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春雨义工王娜贵阳支教义工…

陈宇与孙金龙,从09年两人偶遇成了莫逆之交,再到一起创办了乡村儿童艺术教育公益组织——德基金,他们通过号召和组织文艺工作者到乡村学校支教,致力于帮助改善及提高偏远地区乡村小学学生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及素质培养。 & & & & & 供图:王娜 & 编辑:钱明上世纪70年代,陈宇出生在雷州半岛一个族居村——足荣村。打小开始,他几乎没见过外人,在封闭的环境里,带着未知的想象,他铆足了劲,渴望走出去。十多年后,陈宇回到家乡的小学校,发现母校依旧封闭而平静。于是,他为小学校续上断了十几年的奖学金。与此同时,他开始有一种期待———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去,但至少有人能够走进来。“德基金”由陈宇创办,背后却有一个对其成长影响深远的茂德公爷爷。带着一种将心比心的朴素理想,一个乡村艺术支教的雏形在他脑海中诞生:请一些青年学者、艺术爱好者及艺术家到乡村学校支教,帮助改善偏远地区学生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开拓视野——2011年,承载着乡村艺术支教梦想的德基金成立了。孙金龙被陈宇感动,他选择来到了广东省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从中国知名书画家变成了一位山村教师,成为这个村里300多年来第一位美术教师。在孙金龙一个人扎根足荣村支教快两年的时候,陈宇当初的想法更加坚定了,他邀请孙金龙一起联合创办德基金。几年的艺术支教不但在改变着孩子们,也改变着孙金龙。尤其是当孩子们把他当亲人、长者倾诉时,他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孙金龙改变着孩子,自己的心也慢慢融化。孩子无意中流露的童真,碰撞着孙金龙的心灵,他总是跟德先生们分享:这种真是孩子留给我的,孩子不知道,其他人不知道,只有我知道。2011 年10 月17 日,德基金第一期在雷州市府城镇英山小学开启。“你们会不会像肉包子打狗一样?”每次想起这句童真话,德基金的工作人员觉得可笑又感动。德基金自2011 年10月启动以来,每一期支教结束后,诸如此类关于对他们期待和留恋的信件都会收到很多。在德基金的支教中,发现了这么一批老课桌。六、七十年代的课桌,在繁华都市已经近乎绝迹,但在偏远的山区,它们却依然占据着主流的位置。这些老旧的木桌椅,桌面布满刻痕、凹凸不平。它们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被岁月一点点打磨,就像一位位沧桑的老人,诉说着一段段山里娃刻苦求学的故事。“当一个乡村学校的老校长握着你的手跟你说想给孩子们换上新的课桌时,你看着那些已经用了几代人的老课桌,心都是酸的,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于是,陈宇提出了“课桌漂流”,用新课桌换回那些老课桌,并通过在线上线下认购的形式、将筹到善款再次为其他乡村小学更换新课桌,从而让课桌随爱心“漂流”起来。如何让老课桌更好地漂流,陈宇也在思考,怎样让这些老课桌重新焕发生机,能否让老课桌成为会议桌或书桌呢?于是,“丰”字桌——多用书桌诞生了,“丰”字的骨架中挟着四张旧课桌,“丰”字里面,大有用处,可以装书,可以储物。他在这套书桌赋予的寓意为:“丰”为“丰收、收获”,希望乡村孩子们通过读书学习,收获自己的果实,改写自己的命运拥有丰盛的人生。乡里孩子们的素质教育虽然跟不上城里的孩子,可乡里的孩子们同样聪明、可爱、优秀。他们虽没有受过任何美术教育,但他们的画却一直打动着我们,因为它是自自然然地从孩子的心里长出来。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他们可以把一切当做画盘,描绘心里最纯粹的情感。这些充满创意的画,是“德基金”志愿者到农村支教时带回来的孩子作品, & 瞧,有的可以把五谷杂粮当材料;有的拿餐巾纸来漂染;有的可以在啤酒瓶上面描绘;德先生可以用一切简单的、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指导孩子们,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智慧,来描绘出心里最纯粹的情感。在德基金第十三期支教的学校——湖南的茶坪小学,德先生们发现学校只有一栋楼、四个教室,没有水泥地板,没有围墙,没有运动场所,没有升旗台,倒塌的篮板,雨天后,孩子们都是一脚泥巴地走进课室,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学习。在面对学校没有围墙的问题上,陈宇提出了百家墙计划,发动村子的人每人出一份力把围墙建起来……用陈宇的话来说,围墙花几万元就能建起来,但他关注结果之余更重视过程,换了一种方式就有更多人去参与,也引发了村子百户人对教育的重视。他要的正是理念的散播。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鼓励,在所有的鼓励中,“你真棒”应该是最有力的,而棒棒糖也是每个孩子童年的零食,德基金创始人陈宇先生随即提议发起“棒棒糖计划”,让德先生们用上专属德基金的棒棒糖,给予孩子们最甜蜜最实在的夸奖,递上一个棒棒糖,让孩子做一个最棒的人,第一批棒棒糖我们带到了地震后的四川雅安,希望给予孩子们最甜蜜、温暖的陪伴。孩子们第一次上摄影课,兴奋的把玩着手里的相机。与常规的支教不一样,相比于用知识的长期支教,这个平台更注重于心智的启蒙。受过良好教育并具有专业特长且思维独特的文艺工作者是最合适的人选,志愿者们可以用言传身教帮助乡村的孩子们唤起学习的动力和对生活的追求,从而树立并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名出色的志愿者将可能会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德基金从支教落地操作以来,已经经过了十八期。