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病故教育了母亲什么是人间大爱人间

纯真情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无​邪​的​稚​子​之​心​,​无​私​的​教​师​之​心​,​无​畏​的​战​士​之​心​,​拳​拳​爱​意​感​人​肺​腑​。​在​那​个​战​争​与​危​难​交​织​的​年​代​,​延​安​保​育​院​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大​爱​抚​平​了​孩​子​们​的​悲​伤​与​恐​惧​,​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延​安​保​育​院​的​情​怀​与​奉​献​。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嚼饭喂食弃婴29年夫妇演绎人间大爱 不能叫妈也是我女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网事·感动2014)嚼饭喂食弃婴29年 山东农村夫妇演绎人间大爱
(中国网事·感动2014)嚼饭喂食弃婴29年 山东农村夫妇演绎人间大爱新华网济南3月3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 张志龙)面对患有先天性脑瘫、没有咀嚼功能、大小便失禁的残疾弃婴,29年来,山东日照农家夫妇曹宗恋、王均秀两人一直嚼饭喂食,不离不弃。王均秀因此牙齿多处患病,现在有5颗牙齿镶的是假牙。“她不能开口叫一声妈妈,也没啥好抱怨的,她就是我们的女儿。”王均秀说。有网友评论,对生命的敬畏总是让人感动。这不是简单的父爱母爱,是大爱,是善良。17个水饺,喂了48分钟“来,多吃点,迎弟最漂亮了。”正月二十八傍晚,日照东港区陈疃镇曹家官庄村的农家妇女王均秀跪在炕上,把刚刚出锅的水饺嚼碎了,“嘴对嘴”喂到了女儿迎弟口中。这是一个有些局促的农家小院,除了柴火、灶台外没啥摆设。迎弟侧躺在家中的炕上,五六十斤重的她四肢蜷缩在一起,张着大口,嗷嗷待哺。炕头上面挂着一个“小太阳”取暖扇。屋里角落堆放着十几棵大白菜。“你得夸她、说好话,她才爱吃。爱吃的时候喂半个小时就行,不爱吃的时候要喂1个多小时。”58岁的王均秀边说,边用手指顺着脸将迎弟口中“溢”出的白菜水饺往嘴里送。“平时吃馒头、大饼,嚼得多了,牙齿发麻,现在稍微硬点的东西都不敢嚼,水饺也嚼不烂了,镶了5颗假牙。”王均秀指着自己的上门牙说,这两三年,老伴曹宗恋嚼饭的次数也多了起来。王均秀言语间表达了对老伴的歉意。曹宗恋也拿起了一个水饺,嚼了起来。他说,迎弟喜欢吃花生米,老伴的牙是嚼花生米嚼坏的,“10多年了”。王均秀在一旁听着,憨厚地笑了笑,没有说话。饺子吃完,曹宗恋盛上一碗饺子汤,一个劲地吹凉后,递给妻子。“迎弟,喝点水。”曹宗恋把女儿的被褥往外拨了拨,摸了摸红红的脸蛋。这顿饭,迎弟吃了17个水饺,父母一起嚼了48分钟。这是条人命,必须拿出真心迎弟是捡来的。在曹宗恋的回忆中,时光回到了1985年农历三月十六傍晚。“天都快黑了,我开着拖拉机给供销社送酱油从日照返回途中,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村看到一个纸箱子,里面是被子包裹的小婴儿。”曹宗恋说,“小被子里面有张小纸条说,请好心人收养。”彼时刚结婚不久的曹宗恋把婴儿抱回了家。“我给你抱回来一个宝贝。”曹宗恋回家就对妻子王均秀说。夫妻俩随后发现,孩子是“有问题”的。“动她四肢、挠挠脚心都没有反应。”王均秀说。夫妇俩辗转去了日照、临沂、济南的几家医院检查后,婴儿均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等疾病,无法根治。很多医生说,孩子没救了。也有村里的老太太说,这孩子长不大,四五岁就得“走”。不过,曹宗恋夫妇并没有因此放弃,“无论怎样都是一条生命,必须拿出真心。”曹宗恋对记者说着当时的想法。两人收留了她,后起名“迎弟”。同年12月,他们自己的儿子曹营出生了。儿子慢慢长大,迎弟依然没有发育,一直躺在床上,王均秀就嘴对嘴来喂食,并一直像照顾婴儿一样给换屎尿布。这一照顾,就将近30年。不能开口叫妈,她也是我们的女儿“平淡个事,还当个事了。”采访中,憨厚的曹宗恋反复跟记者说,带着浓烈的当地口音。曹宗恋家并不富裕,家里种了3亩果树和几分田地。虽如此,一家人都没有放弃,也很少抱怨。“2008年老伴患上了肝硬化腹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些外债。