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附属中学大学英语专业是哪个级别的

报考南京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博是否值得?
报考南京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博是否值得?
第一,我不是自黑,毕竟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学校的整体风尚。就学弟学妹反复咨询的热情,思考再三,我决定就自己在本专业将近一年的所见所闻做出一些总结,给有志于进入这所学府这个学科的人一些经验。
第二,我秉着一颗认真的心脏,向希望来南京大学英语系攻读语言学硕博的同学提个醒。请慎重!注意,仅限于英语语言学。(南大有些文科专业确实相当不错,比如文学,哲学,戏剧影视等等。)如果是想来混混学位,也希望慎重。混学位还是需要上课写论文,倘若精神涣散兴趣消失逐渐陷入写论文大限将临的痛苦,日子也是很难过的。如果没有意志力做研究,或者能不受环境影响坚持自我,直接工作确实是更好的途径。
第三,我在这里经历过一些波动,闹过一次休学,观点也许会有些片面,我将力图抛弃个人情感,以事实说话。原来打算拍摄一些上课,"研讨",答辩视频,但是终究牵涉人事纠纷,还是作罢。
我个人的情况基本是这样,12年获得校外保研资格,在获得3所学校(浙大直博,上海交大外应,南大外应)录取资格后,最终选择了南大。事后想来,这有些一意孤行的味道。我在保研之前准备了大半年关于语言学的复习,但是内心比较喜欢文学,想把它作为兴趣保持下去。我之前已经知道南京大学外国文学十分强大,故而有了投报这所学校的心思。而本科学校当年给我们保研生的咨询中提到南大语言学近年发展不好,随着文秋芳老师北上,原来跟着她做研究的一批人难以自立门户。但是我在最后南大笔试面试中
为了求稳还是填写了语言学的方向。这几乎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因为保研的流程比考研提前半年左右,尽管我当时选择学校准备了很多背景信息,但是对专业对导师都没有足够的了解。(考研的同学事实上在这一点上更加稳重,通常是决定好投报哪个导师门下的。)正式开学前我浏览了课表,突然发现所开课程跟学院上的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的介绍有很大出入,语言学方向里面很多核心课程例如--句法学,语义学,音位学根本没有开。二文学的课程满满当当,看起来比较丰富。我根据本科上过的应用语言学课程判断,自己兴趣不在这一块,因而跟老师申请到了文学方向。开学之后上了几周的文学课,因为理论基础差,很多小说也
没有读过,压力倍增,又加上自己不愿意放松,最后到了实在无法排遣的地步,于是又开始上相对熟悉的语言学课程。一门课是应用语言学必修,老师语速很慢,基本采取大家做pre然后讨论一阵的模式。整体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思维容易懒散,积极的发言者主要是一两个。另一门课比较创新,直接读英文期刊论文,进行批判式阅读和小组讨论,每周写回馈和反思。由于我个人的原因,投入精力不足心态波动较大,所以常常无法静心阅读,造成上课期间过度紧张。于是偶尔又往文学的课上跑,只是压力已经太大无法做出清醒判断,也怕反复给学院带来课程调整的麻烦,最后就留在了语言学。到了之后选择导师的时候我已经乱了,以至于闹到需要休学的地步,给自己和学校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关于这段时期,确实是像经历了一段噩梦,只能说责任主要在自己一开始没有思考清楚,另外对读研生活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
设计 ,并且对自己要求过高。但是有几点我觉得可以作为借鉴。再次强调,仅就我所了解的英语语言学方向而言。
一,学校发的培养方案是机动的,事实上整体流程并不完全能够达标。比如开学时说的语音考核和读书报告,至少在语言学方向后来都不了了之。参考书目很多但是基本上读不完也不一定有必要每本都读。如果个人对学科对自身要求过高,可能难以认清现实。
二,这一点是我观察体悟来的真实教训。和许多学校一样,南大也很
看重本科直接升上来的研究生,所以一开学所有的重要职位和活动都交给他们负责。当然我很佩服他们确实能力出众,并且对校园生活学习可以给我们以引导。
但是之后的很多活动都会发现我们只是一个参与者,很难加入到所谓的"家庭"或者拥有一些参与决策的机会
。学术上某些老师对本校学生也比较看重,有一教授曾 当面提到:像你们这些外校生,老实说我根本就看不上。当时对我刺激很大。