最早的时候,陈宇曾担心招不到志愿者当老师,但是如今报名人数已经安排不完了,德先生们都在候期。在德先生的队伍里,不乏书法家、设计师、歌手、旅行者、学生、作家等。德先生的年龄跨度从19 岁到60 岁不等,有朋友推荐朋友的,也有从德基金的微信平台获取信息报名的......在支教的日子里,这些德先生们除了在街头小巷被认出来收到乡邻们热情的问候两年来,支教队伍已经衍生出了几对恋人,这些德先生情侣们大多是不是同期支教的,更多的是后来通过新旧德先生总结会在传授教学经验的时候认识的。这样的总结会每一期开始前都有德先生们极其投入去做这件事,老先生带新先生,就在这样的循环中,持续了下去。&两周年后的德基金依旧会走下去,这是一个疯狂的老板带着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影响着一群践行公益的德先生做着“靠谱”的事的故事。GCTS星发现(gctsxfx)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小小柠檬也能有大抱负感恩的心在路上……北京时间17日20时许,湖北神农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员。1994年7月史立红以英语专业8级的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当时史立红的很多同班同学要不选择了出国,要我的公益故事我的公益故事-风铃公益:走,给山村人拍张全家福纽约的新地标吴昊宸获得的“美德少年”奖状     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摄影来源:内蒙古晨报
编辑:胡惠李静,著名节目主持人、金牌制片人、多家企业的创始人,“跨界”早已变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角色的不断转变,卢柏克的公益之路从环游中国一周的背包客生活开始,再到“420雅安”和“722定西”两次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这李静,著名节目主持人、金牌制片人、多家企业的创始人,“跨界”早已变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角色的不断转变,早上5点出门,照顾救助的普氏原羚等青海湖特有动物;8点半,开始在湖边捡垃圾;晚上10点,开始巡护治沙区域,这陈宇与孙金龙,从09年两人偶遇成了莫逆之交,再到一起创办了乡村儿童艺术教育公益组织——德基金,他们通过号召和他先后十余次走进非洲,足迹遍布12个国家2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哪里有狮子,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深入非洲野外,葛芮,1984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加入央视国际频道,后赴美国深造,并在犹他州电视台担任编导。然而,199陈宇与孙金龙,从09年两人偶遇成了莫逆之交,再到一起创办了乡村儿童艺术教育公益组织——德基金,他们通过号召和他自幼患重症血友病,长年坐在轮椅上;他每天都做好了迎接死神的准备,但时刻带给别人笑声;他在经历了3次自杀的人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但这里也是全球最敏感、最脆弱的生态区刘蔓,在金融业是颇有口碑的女强人,在公益界是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发起人之一、筹款主要负责人。近五年,金融业遇冷每期一位嘉宾,谈他心目中的公益。星发现-马贺谈公益-北京市益家公益志愿者协会甘肃分会兰州站站长杨澜的身份很多元,如果要她自己排序,她最为看重的除了做主持人就是公益人。如今她有超过1/3的时间都用在管理她日,四川芦山发生7级地震,壹基金表现抢眼:第一时间派出多支救援队伍奔赴灾区,更让人咂舌的是每期一位嘉宾,谈他心目中的公益。陈统奎原是《南风窗》杂志高级记者,2009年9月,他来到台湾桃米生态村,那里的见闻令他震惊:生态优美的桃米村杨芳是湖南邵阳洞口县人。在这个算不上富庶的小县城里,她的家庭也普普通通。父亲跑运输,母亲在离县城不远的乡下经每期一位嘉宾,谈他心目中的公益。星发现-乔磊阳谈公益-甘肃祁连狼登山俱乐部理事长看到周伟的经历,你会觉得神奇而有趣。厨师、播音员、新闻记者、杂志主编,而现在他是一位自由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万涛,中国鹰派联盟创始人,人称“黑客教父”。中日黑客大战、反抗印尼排华大战、中美黑客大战、反台独黑客战役中梦娃系列公益广告合集3月24日社会组织报名投票情况:3月24日个人报名投票情况:gctsxfx《星发现》弘扬和传播中华文明,发现并推荐中国人身边的各行业优秀人才的互动服务类自媒体平台。《星发现》,为国人每期推荐一位行业内嘉宾讲述他的精彩生活!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ctsxfx《星发现》弘扬和传播中华文明,发现并推荐中国人身边的各行业优秀人才的互动服务类自媒体平台。《星发现》,为国人每期推荐一位行业内嘉宾讲述他的精彩生活!“最美志愿者”推荐事迹(一)
  推荐单位: 济南市文明办
  姓名 房泽秋 性别 女
  主要事迹
  济南市历下区居民房泽秋,从1979年开始,36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瘫痪老人李玉柱,直到老人97岁高龄安然离世,她让老人在晚年享受到了有儿有女的天伦之乐,用无私奉献讲述了一个&小家大爱&的动人美德故事。
