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师培养邱医师零非零是怎么回事?

台湾著名零售经理人邱义城出任联商网首席顾问 - LinkMall商报 - 全球最大的中文商业资讯平台
&&&&&商 报 |
&&&&& &&&&
<input type="button" value="定阅搜索结果" onclick="window.location.href=('/rss.aspx?keyword=&pagesize=');">&&&
&&&&& 资讯全文
&&资讯首页&|& |
台湾著名零售经理人邱义城出任联商网首席顾问
  日前,联商网聘请了台湾著名零售经理人邱义城先生担任首席顾问。
  邱义城先生现任台湾世纪国际通商有限公司、野美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即Tiger City)副董事长、台湾社会大学指导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EMBA指导教授等职务。邱先生曾担任台湾全国电子专卖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十年之久,将“全国电子”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还担任台湾最大通讯用品连锁店全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邱义城先生不仅是台湾一位杰出的零售业经理人,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管理类书籍作者,出版了《行销三十六策》、《总经理学》、《连锁帝国》、《策略圣经》、《破茧而出》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书籍;还在《管理》等报刊上开设管理专栏,被台湾统一集团高清愿总裁誉为“对企业界专业经理人在经营方式和决策上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邱义城先生经常访问联商网,随时了解大陆的零售业发展状况,非常欣赏联商网为振兴中国零售业所做的努力。联商网已邀请邱先生在联商网上开设专栏,今后联商网网友将可以在线分享邱义城的独特思想和宝贵经验。邱义城先生还将在战略规划等方面为联商网提供指导。
责任编辑:redsh
【郑重声明】此文不代表Linkmall商报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font color=#7年04月11日
<font color=#7年04月04日
<font color=#7年04月02日
<font color=#7年03月30日
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三甲名医零距离#同济专家邱爱芝教授11月27日坐诊东方妇科_黄石东方妇科医院-爱微帮
&& &&& 【三甲名医零距离】同济专家邱爱芝教授1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咨询在线专家、申请援助↓↓↓↓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关注女性健康,关注黄石东方妇科医院,为您解决女性烦恼,做健康美丽女人。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达磨大师见性论》01慧律法师
《达磨大师见性论》01
演讲时间:84年11月30日
演讲地点:林口体育馆
主持人:恭请法师开示,我们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恭请上慧下律法师为我们开示,我们再次用更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上慧下律大法师,来为我们开示,谢谢!(众鼓掌)
师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首先要跟诸位抱歉,请放掌。首先要跟诸位抱歉,就是因为体育馆大、人多,进场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若是有耽误到大家的时间,在此向大家致歉。不过佛有这样开示,法是真理,足以让我们舍身命去求法,我相信在座诸位不会计较这半小时。现在的时间是八点九分,我会足足讲满两个小时,一分钟都不会少,会补赏大家。(众鼓掌)所以诸位不用担心,延后半小时就会少讲,不会,我们要舍身命依法,所以晚一点回去,而能够得到法喜充满,那么也无所谓了。
