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抗震防烈设计6度门窗洞口尺寸允许偏差边需要加抱框柱吗?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7度的抗震构造措施)与设防烈度为7度的抗震等级是否一样?其他判断因素一样时_百度知道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7度的抗震构造措施)与设防烈度为7度的抗震等级是否一样?其他判断因素一样时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的抗震构造措施)与设防7度他两的抗震措施有何区别?
提问者采纳
首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1.10,2.1.11有明确说明,抗震措施包括抗震构造措施,并不完全一样。其次,采用7度得抗震构造措施,并不是把地震烈度提高一度,这样的话地震力会变大,地震力影响系数也会变大,所以如果是乙级建筑,把烈度提高一度计算是不正确的最后,你正文的问题,在抗规《术语和符号》的条文说明里,仔细看,“规范中的一般规定和计算要点中的订锭斥瓜俪盖筹睡船精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调整的规定均属于抗震措施,而设计要求中的规定,可能包含有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需按术语的定义加以区分。”
非常感谢,我想再问一下,如果它是乙类建筑,按照规定它本来是提高一度设防的,结果他的图纸上写着抗震设防6度(采用7度抗震结构措施),是不是说明他的抗震设防不满足要求?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地震等级  地震等级表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 地震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不清楚,请专业人士回答
抗震设防烈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混凝土结构砌体填充墙技术规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混凝土结构砌体填充墙技术规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抗震设防烈度一共有几个等级,抗震等级一共有几个等级?_百度知道
抗震设防烈度一共有几个等级,抗震等级一共有几个等级?
相关专业回答
1、房屋的抗震等级 是一个综合型考虑得出的数据
2、抗震等级由设防烈度,房屋的结构类型,房屋高度,抗震设防类别四个数据依照表格选取。
3、设防类别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来划分的,分别是标准设防(小震设防,50年一遇),重点设防(中震设防,475年一遇),特殊设防(大震设防,2100年一遇)
4、抗震设防类别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抗震设防分类决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抗震等级的确定
[编辑本段]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里氏震级的运用
[编辑本段]
里氏震级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
地震烈度是一到十二度不过一般设计抗震烈度到九度就已经很少见了地震等级是分为九级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烈度最高是9度吧,好像还没看见过10度的。中国大部分地方是6-8度设防。抗震等级分为,不抗震,3级,2级,2级,特一级。
1.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目前抗震规范中一共考虑了6、7、8、9度抗震设防和不设防.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把混凝土结构抗震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不同的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窗口≧2100应设置抱框柱,在什么图集?_百度知道
窗口≧2100应设置抱框柱,在什么图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是抗震设计需要的,这个一般是在《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47,无约束端的砌体端部应该设置构造柱,我这个是江苏的标准砖墙长度大于5米。 关于抱框柱,这个一般在图纸的结构设计说明中注明、门窗洞口宽度大于2米,是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这个是地方标准;J 16-2005(J)中规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各地会有差异,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江苏几度抗震设防?我提的问题是在关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标准图集中体现的,我忘了该图集的编号?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计规范GB(2008版)。
想问的是图集编号!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2J3-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008页 第5.15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图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建筑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按投票排序
谢邀。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一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其中地震矩 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 log 的关系。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二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如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响越大,越远离震中受影响越小。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靶子,震中就是靶心10环,外边一点9环,再靠外8环。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所以烈度的分布并不是个完美的同心圆,只是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而是因为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简单说,烈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参数,跟震源深浅、地震类型、地质条件等等都有关系,不同的地震会有不同的情况。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次相同的地震。同样都是6级地震,一个震中烈度可能是7度,另一个可能会达到8度。三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某个地区的属性。