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和三北工程同等级致力于黄土高原绿化生态修复的的国家项目

优质黄土高原课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优质黄土高原课件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人​教​版
大小:11.4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生态工程章末检测 (高中生物选修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生态工程章末检测 (高中生物选修三)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世界最大生态建设工程
工程总投资:578.6亿元
工程期限:1978年——2050年
构成网格状的农田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巨型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总结历史经验,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并把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这一规划构想宏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的壮举!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
<font COLOR="#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
<font COLOR="#78-1985年为一期工程,
<font COLOR="#86-1995年为二期工程,
<font COLOR="#96-2000年为三期工程;
<font COLOR="#01-2020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
<font COLOR="#01-2010年为四期工程,
<font COLOR="#11-2020年为五期工程;
<font COLOR="#21-2050年为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
<font COLOR="#21-2030年为六期工程,
<font COLOR="#31-2040年为七期工程,
<font COLOR="#41-2050年为八期工程。
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包括林带、林网折算面积),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占总任务的75.1%;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占3.2%;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占21.7%。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总投资为576.8亿元,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任务完成后,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第二阶段四期工程建设概况
2001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经国家计委批复,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涉及三北地区的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0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5.3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2%。到2010年,在有效保护好工程区内现有278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造林950万公顷,工程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遏制了三北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在沙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4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使风沙危害程度和沙尘暴发生频率有效降低。毛乌素、科尔沁、呼仑贝尔三大沙地基本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在水土流失区,使5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治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0%以上,流入黄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在平原农区,以现有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架,建成多林种、多树种、网带片相结合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超额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年)、二期(年)工程规划任务,三期(年)工程建设,到1998年底,累计造林3亿多亩。这些树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5.05%提高到9%以上。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由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平方公里。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山西、宁夏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沙漠化土地每年481平方公里,拓宽了沙区广大人民的生存窨。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两大沙地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20.4%和29.1%,不仅实现了土地沙漠化逆转,而且进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新阶段。赤峰市治理开发沙地2100万亩,占沙化土地的58%;榆林沙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77年的18.1%上升到38.9%,沙化土地治理度达68.4%。
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山地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按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共造林18460万亩,治理水土20多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已有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山西省昕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已由7175吨下降到3226吨。京津周围地区绿化工程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项重点工程,实施12年来,河北省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22%,已充分显示出“泽被当地,护卫京津”的效果,使风沙紧逼北京城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张家口市土壤侵蚀模数已由过去的5900吨下降到1540吨,官厅水库泥沙入库量由899吨减少到235吨,潘家口和密云两大水库泥沙入库量分别减少20%和60%。辽宁省在辽西低山丘陵区营造水土保持林450多万亩,土壤侵蚀模数已由吨下降到吨,朝阳市水土流失控制面积达到70%以上。
在广大农区,把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一项基础设施,始终放在三北防护林体系优先发展的地位,共营造农田防护林3600多万亩,有3.23亿亩农田实现的林网化,占三北地区农田总面积的65%,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北灌溉农业区已建成跨地区、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在林网的保护下,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土地生产力大大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粮食的稳定增产。近十年来,东北区、甘新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增长幅度在全国九大农区中匀居前三位。据专家测定,农防林的护田增产效益普遍在10%以上,有一此风沙危害严重地区高达30%以上。吉林省在松辽平原营造了420万亩农田防护林,使4000万亩农田得到了有效庇护,根除了“三刮四种”的现象,农防林年均增产效益达53亿斤,1998年粮食产量达354亿斤,是1997年的3.6倍。黑龙江省三北工程建设区的7401万亩耕地有6345万亩得到有效保护,林网化水平达到90%。护田增产效益15%,每年增产粮食47.6亿斤。新疆农田林网化水平达到80%,4300万亩农田受到保护,农防林使粮食增产16—29%,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70万吨增加到825万吨。
