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慈鲷白点病蝴蝶鱼得白点病怎么办

查看: 4609|回复: 18
UID568610精华2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贡&&士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22-
回复数:1609-
回答数:65+35
热帖数:1+2
三湖慈鲷学堂
三湖慈鲷白点病:
病症:小白点 (0.3~1mm) 布满三湖鱼全身, 主要大多长在鳍上. 此病是由单细胞寄生虫所引起, 且具有传染性, 若不小心及时治疗, 会让鱼只有致命的危险.
药疗:治疗的药物一般在水族馆里就都可以买到, 而且种类繁多, 端看个人经验来选择; 若真的不知道该买哪一种, 可以问问用过的人, 或是到较有公信力的网站多爬爬文, 看看别人的使用经验, 也是一种方法. 有一点要记得, 当要下药时, 鱼缸的水温千万不可低于26 °C. 另外, 当此寄生虫很难被移除时, 就必须延长用药的时间, 在此当时, 可以在水中添加粗盐或是氯化钠 (NaCl), 比例应为每100公升水内添加200g的粗盐 (千分之二).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分享本帖。
UID603024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贡&&士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34-
回复数:4928-
回答数:212-
采纳数:16-
热帖数:2+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妖(8级)
鱼妖(8级), 积分 147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 积分
大概了解了一些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568610精华2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贡&&士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22-
回复数:1609-
回答数:65+35
热帖数:1+2
三湖慈鲷学堂
小三巅 发表于
大概了解了一些
多谢你的支持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00031精华3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举&&人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98-
回复数:762-
回答数:30+20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23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4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599950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秀&&才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秀才(2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3-
回复数:265-
回答数:10+5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铭鱼(5级)
铭鱼(5级), 积分 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06285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举&&人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5764-
回答数:298-
热帖数:0+1
一般都是通过加温治疗.................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142707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举&&人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537-
回答数:52-
热帖数:0+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16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5 积分
