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ose耳机验证真伪qc35验证真伪的问题

BOSE新发布的QC35蓝牙降噪耳机使用体验如何?
实体店刚到就买了…没有白色的特别残念…感觉就是无线好方便啊!!一下子就觉得脖子以上都被解放了…下载app之后配对。集成了用户手册除此之外并没有卵用。正在试耳机的时候来了个电话,差点都忘了这耳机还带通话功能。虽然看不见麦克风但是收音好像很棒,据说收音也带降噪的,还没试过。听感…反正就那样吧…反正QC系列也就是新时代的步步高学习复读机…感觉对25相比没啥提升…降噪效果好像提高了…不是我说的…是尸体店里面一个顾客AB了一下35和25说的…大概就是这样了…
个人觉得和QC25区别不大。但是方便和舒服是真的。有图不乱说。各方面做工提升很大,皮质触感外壳,锂电池,安卓ios通用。&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56e43f289a3eec1d08a12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6e43f289a3eec1d08a122_r.jpg&&&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d71cef315bedef4ab8e6dd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71cef315bedef4ab8e6dd5_r.jpg&&&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03a77e0aadbc2e6c37e596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3a77e0aadbc2e6c37e596fd_r.jpg&&&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087de6fbaa4bf0a998eae9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87de6fbaa4bf0a998eae9f_r.jpg&&
个人觉得和QC25区别不大。但是方便和舒服是真的。有图不乱说。各方面做工提升很大,皮质触感外壳,锂电池,安卓ios通用。
利益相关。四月份就体验过,我觉得对于我坐地铁通勤真是神器,不用担心线被别人挂到,也不用担心噪音。&br&算是Bose首款蓝牙降噪产品,对于这一点而言,无线使用确实方便许多,其它方面都是不输于QC25。&br&当然,国外已经推出的QC20的蓝牙版QC30,降噪可调,我更推荐,毕竟深圳这地方,大夏天带着耳罩式耳机,真是一项挑战。&br&&img src=&/5eac7d066aedf7bc94e7_b.jpg& data-rawwidth=&381& data-rawheight=&5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1&&&br&&br&下面是外媒关于QC30的报道:&br&&br&&a href=&///?target=http%3A///3060632/boses-new-approach-to-headphones-let-noise-in/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se?EUR(TM)s New Approach To Headphones? Let Noise I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et.com/uk/products/bose-quietcontrol-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se QuietControl 30 Release Date, Price and Specs&i class=&icon-external&&&/i&&/a&
利益相关。四月份就体验过,我觉得对于我坐地铁通勤真是神器,不用担心线被别人挂到,也不用担心噪音。算是Bose首款蓝牙降噪产品,对于这一点而言,无线使用确实方便许多,其它方面都是不输于QC25。当然,国外已经推出的QC20的蓝牙版QC30,降噪可调,我更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别有深情一万重| 520: 源站返回未知错误
-- Event ID: 2d254d126b212258
如果您是网站管理员,点击查看。如需网站监控,可以使用。
您的浏览器
百度云加速如何评价 Bose 新推出的耳机 QC35?
和qc25比有哪些提升吗?
按时间排序
嘿嘿嘿,作为降噪耳机的真爱粉,我要安利这个测评:想静静,这一最简单的要求,在现在的生活场景中,看起来格外奢侈,上班通勤的地铁轰隆声,出差坐飞机时连续数个小时的低频噪音。(对,就是这种电钻,只不过钻的是墙)(对,就是这种电钻,只不过钻的是墙)就连在办公室写个稿,爱范儿北京的编辑们,已经忍受了楼上持续一周的电钻声。如何用数码设备换来片刻的宁静,就有了下面这篇 Bose QC35 降噪蓝牙耳机体验。外观绝不出彩,但可能是佩戴最舒适的耳机之一Bose QC35 的外观设计完全算不上好看,与上一代的产品 QC25 非常相似。机身使用了塑料的材质,看上去没那么高档,但细致的做工也不会让你感觉廉价。(耳机、3.5mm耳机线、USB 充电线、飞机插口)(耳机、3.5mm耳机线、USB 充电线、飞机插口)耳机的左侧,降噪与蓝牙开关的位置与之前的 QC25 相同,在耳表面。侧面加入了音量键与通话、暂停键,可以进行单手操作,在连接 iPhone 时对应的功能和 iPhone 耳机的功能键一样。左侧底部是 USB 充电接口。(音量键下方有两个灯,分别显示开机状况和蓝牙连接情况)(音量键下方有两个灯,分别显示开机状况和蓝牙连接情况)尽管是一款蓝牙耳机,但 QC35 还是保留了 3.5mm 耳机插口,方便用户连线使用。耳机线插口在机身右侧。QC35 的佩戴感用一个词就可以形容,那就是舒适。塑料机身减轻了机身重量,让佩戴时完全没有压头感。头梁弹性很好,且比 QCC25 略宽,头大或者戴眼镜的用户,也不会有夹头,挤耳朵的感觉(我们找到了三里屯 SOHO 方圆五公里的最大脑袋宋图样亲测了一下)。(爱范儿编辑宋图样)(爱范儿编辑宋图样)耳罩采用的人造皮革材质,非常柔软,可以舒适的包裹耳朵,即使不开启降噪功能,柔软耳罩已经能提供一部分降噪功能。外观中规中矩,但佩戴起来非常舒适。是很多用过 Bose 耳机的人对其产品的印象。当然,对外观的评判,是见仁见智的。作为 Bose 目前的旗舰款耳机,QC35 的目标用户是有经常乘机的商务人士,或者是对降噪以及无线有需求的用户,对很多用户来说,这样低调的外观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刚刚好。体验前科普:什么是降噪耳机,噪是怎么被降的?降噪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降低噪音的耳机。