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要百度里面已经有的 可以的话请私发给我谢谢图片~

谁可以借下我一个迅雷会员 可以高速就好了 不改密码!! 可以借我的话请私聊发给我 谢谢_百度知道
谁可以借下我一个迅雷会员 可以高速就好了 不改密码!! 可以借我的话请私聊发给我 谢谢
谁可以借下我一个迅雷会员 可以高速就好了 不改密码!! 可以借我的话请私聊发给我 谢谢
视频教程有100多兆,担心有毒可以不下?shareid=&uk=" name="1迅雷年费会员(自用号)。里面有简单的防踢补丁使用说明!!<file fsid="2778" link="/share/link,如果需要请追问索要。看迅雷影视的话只要在迅雷看看播放器里登录。若对本账号满意请采纳为满意答案。是年费。请亲千万不要改密,有很多人在使用,我也在用,会造成很大的困扰,请向我提问或私信联系我改回。您如果用的是手机知道客户端可能看不见附件,用手机浏览器打开就能看见了,非常感谢。若密码万一不慎被改!,不会过期!如有不懂的请追问,也可以向我要一个如何打防踢补丁的视频教程,附件一次只能传一个您好,永久分享。没有病毒,点击片源就会自动加速播放了!,不用每次都求迅雷会员账号的,这个压缩包包含本人自用迅雷年费会员账号(写在txt文件里)和防踢补丁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迅雷会员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不用那么麻烦的,去下一个迅雷账号分享器就好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
泽速浪076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在抒发评论之前,先劝告广大学生朋友们,因为此书太难懂,没事还是别看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是好事,书中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不是这个年龄该去思考的.35岁以上的可以看一下.书一共分7部,1轻与重,2灵与肉,3不解之词,4灵与肉,5轻与重,6伟大的进军,7卡列宁的微笑.(不要怀疑标题确实重复了.)1·2部是关于托马斯和特雷莎,他们是夫妻,地点是布拉格.3部地点是日内瓦,是萨比娜和弗兰茨,萨比娜是个单身女画家,在1·2部里是作为托马斯的情人出现;弗兰茨是一个有老婆的男人,他和萨比娜是情人关系;这部里特雷莎和托马斯死了.4·5部是托马斯和特雷莎在布拉格,是在讲他们生前的事情.6部是萨比娜在美国,弗兰茨在柬埔寨和泰国.7部是特雷莎和托马斯晚年,还有他们的狗卡列宁的死.很乱,我看了3遍才把线理清楚.其实就是2条线,一条托马斯和特雷莎,一条萨比娜和弗兰茨,1·2部里有一点萨比娜的穿插,在3部里这2条线交叉了,第一条线其实就结束了,然后4·5部是补叙第一条线.书中\"我\"就是作者,米大爷,多半是议论,还有些随笔性质的抒情.第7部是全书最精品的一章,作者个多数观点都在其中体现,但是第3部基本上都是议论,如果想接触一点米大爷的观点,只看3·7部就行了.书的内容基本读不懂.我有勾书的习惯,看一遍书下来,又要翻一遍,看那些勾过的句子.米大爷的有些句子太经典了,虽然理解不到,就算理解到了也不一定对,还是愿意打一遍,顺便加点自己感受.不是我勾画的全部内容,只是一小部分我稍微能理解到一点的.因为这本书真的太深了,书评不敢写啊.→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灿烂轻盈中得以展现.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远离大地和大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半个真实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P5)我觉得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是100%正确的,而且确实在我们的存在中最沉重的.佛家就是要寻求所谓的\"解脱\",永恒轮回不能逃避,但精神可以随时间而无限延伸.存在就是唯一真实的,为什么远离大地就变成半个真实存在了?没懂.→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他和前世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P5)这句话很好验证了第一世界的存在都是虚无的.→\"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他指的是一种出于次要地位的情感,同爱情没有瓜葛.出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的爱他.(P23)没有比同情心更重的了.哪怕我们自身的痛苦,也比不上同别人一起感受的痛苦沉重.为了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痛苦会随着想象加剧,在千百次回荡反射中越来越深重.(P37)我觉得这句话肯定GH最能理解(假设他的关于他和LL的事情的解释是真的).之前我一直不太相信他的解释,觉得不可能,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大概信了60%.一个人不能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但这也不能成为爱一个人的理由.但如果确实因为同情心而爱一个人,这是非常沉重的一件事.从GH的投射测试可以看出,他的本能部分被极大隐藏,但是感受能力很强,攻击性不强,都是处于这种畸形的感情中的结果.假如他早几年看过这本书,他还会不会这样子?说不清.人家是小男生第一次谈恋爱啊,管的到这么多?现在的我深刻的觉得这种小男生小女生之间的爱情简直太美好了,不管畸形不畸形,反正都好青春啊.→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萨比娜决定没有比投向未知更美好的了.