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厦门是否发生洪涝灾害害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水阳江下游(当涂境内)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水阳江下游(当涂境内)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涂农村自来水水价受质疑_网易新闻
当涂农村自来水水价受质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当涂农村自来水水价受质疑)
本报星级记者王明存
近日,当涂县大陇乡村民告诉记者,有的农户在外打工不使用自来水,有的农户家只有一二位老人,每月只消费一二吨自来水,可是自来水公司实行“两部制”水价(“两部制”水价就是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水价制定方法),设置了最低消费标准,农户不消费或消费少于3吨自来水的,都按3吨自来水水费标准收取。 “我们不用水,还收费不公平,也不利于提倡节约用水。 ”
村民饮用的自来水是当涂华水水务有限公司提供的。该公司位于该县石桥镇境内,是该县2013年从江苏省引进的。该企业整合了当地众多小水厂。此项目属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公司向周边6个乡镇、一个产业园区共五万多户居民供水。水费每吨1.9元。企业规定,农户不管使不使用自来水,每月必须交纳3吨水费,超过3吨,据实交费。
不使用自来水,为何还要交纳水费?记者联系当涂华水水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客服部魏经理答复,他们是依据当涂县物价局文件规定收费的。 2013年之前的小自来水厂就已实行了“两部制”水价,他们只是在延续。
我省2011年有关文件规定,农村自来水价格按照补偿成本、保本微利、公平负担、节约用水的原则确定。原则上应实行“单一制”水价,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对目前已实行“两部制”水价的地区,逐步取消。未实行“两部制”水价的地区,不再推行“两部制”水价。
2015年,省物价局与水利厅联合发布的文件有所变化。文件规定,农村自来水价格实行“两部制”水价或“单一制”水价。但实行“两部制”水价前提是,应广泛征求受益群众意见。
当涂县物价局实行“两部制”水价并没有广泛征求农户意见。该县物价局商品价格股袁股长解释,他们2008年下发文件时,考虑到农村用户居住分散,用水量少,因此,文件规定全县农村饮用水实行 “两部制”水价。当年,我省对农村自来水收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他们县出台的文件是依据 《安徽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制定的。
袁股长说,当年制定文件时,召开了座谈会,参加人员都是由每个乡镇推选的,共一二十名,包括镇、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用水大户,其中村民代表有三四人。 “我们不可能征得每家每户同意。 ”
县物价局出台的文件没有征求农户意见怎么办?省物价局商品价格处孙处长说,如果大部分农户不同意,仅少数农户同意,这样的规定,不具有代表性,县里可以对文件作出调整。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我省规定,农村自来水价格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公益性质,工程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应承担公共服务责任。水价难以满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需要的,由县、乡(镇)财政补助,确保水厂正常安全运行。因此,不能仅仅因为农村自来水厂运转成本高,而未经大多数农户同意,就将成本转嫁到农户头上。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你会选择题吗?(1-30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60分)
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是(  )
  A. 大洋洲 B. 南极洲 C. 北美洲 D. 亚洲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部高,中间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3.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  )
  A. 里海 B. 黑海 C. 死海 D. 地中海
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位于亚洲的一组是(  )
④古巴比伦.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 位于两大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
  B. 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运输
  C. ri本人人种优良,智商高
  D.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6.如图所示的四条河流中,两岸分布有大片的热带雨林的是(  )
7.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
  A.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雨旱季节分明
8.夏季风强的年份,亚洲东部和南部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是(  )
  A. 涝灾 B. 旱灾 C. 霜冻 D. 焚风
9.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度草原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10.登艾菲尔铁塔,在罗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应该去(  )
  A. 德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奥地利
11.下列图片,具有日本特色的是(  )
12.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是(  )
  A. 北极地区 B. 南极地区 C. 西伯利亚 D. 青藏高原
13.能给印度带来大量降水的是(  )
  A. 东北季风 B. 西北季风 C. 东南季风 D. 西南季风
14.在欧洲西部被称为“绿色金子”的是指(  )
  A. 水稻 B. 牧草 C. 葡萄 D. 柠檬
15.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  )
  A. 海豹 B. 企鹅 C. 海象 D. 海狮
16.下列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
  B. 日本耕地资源丰富,稻米产量大
  C.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上最大高原和盆地
  D. 中东地区水资源丰富,孕育着灿烂文明
17.如图为印度剖面图,根据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判断A、B表示的方向分布是(  )
  A. A﹣北,B﹣南 B. A﹣东,B﹣西 C. A﹣南,B﹣北 D. A﹣西,B﹣东
(2015春o当涂县期末)2015年元旦前后,马鞍山天马旅行团赴东南亚游览观光.请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完成18﹣19题.
