩线,结果掉颜色弄得满手的彩色,真得很怀念。上了研究生之后,北京对于端午节并没有很大的庆祝活动,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几个粽子应节。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让奶奶给我绑五彩线,想让老妈带我去江边买荷包小扫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叶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芦挂在我们家的门前。
  篇二:想念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要到了,现在我已上了初中,以往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
  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欢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
  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果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现在很少在家过端午了,真想念家乡的端午节!
  广大网友要经常练习写日记,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下面小编带大家进入日记怎么写。
  一、日记的种类:
  1、观察日记。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中心。
  2、剪贴日记。把自己喜爱的邮票、图画、照片贴在日记本上,并按图意写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加以说明。
  3、信息日记。把看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最新信息记下来。
  4、气象日记。把每天的天气、温度、风力、风向和出现的自然新气象记下来。
  5、台历日记。把周围实实在在发生的重要事情如实简要地记在台历上,少则一句话,多则一段话。
  6、摘录日记。把看到或读名家语录、格言、座右铭或写人状物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
  7、学习日记。把课本上学到的、课外书刊读、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联想记下来。
  8、活动日记。记下参观访问活动和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一次记一次,抓住要点写。
  9、实验日记。如养花、种向日葵或搞科技小制作,把过程、结果记下来。
  10、思考日记。(或叫心灵日记、自我教育日记、&道德长跑&日记)把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优缺点和心理活动或道德品质成长变化过程摘要记下来。最后一种形式要求较高,宜在高年级中有针对性地指导试用。
  二、日记的基本要素: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尾
  三、日记的标准格式:
  x x月xx日        星期一        天气阴
  今天晚上,妈妈让我浇花,我用两个可比克瓶子浇的花,妈妈说:&大花浇两瓶,小花浇一瓶,应该慢慢浇,因为就象人喝水一样,喝的急了对身体不好&。
  四、日记范文精选:
  201X年10月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玩的很高兴。上午五姨奶来家里做客,给我做了好吃的。因为今天是太姥的生日。所以很多人来家里做客。下午,逛了街,吃了冰激凌,还买了好多的衣服。好棒啊。晚上我要写&作业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还打算开始减肥,加油,加油。
  今天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爸爸冤枉了我。家里的电子表,不是我整坏的,但还冤枉我,第一次,我没有承认。非要说是我做的不敢承认。我感到非常可怜。就和爸爸顶嘴。最后发生了一件谁都不愿发生的事,爸爸他扇了我。我生气的离家出走,到了我三姑家,然后到了晚上爸爸他回来找了我。我不想原谅他,但还是原谅了他。希望明天不会在发生什么大事。
  今天,我发扬了雷锋精神,早上洗漱完了以后。我穿了一个旧衣服。拿着带子和扫把,小铁锨。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捡垃圾。不一会,袋子就满了。之后,吃完午饭,我就去外面捡垃圾了。一路上,不少的人夸我。可他们哪里知道,比起夸我,还不如付出行动。今天很累,所以我想我一定会睡得很香的。
  日 晴 星期五
  今天,我做完作业,就去找我的好朋友一起玩。
  走到半路,一只大母鸡拦住了我的去路。我朝母鸡做了个鬼脸,表示让开道路的意思。谁知道,那母鸡跟本不睬我,而且受到了谁的气一样,扎煞着毛向我来。嘿,想跟我玩精彩的斗鸡表演吗?那就来吧!
  我左一闪,右一躲,母鸡还是不肯放我。于是我捡起地上的大石子想向母鸡扔过去。可是母鸡又扇动着翅膀向我的手飞来。我见母鸡&飞&起来了,就赶紧把手缩回来,我抓了抓手;&呀,只有一粒小石子,真是倒霉啊!&我火冒三丈地说。说着把石子重重地打在了母鸡的头上,母鸡跟我一样勃然大怒。这下可糟糕了,母鸡凶狠地向我冲来,我左一脚不行,右一脚也不行。接着,母鸡大发雷霆,向我的左腿上一啄,我疼得直叫:&哎哟,哎哟!&还算好,不是啄在肉上,只是啄在了裤子上。最后,我终于摆平了这只凶狠的大母鸡!