现在一个月也得千把块钱的药钱,日子紧点,但过得挺踏实。”困难面前曹宗恋乐观依然。也有很多邻居、朋友劝王均秀放弃。“这么多年,我早已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女儿。只要我在,我就不会让她饿着冻着。”王均秀说。曹营在日照一家快递公司打工。“最困难的时候奶奶瘫痪在床,姐姐也躺着,妈妈还肝病住院……不过现在都过去了,家里会越过越好。”在邻居的眼中,这一家人“不简单”。村民曹纬友说:“换了在别人家,迎弟早就没了。快三十年了,啥也不能自理,这得多大的耐心啊。”一旁的村民徐茂娥接上话茬:“听说迎弟的亲生父母托人打听过小孩,一听孩子现在这样,连来也没敢来。”“迎弟这一生,不容易。人家的‘识字班’(指未婚女子)都出去买新衣服,亮大膀(指穿得漂亮),嫁人,过年还能回娘家送箱酒,我家闺女只能躺在床上。”说到这话的时候,一向乐观的曹宗恋眼角有些湿润,迎弟却在一旁“啊啊、啊啊”地叫。曹宗恋接着笑了起来,悄悄对记者说:“不说了,不愿意了,她能听懂。”有网友评论称,这不是简单的父爱母爱,是大爱,是善良,是不离不弃的承诺。新浪网友“郭月月是女王”说,比母爱更伟大的感情是善良!“没想过她开口叫妈妈,但不能开口叫妈,她也是我们的女儿,一辈子都是。”王均秀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104876
播放数:134802
播放数:225903
播放数:102542
48小时点击排行“袖珍母亲”演绎人间大爱
30年前,一位身患侏儒症的姑娘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时光流转,她们的生命因为彼此而变得完整。
&&&今年60岁的金小华在乐余镇稻麦良种场算得上是个“名人”,打听她的家并不难。昨天上午,记者找到那座普通的二层小楼时,大门正敞开着,头发已有些灰白的金小华坐在门口,看着几乎和她一般高的外孙女画画,满脸的慈爱。女儿金瑜在一旁剥着毛豆,不时抬起头瞅瞅祖孙俩,浅笑盈盈……微风习习,送来阵阵桂花清香。
  金小华说,如果没有这个女儿,她可能会孤独终老;金瑜说,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个妈妈给的。
  她坚强善良,
  捡回弃婴当成亲生女
  1953年,金小华出生在乐余原四一农场(现稻麦良种场)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她是第9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在这个清贫的家中,多一个人便意味着多一份负担,但父母一点也没有嫌弃小女儿,反而视若珍宝,呵护备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生命给家里带来越来越多的欢乐。然而,不幸却在这个时刻毫无征兆地降临。金小华两三岁时,一场小儿麻痹症夺走了她的健康。但现在想来,那还不是最糟糕的。到了上学的年龄,她似乎停止了生长发育,身高怎么也超不过1.2米。虽然当时还不懂什么是侏儒,但眼瞅着同学猛长个子,她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常人的不同。
  好在,金小华是个开朗的人,就算是面对别人打量的目光,她也从不躲避。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颇有主见的她早在心里打算好了:“这辈子不嫁人,一个人过,自己养活自己。”
  然而,命运一兜三转,人生的变数总是无法预料。在她29岁的时候,上天给了她一份“礼物”。
  那是1982年4月的一天,微凉的空气中透着春的气息。一位好心的村民前往杨舍镇青龙桥赶集时,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由于他自家还有4个子女要抚养,便将女婴带回村里,看看有哪个好心人愿意收养。
  闻讯赶来的村民不少,却都出于生计考虑,犹豫不决。此时,金小华正夹杂在人群中,她原本是来看热闹的。见女婴啼哭不止,善良的金小华于心不忍,伸手将她抱于怀中,轻声哄着。没想到,孩子竟止住了哭声,小嘴一咧,冲她笑了。金小华的心“咯噔”一下,“这孩子和我有缘哪”。直到现在,谈起这件事,金小华还是觉得“被孩子的笑征服了”。
  金小华抱回了一个孩子,这在家中引起了不小的“地震”。最无法接受的是母亲,她原本还想说服女儿找个婆家,将来也好有个依靠,如今添了个娃,找对象就更难了。更让她发愁的是,身材矮小的女儿如何拉扯孩子?将来的日子怎么过?
