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索尼全画幅微单a7rRII的续航能力怎么样?

索尼A7RII(单机)点评
>> PART:DetailVer3/Part/Review/ReviewPosterPart >>> -->
评分表达您的观点
简洁概括您对该产品的感受,分享更多内容,可选择高级点评
哇塞您的点评好用心,去中记录吧!
上传图片(0/9)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dZPlusGoods >>> -->&&|&&责编:陈亮
&&&&经过了近两年时间,索尼的旗舰全幅微单™相机A7R迎来了更新,全新的在今年7月正式发布。新一代的A7RII在技术、设计和功能性方面都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升级的外观设计,全新的全画幅背照式传感器,5轴防抖以及4K拍摄……等等的一切都让这款索尼的全新微单旗舰显得颇具看点。这款全新的相机也终于在近日来到了我们的评测中心,它的表现究竟是否如大家预想得美好,我们来好好地看一看。全幅背照&4240万&4K旗舰级微单到来&&&&全新的索尼旗舰全幅微单™A7RII相机上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其全画幅背照式CMOS传感器。在2015年,全画幅可换镜头相机在今年可谓是展开了全面的像素大战。先是佳能EOS&5DS/5DS&R相机打破了135画幅的像素纪录来到了5060万像素,全新的A7RII也迈上了4000万像素级,达到了4240万像素的新高度。全新的索尼旗舰微单™,全幅背照式传感器和4K录制能力是很大的亮点所在&&&&除了像素的增加,新相机的视频拍摄性能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A7RII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机内录制4K超清视频的能力,相较于索尼全幅微单™A7系列中的A7S,A7RII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视频可机内录制而无需外置记录器。此外,其4K可以保持全画幅的全宽录制,可谓视频亮点多多。A7RII相较于A7R可谓是有着全面的提升&&&&本次的详细评测内容非常丰富,以下是大家可能最为关注的测试内容,各位可以点击图片超链到相应页面。(由于拿到样机时间较晚,本次评测的确是在A7RII发布许久后才拿到相机得以进行评测,因此时间上显得偏靠后,还望大家理解)&&&&&&&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列出相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供大家简单了解:&&&&全幅微单™相机&&&&约4240万像素全画幅背照式CMOS传感器(传感器尺寸:35.9x24.0mm)&&&&最大图片尺寸:7952&x&5304&(42M)&&&&快门速度范围:1/8000s-30s&&&&闪光灯同步速度:1/250s&&&&连拍速度:5张/秒&&&&399点相位检测对焦/25点对比检测对焦&&&&感光度范围:ISO&100&-&25,600(可扩展至ISO&50&-&1,024,00)&&&&4K视频录制能力:XAVC&S&4K:p/100Mbps,25p/60Mbps)&&&&236万画点EVF电子取景器(视野率100%,放大倍率0.78x)&&&&3英寸128万画点可翻转显示屏(向上约107°,向下约41°)&&&&电池续航能力:约290张(取景器),约340张(LCD)&&&&机身尺寸:约126.9mmx95.7mmx60.3mm&&&&机身重量:582g(仅机身)&&&&作为一款旗舰级全画幅微单相机,索尼A7RII在性能上相较于前代有了相当全面的升级。而全新的背照式传感器更让人对其照片拍摄与视频拍摄的画质表现有着相当高的期待。本次测试,我们也分别搭载了多款FE卡口镜头来进行测试。下面,就让我们来好好看一看这款索尼新旗舰的表现如何吧。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类型 传感器尺寸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摄影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5399589996689979299850399938099109799欢迎来到慢慢买! &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慢慢买客户端
热门比价:&
Sony/索尼 ILCE-7RM2(24-70mm) A7RM2微单数码相机
价格区间:¥24579至¥27576
优选评价:4分
月&&销&&量:6件(仅参考)
品牌:上市时间:2015年11月级别:大师级类型:单镜头套机画幅:全画幅像素:2000万像素及以上
索尼 7RM2怎么样?看看下面购买过的网友怎么说!
9人参与评分
购买过此商品?
购买自【】
购买自【】
购买自【】
购买自【】
购买自【】
购买自【】
购买自【】
购买自【】
购买自【】
好的嘛!只是要好好研究研究咋用。说个趣事:有过卡片机注册经历,所以机身注册很顺利,但是,镜头注册时,粗心的我用蔡司产品卡上的Serial号去注册,输了几遍,都不成,急得我呀,想想不可能的事,?哈哈,保修卡贴在盒子里面的边上,原来是用这卡上的序列号。自己吓死自己。
购买自【】
从下单到签收11天,发顺丰结果给我转ems慢死个人,客服态度也是无所谓,也没有给我说转寄ems,让人很失望!