老三样,基本轻松对付.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580281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举&&人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40-
回复数:1031-
回答数:34+16
三湖慈鲷视频
一般情况下,别用药物治疗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539425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举&&人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223-
回答数:44+6
热帖数:0+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铭鱼(5级)
铭鱼(5级), 积分 6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2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12358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湖慈鲷&举&&人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73-
回复数:546-
回答数:15+35
热帖数:0+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1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观赏鱼NO.1
参加论坛手机版客户端测试,并反馈信息可获得此勋章
参与中秋活动获得
2015圣诞活动纪念
拥有3篇主题帖50三湖币
圣诞节活动获得
有三个精华帖
元宵节纪念
元宵节灯优胜获得
猜谜活动答对11题可获得
新年签到活动连续签到10天
在视频版发布过3个视屏
龙巅三湖公众号
龙巅三湖官方群:我家的鱼可能得白点病了 快翻怎么办 求大神_百度知道
我家的鱼可能得白点病了 快翻怎么办 求大神
种情况有很多种,别在这里问,不保准,建议你去宠物医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名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查看: 1465|回复: 22
白点病的治疗与预防,希望和大家一起爱护自己的鱼(转)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白点病,简称ich(美洲)或ick(欧洲),是十分普遍和常见的鱼体疾病,由一种叫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想是译作「卵形马蹄核纤毛虫」……太烦,以下一概将之简称为白点虫)的单细胞寄生虫所引起的;在众多的淡水鱼中,例如热带鱼、金鱼,以至到食用鱼等的身上最为常见,而且在野外的地方会更为肆虐。它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极强,但只会寄生在活鱼身上。
其实白点病绝非甚么不治之症,只要能及早发现和处理得适当的话,死亡率近乎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想要有效地预防和对付白点病,就先要深入少少,了解一下这种寄生虫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
《白点病的症状》
就整体而言,白点虫对鱼本身有两大致命的地方:
会严重破坏鱼身表皮上所分泌的保护黏膜,导致鱼体受损,再令其失去抵拒能力
若生在鱼鳃里面,会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导致缺氧,再而令其窒息
发病时,通常会从鱼鳍或鱼鳃等开始长出白点,然后一直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份。发病初期会令鱼出现食欲不振、周围擦身、呆呆滞滞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有呼吸困难、身体腐烂、甚至会有出现血斑等症状;若一直放着不管的话,死亡率是100%。
有一点不可不提的是,并非所有的「白点」都能用肉眼清可见。如果在病发初期,白点是从鱼鳃内开始生长,那就往往会很容易逃过肉眼的发现;等到白点扩散到鱼身的其它部位可见时,好有可能巳经进入了病患的第二或第三周期。所以如果大家发觉缸中的鱼有上面所讲的初期症状,但又看不见鱼身上有任何白点时,亦千万不要大意,最好多加留意和观察。
《白点虫的生命周期》
在开始时,白点虫的孢子会钻入鱼鳞下,寄居在鱼的表皮上,然后从寄居体的血和表皮细胞中吸取营养并生长至成虫。由孢子生长到成虫,约莫需要2至40日的时间,主要视乎温度而定,当温度愈高,成长的速度就愈快;而过程中白点虫会在鱼身上产生一个个直径大约0﹒5至1mm的白色脓包以作为居所,亦即是大家所见到的「白点」。
