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一道大学物理题 高二物理动量定理理 题3-1

2015年高考物理选修3-5-动量、原子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5年高考物理选修3-5-动量、原子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5年高考物理选修3-5-动量、原子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动量专题(2015新课标I-35(2)).【物理―选修3-5】(10分)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答案】 (& C 2)M&& m & M【考点】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向右运动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却是守恒、机械能守恒,设速度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A的速度为v0 ,第一次碰撞后C的速度为vc ,A的速度为vA1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得:&&&&&&&& mv0 = mvA1 + Mvc1 •••••••••○1 (2分)&&&&&&&&& mv02 =& mvA12 +& MvC12& ••••••••○2 (2分)联立○1○2式得:vA1 =& v0& ••••••○3 (1分)&&&&&&&&&&&&& VC1 =& v0 •••••••○4 (1分)& &如果m&M ,第一次碰撞后,A与C 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如果m = M ,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A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要考虑m & M的情况。& 第一次碰撞后,A反向运动与B发生碰撞,设与B发生碰撞后,A的速度为vA2 ,B的速度为vB1 ,同样有:&&&&&&&&& vA2 =& vA1 = ( )2v0 •••••••••○5 (1分)&根据题意,要求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vA2&& vC1•••••••○6 (1分)&联立○4○5○6式得:m2 + 4mM C M2&& 0 •••••••••○7 (1分)& 解得: m& (& C 2)M ••••••••○8 (1分)& 另一解m&& -( + 2)M舍去,所以m和M应满足的条件为:&&&&&&& (& C 2)M&& m & M •••••••○9 (1分)【2015新课标II-35】(2)(10分)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滑块a、b的质量之比;()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答案】(1) ;(2)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2015重庆-3】. 高空作 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此后经历时间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下落h高度为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可知 ;缓冲过程(取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得 ,解得: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学公式、动量定理。【2015山东-39(2)】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轨道上。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 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碰后AB分别以 、 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碰后B、C粘 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极短。求B、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答案】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2015广东-16】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a粒子( )和质子( )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a粒子和质子A、运动半径之比是2:1B、运动周期之比是2:1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D. 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答案】B【考点】动量;洛伦兹力的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解析】a粒子和质子质量之比为4 :1,电荷量之比为2 :1 ,由于动量相同,故速度之比为1 :4,选项C错误;在同一匀强磁场B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 ,得两者的运动半径之比为1 :2,选项A错误;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 ,得周期之比为2 :1,选项B正确;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f = qvB,得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为1 :2,选项D错误。【2015广东-36】36.(18分)如图18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m,物块A以v0=6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1)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2)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3)碰后AB滑至第n个(n<k)光滑段上的速度vn与n的关系式。【答案】(1)F = 22N& (2) k = 45&& (3) vn =&& m/s& (且n & k )【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02 = mg(2R) +& mv2 得:A滑过Q点时的速度v = 4m/s 在Q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F + mg =&&& & 解得:A滑过Q点时受到的弹力 F = 22N (2)AB碰撞前A的速度为vA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v02 =& mvA2& 得:vA = v0 = 6m/s AB碰撞后以共同的速度vp前进,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A = (m + m)vp 得:vp = 3m/s 总动能Ek =& (m + m)vp2 = 9J滑块每经过一段粗糙段损失的机械能ΔE = fL = μ(m + m)gL = 0.2J 则: k =&& = 45 (3)AB滑到第n个光滑段上损失的能量E损 = nΔE = 0.2n J由能量守恒得: (m + m)vp2 -& (m + m)vn2 = nΔE&带入数据解得:vn =&& m/s ,(n & k)【2015福建-21】21. (19分)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段是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1)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2)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轨道,最后从C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质量 ,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①&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 的最大速度vm;②&滑块从B到C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答案】:(1)3mg (2)① ②s=L/3【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知,滑块运动到B点时对小车的压力最大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 在B点: 联立解得 : FN=3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对小车的最大压力为3mg(2)①若不固定小车, 滑块到达B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可得: 从A到B,根据能量守恒: 联立解得: ②设滑块到C处时小车的速度为v,则滑块的速度为2v,根据能量守恒: 解得: 小车的加速度: 根据 解得:s=L/3【2015北京-17】.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 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轨迹 1 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 2 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轨迹 1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轨迹 2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答案】D【难度】★★【考点】β衰变,动量守恒,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解析】由动量守恒可知,原子核静止在磁场中,发生β衰变后的新核与电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 ,得 ,粒子运动的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新核带电量大于电子,因此 R 较小,知轨迹 2 为新核轨迹,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015北京-18】.