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不爱看书 语文怎么办了

如何使女友爱上读书?
本人大四,大学期间爱上读书,主要是文学作品,读了一些书后,思想受到了极大触动,但同时问题也来了,发现和女友隔阂越来越深,例如你在聊理想,聊伟大的作品,她会很不屑,却总在问你穿那件衣服好看?去银行还是移动联通?我们在一起六年了,我很爱她,不想轻易放弃这段感情,可我心里又明白,如果她拒绝接受知识,拒绝共同进步,我们的思想差距会越来越大,那样双方会更加痛苦,或者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分手。我希望和女友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能一起坐在书堆里徜徉。能一起去到不同的城市领略不同的文化,而不是走马观花,无脑的去拍照。希望知乎上的朋友能帮助解答。跪谢 ---------------------------------------------------------------------------------------- 十分感谢大家能够花时间回答我的问题,同时也想把一些没说清楚的话说清1.我从来没认为惟有读书高。只是我女朋友没有任何一项坚持去做的爱好,我希望她读书是希望她看看不一样的世界,然后去尝试不同的生活,一点点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要每天烦恼于纠结于生活中的苟且之事。 2.我不太明白那些说我想改变她就是看不起她,不爱她。举个例子,如果你男朋友不爱干净,你强制他洗澡,洗衣服,弄好个人卫生。就是你看不起他,不爱他了? 3.那些说我当初干嘛去了的。我解释一句,我俩是初恋,在一起前谁也没和谁说过话,初中高中从未在一班过。我当初是爱上了她的外在,但这不是正常吗?我当初因为外在喜欢上她,难道我就要一直因为外在吗?爱情关系永远都不是那么简单明了的吧? 4.还有那些告诉我读得还是少,白读了的。我觉得你这个答案可以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我承认自己读书晚,但我一直在努力,大学每周3-4本的阅读量。我想说,即使我读再多。我也成不了如你们所说的圣人包容一切。我只是个普通人,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欲望。 5.感谢那些给我提供方法的朋友,我会吸取教训,首先做好自己,再去潜移默化影响她,用委婉巧妙的方法带动她。
按投票排序
266 个回答
感谢邀请。本来准备睡了,躺床上想了想这个回答。觉得如果能帮上忙,还是说一些。是啊,读书是一件多么能令人产生快感之事。世间有太多事都像是读书一般能带来快意的。上个月我和隔壁宿舍的朋友喝着兑冰的百龄坛与梅子酒,到酩酊大醉,两人已然是分不清左右;上周一我和一个朋友一边吃烤肉一边喝着酒,出门时走在半夜十一点寒冷的街道上,相视一笑,互骂傻逼;昨天下午和她在影院中包场看《推拿》,没有了熊孩子,也没有讲解员,有的只是娄烨和我们两个。能带来快意的事情又岂是这几样。然而读书却是为数不多的能自己给自己找到快意的方式之一。作者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在和所有潜在的读者交流。若是碰上了卡尔维诺毛姆这等能令人一边捧腹大笑一边拍案叫绝的作者,那更是恨不得把内心底里所有的赞美之词都一股脑掏出来,然后恨不得把这作者笔下的每个字都原封不动的分享给自己最喜欢之人,一同享受读书的乐趣,对不?很抱歉,读书不行。不是说它完全不行,而是分享读书的快乐是一件交易成本很高的事情。它要求你和分享的两位同时从读书中找到乐趣。从而能够产生共鸣。它不像是滑雪,不像是长跑,不像是游泳。你既可以一个人寻找到乐趣,又可以以并不高的代价和他人分享这种乐趣。说到底,读书还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你和作者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就像是我写下这篇回答时,我也不知道究竟有谁会读它。然而一旦你进入了回答我这个阅读的状态时。这个世界里就只剩下你我。这本身就是阅读这种方式所决定的,阅读要求一个私密化的空间,并且需要你一个人持续的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书本上。同时没有办法同时和别人进行阅读,所以很难改变。即便是你将这种乐趣分享给别人,你告诉了你的十个朋友。哎呦我靠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叫做丁泽宇的人的回答,写的真他妈的好啊(脸红)!也许也只有一两个能够同意你。小小的一篇千字回答尚且如此,几十万的大部头你又怎么能拍板说别人也会爱上这种乐趣。然而真的就没有办法了么?其实不然。要我说,倒不如你读就对了。相信我,在大多数情况下,读书是会让一个人眼界变得更宽广,人越来越有趣的(此处你们自行脑补诸如「读书的好处」的鸡汤文三千字吧)。按照你的设定而言,本是平庸的双方在一起,一方却变得越来越优秀。对你二人本身是一件好事。谁不希望自己的伴侣更加优秀一些呢。待你变得更加优秀时,你的伴侣只会想要以更加优秀的态势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底,不过是你认为优秀的标准只是读书罢了。