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河南地区适合种植什么金芒果吗?

芒果树在河南周口能结果吗_百度知道
芒果树在河南周口能结果吗
芒果树在河南周口能结果吗
果性喜温暖,年均温度不适合芒果生长,不耐寒霜。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1℃,最冷月大于15℃,低于20℃生长缓慢,近成熟的果实会受寒害,但以年均温21-22℃。中国能正常生长结果的产区年均温为19,低于10℃叶片、花序会停止生长。世界芒果生产区年均温在20℃以上,几乎全年无霜的地区为多。周口在淮河以北.8-24、坐果和幼果生长需大于20℃的日均温、枝梢生长的适温为24-29℃。芒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最低月均温大于15℃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凤阳金芒果影城影讯_滁州影讯日 00:42 信息编号:b92b33c
生活服务 维修服务
其他_郑州科技市场 德盈科技有限公司
收录查询:
&&分享更易传播
天猫魔盒 赤牡丹 小芒果网络机顶盒河南总代,厂家内置播仕服务器,一键直播,600多个台,配高清线,4兆网速让您畅享高清直播,点播。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发布时间:
来源: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河南省工业生产力布局和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情况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幅员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06亿,常驻人口9402万,辖18个市、158个县(市、区),生产总值2.3万亿元,占全国的5.8%,居中西部省份之首,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河南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不断深化与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确保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设大通关平台,推进贸易便利化。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国内产业,特别是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中原崛起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河南省在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拥有五大优势。一是交通区位优越。河南"九州心腹、十省通衢",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全国铁路有"三纵三横"主通道贯穿河南,通车里程4245公里,目前正在加快形成十字型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建设的1000多公里城际铁路目前已开工3条。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500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拥有郑州、洛阳、南阳3个民用机场,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1200万人次。二是自然资源丰富。河南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发现矿产154种,占全国总数的83%,已探明储量81种,其中钼、蓝晶石、天然碱、水泥产业用粘土等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能源供应充足,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年煤炭产量达到2.3亿吨左右、电力装机规模约5000万千瓦。河南常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每年向省外调出原粮和粮食制成品400亿斤左右,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和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三是产业基础牢固。河南不仅是全国的农业大省,还是全国食品工业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依托资源优势,河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全国工业门类最全的省份之一,食品、纺织、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明显,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2万亿元,占全国的7.5%,位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四是人力资源和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在1亿多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6700多万人,出省务工人员1200万左右。劳动者素质逐步提升,全省每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分别在30万和50万人左右。作为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五是科技力量雄厚。全省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33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674个,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75个,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数量居中西部前列。42个“院士工作站”,在豫“两院”院士17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60万人。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733项,拥有技术贸易机构2863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22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22家;建设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2家、省级技术转移中心4家;科技孵化器22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0家。
第一部分& 工业生产力布局(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
十二五期间,河南将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中原城市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以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的沿京广、沿陇海经济带,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的要求,以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以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为发展轴,以轴线城市为依托、其他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强城市群内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
一、沿陇海经济带
沿陇海经济带包括:郑州、洛阳、开封、商丘、三门峡等城市。
工业生产力布局为:郑州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机械(煤矿装备、工程机械)、轻工(家电)、有色金属(铝)、生物产业;开封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空分设备)、纺织服装等产业;洛阳重点发展机械(重型装备、现代农机、精密基础件)、汽车零部件、石化化工、有色金属(铝、钨、钼、钛)、新材料、新能源(硅光电、能源电力)等产业;三门峡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铝、黄金)产业、石化化工(煤化工)、食品产业基地;商丘重点发展石化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有色金属(铝精深加工)、轻工(家电)、纺织服装等产业。
二、沿京广经济带
沿京广经济带包括: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城市。
生产力布局为:安阳重点发展机械(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钢铁和新型建材等产业;鹤壁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有色金属(镁)、石化化工(煤化工)和新型建材等产业;新乡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起重机械)、轻工(家电)、生物、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业;许昌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力装备)、新材料(超硬材料)、轻工(发制品、箱包)、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纺织服装等产业;漯河食品、电子信息、石化化工(煤盐化工)等产业;平顶山市重点发展机械(电力装备)、钢铁、石化化工(煤盐化工)等产业;驻马店市重点发展生物、农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信阳市重点发展食品、建材、新能源产业。
三、其他城市(沿边协作经济带)
其他城市(沿边协作经济带)包括:濮阳、周口、南阳、焦作、济源等连接邻省的周边地区。
生产力布局为:濮阳市重点发展石化化工、轻工(家具、灯具)等产业;周口重点发展生物、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南阳市重点发展机械(防爆电机、石油钻采设备)、新能源(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伏)、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石化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和食品等产业;焦作市重点发展机械(工程机械)、汽车及其零部件、有色金属(铝工业)、石化化工、生物和石化化工(盐化工)等产业;济源市重点发展机械(矿山安全装备)、有色金属(铅锌)、钢铁、石化化工(盐化工)等产业。
第二部分& 优先发展产业
一、汽车(11)
河南发展汽车产业具有三个优势:一是区位市场优势。河南地处中原,位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且交通网络发达,具有物流成本优势,对中西部地区汽车市场的辐射作用日益凸显。河南汽车市场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5.8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潜力很大;二是要素成本优势。河南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三是局部产业基础优势。河南汽车工业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整车、改装车及零部件企业约1100家,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328.05亿元。在大中型客车、专用车、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日产、海马、奇瑞等在郑州、开封布局乘用车生产基地已经展开。
