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南迭部县扎尕那有个扎什么那中间那个字怎么读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金钥匙 ――读《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有感
甘南日报&& 15:07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金钥匙
&&读《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有感
  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细心研读了《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让我们深受教育、深受启发。俞成辉同志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实践总结中,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教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先进方法,既有匠心独运的理论指导,更有学可致用的方法示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牢固的群众观念、深厚的群众感情、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感受到他长期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的为民情怀,感受到他讲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抓工作的作风。这对于在新形势下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字经&的实质&&坚持群众路线。新形势下,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党员干部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全文从十个方面归结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这些方法可谓每个都很实用,每个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工作非常有益。除此而外,另一个问题凸显出来,这些方法何来?难道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吗?当然不是,这是俞成辉同志在长期的群众工作的基础上,悉心总结而出。因此,与其说,《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表述的是单纯工作方法,还不如说,通过这个&十法&我们看到了一个忠实践行群众路线,一心为民,辗转于群众之间,奔走在急难险重一线的党员干部。俞成辉在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再次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认真思考,大胆论证,才能拿出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工作措施、方法。观其文者,若能看出笔者这点良苦用心,也就能理解&为政要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的真正含义。
  &十字经&的基础&&一心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只要认真研读的人都会发现,《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整篇文章中,俞成辉同志可谓是深情款款。古代文人写文章的时候总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应是饱含深情的,且要以情感人。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的形象化描述,这句话,若要放在我们党员身上应包含两重意思:这个&情&一是干事创业之情,二是爱民恤民之义。俞成辉同志《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深刻地告诉我们:用真挚的感情解决问题,是处理群众诉求最根本的方法。基层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对人民群众有着最深的感情,没有这种感情,就不可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尤其在面对有困难、有冤屈、有意见的群众时,一定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正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去处理解决,多做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和教育疏导,把做接访群众工作的过程,变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因此,重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与时俱进,保持与民休戚相关的血肉联系。这要求我们从脱离群众的窠臼中挣脱出来,既拥有走到群众的勇气,也应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十字经&的真谛&&求真务实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也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求真,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决策、推动工作要符合客观实际,讲真话,报真情,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务实,就是要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贯穿于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群众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不能密切干部群众鱼水关系。这看似平常和容易的四个字,要真正体现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心悦诚服的一种口碑,又是多么不简单,多么不容易。俞成辉同志&平等对待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真情感召群众&,既是他持之一贯的作风体现,又是他长期亲民爱民的工作风格。正是在实事求是、追根究底的基础上,形成了&源头在草山、根子在杀戮、桎梏在裁决、祸端在枉法、问题在认识、关键在方法、本质在民心、核心在发展&这一对&尼江&问题的基本判断。