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奋斗

践行“五大理念”
抓住“两个关键”
为实现“四区”建设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字号:[
矿区区委书记 梁志勇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阳泉市矿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就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遵循,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六大发展”和市委“四个定位”的要求,坚持“大阳泉、大阳煤、大矿区”的工作思路,全区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环境质量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各项事业稳中有为,稳中有进,较好地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聚焦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效益  五年来,面对经济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初步走出了具有矿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十二五”期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亿元,年均增速-2.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1亿元,年均增速3%;财政总收入完成5.82亿元,年均增速6.74%;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年均增速6.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亿元,年均增速1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25元,年均增速8.7%。  (一)以招商引资促进潜力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迅猛。扩大招商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矿区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积极创优环境,创新举措,主动出击,坚持精准招商,“十二五”期间,签定对外合同项目134项,总投资666.8亿元,94个项目实现到位资金135.5亿元;充分挖掘比较优势,确定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50户重点纳税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利用各级资金扶持、帮助中小企业累计达1000余万元。到“十二五”期末,总部企业已发展到421户,实现税收3.63亿元,总部经济发展规模和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对财政的贡献明显增强。  (二)以开拓空间破解要素制约,特色经济持续壮大。面对发展空间受限,职能不全等制约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打破区域界限,加强与毗邻县区的横向联合,探索发展“飞地经济”,累计引进项目14个,吸引资金72.6亿元,5个落地项目,到位资金4.3亿元;充分把握获得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试点的有利时机,努力争取各类资金2.02亿元,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矿区国土资源分局设置成立,完善了政府职能;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把推动区划调整作为事关矿区长远发展大事来抓,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扎实工作的基础上,立足长远,精心谋划,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开展调研,科学论证评估,制定完成了《行政托管工作建议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力争通过行政托管,为产业优化升级、项目联动提供支撑,实现城市扩容提质、城乡统筹发展。  (三)以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力,“三个突破”势头强劲。矿区要发展,创新是关键。紧紧围绕科技创新、金融振兴、民营经济“三个突破”,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制定出台了《全面推动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民营科技企业达到11家。新增受理专利1679件,授权专利735件,截止2015年底,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46项。“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科技研发经费2724万元对工矿电气、机械制造、公共安全和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资助、扶持,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63项,科技研发经费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年均达到1.7%以上;积极推动金融振兴,制定出台了《推动矿区金融振兴的实施意见》,通过政银企对接会,主动为金融机构和企业牵线搭桥,利用“政银企保”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近3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压力;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华龙四矿综合店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成,马家坪、段南沟、大垴沟省级“十五分钟便民商圈”建成运营。蔡东、蔡西等31个社区便民蔬菜直销店投入使用,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设立电商孵化器,启动了“淘宝社区”建设。“十二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8%,较“十二五”初期提高了11.6%,第三产业比重偏小的不合理结构开始向好转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二、充分凝聚各方智慧,广泛汇聚发展合力  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积极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精神动力和广泛支持。  (一)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区水平显著提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法治矿区,扩大基层民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认真研究部署新形势下人大、政协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发展壮大,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区委统战部被评为“全省统战工作先进集体”,全区上下形成团结协作、心齐气顺、和谐融洽、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社区群众自治机制得到健全,社区党务、政务、居务全面公开,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政府机构改革,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为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任务,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在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  (二)服从服务发展大局,群团优势充分发挥。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工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一县一年一主题、一年解决一问题”活动深入开展,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被授予“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共青团组织围绕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到各项工作活动中,影响带动更多青少年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城市留守青少年关爱行动计划”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社会工作示范项目;妇联组织在立足家庭、服务社会和谐中发挥着传统优势,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共同追求。成立“存林巾帼志愿服务队”,打造了全市首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品牌,受到了广泛赞誉;利用“科普大篷车”、“青少年暑期大讲堂”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科协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我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残联、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形成群策群力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区委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不断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狠抓《新矿区》办报质量和《直通县区—矿区新闻》的时效性,凝聚了发展正能量,传播了矿区好声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矿区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就,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80余篇;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覆盖率达到32%,区域内和谐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赵泉祥,“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中国好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侯明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黄代小、张明、任效均等先进人物成为引领矿区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全区形成了奋发向上、崇德扬善的良好风尚;基层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持续开展送欢乐进社区、文化惠民等活动,“春之声”合唱团等基层文化组织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矿山井口、基层一线,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性文艺创作异彩纷呈,在各级展演中入选和演出作品3400多篇(幅),多个选送节目获得全国群星奖。