首先要感谢总统府秘书长,吴伯雄先生来为我们致词;感谢内政部长黄昆辉先生;感谢主办单位、三哥跟侯永诚,及一切工作人员的辛苦,筹备这次这么大型的演讲法会,也非常感谢今天大会的司仪,詹益坤詹居士。(众鼓掌)
我们刚才听到的唱赞,可说是非常庄严,他就是我一向很钦佩,而且是南普陀学院的班长,上常下禅大法师,特别感谢他的领导,(众鼓掌)来做这么庄严的仪式,以及要感谢在座诸位参与法会的出家众,因为我们出家众,很不容易来参加这场法会,以及在座诸位远道而来的这些在家居士,感谢!(众鼓掌)
我们佛教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最后要特别感谢,今天来参与的两位大德,第一位就是六年来照顾我的身体,可说是改变了我的体质,在民国七十六年时,我在中华体育馆演讲,演讲之后一直呕吐,一直呕吐,这八年来,我身体的体质有了改变,能够避免种种的病苦,所以今天我在台上能够有这种体力,他可说是我的救命大恩人。佛教中说,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感恩的心,这种感恩的心,不只是日本的阿信才有,台湾也有,那是有空闲时,偶尔打开电视看看,阿信一生艰苦,但不一定更甚於台湾的郎词,台湾的郎词就是我妈妈啦,(众鼓掌)依我看,她们的艰苦是不分上下。所以我今天用一颗感恩的心,若是没有邱医师照顾我的身体,今天我也没有这种体力,跟大家坐在这里互相研究佛法,邱医师请站起来,我们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感恩邱医师照顾师父的身体,(邱医师站起来合掌向大家鞠躬表示谢意!向师父鞠躬!)感恩!再一次热烈的掌声,(众鼓掌)(邱医师再次站起来挥手向大家表示谢意!)谢谢!(众鼓掌)我长年累月都是服用邱医师发明的零非零一号,跟零非零二号,在此并不是要跟大家广告,但是他的零非零一号,获得日内瓦第二十二届发明奖金牌,替我们中华民国争光,佛教也很有光采,零非零一号、二号,二号得到铜牌,体香露得到银牌,所以他是佛教中,非常杰出的一位佛弟子,他更荣获菲律宾中央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在座有许多出家众无量无边的病苦,也是由邱医师尽心在照顾。我相信在座许多人,对他并不是很陌生,他将佛理融合医理,将慈悲心化作实际的行动,是我们佛教非常有力的大护法,我们再度掌声谢谢!(众鼓掌)
再来,第二位要感谢的,是为我们佛教做了许多公关的人物,这一次邀请李总统、行政院等官员、内政部长等等,他更可说是提升了我们佛教的国际地位,譬如说他在菲律宾,他安排我到菲律宾,可说是等于在国会,在国会用英文演讲,所以我在菲律宾,是用英文演讲,演讲。在菲律宾是习惯一面吃饭,一面听演讲,我就跟他们要求,因为我们出家人讲话时,底下的人是不能吃饭的,在菲律宾,包括罗慕斯总统讲话时,底下也照常吃饭,所以讲起来我比罗慕斯更大,我要求他们安静,大家果真鸦雀无声,非常的安静。(众鼓掌)所以说他为我们安排这样的演讲,提升我们出家人,在国际的地位跟形象,也让中华民国的许多政府官员,慢慢的了解佛教,所以他是功不可没,所以我们现在欢迎周义峰博士,周博士,请站起来!(众鼓掌)(周义峰博士合掌向大家鞠躬,向师父鞠躬)再一次热烈的掌声,谢谢!(众鼓掌)周博士目前任职於交通部,也是全世界十二位国际刑警的其中之一,他也为我们中华民国政府做了很多事,非常感谢周博士。
今天还有妙广老和尚,妙广老和尚也莅临现场,我们欢迎妙广老和尚。(众鼓掌)我们也欢迎明光法师,明光法师,(明光法师站起合掌向师父鞠躬,向大家鞠躬),欢迎!我们也欢迎黄会长,黄锦鸿会长,(众鼓掌)
现在逐渐要进入演讲的程序,该介绍的、该感谢的,都一一感谢过了,都一一感谢过了。首先我们来说这一次讲经的缘起,我一直在文殊讲堂,总共有差不多六年,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当中,有很多团体、很多单位,都要邀请我出来演讲,但是我一直都拒绝,拒绝,最主要的是我想静养身体,栽培这些徒弟,栽培这些徒弟,这一次来演讲,因为我对北部的信徒,一直满怀歉意,为什么说满怀歉意呢?因为文殊讲堂建好之后,我就隐居起来了,等于是半禁足,也没有再出来,北部的信徒说:师父!你要是再不出来,我们就要去跪着求你,跪到你答应为止,你如果答应了,我们才肯起来。我说:那你可能会跪到累死,我还没有打算要出来。所以今天要向北部的信徒致歉,这六年来,都没有做任何的活动。也要赞叹北部的这些佛弟子,因为我建文殊讲堂所用的经费,台北、北部地区,至少就占了一半的经费。简单来说,建文殊讲堂的经费,北部来说,就占了一半,占了一半,所以非常感谢北部的这些佛弟子。
