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涵丢了 又不想去涵江教育局局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刚刚收到工行牡丹畅通卡信函,打开后只有卡,怎么没有密码涵呢_百度知道
刚刚收到工行牡丹畅通卡信函,打开后只有卡,怎么没有密码涵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应该要你到银行激活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牡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苏州工业园区市民卡密码涵丢了怎么办_百度知道
苏州工业园区市民卡密码涵丢了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带上本人证件去苏州银行或者市民卡服务中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苏州工业园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对基础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教改探讨(667)
关于对基础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
&&&&&&&&&&&&&&&&&&&
尊重教育常识
当今是一个需要常识的时代,做教育更需要遵循常识,然而现实中许许多多“反教育常识”的现象,更映证了梁文道先生的断言。我以为,这更是一个教育常识稀缺的时代。
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最珍贵的是人,是人对人的深刻影响,而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认识的堆积,分数的获得,这便是教育最基本的常识。然而我们的教育一旦把考试作为研判教育的唯一手段,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尺度之后,教育者所尊从的只有知识、分数,只有空洞的说教,只有僵硬的制度,只有束缚人的铁笼,而唯独没有“人”、没有“人性”,教育就会在远离常识的路上越走越远。
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应该遵循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这是最重要的常识。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应试机器,把教室弄成应试车间,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把教育搞成应试监狱,一味死整蛮干,采取题海战术,打时间仗,拼体力,不仅会使孩子身体受到损害,而且也会使其社会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扭曲。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生活。孩子们来到学校,其实也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种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让他们得以自然的生长,这是常识。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如果我们的教室让孩子感到压抑,我们的学习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的课堂让孩子枯燥无味,我们的校园让孩子望而生畏,我们的学校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没有一点幸福可言,又怎能为孩子的未来幸福人生奠基?
教育不是万能,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以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如果以“可怜天下老师心”、以“恨铁不成钢”去胁逼孩子,如果我们把不断膨胀的功利心完全压在孩子身上,如果我们给教育附加了太多的功能,教育上的乱象丛生,诸如雷人标语、烧香拜佛、撕书烧书、状元雕塑、杀人投毒等等,也就见怪不惊了。
教育需要重新认识和发现孩子。孩子在他的校园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是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他们的校园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童年生活应是缤纷绚丽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远比作业试题、分数成绩重要得多,这是常识。卢梭曾说,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模型。常听见一些老师责怪孩子,“爱贪玩”,“上课坐不住”,“老喜欢动”,可这些,恰是每个孩子在他的童年所拥有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他们,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用成人都不能做到的一些条款去苛求他们,孩子们就会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
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应该让孩子拥有分数,而应当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毅力,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这是常识。如果当学校教育剩下的只有知识的传授,只有应试的本领,只有高分的角逐,当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已不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德育课程理所当然地成了应试教育的附庸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本色了。
好的教育是顺应孩子的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信,让不同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发展方向,让孩子成为他最好的自己,或者说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这是常识。如果我们忽视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一把尺子卡到底,一个标准量到底,要么过早地给孩子贴上失败的标签,要么把孩子教成越来越像同一个人,或者让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一样。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孩子尊重教师,天经地义。教师尊重孩子,这既是教育的要义,也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崇高师德的体现,这是常识。如果教师把孩子分成三六九,歧视所谓的“差生”,侮辱、谩骂、体罚所谓的“后进生”,让他们抬不起头,让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到打击,那将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教育,应该尽可能不设防线不过多干涉,教育,应该允许孩子大胆假设和质疑,教育,应该允许孩子犯错,教育,应该鼓励孩子在思考中多转几个弯,教育,应该注重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多样性,教育,应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和奇妙的科学世界,教育,应当充满幻想和想象力,这些都是常识。然而如果教育剩下的只有灌输和控制了,两个世纪前托克维尔著名的发问:为什么当文明扩展时,杰出的个体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当知识变得每个人都能获得时,天才反而再难见到?还有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其答案就不言而自明了。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允许孩子慢慢来,慢慢成长,这是教育常识。你可这样想,如果用五年后的眼光看现在,就不会为孩子比别的孩子少认几个字而过不去;如果用二十年后的眼光看现在,就不会为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而大打出手;再用六十年后的眼光看现在,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留下的仅仅是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急功近利,心急火燎,拔苗助长,竭泽而渔,对孩子实施过度的教育,过早地给孩子加重学习任务,特别是将幼儿教育小学化,则只能将孩子葬送在起跑线上。
孩子成长需要我们陪伴,但不需要我们过多地干预,需要我们呵护,但不需要我们一味地溺爱,需要我们引导,但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地去替他们做人生规划,这也是常识。然而我们总是怕孩子摔倒,这可能正是孩子在成人后摔倒了,再也爬不起来的原因。我们总担心孩子未来人生不幸福,这恰恰是孩子们未来人生不幸福的真正原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特长,学校特色不仅要尊重学校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天性、爱好和特长,这还是常识,如果为了学校特色,让所有学生都去画画,或让所有学生都去拉二胡,或让所有学生都去吹竖笛,这样的为了特色而特色,实际上有悖于教育常识,有违于教育规律,这种特色实质上是一种反教育。
校园的文化,学校的特色,乃至于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其生成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岁月的历练的,是需要慢慢浸润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夜之间“打造”出来,这更是常识。如果我们硬要在几天,或者在短时间内打造出校园文化,打造出特色学校,打造出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并且还大吹大擂其如何创造了教育的奇迹,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贻笑大方了,这不仅违反了教育常识,也会让一线老师和学生吃尽苦头。
还有近段时间国人关注的把古诗词从中小学课本中删减掉,大家知道,中国的诗词歌赋,以其韵律之美、意蕴之深,不仅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基因,而且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被世界广泛接受的一种代表符号,不仅深受亚洲日韩等国家喜爱,而且在欧美等国家也具有很强的影响,这其中的很多精髓,无论是对知识精英,还是对普通民众,乃至中小学生都是一种熏陶和心灵滋养,都是一种教化和人生启迪,都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这是中国教育之基因、之骄傲,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然而一些地方为了给学生“减负”,不去转变教育理念,不去改进教育方法,却以此为名,拿“诗词歌赋”开刀,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真让人啼笑皆非。这本是一个教育常识问题,最后却要等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了,才明白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才懂得尊重常识的重要,那些头脑发热并喜欢出风头的人,相信头脑该清醒一下了。
什么是常识?林语堂老先生对“常识”有独到的见解,常识,乃“寻常之见”,也就是一些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准则。既然是一些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准则,为什么有的人却始终领会不进去,甚至还要干出有违教育常识的事呢?我以为,不是不懂教育常识,也不是缺乏教育常识,而是缺失一颗“心”,那就是对事业的责任心,对教育的良心,对孩子的爱心。
作为教育者没有教育知识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教育常识。没有教育知识,有了教育常识,可以把人做好,也可以把教育做对。仅有教育知识,没有教育常识,则既做不好人,又会瞎折腾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和有损孩子身心发展的事来。一个教育者没有教育知识,可以走进教室、走进书本,可以重新学习。而一个教育者没有教育常识,那是一时半载也学不会的,因为教育常识有无和我们用不用心做教育关联紧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教育培养出好人,坏教育培养出坏人。凡是遵循教育常识的教育就是好教育,而那些林林总总反教育常识的教育都是坏教育。
但愿这样的时代多一些遵循教育常识的好教育!
