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c26411amd r5 235显卡怎么样样

黄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CEO。黄炮的历史,基本上就是NV的历史。但是这不是一个NV历史回顾贴,要历史回顾的可以参照:&br&&br&&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B%25B1%25E4%25BC%259F%25E8%25BE%25B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8%8B%B1%E4%BC%9F%E8%BE%B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我就抓几个我认为重要的点说一说&br&&br&&b&1. 执行力强&/b&&br&不谈今日20个Billion的市值,NV能活下来就得益于它的执行力强。95年的NV1就是一个烂货&b&(主机行业的第一次失败 —— 这就是命)&/b&,尽管Tech上不算差,但是在最核心的,Primitive Type的选择上,居然选了Quad,这个眼光是烂到根了。但是人家在取消了NV2开发计划的条件下,RIVA一炮打响,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br&中期混战的时候,搞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速度 —— 18个月的产品发布周期。这个当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等进了硬件行业之后才知道18个月,产品品质还基本稳定这是一件多么卧槽的事情。除了对效率要求高,好处大大的,比如NV30挂了很快NV40就能接上;曝光度高,吸引眼球。就是这个节奏,活活弄死了一票公司,包括S3,Trident,Matrox,3D Labs,把ATI/AMD也弄得很惨。&br&这些都是执行力保证的。&br&AMD R600之后用了12-14个月的小周期,但是代价就是三代卡用一套架构,会导致堆单元的问题出现。这种来看,18个月还是挺适合GPU的,这是NV有眼光的地方。&br&(&a href=&///?target=http%3A///newsview.aspx%3Fid%3Dcid%3D1%26p%3D4%26r%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显示世界的2012:说说这一年的显卡市场&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文章其实挺有意思,虽然是在驱动之家这么不靠谱的地方发布的,但是其中的描述,姑且不说它是不是真实的,但是基本上是符合逻辑的。评论中很多说是在黑A。哼,A还用得着黑吗。&br&&br&&b&2. 软硬件平衡好&/b&&br&HW的人经常会戏称NV是一个软件公司。硬件公司虽然做软件的没什么地位,但是软件非常重要,而且需要的人更多 —— 比如一些Verification,System Level Architecture(就是我现在做的事情),Driver Optimization,Infrastructure/Utility 这些都是软件的内容。软件能力越强,硬件的迭代节奏和验证周期就会短一些。另外Application Level的战略也是要有软件部门的人去推动,没SDK别人怎么用的硬件feature啊。&br&&br&&b&3. 公司紧凑稳健&/b&&br&NV的效率在业内是有口碑的。(此处省略一千字)&br&&br&&b&4. 战略上十个能成功一两个&/b&&br&NV有很多战略,有些执行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有一些则一直贯彻了下去。&br&&br&&u&个人觉得比较成功的几个战略是:&/u&&br&&ul&&li&GPU:对,GPU这个词就是NVIDIA发明的,似乎还是NV的专利;&br&&/li&&li&TNT系列:速度换质量;&br&&/li&&li&MX系列:将GPU延伸到中低端,平衡了特性和性能的取舍;&br&&/li&&li&雷管:看起来是不咋地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 当年催化剂我连续更新了六个版本才让我的仙剑奇侠传三不黑屏,每一版都是修掉了10个bug又加入了15个bug;&br&&/li&&li&It's meant to be played:和游戏厂商更加紧密的合(zuo)作(bi);&br&&/li&&li&18个月周期的迭代:前面已经说过了,我觉得这个计划堪比Tick-Tock,是一个有战略层面上的计划;&br&&/li&&li&CUDA:GPU这个名字是出现在1999年Geforce 256的时候,我估计那时NV隐隐就有了让GPU和CPU并驾齐驱的野心。不过野心归野心,现代GPGPU编程模型的始祖是Brook+/Sh(03-04年)。07年CUDA开始Release,算是有了第一个工业上可用的GPU加速的DSL。然后就是持续的更新和长期的安利,终于从图形界推广到了其他研究和工业领域。不过你说它会不会更进一步,我觉得从领域上来说他的空间已经成长了90%甚至更多了,接下来要看领域自身的成长性。&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未来 GPU 在计算机领域的地位会越来越重吗? - 空明流转的回答&/a&&br&&/li&&/ul&&br&&u&比较重要的战略失败:&/u&&br&&ul&&li&主板:做了一半的时候,Intel方面被重新抬头的Intel芯片组给弄死了,AMD方面被AMD的CPU给弄死了。再加上后来北桥功能的CPU化,主板就更没啥好做的了。&br&&/li&&li&CPU:作为更大的方案的一部分,比如给主机用,给自家的移动设备用,给车载用,低功耗服务器,一直都在尝试但是一直都没有真正合规的产品出现。&br&&/li&&li&移动:没基带还做什么移动啊,再加上功耗下限这么高,还是洗洗睡吧。&br&&/li&&li&主机:NVIDIA一直都有主机情节,NV1,NV2都计划是模仿主机,或者为了主机服务的。然后是后来的第一代XBOX,再后来老黄亲自撸袖子上了Shield。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成功的产品。倒不见得是它非要骗钱,主要是主机是一体化方案,需要比较多的Resource来构造整个系统。而NV是个9000人的小公司,做SoC方案还是很吃力的。&br&&/li&&li&CG Tool-chain:Cg,CgFx,Fuck Composer,哦,是FX Composer,都是短命鬼。&br&&/li&&/ul&&br&&u&暂时未知的,但是有可能成功的:&/u&&br&车载系统&br&&br&&b&5. 嘴炮。&/b&&br&核弹黄什么的那都是小朋友的文化。爷爷辈的都知道黄仁勋最初就是以嘴炮出名,尤其是在学了Intel的Roadmap Market后更加功力大成。虽然这个嘴炮的炮和二炮的炮差不多是一个意思,是战略武器而不是战术武器。&br&总的来说,NV的外交能力不说是半导体公司中出色的,起码也是中上。NVidia的Marknique的造词水平非常之高,图形学领域内的很多词汇,什么GPU之类,都是NV给造出来的。对实时图形学工业标准的贡献也做的不错,OpenGL各种扩展。虽然被标准采纳的没几个,以及虽然Direct3D 9.3还是几的时候,被MS吃了个瘪。
黄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CEO。黄炮的历史,基本上就是NV的历史。但是这不是一个NV历史回顾贴,要历史回顾的可以参照:我就抓几个我认为重要的点说一说1. 执行力强不谈今日20个Billion的市值,NV能活下来就得益于它的执行力强。95年的NV1就…
本人之前为某杂志专门撰写有关三大主机都使用AMD的分析以及对NVIDIA影响,现在贴一部分上来吧。文很长,没有兴趣看完的话,可以直接阅读黑体字,相关分析都在文中。本人有一定利益相关,就匿了吧。&br&&br&另外,楼上某支持AMD的高票答案,放出了有关3DMARK API Overhead Feature Test的测试成绩来佐证,国内媒体瞎忽悠也就算了,可是还真的看到有人一板一眼拿来当证据,还指出诸如“&strong&R9 285都能超过GTX 980&/strong&”这样的结论,我也是很无语了。&br&&br&有关API Overhead Feature Test的内容,有人不服气,我也解释了,可是解释的啰里八嗦,还是高人出马比较好,下面Yubo Zhang的评论对API Overhead Feature Test的解释非常到位,截取部分如下:“&u&……DX12/mantle主要是解决了CPU给GPU下指令代价过高的问题,并没有让GPU内部真正变快,所以实际上只有那些没有优化好CPU端任务调度的游戏能获得性能提升,因为CPU频繁发送指令成了瓶颈,而每次发送的任务量又太小导致GPU经常空闲下来等任务,但这类游戏并不占多数,一般优化得好的游戏都是能让GPU一直处于忙碌状态的,瓶颈并不在CPU……&/u&”&br&&br&=======&br&严禁转载&br&=======&br&&br&&br&下面贴的是这篇文章的第二、三部分,我手上的是原稿,可能和发表的文略有字词上的不同。&br&&br&&p&&b&AMD&/b&&b&为什么会获得三大主机青睐?&/b&&/p&&br&&p&
AMD在三大主机上的胜利,个中原因肯定错综复杂。但仔细分析来看,至少有下列几方面的重要因素:&/p&&br&&b&1. 技术因素:AMD拥有更成熟、完整的整套技术&br&&/b&&br&&p&
从上一代主机硬件研发情况来看,在五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硬件研发厂商就要确定未来的游戏主机使用什么样的硬件。在PlayStation 3上,索尼选择了IBM和NVIDIA,IBM为索尼定制了Cell芯片,NVIDIA也拿出了自己改进过的G71 GPU。在CPU和GPU上的选择(尤其是CPU部分使用IBM的定制方案),索尼付出了高昂的成本,甚至PlayStation 3硬件部分一开始严重亏损,直到几年后游戏渐多后才开始收回成本。这种多家供货,后期再由主机厂商联合芯片厂商综合协调的开发模式太过复杂。&br&&/p&&br&&p&
如今的索尼已经不是当年的索尼了,已经没了全盛时期的财大气粗。同样刚卖了大楼的索尼正在整个集团的盈亏平衡线上挣扎,因此&b&选择成熟、可靠、成本可控的合作伙伴正是索尼最需要的&/b&。目前,唯有AMD才能提供最符合要求的方案。选择AMD,可以获得相对不错的CPU和很不错的GPU,并且打包购买还能得到一定的优惠。AMD也在APU上耕耘多年,对CPU和GPU的融合协作有很多独门技术,这样的技术优势是NVIDIA、英特尔或者IBM任何一家都无法独立提供的。虽然业内分析人士对AMD的“Jaguar”CPU核心的性能多有诟病,但考虑到其8个物理核心的结构以及成熟的GCN GPU架构,总的来看性能还是令人满意的。&br&&/p&&br&&p&