我因为年纪轻,屈指数一数,是四十一足岁,刚刚过生日不久,四十一足岁,虚岁四十三,因为我是年尾孩子,年尾生的嘛,足岁是四十一,虚岁是四十三,年纪轻、经验不足,所以来到北部,是向诸位法师、向诸位在家菩萨互相学习,向大家互相研究。
我们今天的讲题是:「达磨大师见性论」
见性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无法言说的,本性是什么东西,这是无法言说的,古代有一个公案,人家请傅大士讲《金刚经》,讲《金刚经》,《金刚经》专讲般若,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我们的本性,人家请他去讲经,他一上台之后,把抚尺一拍,默然不语,一句话也没说就下台了,
这样就已经把《金刚经》讲完了,抚尺一拍就下台,《金刚经》已经讲完了。傅大士可以这样子,对当时的根机,可以这样一拍就下台,今天我不能上台之后,把抚尺一拍就下台了,为什么?我们这一场演讲花了一千万,我上台一拍就是一千万,改天上台再拍一下,就是二千万,那有这么多财产?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不可说之下,还是要说,所有的实相,不离我们的语言。
讲题一开始,就说到「达磨大师」,有关达磨大师,后面会介绍,先来解释「见性」这两个字,见「性」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简单来说,在座诸位,大家都能够成为佛陀,成佛很殊胜,佛教的思想就是平等,我们常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如果是基督教、天主教,他们是称:在天的父啊!父啊!或者是:神啊!唯一的真神,唯一的真神,这是强烈的对立法,也就是说,他们不能成为上帝,可是我们能够作佛。
既然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佛性,那么现在先来解释佛性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本性的定义是什么?我先用国语念一遍,这是出自《华严经》,再用台语念一遍。《华严经》说:
「佛性者,本来面目,不生不灭,无来无去,如如不动,遍满虚空,充塞宇宙,无有改变,不受薰染,不起妄念。」
这就是我们的佛性。佛性,每个人都能够作佛,佛性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而我们今天所见的,都不是本来面目,我们照镜子梳头发时,我们也知道这个身体会死亡,这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这是假的面目,有谁不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们真正的面目呢?
《金刚经》说: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那么你要用什么方法见如来呢?当然就是要开悟,明心见性,才能见到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真正的如来,对不对?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觉性,觉性。简单来说,我们若是拜佛拜了五年、十年,可是我们的烦恼仍然不断,这样只能叫做结缘,结缘,这样只能叫做结缘,结缘。因为向外求啊,一天到晚只会求佛,不会求自己,不知道回光返照,所以我们都不识本来的面目。
什么是我们的佛性呢?大家都会说:不生不灭,可是我们今天是活在何处呢?活在生灭的世间当中,这盆花插好了,一星期之后就枯萎了,这是因果,因果法,世间的因果就是生灭法,生灭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有一个本性,那么生死对它就无可奈何了。我们今天之所以会痛苦,就是痛苦在死后还要出生,死后还要来转世,就是因为这样而痛苦,也就是一直生生灭灭......我们若是悟到我们的本性,什么都解决了,所有的痛苦都解决了,心不生不灭,我们若是能悟到这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完全不同了,完全不同了。
