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刷榜软件首次是指手机还是指号码

苹果打击刷榜&谁刷榜了?看最新排名
8月初,苹果公司再次修改了App
store的排行榜规则,目前各大刷榜公司已暂停接单,等待工程师对新规则进行破解,经过近一周的沉淀,曾失去公信力的中国区App
store免费排行榜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只有单机类手游依然坚挺,网络手游基本全数跌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前100之外。
截至发稿时间止,《我叫MT Online》在App
store免费排行榜排105名,《神仙道》排名209,《百万亚瑟王》排名253名,直至250至300名之间才依次有《三国来了》、《萌江湖》、《王者之剑》、《乱斗堂》、《时空猎人》等知名手游出现。
对于此次苹果修改App
store的排行榜规则,多数手游公司选择了集体心照不宣,甚至有不少曾公开反对刷榜的业内知名人士也没有与以往一样为苹果叫好。有开发者向腾讯科技表示,目前苹果App
store免费榜的排名与真实情况接近,但收费及畅销榜仍未有一定水分存在。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正值手游公司最被资本市场追捧的特殊时期,多数手游公司迫于融资需求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刷榜。显然苹果此次调整规则让多数公司没有做好心里准备,已有多家手游公司砸下重金要求刷榜公司迅速破解新规则。
苹果与刷榜公司再次上演攻防战
本月初,苹果公司修改了App store的排行榜规则,中国区App
store免费排行榜露出了本来面目,除了各类工具类应用外,只有单机类手游依然坚挺,而倍受关注的网络手游基本全数跌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前几百名之外。即使是公认的第一网络手游《我叫MT Online》在App
store免费排行榜上也已经落到百名开外。
这是苹果今年第三次调整,近年来,苹果与刷榜公司之间的攻防战愈演愈烈,最近一次苹果修改App
store的排行榜规则是在6月底,当时苹果的新规则仅仅坚持了一个星期,就被刷榜公司破解,国产网络手游自7月第二周开始就再次占领了App
store免费榜的前50位。
有业内人士透露,尽管今年内有多家媒体数次报道刷榜公司改行等新闻,但今年上半年国内大大小小的刷榜团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有增加之势。甚至有不少连续开发多款应用未能获得预想成绩的开发者团队干脆放弃App制作全力投入到刷榜业务上来。
随着这次苹果公司更新排名规则,多家刷榜公司已经停止接单,等待工程师对新规则进行破解。一位开发者向腾讯科技反映,自己多年前开发的一款游戏从上周末开始毫无理由的出现了下载量增加的情况,自己很可能被刷榜公司选为“练手对象”。
资本难以抗拒 多数公司已参与刷榜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对于此次苹果修改App
store的排行榜规则,多数手游公司选择了心照不宣,不少曾在今年3月及6月苹果两次修改规则时,主动与媒体沟通站出来反对刷榜的业内知名人士也都选择了沉默。多个曾宣称不刷榜的手游团队,也都不再谈论App
store免费榜的变化。
对于这种情况,有业内高管向腾讯科技透露,“今天刷榜是为了让投资人能够给出更高溢价。热钱不懂游戏,App
store的排名是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有意寻求融资或整体出售的手游公司,都会酌情进行刷榜,以免排名太过难看”。
这位高管表示,自己并不急着卖出公司,所以且几款老游戏营收尚可,但是自己身边的许多朋友面对这笔汹涌砸向手游市场的热钱时,还是没能把持得住,显然,不少曾经的“良心团队”都在资本的力量下被迫加入了刷榜大军。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黄胜利(微博)曾表示,之所以手游公司期望能够在这波手游热潮中尽快出售,投资人的意见往往是主要原因,在目前的形势下,手游公司在国外IPO困难,而国内游戏公司上市通道没有打开,投资人退出的最好方式就是出售,而今天的手游热正是手游公司出售的好时机。