1分)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 雨伞 B. 御寒衣物 C. 摄像机 D. 地图
1分)以下是代表团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可信的是(  )
  A. 当地居民皮肤黝黑,头发卷曲
  B. 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C. 当地许多居民会讲汉语
  D. 水资源匮乏,沙漠广布
20.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的范围就是指北冰洋
  B.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成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C. 北极地区有常住居民和国家
  D. 北极地区在北半球未来的交通运输方面地位重要
(2015春o当涂县期末)读下列四幅图,完成21﹣22题.
2分)对图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④图所在国居民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
  B. ③图中山脉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脉
  C. ②图中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
  D. ①图所在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东
2分)下面对①~④四个地方所在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所在国跨越两大洲
  B. 四个地方所在国的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C. 四个地方所在国都是通用英语的国家
  D. 四个地方所在国都在东半球、北半球
(2015春o当涂县期末)读下列四国轮廓图,完成23﹣25题.
2分)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的是(  )
  A. D B. C C. B D. A
2分)下列有关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国的农牧业不发达
  B. B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
  C. C国东邻太平洋,热带面积广大
  D. D国热带面积广大,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
2分)对上述四国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国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
  B. B国北边为山地,中部为高原,南部为平原
  C. C国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D. D国东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山
26.读图,判断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标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 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
  C. 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2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 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B. 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C. 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D. 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28.中国东南部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未出现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气温高 B. 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C. 地势低,平原分布广 D. 气温低,蒸发量小
29.有关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B. 是人类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C. 该地适合发展大规模的迁移农业
  D. 对它的保护已成为全球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30.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下列不属于亚洲的是(  )
  A. 华夏文化 B. 恒河文化 C. 玛雅文化 D. 阿拉伯文化
二、你会读图吗?(运用你所学的读图既能解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40分)
31.中东地区不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而且还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1)图中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B.阿拉伯海
C.苏伊士运河
(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
A.里海、黑海
B.黑海、地中海
C.阿拉伯海、红海
D.地中海、红海
(3)该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
B.伊斯兰教
(4)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G点的      湾及其沿岸地区.请任意写出本区一个重要的产油国      .
(5)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
B.耶路撒冷
D.大马士革
(6)中东战乱、冲突不断,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      之间的冲突.
(7)说说中东地区长期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的原因(写出2点即可).      、      .
(8)中东地区地跨三洲,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读图回答:
①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      海和      海.
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      洋和印度洋的航线,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③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所属国家分别是      .
A.土耳其以色列
B.土耳其、埃及
(9)把以下各民族与其所在国连接起来: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著名的      海峡,它位于      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      洋的海上通道.
(2)图中的航线a从我国沿海出发,经过该海峡后,向西往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可到达地中海(B处).
(3)图中航线c表示大型轮船不能通过航线a,只能绕道非洲南端      到西欧和北美各国.
(4)把A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国家是      ,其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      (矿产)要从      沿岸国家沿航线b经A海峡运送.
33.读图题:读图“日本轮廓图”回答问题:
(1)填注日本主要四大岛屿:B      
C       D       E      .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F      
G      .