不是“解惑”是“解放”,不是“学会”是“会学”
  何谓幸福?幸福不是男欢女爱的快感、自欺欺人的安慰、故作豁达的解脱,更不是金钱的积累、物质的叠加、情感的占有。幸福是一种利己而悦人、通透而洒脱、明智而悠然。幸福是为心灵找到诗意栖居的港湾,为生命找到来去自由的归宿,为他人找到超越苦难的良方。换一个角度表述:幸福即是有健康的身体、自由的灵魂、适用的物质、人性的尊严和安全的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惑”远没有“解放”更重要。课改专家李炳亭对此有惊人之语:“现在的课堂快乐吗?课堂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组成12年。请问孩子12年快不快乐?上学不快乐走上社会会快乐吗?孩子在传统课堂中失去了创造力,个个都像失去了水分和生命光鲜的木乃伊。”他还把课改比喻为“从油锅里捞孩子”,捞晚了学生就“焦”了,焦了就跳楼就自杀。实际想一想,追求幸福的教育就不应该将学生限制在教学内容中,因为学习内容只是工具,如果学生不能在获得这些工具的时候获得快乐,而且不能因为这些工具的获得而使未来的生活更加幸福的话,我们的教育还有何意义呢?
  “解放”什么呢?解放学生的地位,由听从到自主,由被动到主动,由应付到牵引;解放学生的思维,由单一到多元,由僵化到灵动,由守旧到创新;解放学生的课堂,由灌输到探究,由独学到合作,由听记到思考;解放考试的压制,由选拔到督评,由频繁到简约,由单调到展示;解放教师的苦累,由弄虚到务实,由作假到求真,由硬塞到盘索;解放学校的压力,由牢笼到乐园,由教室到舞台,由压抑到放飞。解放所谓的目标,由缥缈到实际,由群育到独生,由漠视到尊重。
  至于“学会”和“会学”的关系,已成了耳熟能详的套话,没有展开论述的必要。在此简单说说由“学会”到“会学”的机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是教师像“搬运工”那样把知识从课本搬到学生的头脑中,好的“搬运工”可能效率高点,搬的是精华,差的“搬运工”不仅可能搬错运乱,还可能捡芝麻丢西瓜。“会学”呢,是学生掌握着主动权,主宰着课堂,在老师的引导辅助下,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合作解决问题。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去。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叶圣陶先生说得更好,“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教学理应追求的境界。形象地说,教师应逐渐实现由“抱着学生走”到“扶着学生走”,并最终实现“让学生独立行走”。一般说来,“学会”容易些,而“会学”则相对要难。“学会”关注的是结果,“会学”重视的是过程。遗憾的是体制对教学效果的考查死盯着“学会了没”,而对“会不会学”只强调于虚无的教育理想上,造成了一种尴尬局面:谁都知道“会学”重要,可下的工夫全在“学会”上,这是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症结所在,也是学生高分低能的罪魁祸首。
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学会“做人”和“学习”
  提起课堂教学,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做到“授人以渔”即够了吗?从关注每个学生未来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在授“鱼”和“渔”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习”。会做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工农商学兵”;会学习,出水自知两腿泥。曾经为了“渔”,教师开始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技巧,着意培养钻研的习惯、思维的方式。殊不知,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学生想吃鱼,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困难多。渔,乃雕虫小技耳,在直立的善学的智慧的人面前,何足挂齿!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话大有道理。学生不想“鱼”的时候,老师授之以“渔”没大用。可许多老师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胃口,一味强调“渔”的重要,硬逼着学生放下球拍去摸“钓竿”,这是育人之道吗?要知道大餐固然美味,但不见得人人都爱它,也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口味。正确的做法首先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营养观……第三步才是把“大餐”搬到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烹饪,去享用。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学习就是水到渠成,就是自然而然,就会“无须扬鞭自奋蹄”。
  遗憾的是现行教育不重视“育人”,不教会“学习”,而是把臭鱼烂虾一个劲地往学生脑子里塞,不管学生有无需要,把活蹦乱跳的孩子硬按在池塘边让他们手持钓竿,呜呼,“人”之不存!“学”将焉附?学会做人,要给予课堂民主,师者自觉站到“学生公仆”的地位上,而不是吆三喝四耀武扬威;学会做人,要解放学生思想,鼓励他们质疑,允许有不同答案,而不是统一规范,标准划一,千人一面;学会做人,要崇尚道德,弘扬真善美,鞭笞虚伪,斥责敷衍,务实求真;学会做人,就是学会与人性的弊端作斗争,与社会的邪恶想抗衡,与人生的理想共飞翔。真正学会了做人,也就学会了学习。
&&&&&&&&&&&&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真正的人
  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表述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个目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具体阐述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说:“素质教育的精髓什么?那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必须遵循育人之道。角色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师生学习智慧充分展现的舞台。学会做人,学生不能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他们能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有学习的需求、交流的冲动和表现的欲望,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角色课堂的目标是五结合:教师预设空间与实际空间相结合,预设教学目标与现场生成目标相结合,群体参与与个体参与相结合,知识传承与探究性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真正的人”需要真正的教师去培养。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泾渭分明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而角色课堂的精髓是引导学生用“角色”去统摄知识,为了展演主动去获取、创生、运用知识;教师是策划者,开发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看似教师“退居二线”了,实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背上一桶水,将学生的小杯子倒满,就OK了,现在,需要师生共同去寻找水源,共同来“挖井”。教师要充满角色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探索气息;用思想影响思想,用智慧启迪智慧,用角色串通角色,用入境引导入境。好教师应能够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由主演变导演,由经验变科研,由现成变生成,由师长变学长,由教者变学者。
&&&&&&&&&&&
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角色课堂的目标
  角色课堂倡导建构性学习,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学习兴趣,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角色学习能够在学生原来的认知储备上,借助角色主动地建构出自己的理解,这种建构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作基础的。
  怎样激活思维呢?首先,设置的问题不仅要激趣、导学、促疑、解惑,还要讲究科学性,富有艺术灵感。学生不是知识的附庸,学习过程也不单纯是经验的积累。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如何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的情感内涵,“情动而辞发,披情以入文”,使每一个学习者都成为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主体,让不同的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真正明白学习的意义。其次,源于生活的素材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前提。比如初一学生写了首《清洁工》:“每天早晨早起床,夏天顶着红太阳。冬天下雪无处藏,为了人民的健康。不惜自己帮人忙,他们精神实在强。”我把它修改为:“别人酣睡他起床,默默无闻奉献忙。扫去青春亦无悔,留下洁净迎朝阳。”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表达效果,交待完写作的“起承转合”后,还可以在“青春”与“朝阳”上留空,把学生的思维彻底激活。
  第三,学习环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地听无奈地记,思维的闸门紧紧地关闭,没有激活的可能。而角色课堂学生在平等的交流和多元的展演中,思维得到拓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重新建构。在这种宽松、民主、愉悦的状态下,学生的情感之火被点燃,求知欲望被激发,很自然成了课堂的主角。
  第四,相互尊重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保障。“需要的满足与激发是同时存在的”,这是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肯定的需求和欲望,当这种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明显增强。也就是说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才能真正安于学习且进步迅速。而角色课堂是强调相互尊重的,专注地倾听与不吝的掌声都是角色课堂的催化剂,在尊重和欣赏的氛围中,思维最易被激活。
  学生的思维机器开动了,他们的大脑皮层开始活跃,角色满天飞,联想随意来。再加上展演的相互感染、过程的变幻莫测、结果的心神领会,学生会在情感与理智的交流沟通中,完成一次多元的心灵对话,它是超越那种一问一答的浅层次的互动,是一种详实、充实、丰实之美,是学习的最好境界。
&&&&&&&&&&&&&&&&
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