下面一句说:无来无去,无来无去,这个「无来无去」,道理当然是很深,初学佛的人不知所云,不知所云,圣人就是无来无去,没有什么事,而凡夫就是来来去去,一大堆事,整天就是烦恼,烦恼。来,缘起就是性空;去,缘起当下就是性空,对初学者来说,就必须慢慢来了,真的!讲经是很困难的,你今天如果讲得很深,tomorrow&umbrella(明天我就不来了!)因为他听不懂啊,听不懂,没办法,所以讲经的人很辛苦。譬如说,今天场内跟场外有好几万人,好几万人,今天到底有几万人,也不晓得,因为大爆满,到底有几万人也无法计算了。学历高者,念到博士;学历低者,跟字比较少结缘,不是他不肯读书,只是较少跟字结缘,年纪也大了。你想想看,上自博士,下至一般的众生,那么你看讲经的人要怎么说呢?对不对?讲得深的话,明天听众至少跑掉一半。所以有个阿婆去听讲经,讲经之后我跟她说:阿婆!你明天还要再来哦!她说:我明天不想来了!我问:你为什么不想来了?讲了老半天都没有讲笑话,我不要来了!她只想来听笑话,她不是要来听佛法的,所以应该是:依法不依人,她现在是依笑话不依人,要讲笑话,她明天才肯来,让她笑得开开心心的,浅的她听得懂,深的她就没办法了,不合她的胃口,所以讲经法师就很难为了。所以说不要紧,我今天就讲简单一点,讲到让大家都听得懂,尽量用粗浅的,大家能接受的观念,然后拜托你们明天还要再来,现在是拜托人家来听经,从前的佛法是要靠求来的。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说,我说:今天你来坐在这里,先不论你是不是听得懂,我们是佛弟子,我们来到这里坐一个位子,就能够影响今天的演讲,外道如果看到听众这么多,他就知道佛教很兴盛,佛教是很兴盛的,(众鼓掌)所以说现在要拜托大家,明天还要来,我再煮绿豆汤请你们,(众鼓掌)不然不肯来啊,就要用骗的,半哄半骗的,所以说,骗大家来作佛也很不错。
无来无去,这是很难解释的,无来,因为我们的心有一个执着,建立一个我相,所以我们在动态当中,建立一个执着性的时间与空间,所以他就觉得有一个「来」,有一个「来」。而去呢?就是对这个肉体有执着性与情执,所以他就觉得:我有去。所以说这个来去,就是建立在众生执着这个相跟我执,产生宇宙的纷乱,所以他的心定不下来,来去就是增增减减......所以《华严经》说:佛性超数量已过量,我们的本性,不能在累积的经验当中求,累积的经验,就是从后天去学习的东西,都纯粹是属于虚妄的东西,凡是后天学来的经验、文字、传统、思想,这都是见闻觉知,都是妄想与执着,不可取、不可得,不可得。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本性是如如不动。
再来,我们的本性是遍满虚空,佛陀告诉我们:我们要用一颗宇宙的心,过活你现实的生活。要用一颗宇宙的心,来过我们现实的生活。「宇宙」是指什么意思呢?无量无边,也就是度量要放大一点,把度量放大,如同虚空,任人伤害、任人诽谤、吃亏等等,到最后我们却是最幸福。所以佛在经典上,一直劝导我们要放下,欺负别人的不一定赢,吃亏的人不一定输,遍满虚空就是无所着,跟每个人都合得来,充满慈悲心、平等心,就像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这个虚空,无量无边无尽。照理说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很快乐,但是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建立在我执:只要我自己好就行了,我不能吃亏,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用这种心态,自私自利、占有的心态,永远不能得到幸福,也不能得到快乐,不能得到解脱。用宇宙的心,来过我们现实的生活,那么诸位想想看,对伤害我们的人,感恩,顺逆二境都是方便,对我们有恩的,要感恩他,面对顺境、逆境,都用一颗无所着的心,遍满虚空。充塞宇宙,我们的本性,就像宇宙那么广大,照理说,我们每个人本来的面目,大家都是佛陀的心,可是为何我们今天会活得这么痛苦呢?我们若是愈执着,心量就愈缩小,结的缘就不广,我们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我们的范围就会愈来愈小,被绑死了,绑死了!
