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禽出败是由什么原因导致不孕不育的?

鹅常见病的防治
鹅常见病的防治
梁文斌(重庆市梁平县农牧局,重庆 梁平 405200)鹅具有生长发育快,饲养周期短,耐粗放饲养等特点,其肉、蛋、奶、肝营养丰富,是人们理想的食品来源。特别是随着玉米、豆类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各种畜禽饲料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鹅作为食草性节粮型家禽的饲养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须做好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1、小鹅瘟:1.1 症状 俗称“脱肠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25日龄以下的雏鹅,日龄越小,其发病率、死亡率越高。病鹅精神不振,厌食或不食;喙端和蹼色发绀;鼻有分泌物,常附着于鼻孔周围;嗉囊松软,含大量气体和液体;严重下痢,排黄色或黄白色含气泡或组织碎片的稀粪;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瘫痪。1.2 剖检 最急性病例除小肠粘膜肿胀发炎、充血和出血外,其它无明显变化。急性和亚急性病例表现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即小肠充血发炎,渗出浆液、粘液性及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粘膜坏死脱落,特别是小肠后段常可见到整条剥落上皮与渗出物混合凝固而形成的长条状或“香肠样”的栓子,切开栓子中心为深褐色干燥的内容物。1.3 防治 加强对孵化器,孵化室及种蛋的消毒工作;母鹅产蛋前10—30天注射小鹅瘟疫苗1ml,270天内所产蛋孵出的小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引入小鹅后立即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1ml;发病初期,可紧急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液1ml,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禽霍乱2.1 症状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由于健康禽可以带菌,所以长途运输,营养不良,管理不当,气候突变,卫生差等都易使其抵抗力降低而诱发本病并造成流行,以秋季发病居多。最急性病鹅常突然死亡而无明显症状;急性型最常见,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3—44℃,精神沉郁,食欲降低不愿下水;口鼻流出白色粘液或泡沫,呼吸困难,常摇头;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恶臭。2.2 剖检 最急性病例偶尔见心外膜或心冠沟脂肪有少许出血点,肝脏有少量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点。急性病例可见心外膜、肺、腹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肿大,表面有大量针尖状黄白色坏死点;肌胃和十二指肠出血明显,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混有血液,粘膜上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慢性型见心、肝有坏死点,关节腔内有浑浊或豆腐渣样渗出物。2.3 防治 禽出败疫苗免疫;饲料或饮水中添加0.05—0.15%土霉素或氯霉素或金霉素,连用3—5d;每公斤鹅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2.5万国际单位或庆大霉素0.2万国际单位,每天2次,连用2天;穿心莲90份,鸡内金8份、甘草2份、烘干研细,调水灌服或混饲,小鹅2g/次,成鹅5—10g/次,2—3次/ 日 ,连用2—3d;紫皮大蒜1—3瓣/只,切碎灌服,早晚各一次。3、禽流感3.1 症状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发于春、秋两季,主要感染1月龄内的小鹅。病鹅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顿,毛松打堆,食欲减少,下痢、消瘦,部分病鹅头颈和腿部麻痹、抽搐,腿部皮肤发红等。急性型在发病后1—2 d 内死亡率可高达70%—100%;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咳嗽,罗音,流泪,流鼻液,鼻窦肿胀,头和颜面部水肿,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有的出现单一症状,有的可同时出现几种症状。3.2 剖检 胸肌、腿肌、胸骨内面以及心内膜有出血点;口腔粘膜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十二脂肠粘膜出血;皮下脂肪出血,肝、肾、肺充血、出血、并有灰黄色坏死灶;胰腺出血、变性、坏死;脾脏在发病早期肿大、充血;慢性的以支气管堵塞,腹膜炎和产蛋下降为特征。3.3 防治 禽流感灭活苗免疫,20—3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150日龄三免;目前本病无特效药治疗,一旦发现该病,则必须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坚决予以扑灭。对具有特殊种用价值的鹅,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可于早期采用高免卵黄抗体,大鹅2ml,中鹅1.5ml,小鹅1ml肌肉注射,隔天再注射一次,同时肌注干扰素2万单位/kg体重,喉炎平或喉炎清每100g加水550kg,自由饮水,连续3d,有一定疗效,同时用贯众、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桉叶各200—300g煎水供50—100只鹅1日饮用,连用2—3d。4、母鹅蛋子瘟4.1 症状 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成年母鹅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春季产卵旺盛时期。病鹅精神萎顿,少食或停食,产蛋率逐渐下降,产软壳蛋,常见肛门周围羽毛粘有蛋白或蛋黄样物,腹部胀大下垂,粪便腥臭,常带有蛋白凝块,病死率达10—47%。4.2 剖检 主要病变是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充满淡黄色腥臭混浊液体,卵子破裂、卵黄、蛋白积于腹腔;腹腔器官表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4.3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消毒;产蛋前肌肉注射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灭活苗,发病时也可作紧急接种,控制本病;治疗可用敌菌净,按每只2万单位饮水,连用3—5 d,痢特灵按每只4万单位拌料,连用3—5 d,肌注庆大霉素1万单位/只。