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的人与人和不和谈恋爱的区别在于:前者空间留言板,手机信息会被同一个人占据,后者则是有不同的名字

当前位置:&>&
恋爱女生空间寄语 每个说不想谈恋爱的人,心里都装着个不可能的人
[M][ftf=黑体][/ft][M][fts=6][ftc=#EE1D24][ftf=Webdings]Y[/ft][/ft][/ft]
[ftc=#F5999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t]
[ftc=#00AEEF]每个说不想谈恋爱的人[/ft]
[ftc=#00AEEF]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ft]
[ftc=#F5999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t]
[ftc=EF6EA8]
[/ft] [fts=6] [ftf=Wingdings][ftc=FFF100]?[/ft][/ft][/ft]
[M][fts=6][ftc=#ED008C][ftf=Webdings]Y[/ft][/ft]
你可以先修改文本框的内容为自己的信息再点击复制到你的QQ空间使用 ^_^
预览背景色:
QQ空间留言代码使用说明
1、上面内容中第一个框里面的是源代码,第二部分为代码预览区。所以代码均为本站原创
2、如果您喜欢本代码,可以点以上内容中的“复制代码”按钮进行复制
3、在QQ空间中粘贴到QQ空间留言框里面即可。
4、本代码不限于用于QQ空间留言,可也放到日志中,也可作QQ空间主人寄语使用。
5、如要修改以上代码,您可以把代码拷贝到中进行修改.
猜你可能会喜欢的留言代码:
泡友留言() 请文明发表评论,恶意辱骂/诽谤,发布广告者封号处理!《论“爱”和“恋爱”》
《论“爱”和“恋爱”》
一、引子………………………………………………………………………………2
二、恋爱的本质&……………………………………………………………………2
1.爱……………………………………………………………………………………2
2.爱的定义……………………………………………………………………………2
3.爱情的内驱力………………………………………………………………………2
4.爱的种类……………………………………………………………………………3
5.爱有三种基本组成部分……………………………………………………………3
6.孩童时代的爱………………………………………………………………………4
7.爱的初始……………………………………………………………………………4
8.爱的冲动……………………………………………………………………………4
三、“早恋”概念贻害无穷…………………………………………………………4
1.中国之怪现象………………………………………………………………………4
1)反对早恋VS未成年人堕胎成灾………………………………………………………4
2)性教育寥寥VS性行为泛滥………………………………………………………4
3)高中毕业前不许谈恋爱VS大学毕业必须结婚…………………………………5
2.“早恋”是伪命题……………………………………………………………5
1)内涵与外延…………………………………………………………………………5
2)不当的应对激发所有可能的灾难…………………………………………………5
3)愈挫愈热烈…………………………………………………………………………5
3.“早恋”渊源………………………………………………………………………5
四、成长与社会化………………………………………………………………………6
1.&亲子的一体感………………………………………………………………………6
2.&人际关系与归属感…………………………………………………………………8
1)&依恋…………………………………………………………………………………8
2)&母亲…………………………………………………………………………………8
3)&友情…………………………………………………………………………………8
3.&伊甸园的隐喻………………………………………………………………………8
4.&逐出伊甸园…………………………………………………………………………9
5.&人之初性本善VS性本恶?…………………………………………………………9
6.&安全感与归属感……………………………………………………………………9
五、如何应对“早恋”…………………………………………………………………10
1.尊重客观规律…………………………………………………………………………10
2.古人的智慧……………………………………………………………………10
3.何时开展性教育?……………………………………………………………………10
4.附录1(优酷——1分钟性教育)……………………………………………………11
5.无法杜绝禁果,却可以为自己的安全、幸福承担起责任和规划…………………11
6.关系第一………………………………………………………………………………11
(1)无条件地接纳、陪伴是最好的关怀………………………………………………11
(2)“学习”的本义……………………………………………………………………11
(3)倾听…………………………………………………………………………………12
(4)赞美…………………………………………………………………………………12
(5)例外询问…………………………………………………………………………12
六、附录2《论学习动机》…………………………………………………………13
七、附录3参考文献…………………………………………………………………13
以“故事一则”做引子,要说实事求是、尊重人性,虽说是老生常谈,确也是幸福生活最靠谱儿的根据。
&&&&袁枚《子不语》记一故事:五台山一禅师,收个小沙弥,年甫三岁。五台山最高,师徒在山顶修行,一晃儿十余年后,禅师同弟子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也。师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沙弥唯唯。少顷,一少年女子走过,沙弥惊问:“此又何物?”师虑其动心,正色告知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沙弥唯唯。晚间上山,师问:“汝今日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曰:‘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人性不因蒙目无视而止息、不因掩耳不听而不鸣、不因否认自欺而消逝,情窦初开的少年对异性的思慕是不可以掩盖和抹杀的,小和尚如此,凡心智正常之人亦皆如此也。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要求真,我们要求证。