从分类上来讲,降噪耳机分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先从被动降噪说起,被动降噪的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耳朵堵死”。无论是通过硅胶或者其他材质,塞住耳朵,起到降噪效果。目前大部分的入耳耳塞是有一部分降噪效果的。(其实这也算是被动降噪)(其实这也算是被动降噪)被动降噪的好处在于,能很好的阻断高频噪声,但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就是说,戴上个非常紧的耳塞,也许你听不到旁边人对你的尖叫,但是可能还是会听到低沉的地铁轰鸣和飞机引擎声。(其实入耳式耳机都有一定的被动降噪效果,但长时间佩戴会有异物感)(其实入耳式耳机都有一定的被动降噪效果,但长时间佩戴会有异物感)并且被动降噪要塞住用户耳朵,用户佩戴时间长后会出现不舒服的状况。主动降噪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和外教噪音相等的反响声波,将噪音挡住。通俗来说就是,外界你在吵我,我的耳机在一直朝外喊:我不听我不听!以实现主动降噪的效果。QC35 就是一款主动降噪耳机,其原理就是:安装在耳机内部的麦克风听到周围的噪音,将噪音讯号传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运算,让喇叭把噪音再以相反的方向播回去,就实现了降噪的效果。(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主动降噪耳机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阻隔低频噪音,但对于高频噪音阻隔效果并没有被动降噪好。当然,这个看似缺点的特性,在实际体验中其实也并不是个坏事儿。了解完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来看看 QC35 的实际体验究竟如何。无线+降噪,这应该是市面你上能买到的最好无线降噪耳机对于 QC35 的实际体验,我们先从“无线”这个 QC 35 与上一代相比的最大差一点说起。看上去只是少了根线,用起来方便不少QC 35 是一款支持 NFC 配对的蓝牙无线耳机,这也就意味着,Android 手机用户可以轻松通过 NFC 将手机配对耳机。iPhone 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蓝牙连接,在 10 秒钟之内把手机连接设备。(从包装上能看到,QC35 是同时支持 iOS 和 Android 设备的)(从包装上能看到,QC35 是同时支持 iOS 和 Android 设备的)没了耳机线的牵绊,使用起来感觉更加轻盈,搭配上 QC35 舒适的佩戴感,专心工作时完全不会感受到耳机的存在。QC 35 支持同时配对两个设备。在体验的两周里,我在工作时同时用它连接我的 MacBook 和 iPhone 进行使用,打开开关,耳机就会自动连接,十分方便。现在不少硬件只要与手机连接,都会搭配一个号称能让设备“智能化”的 app。QC35 也有个叫做“Bose Connect”的手机 app,但功能设计十分克制。在 app 中,用户能够看到耳机的剩余电量,调整连接设备,设定耳机名称和语音提示的语言,还可以设定自动关机时间,功能简单但很实用。降噪与听感:不好量化形容,但我为你测试了几个常见实用场景耳机的听感,可以说算得上玄学,很难用量化的指标去形容,尤其是降噪无线耳机这个品类。实用无线耳机的用户都知道,降噪,无线与音质听感,几乎算得上是对立的两个方面。Bose QC35 的降噪效果究竟如何,我在两周的时间里,找了几个最常见的实用场景,试着用最朴实的语言去描述本来玄学的效果。打开开关,在配对的同时降噪就会开启,戴上后首先能明显的感觉到降噪效果。开启降噪后,空调通风口的气流声明显被消除了,初次戴上 QC35 的时候,会有一种“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的感觉。主动降噪对低频噪音的消除优势格外明显,坐地铁时,地铁让人烦躁的低频轰隆声被消除了,但报站声音还是可以隐约听到,飞机引擎的低频噪声也可以被消除。对一些高频声音,QC35 的主动降噪方式,就仿佛是为高频噪声蒙上了一层纱,青轴键盘的敲打声,鼠标微动的点击声,声声都会入耳,但远没有原来尖锐。汽车的鸣笛声,地铁报站的声音,远处有人叫你跟你说话的声音,也完全不会错过。对于音质的表现,QC35 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毕竟降噪和无线对音质的损耗还是有一些的,但应对平时的听音场景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低频保持了 Bose 耳机的一贯特点,表现突出但不过分,不会有明显的“动次打次”般轰头感。中频清晰,以至于在戴上耳机后,如果播放音乐,用户会感觉降噪的效果更好。(鼓点清晰但没有明显的震耳感)(鼓点清晰但没有明显的震耳感)总体来说,QC35 的听感不会让普通用户失望,毕竟大部分人购买 QC35 的原因,首先是看重了它的降噪功能,而不是指望音质有多好。Bose 官方表示 QC35 的电量一次可以使用 20 小时,这个数据是基于无线连接的数据,所以如果你使用耳机线来连接设备,仅把电量用在基础降噪上,使用时间应该会更长。在实际两周的体验中,我每日上班通勤的三个小时使用 QC35 听音乐(很多时候因为降噪效果好甚至会在地铁中睡着),使用 5 天后,电池还剩下 20%。(附赠的收纳包让我可以把耳机和配件全放在包中)(附赠的收纳包让我可以把耳机和配件全放在包中)不过,QC35 也有一些使用上的遗憾,比如:如果要想完全当个普通耳机使用,不开启降噪,就必须等待电量耗尽或者直接连线不开启耳机。降噪没有单独的开关。在使用过程中也无法随意关闭开启降噪功能。如果今后能在 app 中加入降噪功能的开关,恐怕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总结:值得买吗?值得,如果你预算充足的话用过降噪耳机的用户都知道,Bose 的降噪耳机,绝对可以算得上目前市面上你能买到的最好主动降噪耳机。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纠结在买与不买之间,有这样两个疑问:这价钱值吗?我买了会有用吗?QC35 的国行售价是 2880 元,确实不算便宜,尤其是在低调的外观和塑料的机身材质上,很难满足很多国人用户对外观品质的价格心里预期。不过如果你在考虑花将近三千元买一款专注降噪,音质“够用”的耳机到底值不值时,你首先应该考虑是第二个问题:我买了这个耳机有用吗?如果你需要安静的环境,经常公交地铁通勤或是个空中飞人。QC35 能在嘈杂的环境中为你营造出一个相对舒适安静的环境。绝对值得购买入手。不过如果你对头戴耳机的使用场景仅限于在家,连在电脑上偶尔看个电影,希望能有更好沉浸感的音乐,Bose QC35 肯定不适合你。2880 的售价看上去挺贵,但比起目前售价为 2680 的 QC25,增加了无线功能的 QC35 只涨了两百块钱,也算良心。(美国亚马逊 349 美元的定价,约合人民币 2334 元)(美国亚马逊 349 美元的定价,约合人民币 2334 元)如果你真的想购买这款设备,爱范儿也建议你不妨去找一些国外购买渠道,Bose 的产品经常会有大幅度优惠,会比国内便宜不少。在做 Bose QC35 的测评前,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耳机这种东西,说起来简单,只是听音频的设备,但其中的门道与玄学恐怕说一整天也讲不明白。但 QC35 不同,它的主要职能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你保证舒适佩戴的前提下,提供个安静的环境。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想静静,就能静静。P.S.获取更多创业者访谈和大咖精彩分享报道(内容/设计/产品/运营)欢迎关注我专栏哦:
玩耳机10年,主修随身装备,不敢以发烧友自居,自认是一个对听音设备有一定要求的音乐爱好者。玩耳机10年,主修随身装备,不敢以发烧友自居,自认是一个对听音设备有一定要求的音乐爱好者。小评下QC35。外观:除头梁和单元上部分的绒布和皮革外,整机大部分都是塑料材质,但是做工扎实,外观给人的感觉是千元一档的水平,相比一些烧友对于2000+价位的耳机外观的心理期待,有一定差距。随机配件:一个硬皮收纳包,耳机线,USB线,转接头。其中收纳包做工不错,质感偏硬,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耳机免受外力挤压造成损坏。内里还有夹层,能塞下USB线之类的配件,帮助分类收纳。佩戴:我本人是个对佩戴感很挑剔的人,QC35 官方标称310克重,横向比较市面上常见的几款便携头戴,这个重量偏重。实际佩戴感较好,用户不会感觉到很沉的感觉,但还到不了“不想摘”的程度。QC35买回家后出现一个我在体验店里短时间体验没能发现的问题:这款耳机会夹得腮帮子酸。主要是两个单元下半部分的夹力过大所致,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用户受力均匀。头戴耳机发展至今,最近几年热门的千元级耳机已经很少出现这种问题了,Bose作为音频设备大厂新推出的系列旗舰出现这种问题,不得不说遗憾。作为对比参考,我个人觉得QC35的佩戴感是比不上索尼MDR-1A的。降噪:我觉得这可能是地球上降噪性能最好的耳机,实际体验下来确实如官方宣传:能十分有效地过滤各种生活场景中常听到的中低频噪音,例如正常音量的人声对话,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发出的轰轰的噪声,工厂里的机械生产,办公室里各种电子设备发出的噪音等。它真的让听音者觉得想静静就能静静。但是QC 35刻意为之地削弱对高频声音的降噪作用,这么做的好处是机场候机厅里的播报声,同事提高嗓门时的叫唤,马路上的汽车鸣笛,这些人类社会里起警示、提醒作用的声音你都能听到,QC35成了一款不误事的耳机。But,QC35作为蓝牙无线耳机,有一个同类产品的通病,就是无法保证和音源之间100%的稳定连接。本人用的手机是iphone SE,以时间量化来形容,平均下来差不多听音1小时可能会有一次连接不稳的情况:耳机会没声,持续时间1~3秒。同样这个问题你只有在把耳机买回家慢慢折腾时才会发现,实体店体验时也许不会遇到。我看过一些QC35的入手报告,发现大部分人都有这个问题,可见不是个例,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和苹果设备连接才有这个问题,和安卓设备以NFC的方式连接会更稳定些?!当然实际体验来说虽不完美但也不遭心,好比你用手机APP听在线音乐2小时,期间出现过2次缓冲导致的音乐中断,一次持续2秒左右,作为用户体验来说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最后我简单地谈谈QC35的音质:基本上3000以下的主流便携头戴本人都玩过,很多是实际入手听了很长一段时间。相比之下,QC35的音质,我觉得就值500块!耳机解析差,信息量不够,声场、分离度、定位这些均被主流的千元级头戴完爆,低频下潜不足,收速慢,中频结象、线条感差,高频暗淡且伴有毛刺感。当然就像很多素质差的大牌耳机一样,品牌拥踅会对其冠以“有味道”,“正确的听音观”等空泛的词来避其所短。但是很奇怪的是,面对这些年来我买过的音质性价比最低的耳机,我依旧对QC35呈认可态度。因为它的降噪性能和无线连接带来的自由感,实在是太出色,综合来看市面上同类产品中QC35无出其右。总结一下:Bose QC35是一款非常适合上班族通勤,背包客旅行时使用的耳机,推荐舍得花钱静静的朋友买来作为副机使用,亦或是单纯信仰Bose品牌又不差钱的一些人。不推荐给唯音质至上的发烧友或省吃俭用盲目跟风的学生党。
最近熊猫闹数码荒,总想买个什么东东玩玩。朋友推荐qc35,说降噪效果很好,于是就准备去京东点个国行。没想到这东西居然严重缺货,不但京东无货,连上海实体店也没有,银色更是说要等到9月份……最后无奈只能淘宝点了一个港行,虽然水深但好歹也便宜个500。顺丰陆运两天还算顺利,今天下午就收到了。耳机的盒子比想象中小很多,原来以为是很大的箱子。打开便携盒后发现耳机也挺精致的,不是那种傻大个的样子。其实熊猫不太喜欢大的耳机,主要是长时间佩戴耳朵会感觉闷热,而且压的时间长了右耳会痛。不过佩戴qc35时感觉还好,基本没有压迫感。当然夏天闷热还是不可避免的……接下来就是体验传说中酷炫狂暴叼炸天的降噪效果了。打开开关,整个世界瞬间清净了,各种杂音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由于qc35对低频噪音的降噪效果最好,所以非常适合坐飞机时使用。而且,它没有烦人的底噪音,这比之前的大法耳机要舒服很多。除了蓝牙连接外,qc35也可以用线材直接连接设备,这样做可以延长约一倍的播放时间。另外,当你通过有线连接时,你可以把电源关闭,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当作普通耳机使用,没电的时候可以救救急吧。不过据说qc35蓝牙播放时间有20小时左右,其实已经很足够了。音质方面,熊猫算是木耳朵,不追求什么无损的音质,所以感觉mp3随便听听已经可以了。可能是降噪的原因,感觉音量稍微有点轻,调响会好一些。当然和发烧级器材比起来可能还有各种不足,但就这个价位而言,这样不过不失的表现已经很另人满意了。第一次匹配ip时会提示你下个软件,运行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比如改变语音的语言或者更改休眠时间,按自己爱好设置即可。在把耳机装回便携盒的时候熊猫还在回忆原来是什么体位的,转眼就看到上面绣了一块示意图,瞬间好感大增,最喜欢这种贴心的小细节设计了。总体而言,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耳机。由于其采用蓝牙和连线双重模式,使其可以完全替代qc25,成为目前降噪效果最卓越的产品,助您在喧闹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一份宁静。PS:刚才用到0%充电,半小时不到就80%了?!到底是电量显示不准还是有黑科技啊?!