你认为读书,有思想,能够和你谈天说地,才是优秀的标准。你想让她变得更好,这没错。可是你忘记了一开始的初心是什么。你更是因为读书,而自我设定了一个无比狭隘的标准。在我三观还未形成的那个年代。我也是这样,我和她在一起时,我总是每天都因为书本而洗刷着我的三观。眼看我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她却几乎没有怎么翻过课本。我一直在担心,会不会有一天,我们会因为对事情的看法完全不一致而分手。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因为这个而分手。不幸的是,我们最后还是分手了。两年后我见到她,她告诉我最近在读海明威。她说当时你很喜欢海明威,我也真是傻的不行。我问她为什么你会突然读起书来,她告诉我说,你每次读书时,我总是在你的眼中看到光芒。茫茫大海之中,你二人本是一艘漂泊在浪上的孤舟。然而读过书的你恰如远方突然亮起的灯塔般,就是你二人要走的方向。相信我,如果真的喜欢读书,那就一直读下去吧。你说的不过也只是大学这几年来读了一些书,思想产生触动罢了。如果你真的将读书当做一项爱好并且一直保持的话。慢慢的,你会觉得她读不读书并不是一件值得考虑你是否分手的事情。而她也会因为你的这个积极向上的爱好而接触阅读。读书越多,越会发现这世界上有趣的事情越来越多。并不是只有世间的大道理与文学作品才是书。马尔克斯的南美,帕慕克的土耳其,福克纳的美国南部,施特劳斯的巴西。你每去一个地方,你都可以带她看遍所有风景,讲所有的故事。即便她什么都不懂,可是相信我,她依然会喜欢。读书越多,故事越多。在你们二人一同躺在床上失眠时,你总能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姿势,讲述一个最动听的故事。即便她不知道作者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但是她依然会喜欢。读书越多,见识越多。每当碰到生活中的困境,你便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大道理包装成一碗鸡汤。喂她喝下去。比起她的母亲总是教训她,你更多的是会选择包容她,慢慢的开导她。虽然她不明白这些道理是从哪来,为什么。可是她理解,因为她信任你。一段稳定了六年的感情,一项读书的爱好。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情呢?连我都羡慕你了。
这个还真不是读书的问题。不是因为你认为你女友不读书,而是你认为你女友没追求和思考。请别辩白了,诚实面对自己吧,你是真的嫌弃她。设问:如果她不读书,但是是个物理系姑娘,熟知黑洞奇点、量子力学。即使她对文学一无所知,你们俩专业天差地别。你读过尤利西斯她学过相对论,差一个十二音体系凑成三大杀器。你会担心她和你走不下去吗?她要是学数学呢?学美术呢?学医呢?你会觉得你俩要没戏吗?不会吧。你之所以担心两人走不下去,不是因为她不读书,而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民智已开,踏上了智慧之路,而她兀自天真貌美如花,关心衣服逛街等你认为浅薄的东西。她要整天关心的是巴赫贝多芬或哥德巴赫,你还会觉得你们走不下去吗……你不浑浑噩噩了,而她还浑浑噩噩、所以你捉急啊。但题主呀,你要读书更多,你就会明白:1/人各有命,不可强来,不因是否是男女朋友而转移。2/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处在你认为的“浑浑噩噩”。3/不是什么都需要分享。读书、理想,尤其不是。就算要分享,也!不!一!定!非!要!找!女!朋!友!啊!哦对了,得严正警告你,拍照并不无脑,生活也并不全是苟且,你的刻板印象不要当成普世真理,小心被喷哟。即使你没体味过逛街的乐趣、拍照的乐趣、美食的乐趣,窝在家里看电视剧的乐趣,也不代表你可以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她这样耽溺于生活的苟且了。好了我总结一下我的意思是:觉得两个人合不来了就分手!去找你认为合适的!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去试图改变对方!如果你决定这么做了!也行请安然接受“对方会反感你很可能会失败”!尤其不要有一种“我是为了你好为了开启你的民智拯救你出矇昧”这样的救世主态度!我这个问题答得挺不爽,因为在我看来题主就是这样的。她要乐意逛街玩乐当个小女人,那也是她的自由选择。你固然可以试图潜移默化她,但是请不要对她有什么期待。毕竟你只是个男朋友而已。
