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是买主动降噪 被动降噪好还是被动降噪好一些呢?

&&|&&责编:于梦琦
&&&&的降噪方法有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种。被动降噪通常是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的空间来阻隔外界的噪音,或者使用深入耳道的耳套紧密贴合耳道壁来实现隔音的效果。被动式降噪在外界噪音不是很大的时候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遇到比较大且长时间持续的噪音,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主动降噪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主动降噪哪家强?&主流大推荐&&&&主动降噪耳机其实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反相的声波来中和噪音,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随着降噪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目前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主动降噪系列耳机,可以消除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多的噪音。对于经常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公交等噪音比较大的交通的工具的人来说,主动降噪不仅能让用户能够真正安静地聆听音乐,而且对保护听力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次我们就为大家推荐几款市面上主流的主动降噪耳机,这些耳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降噪功能强大之外,在音乐播放方面的表现也相当出色,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希望读完这篇文章后,能为大家在购买主动降噪耳机的时候提供一些帮助。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类型 佩戴方式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其他小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219952696239971580839991178910869耳机还是选低噪音的好-智慧生活网
&网讯: 耳机还是选低噪音的好,目前,市面上的降噪耳机,主要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被动降噪就是指当我们将耳机戴在头上之后,通过特殊材质和技术的运用,将外界的声音与我们的耳朵进行隔绝处理。目前大部分的耳机都使用的是被动降噪技术,甚至许多厂商将自己的被动降噪技术描绘得神乎其神,但其实都只是增加了一层泡沫而已。
  而另一方面,主动降噪技术则通过更有趣的方式来抵消声音,通过内置的芯片计算出与噪音相反的波,然后通过高还原度的声音来与噪音声波互相抵消。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主动降噪还是被动降噪,只要达到目的让我们更专注的欣赏音乐,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下面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看看市面上那些最好的降噪都有哪些。
  1、飞利浦Fidelio NC1
  参考价格:290美元(约合人民币1890元)
  飞利浦通过NC1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降噪方式,虽然它并不是高大上的无线耳机,但是并不妨碍它进入榜单。NC1的售价299美元(约合人民币1950元),与Bose
QuietComfort 25的价格相仿,但是NC1提供了更紧凑的体积、更好的舒适度以及更长的续航时间。
  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我们还能额外获得30小时的续航时间,NC1提供了性能、舒适度的最佳平衡。
  参数:重量335克、线长118cm、频率响应7-25000hz、107分贝灵敏度、16欧姆阻抗;
  优点:出色的声音平衡、做工优秀、续航时间长;
  不足:偶尔漏音;
  2、Bose QuietComfort 25
  参考价格:260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元)
  如果你原来是Bose QuietComfort 15的粉丝,那么一定不会错过最新的QuietComfort
25。Bose在商业降噪产品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像QC15这样的产品已经成为了市场上最佳的专业降噪产品。
  全新的QC 25获得了许多用户的好评,只不过全新的外形设计让许多用户颇有微辞。作为300美元级别的降噪耳机,QC
25提供了非常好的ANC音效,并且续航时间也让人满意。同时不支持无线同样成为了缺点。
  参数:重量190克;
  优点:声音饱满、降噪效果出色;
  不足:价格偏高;
来源:/wearable/2.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3293|回复: 29
关于封闭耳机,半封闭耳机的被动降噪功能。我发现很多人有误区
连续问过两个问题。就是封闭耳机和半封闭耳机的对噪音的抵抗能力。
但是我发现很多人认为。。封闭耳机,和半封闭耳机,仅仅是结构。和降噪一点关系没有。
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啊。
现在摘录一段拜亚动力官网对半封闭结构的dt880的介绍。。
大家注意我
“DT880,白金级半开放式耳机,完美组合了开放式及封闭式耳机的优点,
平衡降低环境噪声,
保证声音平滑自然,细腻演绎每个音符,高频部分清澈透明无杂音,中频精确具说服力,低音丰满而不夸张,这就是人人梦寐以求的耳机,头箍松紧可以调整,通常专业级的头箍压力会大一些,但我们的设计师经过精心测试,将DT880耳机定位在长时间配戴也不会感觉到不适,单侧导线和延长线的配备令用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附送的真皮储存包保护你的耳机远离灰尘。“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啊。
那个··不明白··半开放··有降噪能力?
我引用的是官网的介绍。
其实我感觉这个事情很简单啊。
把耳机设计成封闭的,本身就是因为因为被动降噪的考虑啊。
但是封闭的环境,肯定不利于声音的自然发散。所以对音响效果要求极高的
高档耳机基本是开放式的。
但是环境噪音,永远是不能逃避的问题。所以就有了半开放式的作一个妥协。。
另外,你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专业监听耳机,全部是封闭式的。
因为监听最重要是听清楚。而不是美化声音。所以去掉干扰噪音就更重要。
dt700, k271s. hd281. ATH m50
全部是封闭式的。主要就是为了降噪
明白了··全封闭就是隔绝外界噪音··
开放式就是为了耳机发出的声音更开放··
半封闭··就这折中的办法了··
这个好象是常识吧 [s:5]
高档耳机几乎都是封闭的,另外也不懂楼主想说啥 [s:5]
引用第7楼massive于 12:18发表的 :
高档耳机几乎都是封闭的,另外也不懂楼主想说啥 [s:5]
不是吧...[s:6]
封闭耳机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隔音,半夜我看片都引了一宿舍都起来了,声音也没开多大
引用第7楼massive于 12:18发表的 :
高档耳机几乎都是封闭的,另外也不懂楼主想说啥 [s:5]
请问你说的那些高档耳机是封闭的?
