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手机倒闭了吗是不是倒闭了买个零件都买不到

国产手机倒闭有很多死法 iuni穷死了
  作为一家初创手机品牌,iuni在过去不到3年的时间里换了3个老板,但市场只给了iuni总共3次换人的机会。
  2015年8月份,iuni第三次换帅,童合心临危受命成为新任CEO,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童合心还有另一个身份&&iuni创始人之一。
  随后不到1年时间里,iuni重整旗鼓,打着&纯简白&的口号,再次加入到国产甚至是海外市场的竞争当中,只不过这种局势连1年时间都没有维持下来,这家由金立投资,但却保持着独立运营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被传出了破产清盘的消息。
  人事变动犯了大忌
  iuni之前,已经有手机厂商先后倒下,这其中既包括诺基亚这样的百年巨头,也包括夏新、天宇这样曾经在市场红极一时的本土品牌,当然也还包括大可乐,100+这样的互联网品牌。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近两年发布的《中国国产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国产手机厂商规模在不断缩小,截至2015年10月,智能手机市场参与竞争的厂商,最低时仅有59家。
  国产手机市场进入了寒冬,洗牌是大势所趋,但iuni的问题还得加一笔失败的人事变动。
  一家初创手机品牌连年换帅,这在手机行业当中并不多见,而换帅的直接导致企业品牌定位的频繁改变。
  从最初的&有品青年&到后来的&女性手机&再到&纯简白&,这样的变动既会导致市场和投资人的不理解,也会冲击到粉丝群体的价值观,甚至可能连自己的员工都搞不清楚,iuni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又会坚持多久?
  童合心回归时,员工们在嘀咕,&童总,我不希望今年给你开欢送会&,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内部员工对管理层频繁变动的迷茫和安全感的缺失,用比较洋气的词形容叫做,&军心不稳&。
  对于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变动,童合心说&我不甘心&,因为最开始&生来纯净、不忘初心&等方向,就是创始团队一起定下的,但最后却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离开,而未能坚持下去。
  牺牲了太多利润
  利润微薄甚至是负利润已经成为国产手机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一些厂商公开表示,&赔钱做手机&。
  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是乐视, 去年乐1S发布会上,官方公布BOM成本,每台设备赔211.6元,而根据乐视2015年12月份公布的78万台销量,当时乐视1S这一条产品线,就搭进去1.65亿元。
  相比之下,iuni也摆脱不了硬件赔钱的尴尬,而这也是为了一炮而红,强调性价比的代价。
  2014年,iuni率先在产品上引入2k分辨率屏幕,正式推出iuni U3旗舰,搭载骁龙801处理器,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电池容量为3000毫安时,3GB RAM和32GB ROM,而这样的配置,价格却只有2000元,而当时的2K分辨率产品,价格基本上都在3000元以上。
  当时的CEO何骁军说过,&硬件成本手机赔钱的,所以要走量来提升供应链方面的议价成本,同时延长生命周期&。
  iuni u3牺牲了多少利润,可以对比一下2015年8月份发布的zuk z1,这款产品屏幕不及iuni u3,处理器一致,摄像头和电池以及存储做了加强,而这台晚了近1年上市的产品,售价却是1799元;再对比发布相对早一点的锤子T1,处理器和iuni u3一样,屏幕只有1080p分辨率,其它方面甚至还不及iuni u3,售价则跑到了3000元以上。
  乐视硬件赔钱,却在生态上尝试获得营收,贾跃亭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乐视会从后续的源源不断的服务当中,能够拿到合理的企业利益&,但生来纯净的iuni却没有这样的机会,拒绝预装的做法直接堵死了靠ARPU值后向收费的可能。
  童合心回归的时候,也尝试着改变这个局面,iuni N1线下品鉴会,童向高通吐了一肚子苦水,号召中小厂商放弃高通方案,尽管理由是无法保持系统更新节奏,功耗和性能也不够好,但实际上,在调整的过程中,iuni没有告诉外界的是,从拉高通来站台到投入联发科的怀抱,压缩硬件成本也是转变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品牌又打到了线下
  iuni的创始团队们在一开始就力图撇清和金立的关系,对于金立,iuni只认投资方和社会服务渠道。
  品牌发布会上,何骁军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iuni不是金立的子品牌,金立只是iuni的投资方,iuni一切都是独立的,包括人员构成,品牌运营等&。
  关键性的渠道资源上,iuni选择了第三方,而放弃了金立,也正是此举,让iuni陷入了巨大的被动。