知乎算是首答,一早醒来发现上知乎日报了,回看了遍答案,决定再改改。情感问答在知乎一向讨巧,对不住分享各种干货的众位。没办法,真的是看了这个题目深有感触。和题主女朋友一样,我家张先生是个几乎从不读书的人。我说几乎,是因为,有些文字,他也看,比如糗事百科,比如笑话大全,比如笑多了不怀孕。除此之外,但凡文字稍长一些,内容稍复杂些,他必定甩到一边。当年我们吵架,我给他发了600字的控诉短信,行文严谨,逻辑分明,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吵架的原因,双方的表现以及今后的改进,半分钟后他打电话回来,说,好长啊,看不懂,也不想看,咱俩还是见面说吧~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绝对的大俗人。什么电视剧大热,他跟着看什么,比如于正的《神雕侠侣》,每逢播出的晚上,他必定提前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接下来黄金剧场小笼包的出场的时间段不要打扰他。比如有天晚上,我去客厅喝水,看他坐在电视机前,乐呵呵地看着动画片《宠物小精灵》。要知道他可是个虎背熊腰的东北老爷们啊,你能想象他一脸温柔地看着比比鸟时不时抿嘴一笑的表情么?比如有天晚上,他兴致勃勃地给我打电话,想要跟我讨论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拍摄手法。哦,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小时代》。是的,我爱了三年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男人。我也有一段时间十分看不上张先生的精神世界,常夹枪带棒地讽刺他看于正的《神雕侠侣》。他则大大方方地回答我,这种剧本来看着就是图一乐,你觉得有意思就看没意思就不看,看了非要追究内涵,不看又看不起看的人,你不是跟自己找别扭呢么。说实话我听完挺汗颜。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多少人因为别人的看法掩饰自己真正的喜好,而多少人的喜欢只是源于内心某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呢。和题主一样,我从小到大一直很喜欢读书,也愿意分享。早些年遇见知音,聊起双方喜欢书籍和电影,秉烛夜谈而不知倦,于欣喜处彻夜难眠。那种一个灵魂遇见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激动,那种整个对话过程中脑海里噼里啪啦响着“卧槽,我也是这么想的”的惊喜和兴奋,相信题主如有遇见,必有同感。然而人长大了,当年的朋友以及旧交,有了新的际遇和人生,你在成长,他们也在成长,再见,再聊,未必就能找到当初的感觉了。当然也有一辈子的知己和至交,可我只能说,我不是幸运的那个。所以,我能理解题主想把身边的伴侣变成灵魂上的伴侣的急切。那种两个人一起成长,一起在从已知的世界里发现并体验未知的人生状态,真是太好了。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后来我放弃了。哦,我前半段之所以那么写张先生,是因为有种写作手法叫做欲扬先抑。也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张先生固然是万千俗人中的一个,在我看来,却又是俗得格外出挑的那一个。张先生不看书,想问题看事情却思维敏捷,一针见血。他承认并接受这个世界的已知规则,从不做无谓的挣扎,只做力所能及的改变。你去跟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他看不如修个灯泡来的实在。他反应机敏,我们俩吵架,常常吵着吵着就开始分析对方的反应和语言多么的犀利精辟。我擅长用典,他擅长类比,经典语句恨不得立刻拿着小本本记录下来。其实有时候想想,这难道不是灵魂的另一种交流么,只不过方式有些激烈罢了。遇见张先生前,我是典型的悲观主义加处女座。看到这里,楼下评论区那位说着“有楼主这样知情达理的女朋友真是一生所求啊”的朋友你确定还这么想么?我一直以为,我的精神生活要比张先生丰富许多。而这几年来,张先生为人的良善,处事的通达,无一不在影响着我。他洞悉人性却不因此而对人生有所失望,有人背后捅刀他知道了也只是一笑而过,从没想过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说我只在乎我在乎的,我不在乎的人又怎么能伤害的了我呢?这样的一个人,他看不看书,真的要紧么?张先生喜欢听歌看电影运动打游戏,崇尚直接的感官体验,我喜欢看书写文章安安静静地发呆,脑补出生命的精彩。我们的兴趣爱好,看起来没有任何交集。他从不看我写的文章,我也从不听他听的歌。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还很虚伪地交流文艺,给对方推荐自己的喜欢的书籍和电影。呵呵,结果他一本也没看,我根本听完就忘记了。那既然两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节奏,保持自己的节奏就好了,无需刻意将对方拉进自己的世界,偶尔分享就好。于是他褪去伪装暴露喜欢打游戏的心机,我开开心心做个吃货,每晚交流吃火锅烤肉的心得。人活一世,消遣而已,方式不同罢了,何来高低贵贱之分呢。既然不能做琴瑟和鸣的灵魂伴侣,那就做红尘里两只欢脱有爱的逗比吧。我见过许多,爱情中,打着爱的名义,要求对方做出改变的人。我的想法是,可以适当地引导对方做出符合自己兴趣的改变,而不是强行把自己的喜好加给对方。到目前为止,张先生唯一有所强求的,就是希望我去运动健身。他说你只要健健康康的就好了。他不看书,也理解不了我对书的喜爱。家里装修的时候,却默默把书房两整面墙都打成了书架,卧室灯刚买回来的时候,打开,是黄光,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这个光可不行,你在床上看书的时候这个光可要伤眼睛。