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C.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答案】A【难度】★★【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功能关系【解析】从绳恰好伸直到人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向上,故冲量始终向上。此过程中人先加速再减速,当拉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则动量先增大后减小,A 正确,B、C 错误,在最低点时,人的加速度向上,拉力大于重力,D 错误。【2015安徽-22】.(14分) 一质量为0.5 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 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长 物块以vo=9 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 m/s,碰后以6 m/s的速度把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 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若碰撞时间为0.05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答案】(1)&&& (2)&& (3) &考点: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做功等知识。【2015海南-17】(2)运动的原子核 放出 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已知X、Y和 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和 ,真空中的光速为c, 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求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总动能之差以及 粒子的动能。【答案】 , 【解析】反应后由于存在质量亏损,所以反应前后总动能之差等于质量亏损而释放出的能量,故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 ①反应过程中三个粒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有 ,②联立①②可得 【2015天津-9】9.(18分)(I)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侧固定一竖直挡板,A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B球向左运动与A球发生正碰,B球碰撞前、后的速率之比为3:1,A球垂直撞向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两球刚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B碰撞前、后两球总动能之比为&&&&&& 。【答案】4 :1&&&& 9 :5&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子物理(2015新课标I-35(1)).【物理―选修3-5】(15分)(5分)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 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答案】 ek& (2分)&&& -eb (3分)【考点】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动能和动能定理【解析】根据动能定理有: meve2 = eUc , 和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meve2 = h - W0 可得:遏制电压Uc =&& -&& ,结合UC- 图,斜率即k =&& , 截距为b =&& , 可得:普朗克常量h = ek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W0 = -eb .【2015新课标II-35】& 35[物理选修3-5](15分)(1)(5分)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答案】ACD&考点:波粒二象性【2015重庆-1】. 题1图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质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经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a、b为 粒子的经迹&& B. a、b为 粒子的经迹&& C. c、d为 粒子的经迹& D. c、d为 粒子的经迹【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放射线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2015山东-39(1)】.【物理-物理3-5】&发生放射性衰变为 ,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 与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 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b.& 、 、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衰变为 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 的衰变【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因古木样品中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选项a正确; 、 、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 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选项b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 衰变为 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选项c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d错误;故选ac.考点:半衰期;核反应方程.【2015广东-18】18.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 + Y&&&&& +&& + 4.9MeV和&& +&&&&&&& + X + 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X是中子&&&&&&&&&&&&&&&&&& 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答案】AD【考点】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聚变反应【解析】本题中考查了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题目中有原子物理的两个核反应方程,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规律,由第二个核反应方程得到X为中子( ),选项A正确;再由第一个方程得到Y质子数为3,质量数为6,则中子数 = 质量数 C 质子数 = 3 ,选项B错误;两个核反应都产生了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一定有质量亏损,选项C错误;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选项D正确。【2015北京-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 A.&&&&&&&&&&&& B.&&&&&&& && C.&&&&&&&&&&&& D.& 【答案】B【难度】★【考点】原子物理衰变【解析】α 衰变是指某一原子核自发的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并放出α 粒子的过程。可以很容易的选出 B 正确;A 选项为人工转变方程;C 选项为轻核聚变;D 选项为β 衰变【2015北京-17】.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 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轨迹 1 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 2 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轨迹 1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轨迹 2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答案】D【难度】★★【考点】β衰变,动量守恒,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解析】由动量守恒可知,原子核静止在磁场中,发生β衰变后的新核与电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 ,得 ,粒子运动的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新核带电量大于电子,因此 R 较小,知轨迹 2 为新核轨迹,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015安徽-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点&&&&&&&& B.N点&&&&&&& C.P点&&&&&&&& D.Q点【答案】C&考点:考查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2015江苏-12】 C.【选修3-5】(12分)(1)波粒二象性时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也相等(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 是常用的核燃料。 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 和 两部分,并产生_____个中子。