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秀洲区南汇中学 胡代勇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注重人的发展,从学生的心理健康入手思考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使语文课堂充分地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必须转变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认识,重新审视初中语文教学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师生和谐发展观。转变教师的角色,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设计课堂,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形成群体的心理优势,合作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 融合 引导 合作 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处于应试教育模式和新课程改革探索的彷徨中,尽管在形式上反复强调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中心任务却一直是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应试技能以达到升学的目的。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部分,与一般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点缀品,相关活动的开展常常流于表面,从而严重妨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作为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帮助这些形式外,大量的是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课堂教学所占用的时间最多,是对学生发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活动,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如果课堂教学活动不包含积极、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没有对学生心理与个性品质发展的足够关注,那这种教学以及整个学校教育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也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 杜威1902年就提出了“教材心理化”。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四种本能的需要,即:交谈或交流的需要,探究或发现的需要,制作或建造的需要,艺术表现的需要。这四种本能的欲望,是儿童生长的自然源泉。违背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儿童接近书本时就没有理智上的渴求”,他们的学习必定是一种枯燥空洞的机械训练和形式演绎,必定成为一件压抑儿童本能兴趣的苦役。而大量的学习材料就会像无数的废料和碎片一样,堆积在脑海中,成为“妨碍有效思维的障碍物”。学生在学习中就会缺乏动机和兴趣,并养成漫不经心和因循拖延的习惯。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记住规定的学科内容,他们的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就不能的大充分发展 ,并且还会“厌恶智力的运用”。这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结合心理健康理论的学习,笔者逐渐认识到: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融入”的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的教学活动顺畅进行的条件,而且是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规定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平武县水晶镇初级中学校&&& 平武&&& 622550)&&&&&&&&&&&&&&&&&&&&&&&&&&&&&&
&&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本文主要从利用教材固有的思想内容让学生体验、感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渗透情感教育,学会关爱他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学生心理同步发展的写作训练;培养好奇乐学的积极兴趣;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六个方面进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尝试。
&&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年轻一代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往往会承受着比以往沉重得多得心理压力。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且青少年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社会、家庭对他们同时提出那么多的要求,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满足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下面谈谈个人看法。
&&&&&&& 一、利用教材固有的思想内容让学生体验、感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初中生不谙世事,憧憬美好的未来,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往往估计不足,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就灰心丧气。因此,保持一颗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心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在山的那一边》时,学生们在阅读理解、讨论的基础上,懂得了诗歌中&山&与&海&所蕴含着的意味:&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的理想实现了吗?遇到挫折后他是怎么做的?他有一个怎样的信念?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你认为这首诗对你有何启示?然后让学生再阅读,进行情感体验和感悟。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然得出: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只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悟,充分认识到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了遭遇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教学安徒生著名的童话《丑小鸭》时,最后,我让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自读提示&,让他们举手回答这篇童话给自己的启示,有不少同学说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说:&身处逆境,不要绝望,不要沉沦,要坚持不懈地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又有一位同学引用了红金龙的广告语:&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迸出的思想火花也见证了同学们心理上的成长足迹。&&&&&
&&&&&&& 二、渗透情感教育,学会关爱他人&
&&&&&&& 关爱自己的父母,这是基本的道德情感。一个连父母都不能施爱的人,怎么可能要求他去施爱于他人、施爱于社会、施爱于祖国乃至世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宣扬亲情的诗词、文章,如《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拨动着天下儿女敬爱慈母的心弦;《背影》中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蹒跚&的背影,成就了一座平凡父爱的丰碑,让学生懂得父爱的深沉&&通过学习这些感人肺腑的文章,让学生从中体味亲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除了情感的触动,还要求学生有具体的行动,让学生学会在物质享受时想到父母,关心父母,要留意父母的身体健康,在父母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意。&
&&&&&&& 三、与学生心理同步发展的写作训练&
&&&&&&&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变化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心理特点。与学生心理同步发展的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 1.围绕&我&来做文章,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接纳&
&&&&&&& 接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学生在介绍自我的习作中,都能勇敢地介绍自己,一方面大胆地写出自己的才能和优点,另一方面客观地剖析自己的不足,寻找以后努力的方向。&
&&&&&&& 2.作文命题体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
&&&&&&& 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摸准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选出热门话题,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 命题中,教师还要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
&&&&&&& 四、培养好奇乐学的积极兴趣
&&&&&&&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学生有了好奇心才会积极的观察思考、展开创新思维的内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努力创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训练。
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是可行的。
&&&&&&& 五、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1.保护学生的自尊。2.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3.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
&&&&&&&&&&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决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王希水 瑞博主编《心理学教育概论》 光明出版
3.叶水涛 何国明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西部素质教育》2015年04期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摘要】:语文教材以优美的文章和高品位的文学作品为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扩充教学的内容,积极地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正文快照】:
一、精心准备语文课堂的导入设计,给学生心理震撼一堂课开始的导入非常重要,导入是否紧扣课堂内容,是否有趣生动直接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合理利用导语,充分挖掘导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所以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已然迈出了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亮亮;;[J];时代教育;201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燕;;[J];才智;2010年18期