  在回家的路上,我可没有再敢走这条&险路&。
  五、日记写作注意事项:
  1、不仅&记&,还要&析&。
  日记记录的是最真实的生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但只拥有素材还不行,还要学会提炼和挖掘,看出素材背后的意义。因为一篇作文的优劣不光看你写的事是否有趣,写得是不是生动,最重要的还看你是否写出它的意义、价值。因此,同学们写日记时可以试着一边记事一边分析。
  2、会发现&珍珠&,更要会拿着&磁铁&寻宝。
  生活中偶然遇到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及时记录下来,自然值得高兴,但有时我们会发现,每天发生的事太多,而且事与事之间往往缺少联系,每件事都要想想有什么意义,不仅累,而且由于思考的问题太多,很难想得更深入。此时,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主题,然后带着它到生活中寻找有关的事件。因为是有备而来,不仅能使记录的事件更集中,而且记起来也容易一些。
近期写的其他日记
06-0806-0806-0806-0806-0806-0806-0806-0106-0106-01关于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共10篇)
关于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 & 春节灯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渡过一年又一年的。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深情。
& &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时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北方的端午要比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示端午的特色。
& & 端午时纪念伟大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好吃的粽子,全家一起包好了以后放在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粽子里藏着白白的糯米,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粽香,几个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棒极了!上面洒些白糖,尝起来黏黏的粽子沾着些甜甜的味道。还剩下很多,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节那天,我家总是从姨妈,外婆家带来吃不完的粽子。&
& & 对于孩子,最快乐兴奋的莫过于和妈妈去挑带在手上的绳子,我们叫它&&五彩绳&&由于时代进步,曾经毫无时尚感的绳子,现在被人们设计的也跟着时代的步伐,而女孩眼里带着一个美美的小饰品更开心了,孩子们之前,也总有炫耀一下自己手上带的最漂亮。
& & 每年过的端午节都让我意犹未尽,伴随着快乐的心情,不仅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还有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气氛。
& &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与中秋节元宵节合称&三节&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很为人们重视和喜爱,端午节的风俗也是代代相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节日。
& &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用五色绳系在四肢上,可以辟邪,在门上挂上艾蒿,香气传便屋内屋外,沁人心脾,还可以用他来洗澡,去除一年的晦气,在这一天,人们包粽子,吃咸鸭蛋,到了晚上,大家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 & 在我看来,端午节最出众的颜色就是绿色了,从粽子,艾蒿,五色绳&都有着绿色,为炎热的夏天添加了凉爽的气氛。
& & 粽子是家乡最具有传统特色的食物,用粽子叶包出的粽子形状独特,色香味俱全,绝对称得上美食,他不但可口,还饱含着人们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
& & 战国时期,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对身处于危险之中的楚国,不料遭到了污染,被楚怀王撤去了职位,还被囚禁,由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不久,城池沦陷,屈原意冷心灰,投入泊罗江。
& & 虽然屈原没有了,但他的精神光广为传送,被世人一代一代的传送下去端午节也延续至今.
& &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竟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 &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
& & 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朝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粗丝线搓成彩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 & 佩午囊,端午节小孩佩午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 & 挂布猴,布猴在民间有&看门猴&之说是北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而布猴手拿苕把,寓意为将一切瘟神,妖魔及不祥之物全部扫地出门。
挂桃枝,端午节临近,按照习俗,人们认为桃枝能避邪,纷纷折桃枝回家插在门前,窗上。可以在初一那天插上,出可在初五那天插上。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传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 &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可以算得上隆重,我的家乡海城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这样一个传统节日。
& &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户户吃粽子,包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形态各异,圆的,棱形的,方的&&看的你是眼花缭乱,若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送给自己的朋友。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呢!但我还是喜欢粽子最原本的味道,因为有清香在人的周围萦绕着,我的家乡每年都会自发举行包粽子比赛,每个人都会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粽子,名次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是要去享受这个过程。
& &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环节就是插艾草带五彩线。家家户户都会在节日的那天插上艾草,据说在胳膊上系五彩线与&龙&有关,龙是古代江南吴越地区的图腾,所以人们猜测在胳膊上系五彩线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址,插艾草是为了驱鬼避邪,他们又为端午节日气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 最最让我想念至极的是在河边放花灯,这也我家乡的独特之处。在端午的晚上,人们带着自己制作的花灯来到河边,场面十分热闹,各式各样的花灯五彩斑斓,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有的人纷纷拿起相机拍照,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仙境般的场面。有的人还会为大家吟诵上几句诗词,正可谓诗情画意。
& &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的叫了!