龙头企业有:郑州日产公司、郑州海马公司、郑州宇通公司、恒天重工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开封分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等传统汽车、摩托车企业,以及中航电动汽车(郑州)有限公司、新乡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许继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南阳防爆集团、河南环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科隆集团、河南金龙集团、河南比得力科技高新能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公司、河南金润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三门峡特种离子膜有限公司、三门峡豫西机床有限公司、豫新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淅川汽车减振器厂、河南万向系统制动器有限公司、、凯迈嘉华(洛阳)新能源公司、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龙瑞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
“十二五”布局发展:在郑(郑州)汴(开封)新区百万辆汽车基地和零部件产业园,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轻型商用车生产基地、经济型轿车、微型客车、皮卡、轻卡和中重卡、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新乡和三门峡等市建设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在驻马店、新乡、南阳、商丘建设专用车、特种专用车生产基地;推进焦作、新乡、鹤壁、南阳、许昌、安阳等6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打造郑州汽车城,将郑州发展成为集汽车研发、生产制造、汽车贸易、金融信贷服务、汽车博览、汽车会展、汽车工业旅游于一体,各功能区分布合理,统一有序的汽车名城。重点发展以下产品:
(一)整车制造(111)
1. 乘用车:微客、SUV、轿车
2.商用车:高档中巴车、中高端客车、城市低地板公交车辆
3.轻型商用车、MPV、皮卡
4.轻、中、重型载货车
(二)改装车(112)
1.公路养护特种车、高速公路护栏清洗车、油用专用车、城市隔离护栏清洗车、路面清扫车、除雪车、环卫专用车、随车起重车等工程养护车
2.冷藏保温车、低温液态运输车、液态食品运输罐车、冷藏罐(制冷罐)、牛奶运输罐(贮奶罐)等冷藏车
3.油罐车、普通罐式运输车、散装水泥车、混凝土搅拌车等特种运输专用车
4.半挂车、自卸车、厢式运输车、集装箱运输车整车
5.军用车、军用改装车
6.消防车、
(三)零部件(113)
1.发动机、节能高效发动机
2.发动机凸轮轴、活塞、变速箱齿轮轴、缸套
3.高性能乘用子午胎、全钢载重子午胎产品
4.汽车传动轴
5.轮毂、车桥、重型汽车钢圈
6.汽车水泵、进排气管
7.汽车转向节、转向器、制动器、减振器
8.汽车三滤、空调器
9.汽车电子:各类车用连接器、车辆智能防盗系统产品及整车线束、ABS、CAN总线系统
10.汽车铸造件:汽车减阻节油器、制动件、悬挂件、差减壳、轮彀
11.排气净化、安全性、NVH(振动、噪声、平顺性)等关键技术
12.汽车油箱、车用蓄电池等
13.汽车轻量化部件生产
14.汽车内饰件
15.汽车模具的精密加工和成套化生产
(四)其它(119)
1.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公交车、高档混合动力客车、二甲醚动力载货车、生物天然气汽车
2.中高档电动轿车、商务车
3.纯电动低速车、四轮观光车、高尔夫车、电动环卫车、社区消防车、电动皮卡教练车等
4.纯电动机场摆渡车
5.出租车换电模式示范项目
6.市政、电力、环卫、邮政等领域专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项目;旅游景区、港区、工业园区专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项目
7.县、乡、村镇地域微型、超微型电动汽车示范运营项目
8.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研发
9.动力系统控制技术开发
10.强电保护技术开发
11.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
12.整车、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检测及评价平台建设项目
13.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4.智能充电站系统建设
15.标准化充电站等配套设施;
16.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
17.超级电容
二、电子信息产业(15)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共6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在电子元器件、新型电池、软件开发、手机、信息家电、光源光伏、工具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局部竞争优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电池材料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电池产量达到2.2亿安时,新型二次电池材料产量达到4万吨,电池材料实力位居国内前列。以敏感器件、光电连接器为主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在国内形成局部竞争优势;以网络防火墙、信息安全保密系统等为代表特色信息安全产业快速成长。信息安全产品、化学与物理电源、新型显示器件、电力电子、硅电子、光电子、电光源、软件领域在电力行业、铁路运输、地理信息、信息安全、金融税务、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在国内占有优势。龙头企业有:许继软件公司、洛阳中硅、洛阳尚德、阿特斯、中光学集团、凯瑞数码、新大新材、开空能源等。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将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同时,鼓励一般加工型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提高本地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吸引一般加工型制造企业将研发设计中心、区域总部等功能性机构落户,形成以设计为核心、制造为基础、关键元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发展格局。“十二五”重点布局发展:富士康IT产业园,推动形成以郑州、漯河、鹤壁、开封、南阳市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格局。主要发展以下产品:
(一)通信及网络设备(151)
1.通信设备产业
2.物联网(传感网)、智能网等新业务网设备制造与建设
3.RFID芯片开发与制造
4.集成电路装备制造
5.宽带网络设备制造
6.支撑通信网的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等设备
7.卫星通信、导航设备产业;
8.数字移动通讯设备产业;
9.宽带网络设备产业;
10.信息安全、网络应用、物联网(传感网)、智能网等新型网络通信设备产业;
11.兼容IPV4/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制造;
12.3G移动通信系统、终端、核心芯片及测试设备制造
(二)电子计算机制造(153)
1.手机及关联配套产业链
2. 手机盖板玻璃
3.硬质铝合金外壳
4.手机电池、元器件、线路板、微电机、喇叭、注塑件
5.专用螺丝、耳机、包装
6.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平板电脑、GPS/北斗导航仪
7.大中型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等产业
(三)电子器件(154)
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
(四)电子元件(155)
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通讯技术等、三网融合、新型显示器、新型元器件产业;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片式元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频率控制与选择元件、混合集成电路、新型机电元件制造
(五)家用视听设备(156)&&&&&
1.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
2.高端环节—TFT-LCD液晶面板
3.光学组件和数码相机项目
4.投影仪生产
5.光电显示、光电元器件、光电转换等关键领域关键技术
6.平板电视
7.多媒体播放器(iPod touch、nano)项目
8.5.5代TFT-LCD液晶面板项目
9.只读光盘和可记录光盘复制生产
10.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TFT-LCD)、等离子显示屏(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关键部件
11.可录类光盘、可录类光盘配套装备、蓝光光盘、双面单层DVD10R可录类光盘研发与生产
12.TFT-LCD、PDPO、LED、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生产专用设备
(六)软件业(157)
1.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智能控制、地理信息、智能电网、行业应用、动漫应用软件开发生产
2.防伪技术开发与运用
3.数字音乐、手机媒体、动漫游戏、计算机图形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内容产品的开发系统
4.软件与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平台、数据异地容灾备份平台。
(七)其它(159)&&&&&
1.精密模具、精密刀具、硬质合金刀具
2.橡塑模具工程
3.仲钨酸铵、氧化钨、碳化钨、钨钢棒等钨制品的核心技术,钨钢刀具
4.光电设备信息记录材料产品 :数码版材、PS版、印刷胶片、柔性版、PCB胶片、CTP制版机系统、电子纸等
5.半导体、电子产品用材料
6.LED光源研发生产产业链:LED半导体照明、外延片、芯片及封装
7.固态照明
8.光学组件及零部件
9.光电子器件产品、红外器件
10.汽车电子、衡器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电子等
11.打印机(含高速条码打印机)和海量存储器等计算机外部设备
12.数字信息家电。
13.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及部件项目
三、机械(10)
河南发展装备制造业一是具有潜力优势:一是具有需求前景,具备成长性;二是具有基础优势: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一定的配套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才科技力量。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6200亿元,形成了一拖集团、中信重工、郑州煤机、许继集团、平高集团、濮阳贝英数控设备等一批骨干企业。在输变电设备、重型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起重设备等行业整体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在大中型拖拉机、大型干法水泥主机设备、二次继电保护装备、高压隔离开关、防爆电机、煤矿液压支架、有色金属加工装备、玻璃深加工设备、超高压直流输电保护控制设备、强力大采高液压支架、核安全级防爆电机、大型空分设备、油压锻造装备等领域优势突出。三是具有要素成本优势和区位市场优势。河南在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方面均有比较优势,煤炭、电力、有色、化工、食品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作为中西部规模最大的装备制造业省份,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河南将重点围绕增强自主创新、服务增值、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四大能力,壮大整机产品规模,推动基础部件和配套产品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建设洛阳动力谷,把洛阳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动力装备制造基地、轨道车辆、轨道交通装备基地;布局郑州、平顶山、林州市煤矿机械、矿山安全装备基地、新乡起重机械、南阳防爆电气、开封重装与空分、安阳、新乡数控机床、洛阳、焦作矿山机械及基础件等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许昌、平顶山市中原电气谷。重点发展如下产业:
(一)通用设备(101)
机床、数控机床及辅具等基础部件和产品;动力机械:高速大功率船用柴油发动机、非道路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节能型摩托车汽油发动机、汽车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电机、发电机、防爆电气及配套装置等产品;阀门、齿轮、齿轮泵、齿轮方位轴承、电梯曳引机蜗轮箱等特种齿轮传动装置等基础件;减速器:硬齿面减速器、高速齿轮箱和齿轮副、用于钢铁、建材等行业的重载大型齿轮减速器;轴承产业:精密轴承、轨道车辆轴承、风电轴承、大型船舶及深海钻井平台钻机轴承、数控机床主轴轴承及单元、大型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印刷机械、高效农业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煤炭综采机械和冶金机械等高速、精密、重载轴承,智能化高转速及特大功率电主轴、NS超强合金系列轴承、高硫合金钢系列轴承、球轴承和大型、特种、精密轴承等高端产品;铸锻件:异型铸锻件、加氢反应器锻件、大型铸锻件、高性能球墨铸铁、耐热铸铁铸件、精密铸锻件;数控机床操作系统、数控机床数控装置、驱动装置等
(二)专用设备制造业(102)
1.石化装备:新型石油钻机、电动复合石油钻机、海底采油设备、高压钻井泵、5000M钻机悬吊系统、系列防喷器、绞车、转盘、天车、无游梁抽油机;采油车、测试井车、固压特车、洗井清蜡类特车、修井机;石油通用设备、储运设备等;高性能交流变频调速电驱动节杆式抽油机、全自动钻井机及配件产品;压力容器、管道管材、化工专用阀门。
2.煤矿机械:采煤液压支架、刮板机、采煤机、掘进机、中型防爆电机等重机产品、装载机、破碎机、电液控制系统、皮带运输机、挖掘机、洗选设备、绞车、钢塑复合管、镀锌螺旋瓦斯抽放管道、轻便防突钻机、手持式乳化液钻机、全液压钻机、矿用系列自救器、压风自救装置、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装置、隔爆开关、煤电钻和风动工具、高爆开关、风机、水泵、皮带监控系统及工矿监测系统等电气产品;千万吨级煤矿超深矿成套设备
3.工程机械:盾构设备、大型工程装载机、叉车、路面机械等;大型液压挖掘机、大马力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架桥机、运梁车;高铁无碴轨道辅设机械、高速公路养护设备等;振动机械、筛分设备;小型建筑机械;挖掘机、叉车、矿用车、小型数字化旋挖钻机等矿用机械、运梁车、搬运机、架桥机、臂架式泵车、混泥土搅拌站等建筑机械
4.大型成套装备:大型铸锻件、重钢结构件和大型数控车床等产品;大型破碎、焙烧机械;大型矿山成套设备:大型矿用磨机、钻机、高压辊磨机、矿井提升机等;大型冶金成套设备:高精度有色金属压延设备、精密冷轧板带成套设备、中厚板轧机、1+4热连轧成套技术装备;不锈钢轧机、精密轧制设备;建材机械:大型水泥成套设备、玻璃深加工设备、除尘设备、垃圾焚烧设备、余热发电设备;分离设备;输送机械
5.现代农机与食品机械:100马力以上、配备有动力换挡变速箱或全同步器换挡变速箱、总线控制系统安全驾驶室的两轮或四轮拖拉机;大功率拖拉机零部件;农业和食品机械,智能、数显、多功能农机具、智能化土壤整理、节水型灌溉成套设备;农机配件,超微粉碎技术装备、挤压成型技术装备、杀菌熟化技术装备、真空冷冻技术装备、保鲜包装技术装备和食品安全检测设备
6.起重机械:港口、集装箱、造船起重机、立体装卸系统和特种重型起重运输类设备;小型起重机、大中吨位、智能型起重机、单双梁起重机、电动葫、变频防爆桥式起重机、多功能起重机、堆垛机、冶金铸造起重机、电站用超低型变频调速起重机、军品吊具;履带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起重机械
7.纺织机械:棉纺设备、大容量涤纶短纤后处理联合机、浆纱设备、宽幅高速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线;
8.救援救灾设备:轮胎式动臂高空作业救援装备、高空作业平台等设备,地震、火灾、泥石流等救援救灾设备;
9.空分装备
10.轻工装备:造纸机械成套设备;包装机械成套设备;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塑料成型新技术与新设备;烟草专用机械设备;电梯产品及服务
11.制冷设备:高效、节能汽车空调的开发与生产,火车、地铁、轻轨空调的开发与生产;新能源汽车空调、新制冷介质汽车空调,新能源冰箱、空调;储藏库、冷藏库、冷冻库、双温库、低温库、室外大型库、大型食品冷藏柜等,高效节能家电开发与生产;采用新型制冷剂的空调器开发、制造,采用新型发泡剂的家用电器生产,家电压缩机,汽车空调压缩机,大中型冷库、冷藏车、低温液体车等专用制冷机组,中央空调用的地源热泵系统等制冷核心零部件,医疗设备专用型冷冻机、冷冻切片机、低温冷冻治疗仪、医用冷藏设备,小型食品制冷电器
(三)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3)
1.特(超)高压开关智能化控制及保护系统,
2.高压避雷器系列化产品
3.轨道交通系统集成技术及开关电器
4. 高、中、低压交流开关设备及关键部件
5.中压成套电器产品
6.电力二次设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
7.电力装备研发和制造
8.风电机组及控制系统、配套零部件
9.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
10.输变电装备电磁铁、漏电断路器等产品,功能电机和电工器材生产;
11. 特高压电缆&&&&&
12.输变电设备、配用电设备、新能源设备
13.高效电力设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机主轴、风力发电设备用橡皮绝缘电缆、风力发电塔杆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机、配电自动化装置、新能源并网技术级装备
(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4)
1.智能仪表仪器传感器:高可靠性力敏、磁敏、光敏传感器和半导体、光纤、生物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
2.水电气暖智能仪表
3.预付费水、电、气、暖仪表
4.智能GSM/GPRS远程集中抄表控制系统
5.高精确度SMART系列水表
6.高精度智能热量表与热量表校表装置
7.监测仪表及系统
8.煤矿安全在线粉尘监控系统
9.气体监测检验设备
10.税控加油机及油气回收设备;
(五)其它(109)
1、应急通讯指挥与救援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
2、安全生产监控技术、矿井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装备;
3、火灾探测报警应用新技术、建筑物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与技术装备;
4、电力安全技术、新型防雷过电压保护材料与技术装备;
5、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安全控制技术、安全溯源与预警技术装备;
6、环境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的光学监测、等离子体处置等技术装备;
7、城市智能视觉监控技术、视频分析技术、视音频辅助刑事侦查技术装备。
四、铁路装备(14)
(一)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143)
铁路及机车专用铸件
(二)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144)
1.铁路养护机械、运梁车等高速铁路施工机械以及钢轨夹板、轨距挡板、弹条钢等产品
2.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综合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三)其它铁路设备制造及设备修理(149)
1. 轨道交通装备:城市轨道列车组装及维护、和谐型电力机车检修及维护、轨道交通装备大部件制造、电气系统、受电弓、接触网部件制造、铁路货车用摇枕、侧架、车轮等产品
2. 站台设备
五、食品(06)
河南省发展食品工业的比较优势。(1)农产品资源丰富。我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油料、烟叶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夏粮产量占全国的1/4,果蔬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奶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粮食、肉类、果蔬、乳制品等产业发展的原料基础雄厚。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生产将进一步向规模化、优质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农业资源优势将更加突出。(2)产业基础较强。我省在小麦和肉类深加工行业具有较强的产业链控制能力,小麦粉、方便面、速冻米面、肉制品等产品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和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红枣、果汁加工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在乳制品、油脂、调味品等领域也形成了一些区域品牌,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967家,主营业务收入7500亿元,在全国稳居第二位。龙头企业有:双汇集团、中烟工业公司、华英、大用、众品、三全、思念、白象、南街村。汤阴等13个县(市)进入全国食品百强县行列。(3)市场优势明显。河南是近1亿人口的大省,本地加上周边内需市场巨大。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食品消费总量稳步扩大,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自给型消费降低,商品型消费增强,发展食品工业具有较大市场需求空间。(4)区位优势突出。河南地处中部,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辐射四周,已初步建成发达的物流通道,具备食品保质保鲜、冷链运输所需的最佳运输半径。(5)要素成本较低。河南劳动力充足,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原料、能源等成本相对沿海省份也普遍偏低,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有综合成本优势。河南拥有一批食品学科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技术支撑能力较强,同时拥有大量熟练技能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要素支撑。
河南将以“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转换为目标,强化原料基地、产品开发、冷链物流、安全检测等关键环节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推动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融合,促进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千万吨绿色食品深加工工程,提升面制品、肉制品、乳品果蔬饮料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推进主食工业化,做大休闲食品、调味品等成长性产业,提高烟酒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双汇集团等10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十二五”布局:加快安阳、新乡、郑州、漯河等沿京广食品产业带和鹤壁、商丘、周口等重大食品加工基地建设,提升新郑、汤阴、郑州马寨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壮大特色食品产业集群规模,推进信阳、三门峡、南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建成食品工业强省。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061)