  可是,母亲的苦口婆心依然改变不了金小华的决定。拗不过固执的女儿,母亲选择了让步,默默地接受了这个捡来的“外孙女”。金小华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瑜。
  她省吃俭用,
  含辛茹苦将养女抚养长大
  家中多了一张嘴,原本并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了。
  初中毕业的金小华一直在场部农业科工作,一个月有21元的收入,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但自从孩子进了家门,光奶粉钱,一个月就花掉了近30元,更别说其它的辅食了。只要有空,金小华就想方设法挣钱。她当过计划生育指导员,为的是每个月多挣4块钱;晚上,她在煤油灯下织花边,直至深夜;每次去市区开会,她连饭都顾不上吃便匆匆赶回,为的是省下三五元的午餐补贴。
  孩子给金小华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无论走到哪里,家里的女儿都是她最惦记的。从未生育过的金小华照顾起孩子,并不输于任何一位母亲。大热天,家里没有电风扇,她整夜为小金瑜扇蒲扇;孩子抱久了,她的胸前、手腕上捂出了痱子。冬天,她时常把奶瓶放在胸口捂热后,再喂给孩子吃。小金瑜上学了,虽然学校距家只有200米,但金小华每天亲自接送,风雨无阻。学校门口那抹与众不同的矮小身影至今仍深深印在金瑜的记忆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金瑜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家和别人不同。比如,她没有爸爸,和妈妈长得一点也不像。面对女儿的询问,不知如何作答的金小华只能竭力安抚,她觉得应该“等女儿大些再告诉她真相”。事实上,聪明的金瑜早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但之后她从未在母亲面前提起,怕伤了她的心。
  日子过得再艰难,小金瑜的穿戴总是整整齐齐。要强的金小华宁愿从自己牙缝里省点,也不愿亏待了孩子。在小金瑜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为《我的妈妈》。这是小金瑜写得最出彩的一篇,她在文中写道:“妈妈给我穿的都是新鞋,她自己的鞋子却是补了又补……虽然她是最矮的妈妈,但在我心中,却是最美的,也是最高大的。”老师在全班朗读了这篇作文,
很多同学都湿了眼眶。
  自从收养了小金瑜之后,各种声音也接踵而来,不少人都摇头叹息:“自己都还照顾不过来,这个女娃怕是养不活了。”然而,当小金瑜慢慢长大,甚至考上了大学,村里人不得不对金小华刮目相看。
  是啊,谁能想到,这副弱小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她胸怀大义,
  反劝养女与亲生父母相认
  这么多年来,金小华还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心结,那就是万一金瑜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该怎么办?每每想到这,金小华总觉得“喘不过气来”,随即,她又安慰自己,“这个地方比较偏僻,就算找,也不会找到这里”。没想到,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2009年的一天,城中派出所陈晓军打来的一个电话让金小华慌了神,因为对方问她是否领养了一个女婴。生平第一次,她撒了谎,那天晚上,她整夜没有合眼。