(3)填注日本所临海洋:1       2      .
(4)日本首都:A      .
34.世界各国和地区地理差异明显,各具特色.请将下列区域与对应的名称和特征对号入座.
①欧洲西部
④南极地区
甲.发达国家集中,畜牧业发达
乙.民族大熔炉,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丙.大量混血种人的国家,“足球王国”
丁.“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
对号入座(在左边横线上选填①、②、③、④,在右边的横线上选填甲、乙、丙、丁.)
      …A…      
      …B…      
      …C…      
      …D…      .
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你会选择题吗?(1-30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60分)
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是(  )
  A. 大洋洲 B. 南极洲 C. 北美洲 D. 亚洲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 解:全世界共有七大洲,其中,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依据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大洲的概况,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部高,中间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考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解答: 解: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和山地,四周多平原和丘陵.
点评: 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势特征,和中国的地势特征比较记忆即可.
3.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  )
  A. 里海 B. 黑海 C. 死海 D. 地中海
考点: 西亚的主要海洋、海湾、海峡和湖泊.
分析: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面积约386400平方千米,比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在一起还要大出一倍多.
解答: 解: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并且是咸水湖,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与欧洲之间,里海表面约低于海平面27米.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最大咸水湖的名称,属于基础题,要牢记.
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位于亚洲的一组是(  )
④古巴比伦.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从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来看,因其适宜的温带或亚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解答: 解:亚洲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有3个位于亚洲,其中西亚地区的伊拉克,南亚的印度,位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另一文明古国则是位于非洲的埃及国家.根据题意.
点评: 该题考查亚洲的文明发祥地,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5.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 位于两大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
  B. 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运输
  C. ri本人人种优良,智商高
  D.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考点: 日本的资源和经济.
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解答: 解: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运输便利.故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特点.学习时记住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6.如图所示的四条河流中,两岸分布有大片的热带雨林的是(  )
考点: 巴西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分析: 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解答: 解:读图可知,A是叶尼塞河、B是亚马孙河、C是恒河、D是密西西比河.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境内亚马孙平原上.根据题意.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分布地,难度适中.
7.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
  A.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雨旱季节分明
考点: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分析: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解答: 解: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点评: 考查南亚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8.夏季风强的年份,亚洲东部和南部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是(  )
  A. 涝灾 B. 旱灾 C. 霜冻 D. 焚风
考点: 亚洲的气候.
分析: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解答: 解:亚洲的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使夏季热量充足,雨水充沛,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年际变化大,如出现反常,容易酿成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强,容易造成洪涝,而夏季风弱,则造成干旱,
点评: 考查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9.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度草原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境内有欧洲最长的伏尔加河,交通以铁路为主,有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解答: 解: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北冰洋沿岸是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根据题意.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气候特征.说出俄罗斯主要的气候类型.
10.登艾菲尔铁塔,在罗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应该去(  )
  A. 德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奥地利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欧洲西部国家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业.
解答: 解:艾菲尔铁塔和罗浮宫所在的国家是法国巴黎.根据题意.
点评: 该题考查的欧洲国家的特色旅游景点,多结合教材熟练记忆.
11.下列图片,具有日本特色的是(  )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图A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建筑、B为清真寺建筑、C为ri本和服、D为天鹅舞,属于俄罗斯舞蹈.
解答: 解:读图可知,具有ri本特色的是C为ri本和服.根据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各个国家的概况,记忆回答即可.
12.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是(  )
  A. 北极地区 B. 南极地区 C. 西伯利亚 D. 青藏高原
考点: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解答: 解: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该地区有世界寒极之称.
点评: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3.能给印度带来大量降水的是(  )
  A. 东北季风 B. 西北季风 C. 东南季风 D. 西南季风
考点: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分析: 印度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解答: 解: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点评: 考查印度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14.在欧洲西部被称为“绿色金子”的是指(  )
  A. 水稻 B. 牧草 C. 葡萄 D. 柠檬
考点: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
分析: 被欧洲西部人们称为“绿色金子”的是牧草,这里的气候让当地人们大力发展了畜牧业.