二、恋爱的本质
爱的内涵太深、爱的外延太广,“爱”在不同情境中会有很多种含义。尽管如此,“爱”依然是哺乳动物趋利避害的本性的最深刻的反应。
&&&&2.爱的定义
&&&&《韦氏新大学词典》第九版,关于爱的定义前三条是:(1)“血缘关系或个人关系中产生的对某人的强烈情感”(如母爱);(2)“以性欲为基础的吸引”;(3)“由仰慕、仁爱或共同新区所引起发的情感”。多样性的含义为后来的爱体验研究指明了方向(如Fehr&&&Russell,1991;&Sternberg,1986)。
(Shaver&et&al.&1988)提出成人之间的浪漫联结是情绪依恋,这和婴儿与早期监护人之间的情绪联结在概念上是相似的。“依恋每一个被证实的特征在爱情上都有类似的特征,爱情大部分被证实的特征在婴儿身上也有类似被证实的、似乎可能的特征。对于婴儿和成人来说,爱包括眼神交流、支持、触摸、爱抚、微笑、哭泣、坚持,苦恼时从对方那里获得安慰的愿望,分离或失去时的愤怒、焦虑和悲痛,以及重聚时的幸福和喜悦。此外,一种安全关系的形成依赖监护人/伴侣的敏感性以及对日益依恋的个体亲近愿望()的回应。”
爱的体验不受物种的限制,是普遍存在的,它们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本能为基础的。就人类而言,爱情是逐步进化的、适应的产物;就个体而言,爱情基于本性而逐步复杂和完善。
3.爱情的内驱力
“爱情是什么?”——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狂追不舍为哪般?拼命逃离咋回事?笛鼓奏出啥音乐?心醉神迷怎解释?”——《咏希腊古瓶》约翰&济慈。
济慈清楚浪漫爱情是各种不同的动机、情感混合交杂的躁动,形成了大脑中无数的状态——同情、着迷、渴望、恐惧、怀疑、嫉妒、犹豫、尴尬、窘迫……,在任何时刻这种感觉的万花筒都可能发生变幻,然后再变幻。
事实上,很多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长着皮毛或羽毛的生物同样如此感觉着那份浪漫激情。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基本的情感和动机是由神经递质决定的,这在哺乳动物的始祖时代就开始了。浪漫之爱与一些独立的情绪、动机和行为有关,个体首先把另一个人看做是特殊的,甚至是唯一的,然后高度关注爱人、夸大其优点,而忽略缺点。爱人们感到精力充沛、异常兴奋、夜不能寐、冲动、精神欢愉、情绪波动。逆境会增强他们的激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当爱情被强化了,它变得无法抑制、萦绕于心的想法也随之提升——这归结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其衍生物五羟色胺之间的负相关。即随着多巴胺、去甲肾上素的水平攀升,会导致五羟色胺的骤降。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以为情人不断增加的爱情狂喜实际上驱使加剧了对浪漫伴侣产生白日梦、幻想、沉思、着迷的冲动。
多巴胺浓度上升会带来兴奋感、精力上涨、亢奋失眠、茶饭不思、发抖、心悸、呼吸加速,有时会出现狂躁、紧张和恐惧。依赖和渴求是成瘾的标志——所有成瘾都和多巴胺水平的升高有关。浪漫爱情也是一种成瘾行为——爱回归的时候伴随着极乐的依赖,爱被拒绝时伴随着痛苦、悔恨和常常具备毁灭性的渴求。多巴胺意味着“坚持不懈”。
实验证明,浪漫爱情主要与多巴胺有关,这种激情从尾状核产生,动机和目标导向行为也牵涉到其中。浪漫爱情深深地和两种生殖冲动缠绕在一起:情欲——寻找性满足的渴求;依恋——平静、安全和与一个长期伴侣连接在一起的感觉。此两者在大脑中形成了不同的回路,每一种回路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希望和梦想,同时也和相对应着不同的神经化学物质有关。
两性间的依恋则主要来源于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等荷尔蒙。
性欲、浪漫吸引和依恋合起来就构成了多任务系统,除了它的生殖目的之外,性冲动的任务是用来结交并维持同盟者、带来乐趣、和冒险、调节肌肉和放松大脑。这三种大脑回路可以以任何一种组合的方式被激发。此外,依恋感可以对孩子、家人、朋友表达真挚的情感,当然还包括心上人。
4.爱的种类
心理学家将古希腊词语中“爱”的解释进行了如下的归纳:
① Eros——富有激情、性吸引力、肉欲、快乐和精力四溢的爱(可看做情欲与浪漫的合体);
② Mania——是一种顽固的、嫉妒的、非理性的、占有的、依赖的爱(人在激情中就会固执,乃至偏执);
③ Ludus——用于比赛或游戏中,好玩的、姐妹般的、不严肃的、无承诺的、疏离的爱;
④ Storge——是一种情感上的同伴关系,兄弟般的、姐妹般的朋友似的爱,一种深厚的情谊,但缺乏情绪上的表现。他们更倾向于谈论他们的兴趣而非感觉。这是没有“狂热和愚蠢的爱”;
⑤ Agape——是一种优雅的、不自私的、负责人的、全力以赴的、利他的、常常是精神性的爱——另一种形式的依恋。他们会把自己的激情当作责任,而非激情;
⑥ Pragma——一种基于相容和共识的务实的爱。这是“购物单”式的爱,他们看中的是关系中的回报,其核心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友情。
5.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Sternberg将爱分为三个基本成分:
① 激情——包括浪漫、身体上的吸引和性渴求;
② 亲密——和温暖、贴近、联系和结合有关的感觉;
③ 承诺——决定去爱某人和承诺维系这段爱;
三者的关系:
迷恋只是有激情构成;
浪漫包含着激情和亲密;
完美的爱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组成;
空虚的爱仅仅包括承诺;
喜爱是基于亲密,感到激情,但没有承诺;
愚蠢的爱是有激情和承诺,但缺乏亲密。
6.孩童时代就会爱
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研究探讨了童年的浪漫,一些只有岁的孩子就报告了那些岁青年人一样坠入爱河。