1.油脂加工产业链
2.淀粉深加工产业链:玉米(薯类)-淀粉-生物发酵制品产业链;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氨基酸、有机酸、多元醇、聚乳酸等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生产; 麸皮、胚芽、高浓度废水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新型膜分离、色谱分离、节能高效蒸发浓缩等先进技术设备应用
3.玉米副产品领域研发,胚芽油、木糖醇、酶解饲料和饲料酵母等食化产品
(二)食品制造业(062)
1.面制品产业链
2.肉制品产业链
3.果蔬深加工产业链:果蔬-保鲜加工-果蔬制品产业
(三)饮料制造业(063)
1.乳制品加工产业链:液体奶、配方乳粉;
2.果蔬汁饮料、葡萄糖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碳酸饮料和饮用矿泉水,功能性和运动型饮料;优势高端白酒、啤酒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葡萄酒、黄酒生产、保健酒、药酒产业
3.先进灌装和包装技术应用;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酸乳、功能乳和乳粉等产品生产;特色含乳食品、乳蛋白、乳糖等精深加工产品生产
4.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冷杀菌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及乳清综合利用技术、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和非乳成分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5.重点企业建立自有奶源基地,原料乳进厂检验、生产过程监控、产成品质量检验等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四)其它(069)
1. 以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酿造产品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2.酿酒污染物减排集成技术、过程节水与废水回用技术开发
3.休闲食品制造。各种风味、强化营养的威化饼干、夹心饼干、果蔬饼干、无糖低热量饼干、儿童营养饼干等开发;巧克力类产品生产;糕点、果脯、肉脯、糖果、干果等休闲食品生产
4.先进焙烤工艺、微波技术等加快技术应用
5.调味品制造。大豆蛋白、骨素、木糖醇等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与高档方便面、方便汤、调理菜肴等相配套的膏状、液态方便调味料生产
6.味精、酱油发酵过程节水与污染物减排技术应用
7.玉米快餐产品、玉米休闲产品和玉米方便产品等玉米终端食品
8.酱菜腌制现代化技术研发及应用
六、轻工(07)
河南发展轻工业总体上优势条件在不断加强。从市场优势看,近1亿人口的大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轻工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上升。从区位优势看,河南地处中原,随着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辐射周边的区域性或全国性轻工消费品专业市场,降低出口产品物流成本。从要素成本看,河南具有长期的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优势,土地、电力等要素供应相对充足,对承接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转移优势突出。从发展基础看,发制品、造纸、皮革、塑料等行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地位,PVC、电池等原材料产业发展迅速,玉雕、钧瓷、三彩、汴绣、丝毯等工艺美术资源丰富,家电、家具专业市场发展迅速,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为轻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河南省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0亿元,龙头企业有:河南新飞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郑州)公司、河南香雪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科隆集团、新乡市龙腾制冷高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冰熊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屹林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兆邦电器有限公司、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雅宝家具有限公司、河南兰考三环华兰实业集团、大班家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省花城办公家具有限公司、郑州市双凤鞋业有限公司、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河南三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河南博奥皮业有限公司、沁阳市金牛皮业有限公司新乡黑田明亮制革有限公司、河南省方园有限公司、河南雪中王皮业服饰有限公司、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金誉(河南)包装有限公司、河南金芒果印刷有限公司、安阳塑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三虹化工有限公司、河南银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乡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龙源纸业有限公司、濮阳龙丰纸业有限公司、驻马店市白云纸业有限公司、新乡鸿泰纸业有限公司、河南一林纸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江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金龙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等。
“十二五”布局:培育壮大郑州、新乡家电、周口制鞋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五个千亿元产业。
(一)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071)
1.制革:鞋面革、服装革、汽车坐垫、家具装饰革、防水防污多功能高档皮革
2.皮革(毛皮)服装加工
3.箱包皮具
4.制鞋产业
(二)家具行业(073)
1.木制家具:板式、实木、综合类家具
2.软体家具:沙发、床垫、软床
3.金属家具
4.塑料家具
5.玻璃家具
6.橱柜:实木、板式、综合类橱柜
7.木门:实木、板式、综合类木门
8.楼梯:实木、金属楼梯
9.办公家具
(三)造纸及纸制品业(074)
河南省现有(2010年底)规模以上造纸企业280家,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41.2亿元,实现利润56.9亿元。主要龙头企业有:河南银鸽纸业、新乡新亚纸业、河南龙源纸业、河南省江河纸业、濮阳龙丰纸业、驻马店市白云纸业、新乡鸿泰纸业、河南一林纸业等。重点发展以下产品:
1.高档生活用纸
3.包装用纸
7.信息用纸、食品医疗用纸、复合纸、汽车滤纸、装饰涂布纸、喷墨纸、干法系列纸、环保生态型文化纸等特种用纸
9.高档笔记本、作业本等
(四)印刷业(075)
1.绿色、创意印刷产业
2.高档纸箱、纸盒
3.农副产品食品安全功能性包装材料项目
4.高档环保彩印包装项目。
(五)塑料制品业(077)
1.塑料管材、型材
2.塑料包装材料,农用薄膜
3.日用塑料制品
4.功能性塑料制品
5.包装膜: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塑料薄膜、PET-G热收缩膜、离子体真空镀铝膜等。
6.包装膜材料的深加工:食品、啤酒瓶、茶饮料、碳酸饮料瓶、奶汁饮料瓶、化妆品瓶等套标以及其他工业瓶集成包装产品等
7.锂离子电池隔膜
8.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料服装膜与过滤膜。
(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78)
1.玩具礼品
2.木材加工
3.新型化纤发丝:蛋白发丝、多功能性腈纶纤维
4.工艺发套工艺发条、男装头套、女装假发、教习头、化纤发和仿人发纤维丝
5.玉雕及工艺品
6.工艺美术陶瓷
(七)其它(079)
1.节能照明
2.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铜箔、铝箔
3.电池: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镍氢、新型铅酸电池等六大系列近千种型号电池产品
4.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场地车
5.空调制冷及小家电生产
6.新型节能、环保和智能化、信息网络化家电产品
7.都市化、专用化家电产品开发
8.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新型节能空调换热器项目
10.冰箱和冷柜项目
11.智能家电监测、测量、控制、调节与远程通信系统
12.氨、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环保制冷剂来替代传统的R22、R134a、HCFC-22等制冷剂
13.白色家电回收生产线
14.各种铜、铝、不锈钢等家电用异型管件
15.冰柜用平板玻璃门、中空玻璃门、箱面框;冰箱用各种饰条、电缆、冰箱专用软料;冰箱用各种减振橡胶块、消声套,硅橡胶堵头,塑料排水弯头、接头
16.家用电器:节能、环保、智能、信息化家用电器产业及零部件开发及产业化
17.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等保温材料
18.柔性铸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节能新型铸管规模化生产
19.高中档精品洁具
20.高档日用装饰卫生陶瓷项目
21.规模化高中档陶瓷墙砖、地砖生产
七、建材(05)
河南建材工业具有雄厚的基础,全行业企业数约30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5200亿元,水泥、玻璃、耐火材料、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长期位居全国先进行列,龙头企业有: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河南省西保冶材集团有限公司、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河南运营管理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惠达卫浴有限公司、洛阳强盛陶瓷有限公司、信阳市上天梯恒源矿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孟州市奥森人造板有限公司等
“十二五”布局:培育许昌、安阳和鹤壁陶瓷、焦作塑料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推进行业重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发展如下产业:
(一)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051)
1.利用现有2000吨/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
2.100万吨/年及以上水泥粉磨系统节能改造
3.集约化机械化开采水泥石灰岩、水泥大理岩、建筑石料等矿产资源
4.50万吨/年及以上人工砂生产线及其技术装备开发生产
5.利用建筑垃圾、尾矿等废弃物生产人工砂等建筑骨料
6.PVC建材、复合木塑制品。
(二)水泥及石膏制品制造业(052)
1.单线年产能30万立方米以上预拌混凝土生产线
2.年产10万吨以上预拌砂浆项目
