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系节选怎么读呀!系原来你还在这里结局念什么

中文系应该如何读书?
应该有所专攻呢还是广泛的阅读呢?是认准一个名家把他的主要作品都读一读还是尝试阅读更多名家的书?再就是如何做读书笔记?比如说我读《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好多东西对我而言都好有启发,是不是都该记下来呢。。。那我觉得要重新抄一遍这些书。。。以及,一本书读多少遍为准比较好?
按投票排序
邀请。这个问题很大,不是很敢下手。因为每个人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阅读没有一套打遍天下的方法,所以我只能按照我个人的经验说说,中文系不应该怎么读书。而且这些东西好像是老生常谈了,有的观点和段落之前我在知乎上说过两三次了(笑)。一、拒绝那些没有明确目的和实质内容的推荐书单中文系的教授们大多数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给学生推荐书单。如果是围绕某个专业课程,又给出了阅读的范围和推荐书籍的内容,并且给的推荐书籍的书目也并不多的话(1~3本),那么还可以试着读一读。如果一位老师啥也不解释就上来给学生推荐一大堆「不明觉厉」的书籍的话,那么你还是就听听别忘心里去好了。真正良好的书单应该是什么样的?它大概应该满足这三个标准:一、对书籍的信息有一个起码的介绍,二、告知你大概在什么阅读能力下能够去阅读这本书,三、阅读这本书后你能够获得什么。而不是单纯地把书名列出来。人文学科的许多领域自己有一套话语系统,如果你之前没有进入过这个话语系统,那么很抱歉,你几乎完全无法理解这本书在讲什么。了解理科的人很自然地认为「连万有引力还搞不清楚的人恐怕不能理解量子力学」,但对于人文学科,很多人总认为自己能够一步登天,不过很可惜,这是错的。很多人认为的是,人文领域,无论推荐何种类型的书,读者都可以轻松涉猎,但是我只能说,这样的想法不切实际。如果你之前没有对西方哲学的背景有稍微的了解,而直接去读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你恐怕完全无法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意图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我觉得在什么样的水平就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啃高深的著作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最后只能是得不偿失。我一向认为在没有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不应该去读诸如《悲剧的诞生》之类的颇有争议的哲学著作,你觉得有什么资本去读尼采呢?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理解这本书呢?这就好比一个连万有引力还搞不清楚的人就妄图理解量子力学一样。读书也是要资格的,也是要资本的,也是要从基础打起的。一份糟糕的书单,不会带领你走入其他领域的殿堂,它们要么让你被那些貌似高深的理论术语迷惑眼睛。要么让你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后,产生极其强烈的挫败感,并且一无所获。由此引申出下一点:二、不要被术语和著作的名声所迷惑(这个梗我用了许多次,因为真的是血的教训)你经常会在网上,在和别人的交流里,在老师的课堂上,重复听到一些书,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王小波「时代三部曲」,村上春树的文章,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甚至有许多人将天书《尤利西斯》谈论得头头是道!是的,那些术语名词很好很新鲜,那些书名那些思想看起来很牛很深邃,但结果只是聪明了舌头,实际还是不理解,反而让自己好高骛远。或者连舌头也不曾聪明,中途放弃,最终就只是徒增了自己的不自信。而中文系的大学教授推荐的书目往往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他们往往只会推荐那些学界内的知名著作,而不会去选择那些适合于初学者的入门读物。当然,有可能更糟糕的是,他们会把一些入门级别的书籍和极为专业的书籍放在同一个框架下给你选择,并且不给你任何的阅读顺序。几乎所有的文学院大学教授都在推荐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为中文系学生必读书目。