XBOX One其实也遇到了和索尼一样的问题。不过微软做主机产品从来都更靠近PC架构(初代XBOX选择的是Pentium Ⅲ 733MHz的CPU和NVIDIA特别定制的GPU;第二代XBOX 360选择了IBM的Power PC CPU核心和ATI的Xenos),这次选择更简便的AMD整套方案简直就是顺水推舟,没有任何悬念。&/p&&br&&p&&b&任天堂由于产品定位和游戏内容与前两者不同,因此并不太看重游戏机的性能,基本是谁便宜买谁。&/b&因此使用了一颗改进自AMD RV770,也就是类似桌面Radeon HD 架构的GPU。想必AMD给这颗老旧的产品标出了非常优惠的价格,毕竟其市场寿命早已彻底结束,现在能卖掉任何一颗都属于稳赚不赔,十分划算。&/p&&br&&p&2. &b&市场因素:AMD的架构战略和价格战术&/b&&/p&&br&&p&
有关AMD和三大主机厂商合作的具体价格,目前似乎没有资料流出。不过当有记者直接询问NVIDIA为什么没有为主机厂商提供产品时,NVIDIA的高级副总裁托尼·托马斯如此回答:&i&“&/i&&i&我们之所以退出索尼公司的合作名单,原因是索尼公司的报价太低。&/i&&i&”&/i&&b&有一点可以肯定,索尼之前已经和NVIDIA进行过充分、密切的接触。至少双方已经基本了解了对方的技术需求,最终在价格阶段双方没有达成协议。&u&当然,这也可能是&/u&&u&NVIDIA的托词。&/u&&/b&&/p&&br&&p&
即便如此,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b&AMD&/b&&b&的确给了索尼和微软最优惠的价格。&/b&一方面自然是索尼和微软对主机成本的考量更为严格,毕竟IT行业现在早非黄金时代,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另一方面AMD应该也有更为深层次的考虑:索尼和微软如果全部都使用了AMD的GPU+CPU,并且支持统一内存寻址的话,这有可能对AMD在APU设备的发展,特别是HSA架构的发展上形成一次重要推动。&b&HSA架构直接关系到AMD APU未来的发展,而APU又是AMD&/b&&b&未来的业务核心。&/b&如果HSA推广失败,APU很可能仅成为对CPU和GPU的简单芯片集合。因此,AMD需要HSA来为APU的未来发展铺路。当前HSA的核心优势就是GPU和CPU的联合统一内存寻址功能,这项功能将彻底解决传统CPU+GPU架构中两者的带宽问题,让CPU和GPU的数据传输更为直接。当然,在游戏机上可能不太需要更多的并行计算内容加入,但光凭借统一内存寻址功能这一点,就可以帮AMD 发展和推广HSA联盟的打下基础——如果有大量游戏程序员熟悉了主机中CPU和GPU对统一内存寻址的使用,并形成了习惯。出于上述原因,&b&AMD给出一个优惠价格,提供CPU+GPU的打包合作,而微软和索尼又乐得其所,就非常自然了。&/b&&br&&/p&&br&&p&
另外,主机的芯片价格一直是主机成本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厂商在出售芯片或者授权时,往往会单独考虑硬件成本和前期研发成本而定价(显卡则几乎只考虑市场定位和芯片成本本身,并且会随着时间发展而降低产品价格)。游戏机不同于PC的地方在于,主机硬件对索尼和微软这样的厂商来说,本身不是用来赚钱的(不亏钱就阿弥陀佛了),赚钱是游戏软件服务。因此对芯片厂商来说,定价时也需要权衡未来主机的利润规模,此时重要的并非硬件本身,而且还包含其中的技术授权。比如XBOX 360的Xenos GPU,AMD在2005年开出了至少140美元的价格,其中AMD仅仅提供芯片而已,并且这样的价格至少会维持一到两代,在更新的工艺采用后芯片价格才有可能降价。与此类似的还有NVIDIA在XBOX上提供的GPU芯片,从头到尾都拒绝降价,这也惹恼了微软。在新的主机上,AMD很可能不但价格较为平易近人,也为工艺更新后的降价留下了一定可商谈的空间。&/p&&br&&p&
在主机芯片定价上,AMD和索尼、微软可谓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在这种情况下,无论NVIDIA是否加入,意义都不大。NVIDIA给出“报价过低”的理由,虽然看起来足够充分,但也只是无奈罢了。&/p&&br&&p&3.
&b&NVIDIA&/b&&b&因素:摊子太大,无力为之&/b&&/p&&br&&p&
从NVIDIA的发展史来看,它并非一个无的放矢的公司。从NVIDIA在GPU架构发展、进入高性能计算市场和移动计算市场的节奏来看,这个公司拥有非常强大的执行力和坚定的发展观。这样一个公司,如果说它不在意主机市场,那是不可能的。那么,NVIDIA在新一代的主机市场上做了什么?&/p&&br&&p&
我们不妨看看AMD在游戏机上做了什么。AMD副总裁、半定制业务部门总经理Saeid Moshkelani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曾对何时开发主机芯片做出过回应:&/p&&p&&i&“&/i&&i&与索尼的合作大概四年前就开始了,最初仍是基于&/i&&i&‘&/i&&i&如果做了……接下来会怎样……&/i&&i&’&/i&&i&的分析,两年前才确定业务模式和规格。&/i&&i&“&/i&&/p&&p&&i&“&/i&&i&(&/i&&i&AMD&/i&&i&)从(产品研发)开始到在&/i&&i&E3&/i&&i&大展上看到实物(&/i&&i&PlayStation 4&/i&&i&主机),花了不到两年时间。从设计和制造的角度讲,它们的挑战性太高了,但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真正设计和执行如此复杂的项目。&/i&&i&”&/i&&/p&&br&&p&
从AMD的表述来看,&b&AMD至少在2011&/b&&b&年就开始和索尼进行实质性的谈判,并考虑有关主机的处理器问题。&/b&那么,在2011年,NVIDIA在做什么呢?&/p&&br&&p&
2011年,NVIDIA发布了Tegra 3芯片,随后又抛出了Project Denver计划;GPU方面,NVIDIA还正忙于Kepler GPU发布前的准备,以及超大规模的GK110在设计和流片上的各种难题;在高性能计算市场,NVIDIA正在准备为2012年乃至2013年即将发布的多款全球顶级HPC准备计算卡;在软件方面,NVIDIA升级了CUDA,准备CUDA-x86,除了为Fermi架构提供并行计算的软件支持外,还需要让即将到来的Kepler尽可能多地占据HPC的榜单。&/p&&br&&p&
从公司规模来看,NVIDIA并非一个大企业,它的市值只有80亿美元,相比英特尔的1200亿美元、微软的2880亿美元而言,NVIDIA是微不足道的。但&b&这样一个员工规模大约&/b&&b&7000人的“小”公司,却做着如此多的工作,摊子实在是铺得太大了。&/b&&/p&&br&&p&摊子大,证明公司业务旺盛,但同时也证明了公司发展可能失衡。对这一点,NVIDIA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样是NVIDIA高级副总裁托尼·托马斯,如此面对媒体的问题:&/p&&br&&p&&i&“&/i&&i&我们必须将主机业务视为机会成本,如果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主机,那么被搁置的其他业务什么时候才能赶上来呢?&/i&&i&NVIDIA&/i&&i&现有的工作量仍然很大,公司也要权衡其他更有潜力的产品市场,而不是单单去满足一家需求量较大的游戏厂商。&/i&&i&”&/i&&/p&&br&&p&
从托尼·托马斯的话中可以看出,NVIDIA经过考虑后,决定不参与本代的主机市场。结合前面有关价格的话,可以&b&看出&/b&&b&NVIDIA认为(至少是表面上)即使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和资源给新一代的主机,获得的收益也不会太过优秀,至少相比NVIDIA&/b&&b&现在正在开拓的新市场而言,主机的利润率和收益甚至还可能略有不足。&/b&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来了,NVIDIA如果不参与游戏机,是否会影响到NVIDIA的GeForce显卡在桌面游戏市场的表现呢?&/p&&br&&br&&p&&b&传导?从主机游戏到&/b&&b&PC&/b&&b&游戏的影响&/b&&/p&&br&&p&&i&--&/i&&i&NVIDIA&/i&&i&放弃了本代主机市场,意味着&/i&&i&NVIDIA&/i&&i&的&/i&&i&GeForce&/i&&i&显卡将在未来游戏中无法获得优化。&/i&&/p&&p&&i&--&/i&&i&未来的游戏都为&/i&&i&AMD&/i&&i&优化了,因此&/i&&i&Radeon&/i&&i&显卡市场表现更好。&/i&&/p&&p&&i&--&/i&&i&N&/i&&i&卡的估计在新游戏中性能优势将不复存在。&/i&&/p&&br&&p&
在得知NVIDIA失去了三大主机的市场后,无论是论坛玩家还是媒体,都有类似的声音出现。这些声音表述的问题都是由于AMD占据了主机市场,因此也会在PC市场占据优势。其本质是,AMD的优势是否会从主机市场“传导”到PC市场。&/p&&br&&p&
首先必须确定的是,&b&NVIDIA失去了三大主机的市场份额,肯定会对NVIDIA在游戏市场特别是GPU&/b&&b&市场的形象产生一定影响。&/b&热衷于游戏的玩家会对NVIDIA感到失望,部分开发人员也会疑惑NVIDIA在主机上的商业策略。&/p&&br&&p&&b&其次,必须明确主机存在性能的“时效性”&/b&&b&问题。&/b&主机的性能从其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凝固的。比如PlayStation 4,其GPU性能略高于Radeon HD 7870。考虑到这款主机将在未来至少5年时间陪伴玩家(且不说从发布到上市就差不多快一年时间),&b&在如此长的时间中,&/b&&b&PC&/b&&b&的架构升级是极为迅速的。&/b&比如目前流行的GCN和开普勒架构,明年肯定会全部被GCN 2.0和Maxwell替代(此时XBOX One和PlayStation 4才刚刚开始热卖),后年年底又会被更新的架构替代。PC一代代的架构进步,这是主机无法也永远不可能赶上的。&b&在绝对性的架构进步、性能增益面前,主机的即使会带来相对于某厂商的性能优势,也只能存在很短的时间。&/b&&br&&/p&&br&&p&&b&第三,主机游戏开发环境和PC&/b&&b&游戏不同。&/b&目前的主机游戏开发大部分都在PC上开发,借助主机厂商提供的模拟环境和相关模拟设备,最终在主机上调试完成(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是微软在展示XBOX One的模拟机时,出现了NVIDIA GeForce显卡的相关信息,这说明XBOX One的开发机使用了NVIDIA显卡)。在开发的前期阶段,游戏厂商需要设计游戏内容、关卡、AI、图像模式等,最终在主机模拟设备上调试性能和最终的游戏呈现(大部分工作是砍特效,因为主机性能相对同期的PC往往差距不是一点半点)。&b&在整个游戏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只面对游戏模拟器和游戏开发环境,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只是让游戏能稳定、正常地以合适的性能呈现在主机上。&/b&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微软或者索尼为AMD的硬件在软件环境中专门设置优化内容,否则游戏开发人员不会、也无法使用AMD的硬件优势(如果有)。从开始到结束,开发人员只是面对开发环境而已,使用N卡或者A卡都完全不影响。&/p&&br&&p&