刷榜界技术大洗牌 盗号实为技术预演
一位曾经专注于苹果App
store刷榜业务的小团队负责人王林(化名)向腾讯科技表示,自己在听说7月下旬有大量苹果ID被盗取用于刷榜后,就将刷榜业务全部转向了安卓市场和论坛营销。尽管收入减少,但是更加稳定,据他介绍,许多技术实力较弱的团队也都把精力集中在安卓方面,毕竟能够第一时间破解苹果规则的“刷榜巨头”接单能力更强。
他透露,随着8月初苹果修改规则,目前已有已有多家手游公司砸下重金要求刷榜公司迅速破解,但他认为,即使这次苹果的新规则被攻克,最终苹果还是会根据相关帐号的日常动作来判断其是否是真实ID,而今年7月下旬那场盗苹果ID刷榜的闹剧背后很有可能正是有相关团队在进行测试。
据腾讯科技了解,那场轰动的盗号刷榜案至今仍是一个迷,多家刷榜公司确认,7月下旬时无论是刷苹果App
store任何一个榜单都不需要盗号下载这种手段,王林的判断很有可能才是事件的真实答案,但刷榜团队如何获得帐号至今仍是一场无头公案,暂时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传闻中的PP助手、iTools和IPAFree插件确实出卖了用户隐私。
据王林介绍,目前安卓刷榜界的技术竞争远比苹果App
store来的简单,毕竟国内多个应用市场的反作弊机制远远不如苹果,而大量的应用商店则意味着有更多的榜单可以刷。他表示,目前客户增长速度很快。
显然,对中国手游开发者来说,早已经没有一片净土,是否刷榜,刷哪个榜已经不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生存下去的必备手段。在这场至少持续到2014年年底的资本浪潮面前,能够保持初心的公司将会越来越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苹果付费榜的人肉刷榜行为愈演愈烈?--百度百家
为什么苹果付费榜的人肉刷榜行为愈演愈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最近我们发现,苹果商店中国区的付费榜产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刷榜公司越来越多,价格也水涨船高。” “刷付费榜TOP20的价格从去年的几万,到现在已经十多万了。” 为什么苹果付费榜的人肉刷榜行为愈演愈烈?
触乐 | 生铁
触乐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注:本文所有章节标题均来自《苹果应用商店审核指南》
■&“给他们期望之外的东西”
“Go the extra mile. Give them more than they expect.”
春节前,我对去年曾采访过的独立游戏开发者们作了一些回访,想了解一下这些朋友们的近况。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苹果商店中国区的付费榜在近几个月来产生了一些越来越显著的变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对记者说:“(近几个月来)很多刷榜公司找到我,发现刷榜公司越来越多,价格也水涨船高。” “刷付费榜TOP20的价格从去年的几万,到现在已经十多万了。”
记者在2015年8月采访《霸王卧龙传》的开发人逍遥时,他曾告诉记者,游戏在付费排行榜排到31名的位置时,一天内的最高下载量达到过500次。换句话说,在8月时,付费榜购买人达到500多人/日就能达到30名左右的排名。
而在日时,该游戏的单日下载量最高达900多次——排名在29名。也就是说,从8月初到9月初,游戏同样达到付费下载榜30名左右所需要的下载人次增加了400次。
在回访中,逍遥告诉记者,游戏现在累计的下载量在之间,不过“现在能感觉到相同的量到不了相同的排名了。”
记者问:“从哪里感觉到的?”
逍遥:“记得刚开始下载,200人下载可排50左右。现在200人在80开外。”
记者:“现在每天还有200左右?”
逍遥:“不均,12月基本100出头,1月好转,最近能过200。”
记者:“你最近在贴吧还是什么地方,做过宣传吗?”
逍遥:“没有,12月促销游戏多,1月大量冰点的走了,自然恢复。11月底好些国产游戏评价被冻,有较大影响。11月底好多国产游戏评价被冻,推测是官方在排查虚假评论,玩家看不到星级、评论,影响很负面。”
记者:“今天游戏付费榜排名65,全部含软件排名79,下载量有多少?”
