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录取分数线大学16年报录比什么时候出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报录比招生人数-考研经验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报录比招生人数-考研经验
||文档简介
总评分0.0|
&&考​研​真​题​,​考​研​分​数​线​,​考​研​大​纲​,​考​研​资​料​,​考​研​经​验​,​面​试​注​意​事​项​,​专​业​课​重​点​笔​记​,​复​试​热​点​,​复​试​时​政​热​点​,​考​研​参​考​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时间确定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时间确定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陈霄飞)& 记者从获悉,报考该校硕士生的应届生(含推荐免试)和往届生(含MBA、单独考试、普通毕业生)将错开时间进行现场确认。
  根据学校安排,应届生的确认时间为10日、11日,往届生的确认时间为12日至14日,确认地点为该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现场确认时,已在网上成功提交报名信息但未缴费的考生,可补缴报名费。MBA和单独考试报名费200元,其他考试方式为138元。
  考生现场确认后次日可登陆该校报考点“201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照片核对系统”,查看本人相片是否正确。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点击查看与《》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 、、、、的精彩内容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你看不到我~
看不到我……
视频: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参考书招生人数分数线报录比真题难度解析复习资料复习经验联系导师报考指导
<mendVideo();
分享给好友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参考书招生人数分数线报录比真题难度解析复习资料复习经验联系导师报考指导
下载至电脑
扫码用手机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手机扫码分享视频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参考书招生人数分数线报录比真题难度解析复习资料复习经验联系导师报考指导
扫码用手机继续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
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更多考研考博相关资讯
敬请咨询马老师QQ:
微信:pochengji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泡芙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暴漫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2015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5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新闻学院(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2013年招生目录专业方向050301-新01-无闻学0503002-国1-新际新闻学闻传播050302-传00-无播学0503Z1-传媒经00-无济学0503Z2-广播电00-无视学科目一科目二101-201英语一或思想202俄语或政治203日语或理论240德语或241法语101-思想政治201英语一理论101-201英语一或思想202俄语或政治203日语或理论240德语或241法语101-201英语一或思想202俄语或政治203日语或理论240德语或241法语101-201英语一或思想202俄语或政治203日语或理论240德语或241法语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610-新824-新闻传播闻传播新闻学综合实务史论笔试,外语610-新824-新国际新闻传闻传播闻传播播综合笔试,实务史论外语610-新824-新闻传播闻传播传播学综合实务史论笔试,外语610-新824-新传媒经济学闻传播闻传播综合笔试,外实务史论语610-新824-新广播电视学闻传播闻传播综合笔试,外实务史论语第1页共22页备注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辑和评论;新闻传播史论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从推免生中选拔,不招收统考生。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辑和评论;新闻传播史论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辑和评论;新闻传播史论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辑和评论;新闻传播史论含中外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055200-新闻与传播101-思想政治理论334-闻与播专综合力新传业能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传播学综合笔试,外语00-无204英语二新闻学院(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2014年招生目录(133-新闻学院)注:本部分内容如与教育部文件不一致,则以教育部文件为准。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201英语一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新闻学101-思或202俄语610-新824-新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050301-新综合笔01-无想政治或203日语闻传播闻传播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新闻传闻学试,外理论或240德语实务史论播史论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语或241法语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国际新02-国101-思610-新824-新闻传播050301-新际新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从推免生中想政治201英语一闻传播闻传播综合笔闻学闻传选拔,不招收统考生。理论实务史论试,外播语201英语一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传播学101-思或202俄语610-新824-新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050302-传综合笔00-无想政治或203日语闻传播闻传播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新闻传播学试,外理论或240德语实务史论播史论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语或241法语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201英语一传媒经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101-思或202俄语610-新824-新济学综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0503Z1-传00-无想政治或203日语闻传播闻传播合笔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新闻传媒经济学理论或240德语实务史论试,外播史论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或241法语语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101-思201英语一610-新824-新广播电新闻传播实务含新闻采写、编0503Z2-广00-无想政治或202俄语闻传播闻传播视学综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播电视学理论或203日语实务史论合笔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新闻传第2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34-055200-(专101-思闻与业学位)新闻00-无想政治204英语二播专与传播理论综合力试,外播史论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语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含新新新闻传440-新闻采写、编辑、评论、广告、传播学综闻与传公关、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实业合笔播专业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含中能试,外基础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语论和传媒经济理论。新闻学院(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简介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2013年继续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55200。拟招收25人(校本部),不接收推荐免试生。一、专业介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开设在我校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后于1958年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含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1988年在新闻系基础上组建新闻学院。成立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系)始终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镇。2009年,教育部发布全国一级学科教育水平评估结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实力蝉联全国第一名。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单位,拥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学科授予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机构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2011年,增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主要为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反映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学位获得方式等方面。在培养方面,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尤其强调实践,由校内教师和新闻传播实际工作单位的专家组建复合型导师团队;在课程与教学方面,推出应用型主干课程体系和新闻实务、广播电视与视觉传播实务、广告与传媒经济实务、公共传播实务等课程,采取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体验与设计教学等方法。二、招生信息发布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考生须自行从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cn)下载打印《准考证》,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下载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三、招生方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四、报考条件第3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09年及以前入学,且2013年毕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到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②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③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5)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方可报考。(6)持党校学历的考生,具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7)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的考生,其学历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8)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9)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10)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欢迎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的考生报考。五、报名程序(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日期: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2、网上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教育网网址:公众网网址:.cn3、报名点选择、报考费缴纳方式及标准等信息,届时请登陆研招网及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报名公告”。4、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的注意事项(1)考生报名时须仔细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2)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将不得修改。网上支付报考费前,请务必核准信息,因错选上述三项信息而误缴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此时,考生若要更正报名信息,必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重新注册、报名、缴费,逾期不再补报。(3)除“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以外的其他网报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第4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4)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请参照《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之后不得更改。