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天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气成功了吗

实践十号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
中青在线酒泉4月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又迈出了一大步。今天凌晨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称实践十号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进入稳步持续发展阶段。
实践十号卫星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开展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的19项科学实验,主要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
和人们所熟知的气象、通信等应用卫星不同,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卫星只有15天的寿命。尽管如此,在实践十号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力学所胡文瑞院士看来,通过该星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能达到实验环境好,微重力水平高,风险小,成本低,一次飞行可提供较多的实验机会等特点,甚至能够收到一些在载人空间实验站上都达不到的效果。
据胡文瑞介绍,实践十号卫星在轨飞行若干天后,将利用我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按预定程序返回地球,回收的11台科学实验载荷及实验样品将交付科学应用系统,部分空间生命科学样品还将与地面对比试验结果进行比照。留轨舱则继续飞行三天,舱内8台有效载荷,将继续开展流体物理和燃烧实验等实验。
实践十号卫星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抓总负责,其卫星系统及卫星平台研制由航天五院抓总,科学应用系统由中科院力学所负责,地面支撑系统研制、建设和运行及有效载荷总体工作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负责,运载火箭系统研制则由航天八院负责,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6次飞行。
&&欢迎拨打未来网新闻热线010-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关注"麻辣未闻"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编辑:新语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中国卫星发射失败震惊世界:官方终于查出真相了
  记者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失利完成故障调查审查工作。
  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卫星失利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开展飞行故障的调查工作,同时成立了飞行故障审查委员会。
  经过故障调查、审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飞行失利定位于火箭二级姿态失稳,原因是由于二级飞行段二级游机Ⅲ分机与伺服机构连接部位失效造成。造成连接失效的原因是连接部位的可靠性存在薄弱环节。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后续发射任务的完成。
  中国天网计划受堵,从卫星发射失败看自己的不足
  从卫星发射失败看自己的不足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18日1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分析中。
资料图: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资料图: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
  今天凌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得者王家骐表示,实践十一号04星属于科学卫星,用作科学实验。北京一名观察员表示,从新闻中可以看出,此次发射失利问题出在火箭上,没有将卫星发射到预定高度。
  &这意味着实践十一号04星不能工作了,但由于不知道上升到什么高度发生问题,无法判断原因。&该观察员说,如果是飞行前段发生故障,可能在中国国土坠落;如果在飞行末段发生故障,会飞一段时间后,坠落到太平洋内。
  无独有偶,俄罗斯航天部门于莫斯科时间18日1时25分(北京时间18日5时25分)使用&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的新型通讯卫星&Ekspress&AM4&同地面失去联系。据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传来的消息,卫星恐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按计划,在火箭推进器和卫星同火箭分离后,推进器需要通过5次主发动机点火才能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然而,在火箭推进器完成第四次点火后,地面同卫星失去联系。
  两个国家,不同发射装置在不同地点,发射后,没有进入轨道而失去踪迹,令人遗憾。我们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也是有关方面,让民众&知情&在增加&透明度&方面的一大进步。
  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有约有1,650个左右卫星发射失败。
  据资料记载,中国曾经发射卫星失败的情况是:
  1、1969年12月,东方红1(DFH-1),长征1号第2级故障,
  未能入轨。这是长征1的首次任务飞行。可能这件事刺激了小日本,
  个几公斤的小卫星放了上去,否则我们是第4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2、返回式1-01号(FSW-1),长征2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2的首次任务飞行。
  3、返回式1-02(FSW-1)号,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FSW-1,减速伞失灵,硬着陆。
  4、1984年1月,东方红2-01(DFH-2-01),长征3号第3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3的首次任务飞行。
  5、1984年4月,东方红2-02(DFH-2-02),成功,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DFH-2,在定点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最后用非常规办法解决,风险重重。
  6、1988年风云1号-01(FY-1-01),成功入轨,仅35天星上相机镜头被污染,卫星平台虽工作正常但主要功能丧失,实际已报废。
  7、1990年,风云1号-02(FY-1-02),成功入轨,星上计算机故障导致姿态失衡,只在轨175天。