林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北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已发展经济林5670万亩,建设了一批名、特、优、新果品基地,年产干鲜果品1228万吨,比1978年前增长了10倍,总产值达200多亿元。甘肃省林果业已发展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1997年全省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300元,占收入的25%,有41个县的林果特产税收入超过100万元。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业产值由9000万元增加到3亿元,有240个村、15万户农民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近年来,先后有5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来我国考察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作为这项生态工程的主管单位,于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奖章。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亲笔书写了“绿色长城”的光辉题词。李鹏总理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这些来自世界的关注和国家领导的重视,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深感肩负使命之重大,他们正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建设山川秀美新西北的要求,为建设全国完备的生态体系,为实现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为三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做着他们应有的贡献。
这项工程的主管单位——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坐落在有“塞上明珠”之称的宁夏银川,是国家林业局负责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派出机构,是负责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职能局,统筹管理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承担工程建设规划计划、督导检查、组织实施和协调服务。局内设有办公室、营林处、工程监理处、治沙处、科技处、宣传处、国际合作处、计划财务处等职能处(室)。
在新世界即将到来之际,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定会以新的成就叩开世纪之门,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他五大防护林系统工程
除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外,1989年、1990年、1987年、1994年、1996年,我国先后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2000年底,5个防护林工程一期建设结束。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长江、沿海、珠江、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等5个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规划。
(一)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一期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85.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22.5万公顷,飞播造林7.5万公顷,封山育林221.0万公顷。幼林抚育34.5万公顷。工程实施11年来,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19.9%提高到29.5%,净增9.6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万平方公里,治理区土壤侵蚀量由治理前的9.3亿吨降低到5.4亿吨,减少了42.0%。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强了抵御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营建的防护林有效庇护农田666.7万公顷以上,仅此一项按减灾增益10%计算,产生的间接效益就达数十亿元。国家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安排了长江中上游水源林、水保林营造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攻关成果,解决和提供了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并为今后的防护林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在多年的治理实践中,工程区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针对不同自然和社会状况,探索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提高了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效。
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长江、淮河、钱塘江流域的汇水区域,涉及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17个省(市)的1033个县(市、区)。规划造林任务687.6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13.2万公顷,封山育林348万公顷,飞播造林26.45万公顷。规划低效防护林改造388.1万公顷。
(二)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1996年,一期工程首批启动实施了13个县,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珠防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又先后试点启动了34个县。到2000年,一期工程建设共完成营造林67.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3.45万公顷,飞播造林2.76万公顷,封山育林28.19万公顷。完成低效防护林改造任务12.88万公顷,四旁植树1.7亿株。由于一期工程建设启动晚、建设时间短,营造的防护林的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工程建设加快了工程区造林绿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对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程区宜林荒山面积大幅度减少,有林地面积得到增加,为促进农民增收和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管理骨干和懂技术的林农。尤其是工程区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符合珠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造林绿化技术和适用与本地区的治理模式,为二期工程建设及大规模开展石漠化治理奠定了基础。
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江西、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6个省(自治区)的187个县(市、区)。规划造林227.8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7.5万公顷,封山育林137.2万公顷,飞播造林3.1万公顷。规划低效防护林改造99.76万公顷。
胡锦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每年均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三)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一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造林323.6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46.44万公顷,封山育林71.98万公顷,飞播造林5.26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一期建设前24.9%增加到目前的35.45%,上升10.5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通过一期工程建设,沿海基干林带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国大陆海岸线长18340公里,已有17146公里的海岸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绿化宜林荒山190.17万公顷,荒山面积从231.66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41.56万公顷,减少了82%。营造农田防护林1.80万公顷,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38.71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70.05%,比建设前的65%,增加5.05个百分点。沿海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由建设前396.97万公顷降至目前的288.41万公顷,治理面积达108.56万公顷。发展用材林20.36万公顷,经济林79.92万公顷,使营林造林,木材采伐,木材加工,果品生产,果品加工等林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林业产值从建设前13.34亿元增加至现在的88.81亿元,为建设前的6.66倍。
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0个县(市、区)。规划造林136.00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8.3万公顷,封山育林61.4万公顷,飞播造林6.33万公顷。规划低效防护林改造97.93万公顷。
