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微距272e镜头有sony 腾龙e卡口镜头吗

& 对焦升级经典重生 腾龙防抖90微距评测
对焦升级经典重生 腾龙防抖90微距评测
作者:施辰舞
&&& 腾龙的90微不是一个新名词,这支镜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在微距镜头领域颇有些传奇色彩。每一代腾龙90微都有技术的迈进和不错的口碑,我们认为此次进化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对焦和防抖上,画质与功能方面也相应改进,而欲知详情,还请您仔细浏览我们的文章。
&&& 前两天我翻译了一篇有关腾龙新24-70mm拆解的文章,文章的内容让作为译者的本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腾龙的这些新镜头,自打新结构与设计语言推出之后,能感到腾龙在新时代的努力。变革此次蔓延到老将90微上,全新的这支镜头全名是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代号F004。
测试平台 佳能5D3+闪迪32G至尊超极速系列CF储存卡
腾龙 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Model F004)
<TD style="BORDER-BOTTOM-COLOR: #d0d0d0; PADDING-BOTTOM: 2.25 LINE-HEIGHT: 150%; BORDER-TOP-COLOR: #d0d0d0; PADDING-LEFT: 2.25 PADDING-RIGHT: 2.25 WORD-WRAP: break- BACKGROUND: BORDER-RIGHT-COLOR: #d0d0d0; FONT-SIZE: 9 BORDER-LEFT-COLOR: #d0d0d0; PADDING-TOP: 2.25pt" id=param_mm全画幅镜头
<TD style="BORDER-BOTTOM-COLOR: #d0d0d0; PADDING-BOTTOM: 2.25 LINE-HEIGHT: 150%; BORDER-TOP-COLOR: #d0d0d0; PADDING-LEFT: 2.25 PADDING-RIGHT: 2.25 WORD-WRAP: break- BACKGROUND: BORDER-RIGHT-COLOR: #d0d0d0; FONT-SIZE: 9 BORDER-LEFT-COLOR: #d0d0d0; PADDING-TOP: 2.25pt" id=param_片
<TD style="BORDER-BOTTOM-COLOR: #d0d0d0; PADDING-BOTTOM: 2.25 LINE-HEIGHT: 150%; BORDER-TOP-COLOR: #d0d0d0; PADDING-LEFT: 2.25 PADDING-RIGHT: 2.25 WORD-WRAP: break- BACKGROUND: BORDER-RIGHT-COLOR: #d0d0d0; FONT-SIZE: 9 BORDER-LEFT-COLOR: #d0d0d0; PADDING-TOP: 2.25pt" id=param_
光圈叶片数
最大放大倍率
<TD style="BORDER-BOTTOM-COLOR: #d0d0d0; PADDING-BOTTOM: 2.25 LINE-HEIGHT: 150%; BORDER-TOP-COLOR: #d0d0d0; PADDING-LEFT: 2.25 PADDING-RIGHT: 2.25 WORD-WRAP: break- BACKGROUND: BORDER-RIGHT-COLOR: #d0d0d0; FONT-SIZE: 9 BORDER-LEFT-COLOR: #d0d0d0; PADDING-TOP: 2.25pt" id=param_分(等效35mm规格)17度37分(APS-C规格)
<TD style="BORDER-BOTTOM-COLOR: #d0d0d0; PADDING-BOTTOM: 2.25 LINE-HEIGHT: 150%; BORDER-TOP-COLOR: #d0d0d0; PADDING-LEFT: 2.25 PADDING-RIGHT: 2.25 WORD-WRAP: break- BACKGROUND: BORDER-RIGHT-COLOR: #d0d0d0; FONT-SIZE: 9 BORDER-LEFT-COLOR: #d0d0d0; PADDING-TOP: 2.25pt" id=param_mm
<TD style="BORDER-BOTTOM-COLOR: #d0d0d0; PADDING-BOTTOM: 2.25 LINE-HEIGHT: 150%; BORDER-TOP-COLOR: #d0d0d0; PADDING-LEFT: 2.25 PADDING-RIGHT: 2.25 WORD-WRAP: break- BACKGROUND: BORDER-RIGHT-COLOR: #d0d0d0; FONT-SIZE: 9 BORDER-LEFT-COLOR: #d0d0d0; PADDING-TOP: 2.25pt" id=param_mm
