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到底怎么了?

小米5难堪重任,小米接下来该怎么打?
小米此前的疯狂成长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在产品的更新迭代上更是出现了罕见的旗舰跳票行为,使得旗舰更迭相较以往慢了一年。今日小米终于推出了这一跳票王——小米5。在米粉万众期待之时,这部本属于2015年的旗舰能够让已经慢了一年的小米再次快起来吗?还能迎头赶上超越他的华为吗?个人认为这部主打快的小米5助力作用不大,小米此前留下的短板在现今趋势下更是会制约小米重回发展快车道。在产品之外,渠道、专利、品牌与高端的塑造才是小米今年的重头戏。一、2015,小米慢下来的一年2015年,虽然小米的口号由为发烧而生升级为再造新国货。但对小米而言,2015年是其艰难的一年,整个2015年,小米几乎是在质疑与看衰中度过。由于其中期业绩、期末成绩的不及业界预期,增幅放缓,同比下降严重,甚至由此引发了业界对其资本估值和其硬件生态多元化战略的质疑。而由于国产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线下渠道作用凸显,小米此前的线上轻资本运作方式也备受诟病,其引领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在这一年显得灰头土脸。为了冲量而使用的一轮轮的降价促销使得小米的品牌属性在廉价的标签中越陷越深。此前被人模仿膜拜的互联网营销技巧甚至强化了其在人们心中是营销为先的刻板印象。2015年,小米已经没有了众星捧月。小米这只风口上飞起来的猪,似乎已经摇摇欲坠。在2015的种种现实之下,小米需要在产品上带来一针强心剂,这针强心剂不仅是打给自己,更是需要打给米粉,打给消费者,以向他们证明,小米的新品,依旧是用于创新,具备领先优势的。而这支强心剂在当前看来就是小米打磨了19个月的小米5,但问题是小米5能堪大任吗?二、小米5能堪大任吗?迟到已旧的小米5终于在米粉的万众期待下揭开了“神秘面纱”。这款被小米官方称为“为想象而来,而又超越想象”的小米5,其设计、配置与此前传闻猜测相差
无几。5.15英寸1080P屏幕、高通骁龙820处理器、、4GLPDDR4运行内存、128GB存储、3000mAh电池等等。确保了小米5在整体
参数上不落伍,而指纹识别、VoLTE技术以及全功能NFC的加入,在补齐短板的同时也进入了2016年的新领域。可以说这款历经小米
团队19个月打磨,创造了小米史上用时最长记录的小米5,无论是其配置、外观各方面都比较均衡。极窄的边框,改进的腰线设计,3D陶瓷机身,不突出的光学
防抖,让这款手机在美观与手感上可能会有较大进步。但是即使如此,个人认为小米5对于助力小米再次走上快车道的作用不大。一方面在于小米5的硬件在2016年来说,已经是所有手机的标准配置,并不具备领先性。而其后来者诸如vivo在硬件
上的配置与之相比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其核心的MIUI,在其护城之作的MIUI7上,我们能够得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国产各家在系统UI上的快
速跟进、蜕变与升华,仅从系统体验来说,曾经独树一帜,鹤立鸡群的MIUI,已经显得优势殆尽,MIUI想要从系统层面再次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已经越来
越难,高度同质化下,仅在手机端来说,MIUI作为小米手机护城河的功能将越来越弱。更重要的原因是真正的创新难觅。在此前文章中我曾谈及:此前由于小米旗舰产品由于“升级乏力、创新不足、对新趋势的
跟进的滞后”,使得消费者对小米态度由从此前的众星捧月到今日的各方质疑。小米在小米5上如果没有不能够拿区别或者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创新,那么等待小米的
只能是更为严峻的后果。所以小米需要在小米5上拿出独具特色的创新。遗憾的是“黑科技”不等于竞争力:虽然在小米5发布会上,雷军是一个黑科技接着一个黑科技,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些黑科技
不能让小米真正的扩大领先优势。亦不能大幅的提升小米5的竞争力,“黑科技”又是下一个被小米玩坏的词。这些黑科技,可能最出彩的也许就是4轴防抖了。而