(P110)小学时候,我妈逼我看三国,我就觉得凡是敢于背叛的人(是主动背叛而不是迫于形势)都一定能成功.至少他们有敢于投向未知的勇气和信心.→在一切入侵和占领之下,掩藏着一种更为普遍的恶.这种恶的表现,便是结队游行的人们挥舞手臂,异口同声的呼喊同一口号.(P120)这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阴暗面,就是人是生活在群体里的生物,总是有和群体保持一致的倾向,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当群体作出不对的事情,作为个人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对一个群体进行思想统治的人,比发动战争的人恐怖很多.→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P131)我看过不少对美的解释,米大爷的这个版本还是最精辟的.在此处一定要区分美和媚俗.为什么美会被背弃?因为这个世界本来不需要.但为什么人类对美有追求?这是本能,但在追求的同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是人类矛盾之处.这是McQueen的理念.今天是2月10日,明天就是他一周年祭日.→赋予我们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P145)我赞同这句话但没办法解释.→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相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P196)这句话的前一句话\"逃避痛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躲进未来\"我不赞同.躲进未来和过去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超越了时间这条线,但是躲进过去更简单易行.→\"我\"的独特性恰恰隐藏在人类无法想象的那一部分.我们能够想象的,仅仅是众人身上一致·相同的一部分.个别的\"我\",区别于普遍,因此预先猜不出·顾估不了,需要在他者身上揭示它,发觉它,征服它.(P238)这个言论的精髓和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差不多.因为我们是人,能够看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太少了.→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我们可称之为\"诗化记忆\",它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动,赋予我们生活以美丽的一切.(P248)诗化记忆是牧歌存在的基础.(没打错字.什么是牧歌?后面要单独说.)→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实现的可能性.我爱所有的主人公,所以的主人公也同样让我感到恐惧.他们,这些或那些人物,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这条被跨越的界限(我的\"我\"终结于那一边),吸引着我.小说要探寻的奥秘仅在另外一边的开始.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P263)大爱米大爷的这几句话!真正懂得欣赏小说的人至少要找到这条界限和这个\"我\".当然,我离找到还差得远.→凡认为人类在第五世界变得不那么血腥的,则为乐观主义者;反之,则为悲观主义者.(P266)这个很有意思.照这么说,我是悲观主义者?伟伟觉得第五世界只有意识,这是什么?理想主义者?.→下面是一个大点,关于媚俗的.摘录:世界的创造是必然的,生命是美好的,所以生育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把这种基本信仰称为对生命的绝对认同.(P295)人类的博爱都只能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上.(P299)媚俗,就是所有政治家,所有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P300)媚俗的真正作用: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P302)在媚俗被当做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处于非媚俗的地位.不管我们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P305)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P306)在被遗忘以前,我们会变成媚俗.媚俗,是存在于遗忘的中转站.(P335)媚俗这个东西.我完全不懂.但是我知道每个人都逃不开媚俗,媚俗\"成就\"了很多人,杀了更多人.→米大爷把人分成了4种类型:1·追求并或在公众的目光下;2·活在多双熟悉的目光下;3·活在所爱的人的目光下;4·活在不在自己身边或纯属想象的人的目光下.(P324~P325)我对我熟悉的人来分下类(纯属娱乐):我自己就是比较典型的4.三毛在荷西死之前应该是3,荷西死之后是4.McQueen是典型的2,也是最危险的一类因为当这些目光不存在时他就会结束生命.我身边的人,Jakie和伟伟还有我所有的男生好朋友都应该和我一样是4,Fiona是典型的2.但是人是会变的,比如说假如Fiona再次被果夫君骗,她可能就变成4了;假如10年后Jakie和郑医师结婚(.),她就可能变成3.发展心理学又有新课题了,哈!→人类真正的善心,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地体现出来.(P347)这可以解释媚俗存在的原因.这句话也是第7章卡列宁的微笑所要表达的主旨之一.→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人类为什么不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P359)人类不能真正幸福,这是牧歌存在的基础.