得君如此,夫复何求。而他喜欢听音乐,我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努力攒钱,送他一套好点的音响和耳机,除此之外,别无干涉。两个人在家里,他在电脑前打游戏,我在旁边看书,空气是静默的,也并不交流什么,可是一抬头,看他在那,那种安心的感觉,就很好了。我想让他开心,至于他是看书能开心,还是打游戏能开心,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在一起快要四年了,有三年都是在异地,很少能见一次面,到现在也是这样的状态。我们最后会修成正果么?我们会一辈子都在一起么?我不知道,也从未想过。但我知道,跟他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这就够了,不是么。题主说,“我希望她读书是希望她看看不一样的世界,然后去尝试不同的生活,一点点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要每天烦恼于纠结于生活中的苟且之事。”我觉得题主的本意很好。两个人在一起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通过彼此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题主请记得,看不一样的世界有很多种方式,读书并不是唯一。题主既然想法要相对成熟,在这段情感关系中起着引导的作用,那题主为什么不想一想,如何帮她发现自己的兴趣呢?我觉得两个人培养洞悉与发现生活乐趣的能力,要比单纯加给对方某种方式更重要。于生活的苟且中发现乐趣的能力,并不比看书来的容易。她喜欢购物,喜欢衣服,如果真的要往深了引,试着给她买些时尚杂志,多看一些服装设计的网站,跟她一切探索为什么衣服要这样穿才好看,要怎样设计才显的有品位,想让一件衣服穿的很美灵感来源是什么?看看国际T台的走秀,看看可可香奈儿的纪录片,要知道,一切美,都有其共通之处。希望跟她去各个城市旅行,领略到不同的文化,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拍照,那题主在旅行之前,了解过那个城市的文化么?如果了解的话,为什么不在行走的时候跟对方分享这一处景点的历史典故,同样一处景观,别人家的男朋友只会给女朋友拍照,而你不仅会拍照,还能说得出这风景的妙处,岂不比单纯地跟她讨论书籍,人生理想要好一些?我始终认为,读书之人,于动心处恰到好处的援引,要比对坐空谈要更让人记忆深刻。哦,对了,最重要的是,题主我告诉你,我就是那种你希望女朋友变成的女生,喜欢读书,不爱购物,对文学艺术有自己的想法和品味,对旅行摄影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喜欢发现生活的多种乐趣,对待感情专一却专制,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善解人意又温柔似水。哇,这样一说,恨不得立刻就嫁给自己呢。但是如果今天提问的是张先生,我相信他只会问一句:如何让自己的女朋友爱上打扮自己?所以呢,都是围城。
前两天我坐在一间酒店的餐厅里吃午饭。因为是一个人,就被安排到一张长桌上拼桌。邻座是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几个下属。我猜他是领导,是因为他一直在高谈阔论,其它人大部分时间只是听。那男人正值盛年,年轻的时候想必甚为英俊。我一进门他就看了我好几眼,坐下来之后他还抽空在看。那会儿我就想起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来自曹操的《龟虽寿》,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我觉得这是个还对世界有征服欲的男人,包括女人。那会儿心里想起这句诗,接着又想起曹操的另一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然么,也少不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所有读过的这些东西,就好象丰富的潜台词,它们组成了你内心的氛围。如果有另一个人也读过类似的东西,你只要提一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就知道你在说什么。对这样的人,我不必要说「征服欲」这样的大白话,我只要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吃那餐饭的时候,那男人一直在谈一部剧,说实话,他谈得不错,可他的下属们明显都不感兴趣。那天晚饭,我仍然在一间酒店的餐厅里吃饭。谈起午餐时的那陌生男人,也谈起曹操的抱负,那部剧集的观点,聊了一些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方面的话题。其实都很浅,但我们看的是差不多的书,说一句,就知道对方的潜台词,知道他内心的「氛围」。最后我问说,「你和我说的这些,周围有人感兴趣么?」他摇头。所以你看,我们的相处大概算是题主向往的了。可是能够聊这一些,就代表说这一段关系很完美了么?我觉得这也是误解吧。新奇精彩的观点与信息,对有所需要的人来说,自然不可缺少。