其他的黑科技,要么是借力他人之手,小米不拥有独占性,诸如骁龙820处理器,VoLTE技术等等,在2016年都是标配、各家都会存在,要么是这样的黑
科技可能存在夸张噱头,诸如小米5吊打iPhone所使用的索尼IMX298,在专业人士眼中就已经谈到:“现在就可以钦定硬素质堪忧。”这是一个残酷而又尴尬的事实,小米5他各方面都不差,但是其各方面也并不出众,甚至稍有领先,但是就是不能鹤立鸡群。三、、2699的定价,能否让小米5一箭三雕?出乎意料,小米5的售价并非此前传闻的三千档,而用的是一条组合拳,使用标准版、高配版和尊享版,分别定价为和2699。但细观之下,
小米5走的依旧是2015年小米Note的路,只是走得要比当时更为稳妥,覆盖了更多了档位,而又降低了300元的售价。以此来保住产品的性价比。很明显小米想用一款产品实现来一箭三雕,既想保住1999这个价位小米的竞争力,留住老用户的心,又想冲击中高端市场,与OPPO、vivo和华为竞争。
但是在我看来,2015年小米Note的最终结果或许对小米5很具备参考意义,没有破釜沉舟而想一劳永逸一箭三雕的小米5到最终可能会被这一多版本带入沟中,反受其乱。四、相比不改本性的发布会形式,2016年的小米更需要做什么?当然出乎意料的不仅有小米5的版本繁多,也有其依旧不改本性的发布会形式。小米在发布会上玩的依旧是此前已经几乎被玩坏的那一招——参数数值轰炸,小米的主要竞争对手们悉数被小米5在各种参数上吊打。这看似效果出众,引得米粉高潮,但是这也让小米在此后更显被动。诸如其在2016年的旗舰是使用1080P
屏幕,虽然有助于电量节省和运行速度的提升,很有可能就是被打击的对象。抛开对小米不改本性的发布会参数比拼的批评。在小米5上,小米祭出了所谓的十项黑科技。其实也包含了小米想要改造品牌形象,摆脱此前营销标签过重,树立技术品牌的愿望。而首次在海外MWC大会上同步召开全球发布会,无疑是进一步的昭显了小米进军海外市场的急迫与野望。虽然小米野望如此,但在一二线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厂商纷纷走向寻求出海和扩展农村市场的大背景下。小米在2015年显现的专利、渠道短板,依旧没有多大的起色。在海外市场,其虽与高通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为其出海和传闻的自研芯片获得了一定保障,小米自身的专利申请也在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在海外市场
还是难有足够保障。爱立信们依旧会对其不依不饶。而在渠道扩展上,小米今年才会大力扩展下线销售,这需要时间来搭建完善。另外当前谈及小米,自然也绕不开竞争对手环伺,尤其是与华为全方位竞争。整个2015年,两家企业竞争焦灼,在争夺份额第一的位置上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此次的小米5很明显是在与华为Mate8进行竞争,死磕到底。但产品的竞争不止是产品,也是渠道、营销、品牌的竞争。如上所述: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一二
三线城市的换机红利消耗殆尽之时,扩展海外市场和深耕四线以后市场与农村地区成为了关键所在。而这却是当前小米的短板所在。而华为已经走得很远。华为在这
里赚取了一个时间差,但时间在竞争中却是无比的宝贵。结语:历经小米团队19个月研发打磨的小米5终于呱呱坠地,不可否认他是当前最好的小米手机,也可能是最好的国产手机。但是带给人的却是不惊不喜。并未超越想象。其所肩负的挑战高端、反转华为、扬帆出海,可能都难以实现。小米5我会给他发张好人卡。2016年,对小米而言,建渠道、塑品牌、补专利才是小米的重中之重。【百略网专栏作者:邻章(ID:ZLxgic),科技行业观察评论师,微博&微信公众号:邻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后参与评论
我就给雷军出一个主意,广告!没错,就是广告。既然不在做饥饿营销,就无法保证“口碑”传播的速度和质量。第一你得让买家知道你在投入,你在做事情,延续过去低廉的营销成本买家感觉被骗,第二掌握媒体就张掌握话语权,别总把自己当成个网红,发发微博就能撑起几百上千亿的销量,奥巴马也做不到,第三如果要改变小米品牌低端的形象,不如重做一个“大米”,不要把小米这个品牌来宣传。
菜鸟看世界
:所以小米也开始重视线下,开始重视传统渠道
: 有道理!
还跟华为MATE8比,MATE8多少钱呢?米5多少钱呢?小米一直强调的就是低价。一分钱一分货啊。
:小米5定价五千是不是就和iPhone平起平坐了?