3.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技术开发与生产
4.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其施工技术开发
5.单班年产量大于5万立方米的水泥预制构件生产线
6.年产6万米以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项目
7.单线年生产能力大于20万立方米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全自动生产线
8.自诊断与自修复混凝土
9、大口径排水管、地铁盾构混凝土预制构件
10.磷石膏板;
(三)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053)
1.高效、节能采矿、选矿技术(药剂)及设备开发、成套设备制造
2.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开发及综合利用
3.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及关键勘探技术开发
4.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
5.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的高纯、超细、改性等精细加工矿物材料生产及其技术装备开发制造
6.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开发,综合加工技术集成和技术成果工程化转化
7.旋流-静态微泡柱分离方法及应用技术
8.轻质、高强、保温、隔热、节能建筑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建筑涂料开发生产生产技术开发及产品制造
9.20万立方米/年以上大型石材荒料、30万平方米/年以上超薄复合石材生产
10.优质环保型摩擦与密封材料生产
11.优质节能复合门窗及五金配件生产
12.新型管材(含管件)技术开发制造
13.大口径塑料管材(直径0.5米以上)、超低噪音排水塑料管
14.住宅高性能外围护结构材料与部件制造
15.单线年生产能力大于6000万块标砖,采用隧道窑一次码烧、硬塑或半硬塑真空挤出成型工艺的高掺量煤矸石烧结多孔砖、承重保温砌块、高档装饰砖生产线
16.单线年生产能力大于6000万块标砖,采用成型压力满足20Mpa/块的全自动液压成型砖机的蒸压粉煤灰多孔砖生产线
17.尾矿免烧砖、尾矿多孔砖制备技术
18.利用湖泊和江河淤泥、农作物秸秆、脱硫石膏和固体废弃物生产节能建筑材料的关键技术;
19.条板类产品在15万平方米以上,复合板类产品在20万平方米以上,薄板类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采用机械化生产的利废节能轻质内隔墙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带装饰面的装配式墙板、钢丝网架珍珠岩夹芯板
20.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电磁屏蔽功能建筑材料制备技术;
21.防辐射建筑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技术;
22.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
23. 非金属矿粉体加工球磨加分级技术
24.蒸压粉煤灰砖液压成型全自动成套生产装备、板材全自动成套生产装备、以及高精度进料控制、温度控制和计量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制造
25.CYM型粉体湿法超细研磨机
27.100m3以上机械搅拌式充气悬浮机
(四)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054
1.电子工业用超薄(1.3mm以下)、太阳能产业用超白(折合5mm厚度可见光透射率>90%)、在线镀膜玻璃和低辐射、自清洁玻璃等特种玻璃
2. 平板玻璃深加工
3.现有浮法生产线采用纯氧燃烧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4.玻璃深加工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玻璃钢)机械化成型技术开发
(五)陶瓷制品制造业(055)
1.节水型坐便器、小便、蹲便器及节水控制设备开发生产
2.高技术陶瓷(含工业陶瓷)产品及装备技术开发
3.采用清洁燃料、大吨位压力机的高中档建筑陶瓷生产
4.陶瓷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
5.精陶、炻瓷、
(六)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业(056)
1.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
2.玻璃熔窑用高档耐火材料
3.石化行业用高纯氧化物耐火材料
4. 水泥窑用高性能碱性无铬耐火材料
5. 钢铁工业长寿命高炉、热风炉用耐火材料
6. RH(炉外精炼)工艺用无铬耐火材料
7. 洁净钢、高效连铸技术等用关键耐火材料
8. 有色冶炼用关键耐火材料
9. 氧化物-非氧化物复合耐火材料
10.中、低品位矾土、镁白云石、焦宝石综合利用及产业化;铝工业尾矿、废弃原料及用后耐火材料的开发应用技术和综合利用;特种高品质耐火原料的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11.垃圾焚烧炉、灰熔炉、化工废液处理炉等装置用耐火材料,玻璃窑全氧燃烧技术用耐火材料,高温烟气除尘、净化用特种耐火材料等高温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用耐火材料;
12.轻质隔热材料微孔高强化技术、低成本纳米绝热材料制造技术和纳米基隔热材料复合技术等高效节能耐火材料;
13.耐火材料窑炉节能技术和装备,耐火材料生产自动化及装备,不定形耐火材料机械化施工技术及装备,特种耐火材料成型技术和装备,耐火材料检测技术及装备等。
八、石化化工(04)
河南发展化工产业的优势:资源禀赋方面,河南煤、盐、水、电等综合优势突出。技术支撑方面,河南在大型煤制甲醇及醋酸、传统煤盐化工、尼龙化工等方面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产业基础方面,河南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拥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近年来,河南化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1176家, 主营业务收入3250亿元,居全国第6位。甲醇、尿素、纯碱、烧碱、聚氯乙烯和尼龙66盐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2、3、4、4、1位。大型煤制甲醇及醋酸、节能型尿素、联碱、高压法三聚氰胺、尼龙化工等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河南煤化、中平能化、洛阳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具有相当产业规模,心连心化肥、安棚碱矿、昊华宇航等行业骨干企业规模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为河南化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龙头企业有:河南煤化、中平能化、洛阳石化、心连心化肥、安棚碱矿、昊华宇航、金山化工、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中原大化有限公司、许昌首山焦化、平煤蓝天化工,濮阳龙宇化工,卫辉豫北化工、开祥化工、昊华骏马化工有限公司、平顶山飞行化工、安阳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开封晋开化工、平煤神马氯碱公司、河南恒通化工有限公司、平煤东大化工、平煤集团开封精细化工厂、尉氏县久龙橡塑、中源化学有限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宝马集团等。
“十二五”布局发展:豫北、豫西和豫东现代煤化工基地。平顶山、漯河、焦济、濮阳、南阳盐化工基地和平顶山尼龙化工基地、洛阳、商丘炼化及其深加工、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
(一)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041)
1.精蜡化工
2.油页加工
3.乙烯、丙烯、聚丙烯(新建年产80万吨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新建连续法及间歇法年产7万吨以下聚丙烯除外)
4.双氧水法环氧丙烷
5.高性能封装材料
6.聚异戊二烯乳液
7.炼油配套项目
8.PTA(对苯二甲酸)
10.聚酯项目
(二)炼焦业(042)
1.煤焦化—焦油—苯产业链:煤→焦炭→煤焦油→改质沥青、精萘、针状焦、水泥减水剂、氧化蒽醌、沥青、洗油、工业萘产业链
2.煤制苯—已二酸—尼龙66盐产业链:己二胺、己二酸、己内酰胺等产品
3.粗苯产品链&&&&&
4.焦油产品链
(三)橡胶制造业(043)
2.医用手套
4.橡胶设备
(四)煤化工(044)
1、煤制甲醇—烯烃产业链:甲醇制丙烯、甲醇制乙烯等关键技术开发
2.煤→气化→甲醇→乙烯和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丁辛醇、丙烯酸及酯、石油树脂、聚氯乙烯、聚乙烯醇。围绕丁辛醇→增塑剂、商品丁辛醇与丙烯酸及酯→高吸水性树脂、商品丙烯酸及酯产业链,积极发展下游加工产品。
3.二甲醚、甲醛、醋酸等产品生产
4.己内酰胺
5.煤气化产品链
6.甲醇—乙二醇产业链、乙二醇项目、丁二醇项目
7.甲醇—聚甲醛产业链
8.醇醚燃料研究、推广、示范工程
9.大型尿素
10.联产三聚氰胺、甲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等产品
(五)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45)&
1.新型染料、涂料、试剂
2.感光材料、信息化学品、胶粘剂、膜材料、生物化工、功能高分子等产品
3.化学添加剂、化学助剂
4.洗衣粉、工业洗涤剂、化妆品
5.环保制冷剂
6.石油助剂、橡胶助剂
8.香精香料
9.氟化盐、钛白粉(新建硫酸法钛白粉除外)、环保涂料
10.有机硅、高温橡胶、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PVP、高纯二氯硅烷等
11.表面活性剂
12.食品添加剂
13.饲料添加剂
14.水处理剂
15.绿色环保橡胶助剂
(六)其它(049)
1.纯碱产业链:联碱、纯碱、纯碱下游产品
2.卤水—真空制盐—纯碱、氯化铵产业链
3.氯化苯、二氯苯、苯胺等
4.氯碱—PVC产品及其延伸产业:原盐-卤水-烧碱-固碱、原盐-卤水-氯气-液氯-氯产品、原盐-氯气-氯化氢-氯乙烯单体-PVC树脂-PVC制品等三大产业链
5.耗氯产品精深产业
6.PVC型材加工
7.工程塑料等精深加
8.尼龙化工:尼龙66切片、环己醇、尼龙66工业丝等尼龙下游产品生产
9. 农用化肥二次加工技术
10.甲烷氯化物项目
11.氯化亚砜
12.氯乙酸等氯深加工项目
13.碱硝化工产品:元明粉下游产品、层硅酸钠、硝酸钠、亚硝酸钠
14.耐霉菌、低毒卫生的功能性增塑剂,环保型胶粘剂、密封剂等产品、苯酐加氢技术、环保型增塑剂系列产品、功能型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的开发,环己烷邻二甲酸酐、DINCH(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等
15.氮肥—复合、混配肥料等农化服务产业链、尿素项目、总氨项目
16.高科技肥料项目
17.粉状磷酸一铵项目、精细复合、混配肥料
18.高效缓释肥项目
19.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态有机无机肥项目
20.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水基化、固体化安全、绿色环保型农药生产