在狩猎采集果实的原始社会中,孩子们大致在五六岁就开始琢磨性与爱。但因为女孩都太瘦弱,劳动强度也太重,一般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才进入青春期,二十岁左右开始生育第一个孩子。现代社会的儿童也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角色扮演。随着我们坐得越来越多和吃的越来越丰盛的生活方式,比起工业革命时代以前来说,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提前到了岁半。他们越来越多地在这个年龄之后怀孕了,远远提前于原先所预期的时间点,就进入了成年人的爱情周期。
对人类而言,“爱着”是普遍存在存在的,乃是人类的天性。
7.恋爱初始
在关系发展为恋爱之前,你可能会被好几个不同的个体吸引,把注意力投向其中一个,然后换成另一个。但最终你将开始把热情贯注到唯一的一个人。美国诗人称之为“你的国度”。
无数的恋人都可能会在想起和心上人在一起度过的时刻之际涌起一股柔情蜜意。如同元稹的诗句:“竹炭衬重茵,未忍都令卷,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对他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每件物件都具有了形象化的力量。
浪漫爱情的一个初始征兆就是心上人萦绕于心挥之不去,这就是所谓的“侵入性思维”,你没办法让那个人走出自己的头脑。
恋人们会变得依赖这种关系,非常地依赖。
8.爱的冲动是一个多目的的机制。
当孩童陷入爱河之际,他们在练习求偶的策略,探索怎样以及何时何地来调情。男孩和女孩们学习了解什么能吸引一个伴侣,而怎样不能、如何说是、如何说不,还有被拒绝的感觉。他们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准备:追求一个可匹配的伴侣。他们开始练习求爱的原始状态,从而获得关于自身和他人的知识,并且形成了喜好和厌恶的模式。
三、“早恋”概念遗患无穷
网络搜索“百科”的“早恋”定义:(早恋,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什么叫恋爱呢?难道是暗恋吗?不对,是有过告白的行为(情书,直接告白之类的)的人。严格来说,是男女双方都向对方告白,才能称之为恋爱。如果没有过告白行为,就不能称之为恋爱,不能称之为恋爱就更不能称之为早恋。只有作了告白行为(情书,直接告白等)才能算作恋爱,算作恋爱之后,才能根据受教育阶段判断是否早恋。一般认为在大学阶段以前的恋爱都属于所谓“早恋”。)
1.中国之怪现象
(1)反对早恋VS未成年堕胎成灾(避孕的广告寥寥、人流的广告泛滥)
日,中国社科院教授陈一筠发表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比例达到40到50%。据陈一筠调查,在广西南宁发现有9岁少女堕胎的案例,而表示对此负责的是一个13岁男孩。
(2)性教育寥寥VS性行为泛滥。
&&&&&在课堂上,性教育几乎形同虚设,教师、家长羞于启齿,而青春期性行为却触目惊心;
(3)“高中毕业前不准谈恋爱VS大学毕业必须结婚”。
其实中国人很悲哀:高考之前被禁止交男女朋友,称为“早恋”,到了大学,还没来得及学会跟异性交往,四年过去了,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恋爱呢,就要面对家长的压力:赶快找一个!尤其是女孩子,假如到了25岁还没什么消息就"亚历山大"了,因为距离"圣斗士"已经不远了。
()不当的应对激发叛逆
家长们对男女生交往的态度:“很多男女同学只是因为关系好,就给大人扣上‘早恋’的帽子,使原来纯洁的友谊沾上了污点,这样反而造成强大的压力。”学生最反感父母对早恋采取的态度依次是“到学校反映情况”、“跟踪监视自己”和“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学生期望家长、老师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这样反而会使他们反感。他们希望家长们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多沟通,少责骂。其结果是,孩子不再与家长沟通——“我不告诉你”,这样最容易出现的转归可能是:其一,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其二,一旦发生了却因为没有做好准备(性知识、性卫生、避孕、终止怀孕)或缺乏有效的保护、帮助、支持,进而造成损害乃至伤害。
叛逆是本性而非问题,没有过叛逆,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缺乏主见,而不当的应对方式强化了叛逆成为叛逆情结,在未来会损害人际关系。批评、纠错儿、贴标签儿、对质等措施是激发叛逆的催化剂;“早恋”的一切“损害”都是不当应对的结果。
2.“早恋”是伪命题
其一,“过早”(见:网络搜索“百科”的“早恋”定义)是一个不确定的、易生歧义的、模棱两可的概念,以此来定义或界定事物的结果必然还是模棱两可;事实上,爱情是无法计划的,无意识的,且无法自控。一项调查显示:60%的男性和70%的女性同意如下表述:“爱上并非我的选择,它只是击中了我。”
其二,“情书”与“告白”并非恋爱本身,而是恋爱的诸多结果之一,而且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结果。事实上,恋爱完全可以心照不宣,一个眼神儿足矣——星星之火刹那就可以燎原;“暗恋”不是恋爱,“告白”——“明恋?”才是恋爱,就如同森林中的“暗火”不算火,明火才算火!事实上,“暗火”与“明火”只差:“一秒钟&+&一阵风儿”。总之,早恋的定义实在属于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
&&其三,此定义对“告白刹那”之前的所有历程和事物一概抹杀,实在是典型的鸵鸟效应,如此就等于扼杀了“因势利导”的机会,也扼杀了“性教育”、“恋爱教育”的历程;
凭空设定了“早恋”的概念的意义在于,将自然恋爱的的发展历程人为地截成两段。
第一,“早恋”有催眠意义,使人浮想联翩、避之如猛虎,它提供了挞伐年轻人的工具;
第二,潘多拉效应。阻止高中毕业之前谈恋爱,以期达到灭人欲、专注于学习的目的,而是事实适得其反,人欲不能灭——控制情感的结局是强化情感体验并进入恶性循环;
第三,人性不是面团,企图随心所欲地设计必然不能如愿以偿;
其四,恋爱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一个伴随心身成长而成长的自然规律,而恋爱能力的成长决定了未来婚姻生活的幸福和质量。如果只认为高中毕业后的爱情才是爱情,就如同看到了一幢辉煌的高楼,却看不到它是一层一层垒成的,是一块一块朴实无华的砖砌就的。
其五,“早恋”的定义造成婚恋观的混乱。当今中国堕胎成灾与宅男宅女难婚难嫁交相辉映蔚为大观,对此,教育者的“混乱的婚恋观”实在难辞其咎!