<TD style="BORDER-BOTTOM-COLOR: #d0d0d0; PADDING-BOTTOM: 2.25 LINE-HEIGHT: 150%; BORDER-TOP-COLOR: #d0d0d0; PADDING-LEFT: 2.25 PADDING-RIGHT: 2.25 WORD-WRAP: break- BACKGROUND: BORDER-RIGHT-COLOR: #d0d0d0; FONT-SIZE: 9 BORDER-LEFT-COLOR: #d0d0d0; PADDING-TOP: 2.25pt" id=param_g
&&& 从命名就能看出,此次重新设计的杀手锏是VC防抖以及USD超声波马达的加入。从此,90微系列进入了现代顶级镜头的时代。
·腾龙90微史话
&&& 说了半天90微经典,觉得还是有必要阐述下它的来龙去脉,和大家共同了解下此头的前世今生。最早的90微是1979年的第一代SP90mm F2.5 [Model 52B]。当时,微距镜头这个词汇给人的印象还是文献翻拍,“想拥有一款能拍摄人像的中长焦镜头。并且,如果最近摄距更近就更好了。”凭着这样的想法,腾龙开发了52B。
腾龙52B(图片来源于网络)
&&& 时间一晃到了1996年,17年来90微也在不断改进其中有很多变种型号,但在本质的光学结构上并没有发生变化,直到这年。上个世纪90年代,相机镜头已经开始AF化,并且在微距领域人们开始期望等倍率化(早期的微距镜头1:1的很少)。腾龙在这个问题上试制了好几款90微,但发现若要实现1:1的放大倍率并维持F2.5的光圈,镜头会像茶缸子一样巨大。经过再三的研究,他们最终制造出了F2.8光圈的172E,在当时由于具有轻便的体积以及不俗的画质,90微的经典地位得以传承。
&&& 转入21世纪,数码化的大潮到来了172E的升级型号272E也随之诞生,这支镜头对镀膜进行了数码优化,在色散控制、眩光的方面适应了新的时代,272E作为经典的延续至今一直在产,当然也在不断的改进,比较明显的就是早期的272E具有光圈环,而现在的新品已经完全数码化了。
腾龙SP AF 90/2.8 Di Macro镜头(272E)
&&& 不过272E有一个比较著名的特点,就是对焦时前镜筒会伸出镜头,并且伸出很长,微距拍摄时颇有些不便。于是在全新的F004上启用了新的光学和结构设计,请看下页。
·全新的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
&&& 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代号F004,与新研发的所有SP系列(腾龙的高端系列)镜头一样,镜头上一圈漂亮的金属圆环,但我不想称之为金圈,因为它的颜色更趋近于古朴的铜色,上面是细致的拉丝质感,喷上黑色的参数和装饰,低调不失奢华。
&&& 有人说这个金属圈感觉很“暴发”,我不同意,我猜他一定没真正亲自用过。但我也是客观的,也要说说问题,金属上喷漆很容易磨损,指甲一扣,黑字就会脱落,希望可以改进。
& 镜头前、后侧
&&& F004有三种卡口,佳能尼康索尼,我们这次评测的这支是佳能口,平台是5D3。另外需要索尼用户注意的是,由于索尼机身防抖,于是索尼口产品没有VC防抖。
镜头开关一侧
&&& 可以看到,作为定焦镜头,镜身有充足的空间来安排唯一的转动结构——对焦环,宽大的对焦环对需经常手动对焦的微距题材很有帮助,橡胶的手感也比较舒适。
&&& 同样也因为结构本身的简洁,对于F004的整体造型,个人并不很满意,铜圈把整个镜头一分为二,一面是对焦环,一面是光溜溜的镜身,造型语言上缺乏梯度,加之两边收口的设计,感觉手上的这支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就像一颗大胶囊。
&&& 可能是为了改善这种过于简洁的造型,配套的遮光罩上有些造型的变化,但也没什么大的改善效果。虽然整体略显呆板,但细节之处设计的倒蛮是认真,下一页我们谈谈细节的设计和上手体会。
·细节设计与上手体会
&&& 点评从头开始顺序进行,首先是镀膜,这个颜色我已经是不只在一支上见到过了,日光下有点金黄色的味道,根据信息显示,这个镀膜叫做eBAND(超宽频谱防反射)镀膜,专门针对防止镜头内部反射开发。另外,腾龙为新90微配的还挺有型的。
& 前组和镜头盖
&&& 刚才已经提到过对焦环和装饰圈,再向下便是对焦窗了,明亮、边缘处理圆滑,透过它可以看到最近对焦距离是0.3m,减去镜头的长度以及卡口的法兰距,大概从前镜到景物的最近距离至少还有一掌的宽度。这是个安全的距离,内对焦的F004在这方面比外对焦的272E少了可能撞到静物的麻烦。
&&& 另外,内对焦的结构设计也大大方便了对USD的应用,配备了超声波马达,90微才真正得到了进化,也更符合90微系列1979年推出时的初衷,它也是一支人像镜头。对焦的能力测试我们在后几页为大家呈现。
&&& 接下来,另一大革新也登场了,在镜头一侧的开关拨杆有三个,自动对焦开关不需多言,对焦限位是微距头必备,分三档的设计也毫无槽点,而最下面便是值得关注的VC防抖开关了,纵观当今100mm左右焦段微距镜头,宾得、索尼、图丽的百微均不带防抖,相对尼康105mm、适马105mm以及佳能100mm三支带有防抖的微距头占据着强势位置,这次防抖90微的加入想必会打破防抖百微三足鼎立的格局。