(四)太行山绿化工程
一期工程累计完成造林295.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64.57万公顷,飞播造林30.63万公顷,封山育林100万公顷。此外,还完成四旁植树1.7亿株。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5.30%提高到了21.58%,增加了6.28个百分点。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3000万立方米。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治理前的61149平方公里减少到49214平方公里,使水土流失面积占工程区总面积的比重由50%降到了40%。工程建设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增长,太行山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317亿元增加到(2000年)1389亿元,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林业产值由9.5亿元增长到27.5亿元,增加了2.9倍;林果收入由86元提高到了457元,提高了5.3倍。太行山区初步形成林产品资源生产基地,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原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第三产业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森林植被的保护和增加,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使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得到挖掘和丰富。一期工程建设探索了高标准的径流技术整地、爆破整地、鱼鳞坑、水平沟、反坡梯田、石坝梯田整地,以及就地培育大容器苗,生物制剂浸根,石片或地膜、草皮、桔杆覆盖等一套适用的技术办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北京三省一市73个县(市、区)。规划造林146.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7万公顷,封山育林50.7万公顷,飞播造林28.5万公顷。规划低效防护林改造45.1万公顷。
(五)平原绿化工程
按照《全国平原绿化“五、七、九”达标规划》,截止2000年底,全国920个平原、半平原、部分平原县(市、旗、区)中有869个达到了部颁“平原县绿化标准”,占规划数的94.5%。平原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平原绿化累计完成造林698万公顷,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的7.3%提高到现在的15.7%,增加了8.4个百分点;新造农田防护林376.8万公顷,保护农田3256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由1987年的59.6%增加到现在的70.7%,提高了11个百分点,道路、沟渠、河流两岸绿化率达到了85%以上。目前,平原地区有林地面积已达151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达6.2亿立方米。平原地区还发展各类经济林503万公顷。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纸、木材等林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林粮、林果、林菜、林药、林草间作等多种农林复合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名特优新经济林,有力地促进了平原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涌现出一大批通过平原绿化实现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平原绿化结合绿色通道建设,促进了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极大地改善了平原地区的人居环境,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城市园林化、通道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建成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生活环境。
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陕西、上海、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26个省、市、自治区的944个县(市、旗、区)。规划建设总任务552.1万公顷。其中新建农田防护林带折合面积41.6万公顷,荒滩荒沙荒地绿化294.5万公顷,村屯绿化112.7万公顷,园林化乡镇建设30.4万公顷,改造提高农田林网面积72.9万公顷。
三北防护林四期
大面积防沙治沙工程
农田防护林
视频:再说长江03
生命的高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黄土高原_百度百科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基岩构造以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属西域陆块,东部属华北陆块。六盘山以西黄土高原以新生代断陷盆地为构造特征,陇中盆地黄土下伏基岩为直接堆积在古老岩层之上的中新世到上新世早期的甘肃群。甘肃群堆积后,晚期地面抬升,黄河及其支流挑河、祖历河、葫芦河随抬升而下切,基岩地面成为起伏较大的丘陵状。甘肃群为一套含有石膏的紫红色粘土,砂质粘土,砂岩和砂砾岩。其成岩性差,抗蚀力较弱,在地下水浸泡和润滑作用下极易发生重力侵蚀,常形成大型滑坡。六盘山以东的华北陆台由鄂尔多斯台向斜和山西台背斜构成,中间夹以黄河凹陷。鄂尔多斯台向斜和山西台背斜是未经变动的前陆台。
陕北、陇东和晋西的鄂尔多斯台向斜在中生代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当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与今况刚好相反。西北部堆积了厚达1500米完整的中生代地层序列。其中神木,准格尔旗一带广泛出露的中生代灰绿色、黄绿色,当地叫砒砂岩,极易风化侵蚀,是当地及黄河中粗砂的主要来源。使鄂尔多斯台向斜抬升,边缘发生断陷,形成汾渭谷地等一系列地堑,到第三纪的中新世末台向斜成为准平原。上新世鄂尔多斯高原长城以南的准平原面上广泛堆积了三趾马红土,从三趾马红土的分布和厚度看,上新世时长城以南,渭北北山以北,六盘山与吕梁山之间是一个浅凹形的巨大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己与今相同。三趾马红土透水性极差,是黄土下覆的主要不透水层,而且三趾马红土容易吸水膨胀,是黄土高原大型滑坡的主要滑移层。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鄂尔多斯高原边缘如汾渭地堑谷地进一步发展,同时高原整体发生掀斜运动,使地面形成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斜面,控制着河流的流向。在地貌演变过程中沟谷的发展,谷间地有些形成面积不大的平台,有些成为长条状或椭圆状丘陵,它们是鄂尔多斯高原塬、梁、峁地形的基础。
山西台背斜包括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五台山是山西台最古老的部分,并以此为顶点向南沿伸,东部为太行山,西部为吕梁山,两山之间为凹陷部分。古生代以来,凹陷部分堆积了巨厚的陆相碎屑物。燕山运动后山西台背斜中部受断裂作用晋中大断谷开始形成。中新世末晋中南的漳沁地区形成准平原,其后接受了上新世的三趾马红土堆积。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西台背斜进一步上升,晋中断谷不断发育,河流下切,到更新世黄土堆积时地面形成起伏较大的、成为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的地形特征。
●黄土地层与黄土分布
黄土高原原生黄土是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尘堆积物,次生黄土是原生黄土经洪积、冲积改造而成的。在第四纪黄土堆积时期,随着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旋迥,黄土地层呈现黄土与古土壤的更替变化。根据黄土中的古土壤,黄土地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上、马兰黄土和全新世黄土。按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第十五层黄土下界面之下为早更新世午城黄土。第一古土壤上界面之下至第十五层黄土下界面之间为中更新离石黄土。第一黄土层是形成于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马兰黄土之上的黑沪土为形成于全新世的古土壤层。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分布厚度在六盘山与吕梁山之间一般为150-250米,六盘山以西一般在100米以内。不同地层黄土厚度也不相同:午城黄土厚度不大,洛川黑木沟为58米,山西午城为17.5米。离石黄土是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主体,一般厚度100-150米,最大厚度分布在径河与洛河的中游地区。分布极为广泛,一般厚度10-30米,天水附近小于10米,董志源9.6米,洛川源10米左右。全新世黄土厚度-般为2-3米,其中的黑沪土层厚度1-2米。
●黄土粒度与黄土性质
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在干旱半干旱环境堆积的风成堆积物,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和分选,其物质组成具有高度的均一性。黄土粒度以粒径0.05-0.005毫米的为主,所占比例58-75%。其次为粒径&0.05毫米的细砂,占15-32%。粒径0&0.005毫米的粘土占10%左右。黄土粒径存在着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的特点,这一特点以砂粒和粘粒的变化最为明显。北部附近砂粒的重量比在30%以上,向南到清涧、附近降为20%左右,、一带降至10%上下。相反,榆林粘粒仅占10%左右,延安、清涧一带增至13-18%,咸阳、宝鸡为23-26%。这样自西北向东南根据黄土粒径可以把黄土高原黄土分为、典型黄土和三个带:静乐北-绥德-子长-环县-海原一线以北为砂黄上带。阳泉-沁县-浮山北-淳化-秦安-渭源以北,砂黄土带以南为典型黄土带。典型黄土带以南为粘黄土带。黄土在南北方向上的粒度分异对黄土地貌及土壤侵蚀具有深刻的影响。