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工业版画新秀展”,承办“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进一步提高了矿区的对外知名度。深入挖掘文化产品,剪纸、葫芦画等传统工艺品精彩亮相,中国工业版画阳泉研究院落户矿区,洪城河文化广场启动运行,矿区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三、狠抓社会事业建设,筑牢改革发展根本  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办好利民惠民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始终贯彻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工作首位,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力度逐年加大。“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21.32亿元,占到财政支出的73%。通过低保、临时社会救助、大病医疗救助、“金秋助学”等各种途径累计帮扶救助困难人群50万人次,救助金额达1.4亿元,确保让每个困难家庭都看得起病、让每个贫困学子都上得起学,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有保障。建成保障性住房1997套,一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优化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更加到位。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依。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全力以赴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万余人,以创业带动就业1593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104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58人,各类培训3716人,提供就业岗位65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3%以下,零就业家庭实现100%动态清零。不断稳定和扩大就业,争取各级专项资金1952万元,为推进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区属公立医院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组建全科医生团队63个,签约家庭29145户,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三)积极打造教育强区,教育事业稳步攀升。教育兴则矿区兴,教育强则矿区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持续推动教育强区建设,投资近3亿元对24所学校87个项目实施校舍安全和维修改造建设,投入4300万元用于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投入2915万元用于学校理化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设施建设,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达13.5亿元。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由办学条件均衡向教育教学质量均衡转变,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稳妥推进教师交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近5000人次,优师覆盖率达100%。扎实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继续开展“一校一品、一生一技”活动,校园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教育强区建设步伐扎实迈进。  (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源泉,以桥头街道为试点,探索实施了区直管社区“扁平化”管理综合体制改革,社区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中心”,形成了党务、居务、政务既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的工作格局;坚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建成区、街道、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年处理上报信息1万余件,办结率达97%以上。成立了区特困帮扶基金会,搭建起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平台,累计救助困难群众8363人次,救助总额达612万元。建立诉前调解中心,年均调解各类案件500余件,一大批民商案件在诉前得到有效解决。建立三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大量矛盾纠纷调处在一线,化解在基层。建成政府主办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305人接受维持治疗。推出“平安驿站”、“社区邻里服务中心”、“社区戒毒”等一批基层平安创建亮点工作,逐步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倾力构建平安矿区,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始终把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出台《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责任追究办法》,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考核工作在全市得到推广,安全生产指标严格控制在上级要求的范围之内,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深入推进“平安矿区”建设,大力实施“天网”覆盖工程,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始终保持“打黑除恶”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六项整治”,公安分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积极推进审判公开,司法为民,区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国介绍推广,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着力推动“阳光检察”,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集体”;将信访工作作为区委的重要工作来抓,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大接访制度、案件逐级包保制度,大力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活动,着力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源头治理上出实招,在导入法治轨道上做文章,带着感情化解信访积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一大批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信访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2015年7月至今,实现了信访办结率、息诉罢访率、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总量明显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的良好态势,受到省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表彰。  (六)统筹抓好“三大环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始终注重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完成了建成区控制性详规及城市设计。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对小街小巷、便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四化”改造整饰,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善;集中开展了以整治城市主干道、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攻坚战,对沿街沿路的人行道、绿化带、建筑立面进行了整饰美化,清理占道经营摊位2380余个、店外经营1400余个,北大西街、桃南中西街创建成“城市容貌示范街”;对平潭早市、平潭夜市、里沙坪市场、桥东街市场等经营场所重新规划,实行严管严治,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有了显著提升;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小广告”治理市场化运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政企合作,实施矸山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新建矸山绿地6万多平方米,新建居住绿地3万多平方米,绿化养护面积达13.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5%;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建成区内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8%,强化对重点扬尘污染源头的监管,空气质量有效改善,2015年,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67天,同比增加89天,人民群众呼吸到了更新鲜的空气。我区被评为“省级卫生区”。  