  李玉柱是济南三箭集团的退休工人,房家的老邻居。老人一生未婚,常年在工地看门。1979年,李玉柱突发脑血栓,半身不遂,见老人没人照料。当时只有19岁的房泽秋就与母亲商量,在住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把老人接回了家。
  2012年,房泽秋的丈夫于海突发疾病去世,对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儿子于霄宁在悲痛中接过父母的班,继续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于霄宁为了照顾老人,选择了一份在家里做兼职的工作。背老人去医院,给老人洗澡等重活,于宵宁都接了过来。
  于宵宁和妻子王娜结婚,有了儿子。王娜也会帮老人理发,给老人挠痒,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写到小黑板上让老人看。她和丈夫一起帮着分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日,老人过了97岁大寿,在照片里,他满是皱纹的脸色挂着幸福形容,这是老人的最后一个生日。12月24日凌晨,老人到了弥留之际,房泽秋一直守在老人身边,老人叫着她的小名说:&亲爱的云,谢谢你,多亏了你&,这让一向坚强的房泽秋泣不成声。老人虽然去世了,但是房泽秋说,老人生前得到各界人士的关心,为回报社会,自己以后仍会继续做好事,传递正能量。
  房泽秋36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李玉柱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5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房泽秋一家被评为济南市最美家庭、山东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荣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
  为弘扬和学习房泽秋的高尚品格,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我市建立了房泽秋志愿服务工作室,更好地传递房泽秋的孝道精神。房泽秋是工作室的精神核心和领导核心,在房泽秋孝道精神的宣传和带动下,发动辖区居民参与工作室的工作,组织一支1000多人以房泽秋为代表的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带动了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为历下区1300名养老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带动历下区建设1处老年人托护中心,新建改造13处日间照料中心、40处养老互助点,资助成立3家老年公寓。同时,房泽秋一方面通过接听服务热线对需要帮助的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她会定期前往各个托护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公寓等场所,免费做义工,实地帮扶老人。
  推荐单位: 青岛市文明办
  姓名 李延照 性别 男
  主要事迹
  李延照,&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后桃林社区居民,中共党员。1996年入伍,1999年退役,在部队期间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优秀士兵,多次嘉奖;李延照2014年荣国全国首批&五星志愿者&称号、山东好人之星、青岛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最美城阳人、城阳街道 &忠诚卫士&等多种荣誉。蓝天救援队获全国首批志愿者服务优秀团队、青岛市微尘之星公益团队、&感动青岛&团队、崂山区见义勇为团队。
  蓝天救援队成立后,除了承担青岛当地应急抢救任务,还参与了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救灾活动。从2008年参加公益救援志愿者以来,每当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必定有蓝天救援队参与救援。近年来,他们先后参与玉树地震、彝良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北京&7.21&水灾、甘肃天水泥石流、黄岛输油管道爆燃、崂山登山受困者救援和青岛周边水下救援等170多次一线救援,仅在青岛市范围内就直接救助595人。
  日,云贵边界发生地震灾害,造成80余人遇难。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时刻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李延照带领7名救援队队员带着急需的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立即赶赴灾区,展开为期10天的救援行动。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发生后,青岛市红十字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李延照带领8名红十字会青岛蓝天救援队队员,在城阳基地集结,迅速到达灾区,展开救援工作。