黄土含有60多种矿物,其中占重量的50%左右,占20%左右,占10%左右。就化学组成而言,以占优势(50%),其次为(8-15%),(10%左右),以及,,,等,黄土中易溶性化学成份含量较高。
黄土结构为“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土体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黄土中细粒物质如粘土、易溶性盐类、石膏、碳酸盐等在干燥时固结成聚积体,使黄土具有较强的强度,而遇水后随着矿物溶解与分散,土体会迅速分散、崩解。黄土的抗侵蚀能力很弱。黄土中孔隙度-般可达45-50%,尤其大孔隙特别突出,当受水浸润后上体在自重和上部压力作用下,易发生湿陷。同时大孔隙也成为土体中水体和细粒物质迁移的通道,使黄土易发生潜蚀。
黄土高原是比较活跃的区域,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是高原内部间歇性的大面积整体抬升,同时周围的拗陷区域不断地沉降。从黄土高原广大地区河谷多发育有3-4级阶地等判断,第四纪以来黄上高原以抬升为主,抬升幅度在150-30米,地壳抬升有利河流下切和侵蚀地貌发育,也有利于土壤侵蚀过程的加强。黄土高原内部六盘山是新构造运动的抬升中心,据现代水准测量,目前的抬升速度为20毫米/年。六盘山以西地区抬升量大于以东地区,抬升最快在华家岭一带,据年陇海铁路水准测量,陇西、渭源等地现代抬升速度为31.4毫米/年,隆德、庄浪一带沟床下切速率达45-240毫米/100年。华家岭以南地区河谷狭窄,一般有3-4级阶地,华家岭以北河谷较宽阔,只有2-3级阶地发育,所以华家岭以南抬升幅度更大。六盘山以东地区白于山至东胜一带是新构造运动抬升的中心。附近现代抬升速度在3毫米/年左右。山西台背斜新构造运动抬升幅度较大在五台山-恒山一带,这从五台山、恒山山前发育的串珠状洪积扇可以得到证明。第四纪黄土高原在抬升的同时,边缘拗陷区如银川平原、汾渭谷地在大幅度下沉,渭河平原固始凹陷第四纪沉积物厚度接近1000米。据地形变形资料,汾渭地堑的下沈速度为3毫米/年。黄河自140万年前后冲出后,汾渭谷地是黄河中游众多支流的侵蚀基准面,一方面黄土高原不断抬升,另一方面汾渭谷地持续下沉,必然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起促进作用。地震是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的强烈表现形式,对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震记载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出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新构造运动的强弱变化过程。
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以六盘山和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西部,海拔米,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六盘山与吕梁山之.司的黄土高原中部,海拔米,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吕梁山以东的黄土高原东部,地势降至500-1000米,河谷平原占有较大比例。据此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
黄土高原西部涅水与黄河谷地之间的拉脊山、马衔山等海拔米,相对高差米,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是黄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质山地。黄土高原中部的六盘山、白于山、唠山、子午岭、黄龙山、关中盆地北侧的北山等主要为石质或土石中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海拔2942米,东西两侧地貌差异较大,是黄土高原中西部之间-条重要的地形界线。白于山海拔米,是洛河、延河、、等的发源地,山体黄土厚度50-70米,岭脊起伏和缓,山坡流水侵蚀、重力侵蚀活跃,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土石山地。子午岭、黄龙山,岭脊和缓,受人为采伐、开垦,植被破坏严重,流水侵蚀,重力侵蚀严重。关中盆地北部的北山,由娄敬山、宝鉴山、碑子山、尧山等构成,海拔900-1200米,山势疏缓低矮,南陡北缓,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黄土高原东部山地主要有吕梁山、太行山、等,以石质中山为主。吕梁山北起管浑山,南到,山体宽度30-10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势北高南低,山顶起伏和缓,局部保留有宽展平坦的古夷平面。中条山位于晋豫之间,走向北东东,主脊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雪花山1994米,山势西高东低。
丘陵区是黄土高原面积最为辽阔的地貌区,占黄土高原面积的56.79%。由于丘陵区面积广大,各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甘肃临夏、和政、渭源等地为土石丘陵,海拔米,相对高差150-250米,坡面沟谷侵蚀强烈。甘肃定西、渭源、通渭、会宁等地分布着面积广大的黄土梁状丘陵。陕西白于山、子午岭、唠山的外围地区,以及富县、宜君-带丘陵多呈纵长的梁状,梁面坡度和缓、梁坡陡峭、坡面沟谷侵蚀活跃。分布于山西河曲、保德、兴县、临县等黄河沿岸,以及陕西、、、清涧、、等地的饰状丘陵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丘陵地区,饰顶海拔米,呈错落的馒头状,赤坡多凸形坡,地面异常破碎,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山西临县、离石、柳林、永和、汾西、古县等地,以及陕西延安、安塞等地为黄土梁筛丘陵,一般海拔米,相对切割深度150-200米,坡面沟谷密布,坡面流水侵蚀、重力侵蚀活跃。陕西榆林、横山等长城沿线梁筛丘陵表层有薄层片沙覆盖,可称为沙盖梁筛丘陵。分布于陕西富县、宜川,陇东环县、庆阳、镇原等地的残源梁饰丘陵是黄土源长期受侵蚀切割,源面缩小,残破而成。
黄土塬区主要分布在南部与西部以及陇西盆地北部,洛川源、董志源、长武源、白草源是黄土塬的代表。洛川源位于子午岭和黄龙山之间的洛河中游,基底为三趾马红土覆盖的山间盆地,第四纪黄土厚度120-150米,塬面向洛河倾斜。董志塬位于陕甘宁盆地西南,介于径河支流马莲河与蒲河之间,塬面海拔米,走向为西北-东南。董志塬受基地古盆地控制,塬面宽畅开阔,长约80千米,宽5-10千米,最宽处近20千米。白草塬位于祖历河中下游,在第三纪古盆地基础上形成,第四纪黄土厚度200米左右,塬面海拔米,相对切割深度180-200米,塬面比较完整。长武塬位于径河流域,是陇东黄土塬的南延部分,塬面海拔米,地势向东南倾斜,塬面比较完整。此外在黄土塬的外围如山西曝县、大宁、吉县等地:太原盆地北部的黄寨、大孟一带;陕西宜川云岩河与流域;陇东环江流域等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残塬。黄土残塬是黄土塬被沟谷分割的结果,源面成条块状。
黄土台塬区主要分布在、、、晋南黄河沿岸。关中黄土台塬沿渭河两侧作东西向分布,渭河北岸面积更为宽广。渭河以北自西向东主要有陵塬、贾村塬、周塬、咸阳塬、合肠阳-澄城塬等。渭河以南自西向东主要有五丈塬、翠峰塬、神禾塬、少陵塬、乐游塬、白鹿塬、铜人塬、代王-马额塬、阳郭塬、孟塬等。关中黄土台塬呈阶梯状向渭河倾斜,塬面平坦。豫西山地北麓台塬沿黄河南岸东西沿伸,较大的有张村塬、张汁塬、苏村塬、阳店塬、焦村塬、程村塬等,塬面呈阶梯状向黄河倾斜。晋南黄土台塬分布于中条山南麓苗城、平陆一带及峨眉台地,其中峨眉塬面积最大。汾河谷地黄土台塬沿汾河两侧分布,汾河下游浮山、翼城、翟山附近台塬面积尤为宽广。
●河谷平原区
关中平原、汾河谷地平原和伊洛河下游平原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三个。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西起宝鸡、东至漳关,东西长300千米。附近宽可达40千米。渭河沿线的河漫滩宽窄不一,附近0.5-0.7千米,西安北郊4-6千米,、附近5-7千米。渭河两岸有1-3级河流阶地,其中汁河与之间阶地最宽可达10-20千米。渭河北岸河流阶地在径河以东最为宽广,由径河、、共同形成,阶地宽度可达20-30千米。汾河谷地平原主要分布在、、、盆地,其中太原盆地长130千米,宽15-30千米,是汾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临汾盆地长150千米,在临汾、一带最宽可达20千米。由浊漳河冲积而成,平原上河流迂回曲折,残山、缓丘相间其上。伊洛河下游平原西起洛阳,东到,面积达670平方千米。此外在、、挑河、祖历河、、无定河、、、、三川河、径河、洛河及黄河干流分布着由河漫滩和河流阶地构成的河谷平原。黄河干流永靖至靖远平原呈串珠状沿河谷分布,以兰州、面积最大。平原长35千米,宽5-6千米,发育有1-2级低阶地。煌水河谷地宽谷和峡谷相间分布,宽谷段形成宽广的河谷平原,如西宁段阶地宽可达4-5千米。无定河在鱼河堡至绥德四十里铺段形成长60千米,宽1000米的河谷平原,米脂县城1-2级阶地宽米,上盐湾-鱼河峁附近宽度在2000米以上。
河谷平原区
是指黄土覆盖的较高而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其周围为沟谷所环蚀,边缘由于受沟谷的向源侵蚀而参差不齐。它可以是黄土堆积在侵蚀切割不强、地势平坦的大片古地面上而成;也可以是充填山间或山前低地中的平坦黄土面受沟谷分割而成。它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保存完好而宽广的平坦地面。是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特有地貌。塬面高出谷底约一百余米,黄土厚度达数十米,地下水埋深普遍在20米以下。  
是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依据黄土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前者顶部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公里。横剖面略呈穹形,坡度一般在1-5度,沿分水线的纵向斜度不过1-3度。梁顶以下,是坡长很短的梁坡,坡度大概在10度以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坡折。在梁坡以下,其坡度更大。后者是黄土高原常见的沟间地,梁顶宽度较小,呈明显的穹形。沿分水线有较大的起伏,梁顶横向坡度3-5度,纵向坡度8-10度。