(5)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行处理。(二)现场确认1、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应届本科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按报考点指定的时间及地点配合采集电子信息、现场确认报名信息。2、现场确认日期:日-14日。逾期不再补办。3、现场确认地点: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考点的考生,请届时登录我校网站查看具体地点;选择外埠考点的考生,请查看该报考点的相关通知。4、考生错选报考点、报考单位、考试方式,或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还。(三)注意事项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2、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3、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4、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5、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六、资格审查、发放准考证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我校将扣留伪造证件。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须在规定时间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方可准考。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请于日前将报考201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邮寄至我校相应招生院系,方可准考。准考证发放:日―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cn)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七、考核程序(一)初试1、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2、考生初试使用文具要求在《准考证》上做具体规定。其中,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所用文具如有特殊要求,考生按《准考证》上要求自行携带,并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3、初试时间:日至6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第5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4、初试地点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的考生,初试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具体考场由我校在《准考证》上通知考生。在外地报考点报名的考生,按照报考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参加初试。5、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100分)英语二(100分)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50分)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50分)6、考生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自行查询初试成绩。7、对在入学考试中作弊的考生,我校将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当年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情节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三年的处理;对严重作弊的在校生,将予以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罚;作弊的在职考生由考试机构通报其所在单位,由有关部门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注:我校专业课不举办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二)复试:包括复试和体检我校实行差额复试。1、复试信息发布:考生于2013年3月中下旬登陆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查询我校硕士生复试基本要求,并登陆新闻学院网站查询复试名单和复试办法。请进入复试的考生登陆研究生院网站自行支付复试费并下载《复试通知》。2、复试时间:2013年3月中下旬,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3、复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4、复试基本要求:我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本校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以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自行确定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对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对报考专业学位考生提出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2009年以后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上述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5、复试内容:(1)专业综合课笔试(100分)(2)外语笔试(50分)(3)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4)外语听力、口语测试(50分)(5)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要加试。复试时,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6、复试时须提交材料:考生须携带《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件及以下材料前来复试:(1)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①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红章);②学生证原件(要求每学期均注册);第6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2)非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①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红章);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复试时要签署“承诺书”,承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各科成绩合格,能够按期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入学报到时如不能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学位证书原件(境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如不能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书认证书),立即取消录取资格。7、体检:复试时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8、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组织复试。八、录取程序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原则上只录取第一志愿的合格考生)。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根据学校规定,被录取的考生须同我校签订协议书,交纳学费,学费标准为20000元/学年(暂定)。《协议书》由我校委托新闻学院签发给考生。对符合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招收要求的已录取硕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为2013年6月上旬。九、调剂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但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录取。考生须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提交申请调剂信息,包括调往学校、专业等,我校将按考生的申请开展调剂工作。十、学习方式及年限全日制学习2年。户口关系迁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培养和日常生活北京校本部。十一、其他(一)、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二)、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三)、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十二、招生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咨询电话:(010)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址:http://jcr./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503室邮编: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010)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网址:http://pgs.第7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本简章如与教育部文件有出入,以教育部最新文件为准。欢迎考生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2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4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14年继续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55200。拟招收25人(均在校本部就读),不接收推荐免试生。一、专业介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开设在我校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后于1958年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含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1988年在新闻系基础上组建新闻学院。成立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系)始终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镇。在教育部迄今举行的三次全国一级学科教育水平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实力蝉联全国第一。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单位,拥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学科授予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机构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2011年,增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主要为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反映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学位获得方式等方面。在培养方面,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尤其强调实践,由校内教师和新闻传播实际工作单位的专家组建复合型导师团队;在课程与教学方面,推出应用型主干课程体系和新闻实务、广播电视与视觉传播实务、广告与传媒经济实务、公共传播实务等课程,采取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体验与设计教学等方法。第8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二、招生信息发布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考生须自行从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cn)下载打印《准考证》,从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pgs.)下载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及以前入学,且2014年毕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到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②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③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第9页共22页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6)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方可报考;(7)对于党校学历的考生,只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8)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的考生,其学历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9)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10)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四、报名程序、资格审查、发放准考证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网上报名日期: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教育网网址:公众网网址:.cn现场确认日期:日-14日以上程序逾期一律不再补办,网上报名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pgs.)的《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章》。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我校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伪造证件,取消报考资格;情节严重的,通报考生所在单位。