刚出一周时买的,以前没有降噪耳机,去一个mall里的source试听了qc25,感觉顿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就决定买个降噪耳机,查了两天,发现boss的降噪是最好的,然后又刚好qc35新品出现,就买了。出去玩的时候,女朋友逛商场我在foodcourt待着,戴上qc35感觉超级爽,几乎没什么杂音,而且这个耳机是我戴着物理感觉最舒服的耳机。音质什么的不是很懂,但是出门在外,蓝牙降噪觉得比音质好的耳机实用很多。就是有点贵,不过觉得用很久的话,平坦下来也还能接受。刚才摔了一下,就掉破点黑漆,一米八掉下去,质量可以。
在看了无数关于qc35和qc25的评论后,今天去实体店亲测了一下,怒答:降噪:35和25差别不大,可忽略。但是25降噪的闷闷电流声35则几乎没有,追求完美人士的福音。音质:25声音发闷,浑浊。相比之下,35低音不差,中音明确,高音清晰,音质要比25提升很多,这很重要。其他:蓝牙:延迟上,反正我播放切暂停没感觉到迟钝,反而感觉很灵敏,估计大部分游戏没问题。掉帧:没感觉到,网传不超过1%,完美是毒,就当没有这事。舒适度:35是比25沉一点,但是耳罩更大,还是更舒适。耐性:35头梁是可以旋转掰直的工程材料,虽然我不会这样做,但是看到店员的演示还是安心很多。价格:35比25贵400,对于2888元的耳机,我觉得贵的值。外观配色:bose低调的外观,在我心中反而是最帅的。这是25和35的对比,与其他耳机无关。话说本来拿钱去买25的,听了35,觉得25差太多,回来攒钱了,这是后话。
作为Bose忠实用户,姑且一答。主观且略有偏颇,见谅。1.35比25好的地方自然是无线这一点,无线真的比有线的方便太多了。蓝牙支持的范围也挺大的,手机或者电脑放在一旁,一般大小的房子里随意走动不会失联,极限距离应该在二三十米,普通使用足够了。当然也可以用线,不过一般用不到。值得一提的是耳机盒的盒盖上多了一个网袋,让充电线和耳机线都有地方放,不至于凌乱。2.另一个比较大的改进是可以通过耳机选下一首或上一首歌,并且可以通过调音量(实测音量分为二十五档)。方便我这种不喜欢在口袋里放东西的人。3.降噪性能自然不必多说,主观感受上是比25有提升的。底噪几乎没有了。不过据说由于蓝牙和降噪两者几乎是不相容的,所以确实会非常偶尔地出现失声一两秒的情况。(频率很低)4.电池是不可拆卸的充电式的,每次打开耳机会提示电量,大概一两个小时能充满,官方说可以续航20小时。这点和原先的25用七号电池比各有利弊吧。5.佩戴感依旧舒适,长时间(两小时以上)佩戴不会不适,但依然有压头发的情况(把头发压扁平),也可能是我头比较大。其实听别人说,还不如自己亲自去实体店体验,合适或者不合适到时候自然就清楚了。
qc15用了三年了,虽然耳罩耳机rs1i、z7也在手边,包括很多入耳,但qc15是最常带在身边的,最大的原因是降噪,也因为降噪,在各种环境下都带来不俗的聆听体验。几乎每月飞两次,飞机上有了qc15,那种享受!当时qc20发布时想冲动入,但期待着蓝牙无线。为了蓝牙无线,那次sb了入了森海塞尔的mm550x,花了4k多,结果降噪后就音质就完全劣化了,简直匪夷所思!至于sony的降噪嘛,磁带随身听时就领会过了!最后,qc30要出,就一定要入!
Bose作为一家消费级音响大厂,步入耳机行业也已经有了些许年头。犹记得几年前走进Bose专卖店,原本只打算听一下以降噪著称的QC20,没想到却被店员拉进试音间,体验了一下当时最新的家庭影院系统,紧接着就被无情地刷新了听音观。当初还是个纯木耳,完全不懂三频,声场,结象的我,感受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动次打次”的立体声,第一次感受到听音乐看电影是如此得美妙,似乎也不可避免地给以后的发烧之路埋下了祸根(笑)。随着便携耳机行业的崛起,Bose专卖店里的推广也开始逐渐偏向于耳机:摆位的增加,更加详细的介绍。特色的降噪和运动系列耳机,也让这家音响大厂的产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回归正题,Bose QC35大约在半个月前发布,依旧是一款主打着降噪的“旗舰”耳机。作为QC15和QC25的兄弟,这次新的QC35最大的变化在于变成了无线设计,连接方式更改为了蓝牙,不过依旧支持有线连接。无线续航大约20h(有线40h),基本保证了能坚持完一次远距离国际飞行的时间。售价延续了之前的传统,为350美金(国内售价2888元)。
从外观上看,QC35比兄弟QC25的质感明显更好,虽然大体变化不大,但前者表明更富有光泽,同时显得更有逼格。蓝牙开关在耳机右侧,开启后耳机中会传来“正在开启,未连接蓝牙”(英文)的声音,与手机连接时也会有“正在连接”的声音,连接完毕后会告诉你连接上的蓝牙设备的名称,十分方便且人性化。蓝牙的稳定性也很不错,在与iPhone连接体验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爆音的现象。
作为一个耳朵很大的人,很多耳机的佩戴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之前佩戴QC25时也感觉明显会有耳朵发胀发热的情况出现。这次QC35似乎调整了耳罩的大小和柔软程度,试听时完全没有不适的感觉。尽管无法覆盖整只耳朵,却也没有出现夹耳朵的情况。目测对于小耳朵的同学来说只会更加舒适,佩戴舒适度值得点赞。
听感是一个耳机很重要的部分,网上其实对于QC35甚至QC家全系列的评测很多,但似乎鲜有具体描述听感的,大部分都以“Bose家一贯的调音风格”一笔带过,po主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评测精神。首先说下最关键的降噪,毕竟这是QC系列所主打的。这里,毫不夸张地说,QC35是一款即使音质很差,为了这独有的降噪技术也值得购买的耳机。在商场中试听,戴上QC35后周围的噪音似乎一下子“不见了”。对比QC25,原本耳机中因为主动降噪而发出的微弱“噪音”似乎也不可闻了,并且隔音效果更加优秀了,在不播放音乐的情况下,QC35真正实现了“可以开着降噪睡觉”的功能。调音上,QC35虽然大体上与QC25相似——充实的低频,较为丰满的中频,以及略微偏暗的高频,细节上仍有一些变化:中频变得稍许薄了一些并且更加凝聚,高频结象更加靠前,似乎意在提升器乐的表现水平,声场轮廓显得更加明显,总体上仍是把风格定位为流行调音,但也在进行着更多元化的尝试,素质根据印象流与同价位头戴式耳机也相差不多。