购买自【】
与索尼 7RM2相似的商品推荐
最低¥14399
最低¥10198
最低¥13998
最低¥11599
最低¥17079
最低¥24798
购买过索尼 7RM2吗?快来说说索尼 7RM2怎么样,给更多网友参考吧!
千万不要买
单电/微单相机购买知识
单电/微单相机口碑排行
最低价:¥14205
最低价:¥2399
最低价:¥3299
最低价:¥4199
最低价:¥4249
扫描下载慢慢买APP
全网比价 省钱专家如何看待索尼的全画幅微单 A7R II?
HIGHLIGHTS:42 MP Full-Frame Exmor R BSI CMOS SensorBIONZ X Image ProcessorInternal UHD 4K Video & S-Log2 Gamma5-Axis SteadyShot INSIDE Stabilization399 Phase-Detect AF Points & 5 fps Burst0.5" 2.36M-Dot XGA OLED Tru-Finder EVF3.0" 1,228.8k-Dot Tilting LCD MonitorISO 102,400 and Silent Shutter ModeDurable Reduced-Vibration Shutter DesignBuilt-In Wi-Fi Connectivity with NFCPRODUCT FEATURE VIDEO:SPECIFICATIONS:
按投票排序
谢邀~刚刚购入A7R2,谈谈初步的使用体验~外观和操作性与A7系列其他机型没有太大差异,轻巧但不失手感,电池能够继续兼容,取景器多了T镀膜(实际没感觉到太大变化)。画质方面,相当给力,42MP的细节表现无需多言,值得一提的是宽容度,我不知道有些人说A7R2宽容度比前代低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A7R2的宽容度不仅在42MP这个像素级别顶尖的,跟36MP的A7R和D800以及24MP的A7和D610相比,应该稍逊于d800/d810但稍好于d600/d610。因为我手上并没有5DSR,所以我不能拍着胸脯说A7R2的宽容度好于5DSR,当然相信各位也都看过国外一些媒体的评测结论是A7R2的宽容度好于5DSR(而且优势还很明显),对这个结果,我选择相信。高感方面,实测ISO800完全可以当常用ISO,ISO3200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6400其实也凑合,再往上噪点就会比较明显。总体上说,在分辨率提升到了42MP的同时保持了之前的高感水平。长曝光热噪声的问题,我简单测试了一下:以下是和Nikon D600的对比(左边是D600右边A7R2),镜头为leica R50/2,ISO 12800,光圈F11,曝光30秒,均关闭了降噪功能,raw直出,首先肯定一下A7R2高感的控噪,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一款42MP的sensor能有如此水平实属不易,但是传说中的长曝光噪声的问题的确存在,在图中能看到一些白点。如果ISO较低,这种噪点很少,但是到了12800这样高的ISO就会比较明显了。首先肯定一下A7R2高感的控噪,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一款42MP的sensor能有如此水平实属不易,但是传说中的长曝光噪声的问题的确存在,在图中能看到一些白点。如果ISO较低,这种噪点很少,但是到了12800这样高的ISO就会比较明显了。个人认为这个噪点的问题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为要出现这种噪点必须要较高的ISO且曝光很长时间并且放大图片才能看到,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大碍的。唯一比较要命的可能只有拍摄星空这样的题材,但是退一步说,你拿5D3对着星空长曝个几十秒试试,那噪点简直吓死人……不知道5DSR的表现会不会好些……总体上A7R2的高感表现是很不错的,画面整体很纯净,零星的“奇怪噪点”的确是美中不足,但也无伤大雅。EVF的图像非常细腻,非常好~配合峰值对焦非常精确,不过在低光照条件下会略有延迟。机身防抖效果很好,降低两档安全快门不是吹牛逼的,转接镜头时机身防抖同样效果明显。这张图片是我在昏暗的酒吧里手持拍摄的,镜头是leica R35/2.8,ISO800,快门是1/10秒,4K视频拍摄是A7R2的亮点之一,相比A7S,A7R2可以直接内录,这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于专业用户来说,其实无所谓。A7R2的4K录像效果实测很流畅,我找了个比较暗的场景用在的ISO,感觉画质不错,噪点控制比想象中好很多。