李永红;;[J];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陈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陈洁;;[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王文瑞;;[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周建勋;;[J];品牌(理论版);2010年10期
刘淑芹;;[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3期
马新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4期
严兆鹏;;[J];甘肃农业;2010年07期
孟慧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全明;;[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李静华;;[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彭晔;;[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路学明;;[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梁俊平;;[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黄友芹;;[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马占红;;[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鹿彩英;;[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祁萍;;[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李雯霞;;[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西充县古楼镇
杨楷位;[N];四川科技报;2013年
四川省苍溪县漓江镇初级中学校 刘思强;[N];广元日报;2013年
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初级中学
龙德先;[N];贵州民族报;2013年
天柱县凤城镇中学
李绍辉;[N];贵州民族报;2014年
黎平县第二中学
封模辉;[N];贵州民族报;2014年
屈明科 冷水滩区马路街中学;[N];永州日报;2009年
张琳;[N];黔西南日报;2011年
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
李颖;[N];商丘日报;2011年
河南省淮滨县马集初中
贾杰;[N];学知报;2011年
甘谷县蔡家寺初级中学
王安忠;[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继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曹月霞;[D];苏州大学;2009年
唐旭;[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郑玉宝;[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董羽;[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靳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缪汇颖;[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张胜利;[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徐霞;[D];苏州大学;2010年
李毓志;[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在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赵春香
博锐登陆:用户名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在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文章关键词:
&&&&语文学科是一个庞大而开放的知识系统。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教育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是一个讲究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等的过程。语文教学能变直接教育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更是新时期教育发展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遏制不良情绪,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是基于以上思考,对语文教学的思路进行探讨。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高智商、高能力,更要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健康的心理。然而对于我们初中教育的对象独生子女来说,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多数任性叛逆,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却又缺乏行动,缺少自信,敏感脆弱。学生的现状,给我们初中教师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语文老师,更要利用语文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1、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文以叙志”道出了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不可偏废、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是一个庞大而开放的知识系统。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教育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是一个讲究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等的过程。语文教学能变直接教育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更是新时期教育发展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能够坚持这样做,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2、挖掘教材内涵,把心理教育写进教学目标
  教师应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的放矢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充分运用教材载体。语文教材中,有优美的诗歌、情节曲折的小说、富含哲理的寓言、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典散文。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人类的真、善、美。这些课文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的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胸中有法。这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时就有法可依。例如《有的人》,我们在备课时可以将“了解鲁迅先生光辉的一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写进教学目标;再如,《愚公移山》、《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等一类课文,我们可以将“养成持之以恒的处事原则,学习控制苦恼、焦虑、害怕、怨天尤人的不良情绪”写进教学目标。
  又如《公输》一课中的墨子,是个大智大勇、心理素质极好的学习典范。学习课文时可抓住描写当时墨子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细细体味。引导学生学习他遇事冷静、沉着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把这些内容写进教学目标,还可以为学生拓宽教学内容,拓宽学习空间,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天地是何等广阔,语文蕴含的知识是何等深邃,语文所呈现的形象又是何等奇妙,从而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氛围
  赞可夫指出:要努力使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语文心理教育的前提。教师要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坚持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心理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例如在教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在教学中先提供诗歌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步感受诗的美味,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朗诵中,要求学生善于从字里行间,从文章的韵律节奏等方面,去琢磨遣词造句的特点、谋篇布局的旨意,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看法,教师适时适当给予肯定。在师生共同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美的陶冶,领略到作者对自己祖国的深深眷念,得到视听等多方面的心理满足和心灵的提升。
  4、通过资源共享,创设心理体验情境
  以境激情,人的情感是在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正向发展。在教授《最后一课》时,为体会韩麦尔老师的爱国情感,播放普法战争背景,和最后一课视频,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即将沦陷的国家人民的痛苦和无奈,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在教《斑羚飞度》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收集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画面演示老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不惜牺牲自己,为小斑羚做“垫脚石”,再配以音乐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进行观看、思考、体验,动物中那种震撼人心的东西,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对生命的珍爱和对动物的热爱。
  在教授《紫藤萝瀑布》时,播放紫藤萝图片,和配乐朗诵,使学生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通过资源共享,创设了学生心理体验情境,全方位提升了学生心理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遏制不良情绪,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博锐管理在线()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博锐管理在线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博锐管理在线文库频道收录的文章均已获得版权人书面授权;非经博锐书面授权或作者本人授权,搜索引擎外的任何个人、网站或传统媒体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
相关文章:
媒体的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创刊于1995年,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期刊。属于周刊,每月出版四期。《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以全方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践与理论为主旨,以周刊形式迅速传递与泛经济相关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哲学、科技领域与边缘学科的权威政策、趋势预测、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突出权威性、建设性、理论性、 ……
媒体的近期文章:
网友对文章《在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评论
目前还没有网友对文章《在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评论,欢迎来抢沙发!