当白点虫成熟到可以繁殖的时候,脓包会破裂,成虫会被排出于水中,其间自行分泌出一层厚厚的包囊作为保护,并会安顿于鱼缸的底床上,再开始快速地进行细胞分裂。就一般而言,每颗成虫都能够自我分裂成为百多至千多个不等的白点虫孢子。
当完成分裂后,这些孢子会被散播于水中,试图去寻找新的寄居体。白点虫孢子的生命最长不会超过96小时,即4日,亦要视乎温度而定;温度愈高,寿命就愈短。过了时限仍找不到寄居者的孢子,会一一相继死去;而那些能够找到寄居者的孢子,会再次钻入鱼鳞下直达鱼的表皮,继而开始下一次的生命周期。
《白点病会传染吗?》
会,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有几快?那就要视乎缸中养鱼的密度而定。
要知道缸中的每一条鱼,都可以成为白点虫生长和繁殖的媒体;媒体愈多,所能够生产的成虫就愈多,直接加快缸中白点虫孢子的增长速度,白点病散播的速度也自然会相应地加快。再者,一个高密度的鱼缸,由于鱼多但活动空间有限,也会令鱼只暴露于白点虫孢子下的机会率大增,病患的比率自然也会比一个低密度的鱼缸为高。
所以,可能的话,最好不要「超养」。因为若爆发白点病(或其它一概会传染的鱼病)的话,一个高密度的鱼缸比起一个低密度的鱼缸,更难控制病情,死亡率会更高,需要用来控制病情的时间亦会更长。情形就等同我们的世界爆发流感病毒一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病毒会传播得更快,患病率和病情亦会更为严重。
《导致白点病的原因》
有很多鱼友一直有个错觉,以为缸中水质差、水温骤变等因素,就是自然导致鱼生白点病的主要理由。其实以上通通的都只是「诱因」,真正导致白点病的「主因」,是源自外来感染。
道理很简单,白点病是要有白点虫的存在才能引起的,若缸中并不存在它的成虫或孢子,或在过去的两个月内未有发生过白点病,那么无论水质有几差,或水温骤变得有几厉害,根本亦没有发生白点病的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从外来引入源头;而最普遍的源头,就是来自新买的鱼和草。
在店铺刚带回家的鱼或水草,或任何取自铺内水槽中的对象如流木或石,又甚至乎生饵等,当中好有可能巳经附有白点虫的成虫或孢子,若果在未经任何检疫的情况下就放落缸,它们自然也会被一同带入缸中,直接为白点病的爆发打开序幕。
如果序幕真的不幸被打开了,白点病会否随之爆发,那就要进一步视乎整缸鱼在当时的健康状态了。一条健康的鱼,本身的扺抗力强,就算暴露在少量的白点虫孢子之中,亦足以有能力避过它们的攻击;假若真的不幸被感染,亦不会一下子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且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亦会较短,完全康复的机会也较高。相反地,若鱼本身健康欠佳,抵抗力随之而弱,那就自然会受到白点虫孢子的任意攻击,令病情往往一下子变得相当严重,而且可以完全康复的机会亦较低。
至于会导致鱼扺抗力转弱的理由,亦即是之前所讲的「诱因」,主要有以下三项: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鱼缸管理不善
令水质变坏,慢性地使鱼的健康受损(就好似:日日迫你在空气污浊的地方生活,健康自然会一日比一日差啦……)
会增加鱼所承受的压力,实时影响其内分泌,导致鱼身保护黏膜分泌失衡,令其抵抗力瞬间下降(就好似:大热天时,忽然由劲热既街外跳入劲冻既百货公司,一热一冻,唔病就有鬼啦,老人家话呢d叫做「摄亲」喎……)
养鱼密度过高
「超养」,令鱼的活动空间缩细,运动量随之减少,自然会慢性地损害鱼只的健康(就好似:医生都话啦,适量的运动,能有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等作用,病痛自然都会少d……)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
要做到冶疗白点病时可以得心应手,除了要先了解一下白点虫的生命周期外,还要非常清楚以下一点:
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办法或药物,可以有效地将巳经成功钻入鱼身表皮的白点虫成虫或孢子杀死的;只有待白点虫完全离开寄居体后,才会出现彻底攕灭它们的机会。
明白到以上的话,就可以开始进行以下的作战计划:
步骤一:「冷静」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点,再冷静地判断相应的对策。
有很多养鱼新手一见到鱼的顶鳍或尾鳍有一点白色的物体,或甚至乎发现鱼有擦身的情况出现,就断定那是白点病,跟手以为世界末日来临,又捞鱼又加温又落药,结果得不常反。其实鱼鳍上有白点物体,很多时都只是因为「打交」或「撞木撞石」所致,而擦身等情况亦会在鱼鳞因先前受损,再而痊愈时发生,胡乱地加温落药,后果也不用多说。
所以先要冷静地作出观察一段时间,在肯定那是白点病后,方才因应环境而作出适当的治疗部署。要知道白点病本身并不可怕,极其量只可以用「烦」来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顾心惊而又不懂得去处理的人;现实里导致死鱼的罪魁祸首,往往并不是白点虫,而是人。