其务实的作风,鞭策着我们在做好群众工作时只有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读懂群众,才能找到解决群众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朋友式面对面、平等式手拉手、协商式膝碰膝、亲人式心贴心&,才能站稳群众立场、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进农家门、住农户屋、吃农民饭,才能在群众中学到方法、听到意见和发现问题。作为基层干部,党委政府所有的工作都要在一线落脚,都要在群众中宣传开展,都要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就需要我们要有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群众抓落实,带着群众抓落实。特别在甘南这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当前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相互交织,更需要我们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调查研究中抓好发展,在服务群众中化解矛盾,在为民解忧中争取人心,融洽各方面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十字经&的价值&&科学有效方法。科学的方法对做好群众工作至关重要。俞成辉同志在实践中总结得出的&真、懂、实、会、信、贴、快、纠、活、准&十字经,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科学方法,为我们开启了智慧、开阔了思路。当前,甘南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而且矛盾更为复杂。群众工作环境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领域出现新的情况,对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难以完全适应新变化,从根本上说就是缺少做好群众工作的科学方法。实践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过去再有效的方法也不可能为一切变化提供现成的答案,关键就是要开动脑筋,把群众路线中包含的精神、精髓、原理、原则等等充分灵活运用于新的实际,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来。作为基层干部,阅读《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关键在于掌握其精髓要领,学会用真诚服务的方法,及时了解群众的安危冷暖,真心对待每一位群众,耐心关爱特殊人群,热心帮助弱势群体;多用平等协商的方法,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不同群众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以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和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开群众心中的疙瘩,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用深入一线的方法,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面对面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甘当群众的&出气筒&、&减压阀&,从中找到差距、不足和失误,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根基牢方可枝叶茂&。《群众工作方法&十字经&》一文,使每个党员干部明白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当前全州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广大基层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服务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坚持把老百姓的需要当作&第一要务&,以一种&四面青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公仆情怀,真正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来办,将关乎百姓的事情办好办实,才能筑牢甘南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_百度百科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的前身是1976年修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阶级教育展览馆&内设立的文物组,1986年6月经州人民政府同意正式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同日正式开馆。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石器 、骨器 、陶器和铜器;汉、唐时的铜印、铜镜 、碑刻 、铜钟、铜剑 、波斯银币;魏晋时期的;宋元时代的瓷器 ;明、清时期的瓷器等。民族文物中有民族服饰,佛像 、唐卡、法器 等宗教艺术品。革命文物中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甘南州时遗留的公文包、、马尾型手榴弹,铁铣 和大量的标语及其它宣传品等。 民族文物和红军文物最有特色。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发展历史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于日成立。隶属自治州文化局。
1976年在州展览馆内设专人负责文物工作。1980年州展览馆改名为甘南州中心文化馆,并设文物组。1983年中心文化馆又改名为州群艺馆,文物组有所扩大。日,文物组从州群艺馆分离出来,成立了州博物馆。
该馆曾举办过 ,展出文物300余件,表现从石器时代至封建社会晚期甘南地方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的分布、阶级关系、社会生产活动、精神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情况。还举办大型展览《过甘南历史》等专题展览和流动展览,被甘南州委确定为。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建筑布局