是黄土受侵蚀后所呈现出来的驼峰和馒头状的地貌形态,是黄土梁进一步受侵蚀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流水切割比较强烈的黄土地区。如在吕梁山与六盘山之间黄土高原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地貌形态就以黄土峁为主。在侵蚀形态中,沟蚀大于片蚀,沟头溯源侵蚀迅速,沟床下切与谷坡扩展也很快,沟头前进速度每年平均2米~3米,其沟间地与沟谷面积之比为5:5,切割密度为5000米/平方千米~7000米/平方千米,流水侵蚀强烈,年侵蚀模数很高。
从黄土高原发展历史分析,黄土的物质来源及搬运外营力,在早、中更新世与晚期以后有较大差异.目前源区所在地,也就是黄土发育最完整的地区,早、中更新世时是一个盆地,盆地中的物质来源主要来于周围山地的风化壳。而根据早、中更新世黄土层底部常常是粉砂层或混杂带(红、黄相混的亚粘土),黄土本身较为致密,其内部有微层理、粘土团块等结构特征,因而确定搬运外力主要是水。至于晚更新世晚期,黄土撅区已由盆地被抬高为塬,并考虑到处于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的沙漠已发育完善,故此时黄土物质来源主要是北部沙漠区,搬运营力主要是风。这一点从马兰黄土的疏松结构、成分单一等特征上可以得到证实。黄土的形成除了水、风等外营力将周围物质搬运堆积外,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形成黄土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黄土物质堆积后必需要有一个过程,即黄土化过程。所以促使黄土化的原因除生物作用外,在特定的干早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化的作用是黄土形成的最重要原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土成因全应视作复合成因。
20世纪初,中国乃至世界地学界对黄土高原的成因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和多种成因说等多种学说。后来认为黄土有复杂的形成过程,但风成过程是黄土形成的主要过程。
大约在八百万年以前,黄土高原地区是一片汪洋的湖泊,它西起青海,东到河南洛阳,南至陕西,北到陕北长城,湖面辽阔,水如汪洋,面积有如今的六个之大,我们可称其为黄土原湖。在这巨大湖泊的西岸,是一片广阔的,南边和东边是一片荒芜的山,这时期,地球上的天气干燥而寒冷,到处吹着强劲的狂风,狂风吹起地上的沙土和尘粉,漫天飞扬,这漫天飞扬的沙尘被吹落到黄土原湖湖泊,把湖水搅得十分浑浊。慢慢的,沙尘沉到湖底,一点一点,一层一层的累积起来,天长日久,经过上千万年的积累,湖底的积尘日渐丰厚起来,积了几百米至上千米,由于这一地质时期十分寒冷,大陆上吹的是干寒的西北风,所以风沙尘粉多是由西北向东南运行,在尘粉的运行过程中,大的颗粒总是要先落下来,中小的和小的依次后落下来,落进了这广袤的黄土原湖,这样在这湖泊的底部就形成了依西向东,泥土层由粗到细的格局,也就是说,靠近西北部的地方,泥的颗粒较粗一些,靠近东南部的地方,泥土颗粒依次较细。随着千万年的风吹,湖底的泥土愈来愈厚,在水面涌浪的感应力和重力作用下,泥沙颗粒排布也越来越紧密,这就为以后黄土的坚硬打下了基础。
当大暴雨的季节,强大的山洪又会带着山石和以及更粗大的沙粒奔向湖区,将这些石块粗沙平布在已积堆好的靠近湖边的粘土层上,而大暴雨过后,风沙尘粒又天长地久的落在湖中,将那些石块粗沙蒙盖好,靠近湖边的地区经常这样反复着,以至可以形成几层这样的泥层土、石层结构,这种运动大约持续了上千万年。慢慢的,地球上的气候变得暖和起来,风暴渐渐的不那么强劲了,吹入湖中的泥灰也就越来越少了,天气的变暖,使湖边也就渐渐长起了青草植被,湖中也慢慢有了贝类等小生物,大约2000万年以前,这里便已经很繁华了,而且有了大象犀牛等热带动物,动物们常常在了湖边嬉戏,游玩进食,偶而间有些死去的动物在湖边被泥沙埋起来,继而变成了化石。时间在推移,地球在变化,大约1500万年前的时候,这里的地貌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南印度洋推来的地球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以至把整个湖区慢慢的推升起来,湖的底部被抬高了,湖水便-渉而下,向东方的底洼地区涌去,流向东海。巨大的洪水带着泥土在华北平原上堆集,为以后华北平原的形成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
在时间的推移下,黄土湖区愈抬愈高,而湖水变得越来越少,也愈来愈浅了,终于,在大约800万年的时候,湖水终于干枯,黄土被抬出地面,而渐渐的成了高原。也就成了今天黄土高坡的地貌。随着湖水的干枯,高原的形成,气候也渐渐变冷,大象犀牛等等热带动物也就慢慢灭绝了,就形成了当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这就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形成即不能说单纯是风形成的,而也不能说是一次性洪水灾害形成的。它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别条件下,慢慢由风尘和湖水相乎容存,相乎作用而形成的。这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地层科学的解释。
(注:以上论述来自“中科院在线”栏目网,参考来源:)
●气候类型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区域年平均温度为3.6~14.3℃,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变化较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
黄土高原东西之间的降水有较大差异,由于位于中纬度地带的东部,又属高空盛行的南部。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极地大陆气团南下,造成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的气候。春季由于冬季风衰退,而较弱的太平洋暖湿气流还难以影响该地区造成大气和土壤干旱明显,春旱现象严重。夏季黄土高原近地面处于大陆热低压槽的前部,而高空则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和控制之下,盛行太平洋热带海洋气团湿度较大,经冷空气的激发作用形成大面积降水,成为黄土高原降水的主要来源。秋季暖湿的海洋气团南退,冷空气进入黄土高原,但因南退的暖湿海洋气团受秦岭的阻挡,而变性大陆性气团侵入很快,形成较多的锋面降水。由此造成了黄土高原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干旱少雨的降水特征,年降水量为150~750毫米。该区域东南部的汾渭盆地和晋南,豫西黄土丘陵区,年降水为600~750毫米,是该地区降水最丰沛的部分,而位于西部和西北部的宁夏,内蒙古黄河沿岸地带,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甘肃靖远-景泰-永登一线,年降水量为150~250毫米。降水400毫米等值线通过榆林,靖边,环县,固原北部一带,将整个黄土高原划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部分,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一年之中,降水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冬季降水一般只占到5%左右。而且由于季风的影响造成区域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分配不均,变率大的特点,区内降水量的年相对变率平均为20~30%,季节降水的相对变率更大,多在50%~90%。丰水年的降水量往往是枯水年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再有就是区内极容易产生暴雨天气,相对集中于陕北、晋西和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最大暴雨强度高达2毫米/分钟以上。但由于全区地势复杂石质山峰高耸,山脉走向变异大,河谷盆地交错其中,各地或因处于迎风坡向对气流的抬升致雨,或因气流越过山岭下沉增温的焚风作用,或因盆地中心受热对流致雨,或因地势上升而雨量增多,或因处于走向与季风相同的河谷而雨量增多,导致降雨的空间变化较大。
黄土高原的蒸发量普遍高于实际降水量,年蒸发量为毫米,其总体趋势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就年蒸发的变率而言,一般是春末夏初最高,冬季最小。区域的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如下特点:即光热条件优越,但降水量少、蒸散量大,农田水分亏缺严重,主要是雨养农业。大风和沙尘暴日数多。
黄土高原区域水系以黄河为骨干,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200条,较大的有挑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包括黄河干流年径流总量185亿立方米。受暴雨影响,大多数河流汛期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以上。
黄土高原水系含沙量很高,往往一次洪水含沙量占全年70%-80%以上。高原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贫乏,埋藏很深,多在50-60米以下,有的达100-200米。
●主要河流
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
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
根据黄土高原不同的区域特征,可将其划分为5个亚高(平)原区:
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
从黄土高原的环境演变来看(沉积规律和植被演替),该区四个植被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森林草原、干草原及中温带荒漠草原该区)基本上在早中期己经形成。黄土高原地带性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呈带状变化,特别是西周至战国时期已与现代植被带基本相似,其间伴随气候变化植被带界线虽有南北移动,但植被带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况变化很大,总的变化趋势是林草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的不断缩小和破坏。造成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破坏的原因除了气候变化外,主要是人为开垦土地,采伐森林和过度放牧,所以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主要是在人类生产和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