教育是朴素的,朴素的教育最美。其中体现教育的“朴素”,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育必须回归本真。
然而,反观当下教育,我们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然而身体素质却急剧下降,我们的孩子也许分数考得很高,却人文素养严重缺失,我们的孩子也许各个方面能争第一,但却没有了合作精神,我们的孩子也许通过拼时间、拼体力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最终却付出了兴趣与爱好、快乐与幸福的代价,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教育行为时,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那就是教育的喧嚣与浮躁,教育的功利与短视行为,让教育完全远离了本真,甚至渐行渐远。
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呢?我以为,教育的本真不是单纯一味地传授知识,也不是急于得到肤浅的、一时的分数,更不是仅获得一块通向名校的敲门砖,而是着眼于人复杂而又长久的生长,教会人学会独立生活,教会人学会做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教育出来的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心智健全的人,成为服务社会的人,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事实上,孩子未来的人生,包括事业上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成绩所决定的,或者说,与成绩没有多少关系。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形成的道德品质,涵养的人格魅力,练就的意志毅力,积淀的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寻找机会的能力、干事创业的能力,当然,还有良好的心态,强健的体魄。
因而对处在价值观、人生观成型关键期和可塑期的青少年来说,对其进行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尤其不可忽视。
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对于当今功利色彩特别浓厚、指向取向也特别分明的应试教育,恰恰将此淡化和异化。越是最重要的,却越给以忽视了。诸如投毒、杀人、残母、轼师、自杀等极端案例和行为,也就见怪不惊,而且无不暴露出生活教育、人格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
爱因斯坦以其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独具智慧,对学校和教育作出过精当的判断,他认为,学校教育“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还指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所言极是呀!
真正有用的教育,是孩子把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忘掉之后,所剩下的那才是有用的,那才是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财富,那才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人生最核心的东西。比如我们所说的人格、品质、情操、毅力、心态、习惯、素质和视野等。
我在想,孩子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也许有一天会忘记,而诸如人格、品质之类最核心的东西又因为我们教育者的忽视而让他们没有及时形成,未来的生活和生存,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他们又靠什么去面对和前行呢?
当孩子在校园唯一会的只是考试,唯一拥有的只是分数,这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人们对分数情有独钟,世俗的评价还难走出怪圈的当下,这样的学生无疑会被校长、被老师甚至被家长视作“好学生”、“好孩子”,一旦走出校园时,以分数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必然会顷刻崩塌,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好孩子”,不见得能从容地独立生活,也不见得能优雅地行走于社会了。
教育要做到为孩子一辈子着想,为孩子一生负责,教育者就应该远离浮躁与功利,就应该具有长远意识和责任意识,就应该坚守教育良知和使命,就应该真正将孩子看作一个人,一个正常人,一个今后将面临漫漫人生路的人,就应该用“会生活”、“会担当”与“会做人”取代“会做题”、“会考试”与“会竞争”。仅有冷冰冰的分数和成绩单,孩子未来在人生的路上是不可能走远、走好的。
如果我们的教育,再任其乱相丛生,再继续忽视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双眼继续紧盯的只是成绩和分数,对孩子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人格尊严、信念信仰、责任担当而一概不管,只教如何弱肉强食的竞争技巧,只讲如何末位淘汰的丛林规则,到一定时候人心就可能变成狼心,人性就可能变成兽性。
这一定不是危言耸听,中国基础教育这辆沉重的列车,在逼仄的时代通道上急驰而行,前方,早已亮起了叫停的“红灯”,是该到了刹车的时候了。
也许我们的力量都有限,甚至微如星火,但愿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成为拾柴者,在觉醒之后,都作出一些改变,教育的明天定会有所改变!
&&&&&&&&&&&
“绿色的质量”才是好的质量
教育离不开质量,离开了质量去谈教育,就像离开了灵魂去谈人的生命和人生一样,显得会是那样的空洞与苍白。
质量是教育核心竞争力,是教育承担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所在,也是教育人的不懈追求和价值尊严所体现。质量更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同时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正由于此,人们常把“努力提升质量”作为口头禅。但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是,我们需要和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质量。
这些年来,在国人疯狂追求GDP之后,GDP确实上去了,据说今年还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然而人们已品尝到了黑色的GDP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食品安全隐患越来越令人担忧,还有腐败等顽疾无孔不入,根深蒂固。面对不断膨胀的GDP,人们已经变得异常清醒和冷静,更多的国人开始关注和期盼的是绿色的GDP。
然而值得警醒的是,对于教育的黑色GDP,也就是一味追求只有分数的质量,不少学校还情有独钟,似乎还乐此不疲,各方面外部因素更是推波助澜,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就在于积淀孩子素养,提升孩子素质,绝不仅是让孩子获得一个分数。如果我们把赌注押在应试上,押在单纯分数的获取上,输了则全盘皆输,即或赢了也不是真正的赢,有时看来是大赢家,其实最后可能输得更惨。
面对教育尴尬的时代,有多少学生让分数这把唯一的尺子被划到差生行列而厌学、辍学?有多少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轻生?有多少名校骄子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自杀?又有多少学生只有好成绩,只有高分数而迷失人生方向,以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几年前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一位大学校长痛心疾首地说:“无论如何,教育培养的是正常的人,培养正常、合格的公民比什么都更迫切。”
是的,这个迫切程度,远远大于考试分数和成绩。我们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绿色的质量。
绿色的质量应是全面的。文化知识的掌握、分数和成绩的获得,这些应该是质量的应有之义,应该是教育的努力方向。你让孩子都交白卷,难道能说你的质量高?你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有一个高分数,让学校有一个高升学率,难道说这是坏事?试想,如果我们所教的孩子连起码的文化素养都没有,今后怎样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如果没有相应的分数,失去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资格,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无法享受求学的成功,又怎样为他一生的幸福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不讲分数,不追求升学率,这个学校是对学生不负责的学校,这个老师也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老师。但是我们不能只注重分数,不能只注重升学率,也不能为了分数、升学率而不择手段。我们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除了让学生学到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相应的分数和成绩外,还要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毅力、远大的志向、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美好的心灵、宽广的胸怀、科学的思维、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体、创新的能力等。
10月25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一个论坛上提出了“终身竞争力”的概念,他认为,培养孩子的“终身竞争力”“比上任何大学都重要”。对于“终身竞争力”,俞敏洪这样阐释,“培养孩子海阔天空的胸怀,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个性,培养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奋勇前进的精神以及与人交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四句话不长,却包含了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参与竞争和健康生活的四个关键要素,这应该成为构建“全面”绿色质量的着力点。
绿色的质量应是整体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实施全人教育,把每一个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让每一个学生都不被落下。当然,这不是说让每个学生都考高分,都上名牌大学,而是要尊重并珍惜学生的差异,注重并顺应每个学生的天性,发现并唤醒每个学生的潜能,给每一个学生装上一台自主成长的发动机,让他们找到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路上行走,使他们都能够成为他们可能成为或者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