州博物馆初建时,仍使用原群艺馆文物库房、展厅和办公室,1988年在州群艺馆后院新建一座213.7平方米的文物库房。1990年新建一座163.8平方米的办公室。另有一座仿古唐“李将军”碑亭(六柱攒尖式)。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文物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石器 、骨器 、陶器和铜器;汉、唐时的铜印、铜镜 、碑刻 、铜钟、铜剑 、波斯银币;魏晋时期的;宋元时代的瓷器 ;明、清时期的瓷器等。民族文物中有民族服饰,佛像 、唐卡、法器 等宗教艺术品。革命文物中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甘南州时遗留的公文包、、马尾型手榴弹,铁铣 和大量的标语及其它宣传品等。 民族文物和红军文物最有特色。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作品
该馆专业人员先后撰写有《甘南简史红军长征经迭部的调查》、《红四方面军在临潭》、《唐石堡城方位之我见》、《牛头城调查与考释》、《八角城调查记》、《甘南藏族服饰》、《甘南民居》、《甘南民族贸易初探》、《甘南藏族节日琐谈》等文章发表。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开放时间
该馆不定期开放。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馆址位置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甘肃省首府合作镇人民街90号邮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企业信用信息甘南白石崖洞_百度百科
甘南白石崖洞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白石崖岩洞在甘肃甘南甘加乡大尕加峡口西侧,石崖上洞口距地面约30米,坐西向东,洞四周灌木葱笼,流水咚咚,洞高3.5米,宽4米,估计深1500米,洞内有道路,搭有独木梯、独木桥,道回路绕,忽上忽下,时窄时宽,有时需匍匐行进,岩壁光滑,俱有钟乳石发现。
藏族群众称此洞为“胜”据《葛丹教法史》载,索南耶钸旺波于哲葛尔体现了郎仗那莲花生度母观世音居住于该处的验证,东科。云丹加措看见二十四处空行和空行母如云聚集,举行会供曼茶罗。
白石崖岩洞现有藏族文无音和辅音字母、如意宝树、天生稻等像外部有大塞林围绕。洞内有“十万佛堆”有苦行僧坐过的土台以及群众挂在上面的羊毛、哈达等祭汜物品。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来夏河县视察工作时到白石崖岩洞进行朝拜。
企业信用信息今周品读:诗意甘南行 情牵扎尕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扎尕那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一个小村寨,地处县城西北30公里外的益哇乡。境内山明水秀,山间谷地到处生长着青稞、油菜等多种耐寒作物,更多的却是青石绝壁。
结束了为期5天的甘南草原之行,我由迭部出发,在合作(黑错)稍作休整后,由兰州乘火车返回南方。不料,在回程的火车上,再一次幸运地和刚刚分别的老侯相遇,并且在同一节卧铺车厢。作为一个旅行者,一个在南方工作的兰州人,3天前,老侯也刚刚去过扎尕那,并且热情地给我们做了大半天的导游。
扎尕那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一个小村寨,地处县城西北30公里外的益哇乡。境内山明水秀,山间谷地到处生长着青稞、油菜等多种耐寒作物,更多的却是青石绝壁。在藏语中,扎尕那意为&石匣子&。在藏族诗人王小忠刚刚出版的散文集《静静守望太阳神》中,我曾经读到过作者对于扎尕那的描述:&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村寨以三面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犹如高峻浑厚、坚不可摧的城墙,把扎尕那四村一寺围在城中。&毫无疑问,这样一座坚固而充满神秘意味的石头城堡,对于任何一个旅行者来说,都会有磁铁一般的吸引力,因此,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早在90年前的1925年就曾经来到扎尕那,在一道道山岭沟壑之间留下了自己足迹的同时,也有了诸多出人意料的发现,那是一个旅行者和扎尕那对于自然与科学的贡献。
扎尕那是悬挂在半山腰上的,像清澈的泉水又像绵长的飘带。连那些藏族村落和藏式的踏板小木屋都是。沿着盘旋而上或者顺势而下的石头路面,巨大的青稞架横亘于头顶。而当你抬头,那个黑脸膛的少年坐在房顶上,头顶的经幡正迎风飘扬。半山腰上,和一群人就在这村寨里毫无目的地走着,沿途,不断地看见一些牛,或者羊。那些牛羊同时发出的叫声夹杂在一起,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经过身边的时候,它们不但不害怕,反而大摇大摆地要行人和车辆给它们让出一条道来。半山腰的水磨房旁边,一处青稞架的拐角处突然走来一个女人,脸庞黝黑,手中转着转经筒,身边则是她幼小的孩子。上午的阳光透过青稞架的缝隙,打在她和孩子的脸上,面对如此安详的气氛,我不由得兴奋地取出相机,刚要给她们拍照,却不料那女子迅速掉过头去,羞涩的眼神里似乎还露出一种惊惶和恐惧。
老侯就在这样的时候出现。这个在西北高原长大、现在在南方工作的女子,一束马尾,一身便服,身形略显瘦削,表情却异常平静镇定。停下脚步,侧身让到道路一边,待那对藏族母子走过我们之后,老侯才走了过来。&扎西德勒!&&扎西德勒!&互致问候之后,老侯告诉我们,迭部地处川甘交界,是藏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个人口不足7万的县域,藏族人口占到了60%。藏族是一个性情开朗、歌声不断的民族,但在迭部的藏区,尤其是在扎尕那,遇见那些不熟悉的藏民,除了说一声&扎西德勒!&一般不要轻易去打扰他们。天堂一般的小小的古朴村寨,月亮照着山顶哗啦啦的溪水,神鹰黑色的翅膀贴着山顶飞翔。千百年来,扎尕那一直静默犹如安静的神话。仅仅就是这两三年,扎尕那突然热闹起来了,这个安静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小村寨突然涌进了一批又一批的人,那些自驾游的车队一辆辆地开过来,开过草原,开过尕海湖,开进深山,停在道路两旁宽阔的草原、树荫或者平整的草甸上,千年寂寞的村寨再不寂寞和单调。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显然还没完全调整过来,他们还不能从容面对那突然而来的照相机和摄像机,还没能够适应外部世界那光怪陆离的变化。
沿着扎尕那陡峭的山坡,我们在紫色的蚕豆花和磨坊里哗啦啦的水声里前行。7月末8月初正是扎尕那一年里最好的季节。高原上的青稞熟了,油菜花金黄,苏鲁花和马兰花开遍大地。我和一帮诗人作家进古村、登崖顶,站在当年约瑟夫&洛克和他的骆驼曾经生活的木屋里,仰望迎面而来的山涧清泉,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多地感受扎尕那、更近距离地靠近扎尕那青山绿水的律动。而那花环般的山涧,那深渊般的山谷,那山坡上的水磨房和蚕豆地,那铺向山崖的金黄的青稞地,那矗立于村寨中间的高高的青稞架,扎尕那之大美,即使用一百双眼睛也观赏不完、一千张嘴巴也叙述不完、一万副喉咙也歌唱不尽。但是很显然,今天,在这样一个连动车飞机都要提速的年代,我们早已无法像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那样,在90年前的月光下安静地行走,不能像青稞架旁暴晒青稞的牧民和他们的孩子,安静地坐在屋顶的平台上,更不能像踏板木屋前的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不紧不慢地在阳光下享受时间给予的幸福。虽然,面前的山峰依旧是千年前的山峰,那月光,依旧是昨天的月光。