  8、1994年,风云2号-01(FY-2-01),在厂房中爆炸,未发射。
  9、1994年,东方红3-01(DFH-3-01),长征3甲(LM-3A)的首次任务飞行成功,但卫星燃料泄漏,未能定点。
  10、1996年,长征3乙(LM-3B)首次任务飞行,箭上姿态控制故障,火箭倒栽地面,星箭俱毁。这次失败连同92年的奥星事件(一次发射失利,一次卫星失踪)对正进军国际商业发射的中国航天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11、鑫诺2号(SINO-2),东方红4-01星,星上太阳能电池板未能展开,丧失能量不能定点。
更多关于 中国卫星 的热帖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中国卫星发射失败震惊世界:官方终于说出真相
记者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失利完成故障调查审查工作。
  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卫星失利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开展飞行故障的调查工作,同时成立了飞行故障审查委员会。
  经过故障调查、审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飞行失利定位于火箭二级姿态失稳,原因是由于二级飞行段二级游机Ⅲ分机与伺服机构连接部位失效造成。造成连接失效的原因是连接部位的可靠性存在薄弱环节。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后续发射任务的完成。
神秘人士惊曝:中国一周射三星全部失败
资料图: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孙礼纪事(孙礼)
:过去的一个月,中国航天人尝到的是苦涩。12日发射的巴基斯坦卫星出现故障,16日发射的海洋2号星姿态失控,加上实践04号星发射失败,中国航天不到7天三尝败绩。
  事无巨细的全面摸底排查正在进行。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探测计划并不会因此受损,但比胜利更重要的信心却已经被难言的苦涩替代。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18日1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分析中。
今天凌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得者王家骐表示,实践十一号04星属于科学卫星,用作科学实验。北京一名军事观察员表示,从新闻中可以看出,此次发射失利问题出在火箭上,没有将卫星发射到预定高度。
“这意味着实践十一号04星不能工作了,但由于不知道上升到什么高度发生问题,无法判断原因。”该观察员说,如果是飞行前段发生故障,可能在中国国土坠落;如果在飞行末段发生故障,会飞一段时间后,坠落到太平洋内。
无独有偶,俄罗斯航天部门于莫斯科时间18日1时25分(北京时间18日5时25分)使用“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的新型通讯卫星“Ekspress—AM4”同地面失去联系。据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传来的消息,卫星恐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按计划,在火箭推进器和卫星同火箭分离后,推进器需要通过5次主发动机点火才能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然而,在火箭推进器完成第四次点火后,地面同卫星失去联系。
两个国家,不同发射装置在不同地点,发射后,没有进入轨道而失去踪迹,令人遗憾。我们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也是有关方面,让民众“知情”在增加“透明度”方面的一大进步。
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有约有1,650个左右卫星发射失败。
据资料记载,中国曾经发射卫星失败的情况是:
1、1969年12月,东方红1(DFH-1),长征1号第2级故障,
未能入轨。这是长征1的首次任务飞行。可能这件事刺激了小日本,
个几公斤的小卫星放了上去,否则我们是第4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2、返回式1-01号(FSW-1),长征2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2的首次任务飞行。
3、返回式1-02(FSW-1)号,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FSW-1,减速伞失灵,硬着陆。
4、1984年1月,东方红2-01(DFH-2-01),长征3号第3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3的首次任务飞行。
5、1984年4月,东方红2-02(DFH-2-02),成功,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DFH-2,在定点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最后用非常规办法解决,风险重重。
6、1988年风云1号-01(FY-1-01),成功入轨,仅35天星上相机镜头被污染,卫星平台虽工作正常但主要功能丧失,实际已报废。
7、1990年,风云1号-02(FY-1-02),成功入轨,星上计算机故障导致姿态失衡,只在轨175天。
8、1994年,风云2号-01(FY-2-01),在厂房中爆炸,未发射。
9、1994年,东方红3-01(DFH-3-01),长征3甲(LM-3A)的首次任务飞行成功,但卫星燃料泄漏,未能定点。
10、1996年,长征3乙(LM-3B)首次任务飞行,箭上姿态控制故障,火箭倒栽地面,星箭俱毁。这次失败连同92年的奥星事件(一次发射失利,一次卫星失踪)对正进军国际商业发射的中国航天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11、鑫诺2号(SINO-2),东方红4-01星,星上太阳能电池板未能展开,丧失能量不能定点。
正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它却令中国的卫星发射工程,从中吸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因此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
包括昨天的发射失利,虽然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但是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包括美国、俄罗斯这些在发射、航天方面比我们走在前面多年的国家,一样会发生事故。
卫星发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如果产生任何的疏忽,造成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损失了财产、损失了时间、损失了信誉。使参与这项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压力。
我们平时在卫星和航天器发射成功,或航天工程获得任何一项成就时,看到了鲜花、听到了掌声和赞扬,却不知道那些参加该项目,的人们所花费的精力和艰苦的劳动。尤其是在工作失败的时候他们的感受。因此我们在此时此刻,应当充分理解参与工作的人们。给他们支持、给他们鼓励、给他们力量!