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报考“少数民族高层第10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请于日前将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邮寄至我校相应招生院系,方可准考。准考证发放:日-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cn)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写字。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五、考核程序(一)初试1.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2.考生初试使用文具要求在《准考证》上做具体规定。其中,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所用文具如有特殊要求,考生按《准考证》上要求自行携带,并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3.初试时间:日至5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4.初试地点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的考生,初试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具体考场由我校在准考证上通知考生。在外地报考点报名的考生,按照报考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参加初试。5.初试科目: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科目二:英语二(满分100分)科目三: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含新闻采写、编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科目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满分150分,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6.初试成绩查询: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自行查询。第11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7.关于初试考试的特别说明: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注:我校专业课不举办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二)复试:包括复试和体检我校实行差额复试。1.复试信息发布:考生于2014年3月中下旬登陆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查询我校硕士生复试基本要求,并登陆新闻学院网站查询复试名单和复试办法。请进入复试的考生登陆研究生院网站自行支付复试费并下载《复试通知》。2.复试时间:2014年3月中下旬,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3.复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4.复试基本要求的制定:我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本校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以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自行确定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对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对报考专业学位考生提出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分及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执行;2009年以后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分政策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执行。上述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5.复试内容:第12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1)专业综合课笔试(100分)(2)外语笔试(50分)(3)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4)外语听力、口语测试(50分)(5)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要加试。复试时,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6.复试时须提交材料:考生须携带《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件及以下材料前来复试:(1)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①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红章);②学生证原件(要求每学期均注册);(2)非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①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红章);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复试时要签署“承诺书”,承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各科成绩合格,能够按期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入学报到时如不能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学位证书原件(境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如不能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书认证书),立即取消录取资格。7.体检:复试时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8.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组织复试。第13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六、录取程序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根据规定,被录取的考生依情况须同我校签订协议,缴纳学费,学费标准为:20000元/学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对符合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招收要求的已录取硕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为2014年6月上旬。七、调剂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但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录取。考生须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提交申请调剂信息,包括调往学校、专业等,我校将按考生的申请开展调剂工作。八、学习方式及年限全日制学习,基本学制为两年。户口关系迁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培养和日常生活均在校本部。九、其他(一)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二)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三)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第14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四)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十、招生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咨询电话:010-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址:http://jcr./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明德新闻楼503室邮编:100872本简章如与教育部文件有出入,以教育部最新文件为准。欢迎考生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3年9月新闻学院(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2012年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招收内地专业学位硕士生报名、录取情况统计录取人数专业学位金融应用统计教学地点北京苏州北京报名总人数联考1112推免20援藏合计606023第15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税务国际商务(经济)国际商务(商学)保险(财金)保险精算(统计)资产评估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工程(软件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农业推广(农村区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北京苏州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苏州苏州苏州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苏州北京苏州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3630925481461016931212911132369284891会计图书情报艺术(音乐)艺术(戏曲)艺术(美术)艺术(艺术设计)合计735325119152118836218211881427注:1、报名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准考数据库为准,录取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录取数据库为准;2、联考、推免数据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人数;新闻学院(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2013年报录比第16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录取人数专业学位教学地点报名总人数联考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经济)国际商务(商学)保险(财金)保险精算(统计)资产评估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工程(软件工程)547推免合计农业推广(农村区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第17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公共管理(教育)会计图书情报艺术(音乐)艺术(美术)艺术(艺术设计)合计注:1、报名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准考数据库为准,录取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录取数据库为准;2、联考、推免数据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人数;(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2012年复试分数线第18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第19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注:1、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复试分数线。差额复试比例120%以上。2、不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者不予录取。3、向外校调剂工作待教育部公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后进行。4、“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考班”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2013年复试分数线学术型:学科门类专业学位:专业学位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50505050505050509090909090909090备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09090第20页共22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工程农业推广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50105通过提前面试同教育部A类分数线50605020090906040全日制非全日制注:1、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复试基本要求。差额复试比例120%以上。2、不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者不予录取。3、向外校调剂工作待教育部公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后进行。4、“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考班”复试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咨询。5、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服务期满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务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请符合政策的考生3月12日前直接联系我校研招办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爱考机构的培训课程和服务范围广阔,从考研公共课考研专业课到与考研相关的心理服务;从北京地区高校到各地重点高校;从适合成绩优秀同学选择的小班课程到适合基础薄弱跨校跨专业同学选择的一对一辅导;爱考学员遍及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爱考机构标准化的高端应试课程体系已成为考研培训领域的模板。爱考机构考研辅导体系主要包含考研精品小班辅导、壹计划定制辅导、金榜集训保过班、状元保录特训营、至尊全科一对一保录取计划等,在爱考机构参加辅导的学员有超过70%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第21页共22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第22页共22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经贸大学报录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