:小米5定价五千是不是就和iPhone平起平坐了?
小米5的性价比非常高,可惜屏小了些,所以我不会买。我怀疑小米不做6寸屏,是不是害怕与华为竞争?
菜鸟看世界
:跟mate8拼的应该是小米note2,估计还得等几个月
菜鸟看世界
:跟mate8拼的应该是小米note2,估计还得等几个月
小米没给钱吧,黑的这么狠,无厘头的黑
:呵~每篇写小米5的文章总会有你们这些人说是黑的
:呵~每篇写小米5的文章总会有你们这些人说是黑的
重点是价格!!价格!!比苹果和三星肯定是不行的,别人买4-5K多呢(虽然雷布斯爱吹)。供货能跟上,少耍猴,绝对大卖。
写得蛮水的,这样水平的文章怎么好意思传上来的
虎嗅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小米,或许小米没给钱。可是小米的配置就是高,强大的MIUI让别的安卓系统望尘莫及华为质量就是好,杠杠的。VIVO就是靓,全韩系包装。
小米的配置不如以前发烧还是买乐视了
虎嗅何时变成争论菜价是否便宜,是否新鲜的地方了。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
很有道理!说得很中立。
研发实力弱成马,十九个月憋出这么个玩意外国人怎么看小米 Note?
昨日发布的小米 Note 手机,不仅霸占了科技媒体的头条,财经乃至时尚媒体也在投入巨大的精力关注。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国内,而大洋彼岸的另一端,小米的这场发布会也吸引了国外知名媒体的注意力。
如果国人看自家的产品有些当局者迷,容易被自己的立场和喜好影响的话,那么外国媒体和网友的看法或许是旁观者清,算是多维度的客观评价。对于想要开拓国际市场的小米来说,在外媒上的曝光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外媒们拿它和苹果三星一起比较的时候。
高冷《华尔街日报》:小米发了一部更薄更轻的手机
《》其实对设备并不太感兴趣,倒是对融资战略更看重些,所以它以往总是大书特书小米融资的消息。昨天小米发布小米 Note 之后,《华尔街日报》只是发布了一个短消息,标题也是不痛不痒:《小米发布了一部更薄更轻的手机》。
小篇幅的消息中只是简单介绍了小米发布了比 iPhone 更轻更薄的手机,而雷军还留了大量时间来讲述小米在生态链上的布局。
除此之外,就是回顾小米之前的融资估值状况,这些消息也大多是由《华尔街日报》曝出,所以介绍起来也是轻车熟路。总的来说,《华尔街日报》在小米 Note 的报道上显得十分高冷,其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哦,朕知道了”。
《纽约时报》:小米 Note,剑指 iPhone 6 Plus
昨天雷军在发布会中处处拿 iPhone 6 Plus 做对比,这一番苦心被《》所理解。《纽约时报》的标题是《小米用新手机剑指 iPhone》。
除了对小米 Note 的常规报道之外,《纽约时报》引用移动设备制造商分析师 Brian Blair 称:
“在中国,小米已经和苹果类似,成为一个受尊敬(respected)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也是相当重视中国市场,Tim Cook 曾经提到,期望中国市场成为苹果营收的支柱,在这片市场上,三星、苹果、小米、联想和华为等厂商厮杀正酣,而《纽约时报》认为,小米 Note 的推出加剧了小米和苹果之间原本错位的竞争。
The Verge:想跟 iPhone 6 竞争还早了点儿,你的对手是三星
如果说前两个媒体是老牌纸媒,在报道上追求“理客中”的话,新媒体翘楚
的观点就对小米不太友好了。
虽然雷军不断拿 iPhone 6 Plus 做对比,不过 The Verge 还是认为小米和苹果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就苹果而言,这家公司已经到了追求手机内涵的阶段,而不是简单的硬件堆砌。苹果的宗旨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来做。而小米仍然停留在拿配置说事儿的阶段,并且这些配置都是别人的。对于小米这样已经很成功的本土企业来说,已经需要想想,要不要继续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了。
而在副标题上,The Verge 给小米 Note 以定位和对手:
小米 Note 和三星 Galaxy Note 白刃相见。
另外,The Verge 留意到,小米近来在智能家居生态链上的动作颇为值得注意,认为小米如今的体量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家手机制造商了。
Ars Technica:配置绝顶,设计精进
相比于 The Verge,在国内的影响力要小一些,不过在 Geek 圈子里,Ars Technica 的总结或者展望长文可谓在同行最佳。在评价小米 Note 上,这家媒体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Ars Technica 认为,小米 Note 标准版的配置平平,和三星 Note 3 差不多,不过它忽视了骁龙 801 和 800 的区别,以及 HiFi 这些差异。真正让人们感兴趣的是小米 Note 高配版,毫无疑问,Ars Technica 也认为这款手机算起来是目前手机界中综合配置最高的手机。