剩下的麦克风等功能并没有来得及测试,相信大家的使用场景并不会很多。总的来说,即使是平时不用耳机听歌的人,只是在偶尔旅游乘坐飞机需要听听歌或者安静地睡会觉的情况下,如果预算充裕,QC35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作为QC20的用家,这款耳机在毫不经意间陪我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手中的耳机进进出出那么多,它却一直在我的身边,足以证明其实用性以及质量之好。当然,还有未铺货的QC30在等着我们,说不定它会带来更大的惊喜。如果觉得这篇评测不错,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georgediary
表示这个耳机套可以显著地提升846的隔音效果表示这个耳机套可以显著地提升846的隔音效果
先站个坑。这货不错,挤地铁不用担心了。
先说qc35,有进步但不完美。qc15 我一直地铁上面用。有线麻烦,找人改短了线,配了一个捷波朗的蓝牙接收器。降噪用了,真的有种离不开的感觉。qc35我本人还是支持的,解决了很多麻烦。比如从25开始可以不用电池也可以用。这次解决了无线。不知道为什么不用7号电池,待机时间太短还是太重?我更喜欢电池版本。特意配了爱乐普电池和usb5/7号电池充电器。看评价的细节,35用有线不能使用耳机的麦克风,看来整合的也不是很好。bose原来出过一个非降噪蓝牙版本耳机,感觉比现在的外观酷多了。 AE2w15 DIY的蓝牙解决方案捷波朗的蓝牙耳机,中关村找人,把原装线改短。捷波朗的蓝牙耳机,中关村找人,把原装线改短。第三方的蓝牙解决方案感觉这个更完美BTunes for Bluetooth Wireless Bose QuietComfort 15 Acoustic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再说说qc30为什么这么大,应该还是电池的原因~~~。因为相当于一直在播放‘音乐’。随便找找个品牌的蓝牙耳机,一般能到6小时的音乐就是很好的成绩了。买过同类LG的耳机,一年基本坏了。我最关心的耳机不带在耳朵上时,会不会来回甩。先看看LG的蓝牙它的耳机是靠磁铁可以吸附上固定的!!!它的耳机是靠磁铁可以吸附上固定的!!!再看看sony不用的时候就在那里晃啊晃。不用的时候就在那里晃啊晃。不知道是不是有专利,所以sony没采用同样的方式。但是真的不适合一直佩戴。sony这个设计真的很low。现在看30我不认为它有地方固定:P我不认为它有地方固定:P这种耳机在佩戴上还有一个会滑落的问题。当你侧身低头时,颈部装置因为自身重量问题,会开始转圈,最后开口就转到了高点,然后就掉了~~~~bose款的脖子上得开口明显小一些,可能更不易掉落。降噪与运动30这种耳机确实不适合,高速跑步时使用,它会一跳一跳,砸的你锁骨挺难受的。带降噪跑步时,会有脚步咚咚的声音。这时才意识到,跑步时膝盖冲击有多大。虽然说了这么多问题,但是我还是挺想买30的。因为可以一直在办公室带着,可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还有一个蓝牙耳机很重要的细节:连接成功率。一直连接不上的耳机,真想给扔了!!!用过moto、nokia、缤特力(n个)、LG、捷波朗。只有缤特力的连接过程最好。甚至可以电话铃响起的同时,再开耳机都不耽误接电话。
谢谢它的出现让QC25降到了1799,果断入手
转载需授权。--背景:Bose qc35 6月6号上市,10号看见
答案点的赞之后做了两天功课终于剁了手,加税和三年质保共$440。之前用qc25用了一年半,现在qc35用了大约一周。没有用过其它Bose产品。核心功能一句话带过:目前市场上公认最好的消费级有源降噪耳机的蓝牙升级版,内置锂电池。这个答案想重点描述一些细节功能,尤其是在一般网上的评测文里未必能特别仔细测试的地方。0. 声音丢帧:之所以放在最前面,是因为我在不同固件版本(下文会提到)和不同音频设备上都体验到了无线模式时声音『丢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偶发的声音卡顿(例如某0.1秒内突然就没声音了,0.1秒后又恢复正常)。并且这个问题还出现得颇为频繁(高频的时候1分钟就能来好几次,低频的时候一小时遇到一次),并且在车里/走路时/家里书桌上都能重现。有线连接暂时没发现这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蓝牙设备的通病,还是我老奶奶扶少了,碰到了有问题的产品。1. 延迟:qc35简单来说就是蓝牙版的qc25,而声音延迟(即从设备播放到人耳听到的时间差)则是所有蓝牙耳机的通病。用来听歌没啥问题,看视频也尚能接受,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是对低延迟要求极高的音乐类游戏玩家,那就完全没救——几乎必须切换回有线模式,即便你玩的音游能调整音画timing也未必有效,像reflec beat这种有实时按键音的游戏,基本不可能无线玩。2. 音频线:qc35自带一根音频线,使得在需要时可以切换成有线耳机。与qc25的音频线相比,qc35的线没有线控,并且要细很多。另外,qc25耳机上的线插孔有一个很显眼的凹槽,盲插起来非常容易;在qc35上则不存在类似的设计,导致盲插困难。3. 按钮操作:qc35右耳下后方有三个按钮用于控制播放/音量等操作,大致类似qc25中位于音频线上线控的功能。但有一个我觉得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是:在qc35中,按钮操作只能工作在蓝牙(无线)模式下。换句话说,如果使用音频线进行有线连接,这时这三个按钮反而不能用!你将不得不在设备上进行对应的操作,除非你用的是qc25的那根带线控的线——线上的线控还是可以用的,但耳机上的就是不行。同样的,麦克风也有这个问题,不过大部分手机当检测到无麦克风的耳机时能启用手机原本自带的麦克风,所以还好。