不仅如此,&b&因为主机本身没有硬件之分,开发人员不会也没必要为谁提供差异化以及优化&/b&,主机厂商保证的是所有开发人员设备能满足游戏开发的需求,应该极力避免存在可能的硬件差异化问题导致游戏开发难以进行(微软的XBOX One开发机采用NVIDIA显卡就是很好的例子)。再加上几乎没有硬件厂商的商业性内容加入,因此也不存在后期加入额外技术的内容。换句话来说,在主机上开发的游戏,目的只是为了在主机上有良好的画质呈现而已。&/p&&br&&p&
但是移植到PC上后,情况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主机上为了尽可能压榨性能,会使用其中提供的各种对性能有正面帮助的功能。在移植到PC上后,如果这些功能在PC上也有类似的使用,那么这些功能会被继承,比如FXAA等后处理抗锯齿,如果这些功能在PC上没有被使用,那么会使用替代性的别的通用算法来解决。&/p&&br&&p&
这里的问题核心就是,这些在主机上的独特技术,是否有A卡在PC上对应的版本,并且N卡没有;或者是否某些独特技术在A卡上性能更为优秀而在N卡性能一塌糊涂。目前来看,AMD和NVIDA的GPU由于设计理念差异,在部分细节性能上是有不同的,但是完全不存在AMD有而NVIDIA没有,或者AMD很好而NVIDIA性能特别差的情况。从架构来看,NVIDIA的GPU往往在涉及到大纹理、曲面细分的部分会相比AMD产品有稍好一些的优势,而AMD的产品则在Shader性能上表现更为优秀。但&b&这些优势会互相抵消,总体来看并没有哪一家有特别独占性和压倒性的优势。&/b&&/p&&br&&p&
退一万步来说,&b&假设AMD在主机中使用的GCN架构的GPU移植后对NVIDIA的开普勒架构有性&/b&&/p&&p&&b&能优势,那么可以算算时间看AMD这样的优势能保持多久。&/b&一般主机游戏移植到PC上,需要在主机游戏发售后大约半年才正式发布移植PC版本。目前的游戏机都在今年年底开始销售,一部分主流大作会赶在第一波上市热销时开始热卖。&b&接下来的移植&/b&&b&PC版本,会在明年年中初露头角。在明年年中,NVIDIA&/b&&b&的开普勒架构很可能已经面临生命末期。&/b&根据NVIDIA的路线图来看,2014年Maxwell即将上市,AMD也会在2014年底上市GCN 2.0架构(日注:实际上到今天为止也还没有上)。也就是说,在GPU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些性能优势会被快速成长的GPU性能彻底拉平。所以,NVIDIA并不会为此担心,这也是前文所说的“时效性”问题的具体表现。&/p&&br&&p&
如果一定从架构上寻找优势,AMD在主机上存在的独特优势就是使用了HSA技术的统一内存寻址,不过在独立CPU和GPU的机器上,这个技术目前看起来在游戏应用中意义不大,反倒是对采用APU的PC意义更为明显。不仅如此,AMD在主机中设计了多达8个核心的CPU,&b&如果说&/b&&b&AMD在自家CPU和GPU产品线上有怎样的收益的话,反倒是CPU&/b&&b&部分会更为明显一些。&/b&移植游戏在CPU部分只要做好了多线程优化,能很容易在目前AMD多线程的CPU架构上获取性能优势,至少不会落后英特尔太多。&/p&&br&&p&此外,对移植厂商来说,移植游戏是否能得到好的口碑,是否能得到消费者欢迎,其实也不能不考虑占市场上60%~70%的NVIDIA用户。&b&当然,如果这款游戏已经加入了&/b&&b&NVIDIA或者AMD的“游戏之道”、Gaming Evolved等项目的话,就完全属于PC游戏“优化”的范畴了。&/b&&/p&
本人之前为某杂志专门撰写有关三大主机都使用AMD的分析以及对NVIDIA影响,现在贴一部分上来吧。文很长,没有兴趣看完的话,可以直接阅读黑体字,相关分析都在文中。本人有一定利益相关,就匿了吧。另外,楼上某支持AMD的高票答案,放出了有关3DMARK API Ove…
因为自己的电脑是A卡/N卡,像我这种集显的就是无神论者
因为自己的电脑是A卡/N卡,像我这种集显的就是无神论者
难得碰到一个比较擅长的问题。&br&&br&关于分辨率的问题,其实970甚至960级别的显卡就可以支持4K,然而光有分辨率是不够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帧率(刷新率与帧率为不同概念,在LCD和OLED时代,刷新在不影响结论的情况下,此处仅以帧率来进行讨论)。&br&&br&普遍的观点认为帧率只有超过60HZ才能大幅降低眩晕感,完美的体验甚至要求90HZ,注意这里的帧率指的是最低帧率,而不是什么平均帧率,例如那些号称运行在60HZ的PS4游戏,其实只是将最高帧率锁定在60HZ,并对这一帧率进行了针对性优化,以确保游戏在大部分场景下能达到该帧率,但其实际帧率在遇到一些特别复杂的场景时仍然会降到60以下。&br&&br&注意:VR游戏是决不允许如此的,平均帧率没有任何意义,哪怕你平时的运行帧率在100以上,只要个别场景降低到60以下,带来的结果就是晕眩或呕吐。&br&&br&所以,最低帧率和平均帧率,两字之差,性能的要求天差地别。&br&&br&然而,以上仍然不是显卡的全部指标,很多人在对VR设备硬件参数的认识上容易犯的错误是,仅盯着分辨率和刷新率这两个标准,事实上,GPU的资源分配不仅仅取决于这两点,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画面渲染消耗。&br&举个例子来说,用960跑CS,4K 60HZ也完全没有压力,但显然这样的画面效果放在今天,用户肯定是无法满意的,同样跑4K 60HZ的标准,1080就可以运行诸如战地3这样画面级别的游戏(两款游戏在多边形数量、贴图精度、物理引擎、光照阴影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里同样体现了高性能显卡和普通显卡之间的显著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移动平台的功耗极低的高通骁龙820芯片也能用于VR(大幅降低画面效果即可)。&br&当然,以上对比仅为举例,并未精确描述显卡的实际性能表现。&br&&img src=&/081bd2701afa000b0b10_b.png& data-rawwidth=&1245&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5& data-original=&/081bd2701afa000b0b10_r.png&&&img src=&/c45fc8967dec3ad1e524f3_b.png& data-rawwidth=&1255&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5& data-original=&/c45fc8967dec3ad1e524f3_r.png&&(同样是4K 60HZ标准,显卡型号的高低决定了你能看到的画面是CS还是战地3还是其他......什么?你觉得CS看起来更漂亮?来,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br&&br&而4K画面也远远不是VR的终点,即便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接近完美的视觉体验至少也需要8K级别的分辨率(人眼的分辨率极限大约为)和90HZ的最低帧率,这个要求即便过个三四年再来看,应该仍然是相当恐怖的。&br&&br&回到题主的问题,考虑到游戏画面的表现不能太差,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玩家的代入感,同时又必须兼顾显卡的资源分配,我认为4K级别的屏幕作为VR的标配应该是两年后的事情。&br&&br&最后,VR时代是否到来,对于这点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同,然而不管目前VR的市场表现如何,我十分确信在短短数年内,VR将和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普及。&br&--------------------------------------------------------------------------------------------------------------------------------------------&br&过100赞的话(貌似不太可能),我会再详细展望一下4K之后VR的各种技术发展方向和时间点。&br&&br&&br&额,想不到居然这么快过百赞了......先留坑吧,明天开始码字。&br&&br&&br&遵守诺言开始填坑。&br&&br&&b&首先还是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VR眼镜的核心部件-屏幕。&/b&&br&众所周知,4K屏幕无论是LCD还是OLED都已经量产了,比如国产小派4K使用的就是4K LCD屏幕,OLED目前还没有VR厂家使用,当然,由于万恶的pentile排列方式,同样是4K分辨率,OLED实际清晰度要比LCD略低一点点......&br&&img src=&/5ce9b6b3b973be143d0602c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5ce9b6b3b973be143d0602c_r.jpg&&(PenTile和RGB排列方式的区别)&br&&br&行业内一致看好OLED的未来,例如其无与伦比的对比度,也没有LCD的余晖问题,响应速度更是藐视一切。至于色彩神马的,其实更喜欢LCD的也不少。&br&&br&然而OLED也有着自己永远的痛,首先是良品率,这就是成本啊喂,你卖200,人家LCD卖50,你总不能永远只搭配旗舰吧,并且随着分辨率的提高,OLED的制造成本呈线性递增(像素数量决定成本,LCD是印刷工艺,没有这个问题),这让人情何以堪啊喂。