受到当地居民的好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地震发生后当晚8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部署青岛、四川两地组成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参与现场救援。这是青岛蓝天救援队第一次列编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参与灾害救援,也是山东省第一支派出的救援队伍,是唯一一支携带专业技术装备进入震中救援的民间专业志愿者。救援队到达后,立即被派往重灾区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的几个埋压点展开搜救工作。李延照和队员们的救援事迹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后,引发全国关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女士在会议上指出:你们的行动更迅速了,你们的技能更专业了,感谢你们!
  李延照还带领救援队多次为国家、省、市以及国际红会系统做救援汇报演练、获得一致赞赏,接待红总会及红十字国际联合会多位领导视察参观,分别与到访的韩国、德国、法国以及非洲十多个国家做过交流,救援队体系建设、人道主义贡献获得来访领导高度认可与赞扬。
  李延照加强团队管理,培育奉献理念,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号召队员们勇于承担、敢于舍得、甘于奉献,舍弃休息时间,放弃手中工作,自费自愿参加救援行动,感染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做志愿服务,无怨无悔走在无私助人、义务救援的大爱道路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着力量、发挥着作用。
  推荐单位: 淄博市文明办
  姓名 李振华 性别 男
  主要事迹 半个多世纪的助学情
  李振华,男,78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原书记、校长。60多年来,他扎根沂蒙革命老区教书育人,并捐出工资帮扶贫困学生、救助贫困家庭。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公益人物、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省道德模范、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
  1953年,年仅17岁的李振华响应党和国家&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告别故乡南京从南京师范大学来沂蒙革命老区沂源县支援教育,克服重重困难。放弃转行、提升、回城的照顾,一干就是62年。当时,沂源县是国务院重点扶持的37个贫困县之一,乡亲们靠吃糠咽菜度日。李振华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就每月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随着工资的增长而增长)资助贫困学生,一直坚持到现在。60年来,李振华资助的贫困学生有2122名,完全由他供吃、供穿、交纳学杂费、最终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就有36人。62年来李振华个人累计捐款已达96.2万元(退休后77.6万元)。帮助他人做到点点滴滴。从2001年开始李振华先后帮扶了36户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2009年至今李振华先后帮助18人支垫个人承担的医药费。
  李振华在大、中、小学,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兼职31个,他以现身的说法介绍自己的成长过程,在全国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义务作报告2916场(退休后2180多场),听众达100多万人次,行程约30万公里,足足绕地球7圈。
  为了与问题青少年进行思想交流,2010年李振华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5年来李振华曾与省内外860多名问题青少年保持经常联系,建立帮促关系,疏导他们的心结。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在他的耐心开导和关爱下,使得这些青少年重新拾回自信、确立了人生奋斗的目标,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入了党,还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企业的技术人才,李振华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特别是那些长期见不到父母,而爷爷奶奶又管束不了的孩子,他耐心鼓励他们刻苦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并从经济上资助他们,为他们送去&最美少年&的典型材料,鼓励他们以&最美少年&为榜样。有150多个表现一般的留守儿童有了可喜的转变。他一有时间就穿梭于县城内的各个网吧检查,先后动员由于迷恋网络游戏学而辍学的21个孩子重返校园。他是闻名的义务安全员,放学时间护送孩子过马路,检查校车安全,到学校食堂检查食品安全。设立了&道德讲堂&、&孝德讲堂&向孩子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沂源县的父老乡亲自发捐资,在东里镇韩旺中学,为他塑了一尊汉白玉半身雕像,市里将韩旺学校命名为&淄博振华学校&,在张家坡中学立起了&振华基金纪念碑&,沂源县委、县政府为他建起了李振华事迹展厅。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里,他把一颗永恒的爱心融进蒙山沂水,融进老区人民的心中,这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撒向他人全是爱,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书写着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者支歌。