  2015年,电商渠道的强势崛起在不断的对手机品牌自有渠道进行分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品牌都在尝试转型,典型的趋势就是向线下渠道扩张,在这方面小米、联想等厂商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作为互联网品牌的代表,小米老板雷军在2月份的发布会上就表示,&未来将把小米之家由服务店升级为线下零售店,并拓展至全国200只300家的规模&。另外,小米也已经和迪信通等零售渠道展开合作,尝试店中店的销售模式。
  与此同时,联想也于去年开启了线下渠道的整合,并在今年将旗下互联网品牌ZUK收回,由联想移动业务集团负责,为来ZUK手机将会和联想的PC、乐檬手机、摩托罗拉手机一样,进驻联想线下渠道。
  iuni的尴尬是,撇清和金立的关系的做法,使得在渠道资源上得不到支持,无法共享金立搭建起来的社会渠道,而基于线上渠道的固定套路,又限制了iuni销量的提升。
  在线上,iuni不多的渠道合作是和京东签署JDPhone计划,但加入JDPhone计划的厂商,都没有在这项合作中拿到喜人的成绩,这方面也没有什么耀眼的数据,倒是今年以来的京东包销计划很有声量,比如乐视和京东签署的600万台包销,Zuk Z2拿到了900万台的包销订单,360则是拿到了400万台,遗憾的是,iuni作为比较早加入JDPhone计划的品牌,却未能赶上这一波包销计划。
  金立活着就得牺牲iuni
  iuni低调的&死了&这让人感到意外,更让人意外的是iuni的直接&死因&&&穷死的。
  尽管官方从未透露过金立在iuni身上砸了多少钱,也没有介绍霜梅入主iuni的时候,带来了多少的投资,但可以肯定的是,烧了3年的资本之后,iuni的现金储备不够了。
  一位接近iuni的前员工表示,&iuni之前的一些错误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现在的老板不给批钱,什么也做不了&。
  对于iuni来说,最大的困境是走内部集团不批钱,找外部投资又各种碰壁,据了解,在像霜梅这样找外部投资这件事情上,&据说是刘总(金立董事长刘立荣)的条件太高,没谈妥&,期间,也有传闻iuni将被360收购。
  作为资方,金立不给iuni追加投资的核心原因,是因为金立本身正在忙着转型,这个过程一方面需要大量了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还涉及到金立品牌的长远发展,摆在金立面前的是,急需改变自身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而不是搭手去盘活iuni。
  今年2月份,金立在MWC展会上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新旗舰S8,同时公布全新的Logo和&科技悦生活&的slogan,尝试逐步的摆脱过去刘天王时代那种&金品质、立天下&的老旧形象。
  据了解,过去两年时间,金立先后投入在市场方面的资金超过8亿元人民币,刘立荣还表示,未来将持续投入10亿元资金来推广品牌,停止对iuni的追加投资,实际上就是战略放弃&&金立选择了把希望放在了自身的转型之上。
  一个更令人唏嘘的传闻是,iuni今年的两款新品都已经研发出来了,不过由于品牌遭弃,&新品估计要给金立用了&。
责编:黎晓珊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金立iuni的离场,只是揭开了国产手机倒闭的序幕
本周,IUNI疑似倒闭的爆料狠刷了一把存在感,这个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的手机品牌是金立旗下的子品牌。没有跻身进入过主流手机市场就已经要匆忙离场。据@哲学数码爆料称,近期有网友在百度贴吧称IUNI员工已全部离职,或将在近期宣布破产。这则消息来源于贴吧,真假尚不可知,不过马上引发了业内人士的侧目。媒体马上跟进报道,发现成立于两年前的iuni手机确实于本周宣布大裁员,裁员比例超过60%。此番裁员之后,iuni手机仅剩几十人,这几十人被留下服务iuni手机的海外市场。不管怎么说,iuni品牌在国内市场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成立于2013年10月的手机品牌是金立投资设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定位年轻人用户群。从创立开始就波折不断,运营一年就由于业绩不佳,在2014年底被投资方更换了CEO,由时任小艾手机的CEO霜梅出资继续运营iuni,转向定位女性手机,但不到半年时间,由于定位与金立产生分歧,2015年年中霜梅离职。之后,前金山词霸COO、iuni的创始人之一童合心接任至今。尽管这样,也没有扳回颓势。根据媒体报道,童合心接管iuni后推出的全新产品iuni N1卖的并不好。从京东、天猫及iuni商城的销售数据来看,截至目前,销量不到万台。裁员离场只是时间问题。iuni的黯然离场,甚至没有激起除了业内人士外的市场反应。事实上,近两年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中小手机品牌的存活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在iuni之前,曾经火过的大可乐手机也不得不破产收场;ZUK回归了联想;360手机品牌统一; 据工信部统计,到2013年已备案的国产手机生产企业超过700个,可目前市场在售的手机品牌却不到20个。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金立子品牌iuni的离场,只是揭开了国产手机倒闭的序幕 - 今日头条()