绿色的质量应是和谐的。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指的是我们要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的成长,而不是奢望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或者都得到同等程度的平均发展。就发展而言,协调发展比平均发展更重要。平均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我们当然希望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齐蓬蓬地发展,但是如果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绝对是难以达到的。而协调发展则是一种现实性的发展,一种顺应孩子个性的发展,一种平衡渐进似的发展,更是一种身心融洽和谐的发展。
绿色的质量应是健康的。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包括对质量的追求和获取,都是注重人的发展,都是以人的本质为基础,都是以回归教育本真为取向,都是着眼于人复杂而长久的生长,都是立足于教会人学会做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有责任担当的人,成为服务社会、自食其力的人,都是体现在对学生生命和人格的尊重上,体现在对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遵循上,体现在良好师生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建立上,体现在教育的长足和可持续发展上,因而最终的质量是环保的、放心的、健康的。
&&&&&&&&&&&&&&&&&
基础教育的隐忧
在多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的过程中,我接触和结识了一些基础教育领域的朋友。他们告诉了我很多故事。开始我不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后来听得多了,我渐渐意识到,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确存在很多令人忧虑的现象,有些正在动摇高等教育的根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可能带来相当大的损害。问题出在哪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都是令我们深思的重大问题。
故事一:有一年,某省的一位理科“高考状元”希望和我见一面。我问他:“你来过北大吗?”他不说话。我问他:“你来过北京吗?”他还是不说话。这样的交流是无法进行下去的。我只好问他:“你喜欢什么?”这应当是最好回答的——他依旧不吱声。无奈之下,我只好问他:“你将来希望读什么专业呀?”他终于回答了,但答案让我大吃一惊。他很小声地说:“你问我的老师吧。”听到这句话后,我断然拒绝了他上北大的愿望,尽管他是所谓的“高考状元”——这样的学生北大是没有办法培养的。
故事二:某省的一所中学,因为师资和生源都无法和其他更好的中学竞争,无奈之下,校长想出了一招,结果收到奇效。他的办法是,不允许学生去做很难的题目,而只针对高考必考的80%的内容进行反复训练。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呢?学生拿到题目仅仅只是会做甚至做对是不够的,你必须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答案。这种训练小白鼠的方法保证了这所中学极高的一本上线率,尽管考上北大清华的并不多。中学校长坦言:“这就是我的目标。”
故事三:某省的中考结束后,一学生考了“中考状元”。该省最好的一所中学动员该生来校就读。这个学生年龄比较小,还不到13岁,用奶声奶气的声音对中学校长说:“我很想去你们学校。可是我家离你们学校太远了。你能不能给我在学校附近租套房子,让我爸爸妈妈陪我?如果可以的话,我就去你们学校。”中学校长听了这句话后,半晌说不出话来,但最后还是屈服了。
故事四:某省一所著名的“超级中学”,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多达几十个。学校规定:冬天女生不能洗头发。理由是,冬天洗头发干得慢,容易感冒,会影响学习;除了苹果和梨之外,学生不允许吃任何水果。理由是,其他水果容易变质,吃坏肚子,会影响学习。该校的学生从来不洗袜子和内裤,都是积攒到一个塑料袋里,周末让家长拿回家洗。无论男女生都是一样。
由于篇幅所限,我的故事只能讲到这里。不然的话,这些故事的清单可以拉得很长很长。这些故事虽然不能说明基础教育的全部,但窥一管而见全豹,却也可以反映出现实中的某些客观情况。在我看来,这些故事至少告诉我们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若干隐忧,在某些著名中学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首先,我们正在以培训替代教育。教育的功能正在弱化,甚至丧失。学生正在被当成实验室中的小白鼠一样被训练成条件反射型的考试机器。社会、学校和家长正在被裹挟进应试教育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违背了教育规律,尽管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孩子受这么多无意义的苦,但个体的理性无力对抗集体的非理性。我不懂教育,无法从理论上阐明培训和教育的区别,但自身受教育的过程告诉我,教育和培训其实是不一样的。培训是用已知的知识去训练,目的是通过千百次的重复使被培训者掌握某种已知技能;教育虽然也是通过已知的知识去训练,但其目的却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培训面对的是千人一面的机器,它会抹杀掉所有的个性,教育面对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所谓“因材施教”是也;培训使你听不懂任何句子也能得出听力考试的正确答案,甚至也可能掌握一门语言,但你永远也理解不了那个国家的文化,教育却可以使你超越语言的鸿沟而深谙文化的精髓;培训是“知其然”,教育能使你“知其所以然”: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通过驾校学车。驾校的培训能让你轻松通过考试,但你拿到驾照后还是不敢上路行车,教育却能使你获得在复杂路况下依然能够安全行车的能力;培训和教育最大的区别也许是,教育会培养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训永远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它的目的性太强了。
其次,我们的培训正在使学生日益丧失理想和抱负,慢慢地变成斤斤计较的小市侩。他们不再野心勃勃,“敢叫日月换新天”,也不再有旺盛顽强的挑战欲望,藐视权威。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只满足于学习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热门专业,希望毕业后赶紧挣钱,挣大钱。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在近几年的自主选拔录取面试中,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要去光华管理学院,要去学经济。至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专业?却茫然不明所以。充其量能答一句:“大家都觉得好呗!”那些能够明确说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越来越少,不禁令人扼腕痛惜。更加令人忧虑的是,小小年纪,他们已经懂得了分数的价值,为了一分的高低而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不择手段。他们也懂得了用分数去讨价还价,通过精巧的计算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甚至随时根据出价的多少任意变换自己的承诺。古人“千金一诺”在现实利益面前一文不值。许多中学校长告诉我,他们辛辛苦苦花费了三年的道德诚信教育,在高考填报志愿的七天时间里被击得粉碎。学生前一分钟说的话后一分钟马上就可以不算数,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在中学就已经出现了。
第三,我们的培训正在日益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千篇一律的八股样板,琐碎无聊的应试技巧,已经像磨盘一样一点一滴地磨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学生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课本之外的高考不考,当然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更加令人忧虑的是,学生对于老师讲的东西深信不疑,在课本和老师之外给出答案即是错误,结果只能是学生极为可贵的怀疑精神日益丧失,更谈不上大学极为重视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与养成。大学接受的是没有独立思维的应声虫,想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第四,目前大一统的高考制度正在人为地割裂中学和大学的有机联系。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尽管有小学、中学、大学的分野,这只不过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而划分的不同阶段而已,它们之间应当像接力赛一样实现无缝连接。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应当成为下一阶段的基础,在每一阶段的后期都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和下一阶段的前期相联系,并且学生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越短越好。遗憾的是,目前的高考制度完全割裂了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连续性。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我觉得,应试教育的提法可能不够准确,事实上,它和教育没有什么关系,充其量只能称作应试培训),中学的教育过程被高考过滤了。中学教育正在被异化为高考强化培训班——特别是在高三最后一年,其目的只剩下了一个:考上最好的大学。凡是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都要不遗余力地做到;凡是和实现这个目标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可以统统舍弃。中学并不关心大学对人才的需求,大学需要的人才在中学也越来越难以找到。两个原本应当建立最亲密关系的人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既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也极大地损害了每一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难怪一些有理想的中学校长在悲叹:“大学需要的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存需要的是应试教育,作为中学校长,我们只能脚踩两只船,还不能让船翻了。何其难也!”