4. App:与Bose其他的蓝牙耳机类似,你可以在iOS/Android设备上安装Bose Connect这个app来辅助控制你的耳机。你可以通过App来更新耳机的固件,以及修改一些下文会提到的设置。值得注意的是,我至今未找到关于每次固件更新『具体更新了什么功能』的说明文档(What's new)。我给Bose写了邮件反馈,至今未收到回复。5. 语音服务:qc35开机时能够用语音报出剩余电量之百分比,当前连接的设备名等信息。语音支持的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日语等在内的11种语言,可以切换,嫌烦的话还可以在App里把语音关掉。6. 蓝牙/降噪捆绑:qc35右耳正面有一个开关(类似qc25)。当打开/关闭时会同时打开/关闭蓝牙和降噪功能。换句话说,目前你无法只使用它的无线(蓝牙)而不使用它的降噪。关于这点,我在专卖店里和店员专门切磋了一下,店员的说法是:『App和固件还在开发中,在今年(2016)内,App将加入均衡器(Equalizer)的功能,甚至你也可以在App内手动控制降噪的程度』。至于该店员的说法你信不信,诸位看官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反正是信了。当然,有线模式则可以自由开启/关闭降噪,完全等价于qc25。6. 自动关闭电源:我的qc25经常因为忘记关闭电源而耗尽电池。而采用内置锂电池的qc35在App里提供了定时自动关闭的功能,时长有若干挡可调,这点很靠谱。20/40小时的无线/有线续航时间对我来说也足够了。7. 多(双)设备连接:qc35可以记录多个连接过的音频设备,并由你手动切换当前连接中的设备,但任一时刻只能同时连上两个设备,并且同时只能听到一个设备的声音。具体地说,假设A、B两个设备都在放音乐,并且你听着A,然后你把A暂停了,那么你就会立刻听到来自B的音乐。据说这是为了更简便地接听电话。但我实际的使用感受是,为了能够在我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的第一时间听到正确的设备上的音乐,还是只连接一个设备的好。但问题是,只要保存连接记录的设备超过一个,则启动耳机时必然自动连上两个设备。这意味着,为了『只连一个设备』,我必须主动清除掉其他设备的连接记录,需要时再手动蓝牙配对,这其实挺麻烦的。所幸,qc35支持用近场通信(NFC)辅助蓝牙配对,很便捷。8. 颜色:当初买qc25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白色,但qc35并没有纯白色,取而代之的是银色——然而实物观察时,银色给我的感觉很『深』,很『银灰』,比macbook pro还灰( 的里有图),给我一种旧塑料的感觉。另外手指摸上表面时还容易留下痕迹,斟酌再三还是选择了黑色,主要考虑『耐脏』。图:使用半年的qc25,顶端布料很脏。当然也怪我没有想要好好保养它。图:使用半年的qc25,顶端布料很脏。当然也怪我没有想要好好保养它。至于音质什么的,qc35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风格——不算差,但肯定不能跟专业做音质的耳机拼。以上。
剁手,但是感觉颜值比25低了一大截
收一个qc20
先总结一下:BOSE的耳机在降噪方面没的说,在市场上找不到比他家做的更好的降噪耳机。经常会有人说如果要追求音质就不要选择BOSE,其实Bose的耳机在音质方面做的也没有那么差,就拿QC20、QC25来说吧,音质绝对能满足普通人的需求,高音甜,中音稳,低音劲。坦白的讲,不是每个人都天生一副金耳朵,对音质的要求那么高,连细微的差别都能听出来。对HIFI的追求,更多的是对装逼需求的追求,而不是音质需求的追求。作为一个经常在路上听歌的人士来说,降噪耳机真的可谓是神器。本人降噪耳机一般的使用场景是偶尔的坐车,或者出差在高铁上,或者在飞机上,以前在以上场景下听歌真的很痛苦,噪音比你的音乐还大,音量开大又伤耳膜,自从用了降噪耳机,当你打开耳机电源的一霎那,你就会觉得世界立马清静了,生活质量即刻得到了质的飞跃。我敢说,用过Bose降噪耳机的人,再也离不开它了。QC35、QC30必然是未来的趋势,因为iphone7说不定真的去掉了3.5mm的耳机孔,蓝牙或lighting是必然的。当然,蓝牙更方便啦!至于两款新产品的颜值就见仁见智了,BOSE的东西一贯这样的风格,不是每个人都能审美的。最后,再说说降噪耳机的不足之处,不知道新产品有没有解决掉。由于主动降噪的技术原理,每次使用时,如果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颠簸、开关门等情况,耳机会发生刺耳的“噗噗”躁音,然而在稳定的环境下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这点确实是bose降噪耳机最让人无法接受的问题,希望新产品能有所缓解。
关注over-ear wireless active-noise-cancelling headphone很久了。这个市场之前实在没有太多high-end的选择,Bose的qc25没wireless,b&o的h8又是on-ear,只能先给媳妇入手了一个sennheiser momentum 2.0 wireless试水。得知qc35发布,刚从bestbuy入手一只银色qc35,与已有耳机(qc20, sennheiser hd598, sennheiser momentum 2.0 wireless)做对比,初步感受如下:优点:1、降噪效果如预期一样非常好,比momentum强过太多(momentum属于戴上以后都不知道主动降噪开没开……),跟qc20基本上是一个档次。2、音质过关。尽管不及hd598,但跟qc20持平,同样无线状态下比momentum略强。3、蓝牙连接速度很快……如果这个也算优点的话。缺点:1、材质太cheap。银色外壳的触感直接被象牙色的momentum完爆。2、跟qc20比缺少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开机状态下取消降噪并将外部声音输入耳机的那个按键被阉割掉了。开机即降噪这点还是很不适应。3、比momentum重一点(几十克的样子),不过考虑到续航的话(12hr vs 20hr)可以接受。综合评价就是,如果能把qc20上那个按钮加回来就好了……