三:心灵导师可遇不可求。大部分导师重心不是科研就是行政,真正侧重教学的很少。并且在南大晋升压力极大,几年之内若不能晋升就只能辞职。所以还有个大学外语部是分管教学的,有些老师在那里教学,当然也可以做学生导师,发文章压力相对小一些。另外,不是每个老师都想和学生谈真心话。他们很善良,可毕竟是以普遍的价值观来进行管理,有时候他们无法理解比较有想法或者不太"合群"的学生,倘若完全依赖他们进行疏导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事实上,最后我被要求做心理辅导和脑部检查来证明自己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四:不要为环境左右。真实情况是,由于语言学学术氛围不浓厚,同学中志在做研究的人很少,最后基本上只是混混而已的地步。而且外院中女生多,聊来聊去无非是吃饭穿衣男友八卦什么的。该方向有想法不随流的女生凤毛麟角。在这种环境中我确实很痛苦,比较孤立,曾经试图给学院建议课程改革,也在课上对同学做出一些呼吁,但是一己之力微乎其微,只能以逃课来无声抗议,可惜把自己学业也落下。虽然力图摆脱这个环境,但还是受到极大影响,颓废了很久,并且对人生发展方向产生了动摇和质疑。在这种环境下想潜心学术基本是很难的。如果有心,一定要坚持。如果确实不想搞研究,那么也只能说混个学位而已。
五:不要盲目相信职务和头衔。现在国内的学术机构很多,教人难分虚实和真假。学术团体里的人都知人生不易,多有相互关照,加上学术分工细化,教授级别的多少都有些机构挂名。难以说他们具体的贡献有多大,但是从某教授因为会费太高而拒绝参加某前沿学术会议的事情大概可以看出来该师的学术人格。
很重要一点是,在确立研究方向和导师前需要弄清楚该系科研究实力和前景。南大该方向教
师整体是偏向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教学与研究这一块的。女性教师为主,曾经有名的丁言仁老师因年事已高教学任务基本上只分配到博士生。语用学基本是由陈新仁老师一人撑起来的,认知语言学是由国外引进的张韧老师和他培养的博士讲师承担。这是语言学师资的分布情况。而目前,语言学三名主要任课老师都分管了行政工作。学术氛围,可见一斑。第一学期只开了三门专业课,因为还有些公共课,和
英文系其他方向课程构成大致类似。
现在我想重点谈谈第二学期。这是为研究夯实基础的关键
时期。如果说第一学期大家还是处于进入研究生的新鲜期,迷迷茫茫懵懵懂懂,那么这个时候劲头已经过去了,该是开始形成自己想法和逐渐稳定的时候了。文学方向开了十门课程,翻译课程进入轨道,有些课程没有学分也需要上,读书报告也很频繁。而
语言学由于师资不够只有4门,有一门还是由各系老师一起上的
外国语言学流派介绍。从这里大致可以看出南大英语语言学的弱势处境。今年的四门课分别是语用学,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外国语言学通论。我选了前三门。语用学是由现在的院长助理陈新仁老师担任。首先需要知道他是属于日常语言学派阵营的,他们的口号是"语言学就是生活"。所以这个课的上课模式基本是这样的:老师提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大致解答一阵。如果没有就进入聊天环节,引入一些生活笑料,插入一些广告电视新闻等,把它们作为语料大家"讨论"一阵;然后大家提供语料,"非诚勿扰",打电话聊天的笑料,出门逛街的发现都可以,大家说说笑笑又是一阵;课堂气氛很轻松,基本用不到专业知识,猜测和感性理解为主。然后一节课过去了。下一节课照样是聊聊然后切入正题看下PPT,迅速把该章节能讲多少讲多少。这门课到后来大家基本都丧失了兴趣,第一大家没有学会用理论的视角来分析语料,第二说笑为主冷静思考很少。即便是随堂上课的博士生也基本上止于提供庸俗的生活语料。面对萧条的上课气氛,教授并没有最初努力改进,该模式一以贯之,陈教授"坦诚"地多次提到,自己也不过是混混饭吃而已。所以吃着早餐聊聊天大概就是生活,就是所谓的
语用学研究。学院师资网上所谓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如是说,我真的不好说什么了。有一次某博士生兴致勃勃地请教陈教授,"我按照您一篇文章的框架写了篇论文,您看怎么样?"陈教授热情回应,"对啊,就是靠模仿,论文就是这么做出来的。"(大致意思)我想知网上的文章扎堆的现象或可由此启发。如果没有足够清醒的意识,真正有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的人也就
渐渐消失了吧。不知以我一个小小硕士生的
眼光来看是否真实得有失体统。另外,今天是该课程的最后一堂课,印象还比较深,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课堂情景再现(当时很可惜没有拍摄视频,由于力图真实,对记忆不确切部分不详细展开)。如下:
同学甲:你的裙子颜色好漂亮哦,在哪里买的啊?
乙:我妈帮我挑的啊,我不是回了趟家么。
甲,乙。。。
丙丁戊己。。。
铃响。聊天声窸窣。
陈教授,不紧不慢:大家节后快乐。(笑)我应该提个建议啊,以后不说节日快乐,都说节后快乐,大家快乐的时间就比较长了。(笑)。。。我比较喜欢搓麻将。。。(这段扯了挺长)好了,大家有没有什么语料提供?
班长:就是最近看到一个。然后大家都不理解,就觉得比较奇怪。就是有一个标牌在澡堂门口,说"男子普浴,干干净净,太太放心。"(笑)
陈教授:哈哈。男子干净,太太放心。这个比较有含义在里面。广告嘛,主要还是吸引顾客。大家怎么理解?
博士某: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
同学某二:我觉得是这样。。。(笑)
陈教授:大家讲的都有道理。。。
同学某三:我也有个语料。有次和朋友吃饭。。。
陈教授:这就跟找对象或者找工作一样的嘛。(笑 )。。。好的,我们休息一下。
另有一个场景,由于上课得投影仪装载离窗口较近的位置,课程PPT十分不清晰。于是一场浩大的修补工程展开了。班长和几个博士生迅速找来一堆报纸,踩在凳子上将报纸用胶带站在窗户上,陈教授一旁饶有兴味地看着,五分钟过去了。教授一边还说下次要申请换个教室。这个投影仪不行。光线不好是吧。然后。。。十分钟过去了。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
另一门课,是南大女神级人物也是我后来的导师承担的话语分析。教材是十年前丁老师写
的,印刷错误不说,教材语言基本相当于为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准备的,教材陈旧,没有修订过。我在最后一次的PRE上提出了更换教材,并建议采用院图已有的外文原版,老师的意见是对学生要求太高,不适合。如果说学科的发展是在适应一届不如一届的学生,我很怀疑这个学科以后会怎样发展。然后上课我只能说是符合女性教授的特点之一吧,总有些心灵鸡汤式的开导,提及家庭和家人的事情也比较频繁。对普通女生或许是一个比较激励的生活幸福事业完满的好榜样。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是文秋芳老师的学生上的,比较有启发,但是上课过于松散,有时聊聊感冒购物什么的。
关于南大语言学发展的前景,那么非常有必要提到两周前的答辩现场。
我仅就所听到的两场尽量如实提供情况。
第一场中,某教授C摊开学生论文,小声打着电话。之后随意翻阅了以下学生论文,然后就研究问题提出了两个general
question。然后转身对旁边的教授,你来看看有什么问题。另一场答辩,作为指导老师,他出现在现场。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第二场比较有意思,是关于语音研究的,据说是一个做得比较扎实的硕士论文。这一场基本是用中文答辩。然后答辩场上摆了水果蛋糕,供老师们解乏。呵呵。摘取部分片段。
答辩教授X:你导师跟我推荐过你的论文,说做得很不错。确实啊,比较细致。
学生:谢谢。
X: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啊。你看中国有九大方言片区,哪些地方的方言会对学生英语发音有影响。城乡之间有没有影响。像我是来自苏北地区,这个影响好像比较小。但是~老师就口音很重,而且还改不过来。(笑)
答辩教授Y:有时候是 维持当地的一个身份特征。作为一个身份标识了,有些人出名之后就不愿意改。 (笑)
答辩教授Z:还有啊,湖南人也是NL不分。我原来不知道。并且还不只是NL不分,他们前后鼻音,hf也不分。比如飞机说成灰机,像我就经常被叫成"~飞",有次开会。。。喊我~飞。我还没反应过来,我说这是叫谁呢。原来是湖南人有这个发音特点,这么回事。(笑)
这场答辩老师们基本就是这样闲聊度过去的,我很怀疑有没有老师认真看过这篇论文。要知道他们太忙啦!(也许我应该试图把它改写成一个剧本)
我的研究生生活过得基本清醒,所以比较痛苦。我认为正是因为在这个学术团体里获得一定资格十分不容易,新晋的老师会把重心放在发文章,等到了博导教授行政岗位也基本稳定之后重心往往迁移到家庭和生活快乐上,毕竟人生很难。本来我也应该人艰不拆。但是为避免更多不明就里的人"误入歧途",或许我应该提供一些"语料"以供参考。我个人认为虽然南大自14届研究生起采取了培养的新方案,但是如果师资力量不补充和提高,学生入门门槛不提高,教学行政不分开,南大语言学基本上还是停滞难前。新一届政府就高考改革和本科院校都开始动格,我在想中国本科教育稳步之后,是不是也应该调整硕博招生单位和硕博导师的资格。当然这个庞大的论文和学位生产线需要漫长而艰难的调整。作为转型期的一批人,我们或许能够看到国内的高等教育会越来越真实和可靠。