3.“早恋”概念的渊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个体性生理成熟大大提前,而在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却让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社会化的过程越来越长,社会性的成熟反而越来越晚。这两个方面形成的强烈反差使个体有一个漫长的充满激情活力但又潜藏相当危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之间产生爱情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存在早不早的问题,因此,当代的西方没有“早恋”这个概念。那里的家长关心的不是青少年恋爱不恋爱的问题,而是关心如何防止其在谈恋爱的过程中的发生性行为和万一发生了性行为时如何避免怀孕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成人谈恋爱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的问题,而不是中学生恋爱所特有的。
在中国生产力落后的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性行为是为繁衍后代服务的,加上人们的寿命很短。所以只要在生理上一成熟,人们就必须抓住机会多生后代,那时不存在“早恋”的问题。到了封建社会,实行父母包办婚姻,男女婚姻不是植根于爱情的,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缺乏恋爱的条件,也就不存在“早恋”的问题。在清朝末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提倡“早生儿子早得福”。在有些贫困地区甚至还有养童养媳的习俗,同样没有“早恋”的问题。到了80年代,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年限的延长,大学生谈恋爱被认为是不珍惜教育机会和没有理想的表现,中学生谈恋爱更是超前行为,同学侧目,老师干预,家长焦急,学生一旦发现自己陷入情网也如临大敌。“早恋”这个概念就这样在中国诞生了,它几乎成了不正常、不良学生的代名词。
四、成长与社会化
1.亲子的一体感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及其自我认知,归根结底在于一体感,自觉追溯与回归乃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
共生现象(Symbiosis)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本来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是指两个生命或生物体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起作用,并相互优化对方,朝向共同利益方向发展。
母亲与婴幼儿的共生关系,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发展、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对母亲的信赖,从共生关系理论来看,是一个人一生中一切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
&&&&①身体层面的共生
&&&&胎儿在母腹中时,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此时胎儿和母亲是完全的共生关系:胎儿的所有需要由母体即时供应得以满足。随着“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婴儿从母体分娩出来,从身体上和母亲分离。但在之后的一至三年中,稚嫩的婴儿如果没有妈妈的喂养和照顾,几乎都不能活下来。婴儿和母亲因哺乳的关系仍然不能完全脱离身体的共生关系。
&&&&1岁以内的孩子完全地依赖着妈妈,这时候的幼儿因为身心能力都未能发展起来,从身体到感觉、感受、心理、认知、精神和心灵层面都和妈妈处于紧密的共生状态。这时的婴儿就需要其父母或是“重要他人”-----抚养人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同时在其父母或是其他抚养人(重要他人)的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第一的位置。如果婴儿从父母那儿得不到上述两个需求的满足时,婴儿长大成人之后,会尽其一生不断地寻觅可以作为其重要他人的人。
  5个月——3岁:这个时期是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建立的重要时期(最关键的因素是父母关系良好)。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共生期能否在3岁左右渐进地结束,关键在于孩子是否能渐进地、成功的与父母分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如果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安全感和价值感的获得并不足够,3岁左右孩子离开家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时极易产生“分离焦虑”。
&&&②感觉的共生
&&&&在多数家庭中,因为哺乳和照顾的关系,主要由妈妈来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妈妈和婴儿亲密无间。一岁左右时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站立并踉跄行走,但还需要父母携领才能走向更大的空间,孩子和妈妈仍然极度亲密。感觉层面的共生表现为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幼子:妈妈自己感觉冷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要给孩子添衣加被;妈妈饿的时候,也会先想到孩子该加餐了;妈妈爱吃咸,孩子多数也爱吃,因为“妈妈做的饭是最好吃的饭”&……在2-2.5岁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孩子都不能清楚意识到妈妈是“我”之外的别人。此时孩子的表现可能是极度依恋妈妈,常常要求“妈妈抱抱”、抚摸妈妈身体的某个部位,好像妈妈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中,妈妈需要借助各种机会给孩子的感觉命名:这是甜的、咸的、软的、硬的、热的、凉的……宝宝饿了、渴了、拉了、尿了、困了、想妈妈了……从简单,到复杂。孩子通过妈妈(抚养人)开始了解各种感觉及其对应的名称,在妈妈的协助下发展出各种感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愈来愈多地用语言的方式指称和表达自己对内外世界的感觉。
这个过程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从与妈妈的共生走向独立的过程。
&&&&③情绪的共生
&&&&婴幼儿与母亲的情绪共生几乎决定着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研究表明,遗传或基因因素是否产生作用,是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父母影响孩子人格形成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情绪:妈妈高兴,孩子也会咯咯地笑;妈妈生气,孩子也会频繁哭闹或有更多的攻击行为;妈妈平静,孩子也会开朗快乐;妈妈恐惧,孩子会更加焦虑;妈妈悲伤,孩子就敛息屏气、察言观色,或者和妈妈一起掉眼泪……