但我在大一花了很长时间精读了这本书,之后却对文学理论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挫败感,我很难理解这本信息量如此之少的书籍为什么会用这么难以理解的方式表达,并且会被封为文学理论界的经典,一再推荐。我在很久以后才理解,这里面不仅有学术背景的缘故,也有翻译的原因,还有文化背景的元素。对于本科生而言,赵毅衡二手的《新批评文集》反而信息量更大,更好理解,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信心。三、不要把「读完某本书」当做你阅读的目的你的阅读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消遣,比如增长知识和眼界,比如为了收集文章素材,比如学术研究。但一定要注意阅读不是集邮。阅读的目的可能有很多种,但其中一定不包括读完某一本书。所以,读书读多少遍为好?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但是很多人却都在这个问题上着相了。你读一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遣为了获得快乐吗?那么如果你把这本书读第二遍还能够快乐还能够消遣,你为什么不再读呢?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新的启发吗?那么如果这本书你读第一遍并没有完全消化,那么你为什么不继续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这本书无法带给你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启发?是为了写论文收集素材吗?那么你收集足够了吗?读多少遍这个问题,当然是你自己要根据你第N次的阅读体验预估,你在读了第N+1遍之后,这本书是否依然对你有帮助。再说一次,阅读的目的可能有很多种,但其中一定不包括读完某一本书。你一定要知道自己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四、不要让写作和做笔记的意图成为阅读的负担我觉得呆在中文系,有一点好处就是有大把的时间。除了读书,就是写东西。大学四年满打满算写了百万多字的文章。基本就是啥时候有想法了就动笔写。大学四年的课外活动基本局限于旅游、阅读和健身了,大部分的想法都是从阅读和旅游中得来的。有输入才有输出。不过我经历过一个很不舒服的阶段,就是「着了做笔记的相」。那段时间一直想着做笔记,写读后感,因此在阅读时候,凡事遇到有启发的内容就想着记录下来,或者想着如何写个读后感,这时候就极大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阅读过程磕磕绊绊。收获反而不如啥都不想来的多。对于阅读一本书我也不喜欢做太多的准备工作。但是事先了解一下这本书: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提出了什么问题试图解决什么问题对于理清文章的逻辑、作者的意图、文章的内容还是很事半功倍的。包括对于自己记录读后感,也是很有帮助的。恩,上面我说的其实都是一些鸡汤╮(╯▽╰)╭。
才疏学浅,西学不通,现当代文学不知,仅就相对于西方而被定义出来的 中国学 说一说:既然题主给读书前加了中文系的限定,我想,实际上问的,是作为古人讲的“治某学”这种意义上而读书的问题了。入学须知门径,《书目答问》所谓:“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注本,事倍而功半。”门径书即目录书,即有此而知何书需读,何书如何读,何书需先读,何书宜后读,何书如何。即知书之要略、读法、次第、批评。读书需选选书,知道那些可以读,那些不值得读。初入学可以参看的答案,这些书,可以窥一窥门径。其中三联书店的多讲治学方法与态度,甚是有益。(《励耘》讲态度多,《量守》讲方法多,这套书中最推荐的两本)一、既入中文系,须知何书不可读,时间精力宝贵,在学问上是胡扯的书不必读,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在此列。对书质量的筛选,保证了阅读质量。基本上,中华书局、人民文学、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国图社、上海古籍、江苏古籍、浙江古籍、巴蜀书社、岳麓书社、齐鲁书社、北大社、人大社、上海人民、江苏人民、中国社科、上海书店、上海译文这些出版社范围的书,基本都是符合要求的。选书精,阅读效果高。不把精力浪费在低质量的书籍上。一、古书读法,前人 著作不少,、、、等等 ,多如牛毛,基本上都是既讲了读何书,又说了如何读的问题。开书单的不少。在这我再次推荐余嘉锡男神的这本的后半部《古书通例》。这部书 分为四个部分 :卷一 案著录第一
