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资料搜集的原则

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搜集的方式方法选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项目三&&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搜集的方式方法选择
发布部门:统计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统计调查的意义和基本要求,认识统计调查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学会制定内容比较简单的统计调查方案;熟悉统计调查的种类,能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方法;了解调查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教学要点】
&&&& 1.统计调查的概念
&&&& 2.统计调查的分类
&&&& 3.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 4.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
&&&&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任务一& 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地位 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总体单位登记其有关标志表现,以获取统计研究所需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 (二)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
&&&& 搜集和提供反映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有时也会涉及到次级资料的搜集。
&&& (三)统计调查的重要地位
&&&& 认识起点、基础环节
&&& (四)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 准确、及时、全面、经济
任务二& 理解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必要 掌握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区别开来。
了解统计调查的各种类型 正确选择调查的方式方法
&&&& 一、按组织方式分
&&&& 二、按调查范围分
&&&& 三、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分
&&&& 四、按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分
&&& 、互联网法等。
&&& 补充资料:熟悉我国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 我国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制度、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为补充,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 4. ,& ,&
| 加入收藏 |
Copyright &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 邮编:451464《初中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材料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没有相关文章
7-6&&《初中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材料
&&&热&&&&&★★★
《初中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材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73
更新时间: 9:58:05
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
《初中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和利用》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江阴市石庄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1.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和利用正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要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课题能满足新课程在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的要求。
3.适应农村城镇化的需要。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追求优质教育的呼声也会越加强烈。但很多时候我们把优质教育等同了升学率。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不能提供优质教育,不能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失。这个课题要求全体学生和理化生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平台,同时也提高了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4.探索轻负高效教学方式的需要。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由于课程的抽象和艰难而受到一定的影响。趣味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是趣味实验独特的魅力,也是课题的重要价值所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5.改变不注重实验的现状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理化生实验。再加上有实验条件好,班级人数少等客观因素,国外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性试验开展的非常好,课内与课外活动结合的也非常好。在这些实验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但国外学生实验的开展并没有特别有效的体系,一些经验由于教学环境上的差异,我们也难以借鉴。
在国内,自新课程改革以后,理化生实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能保证课本上的实验开齐开足。但各个学校和老师重视的程度差异很大,实验开展以演示性、验证性为主,应对考试的成分比较多,并没有把实验活动的开展上升到对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高度。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 理论价值: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我们对指导理论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思考,从而使我们对实验的认识和操作都上升到一定高度。
2. 实践价值:通过资源整合和开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形成校本化课程,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软、硬件协调发展,追求高位均衡教育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三、课题的界定
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通过实验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其规律,并能为掌握其它相关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成兴趣和求知欲的实验。
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和利用: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教学领域,对教材既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整合性开发与利用;通过引入生活现象进行拓展性开发与利用;通过发挥师生的创造性进行发明性开发与利用,不断发挥趣味实验在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的作用。
四、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理论
首先,在新课程中,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其次,新课程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实现了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三,新课程强调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活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第四,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三大原则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大众教育思想,现代社会大教育观。其根本在于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教育理论。它强调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发展。同时其强调教育应是开放性的,要达到这一点,必须以“做”为中心,强调“教学做合一”,最终目的是培养“手脑联盟”的人才。“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陶行知认为它既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又是教学的总要求,也是教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方法。教学做合一,可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是在“劳力上劳心”。他强调“做”是“学”的中心,“做”也是“教”的中心,没有“做”也就没有“学’’,也没有“教”。他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
陶行知认为,“创我者生,仿我者死”。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倡导的创造教育,就是要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他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而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基于此,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而是通过多元化的呈现方式,组织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引起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质疑,从而使学生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构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四)有效教学理论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五、研究目标、内容、子课题情况
(一)目标
1.研究和探索初中生在理化生趣味实验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思维习惯形成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以及创新的精神。
2.探索初中理化生学科趣味实验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促进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教育观念的转变及课程开发和实施等专业能力的发展。
3.通过对一些趣味性试验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拓展初中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初步构建校本化的趣味实验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学科品牌的特色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现状研究: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活动。
2.开发利用研究:以课本体系为基础,根据学科分类,分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主要为课本实验的整合性开发利用;趣味实验生活化的拓展性开发利用;趣味实验低碳化的发明性开发利用。同时对各子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最终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的研究成果。
3.初中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两个重要纬度研究:教师与学生。教师方面主要是指导策略或评价创新的研究;学生方面主要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