&&&&如果母亲有情绪、心理、行为模式上的问题,不能及时地以稳定的行为回应婴幼儿的要求,比如一会儿娇宠孩子,不顺心时则忽略或发脾气甚至打骂;带有愤怒和敌意,挑剔指责;焦躁不安,喜怒无常、忧心忡忡等。这些不稳定的、负面的情绪回应都会打乱、干扰甚至扭曲孩子正在成长、发展的人格和个性,孩子也很难发展出健康的情绪智能,以及对情绪的察觉、理解、表达和管理的能力。而且父母的认知会通过认知带来的情绪变化传递给孩子,最终影响孩子的认知和世界观。
&&&&④心理、认知、精神的共生
&&&&在0-6岁的阶段,孩子的心理活动主要受情绪感受的影响。由于婴儿出生时情商指数趋向为0,婴儿和幼儿的情绪感受主要由身体及精神的需求(敏感期)是否得到满足和父母的情绪状况而决定。换句话说,幼儿简单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抚养人的情感状态所决定。
&&&&儿童认知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解读,决定了父母要么是违背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有为而教,或者遵循儿童精神胚胎决定的敏感期无为而育。
&&&&父母是6岁之前的儿童所处的最大的环境:人文环境或者叫精神环境。父母精神生活的状况决定了儿童的精神生活:家里要么是文化沙漠,要么是流行文化,要么是人文气氛浓厚的书香门第。父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儿童起着决定性的濡染作用。
&&&&对于6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父母就像种子所处的土壤。儿童在人格的所有层面和父母,尤其是母亲,紧密地共生在一起。
母子一体感就是要从胎儿期开始,并始终贯彻于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此,就可以使得儿童身心灵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也为母亲的育儿过程中增加了无限的乐趣,并持续一体感的建设,这样就使得孩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可以获得幸福人生。而安全感、归属感是其基础要素,这取决于母亲或家庭影响(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和赋予的能量。
2.人际关系与归属感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的方面。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薛佛等人(Shaver&et&al.,1988)提出成年人之间的烂漫联结是情绪依恋,这和婴儿与其早期监护人之间的情绪联结在概念上是相似的:“依恋每一个被证实的特征在爱情上都有类似的特征,爱情大部分被证实的特征在婴儿身上也有类似被证实的、可能的特征。”此外,一种安全关系的形成依赖监护人/伴侣的敏感性以及对日益依恋的个体亲近愿望的回应。这种回应使依恋个体感到更加自信、安全、幸福、好交际和对他人有善。结论就是,婴儿对双亲的依恋与成人之间的爱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述。
社会关系显然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母亲对孩子的关系,它提供了一个演化及社会化的模板,包括成人之间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来,当我们看到谈恋爱的人有时会像只有亲子之间才有的行为,比如相互喂食,或用对幼儿才用的语调、幼稚的言语就不足为奇了。
哈里&哈洛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的灵长类实验室里证明,在孤立环境中养大的猴子,不管是精神还是社交能力都不健全。如果是强制性地把猴子放归群体中,牠缺乏的不仅仅是社交技巧,而且是连社交欲望也没有。不仅如此,这些猴子也不会像其他成年猴子那样交配和抚养后代。着同样使人想起罗马尼亚曾经集结上千名儿童,而将儿童剥夺与母亲的联结和他们应得的温情,统一放在“感情集中营”,当统治的铁幕最终被打破,全世界都再次见证了这残酷的教训:这些孩子不会哭笑,终日像胎儿一样蜷缩成一团,摇来晃去,连玩耍也不会。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然要与社会、社会人产生联系,从而构筑归属感,这一过程中就是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人与人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关系,这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似相溶、理解与关怀的复合体——友情,互相拥有友情的人叫做“朋友”。
亲子依恋既是爱的源头,归属感既是依恋的泛化,进而产生友情,友情泛化既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友情深化可以成为恋爱,直至热恋而进入婚姻的殿堂。亲子关系模式与人际关系模式、友情模式、恋爱模式乃至婚姻模式呈正相关。
3.伊甸园的隐喻
&&&&不论是圣经还是神话,其中都包含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积累的智慧,蕴含着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觉察。伊甸园的故事就蕴含着人类发展的和人发展的规律,而这主要源自他们的直接经验带来直感,这主要不是他们思想,而主要是情感。
伊甸园是最好的、最美的、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两小无猜、到处玩耍。感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绿野仙踪,空气清新。看着飞禽走兽温驯,鱼游水底惬意,天使偶尔莅临。早晨闻鸡起舞,看旭日东升;白天游山玩水,看百鸟朝凤;傍晚夕阳西下,看彩霞满天;夜晚万籁俱寂,看星光灿烂。整个伊甸园沉湎于和谐美满的天堂景象之中。
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这个故事是在隐喻青春期之前的人生的历程:
人生下来,直到青春期以前,无忧无虑,内心的主体感受是开心快乐,虽然烦恼还是有的,由于“遇喜则喜、遇忧则忧”的天性,下一次的快乐就会在瞬间使得烦恼消逝,就如同饥饿会因为美餐的到来而消逝一样。儿童摔一个跟头儿就会涌现无限的痛苦并嚎啕,奶奶给一个糖葫芦就立即破涕为笑,他们活在当下。所以,在一般状况下,我们的童年记忆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
4.逐出伊甸园
到了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使我们的生理、心理和自我意识逐步成熟、完善,人对自身、对他人、对自然觉察的欲来越多,烦恼和困惑越来越多,而经验还不充分、缺乏应对的方法,原本的一体感会在这一过程中削弱或破坏。如此,烦恼会以几何级数般地递增,由于趋利避害的本性使我们极力去摆脱烦恼和企图逃回童年的快乐,却摆脱不掉、无处可逃。我们唯一的路就是成长,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直接经验的积累而获得智慧并重获与自然的一体感。
荷尔蒙就上帝(是自然法则的隐喻)的意志,它将我们逐出童年的快乐而进入青春期的烦恼——逐出伊甸园,我们不能再回到伊甸园、不能再回到母亲的子宫,我们唯有成长。
如何成长?如何幸福成长?这就需要教育,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其目的是获得幸福的生活。
5.人之初性本善VS性本恶?