诸史经籍志皆有不著录之书 古书不题撰人古书书名之研究
汉志著录之书名异同及别本单行 卷二明体例第二
秦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
汉魏以后诸子 古书多造作故事卷三论编次第三
古书单篇别行之例
叙刘向之校雠编次
古书之分内外篇 卷四辨附益第四 古书不皆手著说白了,看完这本书,搞清楚古籍何以是这幅样貌传到现在的,就不会被那些伪学忽悠了。(加粗 的部分都是伪学最容易犯的错误)。经书讲家法,史书讲义例,无非是读古书须知古书体例。入了中文系,书的事儿上,别说外行话。一、读书次第,古人有本书:八岁未入学之前,入学之后,习字至读书,很详细,此不赘言,感兴趣的请戳文献。不从您小学说了,说说入了中文系,需要基本学的东西之一,正体字认读。不认正体字,中文系正经书一大半大半没得读了。吴小如先生说(戳这个链接是该在线讲座观看),说白了,老爷子的意思是读书得认字。这认字 说起来可以旁通很多,从认正体字,到认俗字、草书、篆书,到知平仄晓音韵。是所谓小学。治某学 ,读其书之次第,以师长指点为佳,所以说,到了这一步才是找人开书单的时机。这种开书单的书往往也夹在着评论,其书往往名曰“要籍解题”“某学名著”,如、、。三本书例子都是史学,文史不分家,从其中看方法。一、又何从知道何书如何呢,上面说到了解题,解题是目录学里的一个概念:目录两个字,有目有录,目是书名篇名,录是叙录,我们看现在的《淮南子》,有一篇《要略》,每一篇有个概说,那个概说的东西就是录。大概可以说,目(书、篇)有解题叫目录,类有解题叫做小序,讲这一类书如何如何的。目录的解题就是告诉你一本书的基本情况加上一定的评论,《四库总目提要》是其代表作。借此了解一本书,很高效,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学会读目录,记目录最好的方法则是标注,答主背过书目答问补正,感觉收效甚好。关于怎么读目录,有时间有兴趣可以另说另谈。
作为中文系小白,一直在边感慨着自己浅薄的阅读积累,一边又抓紧当下在大学的日子如饥似渴地泡图书馆,深感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是多么重要。一直在想读书这件事是不分学科专业的,说起中文系总是有着一种复杂的感觉,一方面来自对于文学和语言的心怀敬畏,一方面又对当下注重实用的社会环境抱有对这个学科的存疑。说了点感慨,回答一下题主问题。1.想要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话,广泛阅读必定要和细致阅读相结合的,文学作品文学史和文学理论都不可偏废。想要说的一点是,不要好高鹜远就去忽视专业课本。能读好那些文学史教材有个宏观的把握是不可忽视的,比如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等等。这样你在读作品除了具体的审美感受,还会把它放在文学史中以一个连续变动的视角去审视它。有了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你在读诗歌的时候,会注意它的音乐性、它的意象;读小说的时候,你会注意对叙事者的分析而不是仅仅看作是作者的讲述,会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结构。另外我觉得西方和东方的经典都不可忽视,当代作品也要读,但是当你读了《荷马史诗》、《神曲》、《论语》、《源氏物语》等等早时期的作品才能理解所谓文学的源头,那些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原型还有一个流派的作品的产生过程。所以阅读每个时期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也很重要。如果当你邂逅到一本让你惊颤不已的书,不管是被叙述手法还是语言美吸引,就可以找这个作家其他的书和评论集来看。有些作家,比如巴尔扎克、福克纳,他们的作品都有互文性,有着自己构建的一个文学世界,通读他们的作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学作品。2.大三上学期,被老师要求抄《论语》《道德经》,大家都叫苦不迭。但是终于痛苦地做完厚厚好几本读书笔记之后,阅读比较了不同版本的解析,你会发现对这些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原著有着更通透的理解和领悟,不管你对这些思想持有怎样的看法,都只有在更深刻地理解之后才能更好的批判和继承。3.