&&& 最后,这支镜头卡口带有简易防滴溅构造,官方所谓“简易”,是指用来防止水汽渗透到镜头内部,不是让大家去给镜头洗澡的。而卡口本身,加工的比较精细,经过笔者一段时间试用中的不断拆卸安装,还比较光洁。
·全新的光学设计
&&& 正如本页标题,自从96年光圈从F2.5变成F2.8后,90微的光学结构就没有大变过了,这些年的改动主要还是优化。而此次90微可谓是浴火重生,要想加入防抖和内对焦,必须打破重来。这次新的光学设计使用了更多的特殊镜片,相信解像力会有提升。完全的内对焦:无论前镜还是后镜都不会发生位移,这也更有利于镜头的密封,减少灰尘的侵入。
光学结构图
&&& 官方给出了该镜头的MTF表现,从图上讲,这支镜头的素质相当的高,有着接近天花板的曲线。
解读方法:
&&& MTF曲线图中的10线/mm的曲线越接近1说明镜头的再现性、通透性就越好。而30线/mm曲线越接近于1,则表示镜头的解像性越敏锐。由于虚化效果以及各种像差等原因,镜头的某些性能并无法完全通过曲线图来展现,因此MTF仅作为表示镜头性能尺度的一种,供您参考。
·畸变测试
&&& 我们使用90微拍摄垂直分布的网格图形,以提供其在畸变控制上比较形象的表现。
橙色直线为水平参考
&&& 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畸变控制很好,基本上没有桶形或枕形的变形,当然我还是那句话,对于一支中长焦微距头要是畸变都控制不好那就不用混了,而我们的性能评测也才刚刚开始,下面让新90微一关关来闯。
·标板分辨率测试
&&& 我们接下来使用国际通用的ISO12233标准分辨率测试标板进行测试,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对比出镜头的分辨率如何。
ISO12233标板
测试方法:
&&& 测试中,我们将相机放置水平并设为中心对焦模式,将画面中心对准标板中心的对焦区。然后根据画幅比例将标板调至充满画面,分别从最大光圈开始到最小光圈,使用整档光圈分别拍摄,每档拍摄多张,从中选取最为清晰一张为准。最后选取各样张上图中红框内区域读数,分别得出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并统计成表。(为保证测试客观体现镜头素质,我们采用相应接口主流全画幅相机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柱状图
&&& 通过对ISO12233标板的实拍测试,我们得到了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在各档光圈下的分辨率数据,通过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出,新90微的分辨率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特别是从全开光圈便进入最佳状态,着实出乎笔者的意料。这种高分状态从全开光圈一直可以持续到F16。此后到F22和F32时的下滑就较为明显了。下面我们看看其在样张中的分辨率表现。
·中心及边缘分辨率实测
&&& 看完数据图表,下面我们看看实际拍摄中的分辨率表现,这样的表现形式更有利于读者形象了解镜头解像能力,特别是在各档光圈上的表现差异。
&&& 上图为根据页面大小裁切照片100%局部特写对比,从截图来看,中心画质果然全开光圈也非常锐利,收一档便达到最高水平,这样的特点在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时会有非常好的表现。而边缘画质则要收缩两档达到较高水平,相对中心画质有些下降。另外该镜头F32的表现欠佳,已经糊成一片啊,如非必要,不推荐使用如此小的光圈。当然,一些F2.8的镜头是没有F32的,有总是要比没有要强的。
·100%样张截图
&&& 脱离的评测室的单一环境,我们进入实拍环节。我们选取样张,从中截取了边长500像素的正方形局部图片,以在页面上用照片原大1:1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 俗话说微距无弱旅,无论是远景还是近景,边缘还是中心,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在分辨率上表现不错。到这一步测试,我们认为它已经初步具备了在激烈的市场中一战的能力。
·焦外成像测试
&&& 我们将焦点对在位于测试场景前30cm处的纸板上,焦平面距纸板50cm,将光圈由大至小变化,观察位于焦外的测试场景的成像表现。
&&& 如果从90微的传统来看,焦外的较为柔和的表现并不需要太大的赞美,从有90微开始,人像就是它必不可少的题材,一支人像头,虚化一定要有两把刷子才行。
·星芒效果测试
&&& F004有9片光圈叶片,理论上星芒应该会比较漂亮,我们的测试结果如下:
&&& 这支镜头的星芒确实很漂亮,密而均匀。作为一只微距头,在拍摄类似珠宝等静物时,天然形成的星芒可以很自然地表现闪耀的质感。
·暗角现象测试