&br&&br&接着是像素衰减不一致,自发光的原理性缺陷,绿色作为共用色,使用率必然比其他像素多,自然就衰减得快,时间长了,屏幕颜色就会越来越失真。&br&&br&然而悲剧还没有结束,OLED的亮度衰减速度也很可观,我手里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如果每天频繁使用的话,1年时间也足够产生明显的视觉差异了。或许这个在VR领域不是问题,1年换套新设备的壕们根本不在乎。&br&&br&很多人说三星牛啊,执OLED之牛耳,三星牛是不假,然而其他液晶屏厂家也不傻,在几个关键缺陷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前,更多地是不愿意盲目跟进而已。&br&&br&所以很多人说VR领域,OLED将完全取代LCD,我不敢说不对,然而,还是再看看吧,LCD这个杰克小强,经过这么多年不断被唱衰再雄起,从TN到TFT,到IPS,到LED背光等等各种新技术加持,其优化的潜力真有如胯下宇宙般深不可测。&br&&br&至于分辨率,没啥好操心的,8K已经试产,16K在实验室,考虑到显卡得慢慢升级(差不多每两年性能翻一倍),估计8K的屏幕至少得5年后才可能逐渐普及吧,虽然16K才接近人眼分辨率极限,然而那毕竟是极限,8K的细腻程度已经足够好了。&br&&br&&b&然后我再聊聊眼球追踪&br&&/b&虽然随着硬件性能提升,8K,甚至16K屏幕的到来都只是时间问题,但计算性能的进步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哥不想等了怎么办?&br&&br&有个办法可以大幅降低VR眼镜对性能的要求,就是眼球追踪了。眼球追踪是个啥玩意儿呢?我们为啥需要这个技术呢?这个要先从人眼结构说起,现在主流VR眼镜视场角基本都是110度,为啥是110度呢,人的双眼视场角大约是200度,单眼是150度左右,但是两个眼有110度视场角是重叠的,在这一重叠视角内,由于两眼的位置差导致进入视线的物体角度存在细微差别从而产生立体感。没错,目前VR眼镜取的就是这110度视场角,但是你发现了没,200-110=90,还有90度视野范围看不到啊喂。&br&&br&嗯,这就是所谓的潜望镜效果了。VR眼镜的视场角目前还不能完全覆盖人眼的视场角,所以感觉眼睛被一圈东西包住了,就像是通过望远镜看东西。&br&&br&那么在真实环境下,人眼在完整的视角下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清晰的吗?答案是不是(到底TM是不是),人眼的分辨极限大约是1度60个像素,而这种分辨能力只集中在眼球中心狭窄的30度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后,分辨能力急剧下降。&br&&br&所以,有些人就想到了,那我就只在画面中心30度范围内按照最高标准渲染,30度之外的范围我就随便糊弄糊弄呗,嗯,这个想法不错,不过他们还漏算一着,人的眼球是可以动的,比如看着老婆,顺便瞟一眼旁边走过的美女......&br&&br&嗯,回到正题,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跟踪用户的眼球移动,然后告诉计算机,计算机再根据眼球观察的位置来确定渲染的精细程度呢?这就是所谓的眼球追踪技术了。&br&&img src=&/ceba6bb2460ad_b.pn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ceba6bb2460ad_r.png&&&br&目前国外有好几个团队都在研究这项技术,例如Eyefluence,而且令人振奋的是,这类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已经比较成熟,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即可商业化,根据一些粗略的测算报告,应用眼球跟踪技术的VR设备,其渲染要求将比使用前下降60%以上(我的970终于不用扔了)!&br&&br&今天差不多就这样吧,哥也得工作吃饭啊,明天有时间继续填。&br&&br&&br&实在抱歉,工作原因昨天没有更新,食言了(好吧,其实是懒)&br&&br&&b&今天讲一讲一个重要的VR技术方向,是神马呢?先卖个关子。&/b&&br&&br&关于VR眼镜导致的晕眩问题,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到分辨率、刷新率、延迟甚至画面扭曲上。诚然,这些问题是导致头晕呕吐的主要元凶,并且,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问题将在短时间内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br&(嗯,差不多要说但是了)&br&&br&但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是不是我们就再也不会晕VR了呢,很遗憾,还不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br&&br&&br&今天无聊对答案做了些小调整,发现编辑答案时最后一大段内容没有显示,点了发布后,那段内容就这么彻底离我而去了......实在不想费力再写一遍了,哪个高手知道如何恢复的请私信我,要不,就让这一段成为永远的迷吧......
难得碰到一个比较擅长的问题。关于分辨率的问题,其实970甚至960级别的显卡就可以支持4K,然而光有分辨率是不够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帧率(刷新率与帧率为不同概念,在LCD和OLED时代,刷新在不影响结论的情况下,此处仅以帧率来进行讨论)。普遍的观点认…
来自子话题:
你们快拉倒吧!&br&&br&与其花那么多钱DIY工作站,不如用AWS 的Spot Instance!&br&&br&便宜: 一个小时才$0.1,随用随启,不用就关。 &br&&br&方便:开启实例就可以用, 有现成的 cuda+Theano+lasagne+ipython+anaconda的系统镜像&br&&br&省事:不需要自己组装PC,不用占地方,不用花电费,不用维护硬件。AWS除了ec2,还有rdb、Redshift、dynamoDB、S3等一众超好用又便宜的云服务,足够你学machine learning和deep learning了。&br&&br&强大: g2.8xlarge:60GiB 内存,4 个 NVIDIA GRID GPU (Kepler GK104),240GB 本地实例存储,64 位平台 (摘自AWS支持)&br&&br&结论: 少来拿学习之名,行攒机之实了,少年。
你们快拉倒吧!与其花那么多钱DIY工作站,不如用AWS 的Spot Instance!便宜: 一个小时才$0.1,随用随启,不用就关。 方便:开启实例就可以用, 有现成的 cuda+Theano+lasagne+ipython+anaconda的系统镜像省事:不需要自己组装PC,不用占地方,不用花电费,…
来自子话题:
游戏机在保证其他配件质量的前提下一般 CPU 占总预算 1/4 ,显卡占 1/3(不含显示器)。你总共 ?4000 ,就是说 CPU 要 ?1000 ,显卡 ?1333 。&br&&br&游戏相对来说更烧显卡,zol 有过测试,同样的显卡,i3、i5、i7 并没有区别,帧率差距不会大于 10% ,但是 i3 会偶尔掉帧,不过不太容易察觉。所以说游戏机 CPU 可以差,显卡不能差。针对你的价位来说,CPU 可以在性能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尽量便宜,小于 ?1000 ,但是显卡一定要尽量大于 ?1333 。&br&&br&看一下商用 CPU 的价位,?500 以下是奔腾,?1000 是 i3 ,?1500 是 i5,?2000+ 是 i7。显而易见你需要一个 i3 。推荐上京东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对新手很友好。搜一下,&a href=&///?target=http%3A///compar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mpare/1657497-&/span&&span class=&invisible&&-0.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i3 只有 4170 和 4370 两种型号,价格分别是 ?809 和 ?949。区别有多大呢?两个都是第四代,架构相同,只有三点区别:主频 3.7/3.8GHz ,三级缓存 3/4MB ,核显 HD 。性能差距远远小于价格差距,玩游戏时候是很难发现的。考虑到预算不足要省钱的第一要义,决定选择 &b&i3-4170&/b& ,?809。&br&*关于为什么不用 E3:E3 是服务器用 CPU ,比 i 系列稳定很多,但是是玩游戏不需要的稳定,也比 i3 贵不少,没必要。&br&*关于为什么不用 i5:i5 比 i3 是有提升的,但是主要体现在玩 GTA5 这样的大型 3D 游戏上。而且你用了 i5 显卡就要掉到 950 ,显卡变短板,不值。(后面有关于非要上 i5 的说明)&br&&br&再来看显卡的价位。新手玩游戏推荐跳过 A 卡上 N 卡。?这个价位有大概四张卡:750ti、760、950、960 。性能从左到右递增。鉴于 CPU 比预算便宜了 ?200 ,显卡可以稍微奢侈一点。直接找性能最好的 960。一搜发现 960 有几十种,不同厂家,价格 ? 都有。实际上除了最便宜的和最贵的,性能差距都不大,也就是散热有些差异。手头紧的时候选一个主流价位大牌厂商便宜的就好了。技嘉、七彩虹、影驰、微星、映众这些排名靠前的牌子都不错。显卡型号后面带着 OC 字样的是厂商给你超过频了的,要更厉害一点点(当然更热)。这里选择了 &b&技嘉 GV-N960WF2OC-2GD&/b& 这张卡,?1399 。&br&&br&然后其他配件就比较随意了,原则仍然是:&br&①配套(比如主板和CPU,CPU和内存);&br&②大厂商,保证质量(楼下那个 i5 散片+没听说过牌子的配件也是够了,玩几个月坏了你找谁);&br&③再满足前两条的情况下尽量便宜。&br&&br&由于 CPU 是 i3-4170,主板必须兼容 LGA1150 插槽,内存 DDR3 1600 。主板选择 B85 ,商用又便宜。主板常见有 atx ,m-atx ,itx 三种理解为大中小就好了。主流是 atx ,但是有很多插槽根本用不上。对于一般人来说 m-atx 和 itx 完全够用。m-atx 一般比 atx 便宜,但是 itx 就要更贵一些。机箱也分很多种,简单来说大中小,你只要知道兼容 m-atx 的机箱和兼容 atx 的价位基本一样就好了。所以主板选择 m-atx 的 B85 ,也叫 B85M 。