&&&&在原始氏族部落,以血缘为纽带维系部落的原始共产生态。青壮年男性狩猎,女人哺育、稼穑、采摘,老人口口相传生存经验和史诗。捕获的猎物由酋长操刀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的意义在于,儿童有充分的营养得以生存并壮大劳动力的储备,妇女有充分的营养得以繁衍后代,使部落生生不息,老人有充分的营养得以生存并以此传递生存的经验和史诗。青壮年食物不充分带来的饥饿感会激发狩猎的动机,而非掠夺族内弱者的食物,否则族群就会消亡。部落的青壮年崇尚武功,捕获猎物或战俘会被尊崇为英雄。最初的战俘本身就是食物的来源,把战俘当作奴隶这是原始社会后期以及奴隶社会的事情。
&&&&基于安全感、归属感,在部落中善待族人就是纯真的心地,就是人性的善。与此同时,部落以外的人意味着危险和猎物,捕获、杀掉乃是最直接、最充分的选择,这就是人性的恶。
&&&&有研究显示,黑猩猩在遇到别的种群落单儿的雄性猩猩时,如果感觉到力量足够,就会群起攻之将其杀死以防患于未来的危险以及对食物、配偶的竞争。
&&&&事实上,人性亦善亦恶。在有安全感时,就会焕发出纯真心地,就是善;在没有安全感时,就会激发狭隘、怨恨乃至仇恨,这就是恶。正如雷锋所说:对待同志就如同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构建的是安全感,需要构建最佳的心境,如此就会激发纯真的心地,就会促进善的传递。
6.安全感与归属感
安全感与归属感实质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互为条件。如果可以用最少的概念能够揭示它们的本质,那就唯有“德”字。
①“德”字本义考&&&&
&&&&我提问过很多班主任、德育处主任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的德育教育如果是“非常好”得10分、“非常不好”得0分,您认为,中国的德育教育该得多少分?第二个话题:“德”字本义是什么?出人意料的是,第二个话题很难征得正确的答案。如果事情的本义没弄清楚,却想把它做好,这就难了!
&&&&&&&“德”字甲骨文是会意字。“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的本义:在四通八达的路上,一个人不为环境所干扰而朝着心中的目标“直目”疾驰。是什么使之义无反顾?是来自内在的、发之于心的力量,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此时此刻就是强烈的好奇心、内动机的激发、成就感的获得,是最佳的心境。这样的人洋溢着纯真的心地,此时人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就是快乐、就是包容、就是博爱,此时最具灵感和创新的能力、这样的人一定爱他的亲人、爱他的朋友、爱他的团队、爱他的国家。
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最佳心境包含着两个前提:利己和利他。只有利己,没有利他,最佳的心境就难以持续。
“德”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安全感是基础,归属感既是动机亦是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幸福的人,构建最佳的心境就可以获得幸福的人生。在这一状态中,“德育”就实现了最高目标。
当人处于“德”的状态时,他的情感外化的“言、行”即为“礼”,即发之于“最佳心境”而表现为行为就是“礼”,获得这种状态的规律或法则,就是“道”。
古人率真,简单而重实效,因为他们要面临生死存亡,正如“哼呦嗨哟歌”一样,没有理论,没有矫情,只有适宜生存的直感,只有对人性的洞如观火、直指人心。古人(包括苍吉)造字正是符号与事物或感受一对一地直接连接,不加中介或衍生,这在“六书”前三项“象形、指示、会意”尽显无疑,而后三项“假借、转注、形声”缘于信息爆炸式地增长后的妥协。
五、如何应对“早恋”?