&&& 很多大光圈镜头在暗角的控制上都无法尽善尽美,即便顶级镜头也如是,那么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表现如何呢?
&&& 根据测试,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暗角控制得不错,仅在F2.8时有可见的暗角,这在各种镜头的表现中算中游偏上。
·防抖效果测试
&&& 现在一支人像头不带防抖你都快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了,这是开句玩笑,但当今确实越来越多的镜头加入防抖,毕竟我们使用的环境很复杂,更不一定每次都有闪灯的支持,VC防抖的加入,可以提高出片的概率,难得模特好状态,要是手抖了可是会后悔莫及的。
& 快门速度1/40s
& 快门速度1/20s
& 快门速度1/10s
&&& 我们分别在打开和关闭VC防抖的状态下手持拍摄了两组样张,快门速度从1/40s开始逐档下降直至1/10s,手抖并不是个可以量化的操作,我们尽量模拟日常的使用状态。根据对比可以看到在1/40s和1/20s拍摄时,打开VC都保证了样张的清晰,而下降到1/10s时,都出现了抖动,但明显VC打开时的抖动要相对小些。总体来讲,VC防抖的作用明显,对90mm焦段镜头至少提升了3档左右的安全快门。
·色散测试
&&& 对于微距镜头,在拍摄时发生色散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虽然色散能在一定程度上后期纠正,但如果色散很严重,一方面很难矫正,一方面也是影响师工作的效率。一般色散的重灾区是大光比+大光圈的照片,比如下图的硬币部分。
测试场景 F2.8光圈拍摄
&&& 这张照片使用了最大的F2.8光圈拍摄,这也应该是该镜头最容易发生色散现象的条件。从整体上看,我们没有发现严重的“紫边”:画面中心处即便全开光圈也没有丝毫色散,而画面最边缘的强反差处则略逊一些,放大至100%观察有轻微色散。下面我们便截取硬币和笔杆位置,以100%大小观看。
&&& 可以说在目前的拍摄条件下,新90微对色散的控制尚可,我们对此还算满意。
·新对焦系统测试
&&& 测到这里,笔者感觉腾龙新90微整体实力已经算是不错,在市场中面对各品牌应该可以占到一席之地了,但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重量级的环节未测,那就是对焦。这次升级后,新90微变身成一支内对焦并支持全时手动对焦的镜头,与此同时,USD超声波马达也相应加入,这套新系统是否实用,关系到升级的最根本意义。
&&& 首先,我们看下对焦准不准,对焦点选取标板中心的黑白田字格,观察右侧刻度,合焦平面正在0刻度处,对焦准确,没有跑焦现象。
对焦很准确
&&& 然后才是对焦速度,我们就选用刚才的刻度尺来作为测试场景,分别对焦不同距离,然后突然对向远处,看看速度如何,这一段我们用视频的方式为大家展现,视频中“嘀”是5D3的合焦成功提示。
&&& 可以看到,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的对焦速度非常快,虽然微距镜头对焦行程长,但F004依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焦点,仅出现了一次犹豫,特别是在远近切换时反应也很迅速果断,这在对焦普遍不给力的微距镜头中已算是上等水平,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测试我们使用的是全程对焦,如果使用限位档,相信还可以有更好而表现。
·实拍样张-微距
&&& 最后是样张赏析环节,首先一定是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最本职的工作——微距题材的拍摄。
焦距:9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20.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 点击样张可以观看大图,图下附EXIF以供参考。
·实拍样张-小品
&&& 在近距离拍摄静物时,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画质表现良好,即便放大到100%也足够锐利。在拍摄活泼好动的小动物时,快速的对焦系统发挥出价值,静物或许可以依靠MF,但拍摄动态的对象时,AF的作用不能被忽视。
焦距:9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8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4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 在使用室内光线或太阳灯的时候,VC防抖具有不错的效果,我们可以让快门速度降下来,从而使用更小的光圈,已达到更灵活的拍摄。
·实拍样张-人像
&&& 腾龙90微一直以“人像·微距镜头”自居,测试自然少不了人像题材的样张。
