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使信经星际战甲盲目正义背诵对信徒的害处

为什么基督教受洗要背诵使徒信经呢?_百度知道
为什么基督教受洗要背诵使徒信经呢?
  使徒信经(或宗徒信经),是传统基督教三大《信经》之一。使徒信经被视为早期基督教会信仰的叙述,很可能写于第一或二世纪的“辩士时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内容,特别是回应当时已被判为异端的诺斯底主义。《信经》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写作。第一部分相信全能的父神,用来对抗马吉安派。第二部分相信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用来对抗嗣子论、幻影说、神格唯一论。第三部分相信圣灵、教会、赦罪及复活,除了对抗神格唯一论外,也澄清诺斯底派靠知识得救的论点。  虽然很多人以为使徒信经是由使徒写成的,但后来证实使徒信经是在使徒亡故后才逐渐编写成现今的样本,最早可追溯至250年以前辩士时期的信仰标准。之所以会被称为使徒信经,是因其信仰中心是建立在使徒的教导上。  而使徒信经这个名词则至八世纪才出现。现今,此《信经》通用的文本基本定型于6-7世纪。圣公会、罗马天主教、东部正教会、东方正教会和基督新教的路德会(又名信义宗)在许多仪式里会颂念此经。  此信经在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中所具有的权威,仅居于圣经之下,被称为“信经的信经”。它用圣经的文字和精义概括了得救所必需的基要信仰。教会在慕道友的最后预备过程中将它教授他们,并叫他们在受洗的时候宣认,又在个人灵修的时候念诵,在公共敬拜的时候集体告白。路德认为基督教真理不能有比它更简短和更清晰的陈述了。加尔文认为它是基督教信仰对圣经最可钦佩的最为可靠的摘要。它比其他信条更宜于教导和崇拜之用。自古及今,《使徒信经》一直是基督教各教会、各宗派之间的共同信经,是彼此之间相通的基础。  此《信经》并不像后来的《尼吉亚信经》以及其他《信经》那样探讨耶稣基督的本性。 特别的是,两个被视为异端的亚利乌派和神体一位派的许多教会人士也接受了此《信经》。  在今日中国教会中,如果传道人和会众能够明白《使徒信经》的基本内容,并深信不疑,就足以抵挡经常出现的大部分异端了。  根据教会最早的传说,使徒们在耶路撒冷五旬节的经历后,在他们分散四方传播福音以前,为求大家教训的一致,便由十二个使徒从彼得开始到马提亚,各写一条,就是使徒信经中的十二条规定。尽管此事现在已无法考证,但使徒信经中的每一条教义都可以在使徒的教导中发现。  信经与圣经的关系  圣经是“道成文字”,圣经是神的默示,是天上的父对其地上子民的家书。在圣经中,神向人显明其救赎计划,使人因圣经的启示而“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从而得着永生(约十七:3)。因此圣经的地位无与伦比,圣经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基础、生活的准则,同时圣经也使我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永恒充满盼望。  信经是信徒的信仰告白,是对神至圣真道的领悟与回应。信经既是对圣经真理高度概括之后的述说,也是信徒对自己所持守的信仰所作的宣告。信经的地位仅次于圣经。  大公教会主要有四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迦克墩信经,亚他那修信经。其中使徒信经最简明,最基本,可谓是信经中的信经。  信经与教会及信徒的关系  使徒对耶稣的宣认,使徒的信仰告白,是教会的根基(马太16:15-19)。使徒的信仰告白并不是出于使徒个(本)人,而是出于天父的指示。我们必须看到,道成文字的圣经是神所默示的,而信经的产生同样是圣灵在教会工作的结果。信经是神在教会历史中所赐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尤其在末世异教之风摇动的时代,信经更显宝贵。  因此,信经所宣告的信仰是教会之所以能够建立的基础,信经也是教会与各种异端邪说争战的武器和胜利的保证。  信经对于信徒个人来说,是得救的钥匙。是否承认信经所宣告的信仰,是区分真信徒与假信徒的标准,也是区分真理与异端的标准。  信经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目前的教会对圣经真理缺乏系统、纯正的宣扬,导致教会与现实脱节,使神的道不能统领社会生活、科学生活,导致信徒不能面对社会现实,只知道关起门来搞所谓的“属灵”,以致失落了福音的“文化使命”。  这个世界是“天父的世界”,主耶稣基督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全地都要尊神的名为圣。凡是人类涉足的地方,都要高举基督的荣耀,这是教会必须要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从信经开始打下真理的根基。  中国基督教公认版  (《普天颂赞》诗集封底内的使徒信经)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天地的创造主。  I believe in God, Father Almighty, Creator of heavens and the earth.  2.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  I believe in Jesus Christ, His only begotten Son, our Lord,  3. 