比如说北京的抗震设防烈度是 8 度,上海的抗震设防烈度是 7 度。这个是怎么确定的呢?一定程度上,设防烈度的制定跟设防目标相关。就拿北京来说,先统计一下历史上一定时期之内影响到北京的历次地震,看一下这些地震引起的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别是多少。比如说1976年唐山地震是6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4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5度……然后再利用统计学知识,根据既定的可靠度目标,比如说,让设防烈度大于这些已经发生过的地震烈度的90%,继而确定出一个设防烈度。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所有可能发生的地震里,我能保证有90%的实际地震烈度都小于我的这个设防烈度。现在的抗震规范,采用的是 50 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地震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也就是说,50年之内,发生比这个设防烈度还大的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是10%。折算下来,也就是俗称的「475年一遇」。什么意思呢?475年一遇的地震,今年发生的概率是475分之一,也就是0.211%,今年不发生的概率是1减去0.211%,也就是99.789%。50年之内都不发生这样的地震,这个概率是 99.789% 的 50次方,也就是90%。而50年之内发生这样的地震的概率,则是 1 减去 90%,等于 10%。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 475 年一遇的地震。100年一遇的地震,小意思,都在我们的设防范围之内,也就是俗称的「小震不坏」;500年一遇的地震,刚刚好跟我们的设防目标差不多,次要结构可能会有小范围破坏,但是主体结构不会发生大的破坏,也就是俗称的「中震可修」;1000年一遇的地震,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设防目标,但是尽量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保证结构足够的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争取做到房子虽然变形很大,但不会整体垮塌,保证逃生通道和逃生时间,这也就是俗称的「大震不倒」。四 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是建筑结构的属性。比如说,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一级,那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二级。抗震等级也可以在局部调整,比如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三级,但是某一层或者某一个柱子的抗震等级是二级。抗震等级当然跟抗震能力相关,但并不是说一级的就一定比二级的好。举个类似的例子,汽车的碰撞试验,有五星的,也有三星的,但是并不是说五星的就一定比三星的更好。一个五星的微型车,跟一个三星的大皮卡相比,孰高孰低还很难说。抗震等级也是如此,它取决于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重要性、结构类型、结构高度。对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参见抗震规范里的这张表格。比如说,上海的一栋高层住宅楼,采用剪力墙结构,高度为100米。我们就去查表,上海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墙结构高度大于80米,所以是二级。再比如说,济南的一栋高层写字楼,框架核心筒。我们继续查表,济南是6度区,所以框架核心筒的框架部分是三级,核心筒部分是二级。注意到,我们说这张表适用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所谓的「丙类建筑」。目前的抗震规范,已经把中小学校舍提高到了「乙类建筑」。换言之,医院、中小学校舍等等非常重要的建筑物,需要在这张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般是查表的时候提高一个烈度。比如说,以上海为例,同样是小于24米的框架结构,如果是菜市场,那就按7度查表,也就是三级,如果是小学教学楼,那就要按7+1=8度查表,抗震等级为二级。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结构类型、差不多高度的建筑物,中小学、医院等等通常要比菜市场、普通办公楼、住宅楼高一个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有什么用呢?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各种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上。比如一级框架结构的角柱,最小配筋率需要到达1.1%,而四级的角柱,最小配筋率达到0.7%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计算允许的前提下,抗震等级低的结构可以用更少的钢筋。再比如说,一级和二级框架结构的角柱,箍筋必须全高加密,而三级和四级的角柱就不需要特殊处理。再比如说,一级和二级框架结构的角柱,箍筋必须全高加密,而三级和四级的角柱就不需要特殊处理。五 总结地震震级是地震的属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是地震对某个地区的影响,震中高,越往外越低。震中烈度和震级有关。设防烈度可以简单理解成某个地区475年内所能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烈度。如果实际发生的地震引起的烈度不大于设防烈度,建筑结构应该要做到不发生永久性的、不可修复的的破坏。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属性,越重要、越容易受地震袭击、越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抗震等级越高,对抗震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把太阳想象成一个大的灯泡,假设地球上的人是怕阳光的,所以人人都得穿防光服,并且各个城市都有个官方的防光服厚度的基本标准。那么1,地震震级:灯泡的瓦数就是震级。2,地震烈度:各个地方的亮度就是地震烈度。3,设防烈度:各个地方官方的防晒服厚度的基本标准就是抗震设防烈度4,抗震等级: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老人的防光服要厚一点儿,儿童的更要厚一点儿。那么这个不同人的防光服厚度的差就是抗震等级。
一个地方发生了地震,随着地震波的传播,沿途的各处地震烈度都有所不同。建筑抗震设计不采用地震震级的概念。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的概念请见
其实之前我就一直在犯一个毛病 这个毛病就是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之间的理解不清 以前不知道地震烈度这一说 只知道地震越大破坏力越强 其实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是靠地震烈度的 一样的震级 震源深度较浅肯定比较深的造成的地震烈度要大,这就是有些地方震级很大但是伤亡人数少,破坏力小的原因之一.房屋的抗震等级则需要根据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来设定.比如说鞍山的海城市地震设防烈度就是7级 而我家就是6级.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是不同的.