Bose耳机,主动降噪系列 与运动系列 的总结:1、先是 大降噪耳机 qc35 与qc25;2、再是 小降噪耳机 qc30 与qc20;3、最后略带 专用于运动的耳机建议。附带个链接:=====分割线=====后更新内容:『如何确定 具体买哪款 主动降噪耳机?』简要来说:一、 确定需求:Ⅰ. 打算追求『音质』的,别买 主动降噪耳机( 如bose qc系列) ①主动降噪耳机的音质:只值 原价格的一半,考虑清楚 能否接受;当然 有失去 会有获得。②蓝牙:会有所局限,还可能 丢失细节与掉帧;③如果一定要追求音质:建议买HiFi、没降噪功能、非蓝牙、镀银线材、动铁\圈铁\无源 的耳机\音箱;顺带一提,不建议购买大火的bose soundlink mini便携音箱等等,因为bose音箱产品线中,跟其运动耳机系列差不多价位的,都是毒毒的;④不苛刻的耳机使用者(99%):请根本不用在意bose耳机的音质。因为完全绰绰有余了。Ⅱ. 要『在运动时』使用,别买 主动降噪耳机与普通耳机①普通耳机,进汗水后 报废是小事;但运动过程中『受伤、听不见周围人\车的提醒』,那问题就很严重了,尤其是户外运动; ②专用运动耳机,哪怕是刚过百元的正规厂商品牌,在设计与材质都会特殊;③稳固性是最基本的需求;然后是防汗水 与听得清环境音;接着是舒适度;最后才是音质;④带了线的耳机,无论是不是蓝牙,都不推荐,因为耳机线 容易勾到东西;⑤推荐用Plantronics缤特力的backbeat fit,或类似构造的运动耳机,详细原因见文末;⑥题外话… 户外跑,空气新鲜、时间流逝快、不沉闷、膝盖磨损相对少、后腿肌肉自然发力,但需要环境安全… 跑步机,因为多少会被履带“扯”着往后走,最好设置坡度为2到6度,才能尽量模拟户外跑… 长期没运动的盆友,或膝盖有伤,或体重过大,不要一开始 就靠跑步来锻炼…膝盖半月板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坏的影响太多…下图为bose qc35。下图为 qc30。Ⅲ. 追求『消除' 偶尔出现的尖锐人声\噪音\高频噪音』,『可酌情买』①因为消除不了的,不过能降低一些分贝——因为产品设计就是如此; ②如果靠降噪来「消除人声\临时的喇叭声」,很容易发生意外;Ⅳ. 追求『消除'嘈杂\无规则\普通噪音——尤其是差旅中的发动机声等』,『很推荐买』①哪怕不听歌,光带着耳机 开启主动降噪功能,都会感觉穿越到了一个『新世界』,像在密封玻璃瓶里一样——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作为自来水粉丝的原因。。②不用的话,永远不会知道 你身边的低分贝噪音有多少。。也永远不会知道 为了盖过噪音,曾经把音量 增加了多少。还损伤耳膜。。二、通常遵循『买新、不买旧』:关键是『降噪芯片的性能』一直有所提升,只是提升的越来越慢了(例如qc2\20后)。三、 大耳机or小耳机? 怎么选择?:Ⅰ. 『使用场景少、随身的行李空间大、对音场等要求相对高、经常单次使用时间超过20小时、且不愿用移动电源充电』的人:适合 大耳机qc35、qc25、1\2\3\15;Ⅱ. 『追求便携、不喜欢高调带大耳机、经常移动、随身的行李空间少、更追求佩戴稳固性』的人:适合 小耳塞qc30、qc20;附言1:大小耳机之间,降噪性能的差异很小; 以同一世代的 大耳机qc25与小耳塞qc20来比较的话,因为大耳机并不能 塞紧耳朵孔,所以不分伯仲的;附言2:其他差别,大多可忽略不计;例如 降噪续航时间 等具体丁点儿的信息,就见下文吧;四、其他品牌的主动降噪耳机?——不推荐:Ⅰ. 在sony、华为、bb、b&o、森海等一系列品牌下都能找得到,效果一分钱一分货、三分钱两分货;Ⅱ. 降噪性能上要比bose略差,这个观点几乎无争议;「当然这句话不针对愿意花几倍钱来买越来越接近非民用级降噪耳机来做对比的人。。」Ⅲ. 舒适性比bose差;「主要说的是耳塞之间的对比,鲨鱼鳍设计应该是佩戴最舒服的了,除了定做的之外。。」五、买被动降噪耳机?——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一是佩戴不一定舒服;大多靠物理材质隔绝噪音,大多是入耳式,靠的是 撑胀耳朵孔,达到降噪的目的;「虽然bose小耳塞同样是入耳式,但因为其设计专利,就是舒服一些...」;二是忘记取下时 容易出意外;作为真正的全频降噪,佩戴时听不见外界的某些声音,如人声\喇叭声,三是更可能出现 听诊器效应;即佩戴时,走路或跑步等情况下有回音;「谢谢@sean Y的补充提醒」四是没有像主动降噪耳机一样的一键开关降噪功能;========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一、关于 QC 35 与 25。1、发售时间:QC35,16年6月;附言:qc1耳罩式,发售时间2000年;qc2耳罩式,03年;qc3压耳式,06年;qc15耳罩式,09年;qc25耳罩式,14年。其中qc3到qc15的进化应该是最大;不过从qc25开始,bose主动降噪耳机系列 才能在电池耗尽后当普通耳机使用。2、产品类型:耳罩式、over ear 耳机。拥有大耳机的优点,如『音场与音质』;缺点是『太占地方』,不适合 常要移动、且行李空间有限、不喜欢高调带大耳机 的人。附言:耳罩式,相当于耳机「包裹住」耳朵;压耳式,只有qc3是这一种,它的耳机内侧是扁平的。上图为qc35。上图为qc35。3、可能影响到『使用习惯』的改变:① 电池方面(电池时间 = 主动降噪时间)—— 关键是「新款qc35不能换电池,旧款qc25能换电池」。新款 qc35,一次最多使用40小时的有线降噪(略多5小时,),20 小时的无线降噪 ——消耗的是 内部锂电池。旧款 qc25,一次最多使用 35 小时的 有线降噪(没无线蓝牙功能)——消耗的是 普通电池;所以,能多带几节电池做备用。附言:1. 没电后,能插一根线,做为普通耳机来使用,只是没降噪能力了;2. 长距离路程,单次使用时间通常会超过20小时; 短距离,通常3~5小时。3. 充电,可用 移动电源\手机充电头+microUSB常见数据线,电流1A上下,电压5V上下,这都是常规参数。②『音质』:1. 音质略有提升,但对主动降噪耳机的客户群来说,音质方面的意义有限。2. bose在降噪上,是民用里最好的;在音质上,只等同于50%价钱的耳机音质。