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觉得是具有丰富阐释性的,写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和对人性进行了深刻探讨的。比如莎翁的戏剧,到现在也解读不尽。福克纳也说,每年都会读一遍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有些作品的文学形象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永恒性,比如浮士德精神。最后,还想说几点。第一,不要把文学作品仅仅局限于小说(虽然我大多数时候也会这样),毕竟小说有着更容易被理解和引发兴趣的特性,同时你不能忽视诗歌、戏剧、散文、史诗、神话等各种体裁,这才是文学真正的广阔性。第二,不要忽视语言素养。外语能力和中文能力都是有助于你能更好地把握文字的魅力的。尤其在诗歌中,英语诗歌、法语诗歌、日语的和歌,都是在本名族的语言的角度看才能真正领悟到最丰富的美。第三,如果能有其他领域的涉猎更好,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甚至美术,因为文学中总是充满着无数的可能,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而文学本身也与其他文化类学科有着交叉性。貌似写这些也都是一些老生常谈,对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最近读书基本会按着时代来读,最喜欢的就是在图书馆看着I类文学的书按照国别、按照作家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样子,一本本抚摸过去,总是感受到了一种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对于浩如烟海的作家们的心血凝结,都会促使你更加谦卑更加虔敬地去读每一本书。先写这些,随着阅读积累和学习,等到学完中文系毕业回首看或许有更多的感悟。
不好意思,今天看到陈柏龄答案的推送才想起来答题。读书甚少,不敢答「应该如何」,只能答我觉得怎么读比较好,我是怎么读的。读书首挑读什么。我读书分两种情况,一是为娱乐猎奇,二为有目的的学习、掌握有关知识。第一种,可以随便找书翻阅,自己感兴趣即可,好玩就继续读下去,中途觉得不好玩也可以放弃,转而看其他的。更可以不用找来该作者的所有作品一一细读。但在选版本的时候,还是得注意出版社,比如文学类,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海文艺、上海译文 、三联书店,广西师范大学等出版社;理论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等出版社;古籍则主要是上海古籍、中华书局。如果是外国译作,不仅要注意出版社(首推上海译文、人民文学),更是要注意译者。要知道有些翻译者专注翻译一个作者的书,因而长时间翻译者对这个作者的语言风格把握的就比较细腻。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林少华与村上春树、张玉书与茨威格的合作。第二种,则不然。首先要明白自己最需要读的是什么,其次是如何选版本。陈柏龄提到不能盲目看书单,我觉得这是对的,即使是学校开的书单,也不能保证完全适合我们。老师们一般要么是50分钟课堂一开课就简单带过书单,要么是赶着下课铃匆匆翻到最后一页PPT,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告诉你一长串的书单,最值得看哪几本,看的先后顺序。但在校生有个好处就是能随时跟老师、同学交流读书经验。只要抽空问一下老师或者有过阅读经验的同学,都能对书单上的书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知,而老师,更是会告诉你哪些是入门的,哪些是可以稍稍带过或者看看相关论文的。好在现在中文系老师也都明白,我们虽是中文系学生,但永远不能读完甚至读他们列的书单,因而他们在公布书单的时候,也尽量避免了全部都是学界大部头的经典但晦涩的书目。其次是关于读。我的习惯是写论文的时候精读略读结合(不过我总是不能达到我要的效果)。此时,做笔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哪些信息是需要的,哪些内容是讲什么的,都需要标注好。平时如果细读,最能加强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我觉得是先做笔记,再整理出来。做到框架简洁,大标题、小标题一目了然,内容简明充实。