下面说:我们的佛性无有改变,这很重要!今天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那一样不会改变?我问大家,耳朵听到的,那一样不会改变?统统会改变,圣人看凡夫,觉得很可怜,在座诸位也有初机、也有老参,今天我问大家几句话,你现在注意听,看你能不能回答我?第一点,我问你:你认识自己吗?你能够了解你是谁吗?你今晚回家后,照镜子反问自己:你是谁?你不知道你是谁,对不对?这张脸会改变啊,英俊会变丑陋;胖会变瘦、瘦会变胖,这个身体天天在变化,这不是我们啊!你是谁?不知道!再问你:生从何来?不知道啊!死往何去?不知道啊!我问你:你会死吗?会啊!那么你今天还在生气什么?我们既然知道,有一天我们一定得死,不论你是用土葬、火葬、水葬,或是鸟葬,西藏有一种鸟葬。在座诸位!冷静的想想看,你是谁?不知道!生从何来?不知道!死后要往那里去?也不知道!现在道理都晓得了,可是控制不住,控制不住,叫他不要生气,偏偏还是暴跳如雷,控制不住,学佛三年、五年,一样控制不住,这个世间是谁在做主宰?这世间,什么人是主人?我们一定要了解,什么人在控制我们,有两股力量,我们一定要了解。
第一就是无常,无常,无常是这个世间的主人,无常是这个世间的主人。简单来说,就算是做皇帝也会死;长得漂亮也会死;就算你很富有也会死;很穷的人也会死,那么大家就能够慢慢的冷静下来了。每一个念头,都能够观照无常,了解有一天我们都会死,那么我们现在在执着什么、计较什么?痛苦慢慢慢慢的就会减轻,我们对五欲六尘,就会慢慢慢慢的淡化。换句话来简单说明,平心而论,你执着,一样是无常,你放下,照样是无常,都一样!要观照,观照,否则我们这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第一点,无常就是世间的主人。
&&&&第二,讲到我们的心,有人说:师父!我的业很重,我的业很重!我要拜梁皇宝忏消灾,我要做水陆消灾。对!这都是增上缘。有一个人来问我:请问师父!要怎么样才能够消灾?我告诉他:於一切法无所著,你就消灾了;讲话不要伤害别人,你就消灾了,你就消灾了。所以我们这颗心若有佛性,我们要了解、体悟到一切法无常,但是无常当中,当下若是了解空性的道理,就无有改变,这就是我们本来的佛性。
&&&&不受薰染,薰染就是薰习,譬如说我们点香,我们若是点香,每天点香......时间一久,这件衣服就会有香味;我如果穿这件衣服去菜市场,每天抓鱼,抓有腥味的鱼,那么这件衣服洗再多遍,都会有腥味,都会有腥味。也就是说,有增有减,这就不是佛性了。
《华严经》十回向品说:我们的本性不受薰染,所以真常唯心论这个思想,问题很大,说真如缘起,缘起法有三种,第一、业感缘起,我们都是随着我们的业感而六道轮回,这是二乘人所修的。阿赖耶缘起,这是讲到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阿赖耶缘起。第三、讲到真如缘起法,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缘起有三种,缘起有三种。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的真如本性,完全不能安排任何的好与坏,也不能安排对跟错,因为它是无相的东西,也就是安排任何的知见,统统不对,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所以不受薰习。
我们的本性是不起妄念,不起妄念,不起妄想,而我们现在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起妄想,人家问:你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他说:我也不知道啊!为什么?没有觉悟嘛,不能透视嘛,不能彻彻底底的,了解人生及宇宙的真理,正因为他每一秒都执着一个我,每一秒都在想:我要赢!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我们的快乐是活在金钱、名利中,活在执着、妻儿中,开高级轿车、买很多房子、房地产,子孙很优秀,在世间来说,这算是最快乐的事了。但是你反问自己,难道这样就叫做快乐吗?那么有钱人就应该不会去自杀了;歌星、影星也不会去自杀了,他们为什么还是活得这么痛苦呢?他们的钱可说是多得惊人,为什么一闲下来就不晓得要做什么呢?