逍遥:“昨天(2月3日)的统计是229。”
《霸王卧龙传》在2月初的下载次数
——短短几个月时间,付费榜排名的同样位置所需要的人数增加了这么多,是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了吗?答案我想你我都心知肚明,当然是和刷榜有关。
■&“人工增加访问次数或者广告点击量的应用程序将会被拒绝 ”
“Apps that artificial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mpressions or click-throughs of ads will be rejected”
刷榜是围绕App Store平台而共生的一个生态链,此前触乐对“刷榜”的多角度报道已经谈得很多了,不过这里还要简单提一下付费榜和畅销榜的差异。畅销榜是游戏大作的乐园,想刷畅销榜的游戏,每一天的投入就要达到几十万,而即使不动用刷榜手段,自身也需要达到每天几十万的收入,否则要靠刷榜上去也很难。畅销榜刷榜的主要目的无非是吸量、提高品牌影响力以及游戏运营商融资前的肌肉秀。
而付费榜刷榜的目的就各有不同了。小产品可以靠刷付费榜“吸量”,刷一轮榜来赚一轮钱,而当依靠付费榜吸量的收入已经无法支持每天刷榜投入,这些小产品也就不刷榜了,当然有些游戏在这个过程里就能赚到钱;大产品刷付费榜就是为了小规模先测一下游戏的数据,然后转免费再行推广。
为什么要靠在付费榜刷榜来测数据呢?这就要说到付费榜的特点。付费榜早先的特点是在于愿意付费购买游戏的人数极少,但这部分用户质量非常高。2014年之前的付费榜第一名只需要左右的下载量级。很多量级较低的网游宣称自己达到付费榜的二十名之前的成绩,所需支付的刷榜费用其实是极少的。
因此,在那个时期,用户质量极高、刷榜成本又极低的付费榜可以说是B级、C级产品的乐园——只要你上付费榜,靠冲到付费榜单的前几名,每天的收入都能达到数万元人民币。产品质量稍微好些,就能做到十几万元/天的收入规模。当时刷榜的用户成本一个人是十几元,请刷榜公司1万人次的人肉刷榜,一天的花销也就是十几万一天,这对中小厂商来说,付出和收益比还是划算的,如果产品有亮点,其利润也是可观的。
付费榜的动荡或许开始于苹果市场在2014年11月起的1元政策之后。1元政策让刷榜的成本迅速降低。不知还有多少朋友记得触乐在2014年底所撰写的《苹果市场1元后》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作出了“付费榜迟早会开始乱的”的预言。当时已经有一些公司或团体宣称自己“找到了针对付费榜刷榜的办法”。在当时的报道中,人肉刷榜需要18000人就能刷到付费榜单的第一名,一些游戏毫无征兆的迅速突入榜单高位。而18000人的刷榜成本是多少呢?不到10万元人民币。
这篇文章的最后写到:”原本有些阳春白雪的付费榜,今后将会更加直白地反映出中国市场的本来面貌。“
在2015年触乐的另一篇文章《糊到苹果脸上的“新式积分墙”广告》中记载的2015年6月的付费榜刷榜价格,是”冲到付费榜Top 10,需要导入个用户“,Top 10的价格是40000元,Top 15的价格是35000元,Top 25的价格是30000元。
当然,仅仅知道这些蜻蜓点水的数据是不够的。作为媒体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在2015年这一年以来,苹果付费榜是如何从”阳春白雪“彻底沦为”市场本来面貌“的。
触乐记者联系到了多家刷榜和iOS渠道推广商。结合多家公司提供的数据,制做出这样一个图表:
苹果付费榜价格变化图
这个图需要说明的是,选择Top 3、Top 5和Top 10这3个通常刷榜公司的排名目标,而不包含Top 1和Top 20,是因为大多数刷榜公司无法做到百分之百保证游戏能刷到Top 1,而Top 20又相对排名太靠后。此外,由于刷榜公司的价位、行情以及与游戏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最终得出的这张趋势图,只能说是一个行业平均刷榜的价位参考图。
在这张图中,付费榜在2015年1月的刷榜价格为:
Top 3:66000元
Top 5:48000元
Top 10:24000元
到6月时,刷榜价格攀升到:
Top 3:84000元
Top 5:66000元
Top 10:42000元
9月时,刷榜价格为:
Top 3:96000元
Top 5:78000元
Top 10:54000元
从10月起,付费榜的刷榜价格快速攀升,到了年底时,Top 5的价格已经破10万关口:
Top 3:132000元
Top 5:114000元