随便找个便宜的大厂商 &b&微星 B85M-P33 V2&/b& ,?399。主板里集中了声卡网卡等很多卡,杂牌子质量很差,体现在方方面面。&br&&br&内存。由于 CPU 限制,你需要 DDR3 1600 的内存条。大小可以这么理解:2G:平板/廉价上网本,4G:商务办公/网游,8G:3D 游戏,16G 或以上:发烧游戏/部分程序员专用。推荐你用 8G 内存。有两种选择:4G*2 或 8G 单条。贴吧说的双路快是扯淡,仍然大厂商那个便宜选哪个。&b&金士顿 DDR3 1600 8GB&/b& ,?269。&br&&br&硬盘方面,第一你预算不够,第二玩游戏,不需要上 ssd 。除了启动过程,玩游戏时速度和硬盘一点关系也没有。硬盘就俩大品牌,希捷/西部数据,建议 &b&希捷 1TB 7200 转&/b&,?349。&br&* ssd 只能提升启动速度,不会影响运行速度。&br&&br&机箱。由于你是 m-atx,中塔/mini机箱都可以。用mini的省地方。&b&酷冷至尊 特警342 U3&/b& ,?199。&br&&br&电源。CPU 54W + 显卡 960 150W + 零碎 30-50W = 250W 。一般保持电源处在 60-80% 负荷以下,所以要 400W 以上比较好。查一下 960 建议电源大小,也是 400W 。现在电源 400W 和 500W 价格一样,所以直接 500W 也没事。&b&大水牛 500W&/b& ,?229。&br&&br&散热器 CPU 有自带的,用个半年一年不是问题。到时候再随便买个兼容 LGA 1150 的 ?50 以内的换上就足够了。&br&&br&没有算光驱、音响、显示器、键鼠装,目前一共 ?3653 。&br&&im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574& src=&/91e2a45d083edc4357e2ebbe34be968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91e2a45d083edc4357e2ebbe34be9682_r.jpeg&&&br&富裕 ?300+ ,花 ?100 请京东的人帮你安装,剩下的钱可以买上面没提到的配件,或者买个正版游戏也是很好的。&br&&br&你的配置简单叫做 i3 + 960 + 8G ,1080P 玩一般游戏可以最高效,GTA5 可以中效,具体搜索 “gta v 960”。如果非要玩 GTA5 ,想开高效,可以考虑换稍小的显示屏。如果想上 i5 ,可以考虑在其他配置不变的情况下用 ?1269 的 i5-4460 ,这样总共 ?4100 ,其他配件这里减 ?10 那里少 ?20 就也能出来。
游戏机在保证其他配件质量的前提下一般 CPU 占总预算 1/4 ,显卡占 1/3(不含显示器)。你总共 ?4000 ,就是说 CPU 要 ?1000 ,显卡 ?1333 。游戏相对来说更烧显卡,zol 有过测试,同样的显卡,i3、i5、i7 并没有区别,帧率差距不会大于 10% ,但…
都不用看名字,看厂商就好了啊,一看NV就知道好,其他的嘛。。。&br&&br&就NV的显卡来说,有一些规则可以掌握。&br&1. GTX & GT。&br&2. 型号是四位数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你可以直接认为四位数的不如三位数的。&br&3. 最高为大体表示第几代,越大越好。马甲卡很少很少。&br&4. 一个双数和+1的单数是同一代架构,比如4xx和5xx,6xx和7xx。后面的比前面的有小改。&br&5. 中间那位数表示高中低端。越大越高端。比如480&470&460。90的话经常表示的是双GPU卡。&br&6. 最后一位偶尔有5的时候,表示从0的那个小改过来的。&br&7. 有的后面有Ti后缀,比没有Ti的好。&br&&br&但如果跨代对比,就不一定有效了,比如650不一定比560差。&br&&br&完整的硬指标可以看 &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vidia_graphics_processing_uni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st of Nvidia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i class=&icon-external&&&/i&&/a&
都不用看名字,看厂商就好了啊,一看NV就知道好,其他的嘛。。。就NV的显卡来说,有一些规则可以掌握。1. GTX & GT。2. 型号是四位数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你可以直接认为四位数的不如三位数的。3. 最高为大体表示第几代,越大越好。马甲卡很少很少。4. 一…
&b&百度贴吧少有气氛这么好的圈子,大概是一群热爱生活接地气的人。&/b&&br&说到图拉丁吧不得不提到771事件&br&&blockquote&771指的是LGA771接口,是intel至强(xeon)系列用的接口,至强系列是intel的服务器用cpu(06~08年时代的至强),性能相对比较强大,但是搭配771插槽的主板比较昂贵,不符合图吧垃圾佬精神^-^.&br&如果你常逛图吧,你就会明白图吧精神,用最少的钱,折腾改装,使机器性能获得最大的升级。所以图吧充斥着大量的老硬件,廉价硬件和大神。于是有一些大神们开始默默研究,使性能强大的至强cpu能用在普通主板上。&br&终于有一天,大神们实验成功了,它们开发出775转771的转接器,使771至强能用在常见的775主板上,这件事情使吧友热血沸腾。不久,大神做出了成品,在淘宝上售卖,成为无数图吧吧友的福音。&br&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图吧的冤家卡巴,传到了太平洋、中关村等诸家it媒体,经过他们的添油加醋,771事件彻底火了。&br&作者:潘华溢&br&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图拉丁吧771事件是怎么回事? - 潘华溢的回答&/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这是一个壮举....&br&直接导致图吧人数飙升.......&br&这件事是,在以前某人提出了一个设想,然后某几人开始研究定义,但无果,搁置一阵后,aqua_snake提出了一个设想:只要把地址线a3,a5交换,既可以实现771cpu上775主板的“图吧梦”&br&然后,又过了一阵.......&br&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br&&br&我们吧友la*******1 放出了一张截图.&br&就是这张&br&顿时,眼尖的某吧友既兴奋又担心:&br&经过这位亲的提示:&br&帖子在一次刷新后,迅速消失.......&br&然后,所有知情人,都进了一个群.&br&后来,&i&昆明yy&/i&知道了&br&用了一个春节假期&br&来设计.....&br&后来,日,771转775转接贴终于出世了!!!!!&br&然后,棉被的抄袭,水蛇的量产版,再到河北xx人镂空“二代”&br&771cpu的暴涨........&/blockquote&图拉丁精神是:折腾,省钱&br&图吧的特点如下:&br&&br&1.干货多,前几天有人说7750跑分50000直播吃翔,就有人买个7750跑到50000,晒参数,超频方案,直播开箱多,以至于吧务禁止公式化开箱装机,至于什么100元战LOL,500大战GTA5就太多了,各种硬件改造,垃圾站直播。&br&&br&2.乐于助人,对新人态度非常好,很多圈子可能经常被伸手党恶心,所以对新人问问题非常敏感,一言不合就恶语相向,垃圾佬们总体就友善多了,总有人能给你指指路,经常有大神免费修显卡,修主板。&br&&br&3.热衷分享,常有老司机带上车,这和知乎上的有目的的营销差别很大,有人看到9块的优盘,200块的7770等等,先自己上车看看,没翻车就分享给吧友,当初我一个小白,看了几天图吧的帖子,自己买了二手的服务器cpu,二手主板,二手7850,反人类400,二手的东芝SSD,二手电源,自己学着超频,组了一台1156平台的电脑,至今高效运作多数游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生活体验,仅仅花了2000块。&br&&br&4.水笔少,翻翻帖子下的回复,你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有购买二手硬件,拆装主机,超频,咸鱼撕逼的经历&br&&br&其实人潜意识里总会美化自己的生活,但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没这么光鲜亮丽,而垃圾佬们的生活却是如此真实,上班上学,杀鸡宰鱼,拿快递,翻车,收破烂......&br&&img src=&/09ec1b723dd28684f5de_b.jpg& data-rawwidth=&335& data-rawheight=&2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5&&&br&&br&&br&那么,谁想要来一场华(ang)丽(zang)的冒(jiao)险(yi)?
百度贴吧少有气氛这么好的圈子,大概是一群热爱生活接地气的人。说到图拉丁吧不得不提到771事件771指的是LGA771接口,是intel至强(xeon)系列用的接口,至强系列是intel的服务器用cpu(06~08年时代的至强),性能相对比较强大,但是搭配771插槽的主板比较…
所谓无招胜有招,垃圾960只有插到电脑上去才能提升性能,而神级610拔下来后却能使电脑性能更强,无卡胜有卡,高下立判,960完败。&br&&br&一台绿色的面包车缓缓开来。&br&联想和神舟(拦车) :“610! 610! 我们的! 我们的! ”(作争抢状)&br&黄仁勋 :你们想干什么?&br&神 :我要610 神舟资源太缺乏 必须要有
六一零! (拍车)&br&联 :我要610 联想技术不发达 必须要有
六一零! &br&联/神 :610我的!我的 !&br&联 :妈妈的 610是我的!(一记勾拳打脸) &br&黄 :不能打架! 610好处都有啥? 谁说对了就给他&br&联: 电脑配了610(表演手刀) 不卡屏 不丢帧 零费电 &br&神(夺过610) : 品牌机要上610
能吸收2G以下大显存!(伸出两只手指)&br&联: 世界显卡都涨价 电脑配了 610!
一台能顶两台用! &br&神: 用了610大师跑分八千八 中国的高端电脑再也不向美国进口了! 哈哈哈哈哈... &br&黄(做思考状): 小神州 真不傻!
610给了他对我美国IT危害大 绝不能够给他 &br&黄: 联想科技不发达 我们都要支援他
610你们神州就别想了 &br&神: 狡猾! 狡猾! 没有610
怎么能够坑人啊?
610! 610! &br&&br&美~~~国~~~
英!伟!达!&br&Americannnn~
Ying!Wei!Da!
