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是真的吗,怎么解释?

慈诚罗珠堪布:相由心生的“相”和“心”--学佛网
&慈诚罗珠堪布:相由心生的“相”和“心”
发布:如是&[ &]&& 日期: 22:03:00&&
  今天课的题目是――相由心生。很多佛经里经常都讲“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等等。这些经典的话,在很多佛经上经常出现,那么我们今天讲的题目就是“相由心生。”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什么叫做“相”,什么叫做“心”,怎么从心产生。先了解一下这些。  “相由心生”相是什么呢?佛经上讲得可以从两个层面解释,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人的面相,人的念头,各种各样的念头,这些是叫做相。还有外在的世界,山河大地,包括人类居住的地球、西方极乐世界、天堂、地狱等等,这些也叫做相。凡是我们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能够感受到的外面的世界都叫做 “相”。  “相由心生”,心是什么呢?很多时候在佛经里面,很多时候指的是我们的第六意识。佛经里讲八识,尤其是唯识宗讲八识,把我们人的精神世界分成八个不同层面,叫做八识。其中第六识,西方心理学和哲学用“心理”这两个字来表达,比如我们能够去判断、分析、研究有思维能力的精神就叫做“心”,平时是这样的。  但是“相由心生”的“心”不是这个意思,这里面讲的心是佛教里讲的“五蕴”时候的“行”。    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是什么呢?佛教把整个物质和精神,还有物质和精神的运动,所有这类的归纳为五种不同的东西。蕴,就是很多东西堆积在一起的时候叫做“蕴”。  行蕴是什么东西堆积在一起呢?行蕴的蕴这个字里面有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比如说视觉、听觉、触觉等等,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的觉受。外在世界对五种感官刺激所产生不同的觉受,也就是我们视觉、听觉这些。视觉、听觉后来都加个觉悟的觉。凡是有“觉”这个字的都不是物质,用佛教语言来说都不是物质,物质是感受不到外界的。比如说两块砖头碰到一起,它们感觉不到,没有触觉,但是我们的手去接触一块砖头的时候就能感受的到,这块砖头的存在。  因为手去触摸的时候产生了觉,就叫触觉。同样,视觉、听觉、嗅觉都是一样,从佛教的角度看,它们的属性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眼耳鼻舌身这些所有的觉受,再加上第六意识就是“行”,行不单单指我们的意识。视觉也叫做行,听觉也叫做行,触觉也叫做行,就是因为这么多的觉感受堆积在一起,它们的总称叫做“行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相由心生的心。  相由心生,就是从我们的心当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相的意思。佛告诉我们相由心生,实际上佛想让我们明白什么样的道理呢?这跟我们的解脱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有相当大的关系。首先,佛陀告诉我们相由心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呢?是想让我们明白不要过度的相信外面的世界。为什么不能执着外面的世界呢?所有的普通人,用佛教的话讲凡夫,把外面的所有的东西,当做一个真实的东西,然后我们追求,我们把外面的东西当做很真实的,然后拒绝外面的,从生下来到死亡之间一辈子,我们在追求和拒绝外面的,在当中挣扎。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失去了对自我的认识。把外面的物质世界当做真实的,然后去研究、去追求、去学习等等。度过了一辈,从来没有回头去研究自己,没有分析自己,没有观察自己。佛教我们平时叫佛学,实际上佛教讲什么?佛教主要是在研究人,佛教主要是研究人的生命,和人的精神世界。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对人的生命和人的精神世界最了解,研究最透彻的就是佛教。因为它专门研究这两个。  佛教让我们一定要明白,外面的世界实际上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种投影,我们精神世界的一种反射。投影机把各种各样的图案投射在墙上,当我们看到图案时,不懂原理的人,他以为图像就在墙上,但是懂这个原理的人不觉得这些图像在墙上,而在投影仪里。但是不明白道理的时候,认为不是这样。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当前位置:
|| | |
(转)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是什么意思?