步骤二:「隔离」
轻微病患的鱼留在大缸中治疗,严重病患的鱼捞起放落医疗缸分开治疗。
理论上,白点病是适宜整缸处理的。因为就算缸中只有一两条鱼出现白点,好有可能白点虫在缸中已经经过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周期,捞走有白点的鱼亦不代表水中、草上没有白点虫的孢子或底床上没有它的成虫正在分裂当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彻底的方法还是整缸处理。
其实,除非在别无他选的情况下,个人一直不甚主张每每将所有病鱼捞走放在医疗缸治疗。因为病鱼本身巳十分虚弱,就算在医疗缸中水质有几相似、水温有几相同,但始终都会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下,或多或少都会使病鱼受惊,令其更加虚弱,进一步减低其抵抗力,治疗上往往会因而更为困难,转缸过程若处理得不好的话甚至会令病鱼比白点虫还要先行一步。
不过若当中遇有严重病患的鱼,在这种迫不得意的情况下,捞起它们分开治疗还是有需要的,因为这样可避免大缸中轻微病患的鱼受到再进一步的感染,亦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医疗缸一直在运作着的鱼友草友们,隔离的程序会比较简单,做足对温对水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没有医疗缸,而需要临时开一个的朋友们,亦不需要惊惶,可以试试以下的简易开医疗缸方法:
准备一个细玻璃缸,正常来讲一呎或以下已经足够,方便日后易于收藏
鱼缸最好有盖(书本、杂志都可以),恐防病鱼因厌世而跳缸自尽
准备一个流量适合的挂滤,每小时流量是鱼缸容积的3至4倍巳经足够,太大的话会只会加快水流,迫病鱼运动量增加而令其更加虚弱
在大缸中抽少量正在使用的白棉放入挂滤当中作为唯一的滤材
准备弱灯一支,避免强光令鱼受吓,W数唔重要,可以清楚观察当中鱼只便可
准备气泵一个,弱的便可以,太强的话只会增加水流,要24小时打气帮补
准备小型暖管一支,半水上型的较好,方便调教温度,另加温度计一个
弱酸性的鱼可在缸底铺少量ADA黑泥增加水的酸性,弱碱性的鱼清缸就可以
用大缸中的水开缸,千万不要用新水,有黑泥的话要用胶袋铺泥面再慢慢落水,尽量避免冲击而令水变浊
先运作约半至一小时,待水开始清和温度与大缸相约的时候,就可以对水对温落鱼
步骤三:「加温」
慢慢地或分段地将水温调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过30℃。
调高水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白点虫在鱼体身上的生长速度,催化它们成熟然后脱离鱼体;另一方面,此举亦有助缩短水中那些白点虫孢子的寿命。
不过,有很多养鱼新手一直有个误解,听别人讲话加温,就以为水温愈高就等同愈好,有些甚至会将水温调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举只会令病患中的鱼更加快和容易死亡!其实当水温24℃至26℃时,整个白点虫的生命周期只会得约48小时,亦即2日,已经够快有余。过份地加温,只会令病鱼的新陈代谢过快,直接使其更加虚弱,病情严重的鱼会往往因负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过份地高温亦会对缸中的水草构成一定的压力,轻则叶黄草溶,重则枯萎,而且还未计对缸中其它生物如虾、螺等的影响。
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温,因为此举「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另外在加温的同时,大家还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当水温愈高,水溶氧量就会愈低,但生物耗氧量却会增加,而且当鱼只因病虚弱时,对氧气的要求会比平常为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关灯后打气帮补,而医疗缸中则要24小时打气。
步骤四:「落盐」
大缸中用不高于0.3%浓度的盐水进行维期约3至5日的药浴,医疗缸中用不高于0.5%浓度的盐水进行约1至2星期的药浴,两者所需的实则时间均要视乎进展而定。再严重的话,病鱼可以先以1.5%的浓度去进行药浴,时间以半小时为极限,视乎病鱼的大小和体质而定,完成后再放落医疗缸治理。
为0.3%的浓度?计算的方法很简单,浓度0.1%就是以100g的盐加入100L水当中。举个例子,个缸150L水,要达到0.3%浓度的话就要落450g的盐,如此类推。至于落甚么盐,幼盐或粗盐,分别则不大,只要是餐桌盐便可,但个人一直比较喜欢用供食用的海粗盐,贪其杂质较少而且未经漂白。另外由于现在不是煲汤,落盐时千万不要将盐直接洒落缸,要先要用暖水将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匀地倒入缸中。