  接下来的几天,只要电话铃声一响,她就惊得直打颤。曾经的担心成为了现实,残酷地摆在了金小华面前。“与其如此,不如和金瑜推心置腹谈一谈,看看她的态度。”侄女的一番话让金小华渐渐平静了下来。没想到,女儿对当日被父母遗弃一事耿耿于怀,并不想认亲。“我就你一个妈。”虽然知道女儿在赌气,但金小华感觉得出,这个女儿和她贴着心。
  然而,遍尝生活辛酸的金小华是善良的。当她得知金瑜的亲生父母已经苦苦寻找了15年,久久无法释怀,“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会丢了自己的骨肉啊”。权衡再三,她决定说服女儿和亲生父母相认。“妈妈还反过来做我的思想工作,说‘他们找了那么多年,证明还是爱你的’。”金瑜依旧记得当初母亲说过的话。
  亲人最终还是相认了,但并不妨碍母女俩的感情。自从金瑜结婚嫁到了鹿苑,她每天都要和金小华通个电话,两人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三年前,金小华因腰椎间盘突出动了一次手术,都是女儿侍奉在身边,村里人都说金小华有福气,“养了个孝顺女儿”。
  现在,金小华的外孙女都已经6岁了,金瑜索性把母亲接到了鹿苑一起住,“每天看到妈妈,心里觉得踏实”。
  但凡和金小华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被她的快乐和开朗所感染。这位命运多舛的女子从来没有抱怨过老天的不公。相反,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她常常感谢上苍的垂怜,给了她一个孝顺的女儿,给了她一个美好的家。而她这份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的爱,也成为了稻麦场村民茶余饭后的美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好妈妈”诠释人间大爱 安徽日报
06 民生新闻
“好妈妈”诠释人间大爱
57年如一日,长丰县农妇杜和平把自己5个子女养育成人,并且抚养了4名孤儿――本报记者 张鸣本报通讯员 杜刚  她是一名农村妇女,有亲生子女,却毅然抚养了4名孤儿;她家境并不宽裕,含辛茹苦将9个子女拉扯大,用无私的母爱诠释着人间大爱。她叫杜和平,今年76岁,家住长丰县造甲乡六方村。在造甲乡,谈起杜和平人人都充满敬佩之情。  1957年,杜和平嫁给丈夫王道芳。当时,村里一户夫妻俩相继亡故,留下8岁的女儿无人照顾。杜和平当即决定将这位孱弱的女孩带回家抚养。丈夫回来后,杜和平好言相劝,最终说服了丈夫,夫妻俩给女孩起名王德英。这是杜和平收养的第一个孩子。  长大成人后,王德英出嫁,杜和平像嫁女儿一样,为她置办好嫁妆。王德英喊杜和平“三婶”。“我父母双亡,早就把三婶当成妈了,遇到什么事都要找三婶商量。 ”现在的王德英虽然有了自己的儿孙,但她没忘“妈妈”的好。  随后十余年,杜和平生育4个儿子和1个女儿。虽然孩子多得满地跑,可杜和平的善心未减一分,收养了本村孤儿王美和她的弟弟。“那几年真是苦,没饭吃,就用野菜充饥。 ”孩子们嗷嗷待哺,让家徒四壁的杜和平陷入困境。 “既然收养了,就是我不吃,也要把他们喂大。 ”杜和平凭着人缘好,从亲戚朋友那儿寻求接济。农村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杜和平慢慢走出了困境。  1991年,杜和平53岁了,冬天的一个早晨她又从草垛捡拾到一个弃婴。买不起奶粉,当杜和平看到儿媳喂养孙女时,打起了儿媳的“主意”。杜和平反复劝说,儿媳被婆婆的善良打动,答应让女婴和自己女儿同喝自己的奶。这名弃婴叫王雪梅,今年23岁,是杜和平孙子辈的“女儿”,叫杜和平“奶奶”。  为给小雪梅读书,杜和平没吝惜过一分钱。“当时好多人不理解,捡的孩子,念书有啥用,给她吃就行了。 ”村干部李昌好说,在村民的不理解中,王雪梅大学毕业了。  “虽然家里不富裕,我少吃两口,慢慢也就熬过来了。 ”如今,杜和平的子女大多已成家,儿孙满堂的她笑着说:“一到过年,孩子们都回来,两大桌都坐不下! ”大爱母亲大义妻子 回答了什么是人间至爱_头条_新闻中心_中国寿光网