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玛丽娅所生;  conceived by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given birth through Virgin Mary,  4.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suffered under Pontius Pilate, was crucified, died and buried,  5. 降在阴间;第三日从死里复活;  was decended into the Death, and the third day  6. 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  He ascended into the Heaven, seated at the right hand of Father Almighty,  7.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and will come back from there to judge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8. 我信圣灵,  I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9. 圣而大公之教会、圣徒相通,  the holy universal Church, the communion of the saints,  10. 罪得赦免,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11. 身体复活;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body,  12. 以及永生。阿们!  and life everlasting. Amen!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首先,受洗归入基督是不需要背《使徒信经》的,圣经里从来没有对信耶稣设下任何前决条件。再则,《使徒信经》不是《圣经》,也就是不是神的话语,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写的东西就只能供参考。但俯窢碘喝鄢估碉台冬郡在受洗的时候不背《圣经》而要背《使徒信经》是把《信经》当《圣经》,用使徒代替基督,把被差遣的当成了差遣他的,这是使徒也不能允许的事情。如今,宗教代替信仰,哲理代替生命的事情已经很普遍,很多所谓“教会”其实没有生命,正如《启示录》里的老底嘉教会。所以希望你能真正信耶稣,追求生命,而不是加入“教会”(其实可能不是“教会”,而是一个宗教团体而已)。昭恩
使徒信经是对信仰的概括,读使徒信经也是对信仰的一种宣告
这只是一个信仰告白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使徒信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浅谈“使徒信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使徒信经”
上传于||文档简介
&&浅​谈​“​使​徒​信​经​”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信徒信经(二)使徒信经为何重要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罗马书1:16&
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我是雷牧师,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讲道系列——使徒信经。
我曾向弟兄姐妹宣布,我计划传讲基督教会的三份基要文献——十诫、主祷文和使徒信经。
十诫和主祷文已分别讲完。但是因为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我一直无法抽出时间来讲使徒信经。直到几星期前,当我想到教会的年度主题《回到基础》时,才记起自己以前要讲一个关于基督教教义的系列的计划。当下立刻决定现在是传讲使徒信经的时候了。
使徒信经: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阿们。
关于使徒信经,教会通常采取两种立场:不是每周背诵它,就是几乎不提它。在许多教会中,使徒信经是主日崇拜的一项固定内容。我们教会属于第二种情形,但是有很多教会背诵使徒信经是教会主日崇拜的一部分。当我问到:有多少人原来的教会是每主日都背诵使徒信经的,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举手。卫理公会、长老会、路德会、圣公会和天主教以及一些其他宗派每个主日都背诵使徒信经。很多福音派的教会,包括我们教会,偶然会使用它,但并不是每周都背诵。
如果我们不是每周背诵使徒信经,为何现在要学习它呢?这个问题有三个很好的答案。
首先,它是最古老,又最广为接受的信经。基督信仰的所有分支,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承认它。二千年来,使徒信经是基督基本信仰最简洁的一份声明。它是基督教会共有的产业。
第二,它为基督教教义提供了一个概括的综览。它从创世开始,以永生结束,这几乎是可想像到的最大范围。我们将会看到,它虽然不是包罗万有,但它所包含的都是重要的东西。当我们在今年希望“回到基础”时,这是个很好的起点。