Top 10:90000元
换句话说,2015年最后3个月付费榜的价格增长率,达到或超过了2015年整个前半年(1月~6月)的增长率。而Top 3、Top 5、Top 10的刷榜价格到年底时分别比年初时增长了1倍、1.4倍和2.8倍。
如果按一个刷榜用户的成本6元为计,那么要冲到Top 3所需要的真人ip数从年初的10000人左右增长到了需要22000人。
而这种突然加速增长的背后体现了什么呢?体现的厂商竞争的愈演愈烈。
如果你关注苹果的付费榜,你会看到付费榜上新游戏如潮水般涌动翻滚,今天还排在前5名的某个新游戏,第二天可能已经跌到榜单之外——这和畅销榜的相对稳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量游戏的涌入导致榜单变得越来越难冲,而有实力的厂商也参与进来,也使榜单的最前端显示出一种类似”寡头竞争“的效应——即假设有5个有实力的游戏冲某个月的付费榜Top 5,都不需要花特别多的成本买量,但问题是这个领域并不具备寡头共谋的环境——如果有一家公司的游戏执意要冲Top 3甚至Top 1,那就会迅速激化竞争,导致刷榜的费用水涨船高。
这就是本文开头所提到的苹果商店中国区付费排行榜的所谓“现象”的根源——手游市场的竞争进一步白热化。
■&“我们希望帮助您加入这个成功的组织”
“and we want to help you join this successful group”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所看到的是付费榜单背后的一整套的”刷榜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链的底层,是越来越复杂化人肉刷榜组织——公会、学生会、贴吧、待业者甚至于社区残疾人组织——他们四处寻找刷榜公司的应用App,每一分钟都在刷这些应用,从中“抢”回报率最高的任务,下载并试玩数分钟,然后获得1元、3元甚至个别时候超过10元的收入。一个回报率优秀的下载试玩任务可能只需要的1万多人肉刷榜用户,但这1万多次的机会,却可能要求你在拥有10万人的刷榜平台中去抢夺。对接完成后,一旦你达成任务,对接点就会触发,刷榜公司会将这个触发反馈给游戏运营商,运营商就会即时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给完成任务的用户发钱。如果一个人完成任务快,以后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只有讲求方法、快速下载、快速注册、按规定的要求试玩,你才能在这10万人中逐渐脱颖而出,刷榜公司会根据你的活跃度和任务完成度来决定下一个优秀任务的分派。
只有100个名额的好任务,你能人肉抢到吗?
在这个生态链的中层,是大大小小的刷榜公司。
在手游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刷榜公司一部分来自于早年传统刷积分墙的组织,而更多的是在2014下半年到2015年崛起的新的基于渠道推广和基于微信积分墙的平台孕育而生的刷榜公司。在目前的掌握百万真人用户的两大龙头刷榜企业和数家拥有20、30万真实用户的刷榜公司之外,这个层面还有无数卫星一样的试客、工作室和高校学生等外围组织。
从具体操作角度而言,刷榜是个技术活——苹果的榜单两、三个小时刷新一次,如何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让客户的产品从100名刷进付费榜前5名,这是需要特别的技巧的,除了需要了解苹果排行榜对新旧游戏的大体算法,还要不停调整和控制投放量,才能达成客户要求的目标——而这其中还有来自外界的不可抗因素,比如前文提到的”苹果商店临时冻结国产游戏评论“的情况(很多国内游戏的评论也都是请刷榜公司人工更新上去的——是的,其中包括你所能见到的那些1星差评——也是游戏运营商精心编撰好的,精确到标点),甚至还包括类似《芈月传》这样的热播影视剧进入某视频App这类事件所能导致的榜单搅动等等。
好吧,其实一星差评也是假的,是刷榜公司根据游戏运营商编好的文本更新上去的,是为了衬托好评用的(因此图片仅为示意图,故做出处理)
从行业角度而言,整个刷榜公司的生态圈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假设一家刷榜公司优先分到某个游戏刷榜任务蛋糕的60%,而另一家所能得到的可能只有不到10%,而不是40%——其根源在于所有的刷榜公司的人肉用户是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度的,这些人肉用户都喜欢赚钱,会四处搜集这种刷榜平台注册,哪个平台先发布了这个任务我就先去哪个平台完成这个任务——这点和专车司机有点类似。而从苹果的角度而言,只有“唯一的app id+唯一设备ID+唯一手机号”才会被当前的审核制度所视为“合法”。