子课题名称
三个子课题组以总的课题研究方案为指导,并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对各子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最终形成内在一致、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要在研究报告、校本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六、研究原则、方法、步骤
(一)研究原则
1.整合性原则:既要注重对课本资源的整合,还要注重对三种不同开发和利用内容的整合。
2.生活性原则:要把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3.全面性原则:全体学生和理化生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二)研究方法:
1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开发研究主要方法:
2理化生趣味实验的利用研究主要方法:
(三)研究步骤
1.申报阶段:2010.1-2010.7
根据有关理论,根据学校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课题研究组,研究制定实践方案,并请专家进行论证。
③根据开题意见,进一步完善实践方案,并制定子课题方案。
2.实践阶段:2010.8-2012.8
※以教研组为单位,理清初中教材中实验体系,并对实验进行整合(包括调整顺序、添加或减少内容、实验组合、器材或物品替换等)。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拓展性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发出生活实验。以个人为单位发明相关小实验。
※完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结合学段开展相关的实验活动。
※组建各级各类兴趣小组,并开展相关活动。
※做好生物园地的规划与开发工作。
※学校课题组对各子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形成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成果。
※学校课题组对各子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形成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成果。
※学校课题组对各子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形成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成果。
※举办课题研究成果展,并对外进行一次全面的展示活动。
※学校课题组对各子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形成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成果。
3.结题鉴定:2012.9-2012.12
拟定总的研究报告,汇编课题研究的论文论著,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提交课题鉴定组验收。
收集典型案例,编写案例集。制作教学课件,形成课件集。
③根据结题鉴定及专家意见,制定进一步完善学校实验教学、实验开发的新措施。
七、研究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大家统一认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2.制度保证:学校制定课题研究管理条例,完善、规定学习研究的具体制度,同时完善相关的奖励机制。
3.经费保证:学校拨专款用于课题研究,以保证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并给予表现突出的教师与学生以物质上的奖励。
4.硬件保证:学校为“江苏省实验装备现代化示范学校”,拥有一个“科学探究实验室”和设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如果需要,我们将申请专项资金,继续配备相关设施与设备。
5.人员保证:学校成立陈宝俊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组,陈校长为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能给予课题组理论上的指导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学校有一批富有热情、教学经验丰富、合作进取意识较强的教师团队。
八、预期成果
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科教学的实验资源进一步得到扩展和提升,通过实验教学,把生活、科学、社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达到“教、学、做”合一。主要预期成果为:
201081820109
第一学期主题:建立兴趣小组,完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完成课本实验整合。
在第一学期中,我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三个学生实验兴趣小组: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分初二、初三两个小组)、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共有120多人参加,占学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同时,我们完善了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学校每学期制定具体的实验室开放计划,实验室分类别对学生开放,每个实验室每学期开放7-8次。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理清初中教材中实验体系,并对实验进行整合(包括调整顺序、添加或减少内容、实验组合、器材或物品替换等);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拓展性和开发性研究;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发明性相关小实验的研究。其中初中教材中实验体系的整合是重点。
第二学期主题:。
444同时我们还对上学期的一些实验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物理无成本小实验”的研究已经初成体系。杨益龙老师的“初中跨学科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潘伟峰老师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家庭小实验有效结合”的研究也进展顺利。
(一)物化成果
在研究中,我们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并根据要求,已经完成了以下资料的汇编:
1、校本课程(一)《实验让学习更精彩》。这本校本课程主要是理化生教材整合性开发、提前性实验与拓展性实验汇编。
2、教师论文集(一)的
3中期评估报告的撰写。我们所有的教师都以成果和总结的形式,对学校中期评估报告提供资料,为报告的撰写提供保证,同时对评估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20091020117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经济资料的搜集与利用--《经济师》1992年03期
经济资料的搜集与利用
【摘要】:正 研究问题必须从问题的事实总和出发,这是唯物主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于经济师来说,搜集经济资料,不是搜集零碎不全的经济资料,不是搜集那种只反映事物的一鳞片爪的经济资料,而是要反映事物整体、事物全貌的资料。只有掌握了事实的总和,才能经过研究作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搜集经济资料的过程,也是对经济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在从事经济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只有运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研究问题必须从问题的事实总和出发,这是唯物主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于经济师来说搜集经济资料,不是搜集零碎不全的经济资料,不是搜集那种只反映事物的一鳞片爪的经济资料,而是要反映事物整体、事物全貌的资料.只有掌握了事实的总和,才能经过研究作出正确的结论。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采茹;;[J];新闻战线;1980年06期
;[J];中国金融;1980年02期
操申生;;[J];电子技术应用;1982年04期
;[J];技术经济;1982年02期
吴翘闾;易原绥;;[J];当代财经;1983年01期
易原绥;;[J];江西图书馆学刊;1983年01期
梅国璋;谭艳娟;;[J];辞书研究;1984年04期
艾述伦;;[J];光电工程;1984年03期
荣志宏;;[J];光电工程;1984年03期
;[J];档案时空;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阿风;;[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阿风;;[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A];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Geoscience[C];1991年
刘鲁平;;[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李萍;;[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单强;昝金生;;[A];“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论文集[C];2002年
荆世杰;周其厚;;[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吕晓男;麻万诸;任周桥;陈晓佳;;[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如华;卢险峰;陈丽军;闵水根;;[A];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塑性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刘道胜;;[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冰川;[N];工人日报;2000年
孟焰;[N];中国财经报;2001年
赵亮;[N];中国审计报;2002年
陈旺;[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沈翔远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文毅;[N];解放军报;2004年
国风;[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中央财经大学 郝秉键;[N];大众科技报;2005年
中新;[N];经济视点报;2005年
本报记者 彭波;[N];人民日报;2005年
樊亚洲;[N];中国电力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云祥;[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孟琳琳;[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蔡铨;[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麦少芝;[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许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雪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填空。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3、社会调查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6、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必要性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7、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法。。8、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文献检索。。9、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10、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1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12、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时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向头脑风暴法”。。13、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场记录一种是事后追记。。14、为了收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33|
上传日期: 16:42:5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题研究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