大爱母亲大义妻子 回答了什么是人间至爱
寿光日报讯 (记者&宋晓青)有一种爱叫舐犊情深,有一种爱叫患难与共。为了挽救患有尿毒症的儿子,稻田镇58岁的农家妇女李爱萍捐肾救子,将自己一颗肾移植入儿子体内,为儿子换回了第二次生命;为了照顾丈夫和婆婆,坚韧的年轻女子隋永芹不离不弃,支撑起了丈夫生命的天空。
母亲李爱萍:为了救儿子,搭上我的命我也愿意
2014年农历十月的一天,李爱萍见儿媳隋永芹独自回到老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咋了,跟成波吵架了?跟娘说,娘熊他&,但儿媳却摇了摇头,一脸凝重地告诉李爱萍:&娘,医生说成波得了尿毒症&。李爱萍当场愣住了,成波还那么年轻,孩子才一岁多,往后怎么办?回想起来,李爱萍仍泪流不止。
要治李成波的病,要么换肾,要么长期透析。但医生说做透析副作用很大,建议换肾。换肾,换谁的?李爱萍把全家叫到一起,说:儿媳妇还年轻,她不能捐;家里的温室得靠老伴打理,他不能捐;成波哥哥有哮喘的老毛病,他也不适合捐&&说来说去,李爱萍就一个观点:我给儿子换肾,搭上命我也愿意。
母亲要为自己捐肾,李成波坚决拒绝了。李爱萍小时发烧烧坏了耳膜,一只耳朵听不见,常年种温室又患上了椎间盘突出。&娘生了我、养了我,我还没回报一分,要是再让她把肾换给我,我就是最大的不孝子&。但李爱萍很坚持:&要当孝子,成波你就好好地活着。&
查出重症,李成波没哭过,但娘铁了心给他换肾,他再也忍不住了。
2014年底,李爱萍生平第一次走出寿光来到济南,为捐肾做配型前的身体检查。或许上天也眷顾这个救子心切的母亲,检查结果很理想,可以配型。
日,是李爱萍为儿子移植肾脏的日子。早上8点,在手术室前,李爱萍拍了拍成波的肩膀:&别担心,没事&。上午11点半,李爱萍终于被推出了手术室,李成波看了一眼仍在麻醉中的母亲,流着泪被推进了手术室。直到下午4点,李爱萍完成了她最大的心愿:她的肾脏被成功移入儿子的体内。
为了准备手术,他们提前到济南住进了医院。为了省钱,隋永芹和李爱萍总是打一份饭菜,先给李成波吃,等他吃完了,隋永芹和李爱萍就偷偷地在病房走廊里就着从家里捎去的咸菜啃凉馒头。隋永芹心疼婆婆,她说:&娘啊,你也要手术,你得吃点好的。&但李爱萍不听,怕儿媳偷着给她买菜,每顿饭李爱萍都跟着隋永芹去买饭。
手术做完后,为了省钱,李爱萍没等拆线就硬是回了老家。后来刀口化脓,好久没有痊愈,动手术的一侧身子也落下了麻木的症状。
妻子隋永芹:只要能救丈夫,砸锅卖铁我也干
断断续续说到这里,隋永芹眼里的泪从未断过。隋永芹疼丈夫吃的苦,疼婆婆受的疼,却只字不提自己受的难为。&&&&&还是李爱萍告诉我们,在医院陪床的日子里,隋永芹舍不得花钱租一个陪护床,每晚都是趴在床边休息,晚上李成波一有点动静,隋永芹就立马起来照顾。自从李成波查出身体不好,隋永芹就再也没睡过安稳觉。
早在查出尿毒症之前,李成波查出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三期。2013年底,李成波感冒连续两三周不见好,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李成波患了慢性肾小球肾炎三期,并告诉他们这个病不能根治,需要一辈子吃药。隋永芹心里难受,但她强忍着安慰李成波:&咱按医生说的按时吃药,放松心态,不会有事的。&