九、有色金属(02)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大省,总体实力居国内首位,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从产业基础看,河南10种有色金属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1位,氧化铝、电解铝、铅量、钼精矿均居全国第1位,铝加工产量居全国第2位,镁金属及镁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铝、铅锌、钼等有色金属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铜、镁等深加工也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精密铜板带、铜管加工规模居国内领先位置,钛及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从技术装备水平看,我省一水硬铝土矿生产氧化铝、400KA大型预焙铝电解、氧气底吹—液态渣直接还原铅冶炼和铜加工技术装备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铝工业是我省有色金属行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以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和铝加工为主线,发电、炭素、氟化盐等辅助产业配套齐全的完整产业链,郑洛工业走廊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铝工业集聚区。鹤壁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镁粉、镁粒生产中心,占据了世界70%以上的市场份额;济源铅锌产业在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铅冶炼生产基地;洛阳地区钼产业正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长葛市初步形成了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群。从企业发展看,国内有色金属30强中,河南占了7家,数量占居第一位,整体优势突出。全省有色金属企业约916家,有色金属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790亿元。龙头企业有:伊川电力集团、新安万基控股集团、河南神火集团、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河南省淅铝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铝业股份公司、河南明泰铝业公司、河南鑫泰铝业有限公司、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鹤壁地恩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济源市金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焦作万方铝业有限公司、中船重工725所。
“十二五”布局:完善和提升煤—电—铝—铝加工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成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和商丘五大铝产业集聚区、济源铅锌综合产业基地、安阳、灵宝等铅锌产业聚集区、鹤壁镁及镁合金综合加工基地、洛阳钼钨产业基地。优先发展以下产业:
(一)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021)
1.煤层伴生铝土矿等隐伏资源勘探开发项目
2.采用先进采矿技术建设现代化铝土矿
3.800万t/a低品位铝土矿浮选垃圾利用项目
4.白云石矿勘探开发利用
5.省外、境外铝土矿、铅锌矿、废旧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及原料基地项目
(二)贵金属矿采选(022)
1.黄金、白银矿产勘探开发利用
2.钼、钨、钛等金属矿产勘探开发利用及伴生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三)常用有色金属冶炼(023)
1.电解铝产能综合节能项目
2.电解铝液直接合金化短流程生产铝合金材料和铸件项目
3.管道化溶出后加矿增浓等氧化铝生产过程余能循环利用项目
4.电解铝骨干企业大型自备机组建设,参股煤炭企业
(四)贵金属冶炼(024)
1.矿产金、冶炼金、白银、金银饰品
2.伴生金、银、铜等贵金属回收
(五)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026)
1.高水平铝合金和高端铝加工技术开发
2.锻造铝合金轮毂、发动机零部件等产品生产
3.铝合金PS板基、CTP板基
4.镁合金汽车零部件、3C产品、高速列车零部件、电动工具、五金产品等深加工产品。
5.镁合金挤压型材和压铸件等产品的生产
6.镁合金板带材
7.铅锌合金生产、铅合金、热镀锌合金、压铸锌合金
(六)有色金属压延加工(027)&&&&&
1.轨道交通、电子、汽车等领域高端铝加工产品生产
2.家电用铝板、铝管、铝箔等产品
3.易拉罐用超薄板、固体包装用超薄铝箔等
4.涂层板、幕墙板、隔热门窗建筑型材等产品
5.镁粉、镁粒、镁屑和镁牺牲阳极产品等优势产品的生产、镁产业的废物综合利用产品
6.高品质镁研发及生产。
7.高精度铜板、带、专用铜管
8.钛板带及换热器等深加工产品生产
9.钨钼加工
10.液态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技术开发
11.镀锌管材、板材、纳米氧化锌;溅射靶材(金靶、银靶、钌靶、钼靶等)
十、钢铁(01)
河南发展钢铁产业的能源优势突出,煤炭产量居全国前列,并且毗邻的山西省是我国煤炭第一生产大省,发展钢铁产业能源保证条件较好。全省现有钢铁企业约260家,主营业务收入2029亿元,产能2330万吨,高炉60座,转炉32座,电炉18座,中宽厚板轧机6套,热连轧宽钢带轧机1套,大型棒材轧机1套, 270mm以上无缝管机组1套。龙头企业有:安钢股份公司、济源钢铁有限公司、信阳钢铁有限公司、南阳汉冶特钢、舞阳钢铁有限公司。
“十二五”布局发展:安阳优质钢和舞钢宽厚板基地。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一)黑色金属矿(011)
(二)炼钢(013)
1.骨干钢铁企业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改造
2.高强度建筑和机械用钢
3.汽车用钢、精密钢管等优钢系列品种
4.合金铆螺纹钢、合金弹簧钢、轴承钢等
5.直径600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
(三)钢压延加工(014)
1.专用宽厚板、优质棒线材
2.大中小配套的H型钢系列
3.优质钢线材以高碳钢、钢帘线用钢
4.中高档棒材系列
5.中高档无缝钢管系列
6.不锈钢板材与锻材等
7.精密薄宽钢带,钢帘线、镀锌钢丝和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多晶硅切割钢丝等
十一、纺织服装(08)
河南发展纺织工业,一有市场潜力:河南众多人口形成的对纺织品服装潜在的庞大消费市场,将成为拉动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二有产业基础优势:河南棉纺能力位居国内第三位,拥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针织服装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河南发挥自身优势,纺织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全省共有纺织服装企业7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约2300户,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排全国第六位,纱和化纤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3和第5位,其中针织纱线产量占全国的1/3,是我国最大的针织纱线生产基地。新野、尉氏、新密、扶沟、虞城等一批纺织服装特色园区初具规模。龙头企业有:神马集团、新野纺织、新乡白鹭、许昌裕丰、河南平棉、河南二纺机、洛阳白马、南纺集团、尉氏纺织、焦作海华、安阳昌泰、漯河双龙,发展后劲强劲。三有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河南是近1亿人口的大省,劳动力供给和低成本优势将长期存在,棉花资源丰富,土地和电力供应相对充足,发展纺织工业具有成本竞争优势;四有地理区位优势: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既在辐射国内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又与东部纺织强省相邻,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具有有利条件。
“十二五”布局发展:打造郑州服装产业集群、安阳、商丘针织产业集群、南阳、周口、许昌开封棉纺织产业集群。优先在郑州、安阳、南阳、商丘、周口等纺织集中区布局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一)纺织业(081)
1.高品质纱线产品生产
2.多品种纤维混纺纱线及高品质纱线
3.医卫用、产业用纺织品
4.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档机织、针织纺织品
5.产业用纺织品
6.纯棉针织品、服装及装饰面料生产
(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82)
1.区域性服装设计中心、展示中心和销售中心建设
2.西服、衬衫、西裤等标准化、批量生产的产品
3.服装企业计算机集成制造及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和装备的应用
4.大规模定制服装生产线和标准化生产线
5.知名运动服装、运动休闲服装流水线
6.知名品牌休闲服装生产线
7.针织内衣裤、棉服、羽绒服、牛仔裤、风衣、夹克等个性化服装系列
8.高档地毯、抽纱、刺绣产品生产
9.童装专业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三)化学纤维制造业(083)
1.芳纶、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等新型纤维
2.差别化、功能性聚酯的连续共聚改性;熔体直纺在线添加等连续化工艺生产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智能化、超仿真等差别化、功能性聚酯及纤维生产;腈纶、涤纶、锦纶、氨纶、粘胶纤维等其他化学纤维品种的差别化、功能性改性纤维生产
3.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等新型聚酯和纤维的开发、生产与应用
4.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品生产,聚酯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等高附加价值产品
(四)其它(084)
1.毛/浴巾、床单被罩、沙发巾、餐巾、桌布和窗帘布等家用纺织品
2. 劳动防护面料,抗油拒水、防静电、防水透湿、防酸碱、阻燃系列、防紫外、易去污及各种涂层等面料
3.动植物蛋白纤维等生物质纤维、桑柞茧丝、彩色棉花、彩色桑茧丝类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与产品
4.采用酶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及染色、短流程湿蒸轧染、气流染色、小浴比染色、涂料印染、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和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及多功能复合等功能性整理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
5.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关键专用基础件和计量、检测、试验仪器的开发与制造
6.纺织行业生物脱胶、无聚乙烯醇(PVA)浆料上浆、少水无水节能印染加工、“三废”高效治理与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7.高水平印染项目
十二、生物产业(19)&&&&&
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龙头企业有: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河南新天地药业公司、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邦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新乡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濮阳泓天威药业有限公司。
“十二五”布局发展:郑州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新乡、焦作、周口、驻马店、南阳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郑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新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
(一)生物医药(191)