森海,高端全是开放,大奥也是
拜亚,就880是半开放,剩下全开放
akg,k701,k601, k1000 都是开放的
koss,都是开放的
只有铁三角的高级货有封闭的。不知道效果如何
引用第9楼skywalker410于 12:31发表的 :
封闭耳机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隔音,半夜我看片都引了一宿舍都起来了,声音也没开多大
估计跟你看的片子内容有关系。
全封闭听起来比较爽
引用第9楼skywalker410于 12:31发表的 :
封闭耳机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隔音,半夜我看片都引了一宿舍都起来了,声音也没开多大什么片子这么有魅力??
引用第10楼bionassy于 12:53发表的 :
请问你说的那些高档耳机是封闭的?
森海,高端全是开放,大奥也是
.......铁家的L3000没有毒到我,可能原因不在耳机上
其实很多专业监听耳机被设计成封闭结构,并不是为了降低外部噪声,而是为了防止耳机里面生意漏出去~~比如K271、7509等
这些录音用监听耳机采用封闭结构,是为了在录音时,防止耳机里面的生意被话筒收录进去~~
引用第10楼bionassy于 12:53发表的 :
请问你说的那些高档耳机是封闭的?
森海,高端全是开放,大奥也是
R10 L3000(G) ED7/9 D7000
监听耳机仅仅只是为了听得更清楚么?
我以为监听耳机是尽可能的做到还原真实哦。。
表把“监听”两个字看的太神奇了~~
Powered by&&[&& 原创&&]&& 作者:&&|&&责编:王乐
&&&&分为主动式降噪和被动式降噪两种。被动式降噪利用物理特性将外部噪声与耳朵隔绝开,主要通过隔声材料阻挡噪声,对高频率声音非常有效,一般可使噪声降低大约为15-20dB。这种方法原理简单,降噪成本低,但效果略为逊色,且由于使用了高密度的隔声材料,耳机较重佩戴不舒服。隔音耳塞就是被动是降噪原理&&&&我们可以看见的大多数便携式隔音耳机产品都是这种被动式降噪方式,和封闭式耳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噪音,但却没有办法来中和噪声达到安静的聆听效果。被动降噪的优势是降噪空间大,对于高频信号的隔绝效果好,比如公路旁边的隔音板。但是,对于小空间的低频噪声来说,像空调工作噪声、飞机发动机噪声等噪音则效果大打折扣。全罩式封闭便携耳机也是被动降噪原理&&&&主动降噪概念是公司创始人Amar&G.&Bose博士在一次飞行旅途中由于受不了飞机噪音而提出的。1989年,BOSE主动降噪耳机推出,但主要用于商业以及军用战场上,真正量产到民用还是在2000年。之所以要采用主动降噪耳机,一方面是因为某些噪音是无法通过物理方式隔绝的,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噪音来自于多方面,我们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来进行降噪。BOSE公司创始人Amar&G.&Bose博士&&&&其实主动降噪的理论十分简单,“声波”是我们中学物理课程中都会学到的理论。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的振动来实现,波与波之间如果呈反相则会在理论条件下实现抵消。这就好比平静的湖中两组不同方向的波浪相互抵消一个道理。主动降噪示意图&&&&主动降噪的原理在于首先要收集噪音的波型特点,然后通过内置的处理芯片运算出反相的波,再通过高还原度扬声器相抵消。所以主动降噪系统必备的设备有拾音器、处理芯片、扬声器,每一个部分都要保证高质量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故成本上就要比传统非降噪设备高。
产品类型 佩戴方式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硬件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219952696239971580839991178910869不行不行,再好的主动降噪耳机对人声也真没辙
主动降噪耳机为什么对人声降噪效果不好?
Liu Tone,声学科研狗
看到的几个答案都不太准确,没空细说,简单说说。
第一个问题,既可以算技术原因也可以不算技术原因。
为什么说算技术原因:
市面上的主动降噪耳机降噪频段确实集中在 1kHz 以下的低频范围,一般有效的上限范围在几百 Hz,因此覆盖不全语音频段,对语音噪声降噪效果不好。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与噪声信号相位相差 180 度的反相信号与原信号进行叠加抵消,因此对于相位比较敏感。而在耳机和耳廓 / 耳道形成的狭窄闭空间内,不可避免地由于人耳个体差异或佩带差异会引起相位的偏差,注意此时波长较长的低频成分的相位相对高频成分更加稳定。举栗来说,波长 3m 多的 100Hz 噪声信号和反相信号,两信号之间相差了 3cm 的话,相位的差异不足 1%,但换作波长 30cm 多的 1000Hz 噪声信号和反相信号,相差 3cm 那相位就差了将近 10%,如果偏差再大一些或频率再高一些,完全有可能设计为反相的信号在偏差下反而变成了同相的信号,变成了增噪。所以,越高频的成分越容易出现不减反增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主动降噪不往高频做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主动降噪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做到高频,因为中高频的噪声用传统被动方式做就好了,效果一点不差,不需要非得主动降噪。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阅 innerfidelity 等网站自己做的测试数据,像入耳耳塞这种,结构本身的被动隔声效果在中高频轻轻松松就能有 30~40dB。
另外,语音信号本身变化较快的特点也可以算原因之一,不过个人认为只能算次要问题,因为语音信号的变化还没快到像脉冲声(枪声炮声撞门声)那样让主动降噪电路来不及反应。
为什么又说不算技术原因:
如果能为每个人根据耳道结构佩戴习惯专属定制专属调试,对特定结构的中高频相位做精确估计,那高频想做主动降噪也不是问题。
第二个问题,现在市面上用的几乎都是模拟电路,前馈 / 反馈两种方式,或二者混合的 hybrid 方式,没什么用数字电路的。因为数字电路存在延时、AD/DA 噪声等问题。高频效果不好和用数字电路还是模拟电路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降噪与被动降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