如果上述分析是真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喜欢这样做吗?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吗?非也!君不见,面对社会的质疑和呼声,基础教育工作者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激情,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减负、减压、快乐教育、课程改革,等等,几乎每天都在改革,但收效似乎总是不大,甚至非常脆弱。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受外在环境制度的约束。制度激励方向变化了,人的行为随之发生变化。这和道德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看起来,问题的关键可能还是在招生考试录取制度的改革上。只要目前完全依赖高考分数录取的制度不发生变化,上述分析的弊端和隐忧必然愈演愈烈。无论基础教育领域出台多少好的政策措施,都无法撼动“应试教育”的根本,最终都会导致基础教育改革动力不足,使改革无疾而终,甚至会越改越乱。比如,教育部严令中小学不允许补课,于是,课内是减负了,但家长马上寻求课外的培训。所以就会出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现象:学生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很轻松,但放了学和周末就苦不堪言。因为面对这样一种完全依赖分数录取的制度,没有人敢不去培训,让自己的孩子在快乐中输在起跑线上,使自己成为一个“失败”的母亲。换言之,只要目前完全依赖高考分数录取的制度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高校录取除了依据分数(但不是唯一因素)外,还要考察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好奇心等其他综合性因素,那么,中学教育的方向和内容自然会随着指挥棒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和家长所乐于看到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很快就会成为现实。这会比任何口号、号召、文件都有效果。
&&&&&&&&&&&&&&
高中生究竟应该先修什么
由中国教育学会发起,全国64所高中开始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根据设想,中国大学“先修课”主要针对准备就读国内大学的高中学生开设,让学有余力者预先修习大学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取大学学分。所谓“学有余力”,即在完成日常学习且成绩优秀,仍有时间和精力可以进行更有挑战性和更大难度课程的学习,建议在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中选择。
读罢这则报道,瞬间脑子中便迸出了两个语词“知识”“素养”。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什么是素养,素养是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知识学得再多都会忘,而当所学知识全部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融入到骨血和生命里的东西,这就叫素养。素养一经涵养和沉淀,那是永远都抹不掉的。
当今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孩子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对孩子素养的涵养,也就是只注重对孩子智力开发,却忽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注重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视孩子人格品质的培养,只注重给孩子灌输书本知识,却忽视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注重对孩子学习技巧方法的引导,却忽视了当孩子在面对危机和危险时如何化解和应对的提醒,从而让孩子丧失生存与自我,这是太可怕的事情。
这种只重视知识而忽视素养的教育,又特别是让孩子很小就意识到了自己永远在跟别人排名,跟我越近的人越是我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因而造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离你越近的人你越要打败他,离你越近的人你越要恨大。这些东西从小就在孩子们头脑中扎根,想一下,孩子长大以后,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孩子没有知识,只要有了素养,他今后完全可以直立行走于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如果他仅有知识,而没有素养,则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而且知识越广博,有可能对社会的危害会更大。
学者龙应台曾经讲过,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入毒气房。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其实,面对当今分数的至上,成绩的万能,还有一考的定终身,现在的中学生最缺的不应该是知识,是分数,而应该是他们的品质、意志、情操、毅力、信念、责任、精神等人文素养。
一些高中生精神迷失,行为失范,心态扭曲,还有一些逃学厌学,轻生厌世,更有甚者铤而走险,步入不归路。在去年,江西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在老师办公室门口彷徨许久,最终还是走了进去,拿刀刺向埋头备课的班主任孙武康,孙当场身亡。前不久,福州闽侯四中高二一学生,与同宿舍4名好友一同到附近沙滩嬉戏,结果失足陷进江中,再也没能爬上岸,结伴而玩的其他几位舍友随后隐瞒了这个消息,仍正常回校上课,并相约保守秘密。也就在前不久,陕西吴起高级中学高二多名女生,在宿舍内持刀威胁5名学妹脱光衣服拍裸照,欲强迫其“卖处”。遭拒后,施暴女生对3名受害人疯狂殴打猥亵,导致几人耳膜穿孔、下身出血。
大学生因信念丧失和人格缺陷而酿成的悲剧更是一桩又一桩,让人触目惊心。比如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张非考霸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事件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恶性事件,集中折射出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的孩子即使实现了所谓的成功,内心却是浮躁、冷漠、自私、无助、恐惧、贪婪的,人性的灰暗极度张扬。
中学阶段,正是中学生人格形成和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如果我们不及时为学生们补上人格精神、人文素养之“钙”,而是因为“学有余力”,而盲目地给他们加知识之大餐,这样的“学有余力”,即使今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用来干啥呀?