  推荐单位: 枣庄市文明办
  姓名 张勇 性别 男
  主要事迹
  张勇,枣庄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第六监理部主任,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从2001年开始参加志愿者公益服务,自今已经十五年了,那时参加枣庄市无偿献血志愿者,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和宣传活动,并组建了枣庄市无偿献血志愿者QQ 群担任群主,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曾多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银奖、铜奖,现累计献血量达到3万多毫升。
  2011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枣庄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了解到这是一支由民间志愿者组成,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公益团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被红十字公益救援事业深深触动。随即递交了入队申请书,志愿加入枣庄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遵循&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勤奋刻苦努力训练,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的挽救生命。经考试合格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开始从事红十字公益救援志愿者服务。
  现担任枣庄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在干好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将全部的业余、休息时间投入到志愿者服务中去,利用休息时间积极的参加各项救援技能训练,夯实救援技能基础,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大型自然灾害救援和应急救援行动中多次冲在救援一线。在参加红十字志愿者服务的四年中,多次代表枣庄市红十字会参加了四川雅安4.20地震救援、湖北监利东方之星号沉船打捞救援、缅甸洪水国际救援等重大应急救灾一线救援工作。
  在完成大型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在枣庄本地及周边地区参与和指挥应急救援和培训宣传工作,主要有:市中区搜寻失踪老人。并在枣庄五区一市内开展&开放水域打捞溺水者无偿公益救援&服务,坚决杜绝在枣庄出现携尸要价的现象,为枣庄红十字公益服务竖立了良好的形象。并开展了大型活动保障服务,在邹城峄山景区节假日安全保障、枣庄大型体育赛事安全保障成绩突出,获得各单位的好评。带领队员开展社区居民及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教育等应急救援及教育宣传工作。
  用一腔献身公益的热血,一次次感人的公益行动,谱写了一名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的美丽篇章,以满腹无私奉献的热情,一次次无偿的救援,传递着人间大爱的正能量。
  推荐单位: 东营市
  姓名 刘丙君 性别 男
  主要事迹
  刘丙君,自由职业者,东营市义工协会会长,东营义工创始人之一。
  刘丙君出生在泰安一个偏僻的农村,因为家境贫寒,自幼尝尽了酸甜苦辣。在东营闯荡几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内心回报社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与有着同样想法的两个朋友在2007年成立了&东营义工爱心联盟&,即后来东营义工的雏形。2007年自发组建民间爱心团队---东营义工, 2013年10月正式在东营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注册。团队本着&关爱他人, 快乐自己&的服务理念,活跃在助老、助残、助学、环保、募捐等多个领域。7年来,在他的带领推动下,东营市义工协会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为具有网站注册10万人、正式义工600多人的团队,从简单的做好事,到组织有序的规范活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东营地区最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大型民间爱心组织。