黄土高原区域内植被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水平地带性分布,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暖温带夏绿阔叶林、森林草原、干草原及中温带荒漠草原的分异。由于气温和降水随海拔的变化,高原东部和南部的山地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差异。按照温度状况、水分条件组合,并参照植被、土壤和农业特点,可以划分为暖温带、亚湿润的落叶阔叶林地带,暖温带、半干旱的干草原地带,中温带、干旱的半荒漠地带等三个自然地带。根据不同的地貌类型以及水土流失较大的地区性差异,可划分出若干自然区和亚区。地带以农为主,能种植耐旱作物,耕地多为旱坡地,水土流失、干旱缺水严重。水土保持宜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要注意乔灌草的结合;半荒漠地带是以牧为主的半牧半农区,种植业依赖灌溉。本区的南部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区相邻,西部向青藏高原植被地带过渡,加上境内多山,有多种类型的山地植被发育。因此,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具有区域特色。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区)
黄土高原水力侵蚀分、、等三种。水力侵蚀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重力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风力侵蚀主要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
●强度等级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是评定土壤侵蚀强弱的标准,一直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曾于年两次拟定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但水利部的等级划分是针对整个中国而言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有其特殊性,因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参照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方面的研究成果,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可分为8级,可见下表。
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
●泥沙输移比
河流输沙与流域产沙之间的关系用来表示,亦即河流某断面的输沙量与该断面以土流域产沙量的比值。一般来说,河流输沙量不等于流域产沙量,因为流域在输沙的过程中往往伴有泥沙的堆积与侵蚀。但是黄土高原的研究表明,河流泥沙以悬移质为主,河流推移质占泥沙比例不大,泥沙输移比接近1,可以用河流输沙量近似地代替流域产沙量。
●侵蚀空间变化
六盘山和吕梁山是黄土高原侵蚀强度空间分异的界线,六盘山以西和吕梁山以东绝大部分地区侵蚀强度在第三档以下,只有渭河上游和祖历河流域3.16x10000平方千米的区域侵蚀强度在第四档。六盘水妇和吕梁山之间侵蚀强度较大,且南北差异显著。北山以南的关中平原侵蚀强度多为第一档;北山以北至庆阳—延安—离石—线以南侵蚀强度多在第三档。此线以北长城以南侵蚀强度都在第四档以上,其中有两个强烈侵蚀中心和一个强烈侵蚀带:皇甫川、窟野河、孤山川、佳芦河、秃尾河等流域为一个强烈侵蚀中心,面积17126平方千米,窟野河中下游和孤山川流域侵蚀强度为第八档。无定河中下游、北洛河上游,延河、清涧河上游,马连河流域为另一个强烈侵蚀中心,侵蚀强度在第五档-第六档之间。北起山西河曲镇,南抵龙门的晋陕峡谷两侧为强烈侵蚀带,面积30563平方千米,侵蚀强度为第六档。
●侵蚀时间变化
年的研究数据显示,黄土高原近三十年黄土高原暖干化趋势明显,风速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水蚀区、风蚀水蚀交错区及风蚀区也经历了同样的气候变化趋势。黄土高原及水蚀区、风蚀水蚀交错区、风蚀区内植被覆盖都呈上升趋势。草地和是黄土高原两种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过去三十年黄土高原各土地利用方式中,聚落变化幅度(增加)最大,其次为荒地(减少)。黄土高原以及水蚀区、风蚀水蚀交错区、风蚀区内土壤侵蚀环境的变化趋势,包括气象因素和下垫面因素,都有助于减少区域内土壤侵蚀的发生。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时空变化大。东南部半湿润地区降水为600毫米~800毫米以上,1.0~1.5;中部半干旱区降水量在400~500毫米,干燥指数1.5~2.0;西北部干旱区降水在300毫米以下,干燥指数为2~6。在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地区,发展旱作农业基本可行;降水量为300-400毫米地区,旱作农业便不稳定;年降水量为200~300毫米及其以下,发展旱物农业不可能,需要灌溉条件。黄土高原降水季节性变化大,夏季最多,冬春最小,7、8月多暴雨,9月多连阴雨,暴雨是产生水土流失、黄土侵蚀地貌、、、的重要原因。由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也经常出现春旱和伏旱。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大体可以分三类:一、黄土丘陵(坡度&3°),二、平地(坡度&3°),三、土石山丘地。
黄土丘陵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40%,有3.7亿亩。黄土丘陵主要分布在甘、陕、晋三省分别占黄土丘陵的32.8%,32.6%和17.1%(合计:82.5%),其余是零散分布。黄土丘陵的地形具有较大的坡度,3~7°的平坡地占丘陵面积的16.2%,7~15°的缓坡地占27.3%,15~25°的斜坡地占33%,&25°的陆坡地占23.5%。黄土高原地区平地面积约2.8亿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0%,其中:川平地占58.7%,高平地占41.3%。川平地土壤水土条件和灌溉条件好,在内蒙古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尚有较大面积连片盐渍化土地,多具灌溉条件,只需解决好灌溉问题,均可变为农田。高平地干旱严重,其中塬地、台地及顶部平地因沟壑蚕食作用面积日趋缩小,亟待保护。土石山地面积2.01亿亩左右,占全区土地面积22.3%,其中坡度&15°的土石山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6.6%。土石山地主要分在山西省,占52.5%;其次分布在青海省,占18.1%;其余零星分布。土石山地主要为林业用地。
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主要有6大类:、、、、和。黄绵土为广泛分布于黄土丘陵区的土壤,明显地继承了黄土本质的特点:土层深厚、质地匀一、多孔疏松、透水透气,易于耕作,适于多种农作物和林草生长。但黄绵土地的这些特点使其易受侵蚀,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土壤普遍退化,土地的再生性减弱,黄土高原土壤退化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4%。另外,在黄绵土基础上,经过多年耕种熟化,形成一些特种的肥沃土壤,如垆土和黑垆土。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钙、钾含量高,但有机质,氮素和磷素都严重缺乏。据抽样测定,土壤钾的含量为1.5~2.5%,速效钾含量&100的土壤占37.9%;有机质含量&1.0%的土壤占57.1%,其中&0.6%的占22.1%;含量&0.075%的土壤占68.8%,其中&0.05%的占35.4%;全磷含量为0.05%的0.18%,平均为0.123%,与相当。黄土高原地区土壤退化养分不足,再加上缺水,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森林资源贫乏,是典型的少林地区。全区林业用地面积972.3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4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16%,较中国的12.98%低5.82%。含在内的森林覆盖率也低于中国平均水平。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覆盖度也远低于世界和平均水平(32.3%)。黄土高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也不均衡,森林覆盖率由北向南依次升高。主要分布东南区和土石山区。黄土高原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8.79%,有林地占林业用地的24.86%。
黄土高原(耕作区)
黄土高原地区草场破坏严重,面积日益减少,质量下降。全区有草场3.5亿亩,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占中国草场面积的7.4%。草场植被的明显特征是植物群落结构简单,草层低矮、稀疏,多为单层结构,群落的数量结构普遍低。全区草场覆盖度在25~65%之间。基本植物多旱生,产草量偏低,平均每公顷3.75吨。黄土高原地区草场,集中分布于黄土丘陵区和风沙区。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风蚀、水蚀十分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草场退化。表现为覆盖度和产草量下降,优良牧草种类减少。沙化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90.6%。
●经济作物
黄土高原盛产地区、、、、、、、、、、等,堪称果品之乡。除此之外,还有丰富多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资源植物,共达3500种左右。其中许多是特用资源植物,例如:甘肃永登的,陕西黄龙、等地提炼高级香精的薰衣草,甘肃、青海地区的发菜,青海的(人参果)。宁夏的甘草,六盘山的、黄龙山一带的倒卵叶,以及分布广泛的等。