解答: 解:欧洲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沿海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加上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牧草生长茂盛,被欧洲西部的人们称为“绿色金子”,其畜牧业发达.
点评: 此题考查的有关欧洲人民的生活概况,点出畜牧业在该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教材理解记忆.
15.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  )
  A. 海豹 B. 企鹅 C. 海象 D. 海狮
考点: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 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解答: 解: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企鹅长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和密实的羽绒,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
点评: 考查极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要理解记忆.
16.下列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
  B. 日本耕地资源丰富,稻米产量大
  C.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上最大高原和盆地
  D. 中东地区水资源丰富,孕育着灿烂文明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解答: 解:A、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业发达,特别是铁、煤、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矿产品出口总值已超过农畜产品出口总值.因此,澳大利亚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
B、日本的耕地面积狭小,稻米产量少.故B不符合题意,此选项排除;
C、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但世界最大的高原为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故C不符合题意,此选项排除;
D、中东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此选项排除.
点评: 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17.如图为印度剖面图,根据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判断A、B表示的方向分布是(  )
  A. A﹣北,B﹣南 B. A﹣东,B﹣西 C. A﹣南,B﹣北 D. A﹣西,B﹣东
考点: 南亚的半岛、地形区、河流、国家和首都.
分析: 依据印度的地形特征解答
解答: 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印度半岛,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中心,位于德干高原的南部.从印度剖面图看出,B处有印度洋和班加罗尔,因此B处为南,那么A就是北.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印度剖面图的判读,为基础题.
(2015春o当涂县期末)2015年元旦前后,马鞍山天马旅行团赴东南亚游览观光.请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完成18﹣19题.
1分)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 雨伞 B. 御寒衣物 C. 摄像机 D. 地图
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解答: 解: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赤道横穿马来群岛中部,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里终年高温多雨,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所以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御寒衣物.
点评: 该题考查东南亚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分)以下是代表团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可信的是(  )
  A. 当地居民皮肤黝黑,头发卷曲
  B. 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C. 当地许多居民会讲汉语
  D. 水资源匮乏,沙漠广布
考点: 东南亚华侨和华人在当地的重大影响.
分析: 东南亚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锡等;气候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解答: 解:A、东南亚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故不可信;
B、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畜牧业不发达,故不可信;
C、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侨最大的聚集地,当地很多居民会将汉语,故可信;
D、东南亚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故不可信.
点评: 考查了东南亚的人种、矿产、气候及主要的粮食作物等,综合性较强.
20.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的范围就是指北冰洋
  B.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成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C. 北极地区有常住居民和国家
  D. 北极地区在北半球未来的交通运输方面地位重要
考点: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解答: 解:A、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A符合题意;
B、北极黄河站:2004 年建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故C不符合题意;
D、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在北半球未来的交通运输方面地位重要.故D不符合题意.
点评: 考查北极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2015春o当涂县期末)读下列四幅图,完成21﹣22题.
2分)对图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④图所在国居民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
  B. ③图中山脉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脉
  C. ②图中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
  D. ①图所在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东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①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是俄罗斯国家的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②是中国,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上,中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美国中部为大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③就是位于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澳大利亚东部为大分水岭山地,④为国家澳大利亚.
解答: 解:读图可知,④国是澳大利亚,该国居民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A正确.③山脉是位于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此山脉较低缓,故B错误.②喜马拉雅山脉以北为中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C错误.①为俄罗斯,该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东欧平原上,故D错误.根据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的国家的地理概况,学生要掌握课本知识点并结合图示解答.
2分)下面对①~④四个地方所在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所在国跨越两大洲
  B. 四个地方所在国的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C. 四个地方所在国都是通用英语的国家
  D. 四个地方所在国都在东半球、北半球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是东欧平原,位于俄罗斯,②是青藏高原,位于中国,③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美国,④是澳大利亚大盆地,位于澳大利亚.