  在刘丙君的号召组织下,东营义工累计开展关爱智障活动200多次,参与人数4500多人次;开展敬老活动200余次,参与人数7000多人;组织义务献血200多人次,献血量达60000多毫升;组织为贫困儿童捐献书籍、字典8000多册,衣物40000多件;组织助学走访160多次,参与人数700多人,走访1500余户,走访里程3万多公里,成功资助学生近300人;开展环境保护、义务植树、爱心斑马线等活动160余次,参与人数4800人;为汶川、雅安地震募捐107多万元(包括物资),组织临时性活动400余次,参与人数1500多人。2013年,积极争取省政府对公益组织扶持资金10万元,为40个贫困家庭送去救助金,带去政府对贫困群体的关爱。同年,东营市义工协会被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授予&十佳公益组织&、被东营市文明办授予&全市优秀志愿者组织&。2014年,协会被东营市民政局授予&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 &,同时有8人被评为&东营市优秀志愿者&。2015年,组织策划活动216次,参与活动志愿者达8000多人次。
  平日里,刘丙君的工作大多在外地,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经常开车几小时从外地往回赶,为了公益,他每年的经济损失有几万元,还经常拿出自己的积蓄补贴义工的活动经费。有人问他:&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后悔吗?&他总是笑着说:&我就是普通的穷孩子,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这个团队和我的兄弟姐妹们,这是他们的功劳。我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我什么都没有做,社会却给我了这么多,是我应该感恩社会!爱心的道路还很漫长,我有信心、有义务跟大家一起走下去。以点带面,做爱心奉献的传播者,做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的践行者。&
  推荐单位:烟台文明办
  姓名 安立盛 性别 男
  主要事迹
  安立盛,1943年出生在烟台市芝罘区黄务镇蓁山屯村,1963年全国学雷锋热潮时,安立盛被烟台市授予学雷锋标兵, 52年过去,&学雷锋、做好事&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安立盛也成为芝罘区乃至烟台志愿服务的品牌。
  安立盛5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在左邻右舍的接济下,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1949年解放后,党和政府给了安立盛第二次生命,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安立盛从小就学会了报答和感恩,下定决心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领第一个月工资起,每次除了留下一点生活费、零用钱外,其余的全部用来无私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老工人,以至于到自己结婚的时候,竟然一无所有,没攒得下一分钱。1963年,他被树立为&烟台市学雷锋标兵&。他一家五口人至今仍住在60余平方米的房子里,儿子八级残废,儿媳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孙女正在上小学,家里日子过得比较清苦。但每当国家遭遇自然灾害,见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慷慨解囊,多年来,安立盛累计向社会捐款20000余元,先后把两位孤寡老人像父母一样侍候到老。
  安立盛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建设和谐美好家园。退休后的安立盛制作了一个黑板,办起了社区&黑板报&,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生活知识以及安全小常识,表扬身边的好人好事,促进小区居民争创&文明楼&和&文明家庭&,内容常换常新,每天早晨,安立盛都要把当天的天气预报写到黑板上。长年下来,成了周围过往居民必看的内容,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2012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学雷锋安立盛志愿服务大队的正式成立,先后有8000多名市民慕名加入到安立盛的志愿服务队伍中,为困难群体捐款、擦洗公交站亭、清理野广告&&港城烟台处处都有他们学雷锋、做雷锋的身影。
  推荐单位: 潍坊市文明办
  姓名 刘晓清 性别 女
  主要事迹
  刘晓清是一个跟张海迪有着相同遭遇的姑娘。5岁时的一次车祸,导致她脊髓休克,高位截瘫。但她没有消沉,毅然踏上了自学之路,完成了小学、中学的课程,还通过业余函授学完了行书、花鸟两个科目的课程,以优异成绩拿到结业证书。她自1996年起先后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50多次,并在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展出。2002年,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艰难学艺。学习书法、绘画对刘晓清来说,所面临的困难和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到的。每天妈妈上班前帮她调整好姿势,将笔墨纸砚放在她能拿到的地方,她用双肘支撑起上半身,开始写、画,时间久了,肩肘开始酸麻、胀痛,甚至失去知觉。多少年来,她习书不断,用自己羸弱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其作品陆续在全国获奖,先后在北京、潍坊、诸城三地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其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明网、山东卫视、大众日报报道。