在大学教育之前,作为中学教育除了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社会实践、人文教育、德育主题、传统文化及社团活动,奠定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的基础。
对于当下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来说,对孩子应试情有独钟,已经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控制了孩子的所有时间和空间,这已经让孩子们苦不堪言,如若有高中“先修课”的开设,层层效仿,层层传递,层层加码,也许便有了小学“先修课”、初中“先修课”,甚至还有了幼儿园“先修课”,这只更会加剧中国基础教育偏离其发展的方向,让其在教育的“边”上越走越远。
国人的心态,除了嫉妒,还有就是攀比。如果全国64所高中开始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那么其它高中学校也许会想,你能够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我为什么就不能试水?凭咱的实力,“跳水”都行。不然的话,就体现不出俺的“名气”和“牛气”。还有让成绩排名前的10%先修,其他学生或者不服气,或者担心高考时会吃亏,不管三七二十一,也都会纷纷试水下水,趋之若鹜地“先修”起来,本来就“压力山大”的高中生更会不堪重负,本来就不堪一击的高中教育更会乱象丛生,本来就该群策群力为教育松绑,不料我们竟推波逐澜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我始终坚信,高中生先修素养远比先修知识重要。有了素养的积淀,知识缓一步修或者慢慢修都还来得及。
有着“美国最佳教师”之誉的雷夫·艾斯奎斯,他在长期的教学中领悟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聪明不是那么重要,而正派得体远比考试分数重要”,他说:“教师教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养成人格品质,而这通常在学校里被忽略了。坚毅、诚实、勤奋,比那些考试过后就会很快被遗忘的知识更重要。”
作为经济建设和作风建设保持新常态的今天,教育更应该体现一种新常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在作决策、提建议时,千万不要给孩子增负,也不要给教育添乱。即使再有好的心愿,如果稍不注意,好心也可能弄成驴肝肺。
&&&&&&&&&&&&&
当下中学生的几个问题与思考
一、当下学生的几个问题
当下的学生已不是以前的学生,跟老师学生时代没法比,当下学生的思想有这么几个特点当注意
1、 纪律意识、学习意识淡漠。
现在的学生们受社会不良影响太多,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上课看小说,自习听音乐都是平常的表现,相信大多是教师都有体会毋庸多言。可下面一个例子对我很震撼:这次学业水平测试一学生不会答卷,写上姓名后就走出考场。我问他,你这样怎么能拿到毕业证,他反问我,高中毕业证有什么用。当时感觉很悲凉,为什么不到二十岁的学生会有这种想法?是学生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还是我们教育的问题?难道我们上学就是为了拿证?我想起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看来当代学生有这样思想的不会很多,他们的学习意识往往都是功利的。
2、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自我意识强烈。
这些孩子用我们小时候老师说我们的话说就是: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的。但是现在跟他们比才发现自己的蜜罐子未免太小儿科了。这些孩子从小被家长灌得不成样子,可以说一部分同学有极端的自我意识,男生还差点,女生很明显。相信当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女生吵架那可是家常便饭,就那么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怎么劝两个人就是不能容忍对方。更有甚者要求换宿舍,然后别的宿舍就联合起来搞小集体,排斥她。这样的自我意识必然导致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乏。
3、一少部分学生没有尊、敬、爱、廉、孝意识。
这样的学生少,但是就我切身看来,每个学校都有那么一小部分。现在的学生不怕老师我们学校女教师就经常被学生气哭,然后作业怎么也收不上来,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你叫他站起来他都不理你,更有同学叫嚣要怎么怎么样某个老师。我就想起我上学的时候,远远的见了老师就赶紧拐弯,怕跟老师打照面。我们现在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我觉得这个度我们没有把握好,学生失去了敬畏之心,我们的师道尊严没了。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差,学习生活很多方面都要老师去强制给他们更正错误,可是学生没了怕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未必是好事。中国大多数家长是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就知道整天说学习学习,没有在孩子心里培养出学习的榜样动力,更更没有培养出孩子把孝贯彻到生活中去的意识。有不少学生不尊重家长,回家什么也不干就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4、 思想幼稚化,行为成人化。
我对中国的传媒管理是相当愤慨的,什么广告也播什么书也出,当然这也是社会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不可不免,但是学生可是深受其害。学生最爱看的就是那些学校黑社会性质的,网游性质的,言情性质的书。一些商家也缺少社会责任意识,不知道去听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倡导,只追求经济利益,烂出书,出烂书,然后还卖给学生。学生现在还小,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从这些东西中学坏。我们常说担心“80后”“90后”,家长溺爱是一方面,但不至于学坏,可这些东西可完全能把学生毒害。
学生热衷于看这些书,更热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结交一些不认识的人或者社会闲散人员做朋友,谈恋爱就更不用说了,学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显示自己的本事。幼稚,无知的幼稚,简直是拿着幼稚当成熟。在这种幼稚的心理作用下,学生就很容易做出许多不是学生该有的事件。
5、有明确的人生价值追求,无为之奋斗的毅力。
可以说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都出现了错位,追求的就一个目标:钱。咱不说那些高尚的套话,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但追求钱没错,关键是方式是什么和有了钱之后再干什么的问题。跟学生聊天的时候学生说了很多理想,但透过理想看到的其实也是钱这个字。我们常常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可又有几个人真的去思考自己是不是能战胜自己?其实学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而是不愿意去改正,大道理他们都懂,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二、转变状态的几个思考
其实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就可看出当代学生思想的基本状况了。我们在愤慨失望之后也应该考虑下原因,考虑下我们如何能转变这种状态。
&&&&1、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现状就得改变现行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抓升学一方面抓德育是不可能的,因为升学率的评价标准很明确,必然会导致教师把所有的精力放到这方面,好在现在教育改革开始改变这种弊端了,但是在切实贯彻时还是遇到了许多阻力。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大道德教育特别是传统道德教育的力度,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抓好小学初中的德育工作。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基本心理已经形成,很难去改变,小学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的形成期,这是进行教育的宝贵阶段,一定要重视起来,这个阶段的工作做足了,对孩子的一生都会起积极的影响,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更是功不可没。我觉得培养学生做人要比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做人是基础,知道如何做人了不用教他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学习。
3、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心理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那些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所以一定要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考虑考虑很有深意。穷其实也是不过三代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一生教育的发端,开头好了,后边就自然顺利。
&&&&&&&&&&&&&&
教育改革要顺应学生的天性
很多朋友不断地问我一个问题:十一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话说,只有两点:一是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结构;一是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
&&&&这两条脉络,我们用了很长时间去寻找,其中既有我的高密四中、高密一中、高密教委、潍坊教育局、教育部监测中心的同事们,共同的寻找;也有北京市十一学校建校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领导和教师的寻找,特别是我的前任李金初校长,他带着各位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以学科为中心,难以看到学生
&&&&首先,我谈谈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1990年,领导安排我担任高密四中校长,我刚过30岁,犯过很多错误。一开始,我希望把四中建成一个家。在整个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我的大量的时间、精力、感情投资是忙活一些让教师们感到纠结、困难的事,包括帮家在农村的教师割小麦。后来我发现,仅仅把一个学校变成一个大家庭,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当这个“家庭”有8个成员的时候,你怎么去分两个水果,而且一个是苹果、一个是猕猴桃?当我们没有好的制度、合适的治理结构的时候,就很难去做。后来,我朦胧感觉到,学校不完全等于家。
&&&&那个时期,陶西平主政北京教育,推行了“四制改革”: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搞得如火如荼。我从媒体上获悉后,托朋友联系,从地处高密双羊镇的农村学校来到北京四中和北京八中考察。被考察学校的相关领导嘱咐我说,“四制改革”很好,但是结构工资可不敢动,教师们会和你拼命的。回到高密后,我想啊想:如果工资这个东西不动,动别的又有什么意义?我重用你,聘你教5个班的数学课,但对不起,工资和教一个班的一样。这个聘任制有用吗?