之前玩过朋友的A7S,我认为在不是很高的ISO的情况下,A7R2的表现跟A7S难分伯仲,当然在ISO进一步调高后,A7S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对焦系统是A7R2的另一亮点,399点相位对焦点覆盖了大部分的面积。实测确实对焦非常快,真的非常快,跟单反相比毫不逊色。跟A6000是相当的水平,远好于A7和A7R。转接的效果我目前没测很多镜头,尼康14-24的转接没有红移,28、35、50、80这样非超广角的镜头没有红移和崩边问题(但G28表现不佳),旁轴广角测试了蔡司的G21/2.8和ZM21/4.5发现没有红移但是边缘崩溃,徕卡M24/2.8A表现不错。国外的评测结果是红移情况比前代减轻了很多,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背照式传感器大大改善了光线的入射角度。总体上说,我对A7R2很满意,我认为作为一款总像素高达42MP的机器来说,能够保持跟24MP级别机器相当(甚至还略好些)的宽容度和高感效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于风光摄影来说,经常跋山涉水,微单的便携性,是单反无法比拟的。作为一个佳能黑,我真的很想说,A7R2比5DSR优秀太多了。如果一定要说缺点,有两个,1. 显示屏居然依然不是触屏:手动对焦经常需要放大局部,有触屏会很方便,这是连廉价的奶昔都有的功能,然而A7系列一直都没引入,奇怪。2. CPU的性能可能还是不够高,预览图片的时候反应稍微有点慢,不能说是不流畅,只是“不够迅速”,这个价位的机器,应该性能特别屌炸天才对,然而,加载大图的时候,还不能做到瞬间打开。
随着这样旗舰性能产品的出现,“无反是否会取代入门单反”这个问题已经终结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无反何时能取代所有单反”。如果索尼维持现在这个传感器技术进步速度,几年之内佳能尼康的单反线就要全跪,市面上会只剩下索尼的和用索尼底的全幅无反,索尼的APS无反,用索尼传感器的M4/3便携无反,以及用索尼传感器的拍照手机。那时候人们想起单反的光学取景,大概和我们今天怀念胶片的宽容度和分辨率差不多。其他几家要努力啊。--------------------------------------------评论里居然有人觉得索尼现在的销量能被打脸(doge,觉得索尼出这样的机子定这样的价格目标还只是为了取代入门单反(doge,觉得索尼只是做手机传感器做的好(doge---------------------------------------------索尼的目的顺便多写一点吧,关于(我猜测的)索尼将来可能会做什么。这一代索尼的传感器,革命性的变化在于电路部分和感光部分分开,所以可以在不损害画质的情况下大量布置片内的各种放大电路和总线。作为结果,数据输出的速度极大提升,现在两千万像素级别传感器全画面输出已经做到27帧每秒,想想不久前相同像素数量的顶级单反10张出头的极速连拍吧。这样高速读取带来的变化,几乎全都对应在攻击原先单反的机械部件上。首先是取景延迟。单反的光学取景延迟几乎为零,分辨率极高,但是要达到人眼实际看不出来的地步并不需要非常高的帧数和分辨率。人的视觉反应时间只有0.1s,做到远小于这一值的延迟,人眼就无法分辨取景器里景物和实物动作的差别,个人估计这个值在1ms~10ms之间,索尼的技术已经很接近了。实际上这一技术进步和最近的虚拟现实进展(比如微软演示的现实MC游戏)密切相关,要在真实景物上投射出随之变动的虚拟图形不感异常,需要的拍摄帧率和刷新延迟和实时取景是一样的。但是光学取景完,并不是马上可以拍摄的状态,必须等待反光镜升起,所以这就带来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单反上只要用光学取景,拍摄永远是反光板抬起之后的事情,这是个固定的机械延迟并且极难减小。而电子取景的速度远未到达上限,只要将型号从传感器到取景器这一段的延迟做到小于 反光镜动作的机械延迟,那么电子取景用来拍摄的速度反而要比光学取景快。其次是快门延迟。机械快门的动作和反光镜一样,无论如何总是要有时间和振动作为代价的。但是限制电子快门的重要原因是读出速度小于成像变化速度的果冻效应,于是结论就很简单了,增加读取速度就好。只要读取速度足够快,电子快门的速度参数将远胜机械快门,同时更重要的是比机械运动更快的响应速度。以上两项结合起来,可以看到索尼的野心是进一步简化相机机械结构,朝纯电子机身的方向前进。电子取景快门的微单看到取景画面变化-按下快门-拍摄图像的速度超过单反的阈值可能已经近在眼前了,这是纯参数上的超越。到时候即使是要求最高的专业用途,会怎么选择也很清楚。从Walkman,MD到现在,索尼本质上始终是一个电子厂商,单论精密机械和精密光学始终有比它强的,但是说到把一个电子产品做小做薄做精巧做便宜做到人人随身可用,索尼是公认强者。现在索尼大幅度投入专业相机领域,代表他们在相机电子化的未来上押了重注。