——一定要追求音质,可选用 b&o、惠威 等等品牌的产品;——尽量用有线,至少不要用蓝牙,哪怕用airplay等等新型协议都好一些;——bose的大多产品,天生低音浑浊,但一般人(99%)难听得出来,如果不把几台设备放在一起,是比较不出优劣的。比如我…3.蓝牙,偶尔会丢帧与丢失细节。蓝牙的通病。③『降噪能力』:差别小。④舒适性:1. 佩戴眼镜的人,使用这两款耳机都影响不大; 2. 大耳机的重力略大,但一般都能适应。⑤耐折腾程度、听诊器效果、配套软件与服务 等细节:1. 前两项,大耳机比小耳机好一丁点;毕竟 小耳机 追求的是精细\便携;2. 从qc35、qc30开始,多了手机软件的支持——用于 调节主动降噪的程度 与均衡器 等;——只能说 聊胜于无。⑥外观:改变不大,见仁见智。一定要推荐的话,还是qc35。只是因为耳机通常买新不买旧。========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二、关于QC 30 与 qc20。1、发售时间:qc30,16年9月。qc20,13年。2、产品类型:『鲨鱼鳍』耳塞、小耳机。个人感觉,耳塞中 佩戴最舒适的是 bose特有的鲨鱼鳍耳塞了…1. 上方的软橡胶,能"卡"在耳朵的褶皱\凹痕里;这种材料与设计,既难脱落、又很舒适;2. 塞入耳朵孔的橡胶,也略有不同。3. 相反的,大多入耳式耳机(被动降噪),要靠 撑胀耳朵孔 来获得更好的音质效果。小耳机适合『追求便携、不喜欢高调带大耳机、经常移动、随身的行李空间少、更追求佩戴稳固性』的人。3、可能影响到『使用习惯』的改变:① 电池方面 (电池时间 = 主动降噪时间)旧款 qc20,一次最多使用 16 小时的 有线 降噪(没无线蓝牙功能);新款 qc30,一次最多使用 10小时的
无线 降噪 。附言:依旧可以用 移动电源or手机充电头+microUSB常见数据线 来充电,电流1A上下,电压5V上下,都是常见参数。上图为qc20。上图,均为 qc30。②『音质』:——挑剔音质就不要选bose的qc(主动降噪)系列了,具体见文首。③『降噪能力』:小耳机qc20接近全频降噪,加上鲨鱼鳍设计,与大耳机qc25不分伯仲;小耳机qc30与其他产品的比较结果,待定;④舒适性:推荐。 原因见上文。⑤材质、听诊器效果等细节不是特挑剔的话,可忽略此点。⑥外观:个人感觉,qc30各个方面都变丑了。qc20还算延续了n年来的传统bose耳塞外观,而且有新设计元素;上图为 qc 20!对比来说:①qc30 耳塞头 外侧面,——完全摒弃了bose小耳塞 沿用了十几年的经典设计… 可以说是一丁点痕迹都不留… 换个logo绝对看不出是bose…——不能忍的是。。粗糙设计感与价格一点都不匹配… 被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普通圆形。。跟许多低端耳机 的设计 无异。。②更不用说,戴在脖子上的蜜汁尴尬——我的第一反应是 这是阿拉伯的项圈(头箍)么?~ 正好同为固定作用。——大步跑步时,项圈容易一跳一跳的。(比如赶飞机、追人时,自己或许察觉不到,但都会以15+km/h的速度跑步的,短跑嘛)下图为qc30。上图为 qc 30。⑦无线降噪 + “隐形”的无线蓝牙 ——这是一个趋势:Ⅰ. qc30是(半)无线耳机,以蓝牙为协议;(qc20是有线的); Ⅱ. 但是!其他蓝牙耳机品牌,都尽可能在设计『纯粹的无线蓝牙耳机』了,也做的越来越"隐形"!不过价格主要在200刀到500刀;而且小缺点都不少,不过这是一个趋势:上图为2016年三星新款蓝牙耳机。上图为2014年 靠众筹做营销的德国新品牌耳机;「小缺点太多,等发布新款吧」。上图为2014年 靠众筹做营销的德国新品牌耳机;「小缺点太多,等发布新款吧」。三、运动耳机篇。1、发售时间:bose在2016年前,推出了n款有线运动耳机;2016年9月,bose发售2款无线运动耳机,一个带心率测试功能、一个不带。2、选购要点:①非运动耳机,不推荐在运动中使用——易报废、易发生意外,具体原因 在文章开篇有提。②运动耳机 有线版, 大步跑步中,容易碰到线(除非一开始就整理得特别好);③运动耳机 无线版 或各种音箱,肯定是最好的选择。3、个人推荐:无线运动耳机,推荐 Plantronics缤特力的backbeat fit;①优点是:续航8小时,开放耳塞、安全设计,无线蓝牙,不容易脱落,防水,柔软,相对精致;适合健身时间较长的人;②缺点是:降噪能力差,在嘈杂地方不好用蓝牙打电话。附言:爱游泳的人,可以用索尼的、或者 一些 骨传导防水耳机。附言2:商务蓝牙耳机,Plantronics缤特力的也不错,通话降噪能力 刚刚的。(传出去的声音)4、运动中的注意事项。①听音乐的app,推荐『跑调』这款软件——能根据 运动节拍 来调整 音乐节奏;二能每次在wifi环境下更新一遍歌单;要下载的话,在搜索引擎里 搜关键词,『跑调+app;②学习外语\听新闻等,能听一些不需要太集中精力的材料,当背景音,来「磨耳朵」。③有氧运动,适合用运动耳机,主要指 耐力训练、持续时间长、强度相对低,如跑步、游泳等运动;④无氧运动,酌情用运动耳机;因为要更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主要指力量训练、持续时间短、强度高,如仰卧起坐、哑铃等运动;附言:「无论男生or女生,无论增肌还是减脂,都要做一定量的无氧运动啊;只要多注意『拉伸肌肉、均衡锻炼』每一块肌肉,就会更好看;比如哪怕是小肌群‘小腿’,都有好几块肌肉。。。反之不这样的话,容易像芭蕾舞演员的小腿,因为总是踮脚尖,只锻炼腿肚子肌肉(腓肠肌);深层的比目鱼肌就锻炼不到;」上图为bose sound sport pulse运动耳机,续航6小时。⑤附带心率测试功能的耳机?——精准性 待议;更多只能测「心率变化的 大概趋势」,但精准性不够:同时,精确的心率区间 有用,但比起
饮食与坚持 ,就没那么重要了;最后,如果一定要精确心率,比如 户外运动、或有心疾的人、或追求极限效率的减脂等等。 那就用 心率带+心率手表 之类的把。真麻烦。。
上上星期刚买QC25,刚过15天。我的内心是纠结的。
你是坏人,又要没钱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ose qc35 耳机 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