所谓无招胜有招,垃圾960只有插到电脑上去才能提升性能,而神级610拔下来后却能使电脑性能更强,无卡胜有卡,高下立判,960完败。一台绿色的面包车缓缓开来。联想和神舟(拦车) :“610! 610! 我们的! 我们的! ”(作争抢状)黄仁勋 :你们想干什么?神 :我要…
这事儿你要换个思路想:人家是显卡厂家里 CPU 做得最好的,也是 CPU 厂家里显卡做得最好的……
这事儿你要换个思路想:人家是显卡厂家里 CPU 做得最好的,也是 CPU 厂家里显卡做得最好的……
&b&影驰技嘉这些仅仅是品牌而已。。。。&/b&&br&&b&回答完毕。。。。
(⊙﹏⊙)b&/b&&br&&br&为了让这个回答看起来不太单调,我只好加一些答非所问的东西。&br&&br&欢迎收看本期的【看名称识显卡】节目,&br&显卡的名称由三个部分构成,前缀 + 数字 + 后缀。&br&&br&比如: 影驰GTX960黑将。&br&前缀:影驰。 表示品牌。
数字:GTX960。表示芯片型号,该显卡用的是英伟达公司的960芯片。&br&后缀:黑将。 表示该款显卡的定位。&br&按照影驰的命名规则,黑将属于低端定位,所以影驰GTX960黑将属于比较差的960,具体差在哪里? 散热,用料,核心体质等一切方面。&br&以影驰960为例,最差的是海外版,多用于网吧成批购买,属于工包显卡,性能最差,各方面做工用料也最缩。 然后是各种将,黑将大将骁将,多用于实体店出售,是实体店的主力军。再是骨灰系列和新的gamer系列,其中,gamer属于网销系列,一般实体店很难买到,网销产品的做工用料相对比较好。最后是顶级的名人堂,名人堂无论是做工用料还是性能都远胜其他系列,属于影驰的顶级产品。&br&&br&比如:技嘉GTX960WF&br&按照技嘉的命名规则,XTREME即萤火虫系列最强,其次是G1系列,然后是WF系列,最后是OC系列。那我们就能容易知道960WF这款显卡属于技嘉显卡的中等产品,定位相当于影驰的各种将。&br&至于WF和某个将到底谁更强?那就要看拆解图和实际boost频率了。我认为,差不多的东西,也不必过于斤斤计较。&br&&br&目前显卡这块,水军最猛,销量最好的品牌是影驰和七彩虹,这是NV官方认可的,不是我说的。&img src=&/d5ad6d3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d5ad6d3f_r.jpg&&&br&&br&论&u&&b&显卡厂商&/b&&/u&实力,三大&u&&b&主板厂商&/b&&/u&——华硕,微星,技嘉实力远胜其他。&br&而华硕又是三大厂中绝对的王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华硕显卡就比七彩虹好,华硕显卡同样要看定位,最低级的冰骑士,战骑士和战枭,高一级的是圣骑士,猛禽,在往上面是龙骑士。最后,是华硕的旗舰产品,ROG。&br&实体店常见的是战枭和战骑士,战枭和猛禽旗舰版外观一样,很容易搞混。华硕的低端系列是不是别人家的低端好?不是,只是价格贵。华硕显卡一贯保持着低性价比的传统,同样性能价格比别家贵,同样价格性能比别人差。比如GTX970,价格逆天龙骑士970已经停产,而970猛禽旗舰版的价格跟别家顶级970一样,性能却远远不如。 &br&华硕最大的优点是最优秀的售后能力,最大的品牌信仰,最强的顶级主板/显卡设计能力。但是华硕顶级主板/显卡做的好,不代表他家中低端产品也好,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华硕无论是低端还是中高端产品,价格都比其他品牌贵出一截。&br&微星显卡,同样价格巨高。相比华硕,微星最大的特点是茫茫多的市场活动,微星几乎每天都在做活动,弄个背板要做活动,送个什么贴纸要做活动,送个风暴英雄也要做活动。性能上,微星中规中矩,但是散热非常好,售后水平仅仅次于华硕。&br&技嘉新出的XTREME系列真是太帅了!!!!如果970XTEAM能降到2500以下,影驰七彩虹都去死吧! ~~~~(&_&)~~~~&br&&br&来点纯主观的东西吧,&br&关于960显卡,我认为买便宜的就行,偶尔碰到特价活动可以1299买到各家的顶级960,比如映众超极冰龙,比如索泰至尊,七彩虹烈焰战神X。而在平时,顶级960的价格是非常高的,经常能卖出1599甚至这种逆天的高价。花这么多钱买个960,显然得不偿失。没有特价的时候,找一些便宜的960买就行。毕竟1340元能买到XFX 280X,性能碾压960.&br&&br&关于970显卡,我认为应该买顶级的,一则顶级970比普通970价格贵不了多少,二则顶级970相比普通970,无论是散热还是做工用料还是性能,都有巨大的提升。除了技嘉新出的萤火虫和几个停产的顶级970以外,大多数顶级970售价都在2400元左右,相比2200左右普通970,顶级970可以说是明显具有性价比。&br&常见的顶级970:映众超级冰龙
影驰名人堂
七彩虹烈焰XTOP
技嘉萤火虫
华硕龙骑士(停产) 索泰至尊OC(最强但是也最贵)
索泰至尊plus(最便宜的顶级970)
影驰技嘉这些仅仅是品牌而已。。。。回答完毕。。。。 (⊙﹏⊙)b为了让这个回答看起来不太单调,我只好加一些答非所问的东西。欢迎收看本期的【看名称识显卡】节目,显卡的名称由三个部分构成,前缀 + 数字 + 后缀。比如: 影驰GTX960黑将。前缀:影驰。 表…
UPDATE1:专门为那些评论党更新。&br&&br&谢邀。&br&&br&抱歉,我可能要第一次来反对题目本身了。&br&&br&&b&我一直认为通过型号选显卡这种事情也就是本来完全不懂的小白入门的时候用一用还可以,如果把这种方法当成至高无上的真理来看可能就不行。&/b&&br&&br&&br&&br&这个问题下很多知友也总结了各种方法,但是我认为&b&除了看天梯图这个方法比较有用以外&/b&,其余的方法也只能帮小白避免被JS忽悠买到这种显卡罢了。(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是这么个意思)&br&&br&&img src=&/ca4ccc37d442f716baf3747_b.jp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ca4ccc37d442f716baf3747_r.jpg&&&br&为什么呢?&br&&br&&b&因为厂商们也不傻,知道有些小白只会通过型号去目测GPU的性能,所以一些针对性的“进阶战术”也产生了。&/b&&br&&br&-----------------------------------------------------------------------------------------------------------------------------------&br&比如:&br&&br&&b&坑爹案例1:&/b&&br&&br&大家都说GTX显卡多么出色,都教小白们只能买GTX显卡.....&br&&br&老黄:呵呵,你们还是图样,看看这个吧。&br&&br&于是,这种“游戏”台式机便诞生了。&br&&br&&img src=&/1349138ceafc754eefa981_b.jpg& data-rawwidth=&1009&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9& data-original=&/1349138ceafc754eefa981_r.jpg&&&img src=&/d8638fa6eba72eb83e34dfc8_b.jpg& data-rawwidth=&678&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8& data-original=&/d8638fa6eba72eb83e34dfc8_r.jpg&&&br&&br&没错,GTX745,是不是刷新了你接受的底线呢?不过好歹印着高贵的GTX...&br&&br&&br&小白才不知道,只能乖乖送钱去。&br&&br&--------------------------------------------------------------------------------------------------------------------------------------&br&&br&&b&坑爹案例2:&/b&&br&&br&联想以前在国内常常干这种事,就是标着“高数字”但是性能却阉割,并且美其名曰“定制版显卡”&br&&br&最有名的就是Y570的阉割版 GT555M&br&&br&咱们来看看&br&&br&&img src=&/bd56b6c5fc92be8007becbc244e98f16_b.jpg&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bd56b6c5fc92be8007becbc244e98f16_r.jpg&&这一张是戴尔的GT555M&br&&br&&img src=&/6e38bc7eaaabfcbc221fa9_b.jpg&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4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这一张是渣想的。&br&&br&&b&当年Y570的GT555M除了没阉割到GDDR3以外,其他的都阉割到了极点,位宽从192阉到128,流处理器从144阉到96,包括显存也只有1G。明显逊色戴尔GDDR3 GT555M好多&/b&&br&&b&(但是型号都是GT555M)&/b&&br&&br&&br&&b&所以说,只会看数字而不会用GPU-Z的小白们哪里分得清啊。&/b&&br&&br&&br&&b&-----------------------------------------------------------------------------------------------------------------------------------------&/b&&br&&b&坑爹案例3:&/b&&br&&br&&br&还有的时候,由于更换架构时期所以会出现同一种型号的显卡有两种不同架构版本的问题,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GTX860M的开普勒架构以及麦克斯韦架构版本。&br&&br&&br&&img src=&/f0ca9c2fddb_b.pn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f0ca9c2fddb_r.png&&&img src=&/ed02ddf8a62cf3e556d34bdf729f209d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d02ddf8a62cf3e556d34bdf729f209d_r.png&&&br&&br&&b&只看型号的小白们依然看不出来,如果被奸商坑的转型到开普勒版本那将会白白损失10%的性能。&/b&&br&&br&&br&&br&&br&&b&-----------------------------------------------------------------------------------------------------------------------------------&/b&&br&&b&坑爹案例4:&/b&&br&&br&这个例子并不常见,那就是当年A卡移动端从7000M换代到8000M的时候,由于87XXM系列定位重新洗牌,导致了比如8730M还不如7730M性能强的奇葩现象。。。&br&&br&&br&&img src=&/db6a39b2c76f7c5be1bdac2d6e2246f9_b.jpg&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6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br&&br&&br&&br&&b&--------------------------------------------------------------------------------------------------------------------------------------&/b&&br&&b&最坑爹的案例5:&/b&&br&&br&&br&&b&最后更是有淘宝JS抓住了这项小白们的弱点,贩卖一些假显卡&/b&&br&&br&&br&&img src=&/2e331dd35a939e319a4f5cf3_b.jpg& data-rawwidth=&930&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2e331dd35a939e319a4f5cf3_r.jpg&&&br&&br&&b&据我所知上当的人还是不少的,起码看评价是这个样子。。。&/b&&br&&br&&br&&img src=&/4ddfbd158af07852dcce568e_b.jpg& data-rawwidth=&763& data-rawheight=&8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3& data-original=&/4ddfbd158af07852dcce568e_r.jpg&&&br&------------------------------------------------------------------------------------------------------------------------------------&br&&br&更新1:&br&&br&我看见 &a data-hash=&5b4c4c4b09f8e4bd715f23& href=&///people/5b4c4c4b09f8e4bd715f2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孟德尔& data-tip=&p$b$5b4c4c4b09f8e4bd715f23& data-hovercard=&p$b$5b4c4c4b09f8e4bd715f23&&@孟德尔&/a& 的评论区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只看显卡第二位选就完全没错,是这样吗?&br&&br&又到了一年一度由联想赞助的专业打脸时间了。&br&&br&&img src=&/ce88f698ed116cd6b1e24a74d837f509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br&当年联想Y480那块神卡——GT640M LE相信很多玩家都记忆犹新。&br&&br&怎么回事呢?原来是GT 640M LE拥有两种不同的核心,一是40nm费米架构GF108核心,二是28nm开普勒架构GK107核心。