第三,使徒信经向这个世代的怀疑主义发出一个极度的挑战。世人怀疑我们可以确认任何事情。“我不确定”成为大多数人的座右铭。与这种不确定的态度正好相反,使徒信经的头两个字:“我信”。假如有人敢在他的办公室,或与他们的好友,或在大家相聚的场合中说“我信”这两个字,众人一定会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他身上。我们不习惯听到人家说:“我信”,当我们听到这二个字时会被吓一跳。这就是最好的理由。使徒信经促使我们说:“我信”,单单这一点就对我们的灵魂大有益处。
十三年前,我与一位牧师一起到俄罗斯旅游。在十七天当中,我们从列宁格勒游览到莫斯科,再到伏尔加河。当我们在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德堡)的时候,我们遇见了另一位牧师,我们有几小时在一起畅谈教会事工。这位牧师问我们教会有没有背诵使徒信经,我说我们没有。他告诉我,他们基督教会每星期日都会背诵使徒信经,而且他认为我们教会也值得这样做。他宣称:现代人需要每周念诵信经做思想的约束,因为他们每天要面对世俗的不信和猖獗的怀疑主义,使徒信经可以作为一支解毒剂。信经中有一句话是我们每星期天都需要说的:“我信…身体复活。”这是最难以相信的一句话,因为它违反了我们被教导的一切,以及我们肉眼所见的一切。教会常举行葬礼;假如你曾经走过你所爱的人的坟墓,你便明白死亡这个残酷的现实会何等地侵蚀你的信心。我们需要念信经来提醒自己,死亡不会得到最后的胜利。我们相信——身体复活。
一、使徒信经的必要性
士师记虽然写于三千年之前,却是历久常新,它的钥节21:25说:“各人任意而行”。若要形容现今美国的生活,再也找不到比这句话更贴切的描写了。如果你问路上的人他们相信什么,你会得到一大堆令人困惑的答案。想像一下如果你拦下一位年轻人,然后问对方:你相信什么?他的回答很可能是:“我不知道我相信什么。如果我相信什么,我想我会相信某种更高的力量。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要相信什么,但我向一切开放。因此我愿意相信一切,因为我不知道我真正相信什么。”我认为这个回答非常诚实。他的话代表了一整个世代。他们准备要相信一切,这又有何不可呢?当你不知道你相信什么时,为何不向一切东西都开放呢?
没有“圣经狂热者”
如果我们去问街上的人:他们如何决定他们要相信什么,是基于他们内在的原因,还是某些外在的因素,差不多所有人都说基于内在的。他们表明是自己的观点,或自己的感觉,或“这是我最好的猜测”。今天,感觉胜过一切。有个朋友这星期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我,内容如下:
我的兄弟最近宣布,他通过网络交友服务认识了一位姐妹,并且已与她订了婚。他说他的择偶条件之一是对方必须有基督教信仰,但不要是个“圣经狂热者”。他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他想要的女人是相信基督教的价值观,但不必是一个活出基督教信仰的基督徒。
我问他对基督信仰持什么观点,他回答说他是基督徒,相信耶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他说相信耶稣不是童女所生,他没有肉身从死里复活,而且同性恋牧师也没有任何不妥。我问他,他的信仰是基于什么,他解释那是基于他自己对于“神是谁”的理解。
我发现这是一种颇为便利的宗教。你保留你喜欢的那部分圣经,把其余的扔掉。这是我们为何迫切地需要使徒信经的一个原因。对于现今以“自我中心”的神学来说,它可以做一个重要的纠正。这个信经提醒我们真理是没有选择性的。基督教信仰是有界限的。不是每样东西都可以讨价还价的。如果你自称为基督徒,有些东西你必须相信。你可以选择活在这些界限之外,但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便不是基督徒了,你也不应该自称为基督徒。
这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至关重要的真理:基督信仰是一个教义性的信仰。它不是一个选项。基督信仰是一个基于圣经教义的生命。我们绝对不能说:“只要你相信耶稣,其他的你信什么都无所谓。”除非我们所信的耶稣是圣经里的基督,不然的话,祂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耶稣。这意味着基督信仰不只是一个归信的经历。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学习圣经的教义。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并不是自然而来的。有些东西要学习,有些教义是我们必须相信的。这就是为何在教会历史中,使徒信经如此重要的原因。真理不是公开投标的。而且,它不是由我们的感觉,或大多数人的投票,或最新的民意调查来做决定。使徒信经提醒我们,真理来自于神,真理必须成为我们属灵旅程的起点。
II. 使徒信经的历史
“信经”一词是来自于拉丁文credo,其意思是“我信”。使徒信经最初不是一份正式、成文的文献。在基督教会最早期的时候,它是作为一个洗礼的信仰告白。我在给每个人施行洗礼的时候,施洗之前总是问他四个问题:
“你是否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
“你是否相信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又从死里复活?”
“你是否单单信靠耶稣基督作为你的主和救主?”
“你是否愿意受洗并且为祂而活?”