对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很好的科普,有个笔误,把中小学校舍提高到了「乙类建筑」 的是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常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什么关系? 常遇烈度是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是小震不坏中的小震,重现期是50年,也就是50年一遇,比基本烈度大概小1.5级,也叫众值烈度和多遇烈度基本烈度,是另一个领域"中国地震区划"的名词在结构设计领域,设防烈度取当地的基本烈度,数值是一样的。50年超越概率约10%的地震烈度,中震可修中的中震,重现期是475年,475年一遇罕遇烈度 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大震不倒中的大震,重现期年,千年一遇,比基本烈度大1~1.5倍之间。引入抗震等级的目的和意义区分不同的结构体系,结构重要性,结构高度等等来却有重点的加强结构的抗震措施,做到既安全又经济。
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度,用以衡量某次地震的大小,用M表示。震级的大小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也是地震规模的指标,其数值是根据地震带记录到的地震波图来确定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等级,国际上通用的是里氏震级;至于5.12地震为嘛最初报的是里氏7.8级后来修正为8.0级,大概是因为震级超过8级国际救援可以不经发生地震国允许直接介入救援,可能是当局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吧。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比如人的感觉、地表现象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等等。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2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通常M&2的地震,人基本感觉不到,为无感地震或微震;M=2~5的地震为有感地震;M&5地震,对建筑物引起不用程度的破坏,为破坏性地震;M&7为强烈地震或大震;M&8为特大地震。通常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就越小;反之越大。地震烈度还跟震源深浅、地震传播介质、表土性质、建筑物的动力特性等因素有关,大概是这个道理。根据建筑物功能的重要性、震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绝大多数建筑物属于丙类。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6、7、8、9度地区的抗震设计,1~6度对建筑物破坏不大或者无破坏,9~12度破坏力太大,设防无法抵御。
反应谱 是什么呢
很多大神给出了十分专业的解答,我通俗地再说说我的理解吧。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个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每次地震只能有一个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唯一指标。地震烈度是地震是某处建筑物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仅与地震等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场地类别等等因素有关。换句话说,如果地震发生在无人区,即使是十级强震,其烈度也为零。抗震设防等级是依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设定的,对建筑设计时的构造措施,三强三弱等系数的取值,构件轴压比,最小配筋率等的取值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排名第一的答案很详细,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地震震级: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通常使用里氏体系,共9级,相邻两级间能力相差32倍。地震烈度: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2 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M&5 的地震,统称为破坏性地震;M&7 的地震为强烈地震或大震;M&8 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基本烈度:指所在地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分级别基于烈度和加速度,分组基于设计特征值)结构抗震设防分类:甲乙丙丁四类,常见的建筑为丙类,可满足本地区的正常需求。之间的联系地震震级,地震类型和震源与观测点之间的物理条件(地质条件,距离等),决定了观测点地震烈度。基本烈度是基于概率论预测烈度
地震的等级是每次地震释放能量的级别,地震的烈度是地震在某一区域破坏力的表现。每次地震只有一个等级,但是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地区的烈度也不相同。好比放炮仗,不同大小的炮仗爆炸的力量大小不同,但同样一个炮仗不同的人因为站的位置不同,听到的声响也不同。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表示该建筑在相应烈度的地震作用下不会造成过大的破坏,也就是常说的小震不裂,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窗洞口尺寸允许偏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