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午晚三餐打诺和灵胰岛素8个单位晚10点打甘精胰岛素14个单位血糖12--18个怎么办

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分别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2期
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分别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分别与格列美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选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用格列美脲2~4 mg早晨一次口服治疗16周。比较甘精胰岛素组或诺和灵N组治疗前后FPG和HbA1c的变化并评估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16周时,甘精胰岛素组和诺和灵N组的HbA1c值分别下降1.9±0.8%和1.8±0.9%(P=0.6864),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下降3.5±1.4 mmol/L和3.1±1.5 mmol/L(P=0.4373),两组疗效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甘精胰岛素组较诺和灵N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人数(6/14vs14/6;P=0.0105)和发生夜间低血糖次数(6vs31;P=0.0040)都显著性减少。结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用格列美脲2~4 mg早晨口服的治疗方法可使单纯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两种方法的疗效大致相同,但甘精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故更具选择优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87.1【正文快照】:
目前糖尿病在世界各处蔓延,糖尿病是终生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90%~95%,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严格的代谢控制和HBA1 c达标能够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发展,β细胞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加重,仅采用单纯饮食、运动方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常明;;[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何志高,丁奇峰,金丽;[J];中国药房;2005年10期
穆攀伟;张国超;翁滔华;许海霞;王曼曼;孙卫平;傅静奕;江柏泉;穆曼娜;陈燕铭;曾龙驿;;[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4期
魏爱生;王甫能;陈苹;郅敏;陈发胜;郎江明;;[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桂明;[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1年04期
,徐隆绍;[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7年01期
刘君;孙希志;;[J];潍坊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何爱萍;[J];海南医学;1989年03期
方一青;;[J];福建医药杂志;1990年03期
;[J];老年人;1995年12期
赵惠霖;[J];饮食科学;1995年01期
王英琦;;[J];大家健康;1997年10期
钟广文,兰新英;[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李莉;[J];糖尿病新世界;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智勇;李宝虎;;[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刘玉春;罗勤;;[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吴良远;;[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冉小芳;;[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郭卉;庞晓瑜;;[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黄水庆;陈定宇;;[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杨国珍;田素红;李兴;潘卫;;[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李宴节;袁红伟;孙国民;牛文革;;[A];第十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创疡论文专辑[C];2008年
万远芳;阎国富;;[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张蕴;田建立;张蔷;曹丽;;[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述湘;[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王龙武;[N];大众卫生报;2006年
许晓岚;[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本报实习记者
韩璐;[N];健康报;2008年
白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秦红群;[N];医药经济报;2009年
姚敏;[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姬薇;[N];工人日报;2009年
;[N];大众卫生报;2004年
张晓宏;[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家泽;[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闫志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罗茂红;[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张松;[D];中南大学;2007年
李艳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张传仓;[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向宇飞;[D];中南大学;2011年
黄翯;[D];浙江大学;2006年
阳峻;[D];复旦大学;2005年
牟波;[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钧凌;[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杨松;[D];吉林大学;2006年
于学满;[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季尚玮;[D];吉林大学;2005年
王瑶;[D];青岛大学;2005年
冯骅;[D];山东大学;2005年
匡琳;[D];浙江大学;2005年
韦丹;[D];青岛大学;2005年
刘松平;[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赖鹏斌;[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是糖尿病患者,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 使用诺和灵30R 早上8个单位。晚上10个单位,_百度知道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长效甘精胰岛素从上世纪90年代用于临床以来,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受到广大病人的青睐。以往的使用方法,多是甘精胰岛素单用
或与短效门冬胰岛素联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的联合用法,由于简单、实用、经济,以逐渐被推广,现简介如下。
1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有人对12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清晨口服格列美脲3mg,另一组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对照。治疗24周后,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下降了1.38%和1.41%。平均空腹血糖从12.30和11.90
mmol/L降至6.05和6.19
mmol/L。两组疗效相近。但是,低血糖发生率,甘精胰岛素组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组分别为46.8%和71.1%,严重低血糖分别为3.2%和15.0%,夜间低血糖分别为37.1%和61.7%,。可见,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病人体重影响小,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2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方案,能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前者可以使血糖更快达标。此方案适用于早期肥胖糖尿病且餐后高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若原先用的是诺和灵30R,愈转换为甘精胰岛素时,其初次剂量的确定,可按照糖化血红蛋白≤8%给诺和灵30R日总量&0.6;糖化血红蛋白>8%给诺和灵30R日总量&0.8。
3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皮注1
次,以补充基础胰岛素,有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控制基础血糖。初始剂量12~26 单位,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
mmol/L。若空腹血糖>6.5 mmol/L,增加1~2单位。每日三餐前服用那格列奈30~60 mg,使餐后血糖控制在6.0~8.0
mmol/L。若餐后血糖>8.0 mmol/L,应增加那格列奈用量。3 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及餐后2
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那格列奈能较好地恢复餐后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治疗表明,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但尚有一定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此法简单、安全,不增加体重,值得推广。
4甘精胰岛素与拜糖平联合:
有人对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组和诺和灵30R组,每组35例。甘精组每晚注射甘精胰岛素一次,三餐前口服拜糖平,。诺和灵30R组,每日早晚餐前各注射1次,治疗16周。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血糖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诺和灵30组。且低血糖明显少于诺和灵30R组。由于该药降低餐后血糖的同时
又减少了胰岛素的分泌,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适用于胰岛功能差的病人。
5甘精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合:选择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两组均联合罗格列酮。治疗12周,结果甘精胰岛素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血糖次数、体重增值,均低于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研究证明,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有更显著的降糖效果,而且安全,依从性好。
6& 甘精胰岛素与格列吡嗪联合: 对5
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中效低精蛋白锌组(B组)。A组晨起服格列吡嗪控释片 5mg ,晚
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B组晨起服格列吡嗪控释片 5mg ,晚 10点注射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治疗
12周,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
,下降幅度两组无明显差异。但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明显少于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组。此种联合比较经济,方便,疗效好,值得推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和灵胰岛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