根据个人真实的体悟,写了今天这篇文章。我需要提一下,之所以到现在才写,是因为今天课程基本结束。前几日又收到某学妹咨询南大语言学考研的事情。哪条道路都不容易,希望各位三思而后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南开大学英语专业怎么样 - 职业圈
南开大学英语怎么样(共13条)&&
已选条件:
就读专业:
专业点评 |
- 2015毕业
专业评价: 一般 口碑详情:
- 2013毕业
专业评价: 还行 口碑详情:
- 2014毕业
专业评价: 专业就业前景一般,企事业单位是个不错的选择 口碑详情:
- 2011毕业
专业评价: 就业面窄,男女 比例不平衡,大多数从事教学工作 口碑详情:
- 2008毕业
专业评价: 一般
工作不很好找
一般只有翻译挣钱比较多
但是看情况吧
看个人能力水平高低的
不是我说了算的 口碑详情:
- 2013毕业
- 2012毕业
- 2005毕业
- 2013毕业
- 2013毕业
南开大学英语工资情况
此资料由南开大学英语校友分享于2015年06月
[天津和平]
此资料由南开大学英语校友分享于2015年06月
[天津市西青区]
此资料由南开大学英语校友分享于2015年04月
此资料由南开大学英语校友分享于2015年03月
[天津西青]
此资料由南开大学英语校友分享于2014年11月
此资料由南开大学英语校友分享于2014年11月
此资料由南开大学英语硕士校友分享于2014年07月
最新汇总分享
相关学校口碑张韧(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_百度百科
?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张韧,加拿大约克大学语言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理论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张韧基本情况
主要研究兴趣在于语言心理表征的各种理论模式,重点在认知-构式语法,句法理论和语义学,语言使用与心理语法关系等方面。在南京大学工作以来获人才引进项目、国家社科预研项目资助并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事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研究和博士生培养,注重在理论语言学的宏观背景之下结合英汉语句法语义问题拓展认知句法学的理论优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理论语言学的重要刊物Linguistics,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以及国内知名外语学报上。其专著EnrichedCompositionandInferenceintheArgumentStructureofChinese于2005年收入LawrenceHorn主编“语言学研究”系列,由Routledge公司出版。
张韧教育背景
,加拿大多伦多,语言学博士学位,2002
,加拿大多伦多,修语言学博士课程,7, 4
四川大学,成都,语言学硕士学位,1989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6
张韧主要科研成果
国外发表英文著述
2005, Enriched Composition and Inference in the Argument Structure of Chinese (monograph in the series ed. by Laurence Horn, Studies in Linguistics).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汉语论元结构的复杂组合及推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劳伦斯-霍恩主编:&语言学研究系列&。有关书讯刊《外国语》2005年第6期)
? 该研究获第五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0, “Specialized groun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xistentials”, in Shu, D. and K. Turner (eds)
Contasting Meaning in the East and West. Oxford: Peter Lang.