一次发射失败,并不等于我们的航天事业失败。也不会影响我们航天事业的进程。不过我们通过此次失败,应当认真地找出事故的原因,以利今后的工作。
科学问题、工程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浮躁。赶进度,轻质量,已经造成了众多的事故,这些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给国家和人民如何交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消灭在源头!
愿我们的卫星发射和航天事业,能够顺利快速发展,向航天领域的人们致敬!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18日1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分析中。
今天凌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得者王家骐表示,实践十一号04星属于科学卫星,用作科学实验。北京一名军事观察员表示,从新闻中可以看出,此次发射失利问题出在火箭上,没有将卫星发射到预定高度。
“这意味着实践十一号04星不能工作了,但由于不知道上升到什么高度发生问题,无法判断原因。”该观察员说,如果是飞行前段发生故障,可能在中国国土坠落;如果在飞行末段发生故障,会飞一段时间后,坠落到太平洋内。
无独有偶,俄罗斯航天部门于莫斯科时间18日1时25分(北京时间18日5时25分)使用“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的新型通讯卫星“Ekspress—AM4”同地面失去联系。据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传来的消息,卫星恐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按计划,在火箭推进器和卫星同火箭分离后,推进器需要通过5次主发动机点火才能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然而,在火箭推进器完成第四次点火后,地面同卫星失去联系。
两个国家,不同发射装置在不同地点,发射后,没有进入轨道而失去踪迹,令人遗憾。我们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也是有关方面,让民众“知情”在增加“透明度”方面的一大进步。
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有约有1,650个左右卫星发射失败。
据资料记载,中国曾经发射卫星失败的情况是:
1、1969年12月,东方红1(DFH-1),长征1号第2级故障,
未能入轨。这是长征1的首次任务飞行。可能这件事刺激了小日本,
个几公斤的小卫星放了上去,否则我们是第4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2、返回式1-01号(FSW-1),长征2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2的首次任务飞行。
3、返回式1-02(FSW-1)号,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FSW-1,减速伞失灵,硬着陆。
4、1984年1月,东方红2-01(DFH-2-01),长征3号第3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3的首次任务飞行。
5、1984年4月,东方红2-02(DFH-2-02),成功,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DFH-2,在定点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最后用非常规办法解决,风险重重。
6、1988年风云1号-01(FY-1-01),成功入轨,仅35天星上相机镜头被污染,卫星平台虽工作正常但主要功能丧失,实际已报废。
7、1990年,风云1号-02(FY-1-02),成功入轨,星上计算机故障导致姿态失衡,只在轨175天。
8、1994年,风云2号-01(FY-2-01),在厂房中爆炸,未发射。
9、1994年,东方红3-01(DFH-3-01),长征3甲(LM-3A)的首次任务飞行成功,但卫星燃料泄漏,未能定点。
10、1996年,长征3乙(LM-3B)首次任务飞行,箭上姿态控制故障,火箭倒栽地面,星箭俱毁。这次失败连同92年的奥星事件(一次发射失利,一次卫星失踪)对正进军国际商业发射的中国航天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11、鑫诺2号(SINO-2),东方红4-01星,星上太阳能电池板未能展开,丧失能量不能定点。
正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它却令中国的卫星发射工程,从中吸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因此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
包括昨天的发射失利,虽然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但是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包括美国、俄罗斯这些在发射、航天方面比我们走在前面多年的国家,一样会发生事故。
卫星发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如果产生任何的疏忽,造成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损失了财产、损失了时间、损失了信誉。使参与这项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压力。
我们平时在卫星和航天器发射成功,或航天工程获得任何一项成就时,看到了鲜花、听到了掌声和赞扬,却不知道那些参加该项目,的人们所花费的精力和艰苦的劳动。尤其是在工作失败的时候他们的感受。因此我们在此时此刻,应当充分理解参与工作的人们。给他们支持、给他们鼓励、给他们力量!
一次发射失败,并不等于我们的航天事业失败。也不会影响我们航天事业的进程。不过我们通过此次失败,应当认真地找出事故的原因,以利今后的工作。
科学问题、工程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浮躁。赶进度,轻质量,已经造成了众多的事故,这些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给国家和人民如何交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消灭在源头!
愿我们的卫星发射和航天事业,能够顺利快速发展,向航天领域的人们致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