&所以才有了这些漫游者,有了那么多背着背包、驾着汽车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甚至是徒步的独行客&。几天以后,南下的火车上,老侯和我说了这句话。列车奔驰,下午的阳光领着光秃秃的山峁在窗外飞奔。身旁的老侯,看起来有些面庞憔悴,但依旧清爽、优雅、干净。她看上去很安静,却是一个十足的户外运动的热衷者。老侯告诉我,每年,她都会去很多地方,而作为甘肃人,扎尕那似乎是她最心仪最钟情的所在。老侯说,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扎尕那了,背着比自己的身体要粗壮许多的背囊,冲锋衣的口袋里塞着一瓶矿泉水,老侯乘长途汽车,自驾,或者徒步,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扎尕那。在她的心中,扎尕那就像她的故乡兰州,那里的黄河,黄河岸边金色透明的羊皮筏子,它们所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黄河的流水和激情。她一次次地来,来到这里,来到扎尕那,与其说是为了感受,更多地不如说是为了留住,留住扎尕那,那属于甘南、属于藏寨也属于每个人的精神的原乡。
&河水清澈,河谷婉转,树高林密,大地郁葱,古老的村寨疏散错落,幽静而神秘。秀峰环拱的石头城密不透风,仿佛一座原始而幽深的古城,闪现着朴素的光辉。&(王小忠《天堂:扎尕那》)这就是扎尕那。天堂般美丽的扎尕那!梦幻般神奇的扎尕那,诗歌、音乐、绘画、影像都无法抵达的扎尕那。列车在暑气肆虐的中午抵达南京,仅仅停留了几分钟便继续前进。留下我,站在热气蒸腾的站台上,像一块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的巨大而笨重的石头。
穿过梧桐树遮掩的街道,手机上&当&地弹出这样一条短信:
&我是为了计划下一次去扎尕那的日期和行程才推迟了回程,不想竟在同一列火车上相遇。谢谢扎尕那!谢谢日月美好,也&&谢谢你!&
不看号码,我也确定那信息一定是老侯发来的。一边行走,一边拍照,一路上坐在火车车窗边的座椅上,仰面望着渐渐远去的故乡的天空,这个秋天,当草原的绿草沉入山坡,当苏鲁花和马兰花跟着那些羊群和鼢鼠一路蹦跳着跑开,满山流翠的10月,带着心中无限的诗意,旅行者老侯,将带着和我一样的期冀,与美丽的扎尕那再一次相逢。
[责任编辑:曹蔚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_百度百科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于1977年开始着手筹建工作,于1979年完成,同年十月举行了开学典礼。学校座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合作市,占地面积23333㎡,其中教学楼1519㎡,实验楼1382㎡,电教楼637㎡,其他教学附属建筑10598㎡,学生规模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今天的600人,专业设置也扩大为社区医学、藏医士、妇幼卫生、检验、成人中专等六个专业。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学校简介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于1977年开始着手筹建工作,于1979年完成,同年十月举行了开学典礼。学校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合作市,占地面积23333㎡,其中教学楼1519㎡,实验楼1382㎡,电教楼637㎡,其他教学附属建筑10598㎡,学生规模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今天的600人,专业设置也扩大为社区医学、藏医士、妇幼卫生、检验、成人中专等六个专业。截止2001年底,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业人员79人;专业人员中有专任及聘请教师76人,其中高级讲师14人,中级23人;本科学历19人,大专学历39人;职工组成中本州人员88%,藏族54%,目前教职工队伍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局面。学校为正县级中等医学教学单位,下设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分别管理着五个教研组、十个实验室和相关的教学辅助部门。群众组织健全,教学管理有序,各级部门协调有序地保证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的成立,标志着甘南州的卫生教育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甘南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十多年来,学校本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为甘南州民族地区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际综合技能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办学宗旨,严格按照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规程,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呈现出目前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积极努力下,先后投资229万元,初步完成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具备了开展教学、实验、生活、阅览、文体、实习等活动的条件。基本切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办学的基本要求,利用有限的投入做出了超限的业绩。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师资建设
在师资建设方面,经过多年吸收、引进、进修、自学、提高等多种形式,使学校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师资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趋于合理,76名专职和聘请教师中,高、中级专业教师达37人,占专职教师的48.7%。同时,学校教师队伍不仅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学术水平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在国内外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有些教师还出版了专著或在国际学术会上获奖。