2006, “Symbolic flexibility and argument structure variation”, Linguistics 44.4, 689-720.
44.4. (《国际人文学科引文索引》(AHCI)、(《国际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
2005, “Predicate transfer as conceptual inference: the case of possessum-object construc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3.2, 268-309. (AHCI、SSCI收录)
2000, “Event integration, the semantics of the particle le and ‘implicit’ resultatives”, in Alan K. Melby
and Arle R. Lommel (Eds.) LACUS FORUM XXVI: The Mental Lexicon, 489-500.
1999, &Unifying operators: the nature of A-not-A questions&, in Chaofen Sun (ed.) Proceedings of
IACL-7 and NACCL-10, Stanford University.
国内发表论文
2013,指令场景与祈使主语的语法特性,《》待刊
2012, 参照点处理对概念内容的限制:“有”字句的证据,《外国语》第3期
2010, 科学论证: 中国走向世界的首要前提,《外国语》第3期
2009, 关于词类本质的一个动态认知视角,《》第3期 (人大《语言文字学》全
文转载,2009年第11期)
2009, 界性的灵活性:词汇、构式与概念观照,《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
2007, 构式研究的认知语法视野,《》第3期
2007, 转喻的构式化表征,《外国语》第2期
2006, 构式与语法系统的认知心理属性,《》第1期
2005, 平行框架下的认知语义研究, 《外国语》 第1期
2005, 功能解释与认知句法的根本目标, 《》第1期,(人大《语言文字学》全文转
载,2005年7期)
1997, 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认知方向, 《国外语言学》1, 12-18.
1995, 肌质的重建:一则译例的语言学评注, 《外国语》6, 46-49.
1993, 语篇-功能-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1, 3-7.
1993, 礼貌的概念及其它, 《外语教学》 4, 23-31.
1991, 及物过程的及物性,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
张韧奖项与项目
2002 研究生院杰出博士论文提名
2003 南京大学引进人才培养基金
2005 第五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6 江苏省社科项目(承担子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流派研究:
2008 南京大学国家社科预研项目(主持): 认知语法与西方主流语言理论的互动
2009 项目(主持):英汉论元实现方式的对比研究
2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动词词义表征与论元变异研究
张韧经评审的国际性会议发言
2008, “ Possession, existence, and subjectivity: relations between you-sentences in Chinese”,
invited talk at 7th Pan-Asiatic Conference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5, “Groun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xistentials”,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Contrastiv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hanghai.
2000, “Think Constructionally: the Case of lian X dou Y Construction Reopen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opic and Focus in Chines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K.
1999, &From Resultative Predication to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4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Associ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
1999, &Resultative Complement and Event Modifiers: An Event Structure Account&, 26Th LACUS
Forum, 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1998, &Unifying Operators: the Nature of A-not-A Questions&, Joint Conference of 7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10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in Chinese
Linguis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Palo Alto.