1.尊重心理规律:
皮亚杰:人类心理反应归根结底是适应。歌德: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青春期孩子对于异性的好奇和交往是正常的,是一种成长的需要。这是其身心成长的生物规律,不是通过某些规定就能覆灭或遏制的,相反这种压制有可能造成孩子内心的矛盾和压抑,让青春期的困惑和苦恼变成心理问题。
成长是一个跨越十几年的渐进过程,在成长过程中无条件地接纳、倾听孩子,赞美建设性的那一部分,如此才可以构建良好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亲子关系。
其次,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与异性相处。性教育不仅仅包括对孩子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教育,还包括性责任和性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这不是理念,而是一种生活或生活方式。
2.古人的智慧。
苏格拉底的学生们因恋爱的困境求助老师:智慧的的老师啊,请帮帮我吧,我想拥有美满的婚姻,希腊不缺美丽的姑娘,可谁属于我啊?谁适合我啊?我选择了谁可以不会后悔啊?苏格拉底说:我亲爱的孩子啊,你朝前走啊,穿越前面这一片麦田,不要回头,一直向前!你要采摘一个麦穗,只许采摘一次,找到一个足够大的,足以使你不会后悔的那个麦穗吧。
他的学生将要面临决策和选择,可以把宽阔的麦田大致三分,在三分之一内,不急着摘取麦穗,只是观察以积累判断的经验,如果此时摘了最大的,等到后来再发现更大的就会后悔;如果,在第三部分之前没有选择,就可能错过了最大的而悔之晚矣;最佳的策略就是在第二个三分之一内选择,此时已有了之前的经验而使得判断准确,又避免在后三分之一时感受局促和紧迫。
&&&&苏格拉底做到了:其一,使年轻人有安全感,从而乐于求助;其二,包容、接纳,而使得年轻人有实践恋爱的机会,以为婚姻做好准备;其三,他是卓越的向导,年轻人因为有他而智慧,而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
4.何时开展性教育?
食色性也。性教育并非是在一个规定的节点来做的工作,而是贯穿于全部生活过程中,它随时随地可以成为探讨的话题。在孩子提问的时候,它已成为性教育的开始。为此,家长要做好提前的准备。
5.附录1(优酷——1分钟性教育)。
6.无法杜绝禁果,却可以为自己的安全、幸福承担起责任和规划。
美国一些学校在初中的性教育课上,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了一个“专门用于性教育的洋娃娃”,这个洋娃娃需要“定期喂奶”、服侍它“大小便”,否则就会发出令人烦躁不安、婴儿哭闹的声音,教师让每位同学把“洋娃娃”抱回家抚养一周,不得有误,并且有仔细的护理记录。其目的就是想加强学生性行为的责任感。性行为很可能会有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出现“子代”的人,一旦这个结果出现,你必须承担起责任,抚养洋娃娃就是训练你抚养孩子的责任与能力,若你不想抚养孩子,那么就在性行为方面要小心谨慎。对比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性教育、媒体导向确实不够完善,要么避而不谈、视之如洪水猛兽,要么是说教式的、禁令式的刻板信息。我们首先缺失的是加强性行为的责任和后果的承担教育,其次是性保健知识以及避孕知识的教授。
5.关系第一。
(1)无条件地接纳、陪伴是最好的关怀。(我们需要合作,而不是对质)
我们给了孩子一个交流合作平台。在这里,有充分的安全感,大家合作完成充满情趣、启迪心智的活动。让孩子们来到这里时没有任何压力,说他们想说的话,完成他们想完成的梦想。我们无非是提供给他们材料、技术、建议、机会,以及与别人对话的氛围,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最想要的事情。
(2)“学习”的本义。
最先拿“学”和“习”两个字说事儿的是孔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很多人据此理解为“学习并随时地复习,不是很开心的事情吗”,这实在是小瞧了孔子。
“学”字考:
“学”,金文,会意字:
“双手构木为屋,小子悠然其中。”小孩为什么在教室悠然自得?为什么不去游乐场?孩子为什么坐得住?不是为了“振兴中华”,而是这里有趣儿、好玩儿,孩子有无限的好奇心!这是一种“适宜收集信息的心境”。
“习”字考:
&&&&习字的甲骨文
《礼记·月令》:“鹰乃学习”。习是会意字:“晨曦微露,小鸟数飞”。
“习”的本意:“晨曦微露,小鸟数飞。”小鸟夜盲,晚上不敢动弹(掉到窝外就没命了),“窝了”一夜浑身上下哪儿都难受,太阳一生出来,便抻抻懒腰儿——扇翅膀,越扇越舒服,越舒服越扇——以致肌肉丰满、羽毛丰沛,最终自由翱翔于天际。它的意义在于,小鸟因此获得了生存的条件、自由的空间,实现了“趋利”的最大化。
学习乃是生命的本能,是基因中蕴含的宝藏,激发它、挖掘它,并善加利用乃是教育任务所在。
小鸟为何要“数飞”?其动机绝非为了“振兴中华”,而是因为舒服、好玩儿,但目的却是为了生存。由于舒服,越舒服越飞,越飞越舒服,最后一飞冲天、自由翱翔。&
“学习”的本意就是:以安全感为基础,以快乐为动机,以成就感为动力,最终获得能力和自由,这是一种快乐心境状态下的行为。
&&&&全身心地投入到倾听,透过倾听,设计后续的支持和帮助。不是注重在问问题,而是著重在听孩子的问话和陈述。我理解了,同时要让对方知晓我理解了,如此,倾听就是构建合作关系最关键的沟通桥梁。
(4)赞美——振奋性的鼓舞和正向强化。
1)只要是表达对学生的支持都算是一种振奋性的鼓励。
2)赞美对的、建设性的那一部分。有机会就鼓励,但要符合实情,不要过度或虚假的鼓励。
范例:哇!真好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很有创意,想出这个好办法
3)对于学生表现正向之力量、资源的地方,咨询师随时给予鼓励、赞许。
4)赞许的项目原则上三至四项,每个赞许都是学生陈述明确的行为表现。
5)可以用来赞许的一些特征;
① 行动:表示勇气、稳健的性格、妥协、大幅度的行动等。
② 努力:表示力量、挑战、成长、计划等。
③ 承诺:显示忠诚、尽力、奉献、挚爱献身的行为等。
④ 态度:反映宽容、接纳、弹性、常识、有助益的等
⑤ 想法:是有创意的、正向的、理性的、敏感的、有洞察力的等。
&&&&⑥ 愿望:是现实的、健康的、有常识的、成长的产物等。
⑦ 决定:基于判断力、结果、机会、选择等。
⑧特质:是成熟的、机灵的、睿智的、同理的、合作的等
&&&&赞许要看学生的反映,以了解赞许对学生的意义,如点头、微笑表示同意和接受,如果没有获得同意。咨询师找机会修正,必要时下次咨询时再给。
(5)例外询问(exception&questions)
① 凡事都有例外。
② 例外是指那些在当事人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当问题可以合理地期待它发生,但是,不知怎么却没有发生。例外也是问题严重程度比较轻微的情况,例外也可以是假设问题解决的景象中之解决方法或行动。