  热心助人。刘晓清身有残缺,深知弱势群体的艰难和需要帮助。她没有忘记关心、救助其他病重的少年儿童。2006年得知本市一名女孩身患白血病,家庭困难无钱医治时,她拿出了刚获得的奖金,让妈妈送到白血病女孩的病房。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拿出自己书法获奖的奖金捐给了灾区,还向灾区捐出自己获奖的部分书画作品。雅安发生地震后,她又第一时间精心创作了作品捐给灾区,累计捐款捐作品五万元。
  传递爱心。2013年4月,刘晓清得知泰安好妈妈王玉萍患病住院,便和全国道德模范们捐款救助,去济南千佛山医院和泰安去看望。2014年12月,刘晓清得知一位家在农村的男孩身患白血病,立刻捐出了3000元钱,并通过倡议开展&微行动&大爱心&一元捐助活动,有两万多元汇入了患病男孩父亲的账户。2015年8月,刘晓清成功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暨义拍活动,她的80余幅作品全部拍出,所拍得资金25万元,全部捐助了潍坊地区有困难的残疾人朋友们。有许多残疾人用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向她诉说苦恼和不幸。每次她都耐心开导,使他们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先后在武汉、潍坊和诸城作励志报告,用她的坚强和面对困难不屈的精神鼓舞着感动着大家。她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老师和学生们指导书法。她常去康复中心去看望智障孩子,并坚持免费教智障孩子学习书法,现在她教的一位学生书法已经写的相当出色。
  刘晓清现为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诸城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残疾人十大自强人物、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潍坊市十大自强模范、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并被中央文明办评选为&中国好人&,她们一家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网友们送她一个好听的名字&&&最美轮椅姐&!
  推荐单位: 邹城市
  姓名 张文莉 性别 女
  主要事迹
  张文莉,女,汉族,1968年8月出生,大学学历,安技中心教师,中国轮椅橄榄球队副队长,是邹城市公益组织&文莉爱心在行动公益团队&发起人、负责人,邹城市生命关爱协会&爱心大使&。先后荣获兖矿集团公共道德模范、邹城市十佳道德模范、首届最美济宁人、2013济宁年度新闻人物、济宁市第四届助人为乐模范、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山东省雷锋好榜样先进个人、人民日报人民网公选2007十大本色人物、全国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个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15年6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女性公益慈善典范&推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女性公益人物& 等荣誉称号。
  1994年,当年只有26岁的张文莉游泳跳水时发生意外,造成脊椎五、六节粉碎性骨折。2001年,张文莉在经过3年的系统治疗训练后回到了兖矿家中。2006年,张文莉抓住一偶然的机会,凭借长年的体育训练经验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成为了山东轮椅橄榄球队的一名队员,继而成为第三名入选国家轮椅橄榄球队的山东籍队员,并以中国轮椅橄榄球队副队长的身份参加了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是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的唯一一名女性轮椅橄榄球运动员。2008年10月,打完残奥会回来后,凭借着不言放弃的拼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张文莉被邹城市生命关爱协会聘为&爱心大使&。2010年11月,张文莉开始了她个人组织的第一次爱心行动:小夏是鱼台籍轮椅篮球运动员,12年前配的假肢的接受腔早已破损,使他无法站立行走。张文莉决心要让小夏拥有一副新假肢、全身心地备战省运会。
  文莉爱心在行动团队自2010年 11 月成立,目前已汇聚了邹城本地、及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爱心人士,现已发展到1000多名志愿者。日,由爱心企业家向团队无偿投资建成的连锁实体店&文莉爱心鲜果坊&公益超市正式开业。