博锐管理在线()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博锐管理在线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博锐管理在线文库频道收录的文章均已获得版权人书面授权;非经博锐书面授权或作者本人授权,搜索引擎外的任何个人、网站或传统媒体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
&推荐培训课程
&&&&&&&&&&&&&&&&&&&&&&&&&&&&&&
&企业关注最新文章
&相关资料下载
&管理百科最新词条
博锐管理精英俱乐部最新赠送图书:
&博锐会员尊享优惠
博锐管理精英俱乐部会员尊享公开课九折优惠!
&中国管理咨询公司大全品牌展
博锐微信号
Copyright & 2002- . All rights reserved.
博锐管理在线 版权所有
博锐在线客服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而组织的教育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其次必须积极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正确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中国论文网 /9/view-4232423.htm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行,使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中学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初中生的年龄大多在12~15岁,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成人感”的出现;心理半幼稚半成熟、半依附半独立;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增强;性意识的产生;道德品质趋于稳定。但总的看来,他们的心理还很不成熟,更多地带有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总之,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老师在关心孩子是否认真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课本中大多是精品名篇,都有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大有裨益。   初中学生从心理特征方面可分为初一阶段和初二、初三阶段。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踏入中学,心理还不成熟,还带着小学时的稚气。因为已习惯了小学时靠死记硬背便学好语文的学习“方法”,所以无论是对中学的授课方式,还是学习方法,都感到不适应。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及已有的经验。要求教师把知识性同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接受知识是一种享受。教师还要使师生双边活动频繁,尽量在教学设计中多运用设问句、反问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眼神的威力,用眼睛与学生交流,启发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课堂上教师的语态直接影响教学气氛,只有面带微笑地进行启发性提问,同学才能踊跃发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身教,和蔼可亲,使课堂教学在严肃、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初二、初三学生,他们已经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学校开设的科目也多了,不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都用在语文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重点精讲,要言不烦,讲到学生的心坎上,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学生进入初二后,由于心理渐趋成熟,发言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了,要经过“熟虑”以后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此时,他们的观察与鉴赏能力增强了,他们喜欢老师领路,在复杂中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点到即止,给学生留下回味余地,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让他们做主人,掌握主动权,使他们不自觉地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此时教师切忌指手画脚,满口说教。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愿意老师再把他们当小孩看待,管这管那,而是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要求自由,主张“自我设计”,显示自己是一个强者,是一个大人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做出判断和抉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渗透生命价值教育,学会珍惜生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主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激励学生活得有价值。如在教《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先用张海迪的苦难人生打动学生:张海迪五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延长自己的生命,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用张海迪自己的话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她燃烧,生怕它熄灭……”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相信经过类似的教育,不管学生今后遭遇怎样的命运,他们都会勇敢地活下去,会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二、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乡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三、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培养自强精神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重要的不是设法减少学生可能遇到的挫折,而是帮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   通过为学生介绍作家作品,进行抗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描写了一些人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胆识,不为一时的挫折所屈服,让学生从事例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榜样。如古希腊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刚开始演讲时,口吃很厉害,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并不灰心气馁,为克服这个弱点,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分春夏秋冬,雨雪风霜,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四、活跃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如《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课堂上,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汲取健康心理素质的有益养料,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去除心理健康课的“人为痕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增强语文学科的魅力,又贴近学生实际,这是语文课追求的理想境界。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