但更重要的,依然是双方之间情感「Feelings」与情绪「Emotion」的呼应。拿题主的描述来说,恐怕女朋友是不是读书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给你带来骄傲和愉快的东西,她「不屑一顾」。很难受啊,一方觉得有意思极了的事情,另一方「瞧不上,没兴趣」。关于情感与情绪的共鸣,一方面也许隐藏在那些很小不过的事情里,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直接的讨论。读书多,表达能力强的好处,是有能力分辨出一些细微的差别,在直接的讨论和交流中,也能收集到一些额外的信息。重要的并不是读什么书,而是对情感的理解,对情绪的回应。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拒绝共情,拒绝站在对方的角度和视角里,去体会他所体会到的世界,去因为他的自豪而开心,去看到他的恐惧,给予温柔的支持和安慰……那即使大家看的书都一样,恐怕也没什么继续相处的机会了。o请勿转载,包括转发至微博,感谢。情感答案不留主页啦,转匿。
这真是个难题。老李早就唱出来了——工作是容易的 赚钱是困难的恋爱是容易的 成家是困难的相爱是容易的 相处是困难的决定是容易的 可是等待是困难的最近读了杨绛先生的《洗澡之后》,看完后有些怅然,也有些欣慰。许彦成和姚宓两个爱书人终成眷属,“标准美人”杜丽琳也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杨绛先生果然舍不得让姚宓苦候许彦成一生,居然编出杜丽琳干校下放爱上另一个文科男,终于放许彦成一马这样的情节。若遇不到这样的男人呢?我不免又想:杜丽琳的新婚夫婿难道不爱读书? 或至少不是许彦成和姚宓这样的读书种子?好作家总会留些想象的余地给读者。那本《洗澡》十多年前就读了,后来也读了多遍,为两个相爱而无法在一起的读书种子叹息,现在终于有了一种结局,且是好莱坞式的皆大欢喜,虽然觉得有些戏剧牵强,但逻辑上还是讲得通,生活中也会有这种可能性,于是有些欣慰。怅然是因为过程在自己的想象之外。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里,写活了一位爱读书的绅士班纳特先生与他不爱读书的太太班纳特太太之间的种种。瞧这几段里奥斯汀把班纳特太太给挤兑的:
班纳特先生真是个古怪人,他一方面喜欢插科打浑,爱挖苦人,同时又不拘言笑,变幻莫测,真使他那位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太太的脑子是很容易加以分析的。她是个智力贫乏、不学无术、喜怒无常的女人,只要碰到不称心的事,她就以为神经衰弱。她生平的大事就是嫁女儿;她生平的安慰就是访友拜客和打听新闻。
倘若叫伊丽莎白根据她自己家庭的情形,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婚姻的幸福,什么叫做家庭的乐趣,那她一定说不出好话来。她父亲当年就因为贪恋青春美貌,为的是青春美貌往往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情趣,因此娶了这样一个智力贫乏而又小心眼儿的女人,结婚不久,他对太太的深挚的情意便完结了。夫妇之间的互敬互爱和推心置腹,都永远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对于家庭幸福的理想也完全给推翻了。换了别的人,凡是因为自己的冒失而招来了不幸,往往会用荒唐或是不正当的佚乐来安慰自己,可是班纳特先生却不喜欢这一套。他喜爱乡村景色,喜爱读书自娱,这就是他最大的乐趣。说到他的太太,除了她的无知和愚蠢倒可以供他开心作乐之外,他对她就再没有别的恩情了。一般男人照理总不希望在妻子身上找这一种乐趣,可是大智大慧的人既然没有本领去找别的玩艺儿,当然只好听天由命。  不过伊丽莎白并不是看不出父亲的缺德。她老是一看到就觉得痛苦;可是她尊重他的才能,又感谢他对读书的宠爱,因此,本来忽略不了的地方,她也尽量把它忽略过去,而且纵使父亲大不该叫孩子们看不起妈妈,以致使他们老夫妇一天比一天不能够互敬互爱地相处,她也尽量不去想它。但是,说到不美满的婚姻给儿女们带来的不利,她从前决没有象现在体验得这样深刻,父亲的才能使用不得当因而造成种种害处,这一点她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看得透彻。要是父亲的才能运用得适当,即使不能够扩展母亲的见识,至少也可以保存女儿们的体面。====摘录完毕。楼主已经爱上了文学阅读,不知你可读过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在书里写了一个花瓶儿姑娘朵拉,推荐这篇书评:
朵拉,科波菲尔的第一个妻子,小说中最大的花瓶。狄更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写出了花瓶的灵魂。朵拉是个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漂亮、活泼、头脑简单,生存能力为零,与小狗吉卜嬉闹玩耍是她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稍微接触一点家庭俗务就会令她烦恼得眼泪汪汪。别人待她如同对待美丽而脆弱的玩具瓷娃娃,她过日子也像孩子玩过家家一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两人的婚后生活是如何的一塌糊涂混乱不堪,可想而知。科波菲尔试图改造她,培养她做一个多少有些能干的家庭主妇,但以彻底失败告终。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这件事情上,朵拉相当有自己的想法。当她又一次为自己糟糕的家务操持能力感到羞愧时,她用可爱无敌的神情和姿态来央求科波菲尔叫她“孩子气太太”。那一段话,讲得非常动人:    “你这个傻瓜,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要你叫我这个名字,就不叫我朵拉了。我只是说你应该把我看成是那么一个人。当你要对我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对自己说,‘她只是个孩子气太太啊!’当我让你很失望的时候,你就说,‘我早就知道,她只能做一个孩子气太太的啊!’当你看到我没法做到我愿有的样子时(我认为我永远做不到),你就说,‘不过,我这位傻乎乎的孩子气太太还是很爱我的!’因为我真的是很爱你的。”    这是朵拉在小说中第一次认真地说话,教人不禁对她大为改观。作者设定了她是一个花瓶,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爱格尼斯那样的贤妻良母——这是身为扁型人物不可更改的命运吧。然而即便如此,她也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努力维护科波菲尔对自己的爱情,努力实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价值。当然,她的种种努力最后都无可避免地变成孩子气的笑话,比如她坚持要在丈夫写作时陪坐一边,随时准备给他递上备用的笔,科波菲尔便常常假装需要新笔来使她得到满足。不过,那些玩笑般的情景因为有了她的真心诚意,却也透出无限温馨。这枚娇滴滴的小花朵,固然娇生惯养,一无所长,但看到她如此真诚地付出爱意与深情,不被感动的人真是铁石心肠。原本多少有为爱格尼斯抱不平的我,这时也心甘情愿地收起对朵拉的轻视,开始逐渐学会欣赏她那“天真的爱和孩子气的美”。贝特西小姐说得特别好:    “你已经自主做了选择,你选了一个非常漂亮,非常温柔的人儿。跟你选择时一样,你应该按照她具有的品性来评价她,而不应该按照她没有的品性来评价她,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欢乐。她所没有的品性,要是你能做到,你应该设法加以培养;要是做不到,孩子,那你也只得安于现状。不过你要记住,我亲爱的,你们的未来,只能靠你们俩自己了,谁也帮不了你们的忙,你们得自己去开辟。这就是婚姻,特洛。”    科波菲尔似乎安于现状了,他不再强求朵拉的改变。但与此同时,一种隐秘的遗憾也在悄悄地萌芽。斯特朗博士夫人的一句话更是触动了他,“在婚姻生活中,在没有比思想不合和志向不投更大的悬殊了。”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对自己的婚姻做一番彻底反思,离别的时刻就已经到了。 ====摘录完毕。
这是大作家的取巧,也是他的悲悯,让朵拉适时离开人世,正如杨绛让杜丽琳有了自己的艳遇而主动提出和许彦成离婚。设若朵拉一直长寿,读者诸君又将如何设想大卫的婚姻?我对此也做过多种构想,因为,这样的困境,费穆在《小城之春》、罗伯特在《廊桥遗梦》、玛格丽特在《飘》中都写到了。还有巴尔扎克的名作《猫打球商店》,今年我终于读了这部小说。读完唏嘘不已。推荐大家看看这篇评论:推而广之,再看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
文学作品的好处,在于它总是客观展示人类心灵遭遇的种种困境,相似的困境下,不同个性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梅里美的《卡门》,里面的女主为自由宁可死,这是一种爱情观。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及《理性与感性》里,就少见如此决绝的人物。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特竟然选择头脑愚蠢的牧师相嫁,伊丽莎白并不因此而鄙视好友,她体谅好友的苦衷,虽然换她自己必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当然她更为好运,遇到了达西。设若当地没有达西这样的人物呢?奥斯汀自己不就终身未嫁?======傅雷给傅聪写信: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事情总有正反两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做艺术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难;你要不预先明白这一点,即使你知道“责人太严,责己太宽”,也不容易学会明哲、体贴、容忍。只要能代你解决生活琐事,同时对你的事业感到兴趣就行,对学问的钻研等等暂时不必期望过奢,还得看你们婚后的生活如何。眼前双方先学习相互的尊重、谅解、宽容。