实验室建设以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充分利用为原则,不仅装备了各学科需要的十个实验室,并相应配备了共享共用的电教设施、多媒体教学场所等,使实验的开设率达到90%以上。教材图书的建设中,以突出重点、特色为主,同时以积极争取为指导,先后参与多种教材的编写,1985年承担了“全国中等藏医学校统编教材”中《藏语文》、《病原病理学概要》、《诊断概要》、《针灸常识》、《解剖生理学》、《药物常识》等六门教材的编写任务,并公开出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1989年开始,学校又组织藏医老专家、老教师编写了甘肃中医学院藏医系的十八门藏医专业大专教材,于1999年公开出版发行。2001年又承担了全国高等院校藏医专业本科(五年制)统编教材《藏医疮疡病学》、《藏医疫病学》、《藏医病机学》、《藏医解毒学》等四门教材的编写任务,为藏医中专、大专、本科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藏医教育适应现代教育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多年来学校在多方努力的基础上,使图书建设基本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各类书籍期刊达3万余册,学生人均16本。
学校还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先后在省内外、州内外广泛联系,在十几家州内医院建立实习基地,不仅使实习生得到了必要的锻炼、扩大了眼界,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宣传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得到了师生和实习医院的好评。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教研教学
建校二十多年来,在历届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立足甘南,面向基层,服务藏区,因地制宜,办出了地方特色,培养了地方人才。在办学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开拓办学新思路,不仅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又从州情地情出发,在医学基础课方面增加高原生理、病理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课程,在临床课方面以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为主,注重实效性,培养实用型。在圆满完成国家统配招生任务的同时,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先后开设边远地区班、藏医僧侣班、世行贷款技护班、藏医护理班等专业班级,为社会广开就学门路和职业教育渠道,实现了为甘南边远民族地区培养“分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医务人员的目标,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战线,完成了全州范围的防病治病和计生计免等工作。
二十多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共培养大中专生2700多名,目前,在校生仍达600名。二千多名毕业生绝大多数工作在甘南州广大农牧区的基层医疗单位,分布在全州142个医疗卫生机构和361个农村医疗网点上,占全州现有卫技人员的近90%,成为自治州基层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主力军,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当地医疗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分配到张掖、武威、陇南等藏族聚居区。极大地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状况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藏医做为青藏高原一枝独特的医药奇葩,世代为藏族人民和兄弟民族群众所接受和喜爱。为挖掘和弘扬优秀的藏医药文化,培养更多的藏医人才,为农牧区群众服务,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自成立以来,就立足甘南,从甘南州实际出发,开办了藏医士专业,先后培养了310名中等专业学历的藏医士,为甘南和武威地区的藏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不仅为继承和发展藏医药事业,解决藏医药后继乏人问题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藏医学教育步入现代教育体系摸索了一条路子。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学科发展
根据1986年国家卫生部部长在视察甘南州和甘肃中医学院时的批示要点,在省、州各级领导部门和甘肃中医学院的热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经甘肃省教育委员会批准,甘肃中医学院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于1989年秋季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开办了藏医系,设置藏医专业三年制专科教育,面向全省藏区招生,使甘南州卫生学校成为继西藏之后甘、青、川唯一一所藏医高等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藏医系自成立至今已培养254名毕业生,目前在校生100名。藏医系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自治州藏医药人员的学历结构和知识层次,为藏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藏医药文化遗产的继续发掘、整理、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和智力基础。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医疗卫生人员要求的日益提高,为了适应国家对医学教育层次的要求,同时,也为了谋求藏医系的继续发展,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经国家卫生部与中医药管理局评估批准,藏医系又于2001年由专科升为本科,首届招生40名,并招收大专函授教育生。使藏医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医学教育模式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2001年12月藏医系又升格为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使发展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在摸索和探讨新的发展思路,在依托甘肃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以便学校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及周边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南迭部 扎尕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