A、俄罗斯地跨亚洲与欧洲,美国地跨北美洲与大洋洲,故正确;
B、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最大城市是悉尼,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最大城市是上海,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故不正确;
C、俄罗斯说俄语,故不正确;
D、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美国位于西半球,故不正确.
点评: 该题考查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地形区、位置等,要牢记.
(2015春o当涂县期末)读下列四国轮廓图,完成23﹣25题.
2分)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的是(  )
  A. D B. C C. B D. A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读图可得,A是澳大利亚,B是印度,C是巴西,D是美国.
解答: 解: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轮廓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2分)下列有关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国的农牧业不发达
  B. B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
  C. C国东邻太平洋,热带面积广大
  D. D国热带面积广大,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读图可得,A是澳大利亚,B是印度,C是巴西,D是美国.
解答: 解: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故A错误;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故B正确;
巴西东临大西洋,热带面积广大,故C错误;
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位置、气候、农作物等,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2分)对上述四国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国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
  B. B国北边为山地,中部为高原,南部为平原
  C. C国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D. D国东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山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读图可得,A是澳大利亚,B是印度,C是巴西,D是美国.
解答: 解:澳大利亚东部是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西部是山地,故A错误;
印度的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故B错误;
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是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故C正确;
美国东部是低矮的山地,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平原,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轮廓及地形分布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26.读图,判断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标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 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
  C. 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考点: 极地地区的气候.
分析: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解答: 解:A、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D、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故D符合题意.
点评: 考查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2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 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B. 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C. 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D. 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考点: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解答: 解: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根据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季节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28.中国东南部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未出现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气温高 B. 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C. 地势低,平原分布广 D. 气温低,蒸发量小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人类的活动等.
解答: 解: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气候差别却很大.造成这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海陆因素造成的.阿拉伯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面临太平洋,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探究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
29.有关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B. 是人类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C. 该地适合发展大规模的迁移农业
  D. 对它的保护已成为全球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考点: 巴西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分析: 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解答: 解: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人类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宝库,但目前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严重,对它的保护已成为全球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
30.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下列不属于亚洲的是(  )
  A. 华夏文化 B. 恒河文化 C. 玛雅文化 D. 阿拉伯文化
考点: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分析: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解答: 解:华夏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都属于亚洲文化.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他们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建造了高大的神庙,留下了在今天难以解释的文字,形成一种独特的玛雅文化.
点评: 本题考查亚洲的文化,牢记即可.
二、你会读图吗?(运用你所学的读图既能解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40分)
31.中东地区不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而且还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1)图中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C .
B.阿拉伯海
C.苏伊士运河
(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D .
A.里海、黑海
B.黑海、地中海
C.阿拉伯海、红海
D.地中海、红海
(3)该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B .
B.伊斯兰教
(4)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G点的 波斯 湾及其沿岸地区.请任意写出本区一个重要的产油国 伊朗 .
(5)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B .
B.耶路撒冷
D.大马士革
(6)中东战乱、冲突不断,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 以色列 之间的冲突.
(7)说说中东地区长期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的原因(写出2点即可). 地理位置重要 、 石油资源丰富 .
(8)中东地区地跨三洲,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读图回答:
①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 地中 海和 黑 海.
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 大西 洋和印度洋的航线,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③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所属国家分别是 B .
A.土耳其以色列
B.土耳其、埃及
(9)把以下各民族与其所在国连接起来:
考点: 洲界线;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西亚石油的集中产区.
分析: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中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属于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圣城,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解答: 解:(1)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
(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红海,缩短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
(3)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主要是阿拉伯人;
(4)中东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重要的产油国有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
(5)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
(6)中东战乱、冲突不断,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
(7)中东地区长期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的原因有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民族宗教冲突不断等.