我请受洗的人大声地回答,使会众知道他们为何要受洗。他们的答案成了他们受洗前的“信仰的公开表白”。假如要受洗的弟兄姐妹拒绝回答,或是答案不正确,我就不会为他们施洗。因为这些问题是如此的重要。早期基督徒依循一个类似的告白,不过他们的问题稍有不同。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
“你是否相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你是否相信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我们的主?”
“你是否相信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又从死里复活?”等等
这信经经过许多的世代,从这些问题发展成现今的样式。一位牧师在他所写关于使徒信经的书中,提出了四个原因来解释使徒信经为何最后成为信仰的正式声明:
1)帮助早期教会分辨真理和错谬。
2)提供驳斥异端的根据。
3)提供基督徒团契的根据。
4)保证所有教会中都有一致的教导。
神的话语为先
既然我准备在以后的几个星期传讲使徒信经,让弟兄姐妹明白我们的信仰不是基于任何教义或信仰声明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最终的权威来源是圣经。由于提摩太后书3:16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所以它的任何部分都是真实的,全部都是可信的。没有任何教义能做出这样的自我声明。我们可以这样想:首先,神把祂的话语赐给我们。然后,教义和教会的认信从神的话语而来。教会相信这些教义和认信,因为它们反映神所说的话。
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教义和认信中所包含的一切东西都是正确的,但它确实意味着:只要教义和信仰认信实际反映出神的话语,它们便非常有用处。因此,这一讲道系列最终是基于使徒信经背后的圣经教训。
关于使徒信经,可以有六个简短的事实来说明:
第一,它非常古老。学者们相信它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西元120年。
第二,它不是使徒所写。它被称为使徒信经,是因为它反映出使徒的教导并概括了使徒的教义。
第三,它简明扼要。我们的版本是英文翻译,包含114个字。我们教会的信仰声明与使徒信经比较起来,我们教会的信仰声明字数多了十倍。
第四,它是以神为中心的。事实上,它属于三位一体的教义。第一句论述神——圣父,第二句是神——圣子,第三句是神——圣灵。
第五,它是有选择性的。使徒信经涉及到基督教信仰的主要议题,而省略了许多其他内容。它没有提到撒但、天使、魔鬼、预定论、洗礼、教会体制,或是基督再来的细节。
第六,它易于背诵。
要思考使徒信经,有一个简单的比喻。假设你在旅游之前,买了一本地图来帮你找路。那本地图分别包含了美国五十州的地图,而每个州所有的大城市又有较小的插页地图。书的开头是一大张两页宽的全美国地图。如果你想从芝加哥西郊到芝加哥,那张全美国地图没有多大用处。而伊利诺伊州的地图也没什么帮助,你需要参考芝加哥的地图。但如果你想从美国东南部的迈阿密开车到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那么你就要一直看那一大张的美国地图。使徒信经就像这张大地图,它给你一张基督徒信仰的“大画面”。我们所相信的不止于使徒信经所说的,但使徒信经所包含的内容我们全部都相信。
III. 使徒信经的重要性
讲到这里,你可能在想:“这一切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毕竟活在一个务实的年代,人们想要知道真理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答案可见于信经的头两个字:“我信”。“我信”二字是非常有力的断言。这和“我知道”或“我认为”或“我觉得”是不同的。说“我信”意味着你向真理作出个人委身。罗马书1:16宣告,福音是神的大能,为“一切相信的”带来救恩。而罗马书10:9-10加上了“在心里”相信的概念,它的意思是从你本人的至深处去相信。救恩取决于我们所相信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约翰福音中有超过80次地宣告救恩临到那些相信的人。
从深层的意义来看,你相信什么,便成为怎样的人。从你的行为开始,你的行动来自何处?来自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来自何处?你的态度。你的态度来自何处?你的价值观。你的价值观来自何处?你的信念。若追溯得够远的话,你总会到达同一个地方。你相信什么,便成为怎样的人。再进一步想:你所相信的东西决定了你的命运。约翰福音3:16告诉我们,神将祂的儿子赐下,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你永恆的命运取决于你“心里”是否相信耶稣。