在形式上重复,可以带来幸福感,但不是幸福.这也是媚俗的一种.书后面附了弗朗索瓦·里卡尔写的读后感《大写的牧歌和小写的牧歌》,里面也有很多很精辟的言论,但是大多数我都看不懂,只能摘抄了,Tragedy.→毁灭的作者也是牧歌的作者.经典的悖论式定义,和存在相似.→这种牧歌(指大写的牧歌)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所有人的世界\".→媚俗不过是大写的牧歌的表现和美的本身.前一个赞同,后一个.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不过我觉得米大爷好像不是这个意思?.→这些牧歌(指小写的牧歌)都产生于断绝,这些都是个人的牧歌.→它(指\"美\")就是被大写的牧歌所侵犯的东西本身,也就是被大写的牧歌所遗忘·鄙视·抛弃的东西的本身.→在大写的牧歌的极点,在我们早就知道一定会双双死去的托马斯和特雷莎的呵护下,在其困苦和脆弱之中,最终闪现出也已被死亡所裹挟的卡列宁温柔而平静的微笑.整个第7部差不多就是在讲这一个话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必须原创,谢谢学霸们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两次离婚时的男人。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米兰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她谁都想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米兰要传达的爱情观。“爱情”总是玄而又玄。我曾经以为,爱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你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米兰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没有责任,人就会失去自我?那么“轻”,又是指什么呢?是回归,还是远离?请不吝赐教
这个真不会了
您喜欢阅读?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交个朋友,平常讨论,您的QQ是多少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经典语句译英。_百度知道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经典语句译英。
拜托了:“乘客们从最一开始就属于前舱。末日的恐惧与荒凉袭来,占好你们的位置:“公募有时也是石化的名利场,在这一班末日的列车上,不要翻译软件直接拉的谢谢~那些翻出来多多少少有点语句不通顺。为了生存,是麻木疯狂的不再有罪恶感了吗。公墓里的众生根本没在死后变得清醒起来?
这部电影的背景清楚的展示了人性的虚容与残忍。”这段话请帮我翻译成英语!真的很急很急,反倒比生前更为痴颠,你们属于列车的末舱,反倒比生前更为痴颠。曾有一本书中说道。他们在铭牌上夸耀着自己的显赫。”
人们自私的想让自己生存下来,在这唯一带着生的希望的列车上。他们在铭牌上夸耀着自己的显赫,意料之中的开始了自相残杀。对着末等车厢的人。公墓里的众生根本没在死后变得清醒起来,等级分层却依旧那般让人寒颤!拜托拜托,名利也无处不在。”然而,将那初生婴儿的肉吞下肚中的他们,那些人高高在上的说“公募有时也是石化的名利场
提问者采纳
Cemeteries are a kind of vanity fair that made of stone sometimes, t Passangers are originally at the front coach, they were not awake after died but they become crazier, which still carrying the only hope of life.&quot, fame and gain are still everywhere. Because. Because, they were still showing off their illustrious st People who are selfish want to makA book once said &quot. Does they already being insane that they can&#39,15分钟的时间.楼主中文错字不少?The background of this movie shows the vanity and cruel of humanity,希望楼主接纳, The people in cemetery, you guys were at the last coach, in this train of doomsday, they were not awake after died butt feel the feeling of guilty, they kill each other, they were still showing off their illustrious stuffs on their graves. &quot, the hierarchical is still terrible. No surprises,不过我纠正了才翻译的全人手翻译; However. The fear and the bleak days are incoming on this train, the superiors said &quot. Here. To the people at the last coach of this train, Cemeteries are a kind of vanity fair that made of stone sometimes&quot. Because of survive, The people in cemetery
抱歉能指出一下中文哪里错字了吗?最后的虚荣我发现了..然后别的呢?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