40nm费米GF108核心的GT 640M LE拥有96个流处理器,16个纹理单元以及4个纹理单元,核心频率762MHz,流处理器频率1524MHz,标配2GBDDR3/GDDR5显存,位宽128bit,最大带宽带宽50.2GB/s,&br&&br&28nm开普勒架构GK107核心的GT 640M LE则拥有384个流处理器,32个纹理单元以及8个光栅单元,核心频率500MHz,标配2GB DDR3显存,位宽128bit,最大显存带宽28.8GB/s。&br&&br&从测试的结果看,Y480搭载的GT640M LE只有96个流处理器,属于Fermi架构。&br&&br&&b&也就是说英伟达官方先从GT640M阉了一刀变成了GT640LE,性能变得和GT635M差不多了,这本来已经够损的了。结果联想又来一刀,把GT640MLE阉割的只剩GT630M水准,还标榜自己是640系列骗钱.....&/b&&br&&br&所以,只看第二位也不行,这次GT635可是强于GT640MLE联想版的哦。&br&&br&&img src=&/c0b0f6828f3eddd95989fa03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5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img src=&/9f9d784c8_b.jpg& data-rawwidth=&405& data-rawheight=&5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5&&&br&&br&&br&&b&---------------------------------------------------------------------------------------------------------------------------------------&/b&&br&&br&&br&&b&抱歉,这篇答案可能有些跑题了,我只是想告诉那些想要自己挑选硬件的初学者们,要买显卡至少要学会工艺看核心位宽看显存看核心频率这些,如果不会的话一定要询问一下懂这方面的朋友们的意见。&/b&&br&&br&&br&&b&因为是厂商们制定这种型号的规则的,想要开启坑人模式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b&&br&&br&&br&&b&我知道这篇写出来一定会有很多知友说我只是没事找事罢了,但是我想说的是我见了太多人买电脑被坑,生活徒增烦恼。我觉得每次选购之前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br&&/b&&br&&br&&b&光想靠看型号成为硬件专家,迟早有一天要吃亏。&/b&&br&&br&&b&以上。&/b&
UPDATE1:专门为那些评论党更新。谢邀。抱歉,我可能要第一次来反对题目本身了。我一直认为通过型号选显卡这种事情也就是本来完全不懂的小白入门的时候用一用还可以,如果把这种方法当成至高无上的真理来看可能就不行。这个问题下很多知友也总结了各种方法…
来自子话题:
#(滑稽)&br&和长者没关系&br&来源:&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181054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ideo/av18&/span&&span class=&invisible&&1054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流行于b吧&br&&im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573& src=&/1d85fa23d2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img data-rawwidth=&135& data-rawheight=&198& src=&/559da0d4e70c0a8fdfc4992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5&&&im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573& src=&/d8ee290f64e85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im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77& src=&/f4a6eec2cb492fcbb2b3a4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4a6eec2cb492fcbb2b3a4_r.jpeg&&&img data-rawwidth=&383& data-rawheight=&206& src=&/19aa3d742eccb7cf3c5fb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3&&&im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77& src=&/db63f2147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b63f2147f_r.jpeg&&&im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1658& src=&/e4261c6aff575f85717eebec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e4261c6aff575f85717eebec_r.jpeg&&&im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20& src=&/45d162fa5ae1e67457b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45d162fa5ae1e67457b9_r.jpeg&&&im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20& src=&/c7cfedba6abe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c7cfedba6abe_r.jpeg&&&im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253& src=&/4c66e177e7a7bee6d2bca8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4c66e177e7a7bee6d2bca8_r.jpeg&&&im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346& src=&/c9f56fef22b1a12c61a40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c9f56fef22b1a12c61a40_r.jpeg&&&im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594& src=&/dbe876f9e03c4fe4904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dbe876f9e03c4fe49049_r.jpeg&&&im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195& src=&/f6f3dada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f6f3dadad_r.jpeg&&&img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472& src=&/f6eae4f4ae1c643b6593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f6eae4f4ae1c643b6593_r.jpeg&&&im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600& src=&/c80154fbd0b62cc2e52d2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img data-rawwidth=&387& data-rawheight=&537& src=&/d20ea800ef9d5ac41bae2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7&&&im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19& src=&/064b349d3bdaa1fce8a485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064b349d3bdaa1fce8a485_r.jpeg&&&im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19& src=&/4a468c4a84c025cffb77dc8c7ccd4417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4a468c4a84c025cffb77dc8c7ccd4417_r.jpeg&&&img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400& src=&/570e73effad8b954fe3126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570e73effad8b954fe3126_r.jpeg&&&im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297& src=&/6da726e1ddae3c1e51cf09e441f4c50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6da726e1ddae3c1e51cf09e441f4c50a_r.jpeg&&&im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295& src=&/b1cb23cc76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im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87& src=&/9ab70ef28e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9ab70ef28e_r.jpeg&&&im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487& src=&/41a1dd01e45f2e4b793ae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41a1dd01e45f2e4b793ae_r.jpeg&&&img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386& src=&/a9bbbbec6e65dd89c18bc5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21& src=&/4e5f10a1e329ea5dbb3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4e5f10a1e329ea5dbb39_r.jpeg&&
#(滑稽)和长者没关系来源: 流行于b吧
谢谢邀请。&br&&br&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现在N卡和A卡还有那不负责任的英特尔显卡,让用户很难判断。当然了,者名的&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隋柯西& data-hash=&24caaf195d9a968fb9126& href=&///people/24caaf195d9a968fb9126& data-tip=&p$b$24caaf195d9a968fb9126& data-hovercard=&p$b$24caaf195d9a968fb9126&&@隋柯西&/a& 女博士已经用一个让我理解不能的答案回答了相关问题,传送门如下:&br&&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英特尔显卡相比其他显卡如何?&/a&&br&&br&也许这个答案是对的,只不过我看不懂而已——这些是题外话。&br&&br&对于非专业用户以及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更懒得去了解的电脑购买者来说,他第一时间只需要弄明白以下三点:&br&&br&1.是买笔记本还是台式机(这一点决定了第3、第4点是否存在)&br&&br&2.有多少预算(另外显卡的预算在整台机器当中占多少)&br&&br&3.主要用于干啥(别指望主要用于学习的机器能飘逸地跑动最新的游戏,但用于最新游戏的机器肯定能用来日常学习)&br&&br&4.是否还需要升级&br&&br&&br&弄明白了以上4点,然后第二时间需要弄明白的是:&br&&br&1.400元、600元、800元和1000元的显卡,尽管你不懂它们之间在流处理单元、位宽、电压上有什么区别,但价钱决定了性能,这是最实在的。买400元的显卡还要求Crysis 3能够特效全开不出现“幻灯片”,这和去买一辆永久自行车上帝都四环一样不切实际。&br&&br&2.A卡和N卡之间的所谓特效和物理引擎的差别,这个在一个非专业用户眼睛里面是看不到明显迹象的,唯一的差别在于目前N卡的驱动依然做得比A卡好;但是好多少,只有跑数据能够证明,而非专业用户买电脑不是为了跑数据用。因此所谓A卡和N卡的区别、执行效果,&b&就好比你看动作片,除了DVD和VCD在价格上有明显差距外,你实在无法将欧美的大操大办和日本的含羞待×对比出个好坏来。而各种垂直网站上的编辑用评测数字呈现的差距,主要不是写给用户看的,他们取悦的对象真的是厂商&/b&(观众甲,你可以扔臭鸡蛋给我,但是不能把我赶出去,谢谢)&b&。&/b&&br&&br&3.