说“我信”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暂停一下来思想“相信”这个词。它希腊文的意思是“相信”某些东西或某个人。“相信”一词在英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如果我说“我相信明天要下雨”,这只不过是个预感而已。如果我说:“我相信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那是指一项已经确立的历史事实。不过,如果我说:“我全心相信耶稣”,我是做出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声明。
打个比方来说。假设我去看医生,他说:“很遗憾,你得了癌症。我可用化疗来治疗这癌症,但它难以忍受,并且很可能会令你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你的癌症可得痊癒。”在这种情况下说:“我相信我的医生”,含义是很具体的。它的意思不是“我相信他真的是医生”,或者“我相信他说我有癌症是真的”,甚至也不是“我相信化疗能治癒我”。直到你卷起你的衣袖,让那救命的药物进入你的静脉时,你才真的相信你的医生。在那之前,一切只不过是嘴巴说说而已。相信你的医生,意味着把自己完全交托给他的治疗,接受他的诊断,并把你的生命交在他的手里。这是真正的信心。相信耶稣的意思是把你永恆的命运完全交托给祂。它的意思是完全信靠耶稣到一个程度,假如祂不能带你到天堂,你便不要去。
查理斯‧布朗丁
十九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走绳索杂技人是一位名叫查理斯‧布朗丁的人。在日,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走绳索横穿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人。当他在一条悬挂在汹涌的流水之上,在160英尺高的绳索上走过1,100英尺时,周围有超过25,000人聚集观看。他没有用任何安全网或安全带。就算是最轻微的失足,结果都是致命的。当他平安地到达大瀑布加拿大的一侧时,群众顿时大声欢呼。
后来他又多次横穿大瀑布。有一次他用高跷来走,另一次他带着一把椅子和一个炉子,在中途坐下来煎了个蛋饼来吃。有一次他把他的经理人背在背上走过去。又有一次,他把一辆载着350磅水泥的手推车推过去。有一次,他问那些正在喝采的观众,是否认为他可以把一个载着人的手推车推过去,人群顿时大声呼喊表示赞同。他发现有一个男子叫得很大声,便问他:“先生,你是否认为我可以把你放在这手推车上安然载过去呢?”“当然。”伟大的布朗丁微笑着回答说:“坐进来吧。”那男子拒绝了。
这是不是解释清楚了?相信一个人可以自己走过去是一回事,相信他可以安全地把你带过去是另一回事,自己坐进手推车又完全是另一回事。相信耶稣就像坐进手推车,那是把你自己完全交托给祂。
我与一个男士交谈,他的父亲刚刚去世。虽然他父亲去教会,经常听到关于耶稣的事,这个儿子仍是担心他父亲的得救。虽然我因为不认识他的父亲而无法说得很明确,可是我提醒他,重要的不是信心的大小,乃是信心的对象。芥菜种般大小的信心可以移山。软弱地相信一个强大的物体,比强烈地相信一个软弱的物体更重要。这不是你相信“多少”的问题,重要的是你是否信靠主耶稣基督来拯救你。在提摩太后书1:12,保罗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他不是说:“我知道我相信了什么”,虽然这是事实。他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信了多少”,虽然这也是事实。他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何时相信”,虽然他完全可以这样说。而他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为何相信”,即使这也是事实。他甚至没有说:“我知道我相信谁”,尽管这是完全恰当的。司布真的解释是,彷佛保罗是说:“我把自己的现在的状况和永恆的命运交托在祂手上,我认识祂,我知道祂是谁,所以我毫不迟疑地把自己交在祂的手上。这是相信耶稣基督的属灵生命的起点。”假如你试图保存你自己的灵魂,那么你便处于严重的困境之中。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你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唯一的盼望是把你的全人和拥有的一切都交托给耶稣。把这一切放在祂的脚前,你就安全了。
最后还有一点。使徒信经用“我信”一词来开始,为什么它不是说:“我们相信”?答案很简单。真正的信仰总是个人的。我不能替你来相信,你也不能替我来相信;妻子不能替她丈夫来相信,父母也不能替他们的孩子来相信。你必须自己做决定。你不能活在周围的人的信心中。教会不只是人们聚集之处,或基督徒的团体。教会本质上是一个信徒的群体,因共同信仰耶稣基督而联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何教会二千年来一直肯定使徒信经,它表达了我们对基督的共同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全然个人性的。使徒信经以两个简单的字“我信”来开始。你信吗?迟早每个人都必须做出决定。我以一句话作为结束:基督徒是一个真正相信耶稣的人。你相信耶稣吗?你真的相信耶稣吗?永生取决于你的答案。阿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盲目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