从此,隋永芹每天督促丈夫按时吃药,并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挑起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担子。要还房贷,要看病吃药,加上日常开销,一月要支出六七千块钱,小两口早已负债累累,为了赚更多的钱,李成波在外面一干就是一整天,直到累得走不动了。隋永芹生拖硬拽地把李成波带到了医院,得到一纸&尿毒症&的诊断书。
李成波的手术很成功,但手术后还是出现了排异反应,器官排异引起了感冒并发展成了肺炎,肝功也因为长期服药引起了转氨酶升高。怕什么来什么,有那么一瞬间隋永芹觉得自己有些撑不住了,但一想到成波的好,想到女儿,想到婆婆和全家为成波的付出,隋永芹就有了撑下去的动力。
治疗并发症费用很高,前后检查、动手术已经花费了近三十万元,亲戚朋友已借了个遍,医院也还欠着钱。继续治疗,每月还需要七千元左右的费用。但隋永芹宽慰丈夫:你只管安心养病,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嘴上说着&别担心&,但隋永芹心里愁得厉害。一个女人,能有多大的办法?能借的已经借遍了。为了给成波治病,公公婆婆六十岁了还在种大棚,隋永芹的父母年近七十,又出来在集市上摆摊卖鞋。成波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后,隋永芹就回了寿光,继续干起了装修。联系客户、设计、施工,原来这都是她和成波两个人的活,现在她一个人干。
早上6点半,隋永芹就要骑着摩托车出门,到晚上7点半天擦黑了才回来。有人劝隋永芹,你还这么年轻,不如带着孩子走吧。隋永芹一口回绝:&这些话,你别说第二回,砸锅卖铁我愿意。&
坚强李成波: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起来
6月10日,在医院住了半年的李成波终于回家了,尽管身体还没什么力气,但见到家人的喜悦让他看上去精神不错。
由于长期吃药,李成波的脸肿得很厉害,脸上起了一层密密麻麻的红疙瘩,女儿见到他已经有些不认识了,怯怯地往后倒退。李成波对父母和妻子女儿充满了感激和愧疚,他感激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母亲,感激扛起了整个家的妻子,也感激日夜操劳的父亲。
李成波说,在医院里,每天支撑他坚持治疗的动力就是家人。到吃药的时间了,李成波从大大小小的药瓶里倒出各种药丸,药丸多得一把攥不过来,李成波连眉头都没皱,一昂头,&咕咚咕咚&咽了下去。对李成波和全家来说,昂头就有希望。
是的,一定是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记者手记:
人间至暖是亲情
隋永芹脸上始终挂着恬静的笑容,这份乐观坚强着实让人惊讶。也许,对其他女人来说,她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隋永芹坚定地选择了坚守。因为她明白,她可以选择,但她的丈夫不能,她年幼的孩子不能。她用她的坚守,阐释了自己对&家&的理解,也启迪了我们对&责任&的感悟。隋永芹的坚持胜过无数。
而对于李爱萍来说,她已经给了儿子第一次生命,没有人要求她再这样做,即使她不这样做,也没有人会责怪她。但她说,当娘的没得选择。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农家妇女给了儿子最深沉最厚重的爱,为儿子燃起了最绚烂的希望。
李爱萍和隋永芹,两个最普通的寿光女人,让我们感知到了至亲至真的亲情,人间至暖是亲情,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爱人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