&&&&我想全面推开陶西平倡导的“四制改革”,在高密四中搞试点。征得县教委主任、县委组织部部长的同意后,1993年,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就正式开始了。当时,对改革的目标认识得并不全面,满腔热血,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改革创造一个理想的学校管理机制。它虽然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
&&&&譬如,当时的改革方案为学校确定的聘任编制,比学校实际的人数少了6位,也就是说,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必然要有6位教师落聘。那时候我们觉得有些教师不太适合那些岗位。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是在过去传统的体制下过来的,你为什么还没有给人家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机制、环境,就剥夺了人家的机会?西方的管理学有一句话:“当你把一些好人放到一个有缺陷的组织里,你很快就会看到他们变成了一群相互指责的坏家伙。”很多时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机制的问题,应该等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机制后,再来看一下人家有没有变化。
&&&&这场改革打破了大锅饭,但带来另外一个压力,就是教师职称的升降。他本来是一个中学高级教师,结果被聘任为中学一级教师,没法向家人和学生交代。有的教师心里就特别难受。还有,职员岗位实现了双向聘任,但是分配制度仍然没有解决,没有形成薪随岗变的机制。
&&&&高密四中的改革让我一直思考:学校真正的管理结构应该是什么?1995年7月,市里安排我担任高密一中的校长。
&&&&刚到学校,我就遇到了一起偶发事件:一个担任不了数学教学的年轻教师转岗到了教导处当教务员,他负责检查教师的备课质量,并且打分后盖上教导处的章。一位资深的数学教师因为得分不高就跑到教导处吵架,搞得不可开交。此事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才知道在这所学校有大量的检查、评价。我感觉到这是工作切入的机会:在这样一所优质学校,怎样卸掉教师身上的枷锁,给他们释放更多的自主空间?
&&&&凭着年轻气盛,我在进入高密一中的第一年就开始了改革。这场改革的定位更加清楚,不仅仅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内在活力,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进步,让他们进入一个新的机制去赛跑。
&&&&1995年,高密一中同样进行了“四制改革”,但在设置聘任岗位的时候,吸取了四中的教训,比实际在编的教职工人数增加了3位。大家都很奇怪,说你就200个教师,为什么设置203个岗位?我说,任何一位教师只要愿意在这个体制下工作,应该都有机会。在新的体制下,如果他还是不能适应,那另当别论。我们的改革是为了促进每一位教师的进步。
&&&&另外,我们还设置了校内职称,校内的聘任和国家的职称脱钩。这样做就是要解决过去教师心理失衡的问题。我们还制订了每一个职称的等级标准,引导他们的素质提升、引导他们担任班主任。比如,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够聘为骨干教师或者高级职务教师。这样就能引导他们去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自己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还设置了职员岗位职责要求,把不同的岗位分成不同的级别,按照岗位技术的含量、工作繁重程度、节假日及晚上是否要轮流值班等3个要素划分职员的级别,对号入座,给予相应的工资待遇。
&&&&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师们就会想一想,我到底干哪个岗位更合适。
&&&&我们也出台了保护老教师、平衡各个年级骨干教师的政策。年纪在双向选择的时候都不太愿意聘那些老教师,我们就规定每一个年级聘一位老教师,给这个年级加一个级别的工资额。还有,一个学科有十几位数学教师,但都想聘最好的那几位,我们就规定,骨干教师,每一个年级最多不能聘超过两位,要给其他年级机会。
&&&&当一个学校有了双向选择的聘任制之后,所有的检查和评比都可以下岗,没有必要检查教师备课、批改,没有必要记考勤,这样就给了教师比较大的空间。
&&&&改革走到这一步,似乎是成功了,但是我们感到还有很多问题。这种以教学和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有时候搞不好就会害了学生,&甚至会异化学校的培养目标。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每天晚上到办公室赶教师,不允许他们熬夜。各个学科都去争时间、都去挤压学生的空间,慢慢的,我们的眼里就会看不到学生。学生不在中心,他们的诉求就得不到更多的关注。
&&&&不关心学生的诉求,会远离教育的本质
&&&&如何通过管理结构的调整,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苦苦思考的一个问题。
&&&&日,是北京十一学校55年建校日。就在这一天,我来到这里当校长。两个月之后,我们就调整了学校的管理结构,取消了学校的副校级干部分管制,建立学部制。分管体制的好处是分工特别明确、责任特别到位。但同时也有缺陷:当大家都特别努力去工作的时候,学生和教师都受不了。分管教学的特别强调学科要以教学为中心,分管德育的特别重视活动,分管科研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不停地要求大家写论文,等等。但学生在哪里?
&&&&2007年12月,我们实施学部制,设立了5个学部:初中学部、高一学部、高二学部、高三学部、国际教育学部,全部由原来分管某一项工作的副校长直接兼任学部主任。请注意,他们不是分管,而是直接兼任学部主任。这样一来,每一个学部主任对这个学部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教育、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全面管理。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一个的学生。
&&&&当我们的校级干部直接面对学生的时候,学生的需求就不用经过转接,可以直接反映到学校的决策层。
&&&&我们发现,仅仅有这样一种管理机制还不够,还必须向一个平衡的学校治理结构去努力。
&&&&一个学校必须在最顶层建立分权的学校治理结构,包括教代会的权力、校务会的权力、校长的权力、党组织的权力、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学生会的权力、家长委员会的权力,都要明确,而且要有实际的权力,这些权力都要有边界,而且必须相互制约。十一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全部是一线教师,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的推荐、名师工作室的设立和验收等等这些学术工作上,他们有最终决定权,校务会不得干预。只有在这样一种平衡的、权力分散的治理结构中。他们才会更加接地气,更加清楚在这个领域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应该怎么决策,而不需要受行政力量的影响。当决策放在信息获取最充分的层级进行时,这种决策就容易更加符合学生、教师的实际。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明确提出教育是服务业,最初我们难以接受:那么崇高的职业怎么突然间就和修鞋的、跑堂的成一类人了呢?