----------------------------------------------------------------全电子相机的未来继续展望未来的话,高速传感器还可以带来另一些极其重大的变化。首先是预拍摄,如果已知电子取景器的延迟,那么实际上可以时刻不停拍摄,并始终缓存数毫秒前的图像来做延迟修正,甚至连人的反应速度延迟都可以加以补偿。不停快速拍摄对电子取景的微单来说是基本要求,但是对单反五棱镜机构来说完全不可能实现。再次是电子防抖。现在的防抖机制,是惯性传感器感应相机位置的变化,然后机械驱动传感器对齐景物。连拍速度足够的话,那么直接根据传感器信号,在处理器里将前后两帧图像“对齐”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又是一个全电子化取代机械部件的点。其次是电子光圈。这个是比较远景的事了,采用电子控制的高速光圈结合传感器的高速拍摄,实际上达成的是额外记录场景深度信息的效果。到时候的一张照片可能同时包括不同光圈焦点时记录的信息,允许事后调节景深和对焦,这是光场相机原理在时域上的实现方法之一。这几项技术里,除了电子光圈尚未成熟,其他几项其实都已经在超高速摄像机上有应用,机械延迟在那里是不允许的。索尼将这些原先成本很高的技术借计算能力提升之机引入消费级相机,事实上是传感器上的又一场革命,主战场将转移到镜头成像到RAW文件这一数字处理过程,而传统相机镜头厂商在机身,光学取景,机械防抖,机械快门这些地方的投入会全部清零。他们能跟上数字化的脚步吗?或许吧。更新一下。松下更新的GX8提供了4k预连拍功能,能够提供按下快门前后一秒内的60张照片供选择。松下推出了先拍照后对焦的新镜头,功能即将固件更新到GX8上,原理就是丧心病狂的不同对焦距离高速4k连拍。目前这两个功能可用像素只有800w,期待以后的进步。奥林巴斯的EM1II将要推出可以手持的多帧合成,不过他们不是用来电子防抖而是用来合成超大像素图片,也是一个有趣的高速连拍应用。这款应该是索尼的传感器。----------------------------------------------------------------无反和单反的对焦差异除了经常讨论的对焦速度和对焦方式,微单采用主传感器对焦有一个好处,提供了纯电子化,无需其他设备的自校正功能,节省机械部分的生产调试成本。过去的单反有个共同的问题,对焦系统/主传感器的光路是分开的,需要依靠精密的机械加工和装配保证光路长度一致,否则即使对焦那边对上焦了,CMOS上不一定对上焦,拍出来还是糊片,俗称跑焦。对此手动单反只能靠加工安装精度,自动对焦/防抖的机器可以加一个误差值校正。但是假设出厂时传感器平面相对焦平面的距离没有校正回来,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偏差值有所变化,单反使用者就只能重新拍方格板校正,或者每次拍照时自行微调,要是到手这样的跑焦产品顾客一定炸锅。而对无反的使用者来说,无反的对焦不管是反差对焦还是片上的相位对焦,由于直接计算传感器上的图像,对上焦了成像一定清晰。传感器前后距离误差只要在镜头调节范围之内,误差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并没有什么关系,连校正参数都不需要。对厂家来说,无反的加工装配精度要求很低,比起单反更容易做。目前无反的主流对焦方式还是反差,不过存在几个问题:1.在拍视频的时候,反差对焦的速度本身不慢,但是来回试探合焦的过程也会被录下来,非常影响视频观感。解决方法大概有片上相位混合对焦,单电的半透膜分光相位对焦,松下的散焦测距几种。2.反差对焦不适合高速远近移动的物体,合焦困难。现在片上相位对焦精度欠佳还只能给出大致参考,反差合焦时条件不合适就追不太准。解决方法是简单粗暴的提升反差对焦速度,或者设法改进片上相位对焦的性能。3.第三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旧AF镜头的利用。反差对焦的前景非常明确,不断提升帧率/处理速度/镜头驱动速度即可,不过虽然新设计的镜头比如M4/3,FE都不虚,转接慢腾腾老镜头问题就大了,从这一点来说设法做好相位对焦或者散焦测距之类的测距对焦模式还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一些闲谈-----------------------------------------------------------------------“专业”和“干活”的幻觉很容易看到有人试图坚持“这是专业的象征”“这是干活的,那是玩具”。但是莫忘专业工具永远不会普及,人人都能玩的玩具才有未来的商业前景。时代变迁的时候,能够把原先局限在少数人的玩艺普及给大众享受,做出全新大蛋糕的方法才是下个世代的风向标。至于说到真实器材的耐用可靠,有人确定要和做广播级数字影像设备超过40年的索尼谈这个吗 ?顺便,松下也是。
开始思考人生,为什么我会没钱买?我还算不算一个合格的索狗?