要使 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_________(选填“大于”或者“小于”)它的临界体积。(3)取质子的质量 ,中子的质量 , 粒子的质量 ,光速 ,请计算 粒子的结合能,(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解析】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所以A正确;热中子在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即运动的实物粒子具有波的特性,即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所以B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电磁辐射具有量子化,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所以黑体辐射用光的粒子性解释,即C错误;根据的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 ,又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质子的德布罗意波较短,所以D错误。(2)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可知: ,可见产生了3个中子,链式反应的一个条件是铀燃料的体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可求:& 【2015海南-17】17.模块3-5试题(12分)(1)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 。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0.96 ,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 eV(保留2位有效数字),这些光子可具有&&&&& 种不同的频率。【答案】 ,10【解析】频率最小的光子是从 跃迁,即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 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0.96 ,即 ,解得 即 ,从 能级开始,共有 , , , , , , , , , ,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2015海南-17】(2)运动的原子核 放出 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已知X、Y和 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和 ,真空中的光速为c, 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求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总动能之差以及 粒子的动能。【答案】 , 【解析】反应后由于存在质量亏损,所以反应前后总动能之差等于质量亏损而释放出的能量,故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 ①反应过程中三个粒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有 ,②联立①②可得 【2015天津-1】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C. 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答案】C【解析】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伦琴射线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内也有结构;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说明原子中的电子轨道量子化和定态,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粒子散射实验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C正确。【考点】氢原子光谱;光电效应;原子的核式结构【2015天津-1】1.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a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答案】A&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一道例题错解的分析--《物理教师》1998年09期
一道例题错解的分析
【摘要】:正[题目]一股射流以10m/s的速度从喷嘴竖直向上喷出,喷嘴截面积为0.5cm~2.有一质量为0.32kg的球,因水对其下侧的冲击而悬在空中.若水冲击球后速度为零,则小球悬在高喷嘴多高处?(g=10m/s~2).原解:设在△t时间内有质量为△m的水与球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那么,对球有F=Mg,对△m的水应用动量定理,有F△t=△mv.这里v为水对球下侧冲击前的速度,又△m=ρSv△t,从而v=(Mg/ρS)~(1/2).根据v_0~2-v~2=2gh,可得小球停处离喷嘴的高度h=(v_0~2)/(2g)-M/(2ρS)=1.8(m).(见本刊编辑部编《高三物理教学研究》1997年版第13页例4)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7【正文快照】:
水流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水柱的横截面积增大.因此在八时间内与小球发生相互作用的水的质量凸m一”VN一征。V。2一征。V山O。为喷嘴的匐面积0。为,__,。-‘.__._。。__,__.__。喷出速度).由此可得本题的正确解:「题目」一股射流以10m乍的速度从顷啄竖直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斐辉;;[J];物理教师;1980年02期
郭在贻;[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4期
本刊编辑部;;[J];棋艺(象棋版);1981年07期
陈国正;;[J];湖南教育;1982年04期
朱定符;;[J];数学教学;1982年04期
葛柏舟;[J];安徽教育;1983年06期
朱定符;;[J];数学教学通讯;1983年02期
何绪才;邓凤桐;;[J];天津教育;1983年03期
余志成;;[J];江苏教育;1983年09期
颜亮亨;;[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镜新;;[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张天健;;[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刘克勤;;[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孙艺峰;;[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曹志敏;;[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张大中;杨仁杰;;[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陈德辉;刘永定;宋立荣;王海珍;丁峰元;陈琳;;[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许坚毅;霍彦明;冯若;王芷龙;叶方伟;宋文章;吴敏;王耀俊;王智彪;;[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陈前华;邓建松;陈发来;;[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吴从清;牛德光;宋晓华;;[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郭若虚;[N];中国质量报;2000年
;[N];新华日报;2000年
小鹅;[N];中国水利报;2001年
蔡爱富;[N];广东科技报;2001年
窦光宇;[N];健康报;2001年
蔡爱富;[N];科学时报;2001年
肖复兴;[N];辽宁日报;2001年
;[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
柳艳;朱振华;[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东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殿青;[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王林旭;[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周丽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罗孝俊;[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曹秀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张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王利强;[D];沈阳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辉;[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朱林海;[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杨洪;[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尹振军;[D];天津大学;2004年
张志欣;[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裴耀文;[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4年
谢毅;[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马德新;[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周清;[D];天津大学;2004年
李洪;[D];苏州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大学物理一道题不会_江苏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大学物理一道题不会收藏
氢分子的质量为m,有N个H分子沿与器璧的法线成45度角以v撞击在s面积上,则由这些H分子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惠普暗影精灵II代游戏本---精灵绿版灵动来袭!