1.新型疫苗及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重组人白蛋白、重组VIII因子、α1-抗胰蛋白酶等高附加值产品、乙肝、流感、狂犬、百白破等重大传染病疫苗
2.诊断试剂等药物产品
3.重大疾病防治新药
4.干细胞和基因技术产业化:干细胞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因药物、基因诊断试剂、干细胞移植以及干细胞产品、基于干细胞技术的组织、器官工程等。
5.生物医学工程项目
6.生物医药创新项目
7.高端抗生素药物
8.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9.以生物聚酯、生物化工醇、聚乳酸等为主的生物基础材料制造产业
10.以D-核糖、异VC、酶制剂为主的微生物制造产业
(二)生物育种(193)
生物育种项目
十三、医药(09)
(一)中药饮片加工(093)
1. 中药饮片创新产品、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
2.传统中药产业升级和现代中药开发
3.现代中药包装技术
(二)中成药制造(094)
1.四大怀药、山茱萸、金银花、冬凌草等道地中药产业化
2.常见病、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的中药新药
3.浓缩丸系列产品(六味地黄丸等),新药系列产品(苓桂咳喘宁胶囊、冬凌草抗癌片等);金银花、北柴胡、卫红花、益母草等道地中药资源开发
4.中药疫苗
5.中药注射剂、透皮制剂、软胶囊等中药新制剂产品
6.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
7.中药古方二次开发:用现代制药方法开发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中成药,形成药材种植业—饮片、提取加工业—中成药及保健品、化妆品相关产品生产业—药品流通业的产业链。
8.微生物发酵、转基因、膜分离、指纹图谱等现代生物及现代制药技术向中药制造领域渗透项目
9. 采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纯化等新技术开发的新型中药制品。金银花、丹参等道地中药提纯产品开发及生产
10.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向中药领域渗透。
11.抗病毒、心脑血管、抗肿瘤、妇科类和补益类中药产品;
(三)兽用药品制造(095)
1.中药(兽药)制品
2.专用高效低毒安全型兽药、兽用生物制品、兽用高新制剂
(四)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096)
1.高端抗生素原料药新品种开发
2.发酵药物产业
3.生物发酵技术、抗生素半合成技术、结晶技术、手性技术以及关键性、共性产业化技术和装备开发应用
4.关键中间体及其下游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以6-APA、7-ACA、7-ADCA、GCLE、4-AA等为母核的高端抗生素原料药新品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业链、核苷类系列产品及药物产业链
6.生物保健品
7.医药中间体
(五)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097)
1.新型卫材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2.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
3.吸收性生物蛋白绵、聚乳酸医用材料及制品
4.聚乳酸生物医用防粘连膜、可吸收骨钉、骨板
5.可吸收外科缝线、烧伤抗菌敷料、生物可降解材料
6.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新型医用植入器械、自毁性胰岛素、PLCC等医用新材料
7.新型医用诊断医疗仪器设备、康复工程技术装置、家用医疗器械、新型医用材料生产及医疗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8.诊断试剂
9.口腔及骨科植入体
10.新型人工晶体
11.小口径人造血管、组织工程活性人工皮肤
12.人工肾(血液透析与净化器)、一次性安全自毁型输注器具(包括安全型经脉留置针)、一次性微创介入产品(包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中心静脉导管CVC)、抗凝血介入导管。
十四、新能源产业(18)
河南省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50亿元。龙头企业有:中硅高科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单晶硅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上海超日(洛阳)太阳能有限公司、河南保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天冠集团公司、河南中光学集团公司、四季沐歌(洛阳)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大新有限责任公司、安阳新能光伏有限责任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安阳市凤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十二五”布局发展:南阳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洛阳、平顶山、安阳、许昌等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风电、核电装备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
(一)核能(181)
1.核能项目
2.核电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3.核电装备:特大型高品质核电站用异型铸锻件、核电站加氢反应器锻件
(二)风能(182)
1.风能项目
2.风电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风电整机、风电控制系统、风叶、风电偏航制动器、风电机壳、塔架、偏航、变桨、直驱风机发电机轴承、风力发电机主轴、齿轮箱等产品
(三)太阳能(183)
1.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
2.万吨级多晶硅清洁生产
3.多晶硅铸锭、切片、单晶硅棒、长晶及硅切片、单晶硅研磨片、抛光片及外延片、太阳能光伏组件全产业链
4.晶硅电池、电池片
5.薄膜电池
6.光伏玻璃等基础材料
7.光伏电池
8.太阳能光伏
9.聚光太阳能、控制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10.百兆瓦级薄膜及晶硅太阳能电池
11.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12.薄膜太阳能光电转换关键技术开发
13.光热产业: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超白压延玻璃、TCO(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真空玻璃金属大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光热利用制冷机组
14.太阳能热电联产技术开发
15.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16.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四)生物质能(184)
1.生物质能产业
2.纤维乙醇产业化
3.生物天然气及联产发电
4.燃料乙醇等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
5.生物质原料开发利用
6.沼气、秸秆、垃圾等生物质发电
7.生物柴油等产业化
(五)智能电网(185)
1.智能电网产业园建设
2.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超高压、特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及关键部件,全封闭组合电器系列产品,罐式断路器系列产品,单断口大容量断路器产品,隔离开关系列产品,直流隔离开关产品,电压电流互感器产品,大型整流变压器产品,大型电炉变压器产品,矿用隔爆变压器产品,“变频节能用”移相变压器产品
(六)其它(189)
1.新农村节能住宅建设示范工程
2.地源热泵技术和新农村沼气技术开发
十五、新材料产业(21)
河南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00多亿元,龙头企业有:黄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南钻石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力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煤化集团(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河南科信电缆有限公司、河南现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
“十二五”布局发展:洛阳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鹤壁镁合金、郑州和许昌超硬材料、平顶山光伏刃料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
(一)新型功能材料(211)&&&&&
1.高强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2.新型碳化硅、氮化硅复合材料、高温晶体纤维及制品
3.高性能防火防腐材料
4.高纯耐高温石英玻璃、功能光纤材料、红外激光、新型人工晶体材料、超导材料生产技术开发及产品制造
5.石英晶体光学片、
6.纳米材料:活性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锆磨介、纳米氧化锆陶瓷结构件、锆铝复合陶瓷、多孔纳米氧化锆陶瓷、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氧化铟、氧化锡纳米粉末材料
7.高质量大圆径硅单晶材料;
8.以硅材料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
9.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
10.微波介质材料及新型敏感材料;
11.磁性材料;
12.以微波介质陶瓷/介电陶瓷、铁电陶瓷等为主的电子陶瓷;
13.大尺寸晶体生产的关键技术;
14.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技术。
(二)先进结构材料(212)
1.万吨海绵钛和钛合金制品生产
2.钛合金板带材和钛合金管型材
3.钛合金热交换器等高端钛合金材料制品
4.钛板带、医疗支架产业链
5.镁冶炼废渣—环保陶瓷滤球、蓄热体产业链
6.新型高纯、高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可焊接的铝基合金材料及复合材料
7.高纯净度铝合金材料熔铸工艺;
8.与合金对应的焊接材料的开发与工艺等。
9.不锈钢复合材料、
(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213)
1.碳纤维、碳纤维电力电缆
2.新型导体电缆
3.聚氟树脂膜防寒透湿等复合材料
4.高性能碳纤维
5.安全气囊丝项目
6.高吸水性树脂材料、键合丝
7.赛尔纤维、安全气囊丝、碳化硅精细微粉、太阳能电池微片等化工新材料;特种纤维材料、高特种功能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8.高速高温、超低温、自润滑等轴承和航空用高分子复合材料
(四)其它(219)
1.高品级人造金刚石单晶、多晶、纳米级微粉材料及制品项目
2.合成粗颗粒金刚石单晶及大直径聚晶复合片产业化项目
3.高品级工业钻石项目&&&&&
4.超硬材料制品项目
5.小制品、小微粉生产
6.高档立方氮化硼单晶和大单晶;
7.光伏产业专用微米钻石线;
8.金刚石有序排列锯片;
9.高档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
10.高性能复合超硬材料;
11.各种原辅材料以及各种专用设备仪器等
12.碳化钨及制品等&&&&&
13.电动汽车相配套的制动片、制动鼓、离合器、橡胶片、新能源电池等材料及产品;
14.汽车用铝合金材料、高强度钢材料、合成塑料材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
15.汽车材料轻量化技术开发
十六、节能环保产业(20)
(一)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产业(201)
1.水泥生产线高效除尘
2.大型燃煤电站脱硫除尘、利浦仓储罐、袋式除尘器