今天凌晨在大家都睡着的时候,索尼正式发布A7系列的新一代产品——ILCE-7RM2(以下简称A7RII),到现在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了。不过为了文章完整起见,还是先说一下大概规格:- 全画幅约4240万像素背照式CMOS- 无低通滤镜(不是像D800E/5DSR一样的低通无效化)- 399点相位/对比度混合检测AF- 5轴机身防抖- 4K视频拍摄(XAVC S 100Mbps,全采样)- 高达50万次寿命的快门单元- 带T*镀膜的电子取景器- 与A7II基本相同的机身外形(图片来自SonyAlphaRumors)此机一出,似乎很多网友便开始同情佳能前期上市的EOS 5DS R,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被索尼正面狙击,怕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然后看了看关于这两台机器的对比理由,争议焦点依然是动态范围vs有损编码这两个一成不变的理由……不过有意思的是,兼具高动态范围和无损编码的尼康系机身并没有成功收割市场。1、A7RII会不会依然采用有损编码?索尼传感器部门前员工@Erik_XiN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次依然是有损编码,传说中的New RAW Engine并未搭载在这款机身上。2、A7RII的动态范围表现会不会再次爆炸?这次只能说很遗憾了。以现在的了解来看,不仅不会再次爆炸,出现一定幅度倒退的可能性倒是非常大。问题的原因恰恰就出在A7RII搭载的两个新技术——背照式传感器和五轴防抖技术上。先从一件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的事实说起——同样的索尼系机身,A7II的动态范围表现相对于A7来说,存在一定幅度的倒退情况。(数据引自DxOMark)究其原因经核实,索尼为了在增加防抖之后控制传感器模块发热,以及防止电池电量消耗过快,在传感器上采用了降低电源电压以控制模拟部分功耗的措施。导致信号质量变差,而根据之前公布的传感器噪声模型:一般传感器的成像流程是传感器捕捉到光子——转化为电信号——放大(提高ISO)——数模转换(ADC)——后端数据处理。在这里我们假设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增益比)为A,以放大器为界把系统分开,前端的所有噪声设为Nf,后端的所有噪声设为Nb,那么整个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前端和传输噪声的引入将会影响低感动态范围。这次A7RII不知道有没有采用什么相关方案来平衡这个问题,但是貌似传闻中的采用NP-FM500H电池(索尼单电机身采用型号)并没有成真,而且CIPA续航数值从A7R的270张还涨到了290张,瞬间心凉半截……第二个因素就是BSI-CMOS的引入。(图片引自SonyAlphaRumors)首先BSI-CMOS最大的优势很显然就是开口率的提升,索尼这次把高像素CMOS的高感上限直接提到了102400,相对于只能开到ISO12800(二者都不是原生)的佳能5DS系来说,优势应该比较明显。但是BSI结构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布线层削薄不少,导致传输层线路密度提高,不可避免的会引入额外的干扰。换用铜互联底或许会减小这一情况,但究竟能不能彻底避免,还得等真机上市才能确定了。不过这只是个理论分析,在实际对比当中,相对于A7R一代,更高像素和改进的互联方式可能会弥补结构本身带来的缺陷。就像下面这个背照式三星NX1和表照式尼康D7200的对比。同时从结构图中应该可以看出,Photodiode substrate也被削薄了一些,可能对高光动态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想,真正会怎么样,还是需要等真机到手。3、A7RII真正的黑科技是什么?在我看来,最大的改进有以下几点:-支持电子前帘,完美解决A7R拍风光挂长焦就算上捷信架子依然会机振不止的问题-片上式PDAF(相位检测自动对焦)接近了A6000的水准。据国外实机测试,处于目前FE卡口相机的最好水准。