配置之外,Ars Technica 还表扬了一番小米 Note 的工艺,虽然在整体风格上和小米 4 有些类似,不过背部的 3D 玻璃设计是点睛之笔,一改小米 4 的背部的廉价质感,同时 3D 弧面玻璃背部也形成了小米 Note 的独特设计语言,区别于其他厂商的设计。最后,Ars Technica 对小米在原创设计上取得进步表示欣赏。
众网友:这手机不错嘛
上面说的都是媒体对小米 Note 手机发布的反应,那么外国网友们怎么看小米手机呢?毕竟在国内关于小米手机的评论中,争议都比较大,很容易受个人喜好和立场的影响。外国网友就离我们的喧嚣很远了。
在 Ars Technica 评论的网友一般都比较理性,所以这里选取一些网友的评论来代表这些看客的看法:
我想我可以入一个小米 Note,看起来不错,价格也不贵。
在入 Lumia 930 之前,我有个小米 2,手机不错,价格也便宜
而来自《华尔街日报》的一位网友则想到了溃败的 Fire Phone:
小米模式就是应该亚马逊应该打的,把手机卖到 100 多美元,在这个价格段上有着潜力巨大的市场。只是 Fire Phone 走偏了,偏偏要和苹果去竞争。
有 The Verge 网友也表示了自己的兴趣:
高配版简直是硬件怪兽,不过在入手前的看看电池表现怎么样。
当然,最令网友们感兴趣的是小米 Note 的价格:
小米 Note 高配的配置会被三星和索尼旗舰机沿用吧,不过这货只要 520 美元,看来三星 Galaxy S6 有麻烦了。
当然,关于小米和小米 Note 手机的争论在外国媒体下面也会有,至于关于专利抄袭的争论就不展开了。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1689文章总数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重庆洋人街一水上乐园众多游客扎堆水中如“下饺子”。
事件造成1死1伤。老虎袭击游客现场监控视频曝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摘要:当小米丧失对销量、估值高增长,以及传播议程的控制力时,通常所说的小米时代就结束了。它坏在三大失误:从发烧友市场到大众市场的切换不成功,错失产业链布局良机,以及在坚持“硬件免费+应用服务收费”模式上不够偏执。
  去年初,尹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2015:小米与反小米者的决战之年》,在那篇文章中,我暗示小米必须在这一年中证明其生态模式的有效性――必须从硬件以外赚到足够收入,以补贴愈来愈惨烈的价格战,甚至在硬件免费的情况下也能运营下去。
  而小米的对手――我当时认为主要对手之一是华为――则必须在销量进而是产业链控制上远远超过小米,封杀小米向生态盈利模式切换的可能性。我当时做出这样的判断,依据是中国和全球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但小米的规模也正接近达到依靠内容和服务就可以相当程度补贴价格战的程度――这是从硬件盈利模式向内容服务盈利模式切换的前提。
  在写完这篇文章大约5个月后,我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个典型的四线城市,我在那里发现的事实暗示,胜负的天枰可能正倒向反小米者们――我的那些在2014年还充满热烈期待的、试图通过我搞到一个小米F码(拥有该码买小米手机不用等候)的亲戚朋友们,几乎再也没有提起过小米,他们的口中讨论更多的是苹果,华为,OPPO这些品牌。
  说实话,他们的消费倾向让我吃惊不小。我听得最多的是,“现在没有2000以上(的手机),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而很不幸在他们的印象中,小米已经伴随着红米的铺天盖地,被牢牢钉在了廉价机(在一些中国用户眼中,这个词有时会与低品质相伴随)行列。
  小米的预期管理游戏:循环推高的销量、估值和传播议程主导力。
  现在,战争的结果已经相当明了――曾经的神话创造者被新的竞争者所替代――在IDC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排行中,华为取代了小米位列第一,而小米的份额则掉在了华为和苹果之后,尽管2015全年小米在中国仍然是第一,但在全球的份额仅位列第五,在中国厂商中排在华为和联想之后。
  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全球的排名已经被挤出了前五,而在进入前五的三家中国公司中,除了华为外,其他两家是过去几乎没有被小米列为对手的OPPO和VIVO。这两家公司的特点是,它们主要的精力都在2000元以上的中端细分市场。
  比出货量份额下降更糟糕的是,小米作为一种风潮的结束,表现在它对传播议程主导能力的下降,而过去这是它整个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饥饿营销是其极致表现):“小米”的百度搜索指数在2002年下半年至2004年底,出现了7次在25万以上的高峰,其中5次在30万以上,而2005年以来只有两次出现在25万以上(30万以下)。