1997, &Topic Structure and Sentence Semantics&, 24th International Systemic Functional Congress,
York University, Toronto
张韧特邀演讲
2004, 认知句法学的几个核心问题,
2006,Grammar as dynamic networks: basic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2006, Studying language as a mental phenomenon. 大连外国语学院
2006,Metonymy as constructions. 第四届中国研讨会大会发言,南京师范大学
2006,Toward cognitive syntax: attitude and strategies.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2006,Unmarkedness in marked coding. 第一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大会发言,湖南师范大
2007,认知句法研究中的分析与论辩,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认知句法与词类的本质(五个讲座),, 2007, 12.
2008,语用研究与心智语言系统(五个讲座),社外学院英语系,2008,12.
2008,Possession, existence, and subjectivity: relations between you-sentences in Chinese, 第七届泛亚语言与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特邀发言,, 2008, 11.
2009, 认知语法的基本概念与研究策略,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5.
2009,汉语非常规补语的认知构式研究, 第六届中国研讨会大会发言,东北师范大学,2009,7.
2010, 认知句法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南京东南大学, 2010, 3
2010, “EAT: usage variation and conceptual basis”, 第三届国际认知语义学会议大会发言,,2010, 5.
2010, 语言为什么是个认知现象?,2010,6
2010, 认知语法的基本原则与研究策略, 罗山讲堂,2010,6
2010, 心智主义的方法论意义,第二届江苏省外国语言学学术论坛大会发言,南京师范大学, 2010, 6
2010, 语言为什么是个认知现象?认知语法的基本原则与研究策略 (两个讲座), , 2010, 10
2010, On the proper representation of English VP idioms. 全国第二届与二语习得研讨会大会发言,广州大学,2010,10
2010, 探索语言规律:两个思路,,2010,11
2011, 指令 场景与语气词的语法地位,浙江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1,4
2012, 参照点处理对概念内容的限制:“有”字句的证据,,2012,5
张韧工作经历
英语系,南京
? 语言学海外引进教授, 6, 8;
? 岗位教授, 2006, 9
? 南京大学方向博士生导师,2007, 6
? 讲授课程:理论语言学导论、、句法理论研究。
? 指导硕士生、博士生、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多名,指导博士生5名,一名已获博士学位,一名获教育部2010年度“”。
? 毕业博士论文指导
-2011, 复合动词与及物结构:汉语及物动结构式的认知研究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
英语及语言学讲师,4, 12。
张韧学术访问
,加拿大多伦多,语言学访问学者,语言学系,3,8。
布兰戴斯大学,,语言学访问学者,心理学系语言学与部,1,4。
,美国芝加哥,语言学研究人员,美国暑期语言学会学院,
张韧评审工作
? 科研项目评审:2004,《》;《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视角》。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009-
? 学术刊物稿件评审:2006--,《外国语》; 2010-《》;2009, 《》
2011- 《》; 2013, 《》
? 参与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中国大学生英语朗读语调切分的概率性优选论研究》(2007);《与格转换:理论问题与习得研究》(2007);莫俊华《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动词的研究》(2008)。
张韧学术团体经历
美加语言学会会员 (LACUS),1999
中国协会常务理事,2006
企业信用信息考研考南大外院英语专业需要准备什么?
我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想跨专业考英语的研,最大的目标是南大,但是不清楚需要准备什么。南大英语的话有哪几个方向啊?还有就是,需要学2y吗?我本人喜欢英语,想专心学英语,但听说只要考外院的学硕都需要学2y……所以有好多地方都不清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怎么样_百度知道
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怎么样
南京大学英语系经过80多年的漫长岁月,已发展成为我国培养英语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英语系历史悠久,基础厚实,吴宓、闻一多、范存忠、陈嘉等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此任教。英语系具有治学严谨、研究深入、学风踏实的优良传统。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办1981年批准的首批博士点之一,1994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啊。你是要考研么,那祝你成功啊我们学校外国语教学是很有实力的,不过男生优先,赤裸裸的歧视,英语当然不错喽!反正经常有去外交部的机会
南京大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当然很好了,关键是要有实力。
相当强,全国前三。南京师范的英语也很厉害的,前十
特邀南京大学的学生出来回答一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大英语专业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