不过这样的缺点就是太耗时,而且阅读的速度肯定是大于整理笔记的速度的,所以往往整理笔记,就抑制住了阅读的欲望与兴趣。所以看着办吧,如果觉得内容不太理解、容易忘记,就可以停下来做一做笔记整理。另外,记得「系统」「对比比较分类」。如果是纯文学的书,我习惯一段时间集中时间看一个作者的所有或者绝大多数代表作。这样,读完他所有作品后,大致了解了这个作家主要写些什么题材,他的写作叙事风格是什么。再上知网找几篇研究分析他作品的牛校硕博论文看看。这一环节下来,差不多对一个作家的理解对于本科中文系学生来说,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另外,读同一系列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对比阅读,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和宿舍另一个同学对文人情书很感兴趣,大家就各自找来王小波、沈从文、朱生豪的情书情信读,读完一起聊他们各自情书的风格。最后,我个人还是觉得多读古书、古典诗词挺好的(这就是说我没做到)。不一定非要一上来就读原文,可以一本原文注释,一本基础的注释版本。比如读《论语》,可一手《四书章句集注》,一手钱穆老人家的《论语新解》;读《世说新语》,可一本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注》,一本朱奇志注解的《世说新语校注》。当然,读书最妙之处在于与人交流后的会然于心。
先谢过了。本来不打算作答的,所以最初是转为再邀了柏龄兄和lasia。后来想想,关注这个问题的多为同专业学友,或许还有些是刚进大学的学弟学妹们,自己哪怕是只有半斤八两的份儿,能贡献一点就算一点了。读书方面:杂中取精。读书该读杂还是读精一直是个很矛盾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实际的阅读中是可以做到平衡的。杂是要读书范围大,大是为了有眼界,样板容量越多,辨识力增长的可能性越大。而精则是锻造辨识力的一种途径。精不应该只是同一类型下阅读数量的堆积,而应该有质变的认识才对。这种质变最终会作用到你更杂的阅读上。我见过一些在某些方面有所精深而对其他方向鄙视有加的同龄人,对我来说,他们只是可怜的所谓学术的夜郎。吸取一个观点,要注意它的对立面内容。文学里太多观点了,太多人说着不同的话,书本上或老师的课堂上讲过是只是一个片面。当你决定吸取一个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对立面,特别要注意它所承载的批评,因为这些批评可能刚好指出了这个观点的盲点。我最喜欢的沈从文当时挺不受待见的,但看看别人怎么批评他其实更能显出他的立体。请重视定义。不轻易被学术术语糊弄的一个诀窍就是定义啊,如果一个理论连基本定义都说不清的话,基本可以定为歪理了。还是那句话,原则上,定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你打算以中文系人自居,那请有一个科班出身的素养。这是一个需要手执解剖刀分析文字的专业。喜不喜欢某些作品和观点是一个方面,是否读过才是能否开口的条件。大二做80后青春文学研究时,看过不少一开口就是“我没有读过……但是……”或者年级轻轻就一股老学究腔调的文章,实在有些可笑。有些大部头得啃,管你一开始喜不喜欢,这是你的专业。想要进入话语系统,想要一开口就刀刀命中,得练内功。想给 【学好文献学,走遍天下都不怕!】点赞一万次。(我们这一届的学霸就投身学术界读了文献学并且打算读博。)笔记方面:先不说怎么摘录内容,看完一本书首先得记下书目,作者,出版社,版本这几个要素(图书馆的书还得记索书号)。之前我是直接用笔抄写在笔记本上,后来实在扛不住,时间精力都花费太多。所以后来改为重点段落拍照或扫描,存储到印象笔记上。这种电子化的办法一是快,二是需要利用的时候便捷。最后,当你读到一本书觉得它简直对你好有启发简直达到了想要再抄一遍的程度的话……我建议你多读几遍,再多读几本同类型的书,说不定你就不那么想了……------------------------------------------我其实是学酥,你们不要理我……