黄土高原地区按太阳幅射总量,全区在50×108~63×108焦耳/平方米之间,均比纬度相近的中国高。年日照时数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0~70%,且北部多于南部,较同华北地区多200~300小时。光能丰富、日照充足,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基础。积温,≥0℃积温,全区在℃,≥10℃的积温在℃之间,从来看,黄土高原比较丰富,适于多种喜凉、喜温作物生长。
黄土高原地区探明有储量的矿产种类共有77种,包括、及三大类。在中国45种主要矿产中,黄土高原地区具有34种。矿产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尤其是资源特别丰富,分布有大宁(大同、宁武),泌水(阳泉、潞安、晋城、阳城)、神府—东胜、准格尔等世界著名的特大煤田。此外,还有丰富的铝土矿、有色金属、盐碱等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主要矿产的潜在价值几乎占中国的一半,人均潜在经济价值为中国的6.3倍。从主要矿产资源在中国的地位来看。煤矿产量占中国的70%以上,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储存条件好,开发的经济效益高;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陆地最丰富的天然气盆地之一。铝土矿储量占中国的58%;钼矿储量占中国的36%;稀土矿占中国的95%;铌矿占中国的一半以上:、、、、、、、、等都居中国重要地位。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良好,多数有色、黑色金属和等矿产资源富集区靠煤近水,开发条件好。
●数据统计
截至2001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面积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土壤侵蚀大于1000吨/平方公里和5000吨/平方公里的面积分别计为29万平方公里、16.6万平方公里。从水土流失的分布来看,侵蚀强度大于5000吨/平方公里的面积,甘肃省面积较大,为5.1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大于此等总面积的36%,其次是陕西为4.89万平方公里,占34%;再就是山西2.88万平方公里,占20%;其余各省区合计只占10%。全区侵蚀度大于10000吨/平方公里的是陕西占73%;山西占16%,内蒙古占11%。黄河平均输沙量基本上徘徊在16亿吨左右。年侵蚀产沙量陕西最多,约8亿吨/年。
●严重后果
严重的土壤侵蚀危害性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蚕食土地、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破碎,起伏不平。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沟谷密度达3~6公里/平方公里。沟谷溯源侵蚀,河流凹岸被冲,重力,,等现象不断发生,蚕食土地。黄河年均输沙量16亿吨,这意味着从黄土高原地区55万平方公里的土壤侵蚀面积上平均每年被剥蚀约3毫米厚黄土。土壤退化,肥力衰退,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黄土高原地区60%是坡耕地,易发生水土流失,使肥沃的表土丧失殆尽。据估算:黄土高原地区每年需流失的土壤有机质达1800万吨,氮素154万吨,仅氮素折合成尿素化肥335万吨,相当于全区全年的化肥用量。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因而农业低产(坡耕地亩产仅几十斤),三料俱缺,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
黄土高原地区风沙危害区主要位于沿线以北,阴山以南,以东,、呼和浩特一线以西,以鄂尔多斯风沙高原为主体,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1/3。在风沙区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1.8万平方公里,约占风沙区总面积的57%。严重沙漠化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主要为、及河东沙地(指宁夏黄河段东部),占风沙区总面积的17.4%。在风沙区,仅风沙填积的入黄沙量即达1.6亿吨,约占黄河年输沙量的1/10。
黄土高原面上污染不严重,局部工业城市及矿区污染严重。黄土高原地区工业三废污染,主要集中在一些工业城市。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工业城市多位于盆地之中,大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如兰州、太原、西安。地表水以有机污染为主,局部地区污染,黄土高原地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兴起,单位工业产品产值的三废排放量大,因此对于能源量化工基地建设务必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根据黄土高原现状,在一些坡度较小的缓坡上建设水平梯田,能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利于耕种;打坝淤地可使大量的肥土淤泥,在坝内变成沟底平地,既拦水淤泥又形成平坦肥沃的可耕地;引洪灌地就是引用暴雨产生的洪水漫灌川地、台地、坝地等,可有效的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林草措施
根据对年七年的人工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的分析,当覆盖率在20%~40%时,具有明显减少侵蚀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由此可见,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以营造灌木林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和利用并举,大力营造、、分水岭防护林,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耕作措施
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即大于30°的坡地实行草灌间作,25°~30°的坡地实行了草粮两轮间作,小于25°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作业,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发展水土、发展生产。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实施了八片治理工程、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来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其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为一项主要任务。三北工程通过3个阶段进行全面治理。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8年,以单纯生态造林绿化为主,坚持按山系、分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一些重点治理区的生态面貌得到初步改善;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0年,大力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将生态建设和农村、农民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加快、规模加大;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8年,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基础上,合理引水、充分保水、有效节水、高效用水,大力推广以抗旱造林为核心的径流林业技术,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完善农民收入结构结合起来。
三北工程建设30年大大改善了黄土高原区的环境状况,共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3亿多亩,64黄土高原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1%提高到2008年的19.55%。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年入黄泥沙由16亿吨减少到2008年的13亿吨,年均减少3亿多吨。
黄土高原绿化图
黄土高原是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址在黄土高原南部分布广泛,尤其在汾渭河谷地和豫西地区最为稠密。当时人们以渔猎、采集为生,说明当时黄土高原南部维持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时期中国出现了文字记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变。商周时周人主要活动的北豳(庆阳、西峰一带)、古豳(彬县、长武一带)、周原(扶风、岐山一带)锄耕农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中国有人口1355万,周代1371万人,其中1/2左右分布在汾渭河谷和豫西地区,这两地区人口密度30-40人/平方千米。即便如此,从《》中仍可看到黄土高原南部野鹿成群,虎豹出没,森林面积广大,农耕面积有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犁耕农业逐渐代替锄耕农业,关中、汾河谷地、洛阳盆地、天水盆地农业进一步发展。战国时秦将自己的势力向渭河上游、陕北北部推进,赵则向晋北地区扩张,在这些地区建立城邑,开垦土地,发展耕作,但直到战国末农耕业主要集中在太原一龙门一天水以南地区,以北畜牧业仍占优势,整个黄土高原人口稀少,开垦指数不高。
黄土高原雪景图