好像是用动量定理'自己解
感觉用高中知识就可以解,多一个角度
p等于F除以S,Ft等于动量的改变,t等于1,动量的改变等于2mv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大学物理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1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大学物理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1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9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3159套总数:5698398套专访:3189部会员:331765位
当前位置:
&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自主预习+典型例题+课后练习):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含答案解析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自主预习+典型例题+课后练习):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含答案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新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12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58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十四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
【自主预习】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记作p=mv。动量是动力学中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状态量。在谈及动量时,必须明确是物体在哪个时刻或哪个状态所具有的动量。在中学阶段,动量表达式中的速度一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2)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服从矢量运算法则。
(3)动量的单位:动量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符号为kg·m/s。
(4)动量的变化Δp:
动量是矢量,它的大小p=mv,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因此,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动量也发生变化。
设物体的初动量p=mv,末动量p′=mv′,则物体动量的变化
Δp=p′-p=mv′-mv。
由于动量是矢量,因此,上式是矢量式。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冲量是描述力在某段时间内累积效果的物理量。其大小由力和作用时间共同决定,是过程量,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在计算时必须明确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上的冲量。
(3)关于I=Ft公式中t是力作用的时间,F必须是恒力。非恒力除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力可取平均值以外,一般不能用此式表达。
三、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2)表达式:p′-p=I或mv′-mv=F(t′-t)
①它反映了物体所受冲量与其动量变化量两个矢量间的关系,式子中的“=”包括大小相等和方向相同(注意I合与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
②式子中的Ft应是总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也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还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矢量和。
③动量定理具有普遍性,即不论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作用力不论是恒力还是变力,几个力作用的时间不论是相同还是不同都适用。
④动量定理反映了动量变化量与合外力冲量的因果关系:冲量是因,动量变化是果。
(4)应用动量定理定性分析有关现象
由F=可知:
Δp一定时,t越小,F越大;t越大,F越小。②Δp越大,而t越小,F越大。
③Δp越小,而t越大,F越小。
1】一质量m=0.2 kg的皮球从高H=0.8 m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相碰后反弹的最大高度h=0.45 m。试求:球与地面相互作用前、后时刻的动量以及球与地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例2】.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B.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越大
C.物体的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
D.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可能不变
二、动量定理
【例3】质量为0.5 kg的弹性小球,从1.25 m高处自由下落,与地板碰撞后回跳高度为0.8 m,设碰撞时间为0.1 s,取g=10 m/s2,求小球对地板的平均冲力。
【例4】一个物体在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动能的变化量为零,则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动量变化量为零
C.物体的初末动量大小相等
D.物体的初末动量可能不同
【】1.关于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B.动量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C.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D.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惯性大
2.关于动量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小的物体动量一定小
B.质量小的物体动量不一定小
C.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D.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不一定大
3.关于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速度方向相同
B.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C.与物体受力方向相同
D.与物体受到的总冲量的方向相同
4.对于任何一个质量不变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