四、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治生态优化改善  五年来,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营造廉洁奉公、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不断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不断加强。  (一)认真开展主题活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全区党员干部持续“补钙”、接续“加油”。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学;坚持问题导向,联系实际学;坚持边查边改,深入细致学。制定完善了《矿区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四有、十二条”》&、《党政班子成员行为规范“八不准”》等50余项制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狠刹“四风”,公务接待和公车购置及运营维护费分别下降98.7%和66.8%,主题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学习,全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进一步坚定,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勇于做事、善于成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上下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推进工作落实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  (二)强基固本夯实基础,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区委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功能、主干能力、党员素质、治理机制、保障水平,大力实施“五大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着力构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组建完成非公经济党组织35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10个,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实现全覆盖。社区、非公企业、“两新”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扎实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区级领导全部亮明身份,带头到社区报到,230名党代表带头到“党代表工作室”(党员工作室)开展工作,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微心愿”1276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组织1200余名街道、社区干部参加“领头雁”培训,基层干部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四议两公开”基础上推行“两调两协六议两公开”工作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三)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打造“四硬”干部队伍。全面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教育在先,立足防早防小,把从严教育、从严选拔、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和从严问责贯穿于干部工作全过程。强化干部教育培训,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部分干部到中央党校、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地接受教育。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利用“干部教育论坛”、“山西干部在线教育”等形式举办各级各类主题培训120期,参训2.3万多人(次),不断为全区干部输入新鲜血液,增加知识储备;坚持先立规矩后选人,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规程》、《领导干部调整动议办法》等9项制度措施。先后19批次调整配备干部176人,形成了一支梯次合理、结构优化的干部队伍;在全区49个部门推行“三个一批”工作,在全市首推正科级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在全市率先完成首批职务职级并行工作;坚持从严治吏,着力强化监督,组织开展了“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共提醒干部4人,函询1人,诫勉谈话1人。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四)持久推进正风肃纪,大力营造廉洁从政环境。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严肃查处各种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行为,以问责倒逼落实,以问责警醒干部。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稳压实“两个责任”。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区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厘清了区委的主体责任和区纪委的监督责任。区委、区纪委与各主体责任单位实行了“签字背书”制度,出台了《党员干部违反履职尽责有关规定的问责暂行办法》等制度。紧盯“四风”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新形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始终保持深入反腐的高压态势,五年来,共立查案件37件,处理党员干部50人,挽回经济损失17万元;大力实施“六权治本”,区、街道、社区“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全面覆盖。全部完成“两清单”梳理、“两张图”绘制、“两平台”建设,及时进行公布,公开接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推行“行政审批综合代理制”,全面实行“四个公开”。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制订《关于实行区政府主要领导不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作的通知》等28项制度,牢牢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干部作风、促进为官有为,建立起坚强的制度保证。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在新的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矿区转型发展新路的五年,是我区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明显跃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时期之一,是在区委领导下各级班子加强团结、形成合力、干部作风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八届区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矿区改革发展的各位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传统产业拉动能力不足,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有效支撑,持续发展的后劲较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市容市貌亟待改善;少数干部学习自觉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担当精神不强、攻坚能力较弱、工作激情缺乏;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种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的执政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等,对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拿出具体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面转型明显见效,创造活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社会建设整体推进,与全市同步进入小康。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两个关键”和市委“四个定位”,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的基本原则,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个中心,推进“企地融合、城乡统筹、社会协调”三个发展,建成“融合发展先行区、智慧城市先进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平安和谐模范区”,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紧紧扭住第一要务,突出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要把“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作为基本原则,着力推进企地融合发展。矿区因企而设,与阳煤集团唇齿相依、密不可分,服务好阳煤生产就是服务矿区发展,服务好居民生活就是助力企业安心发展。要始终把“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作为基本原则,着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企地共驻共建共享。当前,阳煤发展正处于困难时期,企业在落实去产能政策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职工轮岗、待岗、下岗,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于未来走势,我们要准确研判,及早应对,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对于重点纳税企业,要继续施行“一企一策”,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要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阳煤职工家属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减轻企业负担,尽最大努力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实现企地融合发展。  (二)要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着力开拓发展新空间。长久以来,矿区受空间狭小和职能不全的制约,自主经济发展不足,经济发展方式单一,依赖性较强。空间条件的不足也使阳煤集团在本部发展受限,产业、资金、劳动力等最富活力的要素不断流失,严重影响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实现区划调整迫在眉睫。在现行区划调整短期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行政托管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全区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行政托管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县区间行政托管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行政托管,着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拉动阳煤集团本地化投资扩能,提高服务阳煤、承接阳煤的能力,变飞地经济为落地经济,不断提升矿区自主经济实力;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矿区整体品质;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构和职能,努力实现扩权强区。  (三)要把“发展园区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增添发展新内涵。要充分利用托管区域的地缘优势,把园区经济作为矿区自主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实施,全力推进,逐步摆脱长久以来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补齐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的短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合理规划中小企业园区,有序推进建成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利用煤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有利条件,促进装备制造业量质齐升;大力发展煤层气、光伏产业等新型清洁能源,调整区域能源结构;依托西部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阳泉西部物流集散地;加快推进苹果园改造规划建设,打造苹果园现代商贸服务区,推动发展CBD商务中心、大型综合商业、商务酒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阳泉西部特色产业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以阳泉中心城区为主体,东部工业区和西部特色产业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新格局。  (四)要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发展新动能。扩大招商引资是撬动区域经济跃升的“杠杆”,对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就业,促进矿区经济与外部接轨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三大经济圈”招商区域,承接具有品牌优势、发展态势良好的大型企业、优势产业转移,整体承接上下游产业链。要推动新型产业进驻,大力引进煤层气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光伏、节能环保等产业。要依托矿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体育健身、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要结合矿区企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现有产业形成有效补充的高附加值产业,扩充经济总量。要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信息化商务商贸体系建立,以双创基地建设、互联网物流体系建设和拓展高端信息化服务产品为主要抓手,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商企业来矿区发展。充分挖掘和培育产业资源优势,不断拓宽合作空间和领域,着力打造服务“高地”和政策“洼地”。要全面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五)要把“实现三个突破”作为主要目标,着力增强发展新活力。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要夯实科技基础,对科技的发展态势、时代特征、突破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法,同时要坚定创新自信,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根本,发扬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要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推动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上要有大的转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在创新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二是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力支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和商人、企业家打交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矿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按照“亲”、“清”的要求,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做到有交集不能有交换、有交往不能有交易。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充分利用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优惠政策,加快传统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扩大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三是着力推动金融振兴。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到矿区注册分支机构,做好企业融资摸底调查,鼓励企业发行债券,为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融资增信。加大“新三板”上市工作推进力度,充分调动辖区重点企业的积极性,建立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把真正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储备好,对新挂牌上市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银企保”平台作用,切实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  各位代表,发展是第一要务。未来五年,我们要努力走出符合矿区实际、具有矿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实现富民强区目标。“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力争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空间明显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全面进步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形成区委领导下的人大、政府、政协各司其职、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围绕矿区建设依法履职;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政策,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及民族宗教界人士作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小康建设中的桥梁、纽带和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坚持党管武装,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民兵预备役力量建设,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二)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推动法治矿区建设。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执法、司法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加强行政信息化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着力解决“多龙治水”的问题。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扎实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让学法、懂法蔚然成风,让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自觉。深入推进法治矿区建设,壮大优化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让每个矿区人都能够生活的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尊严感。  (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未来五年,我们要继续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继续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一)深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筑牢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深入推进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习宣传劳模精神和道德模范精神,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大力实施网络文明引导工程,加强网络监管,不断营造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  (二)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提升文化整体实力。