5、鹅的鸭瘟病5.1 症状 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鹅的一种传染病,在鸭鹅混养或健康鹅与患鸭瘟病的鸭鹅接触的情况下较易发生。以成鹅多见,常在春秋发病。病鹅体温升高可达42—44℃精神沉郁;常摇头,流鼻液;眼皮肿胀、流泪;偶尔可见病鹅头部肿大,呼吸困难;泄殖腔水肿,拉乳白色或淡绿色稀粪,个别粪中混血。5.2 剖检 病鹅的头、颈、颌下、翅膀等处皮下和胸腔、腹腔的浆膜有黄色冻胶样渗出物;消化道粘膜充血、出血和假膜性坏死;法氏囊粘膜水肿小点出血,泄殖腔粘膜覆盖假膜痂块等。5.3 防治 目前无特效化药治疗,一旦发病必须立即对病鹅隔离,并用3—5%的热烧碱液进行严格消毒。对受威胁的鹅群可用鸭瘟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20日龄雏鹅首免,每只肌肉注射0.2ml,5个月后再免疫一次既可,2月龄以上鹅肌肉注射1次,一般1周内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可达1年。在发病初期肌肉注射抗鸭瘟高免血清0.5—1.0 ml/只,或抗鸭瘟卵黄抗体每只1.5 ml,有较好疗效;大青叶250g、板兰根200 g ,茵陈300g,银花125g ,茅草根500g,川红花125g ,穿山甲125g,苏马勃750 g,煎水拌料50只鹅1日量,连用3—5 d。6、鹅副粘病毒病6.1 症状 本病的病原是禽I型副粘病毒。发病年龄多为15日龄至2月龄,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鹅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头部肿大、流泪、流鼻汁,软脚或头颈扭曲,排白色、绿色、暗红色或墨绿色稀便或水样便,体重迅速减轻。6.2 剖检 肠粘膜有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粒至蚕豆粒大的纤维素性坏死结痂,剥离后呈出血性溃疡面;脾肿大,散在有芝麻至绿豆大灰白色坏死灶;胰脏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气管与支气管内充满黄色干酪样物,胸部皮下有出血块、胸肌、腿肌、心肌冠状沟脂肪、肺、肠及喉气管粘膜等处有出血点,泄殖腔出血,坏死,法氏囊粘膜出血。6.3 防治 目前无特效化药治疗,抗生素可控制继发感染。有报道称注射从本病病鹅的分离毒株的尿囊液制备成油乳剂灭活苗6天后,病鹅群即可停止死 亡,迅速控制疫情。7、中暑7.1 症状 俗称“发痧”本病多在夏秋季节发生,主要是由于烈日照射过久,闷热天气长时放牧,长途行走等引起。主要表现为头颈后仰,站立不稳,摇摆跌倒,在地上或水上打滚或两脚朝天,乱蹦乱动,状如打拳,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易引起大批死亡。7.2 防治 将病鹅赶到阴凉通风的树荫、桥荫等处休息;针刺趾静脉,放血数滴或拔几匹尾羽以刺激穴位;立即灌服中成药仁丹丸、十滴水或用中草药金银花、生地、甘草等适量煎水灌服。8、感冒8.1 病因 多发于雏鹅,主要是温度变化过大或垫草潮湿,风雨袭击,长途运输等造成雏鹅抵抗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发病。8.2 症状 病鹅缩颈,食欲降低,羽毛松散下水易湿、鼻流清液、流眼泪,并发支气管炎,咳嗽,继发肺炎时体温升高。8.3 防治 做好防寒保暖等防护工作,已发病的雏鹅可用生姜粉少许拌料喂服,连喂1—2 d,重症可给复方阿斯匹林每只0.1—0.2g,2次/日,连服1—2 d,并发肺炎时,可每只肌注青霉素1—2万单位或链霉素0.5—1万单位,2次/日,连续2—3 d。9、鹅球虫病9.1 症状 由多种球虫引起鹅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感染3周龄至3月龄的鹅,多发于5—9月,病死率可高达60—90%。病鹅常表现为步态不稳,羽毛松乱,下水易湿,食欲减少;脱水、眼窝下陷,极度消瘦,衰弱;拉白色或带血稀粪,污染肛门周围羽毛。9.2 剖检 肾球虫病表现为肾肿大,表面有针尖大至谷粒大灰白色、黄色坏死点或条纹,肾小管严重损坏,管内充满球虫卵囊;肠球虫病表现为肠肿胀出血,肠腔内充满稀薄红褐色液体。9.3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清洁消毒,定期消除粪便,防止饲料和饮水被污染。药物治疗:磺胺甲基异恶唑,按100PPM混入饲料内给予,连喂4—5 d ;烟草1份加水50份浸泡1昼夜,再煮沸30分种,凉后让鹅自饮,连用10d。参考文献:[1]尹华贵,曾子建等.科学养鹅[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2]冯昌荣.中草药治疗畜禽常见病[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黑变病的发病率升高。该病国内报道较少。结直肠黑变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仍不甚清楚,该病患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而且该病患者中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高,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假性肠狭窄,而误行剖腹手术。【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及内窥镜检查,见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以及内窥镜下活检病变粘膜行病理检查,见粘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密集或散在分布的、胞浆内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即可确定诊断。【治疗措施】  结、直肠黑变病是一种可逆性疾病,解除便秘及排粪困难的原因,如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多的 ...胃肠道是养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的消化过程,才能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以供组织细胞利用.胃肠道的发育和功能对养分的消化利用具有重要影响,而影响猪胃肠道发育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动物自身的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影响猪胃肠道发育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述.1影响猪胃肠道发育的内在因素1.1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Hormone,GIH)消化道中存在大量多种类型的内分泌细胞,它们www.ncyz.net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号鹅三个月断嘴什么原因(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原因会导致胎停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