3.井下净水设备等环保产品
4.开发滤袋、袋笼、阀门等配套产品
5.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分拣和处理成套设备
6.城镇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备
7.发电站烟气脱硝设备
8.余热发电设备、余热锅炉
10.煤层气发电设备
11.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
12.褐煤提质技术与设备等资源综合利用设备
13.太阳能集热器
14..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成套装备和产品
1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畜禽粪便资源化、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开发
16.水泥窑消纳城市垃圾成套装备
17.褐煤提质成套装备
18.大型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设备
(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再生金属利用(204)
1.余热发电
2.大型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
3.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5.废铝回收利用
(三)节能服务产业(205)
1.节能诊断、能源审计、电平衡、项目规划设计、融资担保、节能评估
2.环境监测、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
3.工业污染治理、节能等专业化运营服务
4.再生物资回收批发
十七、航空航天(13)
河南省航空制造产业主要龙头企业有:安阳神鹰航空科技公司、安阳通用航空产业园、安阳高安模型科技发展公司和安阳揽羽模型发展公司等。着力发展以下产品:
其他飞行器制造(139)
1.轻型飞机零部件及附属专用设备、航空电子仪器设备、机场专用设备、航空食品、轻型飞机上的易耗品设计与制造;
2.轻型飞机结构试验、总装、试飞、适航审定、产品支援技术开发与应用;
3.各类动态和静态航空模型、无线遥控器主板、壳体、无线遥控、遥感、遥测在航模领域的设计与制造;
4.航模产品模拟设备、电子设备、马达、电池、电调、充电器、升级件技术开发与应用;
5.特殊大型航空飞行器道具、展具的设计与制作;
6.伞具、热气球等其它飞行装备制造研发与生产。
十八、生产性服务业(17)
河南服务业年产值约6000亿元,从业人数1500多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全部营业收入227.4亿元。全省先后建立四个软件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核心的软件产业聚集圈。全省商务服务企业8150家,从业人员14.1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37.31亿元。全省科技服务和推广服务业企业574家,从业人数8377人,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
十二五布局发展:中国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济源、安阳、漯河等区域物流中心、郑州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物联网产业基地,郑州全国区域性会展中心、郑州、开封、焦作、洛阳等商务和科技服务中心、郑州工业设计产业园。
(一)现代物流业(171)
1.运输枢纽场站、物流通道、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建设
2.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等行业物流
3.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及配送网络建设
4.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5.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地区总部和区域分拨中心
6.本土物流龙头企业构建全国性物流网络
7.物流先进技术、标准和营运模式开发
8.运输型、仓储型等传统物流业态改造升级
(二)新兴服务业(172)
1.信息服务业和网络增值服务
2.信息安全、数字内容和软件服务外包
3.电子商务等产业
4.物联网产业
5.科技研发、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业
6.科技、创意企业孵化园区建设
7.食品、医药、汽车、机械装备、花卉等会展产业
8.工程咨询、环保、安全评价、会计事务、鉴证、信用服务、评估、代理、经纪和行业组织等中介服务
9.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软件设计、服装设计等创意产业
10.技术、质量等检验检测、技术中介、推广服务
11.标准化厂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2.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信息技术服务
13.会展业和会展设施制造;
14.物流信息及物流技术服务;
15.软件研发、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设计及测试、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16.企业业务流程设计、内部管理、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型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17.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研究、数据挖掘等领域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
第三部分& 逐步调整的产业
一、石化化工产业(04)
(一)煤化工(044)
1.传统煤化工产业
2.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合成氨,磷铵生产
(二)其它(049)
高毒高残留农药项目
二、电子信息产业(15)
1、激光视盘机生产线(VCD系列整机产品)
2、模拟CRT黑白及彩色电视机项目
三、钢铁(01)
(一)炼铁(012)
1.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炼铁高炉
2.铁合金项目
(二)炼钢(013)
1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炼钢转炉
2.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炼钢电炉
3.球团项目
(三)钢压延加工(014)
1.热轧带钢项目
2.彩色涂层板卷项目
3.热镀锌项目
(四)其它(019)
1.石墨电极压型设备、焙烧设备和生产线
2.预焙阳极(炭块)、普通阴极炭块、炭电极项目
3.焦化项目
四、有色金属(02)
(一)常用有色金属冶炼(023)
1.粗铜冶炼项目
2.电解铝项目
3.铅冶炼项目
4.锌冶炼项目
5.镁冶炼项目
6.铝用炭素项目
(二)贵金属矿采选(022)
1.黄金开采项目
2.黄金选矿厂项目
3.砂金开采项目
(三)贵金属冶炼(024)
黄金冶炼项目
(四)有色金属压延加工(027)
有色金属加工项目
五、建材(05)
(一)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051)
(二)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054)
1.平板玻璃产业
2.玻璃球项目
(三)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业(056)
低端耐火材料产业
(四)水泥及石膏制品制造业(052)
1.石膏(空心)砌块项目
2.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3.混凝土铺地砖生产线
(五)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053)
1.粘土空心砖生产线、人造轻集料(陶粒)项目
2.页岩烧结实心砖项目
六、机械(10)
(一)通用设备制造(101)
1.普通高速钢钻头、铣刀、锯片、丝锥、板牙项目
2.单缸柴油机、低速汽车、皮带传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单缸柴油机的手扶拖拉机、50马力以下轮式拖拉机项目
3.非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制造项目
4.非数控剪板机、折弯机、弯管机制造项目
5.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凿岩机、装岩机、小矿车、绞车、矿井提升机、采煤机、挖掘机、矿用搅拌、浓缩、过滤等配套设备项目
6.PO及级、直径60毫米以下普通微小型轴承、8.8级以下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
(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3)
1.电线、电缆制造产业
2.220千伏及以下普通电力变压器、高中低压开关柜制造项目
(三)其它(109)
1.棕刚玉、绿碳化硅、黑碳化硅等烧结块及磨料制造项目
2.砂轮、人造金刚石切割锯片制造项目
3.含铅粉末冶金件项目
七、轻工(07)
(一)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071)
皮毛生产项目
(二)其它(079)
啤酒灌装项目
八、食品(06)
(一)食品制造业(062)
(二)其它(069)
1.味精项目
2.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项目
九、纺织服装(08)
纺织业(081)
1.漂染项目
2.部分棉纺产业
3.丝织项目
4.绞纱染色工艺项目
第四部分&& 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河南省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促进同类和关联企业、项目高效聚集,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食品、铝精深加工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强力推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电池、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承接服装、家电、制鞋、陶瓷、家具、玩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式转移。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100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河南180个省重点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以及城市新区等分布图见本材料最后附图(图中方框内四位数代码与文中园区名称前代码一致)。
一、沿陇海经济带
(一)国家级园区
1101.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级别:国家级
批准机关:国务院
审批时间:1991年3月
产业定位: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
园区工业总产值(2010年):242.5亿元
现有企业总数量(2010年):3856家
园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
现存可开发用地面积:60.3平方公里
园区简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99平方公里,规划面积60.3平方公里。四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目前,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9家,上市企业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61家。市级以上各类科研机构263家,在建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地区适合种植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