焦距:90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320  曝光时间:1/8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320  曝光时间:1/4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320  曝光时间:1/1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 在昏暗的自然光线下,快门速度不会太快,此时VC防抖开始发挥作用(比如上图的1/15s快门速度),大大的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值得肯定。
·实拍样张-街拍
&&& 既然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的对焦速度不错,那我们何尝不能扫下街来试试,看看他在纷乱的街头是否还能抓住瞬间的影像。
焦距:9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0mm  光圈:f/10.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 最后一张的大逆光环境也能体现新90微的抗眩光能力。这组照片的外出试拍中笔者没带变焦镜头,除90微外仅带了一只35mm镜头,一长一短,扫街足以。
·评测总结
&&& 总的来说,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是一支很平衡的镜头,各方面表现优秀,无论是在画质、防抖、镀膜还是做工上都算得上顶级微距镜头,特别在对焦能力上还有较出众的表现。
腾龙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佳能
&&& 腾龙90微曾经是一个传奇,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传奇一直在延续,特别是96年的大改款,光圈的小幅缩减换来了实用性的大幅提高,让90微系列在时代的变更中继续发扬光大,而此次升级是继96年改款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改款,这次改款势在必行,有了先进的超声波对焦系统、现代化的防抖机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腾龙90微才能保证不被大潮所没。
&&&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当代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市场早不是20世纪末的那个市场,很难有一款产品可以再随随便便卖十年二十年,厂家只有在不断地积极改进中求得生存,看来腾龙也深知这点,希望腾龙90微的传奇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优点:& 画质表现优秀& 内对焦安静迅速& 有VC防抖
不足:& 上市价格较高
·扩展阅读
& 1.& 2.& 3.& 4.
更多精彩!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蜂鸟网官方微信(fengniaoweixin)
此文是否有帮助:
网友最新评论
施辰舞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5032次23556次33418次41641次51346次61242次71110次81055次9961次10881次腾龙90MM&#47;F2.8微距镜头有几个版本?272ENII和272EP有什么区别?我还看到有光圈环的还有不带光圈环的?_百度知道
腾龙90MM&#47;F2.8微距镜头有几个版本?272ENII和272EP有什么区别?我还看到有光圈环的还有不带光圈环的?
只是到到数码时代有了Di 即专用数码的优化设计,更新了镀膜你所说的272enii和272ep 在镜头组上完全相同腾龙90微只有一个版本,和新头都取消了,并没有进行过更新换代,编号不同是厂家投放不同地域市场的原因,所以腾龙F卡口镜头也有带手动光圈环和不带的。光圈环和没有光圈环的应该是尼康的F卡口上的。由于尼康的老G头都有光圈环,在镜头组上没有变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微距镜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腾龙90微距镜头试拍样片体验·SP&AF90mm&f/2.8&Di&MACRO1:1(272E)尼康NII卡口
D40上最大放大倍率大概能拍到24mm
最近距离,光圈8,景深也很浅。
一个字放大。
最近距离,最大光圈,景深极浅。
锐度还是蛮好的。
拍了一片叶子,风太大。虚了。
这个是我的指头,最近距离,景深极浅。
看景深的。
拍显示屏的放大图。红蓝绿长条状色彩条
镜头里的霉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龙272e和f00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