  支撑小米神话的另一大动力――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也面临急转直下的形势,据一些外媒报道,投资机构们已经考虑下调小米的估值,认为其2014年时450亿美元的估值相对目前的经营处境存在高估。
  小米公司的估值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每年都成倍上涨――2010年为2.5亿美元,2011年10亿美元,2012年40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不管真实的估值是多少,每年蹿升的估值,以及高速增长的出货量,不停为生态中的所有成员(供应商,开发者,用户,资本,员工,政府,媒体等)注入兴奋剂,这些又反过来推高其估值、销量和生态影响力。
  但就像不存在永动机一样,也不存在永远不要求兑现的预期。当人们面对小米让人暂时失去理性的漂亮数字时,总是会忽略小米神话背后的环境因素――毫无疑问,中国世界第一的手机制造能力,以及谷歌在应用商店层面的培育,为小米模式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条件,而这些是所有公司都能分享的资源,同时中国智能手机的雪崩式增长(几乎与小米的诞生同步,2012年增长135%,2013年增长50%,2014年增长31%),又为其提供了动力。
  但进入2015年,增长的发动力突然熄火,全年中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了2.5%,远低于全球10%的增长率,而不幸的是,小米的销量过于依赖中国市场,不像华为那样全球化程度较高。但仅这点仍不足以让小米神话破灭,同样立足中国市场的OPPO和VIVO的成功证明了这点。
  小米的三大失误:市场切换不成功,错失产业链布局良机,以及不够偏执。
  失误一:用户从发烧友群体向大众群体切换时,过于依赖价格一种竞争维度,忽视了品质和个性化维度。
  早在2012年,尹生曾经在福布斯中文网撰文《40亿美元估值的疯狂:小米可能步凡客后尘》,在该文中我曾提到小米必须面临的一个战略切换,即从早期的发烧友市场向大众市场切换:
  到目前为止,它主要的用户都是那些技术发烧友,对他们而言,小米的最大优势,就是它不是苹果,以及它提供的让它们参与到小米进化过程中的机会,即便小米的产品和服务有点瑕疵,他们也有较高的容忍度。但要达到1亿部的销量,小米必须争取更多的对技术没有任何兴趣、只对价格、品牌和性价比感兴趣的大众用户,而他们可是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
  很不幸,小米采取了更为简单的方式来完成这种切换――直接瞄准1000元以下市场的红米。在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用户还是以首次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为主时,这种模式还来了虚假的繁荣――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门槛,教育了市场。
  但当市场倾向于饱和时,用户从首次使用智能机为主转向智能手机换机者群体,他们开始寻找更能符合或彰显自己个性的产品,或者仅仅换一部更加可靠、品质更好的产品,至少是他们认为的可靠好产品(尽管价格也更高,而这时他们已经尝到智能手机的好处,不确定性的降低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钱),而此时红米在烙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也使小米的整体品牌受到连累。
  失误二:没能及时在产业链布局和提高产业链影响力方面有所作为。
  雷军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中,第一个从一开始就有产业链经营意识的人,这帮助他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创业之旅,也启发了更多的创业者。但当一家公司的销量从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增加到几千万甚至几亿时,其在产业链的角色也从一个拾遗补缺者,转变为产业链的重要变量,这一变化会从根本上改变竞争。
  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手机制造产能,但整个产业链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的产量在一定时期是相对有限的,最终对这些零部件和整机的产能的掌控能力,就会转变为对参与竞争者的交货周期、资金周转率、用户满意度、生产成本等的制约或影响。
  华为正是借助了其自身的关键零部件布局,以及在设备行业积累的全球产业链影响能力,在竞争中后来居上的――但华为十几年在设备领域的耕耘也不容忽视,它帮助华为建立了支撑一个关键零部件业务的自身规模,以及华为作为中国制造的标签这一品牌价值。
  而作为创业新星、没有太多华为这样的资源的小米,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在了手机的周边产业,比如智能硬件等,但问题是,当小米手机的行业地位不再时,这些周边产业也会变成无根之木,那时的小米最多作为一个投资者从中分享部分收益。