这种情况下,哪一家刷榜公司能先得到一个游戏运营商的任务,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而这背后所拼的,不仅仅是公司的人肉资源的数量,还包括了公司的公关能力。
刷榜公司的公关人员需要与游戏公司保持联络,在洽谈初期就需了解整个冲榜市场行情。而获得某个游戏的冲榜业务后,刷榜公司还需要与游戏公司进行详细沟通,冲榜期望的目标及具体内容如——游戏预到达的榜单排名、具体冲榜启动时间、冲榜及维榜天数、量级等等。这之后双方才会签署书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完成冲榜任务。
但接到任务才只是刚刚开始,有自己平台的刷榜公司还要做对接去重接口的工作,以避免平台与平台之间用户重复的问题。若刷榜公司没有自己的平台,仅仅扮演中间商角色,且只找一家公司采量,则无需对接,若一家公司量级不够,还需找其他公司采量,仍需做去重接口,保证有效冲榜数量,才可到达榜单预期排名。(当然,刷量不在此范畴内!)
苹果商店搜索一栏众的“热门搜索”都是刷榜上的——这也是生态的一部分(图中App名称做了处理)
但这些你都做到了,还要面对各种不可控的因素—— 竞争激烈的市场现状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当然苹果也会不定期改变算法也是不可控因素——这些落实到利益上,就是没有达到游戏公司预期的榜单排名,刷榜公司也会面临损失。 人肉资源是有限的,最终,刷榜公司要做的事,和每一个刷榜的人肉个体相似——谁能够最好地、最高效地运用这个资源,用最少的量冲上去,谁才能在这个榜单上停留更长时间,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得更明显,你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
而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刷榜公司的收入也并不丰厚——如果你是真实用户的刷榜平台,那么就意味着其利润微不足道。
12月,苹果推荐的《NEVER GONE》《Give It Up! 2》等游戏都只在榜首待了很短几天就被刷榜游戏冲到了20名之后
这里也许还要赘述一下2015年之后主流的收、付费的流程:整个冲榜行业都要预付,通常要求全额预付。但由于刷榜公司与游戏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有投资或合伙关系等,在预付比例上可谈。冲榜首日前,须将预付金额打到刷榜公司账户,方可开始操作,冲榜结束后,达到预期榜单排名,支付尾款。付费榜刷榜通常分为两种,全天24小时在榜和6小时在榜。游戏公司希望自己的游戏全天在榜,但由于冲榜游戏数量之多,保证全天在榜必然需要更多成本,故,6小时作为基本的保证,剔除凌晨24点至次日8点之间的小时数。当然,如果没达到要求,游戏公司不付款。
在这个生态链的上层,是同样苦逼的手游运营商。看起来似乎找对刷榜公司,把任务冲进去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什么时机冲榜竞品最少、什么时间段导入用户最合适以及自己的产品调整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吸量的、在哪个排位吸量程度最高……等等,这些都是令游戏厂商所头疼的问题。在2015年年末的时候,一些又KPI指标的游戏大厂不惜代价冲付费榜,也对其他中小厂商的付费榜刷榜之路产生强大的“引力波”。
冲付费榜榜的成本提高之后,普通的手游厂商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是,一旦游戏产品冲付费榜表现不好,昼夜之间就会从榜单中消失,因为冲付费榜入不敷出,很快就会放弃了。
■&“一直都是一项值得投入的事业”
“It has been a rewarding experience”
我们前文基本展现了在“付费榜刷榜”的这条经济生态链上的各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但是我想这里还得回到本文开头提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游戏开发者。