书宜杂读,业宜精专。身处中文系,业为何物,你自是比旁人明白。宜精,应是你对中文系的态度,参照陈兄的答案,深刻,反复,琢磨,勤思,去吃透每一本业书。教人家怎么看书,我不会,知乎众人太耿直了,直接给心得方法。但读书方法,要教吗?多读读,就通了。不通,那是没读够。业外之书,要杂读,才不至于看不到更大的世界,读不到更有趣的故事。莫言的魔幻现实,矛盾奖的革命现实主义,北方民歌诗经的玲珑精致,南方文化楚辞的浪漫恣意,明清小说的巧妙、不逊西方,荷马史诗的宏伟叙事,莎士比亚的悲剧文学等等。杂读,是亭中玩月,涉趣有味,依着性子来,魏晋才子风度。读书是闹着玩的,以习业之法而精于杂读,就少了韵味,读书是有趣的,不是呆板的。如果文学是你的业,另当别论。我反感,并反对,把看书当作一门高深的学问去研究,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有些知识,书本解释不了,也无法用知识去印证另一个知识,只能用生活去与它共情,产生自身理解,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史铁生将生命挥毫泼墨成如此,在尚浅的年纪,未尝世事,你怎么都无法共情互通,唯有感动罢了。若不是业,该杂读,平白的生活里添点生机,寻点趣味,如果非要用一套方法理论去读,那是作贱自己的心气,不读也罢。若是你的业,也要划出业涉猎范围之外的书,广杂涉猎,但务必精于业,不荒废。直白一点,读书是种消遣,相对高尚的消遣,既然是消遣,就得适意,怎么爽怎么读,不拘泥方法笔记。现代人读书太不适意,老想着精炼,套点所谓的干货,又不是你的业,何必刁难自己。这样的人可能很厉害,但无趣的很,不会消遣书,反到被书消遣。
谢邀。回得晚了,在台北玩了几天,一直懒得打字是一个原因,题主这些问题实在是难倒我了是另一个原因。或者说,我根本没料到某天有人会问我这类问题……我情愿去考虑一下哈弗里切克和P队哪个队史地位更高这个问题。好的不贫嘴,正面回答问题:1. 基本文献的覆盖面和在某个兴趣点的钻研一定同时进行,关键在于你怎么安排时间。当然以我朝中文系本科的学业负担,随性而为即可。如果非要严格要求自己,那就先完成基本文学史重要作品的覆盖。2. 怎么做笔记我也想知道,谁能教我我送ta……一本TI4小紫本如何?基本经验:第一遍读书,不管是读什么,最好都别做笔记。第二遍精读,分开理论笔记和摘抄笔记。另外一个小技巧:读理论书,多读几遍目录,最好背下来。2. 补:以上一条适用于作品文本和理论文本,是否适合读史料,未知,因为我不读史。唯一可以一说的就是,当年在川大,王红老师跟我们说,她博士后的导师就叫她读通鉴别做笔记的,做了就读不完啦……3. 读书遍数……当然是想读几遍读几遍啊。福克纳每年读一遍堂吉诃德,很多老先生每年读一遍十三经。要读的少,只读一两遍也没什么问题。比如福柯的性史,我想我是不会再去读第二遍的。最后说一句我一直要安利的话:学好文献学,走遍天下都不怕!补充:文学史教材。,拿来当书单用就好。我小川大最近几年自己编的几套教材,都实际上是作品选。高教出版社那套红皮的,建议当废纸卖掉。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若干年前图杨图森破的时候,以为中文系是一个终日读小说且不用学数学的专业,深觉快哉,但真正读下来中文系,觉得这话又对又不对。我呢,在一个据说中文还不错的985高校读中文,系里百十号口子,刚进学校的时候担心自己适应不来中文系的酸气,到头来发现受不了的是腐气。中文系里当然有惨绿的写诗青年,区区而已。第一志愿是经济的被调剂的人大有人在,中文系里当然有励志学术的学霸学神,诗经仪礼随便来好么,但更多的人是在想着毕业后考公务员。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读书,只不过根据自己的情况取舍不同而已。大学老师一大习惯是给学生列书单,不管是教授还是讲师,好像不列就不见水平似的。我大一时上第一堂古代文学课,老师是学界颇知名的老先生,我们是他临退休前的最后一届学生,好好的专业课被压缩了课程,乌乌泱泱一屋子的学生,老爷子第一节课义正言辞痛心疾首地分析了学院不重视基础课的现状,并叮咛我们务必好生自学,说罢便倒豆子班噼里啪啦说了一串书名,云,都要通读!我傻呵呵地按照先生意思买了书单里的三分之一左右的书,遂花去五百大洋。可是,《左传》精装版会便宜啊!╮(╯▽╰)╭而这些书我至今也为读完。再接着上文学理论的课,老师年纪不大,是个讲师,学术水平值得商榷,脚踝(huai)念成脚裸(luo),至今沦为笑柄,这哥不知如何想的,一上来就给我们忽悠鲍德里亚,每天上课就光听着些乱七八糟的名字,他说,要读《象征、交换与死亡》哟~要读《消费社会》哟~我又颠颠地买回了书,结果╮(╯▽╰)╭,尼玛看!不!懂!啊!老师嘿然,没事,不懂接着看,慢慢就懂了。再后来,知道了中国知网,知道了课程论文,才发现每年读书频率最快的时候是期末结课的时候,一篇论文不引个十个八个注那不能拿去见人。——————————---------------以上是吐槽中文系的分割线------------------------------------------------------这答案本来是深夜醒来拿着手机啪啪啪乱按一通的结果,等我正儿八经清醒过来的时候又改了若干错别字和修辞,现在通篇读了一通, 又看了看其他知友的答案,深感不妙。小姑娘年纪轻轻一肚子怨气会毁容的~,想来大部分人只是把时间勤于口舌而疏于四体,所以我还是回来老实写点东西好了。1.