  失误三:不够偏执,未能将“硬件免费+应用服务收费”的模式做到极致。
  在雷军最初为小米设计的商业模式中,包括手机,应用与服务,MIUI这三环,最理想的情况是,硬件免费,通过应用和服务盈利。但要实现这种理想模式,就必须有足够的应用与服务,特别那些即便离开小米手机和MIUI仍能够运转的应用和服务,这样它的规模就可以超越手机用户数量的范围,提供某种战略上的确定性。
  在这方面,小米甚至不如乐视极致,后者通过硬件定价权的牢牢掌握和贯彻――它甚至已经开始尝试采取硬件免费+内容收费的模式――成为互联网电视领域最主要的力量之一,乐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与其在视频领域建立的地位密切相关,为视频内容付费正在成为用户可以接受的行为之一。
  对小米而言,仅仅是基于对屏幕的掌握而作为一个应用分发商的存在,无法帮助它建立起可持续的和稳定的商业模式,一则这个领域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再则安卓的系统不像苹果,它是开放的,而且以免费为主,这让它无法建立起苹果那样的应用和服务独特性(即便苹果,这种独特性也在下降)。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小米真正需要的,是像乐视视频那样的拥有一定行业优势地位的用户付费业务,以便当它向用户免费提供硬件时,可以有足够的收费业务来弥补其成本,或者反过来,通过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来提高其硬件的吸引力。
  只有这时,它才能沿着红米打开的缺口,继续向下,直到免费,以便牢牢掌握定价权――现在,它面对的是产品价格优势的丧失和品牌定位下移的双重压力。目前不知道小米能否整合雷军系的资源,最终实现“硬件免费+内容服务收费”的模式――在已有的手机厂商中,它是最接近拥有这种模式所需的基因和条件的。
  小米的未来:手机公司?硬件公司?电商公司?互联网公司?……
  2013年,我还在福布斯时,曾经采访过雷军,并将其作为封面人物(参见《雷军:通往百亿美元》),当被我问到小米是一家什么公司时,他回答道:
  “我知道关于小米是哪一类的公司一直有很多争论,今天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不纠结了。我们既是硬件公司,也是电子商务公司,也是移动互联网公司,没关系,我们是全新模式,很难归类是哪类公司。”
  但今天看来,无论希望成为什么公司,小米最现实、也最可能的选择,仍然是首先成为一家持续成功的手机公司或硬件公司,就像尹生在2014年的文章《估值小米(一):它仍是家手机公司》一文中已经详述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百度或其他搜索框中输入相关标题搜到,正是在那篇和随后的几篇中,尹生认为小米的估值最多只有200亿美元,这一判断今天已经得到验证――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
  拨开所有的包装,小米本质上和三星、联想、诺基亚没有区别――它首先是家手机公司,因此必须首先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生存下来。
  在一段时间以后,想象力开始让位于残酷的现实,小米未必就能轻易取得三星和联想(作为一家多元信息产品提供商)到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诺基亚曾经获得的成就――在电子消费领域,几乎还没有一家公司仅仅凭借各种诱人的故事和创新的营销手段,就能让用户长期驻留脚步,无论如何,你首先必须是一家性价比优秀的产品公司。
  现在,是做出选择,并奋力一搏的时候了:继续坚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硬件免费+内容和服务收费),守住中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手机/硬件公司的地位――这是小米商业模式的基石――在这方面,小米仍然最有机会,或者干脆成为一家电商。
  否则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像曾经的凡客那样在纠结中错失良机――后者主要是在品牌与电商两种模式之间犹豫,最终既无法像一家电商那样完全以规模增长为中心,又因为追求量的增长而拉低了品牌,丧失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个性。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电视之家是专注于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的专业网络资讯平台,致...
5979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隆的眼睛怎么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