  本周,IUNI疑似倒闭的爆料狠刷了一把存在感,这个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的手机品牌是金立旗下的子品牌。没有跻身进入过主流手机市场就已经要匆忙离场。据@哲学数码爆料称,近期有网友在百度贴吧称IUNI员工已全部离职,或将在近期宣布破产。这则消息来源于贴吧,真假尚不可知,不过马上引发了业内人士的侧目。媒体马上跟进报道,发现成立于两年前的iuni手机确实于本周宣布大裁员,裁员比例超过60%。此番裁员之后,iuni手机仅剩几十人,这几十人被留下服务iuni手机的海外市场。不管怎么说,iuni品牌在国内市场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成立于2013年10月的手机品牌是金立投资设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定位年轻人用户群。从创立开始就波折不断,运营一年就由于业绩不佳,在2014年底被投资方更换了CEO,由时任小艾手机的CEO霜梅出资继续运营iuni,转向定位女性手机,但不到半年时间,由于定位与金立产生分歧,2015年年中霜梅离职。之后,前金山词霸COO、iuni的创始人之一童合心接任至今。尽管这样,也没有扳回颓势。根据媒体报道,童合心接管iuni后推出的全新产品iuni N1卖的并不好。从京东、天猫及iuni商城的销售数据来看,截至目前,销量不到万台。裁员离场只是时间问题。iuni的黯然离场,甚至没有激起除了业内人士外的市场反应。事实上,近两年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中小手机品牌的存活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在iuni之前,曾经火过的大可乐手机也不得不破产收场;ZUK回归了联想;360手机品牌统一; 据工信部统计,到2013年已备案的国产手机生产企业超过700个,可目前市场在售的手机品牌却不到20个。原本乌泱泱标榜互联网手机的品牌们,除了小米,如今大多数都难言成功。互联网手机的翘楚小米从去年开始被不断唱衰,出货量也被华为超越。锤子、nubia、ZUK等品牌甚至都没有能拿的出手的出货量数据。整个行业都将迎来最艰难的时刻。低端退位潮即将爆发国产手机乘着互联网东风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未来只有具有品牌认知度的热销型和重点关注机型才能生存下去,习惯做机海战术、价格战的一些低端手机品牌好没有自己专利技术的互联网手机,已经没有市场。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岁智能手机用户增幅比去年下降2.3%,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都经历了小幅度的下滑,一方面是受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带来的消费萎缩影响,一方面,和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达到饱和也有关系。经过5年多的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由2011年的1.2亿部升至2015年的4.7亿部。这期间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大量手机品牌的诞生,2013年,由于运营商政策性拉动下的中低端智能机快速普及,那时千元机一直占据着市场大头,不过在2013年达到顶峰后市场规模逐渐缩小,相应地,中端机与高端机的市场比重逐步增大。这个趋势到今年以来越演越烈。初次购买智能手机的人群越来越小,新增市场已经完全变成换机市场。而这个阶段的换机市场是追求高品质而不是数量,对于二次换机的用户来说,换机是对更高的使用体验的追求,一般会拉高用户的消费标准,这类需求拉动的将是中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对于中高端定位的手机来说是利好,但是对于定位是在消费能力不强的年轻人群的低端手机来说,却是灾难——它们的目标用户已经成长到需要更高端的产品,但它们还停留在原地。近日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一份数据就公布了2016Q1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情况。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前五和市场份额前五名的品牌均是华为、OPPO、小米、vivo和苹果。元的手机市场中,OPPO和Vivo大量挤压了互联网品牌手机的生存空间。并且它们的份额还在不断的增长。这也就从两方面对国产互联网手机品牌产生了双面夹击。在中低端市场,他们线上渠道干不过小米,线下渠道干不过OPPO、Vivo,在高端市场,技术、产品和品牌认知度统统拼不过华为、三星和苹果。仅靠讲情怀,讲故事,基本已经很难撬动用户和市场,最后面临的仍然是无法躲避的被淘汰的命运。渠道回归,手机行业重回重模式从今年Q1的出货量表现来看,排名前五的品牌中,除了小米和苹果两家之外,华为、OPPO、vivo在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方面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而OPPO和Vivo的增长,表明了在营销投入和线下深耕的重要。这也表明,传统的手法其实在手机销售上,还是具备优势的。而这个信号也表明,接下来的这几年,国内的手机行业将重回重模式,渠道和大手笔营销、研发投入,一个都不能少。OPPO和Vivo这两家厂商都以中国年轻人群为销售目标,并乐于斥巨资赞助热门电视娱乐节目。