台式机和笔记本的显卡不一样,而一体机的显卡和笔记本的显卡差不多一样,因此台式机真的是用来玩游戏,而笔记本真的是用来工作。非专业用户不要妄想“10000元的笔记本,它的显卡”会比“500元的台式机显卡”好多少(这里有阅读能力的知友请看清楚断句在哪里,然后就不要吐了;吐的人只可能是阅读能力低下的人,我想这并不包括你吧),事实上因为要考虑到散热、安装合理性以及执行效能等关键性因素,相对体积内的笔记本显卡永远不可能达到台式机显卡的性能。&br&&br&好吧,现在非专业用户已经理性了,即使你不理性,我也假设你已经理性了。那就来看看&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柳青林& data-hash=&1fcd4bb2fdfd1f4& href=&///people/1fcd4bb2fdfd1f4& data-tip=&p$b$1fcd4bb2fdfd1f4& data-hovercard=&p$b$1fcd4bb2fdfd1f4&&@Ex Nihilo&/a& 老师的答案当中,非专业用户要明白些什么东西。&br&&br&1.价格。越贵性能越好,除了部分坑爹的专业卡——有米用户请自重,不要嘴角露出微笑。&b&一般在价位相对低廉的中低端显卡当中,首先要看的是显存位宽,64Bit的基本可以考虑只用来学习或看电影,5年前主流的位宽就已经在128Bit,现在应该是192Bit,这个倍数的升级本来不应该存在,是为了照顾银子不多又心比天高的用户,真正符合高帅富特征的是256Bit,但价格不会低于1000元。&/b&&br&&br&2.Shader Processors。越多性能越好——这就是流处理器,某方面来说,最新代的中高端显卡,这个东西是越多越好。识别顶点处理器是不是最多,主要看显卡的芯片代号。例如英伟达的GTX580,芯片代号是GF110,流处理器是512个。而GTX660Ti,芯片代号是GK104,流处理器是1344个。这些东西,显卡盒子上一般都会有写明,不写的或者奸商不肯说的,别买。&br&&br&题外话:认识这个数据,只能让你明白你花2500元买到的是最新的显卡,而不是被奸商用上代产品代替。实际上在执行游戏时,如果GT580的稳定帧数有29fps,GTX580的稳定帧数有30fps,你根本看不出当中这1fps的差别在哪里。&br&&br&3.频率。越高性能越好——最新的显卡,频率肯定是越来越高这没有错,但这也带来了功耗的增加。所以需要更好的电源。&br&&br&4.显存。显存越大在高分辨率或者开抗锯齿后表现越好,但是对于低端显卡太大的显存就很鸡肋了——这话不完全对。大显存要匹配高速度,所以要看显存类型。现在中高端显卡,一般都采用GDDR5显存,但就算如此,也有传输速度上的区别。在不用死记硬背这些参数的情况下,只需要看价格,价格高,显存基本就更好。另外,在显卡盒子或者各IT专业网站上,也会有标明。&br&&br&至于显存容量,现在默认中高端显卡是1GB到2GB。512MB的显存容量,还是用来学习吧。&br&&br&5.显存带宽。(频率&位宽)越大性能越好,带宽大带来更大的吞吐——这个在第1点已经说过了。&br&&br&7.TDP。越大越费电,但高端显卡一般都不是省油的灯——这应该是第6点,这个用户可以了解一下,但不用去深究。关于功耗方面,最容易明白的就是品牌信任度。举栗子说明就是:某硕、某星、某嘉的产品在功耗部分的用料肯定会好于某彩虹,就算是用料相当的情况下,上述三个某牌的品控也要好于某彩虹。&br&&br&7.噪音。越大越吵,但高端显卡一般都不安静——这里&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柳青林& data-hash=&1fcd4bb2fdfd1f4& href=&///people/1fcd4bb2fdfd1f4& data-tip=&p$b$1fcd4bb2fdfd1f4& data-hovercard=&p$b$1fcd4bb2fdfd1f4&&@Ex Nihilo&/a&
老师笔误,写了两个第7点,我差点也迷糊了。噪声是细枝末节。显卡风扇噪声再大,也不可能大于电源风扇和CPU风扇,这里也是要先看品牌再去深究显卡风扇是不是好。相关的栗子看第一个第7点。&br&&br&8.软件支持。DX OpenGL OpenCL PhySX Cuda等软件的支持——这个非专业用户不用去弄明白,DX和OpenGL什么的,在民用领域,哪家显卡厂商不支持它就是大SB。只有需要用到3D显示特效的用户,才需要去特别关注一下显卡是否支持PhySX,而工程制图等用户会去关心是否支持Cuda,这不是非专业用户应该去细究的。 &br&&br&9.CF和SLI效率和兼容性。这个在组建多卡时会用到——所谓的交火(DF)和SLI都是同时插双卡以取得更好的处理性能。能用到这些功能和买双卡的人,基本不属于非专业用户,要么是专业用户,要么是“发烧友”,他们不去弄懂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的,所以忽略不计。 &br&&br&连篇累牍回答到现在,估计非专业用户已经差不多牛逼起来了吧?就像月初领到工资一样。最后要说的就是:&br&&br&高清硬解码能力:这个现在连英特尔显卡都很硬气地支持了,所以不用担心N卡和A卡不支持。&br&&br&色彩和画面的差别:这个看&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24caaf195d9a968fb9126& href=&///people/24caaf195d9a968fb9126& data-tip=&p$b$24caaf195d9a968fb9126& data-hovercard=&p$b$24caaf195d9a968fb9126&&@隋柯西&/a& 博士提供的图片,基本就是聊以自慰——那是所谓的宣传用或者调侃用,就算拿《魔兽世界》特效全开也很难达到“嗯,爽!”的效果。因为现在很多游戏,都对外号称为N卡或者A卡专门做过优化,既然都优化过了,那拿出来比还有什么意义,更何况是一张静态的图片。游戏画面第一是流畅,第二还是流畅,第三还是流畅。卡得和“幻灯片”一样的时候,还不如去看书。&br&&br&另外,如果你觉得色彩和画面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最好去调一调你的显示器,而不是抱怨显卡买错了。&br&&br&200元的显卡如果被奸商号称用了2GB大显存,秒杀啥啥啥卡,那这块卡基本就可以被其他卡秒杀了。原因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还是那句话,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给小姐50元只能“10次地上的”,想要“ISO 9000”体系伺候,必须几百个50元。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现在N卡和A卡还有那不负责任的英特尔显卡,让用户很难判断。当然了,者名的 女博士已经用一个让我理解不能的答案回答了相关问题,传送门如下:也许这个答案是对的,只不过我看不懂而已…
来自子话题:
说得好像官网不更新驱动,驱动精灵就可以给你拉一个出来一样。
说得好像官网不更新驱动,驱动精灵就可以给你拉一个出来一样。
本来也只是觉得AMD比NVidia烂,并没有到黑的程度。直到微软出了DirectX12,把驱动里面很多本来是AMD的人写的部分拿过来自己写,然后AMD的一些新显卡就莫名其妙牛逼了10倍,觉得他们的人实在很糟糕啊,所以就想黑。
本来也只是觉得AMD比NVidia烂,并没有到黑的程度。直到微软出了DirectX12,把驱动里面很多本来是AMD的人写的部分拿过来自己写,然后AMD的一些新显卡就莫名其妙牛逼了10倍,觉得他们的人实在很糟糕啊,所以就想黑。
&a data-hash=&ecc0ec035f& href=&///people/ecc0ec035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vczh& data-tip=&p$b$ecc0ec035f& data-hovercard=&p$b$ecc0ec035f&&@vczh&/a& 赞后瞬间被顶上来。麻烦有此困扰的各位,如果试了有用之后,请在评论里反馈一下。这快成广大 Win10 用户的心病了。&br&===================================================&br&解决 &b&Win10磁盘占用过高甚至长期100%&/b&,确认有用的办法:(不保证100%,但是几台试了都有用)&br&Win10 自带AHCI驱动版本过老,09年的,需要更新。操作如下:&br&设备管理器-&&br&IDEATA/ATAPI控制器-&&br&右键点击 标准SATA AHCI控制器,属性-&&br&驱动程序-&&br&更新驱动程序-&&br&浏览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软件&br&&br&这里的驱动如果是Intel平台,去安装新的 IRST 驱动,手动如上更新。如果是A平台,就找对应的 AHCI 驱动。(另,如果有用,最好是去&b&关掉Win10的硬件驱动自动更新&/b&,省得因为莫名更新又引起问题,详见搜索)&br&&br&PS. 关于AHCI驱动来源,以Intel平台为例,首先推荐去整机厂商的官网找驱动,例如(联想华硕等等),如果是自己攒机,那去对应主板厂商官网找,如果都找不到,再去驱动精灵这样类似的网站去找,最后还找不到,那就是Intel官网找,但是官网问题在于你得很清楚自己的主板是什么然后对应哪个驱动,分不清(如果胆子大)那就几个可能性的驱动都安装试一下。可以用Intel自己的驱动检测工具。我的是这个:&a href=&///?target=https%3A///zh-cn/download/24501/RAID-NU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zh-cn/download/24501/RAID-NU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赞后瞬间被顶上来。麻烦有此困扰的各位,如果试了有用之后,请在评论里反馈一下。这快成广大 Win10 用户的心病了。===================================================解决 Win10磁盘占用过高甚至长期100%,确认有用的办法:(不保证100%,但是几台…
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已经有人这么做过。&br&&br&商业化的半导体行业不会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良品率的问题,因为一个芯片的面积越大,产生瑕疵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对于芯片来说一个小小的瑕疵可能导致整个芯片报废,实际上现在的芯片里都有不少冗余的部分,就是为了提高良品率,减少因错误导致的额外开销。&br&&br&下面来说说用一整块晶圆去制造一个CPU的情况。&br&早在2010年欧盟赞助了一项由德国海森堡大学发起的项目,名字叫BrainScaleS (Brain-inspired multiscale computation in neuromorphic hybrid systems) ,其实和最近很火的IBM TureNorth处理器有点类似,都是模拟大脑物理结构的东西。&br&不过他们模拟的是老鼠的大脑结构,具体步骤是先将老鼠的大脑用液氮冰冻,然后一层一层用机器磨掉,每磨掉一层就进行一次拍照,然后根据全部的照片去研究老鼠的大脑结构(没错,和山寨手机仿造电路板用的方法一模一样)。&br&&img src=&/f2a17fcc64eeae4a69e843df_b.pn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f2a17fcc64eeae4a69e843df_r.png&&&br&然后根据这个使用180nm CMOS工艺,在一整片的8英寸晶圆去复现了老鼠的大脑结构,有20万个神经元、5000万个突触。因为大脑是一个3D状的网络结构,所以实际的CPU是把它平铺到1个2D平面上的,所以在晶圆上有一个个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之间使用了专门开发的结构去进行互联。&br&&br&&img src=&/ffd4d9a54ff0c581d6bf11_b.png& data-rawwidth=&1332& data-rawheight=&9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2& data-original=&/ffd4d9a54ff0c581d6bf11_r.png&&至于为什么使用如此“古董”的工艺,其原因在于这是一个数模混合芯片,我们知道模拟电路由于自身的特征(低噪声和高驱动能力等)而无法使用线宽太小的半导体工艺(否则要么达不到设计指标,要么干脆就烧掉啦),而数字电路则不用考虑这些。所以在CPU工艺已经进步到14nm的今天,模拟电路使用的主流工艺还是130-180nm。&br&&img src=&/07febc4539_b.png& data-rawwidth=&633&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3& data-original=&/07febc4539_r.png&&&br&实际的系统已经在2013年上线了,不过效果貌似没有预期那么好,这个项目已经于去年停止了...&br&&img src=&/7d141db7eed_b.jpg& data-rawwidth=&1320& data-rawheight=&9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0& data-original=&/7d141db7eed_r.jpg&&换句话说,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CPU,核心面积32413平方毫米,黄老板的核弹弱爆了...
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已经有人这么做过。商业化的半导体行业不会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良品率的问题,因为一个芯片的面积越大,产生瑕疵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对于芯片来说一个小小的瑕疵可能导致整个芯片报废,实际上现在的芯片里都有不少冗余的部分,就是为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md 760g显卡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