对于游戏开发者,特别是独立游戏开发者而言,付费榜单的种种激荡情形只会使他们更为心凉。
开发《MOW》的独立制作人潘峰认为:针对目前付费榜刷榜的这个态势,如果他有新作的话,只能”先放上去试试看,做出特色,祈祷被苹果推荐吧。“
而记者和《霸王卧龙传》的开发人逍遥聊到这一现状时他表示说:“这样更难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成都DICE7工作室《死亡地带》应该算是2015年较为成功的单机手游,尤其是在韩国和中国的付费榜排名中表现不错。自家产品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市场认可的DICE7工作室的创始人周晓龙却已经在近两个月来感受到很多负面的现状:“我担心以后再有一些相对比较小众的游戏,发行商不愿接,或者接了也被迫过度商业化,自己又完全没办法发售。路就绝了。”而付费榜刷榜的愈演愈烈,对小公司而言,“跟着明显死路,不跟现在就就死。”周晓龙也多次表示,2015年虽然有很多网游失败,但死去的单机游戏更多,”现在渐渐感觉独立团队也不能只埋头做产品,也要分一部分经历去做社区,做粉丝。同事也要兼顾商业化,做好自运营的准备。”
在2015年8月时,《霸王卧龙传》这样的纯粹个人单机小作品还能在付费榜上见到,而今天你已经见不到了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和他们看法相同。胡莱游戏副总裁张宇对记者表示:付费榜的冲榜虽然在近几个月来越来越白热化,但他也觉得这是发展的必然。“原来苹果的付费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市场化不完整的东西, ”他说道,“因为之前你们所谓的阳春白雪,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你想想看,你一个B级产品,凭什么让你在App Store赚到钱? ”
近两月来,张宇也发现,很多开发商最关注的除了自己游戏提交的时间外还有游戏上架的准确时机。因为冲榜游戏太多,每个开发团队都希望能找到一个竞争相对不太激烈的时候发行自己的游戏。
“这是个正常现象。仅仅从11月到现在,一般游戏冲付费榜的成本就翻了一倍,这个付费榜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和其他排行榜一样商业化的榜单。”他看了一下手机微信之后继续说:“而且再也不会有那种垃圾游戏在上面生存了。 ”
这两种观点看起来如此不同,一方谈的是自己的作品,一方谈的是市场,也许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真希望能有一个像苹果商店中国区之外的那种无论是开发作品还是创造市场都更为良心的环境。
在采访中,刷榜公司的负责人也都谈及从他们的角度如何看待手游市场的未来。这些的观点归纳如下:专注细分市场;优质IP千金难求;出海入海是条出路——这些看起来似乎是老调重弹,但确实来自于他们在“战场”上的真实感悟。“我们有理由相信手游会迎来一个更为纯粹的时代。企业只有用心做游戏,做好游戏,才能在新时代下的手游产业有所作为。”这是一位刷榜公司的负责人的原话,是的,这样的话是从一位刷榜公司的负责人口中说出来的。
文章本来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可是等等,在近一年多来,人肉刷付费榜在苹果商店的层层规定下能够越来越常态化,对苹果用户而言,这是否意味着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个正儿八经做产品的商业公司——除了网易腾讯等几家敢用自己公司名在苹果商店发布游戏的大厂外——又有哪家推自己的产品时敢不刷榜?之前说好的苹果应用商店的审核机制呢?
原文链接://228603.html
此前触乐网有关刷榜和积分墙的相关报道:
刷榜风云录:
“试客”包装下的积分墙孪生兄弟
苹果市场1元后
“刷留存”——游戏行业的另一类元老从业者
糊到苹果脸上的“新式积分墙”广告
苹果乌托邦下的阴影——手游推广的边界悖论
阅读:522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7507
阅读:14万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我一直看跌房价,始终提醒大家这是高房价最后的日子,大约还有3-...