& & 我家乡又各种各样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那么令我最兴奋的节日是什么呢?当然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啦!
& & 端午节时为纪念古时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节日。相传,屈原宁死不屈,在他投江后,楚国人划着船,顺着江水追寻屈原的尸体,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儿吞噬,人们一边划,还一边往江中抛粽子。后人为了纪念屈原这种坚贞的爱国情怀,就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在这天吃粽子,赛龙舟。
& & 你一定会很好奇,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端午节可以吃粽子。妈妈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娴熟,三下两下就包好一个胖乎乎的粽子了,我在旁边看着都眼馋。等到妈妈煮粽子,一会儿打开锅盖,看着粽子,一会儿又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好。那粽子的香味就调皮地从锅里钻出来,整个厨房中都充满了粽香。粽子终于开锅了,我也顾不得烫手了,将粽子剥了皮。粽子还有各种馅的:玉米馅的、糯米馅的、红豆馅的&&不果最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传统地道的糯米粽子,黏、软、香、甜、吃多少都不会腻。
& & 在端午节还有带五彩绳、带香囊的习俗。姥姥编的五彩绳最漂亮了,鲜艳的五个颜色编在一起,再将它们带在手上,仿佛就拥有了彩虹。
& &我还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囊,有的带在身上,有的挂在房间里,整个端午都芳香四溢。
& & 端午节还有插艾叶。一到那一天,就从山上采摘新鲜的艾叶插在家门口,传说这样就可以保佑全家人平安。
& & 端午节时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的民风民俗。它见证了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看来它不只是一个节日,更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 & 我家乡的节日有很多,但我却惟独忠受端午节。
& & 农历五月初的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浴兰节、龙舟节、屈原日筝,共有二十多种叫法。
& &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屈原虽忠事于楚怀王,却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囊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在流放期间,
他听到自己家破人亡的时候,无可奈何,带着满腔悲愤投入了汨罗江。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赶到,划船追赶,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同其尸首。那是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聚在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圣贤时,冒雨再次前去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起小舟在河面上,后来变逐渐发展呈了了赛龙舟,百姓们又怕河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现在的端午节此古时少了一根哀思,多了一丝欢乐。
& & 在那河面之上,道道水波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金光,白云也在水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子,伴随着阵阵的鼓声,龙舟带着浪花向前冲去,婉若
在那白云的倒影中嬉戏,观腾,子啊天空中飞舞。
& & 在岸边,有的人拿出几个早已准备好的粽子放入孩童的手中,让孩子们满怀观喜,急忙扒开粽叶,张口便向那泛着光亮的糯米咬去,入口
时那滑而不腻的感让人留恋,手中的粽叶也发出阵阵的清香。
& &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 & 逢佳节,粼粼波上,石舟竞渡。
& & 万家万户中缠米粽,山闾庙吟君赋。
& & 这便是我家乡的端午。
& &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家乡最有特色的节日。
& &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影。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船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没有河,也就不能赛龙舟了,可惜了。
& & 包粽子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习俗,在电视上看到的形形色色的粽子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我吃着姥姥包的&超大个&粽子,眼睛却看着电视里的,真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粽子是怎样包的呢?原来是这样繁复啊,是手巧的人才能包好的。先将糯米浸在水中一夜,再把粽叶洗干净备用,包时拿两三片粽叶,再将米盖住,同时还要把它系上,不让它散开。真是一件麻烦事!看见姥姥那娴熟的技艺,我更没信心了,这时,姥姥说:&你才几岁,我都包了一辈子了,想当年我&&&&是,是这个理。&我的心情顿时高涨了。
& & 端午节要插艾叶,插桃枝,要用艾叶浸水来洗脸,可以驱虫,孩子们最喜欢戴香囊,早在端午节前几天,小贩们就开始卖五彩绳了,小孩子们最喜欢买了,看那机灵的猴子,庄重的篦子,小巧的笤撸胂赶弑嗟男◆兆樱媸侨侨讼舶;褂幸荒缶拖斓南惆菟的鼙苄埃揖 & &得不过是迷信罢了,要相信科学,但这又是一种给孩子的祝福,这样说,这样做,也不为过吧!
& & 故乡的端午节呦,你给我多少惊喜与欢乐!