蚂蚁链潜50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在抒发评论之前,先劝告广大学生朋友们,因为此书太难懂,没事还是别看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是好事,书中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不是这个年龄该去思考的.35岁以上的可以看一下.书一共分7部,1轻与重,2灵与肉,3不解之词,4灵与肉,5轻与重,6伟大的进军,7卡列宁的微笑.(不要怀疑标题确实重复了.)1·2部是关于托马斯和特雷莎,他们是夫妻,地点是布拉格.3部地点是日内瓦,是萨比娜和弗兰茨,萨比娜是个单身女画家,在1·2部里是作为托马斯的情人出现;弗兰茨是一个有老婆的男人,他和萨比娜是情人关系;这部里特雷莎和托马斯死了.4·5部是托马斯和特雷莎在布拉格,是在讲他们生前的事情.6部是萨比娜在美国,弗兰茨在柬埔寨和泰国.7部是特雷莎和托马斯晚年,还有他们的狗卡列宁的死.很乱,我看了3遍才把线理清楚.其实就是2条线,一条托马斯和特雷莎,一条萨比娜和弗兰茨,1·2部里有一点萨比娜的穿插,在3部里这2条线交叉了,第一条线其实就结束了,然后4·5部是补叙第一条线.书中“我”就是作者,米大爷,多半是议论,还有些随笔性质的抒情.第7部是全书最精品的一章,作者个多数观点都在其中体现,但是第3部基本上都是议论,如果想接触一点米大爷的观点,只看3·7部就行了.书的内容基本读不懂.我有勾书的习惯,看一遍书下来,又要翻一遍,看那些勾过的句子.米大爷的有些句子太经典了,虽然理解不到,就算理解到了也不一定对,还是愿意打一遍,顺便加点自己感受.不是我勾画的全部内容,只是一小部分我稍微能理解到一点的.因为这本书真的太深了,书评不敢写啊.→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灿烂轻盈中得以展现.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远离大地和大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半个真实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P5)我觉得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是100%正确的,而且确实在我们的存在中最沉重的.佛家就是要寻求所谓的“解脱”,永恒轮回不能逃避,但精神可以随时间而无限延伸.存在就是唯一真实的,为什么远离大地就变成半个真实存在了?没懂.→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他和前世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P5)这句话很好验证了第一世界的存在都是虚无的.→“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他指的是一种出于次要地位的情感,同爱情没有瓜葛.出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的爱他.(P23)没有比同情心更重的了.哪怕我们自身的痛苦,也比不上同别人一起感受的痛苦沉重.为了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痛苦会随着想象加剧,在千百次回荡反射中越来越深重.(P37)我觉得这句话肯定GH最能理解(假设他的关于他和LL的事情的解释是真的).之前我一直不太相信他的解释,觉得不可能,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大概信了60%.一个人不能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但这也不能成为爱一个人的理由.但如果确实因为同情心而爱一个人,这是非常沉重的一件事.从GH的投射测试可以看出,他的本能部分被极大隐藏,但是感受能力很强,攻击性不强,都是处于这种畸形的感情中的结果.假如他早几年看过这本书,他还会不会这样子?说不清.人家是小男生第一次谈恋爱啊,管的到这么多?现在的我深刻的觉得这种小男生小女生之间的爱情简直太美好了,不管畸形不畸形,反正都好青春啊.→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萨比娜决定没有比投向未知更美好的了.(P110)小学时候,我妈逼我看三国,我就觉得凡是敢于背叛的人(是主动背叛而不是迫于形势)都一定能成功.至少他们有敢于投向未知的勇气和信心.→在一切入侵和占领之下,掩藏着一种更为普遍的恶.这种恶的表现,便是结队游行的人们挥舞手臂,异口同声的呼喊同一口号,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P120)这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阴暗面,就是人是生活在群体里的生物,总是有和群体保持一致的倾向.当群体作出不对的事情,作为个人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对一个群体进行思想统治的人,比发动战争的人恐怖很多.→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P131)我看过不少对美的解释,米大爷的这个版本还是最精辟的.在此处一定要区分美和媚俗.为什么美会被背弃?因为这个世界本来不需要.但为什么人类对美有追求?这是本能,但在追求的同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是人类矛盾之处.这是McQueen的理念.今天是2月10日,明天就是他一周年祭日.........→赋予我们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P145)我赞同这句话但没办法解释..........