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我现在觉得所有人读书吧,还是求个喜欢。当年五柳先生说得好:“好读书,不求甚解。”中文系不中文系都是如此,只不过对于中文系来说读书算是一门生计。喜欢现当代你就巴老曹去,喜欢文艺学你就黑格尔去,起码兴趣是读书入门之法。2.少读教材,多读经典。教材这种东西除了在复习考试的时候最好不要碰好么。现在中国大学因为种种可说不可说的原因,恨不得有多少所大学出多少本教材,实则大同小异,找一找学界承认度比较高的一二本提纲契领地读一下即可,其余时间多看里程碑式的作品,多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中文系在于在确定细分方向后,对于方向内的经典,不可不读,且要读精读透。我的一位老师说,大学四年,你能把康德读好了,我敬你是条汉子。现在多少学者就是凭着一个巨子一本书安身立命,一招鲜吃遍天。3.读点诗歌我们院长说,读中文系,要读诗。这话说的很有意思,大约诗歌最能代表所谓的中文系的气质,无论中外古今,诗歌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结合的最高典范,是众学问之母。锡德尼的《为诗辩护》已经论证的及其精彩,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在这里想放一段海德格尔在《诗人何为》中的话:"死亡遁入谜团之中,痛苦的秘密被掩蔽起来了,人们还没有学人会爱情,但终有一死的人存在着。只在语言在,他们就存在。歌声依然栖留在他们的贫困的大地之上,歌者的词语依然持有神圣的踪迹。" 在这个贫困者不知道自己贫困的时代,在这个夜到夜半的散文时代,像诗人致敬。4.勿以中文画地为牢另一位老师,算个大牛,他说,读点经典,读点经济哲学历史,女孩子不要再看张爱玲了,看点《国富论》好吗?” 听说曹文轩曾经给自己的研究生说,你们论文再做张爱玲我就掐死你们。哈哈哈哈。但是想来是对的,中文系的人别以中文二字成为自己的桎梏镣铐,世界之大,知识之广,仅仅中文二字难以涵盖。不同领域的知识往大了说能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往小了说用来吹牛逼也好呀~关于抄不抄,私以为抄过的东西和看过的东西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完全是两码事,不是有个教授勒令自己的博士生去抄《纯粹理性批判》么,但有的知识,又不能拘泥于字句,需要整体把握,比如阿多诺。题主说的书,哎呀抄抄前面李泽厚自己罗列的概要就可以了么~当然啦,中文系里不读书的人也是一把抓,反正每位老师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对于本科生,要求低一点。”其实说了一堆怎么看书,不如自己去看一本书。怎么读,一页一页的读就是了。
我的一位中文系研究生辅导员告诉我的 1.他能做到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就是说花大部分时间去读书热爱读书,毛姆说过读书等于给你的人生建造了一座避难所。 2.心灵鸡汤类可以读但是要少读。取乎上,得乎中,取其下就不知得什么了。所以要能够接触那些高层次的难懂的的作品。他最喜欢莎士比亚,鲁迅,苏俄文学,诗歌,就是说各方面涉猎,不应该只读自己喜欢爱的 。3.老师上课提到的书,感兴趣下课拔腿就往图书馆借,一位老师曾说,中文系读书读的不是聪明而是脚快 。4.写作老师说到读书时说,把一个作家的作品看10遍以上你自然写作也具有那种文风了。所以我读了5遍以上边城,写作很朴素。。当然要精读那么几本因为毕业论文啥的也需要这个,然后就是读书读书本身就好开心啊 。5.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都得有所观览 ,读书是系统性的6.关于做笔记,看完书最重要要思考,写下自己心得体会记下来不是看完一遍就完事。我看书一般就会抄录许多但是.......我的老师曾说过背下来.... 7.诗歌真的很好看。朦胧派诗歌也超级爱。对于自己喜爱的就更要去研究去读。一下子读个畅快!(^_^)Y读的多自然就会有感觉了…… 我也是中文系一名学生但是我也读书少所以只能说说我们平时辅导员告诉我们的。还有一些平时自己读书的体味。。看看好了。。大概用处不大:D静下心来读书……一切就都有了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练成**龙爪手。人要两条腿走路。选定一个分类进行精读,其他的泛读。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来你也在这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