&&&&实际上一样又不完全一样,因为我们是赋予一个灵魂、一个生命以成长,崇高和高尚都没问题,但它一定是服务。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服务的心态,就不可能使我们的治理结构越来越贴近学生,如果我们不去关注学生的诉求,越改革就会离教育的本质越远。
&&&&所以,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任何学校治理结构或管理机制的变革,如果不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就不是真正的改革。
&&&&成功的改革一定是顺应学生的天性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怎么样提供一个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高密四中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扩大学校规模,盖了一栋3层的教学楼,高一新生扩大两个教学班,但是有半年的时间这两个班没有语文教师。语文课有时候就是把学生带到图书馆读书。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学期考试中,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一点都不差,作文分数比其他班还要高。这让语文教师很尴尬:不知道我们天天在教室里干什么。
&&&&我到高密一中后,又遇到一件事:一个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给他正在一中复读的同学写信介绍各个学科的复习方法,谈到语文的时候,这个毕业生说:“你可千万别上语文教师的当,语文教师在课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这封信被班主任发现了,他回到办公室当着全体语文教师的面讲了这封信,我也在现场,发现好多教师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大家被刺痛了,他们不得不承认学生讲的有一定道理。
&&&&那个学期,我就让我正在上初一的儿子和正在上初四的内侄女,参加了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高三加上两个复读班的平均分是84.5分,而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他们没有的,是教师在课堂大量地讲授和训练;他们有的,是从小按照我制订的书目大量地阅读。
&&&&通过这样一次考试的成绩对比,教师们基本上有点感觉了,我发现时机也成熟了,就在高一实行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当时语文课有6节,我们拿出两节课给教师完成教材内容,其余4节课让学生到阅览室自主学习。
&&&&那个时候,我正好在《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看到了一个词条,叫“道尔顿实验室计划”,讲的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教育实验,学生不上课,全部自修,但是要按照教师和学生签订的协议去完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我借鉴这个思想,开始了改革。但是,这场改革问题丛生,因为大家没有操作方案、没有细化方案、更没有今天的课程标准和诊断方式。它的核心是签定协议,而我们恰恰又没有认真对待这一点,觉得一个教师跟学生签学习协议有点滑稽。
&&&&一项改革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确实需要我们去认清。在高密一中我做了3年多的校长,仅仅在语文学科试水。我认识到,单纯地改革一个学科,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1998年,我担任高密市教委主任,此前我一直在高中。我很担心自己因为不了解小学、初中的教育状况而做出错误决策。所以,这一年我到了一所初中,通过担任两个班的助理班主任的方式,去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这所学校提倡大量阅读,增加选修课。但这种做加法的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领导有积极性,教师学生反应不一。
&&&&2002年,我在潍坊市教育局长的位子上,又到潍坊十中推行了走班上课,在初中物理和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这项改革实行一年多后夭折。因为教师们不赞成,不愿意把自己的优秀学生交到别人的层次里,而且,各种准备也不配套。另外,这种改革在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目标,仅仅是想提高这两个学科的成绩。事实说明仅仅以提高成绩为目标,眼里没有学生的改革,很难成功。
&&&&这些年我们在十一学校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尽管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但是感觉已经走通了,看到了希望的亮光。我们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改革启动的时候肯定要靠教师,但是它最终的成功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远离学生天性,你就会和教育规律对着干,你就会遇到若干阻力,而最终注定会失败。
&&&&当我梳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结构的时候,发现一个要素,就是必须在选择的过程中最终走向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十一学校的学科课程有近300个,即使如此,我们也感觉这种课程体系仅仅达到了第一个目标:适合每一类学生。如何从这样一个目标走向新的目标:适合每一位学生?去年,我们修改了《十一学校行动纲要》里的办学目标,从过去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变成了“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我们深深知道目前的课程模式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十一学校启动了新的战略:云校战略。
&&&&十一学校的这场改革走得很艰辛,但我们没有统一思想,而是通过行动纲要明确愿景。它描绘了有一天,当我们到达那个地方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风景,我们会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那个愿景是我们每一个终生从事教育的人的梦想。
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实现
新一轮历史新课程的到来,这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学人员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历史新课程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全新的期盼的同时,也给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我们怎样落实新课程?毫无疑问,能否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们所进行的新课程是否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著名历史教科书专家苏寿桐先生在论及历史功能和国情教育时说:历史的功能,首先在于它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其次还有它的资政功能,认识社会发展的功能,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加深涵养的功能等,对于国民素质有极大作用。苏先生此番话实际上正是国家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强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认为有效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极为关键的检验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丰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意志、兴趣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关注。
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落实历史新课程标准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历史课堂教学能否真正具有意义。
(一)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果着眼于目前,则会让学生情通理顺的自觉地进入学习、探究的专注状态,学生会觉得学习不仅是乐事,而且会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把通过学习、探索当成实现其价值的手段。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学生欣然进入学习之境;如果着眼于长远,在历史课堂上培养的健康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明确的价值观,会成为学生日后人生道路上的动力器、方向盘,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使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
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其价值实现是直接相连的,教师的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当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收获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时,正是其进入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之时,而这种状况会带给教师极大的欣慰满足感。而且,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教育教学过程由师生间的智力交往过程转化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情感都是在至诚至纯的状态下的自然渗透、影响。这种特有的情感只有在新课程目标得到实现时才能体验到,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体验。
(三)使新课程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的灵魂,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会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历史新课程更会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迷人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既然历史新课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就要进一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一)开放、生成,让教学精彩起来
所谓开放主要是指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更关注课堂上所蕴含的教学资源。通过“敏锐的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来促成教学的动态生成。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精彩的表现。为达此目标,教师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只有生成,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益资源、善于根据有利时机灵活的生成课堂教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进一步升华、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价值观得到导引。例如,在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就可以首先设计一个能让学生“开放”的问题:你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这个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充分的袒露其情感与态度,接着教师就可适时的创造“生成”的条件,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皇帝,你打算如何有效管理辽阔疆土和众多子民?在这些大事中,你认为首先要办的是哪一件?请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分组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恰当引导,就会“生成”很多精彩的解答。
(二)合作、互动,让教学生动起来
合作是互动的前提,只有师生、生生的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才会进行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生动起来。例如,在讲授“走向多极化”这节内容时,我将学生分成五组,分别为组一:美国;组二:欧共体;组三:中国;组四:日本;组五:俄罗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86-189页,并结合历史图册和学案,进行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可适时地呈现如下问题引起互动:用文字和图片(1-2张)概括说明,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你所在这方的战略目标、应对措施及结果分别是什么?要求:准确、精练、有条理。这样的问题会有效的引领学生的合作互动方向。当学生由于认知失衡,出现片面理解时,教师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如对美国出兵伊拉克,以及朝核问题上,教师可提问:美国为什么能“想打就打”
?为何却“想打而没有打”?以此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在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同时,不得不考虑那些逐步壮大的国家的利益,可见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推出扩展性问题: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作互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三)激趣、启思,让教学深刻起来
探究的兴趣是引起探究活动的前提,在兴趣驱使下的思维的活跃状态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佳状态。兴趣的引发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特定的情境内,教师的巧妙点拨、灵活引导,会使课堂教学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价值观与价值观的相互启发与提升的过程中深刻起来。例如,在讲授“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某地要举办一次主题“近代以来服饰变迁之旅”的服装展示活动,按四个部分进行展示:近代、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现组委会邀请同学们为各个阶段设计一段解说词,具体要求如下:
1、给每个阶段定一个主题,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阶段,小组成员每人设计一篇。
2、解说词主要内容包括这个阶段服饰的特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教师可先动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讨论、争辩,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同时采取成果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与引导。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使思维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而深刻起来。
(四)重置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起来
重置情景、角色扮演,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让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去感受、体验和表现。而且新教材中这样的机会随处可见,比如讲五四运动,课前给学生发背景资料,课堂上让高中的学生扮演演讲角色,把历史的感觉充分营造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但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和演讲能力,是一劳多得的好方法。当学生自然产生情感倾向和价值观的取舍的时候,我们的历史教学就达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境界了,而学生的历史情节也就“下自成溪”了。
(五)尊重学生、鼓励创新,让评价多元起来
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学生学的状态与教师教的状态如何。往往一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评价造成的。不当的评价会使教与学双方均不能进入状态,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无趣,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了。而恰当的、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评价却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历史课的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实际上,历史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生命价值的成长过程,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性得以逐渐展开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的评价就应更关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的评价就更应多元起来。
总之,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不言自而喻的。但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笔者站在自己多年从事历史课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莆田涵江教育局局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