  组织了大小活动达68次。其中,给贫困山区孩子募捐衣物4000多件,课外书体育用品5870 件。文莉爱心团队现主要做对贫困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助学活动,团队先后助学145人次。山东电视台《民生直通车》、济宁电视台《直播民生》《新闻今日谈》、邹城电视台、兖矿电视台、齐鲁晚报、人民网济宁视窗、中国煤炭网、兖矿新闻报等多家媒体都对团队爱心公益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和报道,被誉为&迎着风向着太阳快乐行走在民间的草根爱心公益团队&。
  推荐单位: 泰安市文明办
  姓名 张春霞、李强 性别 女、男
  主要事迹
  张春霞和李强是肥城市一对热心公益事业的教师夫妇。他们不但是&西部爱心公益社山东站&的创始人,也是&肥城市爱心公益协会&的创建者。从2010年至今,他们已经打造了&爱心&支教、&爱心&助学、&爱心&超市、&爱心&公寓、&爱心&基金、&爱心&救援等&爱心&公益服务品牌;支教范围涉及贵州、甘肃、宁夏、青海、肥城等地区,陪3000多名学生度过假期;帮扶困难群众和学生1万多人,捐款、捐物总价值超过200万元;组织参加公益活动260多个,支教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3000小时。
  一、&爱心&支教,开启公益之旅
  从2010年开始,他们连续四年利用自己暑期休息的时间,自费到西部山区小学进行暑期支教,陪大山里的孩子们度过了快乐而美好的暑假。为此,他们每年都要自费近万元。 2010年暑假,张春霞、李强带着孩子来到了贵州大山深处对马小学支教,带着近200斤的爱心物资。他们就主动为十几个孩子徒步十几里山路来听他们上课且无法回家吃午饭的孩子做午饭,没想到,这顿午饭一做就是四年,无怨无悔。教课之余,他们一直坚持做家访工作,趁走访之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挑选了一个孩子进行一对一资助。四年来,他们一直定期给那些孩子汇款,不但要帮他们完成小学教育,还要一直资助到他们上大学。2014年暑假,他们把爱心支教活动引入了肥城,精挑细选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50多名优秀大学生来到肥城,陪老城镇大石关小学和王庄镇演马小学等四所小学的1500多名孩子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暑假。
  支教期间,他们还专门联系济南中安救援培训中心的志愿者,定期为孩子们开展安全教育、医疗救护等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学到了防护自救的知识。
  二、&爱心&助学,关注困难学生
  2011年,他们成立了西部爱心公益社山东站,带领朋友一起给西部山区收集、整理、发放爱心物资。几年下来,他们共向贵州、广西、甘肃等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衣物5万多件套,学习用具1万多件套,爱心书包2000多件套,各类书籍5000多件套,包括乒乓球桌、足球、篮球等在内的各类体育器材1000多件套,总价值40多万元。
  2014年初,张春霞和李强又注册成立了肥城市爱心公益协会。每到周末,他们都会带着书包、文具等爱心物资跟志愿者们一起走进乡村,走到困难学生的家里进行实地走访,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一起来帮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迄今为止,他们已经走访了老城镇的王雅雯、卢梦媛,王瓜店的王心意、胡明月等十几个镇街的200多名困难学生。在他们的帮助下,孩子们每个月都能接收到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寄来的50-100元不等的爱心资助,总价值已达60多万元。
  三、&爱心&超市,直通困难家庭
  在走访困难学生的同时,张春霞和李强通过各种渠道募捐爱心物资发放给困难家庭。2015年春节前夕,他们自筹资金10000多元,组织50多名志愿者,行程1000多公里,为100户困难家庭送去了大米、食用油、面粉、剪纸福字等爱心物资,为困难家庭过年贡献了一点温暖。
  2014年他们又开始筹划了开进社区、开进乡村的肥城市&爱心超市&项目。截至目前,他们已在肥城全市范围内跟爱心商家合作开办了45家&爱心超市&,负责收集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爱心物资7000余件,经过整理、消毒之后,发放到700多户困难家庭手中。&爱心超市&也已经成为了肥城市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公益品牌项目,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四、&爱心&基金,呵护大病儿童
  张春霞和李强还经常接到大病儿童的求助。两年时间里,他们先后救助了安站镇牛家庄村白血病孩子王英豪等20多位因重大疾病而致贫的困难家庭,给他们筹集了50多万元爱心救助资金,为延续孩子们的生命贡献力量。
  五、&爱心&救援,救人危难
  2015年,张春霞和李强与&壹基金救援联盟山东站&取得了联系,并且获得授权,正在积极准备组建肥城第一支全部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爱心救援&队伍。他们的愿望就是建立一支专业的公益救援队伍,救人民于危难之时。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
在这里畅所欲言吧~~
主办:山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潍坊义工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