假若一个不留神,落多了盐量,令鱼出现沉底无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症状时,亦不需要惊慌,换水就已经可以解决问题。
用盐的好处,除了效果显著之外,最大的优点是它十分可靠,并不会对已建立的硝化系统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浓度若不超过0.5%的话,对水草本身亦影响有限。其实坊间巳经有很多「完全无敌超级摧毁白点虫药」,当中亦不乏功效显著的,例如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或甚至乎有些好似如TDC(Taiyo Diseases Control)等,标明会自动分解,不需要换水,十分安全云云。
可靠或可信与否,个人不敢莽下定论,只知道用这些药时切记要将UV灯关掉,以防令药物因氧化而产生有害物质,亦无办法为大家提供任何进一步的测试数据;不过既然盐本身巳经好使好用,又肯定不会对缸中的草或其它生物产生未知的副作用,家中的厨房亦有大量,价钱又平,更一定可以和UV灯共同使用来达致更佳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步骤五:「换水」
大缸中隔日换水四份一,医疗缸则隔日换三份一,直至疗程完成,而每次换水均要保持盐份的浓度。
其实水并不需要太密地换。换水的目的是要:一)减低水中所含白点虫活孢子的数量,二)将死去的白点虫成虫或孢子带走而令水质在治疗的过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换水,都会为缸中的生物构成一定程度的压力,更何况是正在生病中的鱼。换水太密或太多只会令病鱼更虚弱,更难快速痊愈。
另外换入的水要保持适当的盐浓度,例如大缸中换走50L水,新换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盐以维持0.3%的浓度,当然不要忘记加定水剂(除氯和除重金属),而且可能的话,要尽量避免温差的出现,在冬天时最好先为新水加温,等新水达到和大缸一样的温度时,才好加入缸。
当完成整个疗程后,亦即是白点病被完全治愈后,亦无需要将大缸内的水一下子全部换走,只需先换三份一,然后再照平常一样,每星期换三份一水便可。
步骤六:「等!」
耐性是最好的战友。
如同对付任何鱼病一样,治疗白点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下下都贪快,又高温又加重药,不要说是病鱼,健健康康的鱼都会死。
那么几时才叫作战胜利呢?要等到再无发现鱼身上有白点的那一日开始计,其间继续疗程,若果在跟着的3日内都没有白点再出现,那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若果不幸地发觉白点再现,亦千万不要泄气,可能白点虫太强,到时只需再维持疗程一段时间,直致可以开香槟的情况出现为止。
另外一个很常出现的误解是,鱼病时要停止喂食。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鱼病时同人生病时一样,虽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营养才能增强体质,再而增加抵抗力去应付白点虫的攻击。所以千万不要停止喂食,反而在喂食的份量上需要减半或以上,避免病鱼因无胃口,令食物过剩而导致水质迅速恶化,或因病时吃得太饱而引发其它如消化不良等并发症。若然可以的话,鱼病时喂些高级少少、容易消化的饲料会更好。
其实总括来讲,只要肯「细心」地观察,「爱心」地对待,再「耐心」地去应付……,白点病?敢大胆讲句:毫无难度可言。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Mandora 于
10:36 编辑
预防为主吧!有白点也麻烦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白点病的预防》
讲到尾,还是预防远比治疗来得重要。
要完全避免白点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小心避免从外来引入源头,和令鱼只一直维持在健康的状态。以下几点大家不妨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一)新鱼的检疫
新买回来准备落缸的新鱼,风险最大。拣鱼时,要先花时间观察一下鱼的表现,离羣的、沉底的、吊吊滞滞的、淡色的、身上有疑似白点的,通通都不要买,连带缸中其它表现好的亦要多加考虑才好作出决定。
带回家中后,可在对水其间,在水中加入含有5%「甲基蓝」(methylene blue)的溶液,以一滴加入2L水的份量,为新鱼消毒后,才再放入缸中。由于对水的时间有限,效果自然并非百份百,但尤胜于无。若果想最有效的,可以同样的份量加入医疗缸当中,再在医疗缸内饲养3至4日后,才将它引入大缸。
另外若觉得甲基蓝太强的话,恐防会对舟车劳动后带回家中,或体型细少的鱼构成太力的压力,个人建议可以试试以 Waterlife Research 出品的 STERAZIN 溶液代替,效果亦非常好,而且十分可靠,用时只要跟足说明书上的份量就可以了。