→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相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P196)这句话的前一句话“逃避痛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躲进未来”我不赞同.躲进未来和过去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超越了时间这条线,但是躲进过去更简单易行.→“我”的独特性恰恰隐藏在人类无法想象的那一部分.我们能够想象的,仅仅是众人身上一致·相同的一部分.个别的“我”,区别于普遍,因此预先猜不出·顾估不了,需要在他者身上揭示它,发觉它,征服它.(P238)这个言论的精髓和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差不多.因为我们是人,能够看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太少了.→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我们可称之为“诗化记忆”,它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动,赋予我们生活以美丽的一切.(P248)诗化记忆是牧歌存在的基础.(没打错字.什么是牧歌?后面要单独说.)→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实现的可能性.我爱所有的主人公,所以的主人公也同样让我感到恐惧.他们,这些或那些人物,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这条被跨越的界限(我的“我”终结于那一边),吸引着我.小说要探寻的奥秘仅在另外一边的开始.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P263)大爱米大爷的这几句话!真正懂得欣赏小说的人至少要找到这条界限和这个“我”.当然,我离找到还差得远......→凡认为人类在第五世界变得不那么血腥的,则为乐观主义者;反之,则为悲观主义者.(P266)这个很有意思.照这么说,我是悲观主义者?伟伟觉得第五世界只有意识,这是什么?理想主义者?.........→下面是一个大点,关于媚俗的.摘录:世界的创造是必然的,生命是美好的,所以生育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把这种基本信仰称为对生命的绝对认同.(P295)人类的博爱都只能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上.(P299)媚俗,就是所有政治家,所有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P300)媚俗的真正作用: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P302)在媚俗被当做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处于非媚俗的地位.不管我们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P305)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P306)在被遗忘以前,我们会变成媚俗.媚俗,是存在于遗忘的中转站.(P335)媚俗这个东西......我完全不懂......但是我知道每个人都逃不开媚俗,媚俗“成就”了很多人,杀了更多人.→米大爷把人分成了4种类型:1·追求并或在公众的目光下;2·活在多双熟悉的目光下;3·活在所爱的人的目光下;4·活在不在自己身边或纯属想象的人的目光下.(P324~P325)我对我熟悉的人来分下类(纯属娱乐):我自己就是比较典型的4.三毛在荷西死之前应该是3,荷西死之后是4.McQueen是典型的2,也是最危险的一类因为当这些目光不存在时他就会结束生命.我身边的人,Jakie和伟伟还有我所有的男生好朋友都应该和我一样是4,Fiona是典型的2.但是人是会变的,比如说假如Fiona再次被果夫君骗,她可能就变成4了;假如10年后Jakie和郑医师结婚(........),她就可能变成3.发展心理学又有新课题了,哈!→人类真正的善心,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地体现出来.(P347)这可以解释媚俗存在的原因.这句话也是第7章卡列宁的微笑所要表达的主旨之一.→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人类为什么不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P359)人类不能真正幸福,这是牧歌存在的基础.在形式上重复,可以带来幸福感,但不是幸福.这也是媚俗的一种.书后面附了弗朗索瓦·里卡尔写的读后感《大写的牧歌和小写的牧歌》,里面也有很多很精辟的言论,但是大多数我都看不懂,只能摘抄了,Tragedy........→毁灭的作者也是牧歌的作者.经典的悖论式定义,和存在相似.→这种牧歌(指大写的牧歌)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所有人的世界”.→ 媚俗不过是大写的牧歌的表现和美的本身.前一个赞同,后一个........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不过我觉得米大爷好像不是这个意思?.......→这些牧歌(指小写的牧歌)都产生于断绝,这些都是个人的牧歌.→它(指“美”)就是被大写的牧歌所侵犯的东西本身,也就是被大写的牧歌所遗忘·鄙视·抛弃的东西的本身.→在大写的牧歌的极点,在我们早就知道一定会双双死去的托马斯和特雷莎的呵护下,在其困苦和脆弱之中,最终闪现出也已被死亡所裹挟的卡列宁温柔而平静的微笑.整个第7部差不多就是在讲这一个话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句摘录及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谢你来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