& & 清晨,打开窗户一股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又是一年端午节的到来,我们一家忙着插艾叶,包粽子&&。
& &&五月五,是端午节,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奶奶唱着,让我想起了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 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听到自己被诬陷,家破人亡,无可奈何,于是就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悲愤,投了汨罗江了。这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剧吗?后来当地人听说屈原死了,十分惋惜,于是就把屈原死的日子定为端午节,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 现在的端午节就是热闹的场面了,人们都在忙碌着,包粽子,粽叶的清香加上粘米,一个个精巧而美味的粽子,成了端午节特有的,别有一番风味,也更加深了人们对屈原深深的怀念。
& & 街上有了许多卖端午节手饰的,那些美丽的手饰色彩绽纷,仿佛让人们加深对屈原的深深思念,美丽的色彩淹埋了那曾经的黑暗,然而却永远埋葬不了这位伟大诗人的心,就连艾叶的清香也变得独特。那种淡淡的清香,似乎早已深入了人们的心中。还有划龙舟比赛十分热闹,如今已变成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了,也许我们是在怀念屈原,为了那个伟大的诗人感到一丝愤恨吧?
& &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真是多姿多彩,也总是在这一天,我们才会闻到那艾叶的幽幽香气,也许在这一天我们也戴上五彩线,吃到可口的粽子。
& & 一闻,在空气中又是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粽香。粽子是我最喜欢吃的食品之一,这样的粽子叶就是只能在家乡的端午节可以吃到。
& & 端午节的由来是因为屈原厚含冤自杀,投入江中,老百姓们都非常地同情他。他们害怕江中的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就江糯米撒入江中,鱼儿就来吃糯米,从此以后大家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端午节&&屈原是五月五日死的。也就有了吃粽子的习惯。
& & 在包粽子的时候,应该先将糯米泡好,泡一会之后就可以包了,左手拿着粽叶,弄成漏斗的形状,然后将糯米放进去,我也跟妈妈学会了包粽子,虽然不怎么好。然后把粽子房子锅里煮。过了一会煮好了,妈妈拿出来放在盆里面,让我给舅妈和舅舅送去,因为他们开卖店非常忙的,送完之后,我连忙跑回家,拿出粽子扒开就吃&&因为我偷偷的吃了一个,妈妈的这锅粽子又煮好了,妈妈又让我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送去,因为他们的岁数大了没有办法来包粽子,我给他们扒了几个放在碗里,说了一声,我就回家了。到家之后又连忙把剩下的粽子一口全吃掉。
& & 在今天上学时,妈妈给我煮了几个鸡蛋,因为我要和同学们比赛吃鸡蛋。我去的时候小明已经十连胜了,我就拿出一个鸡蛋上前与他对战,不料我也战败了,后来一位女中豪杰上前将他的冠军位置打破了。自己的鸡蛋被撞破时,都说自己的蛋不争气,但是最后也是默默地把自己的鸡蛋吃了,毕竟,也有战果啊!
& &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多么高兴的节日啊,一个地方有一个风俗,你们的节日呢?
& &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端午,它与中秋,春节,清明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 & 每当端午节到来时奶奶就仔细的包着粽还要急着去买艾草、五彩绳。
对于吃粽子我们还有一个小故事吧,传说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人们怕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就纷纷往投粽子,正好那天是端午节,听人每到端午节是大家都会纪念屈原。
& & 在我的家乡每年五月初五都赛龙舟等习俗。其中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 & 每到这天家家乡乡都要挂上,艾草,听姥姥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姥姥还给我讲了端午节这几个字的意思是&开端&&初&的的意思。初五可以称端五。农历以地支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着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日为午日&五&与&午&面,&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午、重五、端阳、中天等。
& & 古书上仲夏端午。烹F角┦亲钤缂诮酥艽Γ蚁蚶牙涯阍趺炊饷炊啵∩乃凳俏衣杪璧穆杪韪嫠呶业模掖笊α诵Α
姥姥还说我手上带的五彩绳过了端午就要扔了,要不他就会变成蛇爬上你的手上,听了这个故事我的小心脏砰砰直跳,不用猜一定是骗我吧!
& & 转眼间它以过去,期待着下一次它的到来吧!
& & 我喜欢的端午节。
本文由&&(/)&收集整理&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没安装畅言模块
―― 感谢您对好词好句网的关注和支持,请把本站推荐给您的好友,让分享不断流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端午节由来3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