B.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不一定变化
C.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D.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其动量不一定变化
5.对于力的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越大,力的冲量就越大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力的冲量也不一定大
C.F1与其作用时间t1的乘积F1t1等于F2与其作用时间t2的乘积F2t2,则这两个冲量相同
D.静置于地面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经时间t物体仍静止,则此推力的冲量为零
6.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比掉在泥土上易碎,是因为掉在水泥地上时,杯子(  )
A.受到的冲量大    B.受到的作用力大
C.动量的变化量大
7.汽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B.汽车输出功率不变
C.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汽车动能变化相等
D.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汽车动量变化的大小相等
.一个质量是0.1 kg的钢球,以6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 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0.5kg的木块以10m/s速度沿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向上滑动(设斜面足够长), 求木块在1s末的动量 和3s内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g=10m/s2)
例题答案:
1. 【答案】p1=0.8 kg·m/s,方向向下 p2=0.6 kg·m/s,方向向上 Δp=1.4 kg·m/s,方向向上
【解析】以向下的方向为正,则由mgH=mv2得
与地面接触时的速度v1==4 m/s
此时的动量大小p1=mv1=0.8 kg·m/s,方向向下,为正。
球刚离开地面时的速度v2==3 m/s
此时的动量大小p2=mv2=0.6 kg·m/s,方向向上,为负。
所以Δp=p2-p1=(-0.6 kg·m/s)-0.8(kg·m/s)=-1.4 kg·m/s,负号表示方向向上。
3. 【答案】50 N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解法一:分段处理:取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物体做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可知:
碰撞前的速度:v1==5 m/s(方向向下);
碰撞后的速度:v2==4 m/s(方向向上)。碰撞时小球受力情况如图16-2-2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
(N-mg)t=mv2-mv1
= N+0.5×10 N=5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地板的平均冲力大小为50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根据Ek=mv2,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零,因动能是标量,则初末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可能不同,故A错误,C、D正确;若物体的初末速度方向不同,则动量变化不为零,B错误。
解析:物体的动量是由速度和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动量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惯性也不一定大,A错;同样,动量大的物体速度也不一定大,B也错;动量相同指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而动量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C对;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质量大,惯性大,D也对。
答案:C、D
解析:物体的动量p=mv是由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共同决定的,仅知物体的质量m或速度v的大小并不能唯一确定动量p的大小,所以B、D选项正确。
答案:B、D
解析:动量变化量Δp=p′-p=mv′-mv=mΔv,故知Δp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不一定相同,A错误,B正确;由动量定理I=Δp知,Δp的方向与I的方向相同,D正确;若物体受恒力作用,Δp的方向与F方向相同,若是变力,则二者方向不一定相同,C错误。
答案:B、D
解析:动量p=mv,是矢量,速度v的大小或方向之一发生变化,动量就变化;而动能只在速率改变时才发生变化,故选项B正确,A、C、D均错。
解析:力的冲量I=Ft与力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力大而作用时间短,冲量不一定大,A错B对,冲量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冲量相同是指大小和方向都相同,C错,冲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错,因此选B。
解析:由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和泥土上时,速度相同,动量相同,D错,最后速度减为零,动量变化量相同,C错,由动量定理可知冲量相同,A错,落在水泥地上作用时间短,受到的作用力大,B对。
解析:由-f=ma可知,a、f不变时,v增大,P增大,故A对B错。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在任意两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即Δv=at。而汽车动能变化量ΔEk=m(v-v)=mΔv(v2+v1)不等,C错。动量变化量Δp=mΔv相等,D对。
答案:A、D
解析:动量是矢量,题中钢球速度反向,说明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动量必发生变化,计算变化量时应规定正方向。
取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
物体原来的动量:p1=-mv1=-0.1×6 kg·m/s
=-0.6 kg·m/s
弹回后物体的动量:p2=mv2=0.1×6 kg·m/s
=0.6 kg·m/s
动量变化:Δp=p2-p1=0.6-(-0.6)(kg·m/s)
=1.2 kg·m/s。
动量变化量为正值,表示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向左。
答案:有变化,变化量方向向左,大小为1.2 kg·m/s
2.5 kg ·m/s
7.5 kg ·m/s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量和动量定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