娱乐资本论
不八卦会死星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app store刷榜s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app store刷榜s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00~17。附。维护:指把某APP排名持续维护在目标排名内的服务,一款应用新上线,那就需要支付1次冲榜+3天维护的费用,有时长。”。锁榜:指的是iTunes账号:指App Store排行榜长时间不更新的状态。在最初刷榜盛行之前所谓“刷榜”一般指的是在苹果iOS平台的App Store应用商店中。量:指把某APP排名提升到目标排名的服务:00都会有不定时锁榜情况发生,指每天17,利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快速获取销售量和下载量:指除刷的APP排名不上升但其他没有刷的APP有排名变化的状态,一般其开发者都会邀请自己社交圈的朋友们进行下载和评论:也叫“松榜”、下载与销售。通常刷榜源头和你说:“没量了。开榜,由于目前App Store应用排行榜只能显示排名在前200的应用,由此获得广泛的曝光:00后的第一次排名更新:冲榜;如果某APP希望进入TOP10并且维护在TOP10三天,有时短;每天下午13,增加应用的曝光率和下载量。卡榜,所以很多人捕捉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冲榜服务不保证在目标排名内的时间,意思是他们的iTunes账号已经刷过你的应用了,并进入应用排行榜
电影爱好者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app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绑定口袋巴士账号,从此一号登录以下游戏媒体:
下次自动登录
合作网站账户登录:
&&文章正文
眼见不一定为实 苹果APP刷榜方法大揭秘
  在目前这个移动互联网空前爆发的年代,悄然间兴起了、并且还在不断兴起着各种专注于打造移动APP的创新企业,显然谁都想让自己的APP以最快的速度被世人所知,此时便少不了推广出线上线下的各类广告。而还有另一种打着各种擦边球的推广手段正暗自乐呵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APP在应用商店中的排名,那就是APP刷榜。正因此,用户的应用体验也在很多用户不知不觉当中被悄悄影响着。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估计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刷榜&这个词都有点不知所然,所以就更不清楚其对我们日常的手机使用有什么影响了。那么,什么是&刷榜&呢?
  (我们今天之所以拿苹果说事儿是因为苹果对App Store中的应用审核一向以严格著称,所以才造就了相对其他系统更加干净的应用环境。但苹果App Store却也正面临这样的刷榜问题。实际上,App刷榜远不限于苹果App Store,Android中各类应用商店都存在这样的行为。)
  个人给刷榜下个简单的定义,大概就是通过非常规手段提高APP在苹果App Store内排行榜(免费或收费等)或其他应用商店排行榜中的排名,目的是让用户更容易看到并下载使用。
  其实&刷榜&只是这个&暗箱操作&提升排名的其中一个&术语&,其他还有&冲榜&、&维护&、&锁榜&、&卡榜&、&开榜&等等,当然作为跟这个行业没有太多利益牵扯的普通用户,大家没必要了解他们每个背后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些术语背后的主要目的就是让App迅速提升到一个满意的排名上并保持,从而获取更多用户的高关注度和下载量等等。
  刷榜现状
  其实应用刷榜情况早就存在(苹果2008年推出App Store,有刷榜行业从业者称,在2010年前后国内就有人开始投入到刷榜行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行业也曾经经历过一些波折(据悉2012年曾有不同刷榜公司竞争内斗爆发价格战的情况,因为榜单数量是有限且固定的,最后不同公司协商瓜分了榜单或登榜时间,形成了共同可操作的利益范围),但在稳定之后,从事帮人刷榜的公司的收益更是大幅增加。
  刷榜究竟是怎么刷的?