二)新草的检疫
新买回来准备落缸的水草,无论是否独立一枝的,或是附在流木或石上的,只要是取自店中的水草缸或是从野外捡回来的,都应该要先行消毒检疫,才可放入缸中。相比起鱼,消毒的方法就简单得多,个人喜欢用0.5%浓度的盐水先来为水草清洗,再以水喉水冲干净后,才放落缸。此举能有效地杀死大部份的寄生虫成虫或其孢子,亦能够消灭大部份肉眼看不见的小蜗牛。
三)其它物品的检疫
要知道在淡水的环境里面,想要一般性消毒的话,「盐」会是您最好的朋友。准备放落缸前的流木、石、底砂,甚至是生饵,全部都可以用0.5%浓度的盐水浸一段时间来作消毒,而且效果显著,不过要紧记在落缸前一定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
四)保持缸中水质清洁
令鱼只健康的首要条件,老生常谈,相信都不用多作解释。
五)避免水温骤变
要知道鱼只身上的保护黏膜,就是其抵抗外御的一切;只要黏膜受损,百病自然丛生,细菌和寄生虫就会有机可乘。新水时加入的定水剂,除了要除**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中和水中的重金属,亦即是鱼身黏膜的头号敌人。
除了重金属外,其它如水温骤变、受到惊吓、舟车劳动后等环境因素,都会严重地影响鱼只的内分泌,直接令其黏膜分泌失衡,再而失去保护功能。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当新鱼对完水和温后放入缸中的初期,往往会吸引其它旧鱼去追它,或甚至乎会用口啄其身体,就算生性温和的鱼亦然。其实有很多时候,旧鱼并非是在赶新鱼或在霸地盆,而是因为受到新鱼的保护黏膜分泌失衡所吸引。如果新鱼常常在落缸时都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时侯需要考虑改善一下对水对温的程序了。
六)注意溶氧量
足够的溶氧量,对鱼只甚至是缸中其它生物的健康有着莫大的关系。正常来讲,如果缸中「密植」水草,水草又生长得「健康」,缸中生物的密度又「不高」的话,打气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水草会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氧气去供其它生物呼吸。但若果草少,生长状态欠佳,而生物又多的话,在关灯后打气帮补就变得非常重要。
这点对新开缸的鱼友草友尤为重要,而且打气除有助增加溶氧量外,亦能有助减低油膜和啡藻的出现;对新缸来讲,利多于弊。另外还要留意水温对溶氧量的影响,之前亦有作过解释。更要注意的是,并非要等到鱼出现「浮头」的情况,即在水面徘徊兼大口大口地呼吸,才代表水溶氧量偏低,这只表示水中缺氧的情况已去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到时才打气帮补,亦往往为时巳晚。
七)尽量避免「超养」
超养的意思,是指缸中的生物密度过高,无论过滤纟统是否负荷得到,其坏处是百份百可以肯定的。活动空间少,运动量偏低,病菌传播的速度快等,通通都会为当中的鱼只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可能的话,为着缸中的生物着想,为着免除自找烦恼的机会,不要超养!
若能做到以上七点的话,遇到白点病的风险相信定能降到最低。
在线时间 小时
感谢分享~看来预防最重要~
在线时间 小时
学习学习~~~
在线时间 小时
妥妥的已经收藏了,话说里面有几分广东话哟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渔痴鱼醉 发表于
学习学习~~~
你的头像这个斑马天使是我见过最厉害的鲷了,我擦缸天天咬我
在线时间 小时
LEO82 发表于
你的头像这个斑马天使是我见过最厉害的鲷了,我擦缸天天咬我
~~~~~~~~~~~~~~~~
在线时间 小时
对我这样的新手看了很有用啊
在线时间 小时
学习了学习了,技术贴要支持
在线时间 小时
很及时!!
在线时间 小时
学习贴,顶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好贴,学习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学习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是啊!现在开始换季了,白点病的高发期啊!
得注意好水质和温度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就是怕鱼生病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我的鱼已经发病所以特来给大家打个预防针,为了自己心爱的鱼,科学治病
在线时间 小时
学习学习~~~
在线时间 小时
真是好文章啊,学习了,谢谢!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湖胭脂蝴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