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二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丽纳那样只知道love, love,love![爱,爱,爱!]的人只是童话中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夭地哪像一个天地!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的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在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领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痛苦。 =====摘录完毕。今年年初,读顾维钧的第三任妻子黄蕙兰的回忆录《没有不散的筵席》,现在想来,顾维钧与黄蕙兰及第四任妻子严幼韵之间发生的故事,多少有点像是现实版的《洗澡》和《洗澡之后》。顾维钧最终得遇真心相爱的伴侣严幼韵,晚年幸福。同样都是大家闺秀,同样都是大美女,黄蕙兰却得不到顾维钧的真心。我感到,这和两位女性成长的家庭背景关系莫大。相比之下,来自文化氛围浓厚、毕业于天津中西女校的严幼韵,内在更为丰富自信,加上父母婚姻美满,家里姐妹感情融洽,所以个性开朗温厚。而身为社交圈中著名美人的黄蕙兰,虽然父亲是印尼华侨首富,且生得英俊潇洒,但父亲姬妾众多,未能专情,黄蕙兰的母亲生得非常美——黄蕙兰的外表集中了父母的优点,但母亲的刚烈个性,也使得父母之间的和谐相处成为泡影。黄蕙兰缺乏与外表相称的内在自信,她常是仰仗父亲的财富获得与丈夫相处的自信,而这又是丈夫很难忍受的。顾维钧当初是在朋友处看到黄蕙兰的一张照片,便一见钟情。而顾维钧自己,也有“民国三大美男子”之称。金童玉女,终成眷属,王子和公主,走到了一起。可惜,很快,这两人就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想要的另一半。=========瞧,我把给楼主回帖写成了读书笔记。是的,感谢楼主的提问,让我趁机整理读过的这些书,思考这些人,这些事。说一句求同存异容易,道一句不合则分也不难。但落到每个当事人身上,各人处境不同,连着筋骨带着血肉,六年的相处,不满之外,也有着多少难忘的共同回忆。然而这种不满是不是楼主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中十分关键的,分手会带来长痛还是短痛,都需要楼主自己反复衡量斟酌。=========以下回答推荐给IT小小鸟:
eex是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我弟每次有什么稀奇古怪问题而我又不知道该怎么解答的时候,就打电话给“神灵大博士”,在我们姐俩看来,Ta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的神啊。分手以后,Ta的好习惯就被我们姐俩传承了下来,看Ta曾经推荐过的书,那种激动人心的共鸣足以让我欢欣鼓舞。说实在的,读书这样的好习惯,不要靠说教,而是靠影响,你散发智慧光芒,爱你的人自会追随你,与你保持同一个速度在人生的路上奔跑。
我就一个建议,读书不能光读文学作品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而是:两个人一开始很契合,但随着时间推移,成长的方向和步调逐渐不一致,该怎么办?其实,把读书换成社交、逛街、玩游戏,问题仍然存在。「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她却每天只懂得看书,怎么办?」「我想让她一起玩游戏,她却只知道看书,怎么办?」「我想帮她好好打扮一下,她却只知道看书,怎么办?」无非是读书「看起来」比较高尚而已。说到底,问题的症结在于:题主和女友之间,由于性格和成长环境的原因,导致两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习惯日益迥异。这个问题,我GF很早就问过我了:每个人都会成长,如果随着成长,两个人变得越来越不同,是否还能在一起?我的回答是:在一起,永远不是要把自己变得跟对方一样。而是,从对方身上发现更大、更美好的世界。我不玩游戏,但是我GF玩游戏的时候,我会坐在她旁边,陪她一起吐槽,帮她做笔记,计算概率和期望收益。我做读书笔记、写文章的时候,她也会凑过来,就某一个观点提出某个问题,然后要么我给她解释,她认真地听;要么我们一直讨论到地老天荒……我觉得,一种好的相处方式,大抵在于「包容」。包容对方与自己的不一致,包容对方的世界观,乃至包容对方的小毛病、小问题。毕竟,这世上不存在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规范每个人。你认为读书是崇高的,但也许在很多人眼中,你只会看书,不利用时间写代码,实习,学投资,打工积累经验,不好好想着怎么挣钱,才是舍本逐末呢。也许在她眼中,过好眼前的每一天,让自己每天都漂漂亮亮、精神焕发,让每一天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比起虚无缥缈的「读书」和「思想」更重要呢。Don't judge。