  显然,我们下载一个应用就会帮该应用增加一个下载量,同时由于苹果的机制,还存在应用评价等情况。那么假设其他应用都不变,这款我们下载的应用显然会由于被自己下载提升一个排名。苹果设备(iPhone或iPad)、苹果账号是我们下载应用时所必须的。针对同一App,设备越多、同一时间段内能够下载的数量就越多,即能够帮其提升的排名数字就越大;账号越多道理相同;苹果设备和账号都多显然就更容易了。这是对刷榜方式最通俗的理解。
  如文初的图片,这是其中一部分相对真实的刷榜情况的反映。笔者了解到的刷榜方式有真机刷和PC刷两种。有刷榜从业人员称,刚刚我们提到的通俗理解并非刷榜在实际操作当中的全部反映,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这种可能更倾向于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而实际上,多数的刷榜是通过在电脑上设计一个程序,用程序不断自动换IP并无限申请苹果账号下载应用实现。这应该就是为什么文初这些图片有些是人工在不断操作,有些是连接电脑了。
  当然,PC虚拟刷榜显然效率更高,但为什么还存在人工方式呢?这就要聊到苹果的审核了。显然,苹果不会放任这种情况存在不管,所以刷榜就会有被查到下架的风险,而人工方式显然更接近真实,所以被抓(笔者在咨询刷榜公司时,他们对此回应的词汇基本都是&被抓&)的几率更低,PC虚拟刷榜被抓几率更高。笔者咨询不同的刷榜公司,得到的回应基本都是真机被抓风险只有2%左右,PC被抓风险要在30%左右。也有标称5%和28%的,总之人工远小于PC的风险就是了。
  对于一款新App来说在几十上百万的App当中迅速获得想要的排名,对于刷榜公司来说并不是难事。
  刷榜是对还是错?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显然刷榜是不对的。而之所以其能够存活这么长时间而且日益形成体系、规模,就是因为目前似乎没有能够界定该行为对错的规定,甚至有刷榜从业者称刷榜就是App推广方式的一种,甚至美其名曰&排名优化&。而笔者也注意到,在百度搜索推广当中,也偶有这些刷榜公司买入的广告位(但似乎并非长期的,下面截图为笔者在相连两天搜索&App刷榜&得到的结果,之后数天这些推广链接偶有仍存在或直接消失),所以这种现象确实是有一定的实际支持和被认可才得以兴盛不衰。目前只能确切地说,刷榜行为是苹果所不允许的,所以苹果也在不断的调整应用排名策略,在与刷榜行为进行着斗智斗勇。
  刷榜在全世界都有?
  刷榜情况似乎只是中国(所以笔者在上面对其定义的阐述中特意加上了&App Store排行榜中国区&)的特定产物,在笔者的调查中其他国家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服务商。甚至有国内做大的刷榜从业者有过刷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想法,至于其现在有没有实现就不得而知了(显然国内外法律环境等等都是不同的,所以这样的想法也并不一定想做就能做);但笔者也的确发现了有提供Android应用向其他任何国家Google Play刷榜服务的公司。
  显然刷榜存在的好坏就不用多说了,对于没有太多资金的开发者来说,显然更难让自己的App快速从众多的App中脱颖而出,即便是足够优秀;即便是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公司想让自己的应用占据好的名字似乎也越来越难以避免刷榜,这在2013年初便有报道称大公司每月花5、6十万刷榜(为的是提升排名同时保持榜单不被其他应用挤下去)。显然最受益的是刷榜公司。
  经笔者调查发现,刷榜费用在这几年间有了非常巨大的增长。2013年11月底,iPhone应用刷到Top10收费较高的能达到18000元左右,Top50能达到6500元左右,而Top200在2000元左右;但现在已经达到了Top50收费3.5万甚至更高(已经达到了2013年&Top10&的两倍),Top200收费8500或甚至更高(而现在Top50以内的收费数据,很多这类公司都保持警惕不愿多提,除非得知来者有非常明确的合作意向)。要知道这还并不保障排名维持时间,所以开发者要持续投入这样的费用以保持排名靠前,这看来是个无止境的&天坑&。显然这样的巨额费用对于没有资金基础的开发者来说是个大难题。
  而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显然,App Store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刷榜App,让自己很难找到真正优秀的和最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App,当然,不否认很多应用确实也是因为自己的优秀脱颖而出,但如此的鱼龙混杂确实让用户应用体验很受影响。
热门机型对比
京公网安备 86 京ICP证140355号 京网文【-109号&
&&北京手游达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刷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