众生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冷静的想想看,世间人就是这样,整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起床后看闭路电视,否则也不晓得要做什么,不然就是看电影,不然就是去跳舞,因为他没有目标,对人生也不能彻悟,他只有看录影带,看到夜里十二点、看到唱国歌,最后变成录影带看他,因为他看到睡着了,明天起床之后,再重复一遍。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计较享受好坏、地位高低,都是在执着当中,而带来无量无边的痛苦。
所以在座诸位能够来坐在这里,这不是一世、二世所修的善根,《金刚经》说:不於一佛、二佛,乃至百千万亿佛所修善根,我们才能共同坐在这里,大家来讨论、研究佛法,所以你们应该为自己鼓掌才对,你们应该为自己鼓掌,(大众鼓掌)也算是我称赞你们,称赞你们,值得为你们自己鼓掌。
我们今天的题目叫做:「达磨大师见性论」,我们若是明心见性,我们就是佛,见到本来的面目;我们若是明心见性,我们就不生不灭,不必再来六道轮回;我们若是明心见性,烦恼不入,为什么?不来不去,没有事,心如如不动。我们若是明心见性,我们的度量就能如虚空般广大,用一颗宇宙的心,去过每一分、每一秒现实的生活,非常的轻松快活,别人摆脱不了,而开悟的圣者,连起心动念都不必,你气得半死,他快乐的喝着茶;你气得暴跳如雷,他却解脱自在,所以不懂得生命,生命对他来讲,就是一种惩罚。我们若是不了解真实的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说就是处罚,每天都在处罚自己,一点小事情就生气;一点小事情就放不下;一点小事情,就烦恼得彻夜难眠,为什么?就是不了解我们这个本性,我们若是悟到我们的本性,那么就无有改变,无有改变,无有改变。我们若是悟到本性,则不起妄念,不起妄念。想明心见性,当然要有办法、要有方法,不要紧!我们慢慢慢慢来,一步一步来,若是可以的话,请在座诸位,明天早一点出发,我是希望,如果可以的话,明天尽量提早来,我是这样建议,到了之后就让他们入座,当然若是团体的游览车来,有固定的位子,但是差不多六点四十分,就可以让他们进场入座,尽量先入座,才不会楼上挤满了人,楼下还有空位。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要先说到让大家有欢喜心,要先让他有信心,了解明心见性确实很好、很快乐、很幸福、没有烦恼,世间唯有这个法门,才能让我们彻底解脱,可是我们还未明心见性,我们现在就先来看明心见性的佛陀、高僧大德,他们是如何过日子的,我们现在先来看他们是如何过日子的,因为你还没有悟到,还没有悟到就无法亲证,那么先以这些圣者作为模范,作为模范,了解明心见性原来就是这么伟大!
我们现在先来介绍一位,介绍这位金山活佛,金山活佛,他的传记我也看过,我看了之后很感动,很感动!金山活佛的外表就跟济公差不多,也是疯疯癫癫的,反正你也看不出来,有没有修行,从外表也看不出来,可是他那种功夫是好到令人惊叹!这个金山活佛总是疯疯癫癫的,出家人就会批评他、诽谤他,他还是很快乐,他还是很快乐。所以说明心见性的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都诽谤他,他还是活得很解脱,因为他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一次金山活佛的信徒、弟子要请他去作客:师父!师父!请你来我家吃个便饭,让弟子供养你。这是很平常的事,金山活佛就说:好!就答应他了。师父答应之后,这个信徒、佛弟子就开始准备宴席,请人来料理了,厨房里忙得好不热闹,因为今天师父要来家里吃饭了。等到准备得差不多时,徒弟想:奇怪!师父怎么到现在还没来呢?到现在还不见人影,不是讲好要来让我请吗?怎么还不见人呢?他就叫了人:你去找找看!找找找找......发现后面厨房里的人,跟一个出家人吵起来了,因为这个出家人竟然跑进厨房里吃什么呢?吃那些菜屑馊水,切掉的剩菜倒入馊水里,他拿起来就喝了,还吃得津津有味,厨房的人叫他不要来这里捣乱,可是他却直嚷着馊水好吃,两个人就吵起来了,哇!这个徒弟一看,原来是师父跑来厨房吃馊水了,结果要请他去吃饭,他却说自己已经吃饱了,吃饱了!要是我们的话,就没有这种功夫了,没有这种功夫,没有这种功夫。再来,吃馊水还是小意思哦!
