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突变抗癌能力cg风险0.58是什么意思

基因p53总风险值数是7.6,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基因p53总风险值数是7.6,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该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53kDa的蛋白质,从而防止癌变;还具有帮助细胞基因修复缺陷的功能,命名为P53。但是事物必然有它的两个方面。p53基因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p53是一个重要的抗癌基因使癌细胞凋亡。这种功能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风险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医学会议频道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ASCO 2016:靶向p53的抗癌药物APR-246临床试验取得成功
作者:佚名&&&来源:生物谷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MedSci备案号 沪ICP备号-1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抗癌科普 | 从基因的视角,重新认识癌症的前世今生_康爱公社-爱微帮
&& &&& 抗癌科普 | 从基因的视角,重新认识癌症…
前世的烙印▼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们一般所说的 “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的成因相当复杂,至今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但一般认为是外部环境与人体自身基因互作产生的非健康结果。 有些人的DNA损伤修复基因先天突变,有些人受到恶劣环境影响,容易造成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后天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为癌细胞。经过不断的生长,不断的变异,形成恶性肿瘤。因此,肿瘤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要想从根本上治疗癌症,就需要在深层次上理解基因。今生的脉络▼在众多基因当中,与癌症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P53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抑制因子,p53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会对细胞分裂起着减慢或监视的作用。细胞p53基因产生的蛋白会判断DNA变异的程度,如果变异较小,这种基因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若DNA变异较大,”p53”就诱导细胞凋亡。由于p53基因的重要作用,他也成为癌症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通过对病体导入外源性正常功能的p53基因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开发一种能够同p53基因互相作用的药物来回复或者增强p53基因的功能来治疗癌症。在p53基因的重要SNP位点rs1042522上由原始型C和突变型G组成。通过研究发现,突变型G会显著增加携带者的患癌风险。这类携带G型的人患癌几率和因癌症死亡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许多。中国人的轨迹▼在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中,发现携带G型人罹患骨癌的风险明显偏高。同样,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癌症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同时,也有研究证明,p53基因同其他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比如在rs1042522G型的携带者中,患有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p53基因上的rs1042522这个突变型在中国人中广泛存在,有超过70%的人携带突变型G,而其中有超过20%的人携带有高风险突变型G,这些人群的患癌风险更高。抗癌公社与360基因联合科普公社为更好的为社员服务,特携手360 基因长期给大家带来防癌、抗癌相关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感谢360基因的合作与支持:
点击展开全文
抗癌公社的订阅号。30万+社员抱团、160多家媒体报道,捧回5个大奖的抗癌公社,你加入了吗?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400-518-360
> 从基因的视角,重新认识癌症的前世今生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我们一般所说的 &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的成因相当复杂,至今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但一般认为是外部环境与人体自身基因互作产生的非健康结果。有些人的DNA损伤修复基因先天突变,有些人受到恶劣环境影响,容易造成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后天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为癌细胞。经过不断的生长,不断的变异,形成恶性肿瘤。因此,肿瘤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要想从根本上治疗癌症,就需要在深层次上理解基因。
在众多基因当中,与癌症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P53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抑制因子,p53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会对细胞分裂起着减慢或监视的作用。细胞p53基因产生的蛋白会判断DNA变异的程度,如果变异较小,这种基因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若DNA变异较大,&p53&就诱导细胞凋亡。
由于p53基因的重要作用,他也成为癌症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通过对病体导入外源性正常功能的p53基因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开发一种能够同p53基因互相作用的药物来回复或者增强p53基因的功能来治疗癌症。
在p53基因的重要SNP位点rs1042522上由原始型C和突变型G组成。通过研究发现,突变型G会显著增加携带者的患癌风险。这类携带G型的人患癌几率和因癌症死亡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许多。在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中,发现携带G型人罹患骨癌的风险明显偏高。同样,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癌症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同时,也有研究证明,p53基因同其他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比如在rs1042522G型的携带者中,患有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而p53基因上的rs1042522这个突变型在中国人中广泛存在,有超过70%的人携带突变型G,而其中有超过20%的人携带有高风险突变型G,这些人群的患癌风险更高。
&360基因推出了,针对中国人群中高风险高频率的突变点来检测人体P53基因的序列是否发生变异,从而进行预测和评估癌变的风险。
检测者只需提供口腔唾液,即可检测出与p53基因相关联的肝癌、乳腺癌、食道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风险等级,并会收到由360基因专业基因健康管理师提供预防性建议。
单项检测请戳
Copyright(C)°基因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3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P53基因三十年回顾要点详解.doc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p53基因30年的研究成果
1979年,我们发现了p53蛋白。当初,我们以为它是猴肾病毒(SV)40大T抗原的细胞伴侣,并认为p53蛋白就是SV病毒的癌蛋白。在发现了p53蛋白后的最初10年里,大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克隆p53基因上。随后,人们又发现其实p53蛋白并非癌蛋白,而是抑癌蛋白,只是在癌症患者体内的p53基因经常会发生突变而已。在对p53蛋白开展研究的第二个10年里,我们发现了p53蛋白的真正功能。p53蛋白实际上是一种转录因子,在细胞处于应激状态时可被诱导表达,从而促进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停滞阶段,继而凋亡或者衰老。在第三个10年里,我们又发现了p53蛋白的一些新功能,比如调控细胞代谢通路,调控与胚胎植入过程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等等。至今,我们发现p53蛋白已经超过30年了,对p53蛋白的研究也进入了第四个“10年计划”。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基于p53蛋白开发抗癌药物。
如今,可以说没有哪个肿瘤研究领域里的研究人员不知道大名鼎鼎的p53蛋白,几乎每个人都能对p53蛋白与肿瘤的关系说出个一二三四。p53蛋白简直就是生物学领域里的“大腕”,在PubMed中,有关p53蛋白的文章就超过了5万篇,而且这个数字目前仍然以每周数篇的速度稳定增长。毫无疑问,由TP53基因编码的p53蛋白是生物学领域中研究热度最高的蛋白。世界上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国际p53蛋白研讨会(International p53 Workshop),来自全球的数百名科学家汇聚一堂,只为探讨这一个基因和蛋白。我们现在都知道,p53蛋白是人体内的主要抗癌蛋白,也是机体抵抗癌症的主要防线,但是我们当初对p53蛋白真实面目的了解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在30年前第一次发现p53蛋白时,大家认为它不过只是一个新发现的蛋白而已,并没有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抗癌能力风险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