人气:5753 回复:5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嘘——,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想想自己的经历,会领略几分吧
回帖后跳转最后一页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比拼萌宝还能拿大奖,快来参加吧仅20元,享原价29元手工营养面条(450g)!纯手工制 ...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论坛官方微信
用其他账号登录:“相由心生”的说法科学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相由心生”的说法科学吗?
+ 加入我的果篮
电力电子博士生,文史爱好者
“相由心生”的一种解释: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每个人的面相都反应着其相对应的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比如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人,其通常在相学中都天庭饱满、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相反,一个身体有病,或者苦恼忧愁的人通常愁云密布、眉头紧锁,其多半是很难有顺心的事。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引自科学有以下含义:观察: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包括思想实验),通常指可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的,或能通过科学方法——一套用以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而进行的。 假设:通过这样的过程假定组织体系知识的系统性。 检证:借此验证研究目标的新度与效度。 科学知识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的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尤其指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或验证过的。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推理。——引自LZ的问题是“相由心生”这一观点科学吗,那就要看它有没有科学所包含的元素,即观察、假设、验证。上面心理学给出了观察与假设,也有合乎逻辑的推理,但我还没有找到关于验证方面的实验数据。CNKI中搜索“相由心生”会有1339条结果,从标题来看大多不是说禅就是谈佛性之类,做实验记数据的论文我还没有发现。结论:综上,我个人以为“相由心生”这个说法不属于科学的范畴。题外话:尽管如此,我对“相由心生”这一说法却是深信不疑,这不是从科学方面做什么有意义的探讨,倒更像是我生活的准则。
根据具身认知的观点,是科学的。身体运动、感知和认知、情绪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有道理,但是自己要真的会看才行,有些特征确实可以解读出来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比如说左右脸不对称,大概跟吃饭的咀嚼方式有关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6果壳网&&&&&京ICP备号-2&&&&&相由心生 是什么意思
现在科技发达,人类自以为聪明,破坏自然现象,好好的一个地球,把它搞成一个生病的地球.地球病了,人的日子可不好过,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能不觉悟!有很多人,包括科学家,警告我们要回头,回头是岸!再不回头,这个地球就会发生严重的病态,恐怕到时地球上的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怎么救法?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是原理.我们心地善良,境界都变好了,就恢复正常;心地要还是贪嗔痴慢,自以为是,那就不可救药了.“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大自然的变化都掌控在我们的意念当中,这是我们常常要记住.我们自己身体健康,与你自己的心、思想有密切关系,与外面毫不相干.外面是,“吃这个东西很补,对我有好处”,有没有效?有效,为什么有效?因为你的心说它有效,就这么回事情.如果你心里说它没有效的话,再好的东西,你吃了就没有效,你要明白这个道理.问:所有的相都是心性变化出来的,请问心性或者佛性又从何而来?证到什么果位才能知道那是不生不灭的?  答:大乘教里面讲证到八地不动地,这个真相你就完全能够明了.现在科学家对这个道理逐渐讲法跟佛法很相接近,如果你不懂得这个,多看科学的书籍.科学特别是讲量子力学,叫微观世界,你先去研究这些东西,你心里有个概念,然后佛法讲心现识变的道理,你会体会得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意思是你心里真正在想什么是可以透过你的表情眼神语言肢体等表现出来的,所以要去感染别人前自己要先打从心里感染自己,你的言行神态是否是真心的别人很容易感应到的。
佛说:"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由“心”的感应而变现出来的!因此,内心的善恶,决定你的表相,你的相好比是电影的银幕,而心是装有底片的摄像机,心的影像是怎样,射到银幕上的就是怎样!这就是相由心生。没有对佛教深入了解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就是一个心中常常有好的念头
善良正派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
TA会越来越帅
或漂亮而有魅力
佛教所谓‘相由心生’者,源于“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一个人的相貌与他的心理状态联系密切,心理能改变相貌,而相貌能改变命运,是一种连锁反应,一个人的心(思维,精神意念)产生的能量是可以改变一切的!因此,就有六道轮回的出现,就有佛菩萨神怪的出现,就有十法界的出现,所以,心力是万物之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