OPPO就经常性的出现在湖南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而冠名热门节目的投资,基本都是天价。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华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营销投入也是不遗余力,不仅请了梅西代言,还请了好莱坞巨星斯嘉丽·约翰逊与亨利·卡维尔,线上、线下、电视广告、车载广告样样不少。在线下渠道铺设上,厂商们也在火力全开。华为发布“千店计划”,全国各地大规模与零售商开设合作实体店;而乐视、360分别与迪信通、爱施德等卖场合作;金立正计划将四到六线城市的销售门店从7万扩张到10万个,导购员从4万名增加到5万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旭东同样表示:“过去zuk是100%线上品牌,而今年会开拓线下渠道,未来可能会以线下为主。”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成熟市场的容量日趋饱和,增速放缓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想要实现在跨越,除了在营销和渠道上大手笔投入外,研发也是重中之重。余承东曾在专访时表示,“华为的研发投入比中国手机厂商加起来再翻几倍还要多。”依照华为的惯例,每年会将10~15%收入投入研发,华为终端在2015年的收入超过200亿美元,也就是说,2016年,华为终端的研发资金将达到20亿~30亿美元。就算其他家没有华为的大手笔,即使研发预算只占华为的零头,也够小品牌们咋舌了。小家小业的还真玩不起。手机行业的门槛已经被越垒越高。未来手机市场会是寡头为主的时代尽管本季度前五名中,本土品牌就占据了三个名额,但苹果手机继续在高端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其市场份额在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250元)以上价格段的智能手机市场高达86%,其后的三星占12%,华为占2%。这个数据也传递了一个信号,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并不是那么好抢的。特别是接下来越来越难通过硬件实现差异化的情况下。手机生态和增值服务将以及品牌等软实力上的比拼将成为未来的制胜关键点。真正的赢家也会在目前已经建立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中产生。占据优势的品牌会越来越强势,未来手机市场会是寡头为主的时代。而且,目前也不具备像小米刚出来的时候的市场环境,当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处于上升期,小米可以凭借它的革新者角色和销售模式赢得市场,华为可以背靠集团强力支持,不断试错,凭借研发能力和产品上位。现在智能手机市场日渐饱和,增速已经放缓。IDC亚太市场高级分析师Tay Xiaohan认为,智能手机市场很难再出现新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手机品牌。小众的手机品牌想要挤进前列,越来越难。互联网手机红利期早已过去,连小米目前都还陷在其中遭遇了危机,更不用说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了。所以,现在还活着的厂商们必须不断想方设法,以不同的方式持续吸引消费者。而大部分国产手机品牌要想生存下去,除了在产品自身寻求差异化外,还需要在渠道、供应链、营销等多个环节一起发力。但能够具备这种实力的品牌只是少数,iuni的离场,只是揭开了国产手机倒闭的序幕。【潮起创始人,每篇评论在全网络平台覆盖300万人以上,微博@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订阅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ityubin』】
金立,自己都这样,还了子品牌
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就知道堆料的公司,注定走不远。
真心可惜的一个品牌,U3用户,三天前退役成备机,其实手机性能还是不错滴,特别是WIFI信号接收能力居然可以秒杀我刚入手的小米5。关键是金立对子品牌的投入没有华为和步步高多,盼星星盼月亮的u4迟迟不退出,可惜了
iuni的死,源于金立逼走何骁军,
不管什么行业,终将是一部分人哭一部分人笑
这个牌子出来的时候配置确实厉害,金属机身,801cpu,光学防抖,3G,1080屏幕,价格一千多,比小米便宜,但是京东开售后,看评价各种差评,充电死机什么的都有,就没兴趣关注了。
人家iuni都辟谣了,媒体还在这里瞎bb
金立还没有倒闭?
这种杂牌死的越多越好。。
我曾经预约过,8月预约,11月才发货,谁要啊
潮起创始人,知名科技自媒体人
36氪,关注互联网创业
《IT时报》创刊于2004年3月,以推动城市信息化为宗旨,积极而细致地关注信息社会脉动,以敏锐视觉和轻松解读报道城市文明的数字化进程。
是互联网IT新闻业界的后起之秀,是国内领先的即时科技资讯站点和网友交流平台。
科技新媒体,只讲故事,不讲道理。微信公众号:bianews8。
创业服务第一平台,让创业之路不再困惑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立德财富 倒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