③ 当事人所抱怨的问题一定有例外存在,只是被当事人忽略,咨询师的责任是协助当事人找出例外。引导当事人去看抱怨的问题没有发生或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④ 利用当事人的资源,从当事人所抱怨的问题例外之中企图寻找协助当事人的解决方法,因此,可以增进当事人的自信与自尊(self-esteem)。
⑤ 利用当事人自己的解决方法,建议其执行比较容易。
⑥ 探讨例外,可以协助当事人成为更觉察到他们现在和过去与他们目标有关的成功经验(De&John&&&Miller,1995)。
《论学习动机》
孩子原本有无限的好奇心,同一个故事要纠缠着妈妈讲无数遍,有无限奇妙的话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可是后来,为什么孩子不再问?为什么孩子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如饥似渴地学习?到了青年、成年时节,有太多的人整年都不会再去读一本书?
1.学习的内在动机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强调大脑认知系统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也是指导人们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之一。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学习并不是从大脑的认知系统开始的,而是从情感系统开始的,正是情感系统决定了某项学习任务是否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研究人的情感系统之前,还是要简单提一下“动机”这个概念。动机是指个体想要做某事而在心理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个体在做某种决定所产生的念头。动机促使着我们每天去工作,驱使我们去学习新的事物,鼓励我们在失败的时候再试一次。
  关注学习、着手一项任务并完成这项任务的动机,是情感系统的固有能力。换句话说,内在动机来自于有机体的情感系统,当这些系统受到积极的刺激时,人们就会为了妥善处理自己的学习并保持良好的进展而努力工作。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激发你的动机。我们经常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不过,虽然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师不能激发,但教师还是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流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地内在学习动机的。
中国教育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是一个典型的伪命题,就是这样一个命题使孩子在接受教育初期被强加了超负荷的信息,损害了兴趣,挫折了内动机。
&&&&许多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体格的强大反而失去了生存的力量感和价值感。片面的生活击碎了儿童独立的力量感和价值感,大人们常常责怪儿童不能自发地、完全地忘情地投入学习,却不知始作俑者恰恰是家长与体制的“教育”的结果。学生从事学习的最大动机是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分数”,“分数”成为了一种劳动所得的薪酬,学习过程就是对“分数”这一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此情境下,学生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分数上面,逐渐疲惫、倦怠,逐渐远离幸福的童年。这与西蒙·微依对工人工作状态的描述如出一辙:“如果,有一种状态,全然且持续与金钱相挂钩,那就是薪酬,尤其是从计件工资迫使工每个工人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铜板的数目上以后,拔根状态是最为沉重的疾病。”
2.什么是外在动机? 
外在的动机是因为被许诺会提供一个实在的、适销对路的奖励,而后出现的动机。它是一种因为承诺了一个物质结果,进而萌生出的、要求做某件事的愿望。
一张小红旗儿是典型的外动机,它的使用可以彻底地影响期望、爱好和习惯的形成,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单一的事件危害。
大学生活的4年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的4年。学生是外动机推动学习12年,到大学的时候动力耗竭。美国学生是用12年培养内在动机,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的学。
成功的教育应当是教给孩子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有的东西进行自由想象和组合,他们就会利用这些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生活中加以利用。
美国小学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的小学教育把知识当成了填鸭的体重增长剂,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
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在哈佛一天四小时觉,否则完不成作业;一天四大杯咖啡,否则熬不住;凌晨四点图书馆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哈佛的学生哪里来的劲头儿?——内在的动机。而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仅仅限于学习本身,而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却被剥夺了),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
《爱情心理学》【美】罗伯特&J&斯滕伯格&&凯琳&斯滕伯格
《情种起源》【美】海伦&费舍尔
《共情时代》【荷】弗朗斯&德瓦尔
《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的应用》台湾许维素
《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
《谈修养》朱光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与人和不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