再来,人家一直在想,他的境界到底是如何?为什么都不会生气,任凭别人捉弄呢?这个金山活佛,到底是何等人物呢?所以有一次,人家就想捉弄他,而且用很强烈的手段,一定要让他生气,因为他总是疯疯癫癫的。有一次等他经过路上时,人家就拿了一个粪桶,拿了一个粪桶,装屎装尿的粪桶,等他经过时,突然往他头上一盖,他眼前顿时一片漆黑,金山活佛本身是笑口常开,整天嘻嘻哈哈的,可是他的徒弟看到这种情形,气得要打盖粪桶的人,徒弟说:你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怎么可以拿尿桶、粪桶盖我师父的头!金山活佛就马上阻止他: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无所谓,无所谓!徒弟说:师父!他这样侮辱你,你也无所谓吗?金山活佛说:无所谓啊!这个大的粪桶,盖我这个小的粪桶,所以只不过是大的盖小的,同样是粪桶嘛,我们也会拉屎拉尿啊,所以无所谓,无所谓!(大众鼓掌)
我们慢慢的去体会,开悟圣人的那种伟大,以及那种解脱与功夫,我们稍微冷静一下,冷静一下,因为我们还无法开悟,我们就先了解,一个开悟圣者之心的境界,是如此的自在、如此解脱。要是现在的人,别说是拿粪桶去盖他了,光是走过去时,刚好吐了一口痰,那就不得了了!待会你的眼睛就会挨上一拳,肿得跟熊猫眼一样,你就会被揍得鼻青脸肿了!
这个世间,没有人的忍耐能到这种程度。但是我们的本性就是无来无去,不生不灭,如如不动,这样他就得到幸福了,他马上就得到佛陀的真传,以心印心,我们的幸福,不过在一念之间而已,就看我们是否能够超越而已。拥有外在数千亿的财产,也不会快乐,拥有佛法、佛陀一点点的智慧,马上得到解脱,诸位说是不是这样?(大众鼓掌)所以佛法是我们的生命,佛法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之处,这才是真理。
再来,第二个公案,现在先来说,圣人开悟之后的那种生活,我们自己还做不到,就先拿他们的生活来说明,有一个禅师已经大彻大悟了,大彻大悟了,悟道之后,由于他因缘比较不具足,只收了一个徒弟,剃度了一个男众徒弟,师徒两人便在山上好好的修行,大家都知道,修禅的人要打坐、跑香、劈柴、种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嘛,生活得很自在。在这个村庄,有一对年轻人,两人情投意合,师父是住在山上,下山必须走四、五个小时,而他们是住在这个村庄。两个年轻人才十几岁而已,还不到二十岁,两人情投意合,两人情投意合,不过因为年纪轻,又没有经济基础,门不当、户不对,所以两人无法结合,他们也都很清楚,两人虽然彼此相爱,但是古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作主,所以他们也知道继续下去还是没有结果,他们都清楚,不过两人已经有孩子了,有孩子就很麻烦了,又不能结合,父母亲又反对,他们两人也有自知之明,在无计可施之下,两人就商量要到山上去。走走走......来到山上,刚好找到一个地方,就在禅师小小的道场附近,还隔着一段距离,并不是紧邻在一起,做什么呢?准备把孩子生下来,等小孩出生后再做打算,于是两人就跟父母亲谎称要去他乡奋斗,这两人就等于是失踪了。到了山上之后,生活过得很困苦,从前的土地广,只要肯勤劳耕作,绝对不会饿死,于是就靠着耕作,慢慢的等待孩子出世。终于孩子也平安出生了,这两个人就像小孩子生小孩子,还没有二十岁,当然是小孩子啰,小孩子生小孩子,两人也尚未成人,没有成熟,孩子生下来之后怎么办呢?没办法了,两人就开始讨论:我们还有大好前程,我们总不能一直躲躲藏藏的,可是回去一定会被父母打死,不然这样好了,我看那边有间道场,住着两位师父,我们就把孩子抱去道场外面放着,孩子饿的时候会哭,师父就会听到了。两人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为了前途也无可奈何,因为又不敢把孩子丢在山上,于是匆忙的将孩子抱到寺庙门口,看师父不在,赶紧把孩子放下就离开了,这两个年轻人就离开了,留下懵懂所生的孩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李丰医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