、黄土高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日与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秦统一全国后统治范围向北推进到黄土高原北部秦长城一线。西汉时期统治范围进一步向北、向西推进,汉武帝时向北到达阴山,向西到达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几乎全部都在西汉的统治之下。秦汉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农耕文化大举进入黄土高原,从绥德、米脂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石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这一点。西汉时曾向黄土高原大量移民,再加上大批吏卒屯守边防,黄土高原人口迅速增加。据《·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2年)黄土高原地区有人口880万人,其中洛阳盆地人口密度最高为132人/平方千米,关中为30一90人/平方千米,陕北及晋西北为10一13人/跑平方千米,天水盆地为10.74人/平方千米。人口的增加和农耕的发展使部分林草地被开垦,但开垦程度较高主要在南部的关中、洛阳盆地和天水盆地,当时农牧业界线在太原一龙门一宝鸡一线。此线以北的广大黄土丘陵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其余地区仍保持自然状态。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人口大量减少,原来的农耕区向南退缩,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重新成为游牧区,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据《·郡国志》记载,永和五年(140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为507.6万人,比西汉减少了43%。当时陕北及晋西北人口4.94万人,比西汉的130.55万人减少96%,人口密度减为0.5人/平方千米以下。西晋时黄土高原人口比东汉又有减少,据《晋书·地理志》记载,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黄土高原总人口204万人,比东汉减少4%5。《晋书》中山西河曲、偏关、保德、陕北、陇东马连河流域为游牧民族居住区,无人日记载,人口当比东汉时更为稀疏。当时西安附近的京兆人口密度为34.88人/平方千米,关中东部的左冯诩为3.29人/平方千米,关中西部的右扶风为9.46人/平方千米,洛阳附近为55.85人/平方千米,天水附近为5.55人/平方千k/耐,比西汉时减少l2/以上。
隋唐时中国重新归于统一,而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人口增加,农耕业逐步代替游牧业。《·地理志》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为1104万人,是西汉的125%、西晋的5.14倍。陕北、晋西北人口密度己经赶上了,径河上游、马连河上游己是西汉的数倍,唐初实行,关中大兴水利,不仅使关中、汾河下游,洛阳盆地全部成为农业区,而且农耕业扩大到地势较高的黄上台源、北山南麓黄土覆盖的山前平源。农耕区还沿渭河向西到达天水、陇西,直至涅水湟水河谷地。天宝时(742一755年)经济达到了顶峰,当时黄土高原人口1015万人,关中、汾河下游、洛阳盆地人口密度50-100人/平方千米。隋唐时期基本奠定了黄上高原南部农业生产的格局,人口增加,植被破坏,城镇兴起,对这一地区土壤侵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黄土高原中部、北部自然环境的总体破坏程度并不甚严重,黄土丘陵地区畜牧业仍占较大比重。
黄土高原居民区
唐以后的(907一979年)黄土高原人口有较大幅度减少,但到宋代人口得到恢复。据研究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山西人口密度为45.72人/平方千米,陕西为21.44人/平方千米。北宋在黄上高原上形成一条与辽、西夏对峙的军事分界线,这条界线东起大同以南,经陕北、宁夏南部、兰州以北直至西宁以西,绵延1000千米。沿这条分界线,北宋修筑了大量城镇、堡寨、派驻大批军队戍边防卫。为解决军队给养,招募人口沿边屯耕,沿分界线形成了一条人口稠密,垦殖程度较高的地带,也使此分界线所经地区生态严重恶化。此线以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仍然以牧为主,与唐代后期比较,土地利用没有太大变化。元代统一后,黄上高原虽结束了军事对垒,但元代连年残酷的战争和元对汉人实行的屠杀政策,黄土高原人口大幅减少,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山西人口密度仅为8.20人/平方千米,陕西2.57人/平方千米,宁夏2.82人/平方千米,甘肃2.15人/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远眺图
黄土高原人口得到恢复,明弘治四年(1491年)山西人口密度达到31.6人/平方千米,陕西15.68人/平方千米,宁夏5.02人/平方千米,,甘肃4.41人/平方千米,青海1.45人/平方千米。明自建国之初就在黄土高原北部修筑长城,在修建长城的同时,沿长城大兴城镇聚落,移民实边,长城沿线形成人口密集的地带,其人口远较长城以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稠密。如《重修一统志》记载,二十五年(1820年)山西宁武人口密度为40.26人/平方千米,保德为50.64人/平方千米,而其南部的爆州仅22.88人/平方千米;榆林人口密度41.99人/平方千米,而其南部的绥德仅33.17人/平方千米,延安仅19.58人/平方千米,。当时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界线,长城沿线不仅分布着数百万边民,而且驻军也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每个屯田士卒须种地50亩,使长城沿线被彻底开垦,长城以南则农牧业兼有。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快速增长。明四年(1491年)黄土高原总人口达到1500万人。经200多年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人口达到1995万。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增至4100万人,达到封建时代黄土高原人口的峰值。1820年黄土高原人口密度是:山西91.36人/平方千米,陕西61.16人/平方千米,甘肃34.24人/平方千米,宁夏31.37人/平方千米,青海6.95人/平方千米。其中关中、谏汾河谷地,洛阳盆地达100-200人/平方千米,晋西北、陕北、陇东达40-80人/平方千米,如平凉82.62人/平方千米,庆阳57.33人/平方千米,径阳101.61人/平方千米。明清时期长城以南的疏林灌丛已被连片开垦。另一方面由于人地矛盾加剧,清末移入黄土高原的移民向人烟稀少的山区迁移,如宁夏南部地区、吕梁山西侧、黄龙山区等,使这些原来的林区也逐步转变为农耕区。可以说明清时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彻底演变成了农耕区。
黄土高原居民区
20世纪前半叶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黄土高原人口有所减少,1935年总人口为2960万人,1949年为3936万人,人口分布和清末没有大的不同。建国后,黄土高原人口增长极快,70年代以前平均人口增长速度35.3‰。远高于中国的21.2‰的水平;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14.6-21.0‰,仍高于中国平均水平,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1960年总人口达到4913.4万人,1980年达到7521.万人,1990年达到9031万人,人口的增加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少。年黄土高原耕地增加393.3x10000平方百米,增长率为30.6%。耕地增加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地区,净增耕地272x10000平方百米,占黄土高原净增耕地的69%,使这些地区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经济、生态双重贫困。
黄土高原农业种植区
中国实行以后,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量呈现持续的快速增长态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为该地区2000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比重迅速提高的主要诱因,而晋陕蒙地区能矿产资源的开发则是其直接动因。黄土高原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两高一低”的带状分布格局,且这种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地随着时间受到极化增长的扰动和重塑。能矿资源开发、农业密集程度、人口分布状况和自然本底条件等是影响该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动最关键的因素。
黄土高原发展图
黄土高原之上,沟壑纵横之间孕育着黄土地独特的文化,遍布在黄土高原沟沟壑壑上的,便是这种文化的直接体现。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陕北的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陕北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穴。《》曾云:“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是黄土高原广泛流行的一种民歌曲牌。“信天游”的风格朴野、简炼、豪迈,有浓郁的西北高原韵味。“信天游”的词文平白易懂,一般两句一段,每句70个字不等,多用比喻手法。“信天游”的曲牌共有几十种,大都高亢、嘹亮、刚健,内容广泛,多为即兴而歌,其中大部分歌咏爱情,表达对美好人生的渴望。比较著名的曲子有《》等。
●安塞腰鼓
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其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
版式:| 炫彩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土高原治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