接受对方的生活方式,并且拓展自己的世界,去包容,去融合,去吸收,是两个人能够好好相处的前提,也是让自己过得更丰富多彩的方式。毕竟,世界这么大,为什么要执着于自己所认知的那一小部分呢?如果没有触及底线,真的不用太在意。当然,如果题主很向往那种一起读书、一起旅行生活,也一心为她好,可以将这些话跟她说。「我希望和女友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能一起坐在书堆里徜徉。能一起去到不同的城市领略不同的文化,而不是走马观花,无脑的去拍照。」我觉得你说得很真诚啊,有试过这样跟她说么?告诉她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如果她真的在意你的感受,不会无动于衷的。两个人的生活,需要两个人一起努力。把握好当下美妙的点滴,注重情感和思想交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对不起,我觉得你需要的不是方法。你需要的是了解一点:你没有权利“使女友爱上读书”。不光你没有,你的女友也没有权利使你不爱读书。要是相反的情况,你的女友也没有权利使你爱上读书。这个概念的本质是:一个人没有权利强迫另一个人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包括劳资关系,劳资关系是协议交换,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你们这是自愿么?你又拿出了什么东西交换?当然,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这么想。他们的逻辑是,我对你这么好,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该怎样……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不这样就会怎样……请相信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年人的判断力。我们都会对身边的人抱有美好的希望。我有个老公,我也希望他潘驴邓小闲;我有个孩子,我也希望他德智体美劳。但我们是有一定道德标准的,当我们意识到一个想法不妥当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克制。例如我虽然希望我的老公帅成金城武,但我不会逼他去整容,因为我觉得这样不好。但是!当我们能为自己的个人愿望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的时候!欢迎来到人性的入口。我希望我的老公富成王思聪,我不会说亲爱的你快去赚钱好不好我好想过上每天喝茶打牌做脸的生活。我会说,我希望你有事业心,有进取心;希望我们能保证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做基础,不光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也希望我们能够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尽量不被现实的因素所干扰。至于我到底是为了他考虑还是为了自己考虑,我不说,谁也不知道。那么我的老公会怎么样呢?他会不会多承担一些工作,多参加一些培训,多做一些投资,希望可以将事业发展得更好?有人会觉得,这样很好啊。可是!如果我的老公不愿意呢?如果他只想朝九晚五工作清闲没事搞一搞业余爱好呢?如果他就是看重生活质量大过事业成就呢?他会不会不开心?那么,你还会觉得,我做得对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方法,但我相信互不勉强应该是最基础的一种。人和人之间是有boundary的,再亲密的人都有;生活中很多烦恼都来源于有人忽略了boundary。我想你看了那么多书,应该明白这一点。至于两个学识爱好差距很大的人能不能在一起,是另一个问题了。但是!就算你们不能在一起,你也不能要求她爱看书。就像我的男朋友要离开我,我也不能把他打成植物人锁在家里一样。坦白说,你看书的爱好保持了这么久,你的女朋友但凡有点兴趣,早就开始了……我都不知道从男朋友那里捡了多少爱好了……不错!我就是来给自己洗白的!自从我回答了“如何评价‘不要和喜欢看书的女孩谈恋爱’”,很多评论都认为我是一个看过两本书就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女权加精英主义激进分子,还有人邀请我回答“读书是绝对正确的吗”之类的问题。康忙!不就是看过两本书吗,有什么技术含量,随便拎出十个人来就有八个人能干,我脑子进了水吗!请参看问题“读了书以后瞧不起身边的人”,我虽然没有回答,但我点赞了啊!任何因为自己读的书比别人多就产生优越感的人,都是阅读量稍大一点的自恋狂好吗!他们也会因为自己头发比别人长而产生优越感的!书只是一个信息载体,请放过它好吗!
最难的事情就是改变别人的想法。一间屋子,如果你把不合你意的东西都搬走,这间屋子就要塌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豆看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