(8)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地中海和黑海.土耳其海峡位于土耳其,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9)以色列居民主要是犹太人,伊朗的居民主要是波斯人,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
故答案为:
(1)C;(2)D;(3)B;(4)波斯;伊朗;(5)B;(6)以色列;(7)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8)地中;黑;大西;B;
点评: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知识点较多,熟记课本知识点较多即可.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著名的 马六甲 海峡,它位于 马来 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 印度 洋的海上通道.
(2)图中的航线a从我国沿海出发,经过该海峡后,向西往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可到达地中海(B处).
(3)图中航线c表示大型轮船不能通过航线a,只能绕道非洲南端 好望角 到西欧和北美各国.
(4)把A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国家是 日本 ,其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 石油 (矿产)要从 波斯湾 沿岸国家沿航线b经A海峡运送.
考点: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分析: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其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附近,该地向外输出的石油主要有三条航线:向西到达西欧、美国较远的航线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向西到达西欧、美国最近的航线必须经过苏伊士运河;向东的航线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日本,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解答: 解:据图可得:
①图中A处为著名的马六甲海峡,它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②图中的航线a从我国沿海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向西经过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后,可到达地中海;
③图中航线c表示大型轮船不能通过航线a,只能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西欧和北美各国;
④把马六甲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国家是日本,其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石油要从波斯湾沿岸国家沿航线b经马六甲海峡运送.
故答案为:
①马六甲;马来;印度;
②苏伊士;
③好望角;
④日本;石油;波斯湾.
点评: 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意义及西亚石油的运输路线,结合地图解答简单.
33.读图题:读图“日本轮廓图”回答问题:
(1)填注日本主要四大岛屿:B 北海道 
C 本州  D 四国  E 九州 .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F 朝鲜 
G 韩国 .
(3)填注日本所临海洋:1 日本海  2 太平洋 .
(4)日本首都:A 东京 .
考点: 日本的主要岛屿、地震带、火山和城市;东亚主要的半岛、岛屿、国家和首都.
分析: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解答: 解:(1)日本主要四大岛屿:B是北海道,C是本州,D是四国,E是九州;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F是朝鲜,G是韩国;
(3)所临海洋:1是日本海,2是太平洋;
(4)首都:A是东京.
故答案为:
(1)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2)朝鲜;韩国;
(3)日本海;太平洋;
(4)东京.
点评: 本题考查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城市,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34.世界各国和地区地理差异明显,各具特色.请将下列区域与对应的名称和特征对号入座.
①欧洲西部
④南极地区
甲.发达国家集中,畜牧业发达
乙.民族大熔炉,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丙.大量混血种人的国家,“足球王国”
丁.“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
对号入座(在左边横线上选填①、②、③、④,在右边的横线上选填甲、乙、丙、丁.)
 ① …A… 甲 
 ④ …B… 丁 
 ③ …C… 丙 
 ② …D… 乙 .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解答: 解:读图可知,A图﹣①欧洲西部;B图﹣④南极地区;C图﹣③巴西;D图﹣②美国;被称为民族大熔炉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巴西等美洲国家,但既是民族大熔炉,又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的是美国;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这些国家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巴西的人种复杂,白色人种约占一半,混血人种占左右,其余为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巴西人酷爱足球运动,与足球有着不解之缘,有“足球王国”之称;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被称为冰雪高原.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的时间刮大风,被称为世界风库.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沙漠.
故答案为:①;甲;④;丁; ③;丙;②;乙.
点评: 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41 p.24 p.25 p.40 p.20 p.13 p.15 p.13 p.18 p.20 p.29 p.13 p.41 p.19 p.16 p.30 p.11 p.11 p.31 p.40 p.38 p.84 p.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你会选择题吗?(1-30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60分)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是(  ) A. 大洋洲B. 南极洲C. 北美洲D. 亚洲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部高,中间低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中部高,四周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生洪涝灾害的慰问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