-片上式PDAF可以在转接中启用!!包括LA-EA3转接环、佳能EF-FE转接环和Contax G-NEX AF环这一条未经证实,但从国外一些体验视频上来看转接佳能时候PDAF的速度只比70D的Dual Pixel CMOS AF慢一点。窃以为这才是对5DS/R最大的威胁,堪称逆天。-4K视频内录,支持高码率XAVC S不过在4k显示器上查看,实际画质相比A7S的外录是有差距的。当然可能是下载的视频有压缩比较狠。-50万次快门寿命终于达到了旗舰级别的数据。用来叠加拍摄风光等再无后顾之忧总之,既然索尼敢卖两万元,相信也不会让粉丝们太过失望。至于团灭5DS,我觉得也不太可能。相信最后的结局还是差异化竞争吧。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我更倾向于推荐A7RII。(在尼康的4200万像素型号还没上市之前喔) ——————更新:从DxOMark RX100和RX100M2的成绩来看 BSI与否可能并不会影响动态范围。
说个另外的方面吧还记得前段时间蔡司Batis系列镜头发布的样张吗蔡司说是用A7R拍的可是分辨率是这样的裁切后是5600万像素,未裁切分辨率为5950万像素跟A7R对应不上,跟A7R2也对应不上那么SONY还留了一台高端机身未发布SONY究竟还留了多少后手呢?
我说点和A7R2无关的,欢迎折叠。昨晚的发布会我把A7R2的新闻稿详细看了几遍,信仰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整个人都make believe、be moved了。至于俩黑卡我都没当回事,看都没看,底大一级压死人吗。但是我半夜闲着无聊又开始看黑卡的时候,我整个人都被吓坏了。我觉得大家都和我一样因为A7R2的光辉而忽略了这两个逆天的存在,以至于知乎居然没人开贴问怎么评价新的黑卡。这两台相机都搭载了一寸底的积层式传感器。传统传感器的一大问题是数字电路受到光电二极管制造工艺的制约,难以使用更先进的制程来获取更高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可以上背照式,背照式放宽了电路面积上的constraint,可以拿面积换速度。这次A7R2官方宣传读取速度增加3.5倍,视频性能得到重大提升,跟背照式也是脱不了关系的,提升高感反倒是其次。但是单纯增加电路面积还是不如刷制程好使。积层式的优点是使数字电路的制造工艺几乎完全独立于光电二极管,据我所知目前手机上的积层式Sensor已经用上45nm了,远远高于IMX094的180nm。Iphone6借此轻松实现了240FPS的720P视频,比背照式的120FPS更进了一步,但是跟黑卡一比就弱爆了,黑卡的数据是960FPS的1080P。知乎不能调字号,要不然我要把这组数字放大到960号那么大。(更新,这是插值插出来的,有点煞风景-_-不过官方文档的说法是读取速度还是比上一代快了五倍)这块一寸底的读取速度快到处理器都跟不上,所以索尼给里面集成了一块缓存。依靠这种超高速还实现了近似全局快门的1/32000电子快门,简直是不可想象,可以说这块底才真正向世人展示出积层式到底有多么强大,玩法上已经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你要买个又有全域快门又有960FPS的摄像机得花多少钱?我对摄像器材不熟,我估摸着得五到六位数吧,欢迎纠正。另外速度快到这种地步的传感器我觉得已经完全可以用电子防抖取代五轴防抖了。这块底要是做成全幅……A7R2已经非常强大了,甚至说是现在最强的135相机也不过分,但是从黑卡身上可以看出,索尼现在展露出来的还只是冰山一小角。
参数倒是没让我多兴奋,最期待的是电子转接环接EF镜头的性能,转接后支持相位对焦,如果如传闻中美好,大法一夜之间多了一个副厂的镜头..
真相是土豪才能玩得起真正的微单
风光狗的福音
a7s哭晕在厕所。。。当a72发布的时候看到有50m,xacvs,slog2。真的好心碎。但是还好,毕竟没有全像素读出。当昨日a7r2发布,内4k,200m,slog2不知道有没有更新到slog3。。真的想杀人的心都有啊......高感k不过df,录像不如7r2。。真的是*了*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微单a7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