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要大力推广矿区民间文化艺术,深入推广发展剪纸、煤雕、版画、葫芦画等文化产品,着力打造版画、煤雕等具有矿区特色的文化品牌,逐步形成矿区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深入发掘矿区文化资源,以平潭保矿运动历史旧址及阳煤集团采矿旧址为主,逐步建设具有矿区特色的工业旅游景区和“保矿运动历史教育基地”,努力建设有历史记忆的矿区;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和体育产业;发挥文化名人带头作用,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展示矿区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把矿区的人文历史打造成精品力作,把矿区的文化产品打造成优势产业,把十里矿区的文化底蕴发扬传承。  (三)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共建美好精神家园。要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文化设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方式多元化。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深入开展“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广泛开展书法、美术、摄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加强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弘扬“矿区主旋律”、唱响“矿区好声音”。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自信转化为全区人民迈向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  各位代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未来五年,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提高矿区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实现矿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  (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强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不断推进教育强区建设。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师资力量建设,保障师资力量均衡,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教师补充机制,不断充实一线教师队伍,逐步优化教师队伍梯队。继续推进优秀教师校际交流,实现优势资源的科学调配。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学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高等教育建设。大力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的学前教育体制,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探索推进公办民营的办园体制,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加强校安工程建设,确保校园安全。设立矿区教育发展基金,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软硬件水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要让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强综合保障能力。保民生就是保发展,保民生就是保稳定,要努力做好民生这篇大文章。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双创基地”,发展众创空间。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要把“一老一小一特殊人群”作为保障的重点对象,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兜底线、促稳定。要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积极落实全民医保计划,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分别达到100%和98%以上。逐步建立以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发挥好特困帮扶基金会作用,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特殊困难家庭长效保障救助机制以及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实现残疾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医疗等服务模式,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力度。  (三)扎实推进健康工程,持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全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积极构建科学、有序、便捷的分级诊疗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强妇女健康、教育、就业等工作,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四)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治,则百姓安。要把加强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基层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以强化社区服务为切入点,以规范社区建设为着力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为落脚点,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社区活动场所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不达标社区的改扩建任务,合理规划布局各类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室,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到“十三五”末,全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面积均达到500平米以上,力争建成一批办公、活动场所面积1000平米以上的高标准示范社区。梳理社区权责清单,理顺明晰社区职能职责,改进和完善基层社会事务管理,强化居民自治能力。加大社区治理结构创新,不断深化“一委一居一中心”建设。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社区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力度,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人员中的比例,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对社区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全覆盖。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公益类、服务类、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加强资源整合,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五)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全和稳定连着千家万户,要把安全稳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常抓不懈。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梳理好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建立职责明晰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严厉打击盗采国家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强化应急保障,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社会治安大数据智能指挥平台,提升情报预警和实战能力。健全社会治安风险防范研判机制,及时消除各类治安隐患。全面建成规范化社区警务室,壮大群防群治和平安志愿者力量。探索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创建一批“无毒社区”。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毒、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推进“平安驿站”等基层平安创建特色工作,提升社会服务管理和网格化工作水平。发挥好三级矛盾调解中心作用,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推进智慧民生建设。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应用为手段,建立起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社保、交通等服务内容的智慧民生云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和不同群体间的全覆盖、智能化和均等化。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全过程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安全、更健康、更方便、更文明。着力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建设“阳光政务”,探索开发建设政务综合服务管理运营平台,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提高行政效能。充分整合市、区两级大数据平台,在数据归集、信息共享、运转高效上下功夫,加快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数据资源集中共享、政务公开全面覆盖,切实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着力推进智慧商务建设。建立信息化商务商贸体系,鼓励生活性服务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加快智慧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打造商贸服务业电子信息平台,积极引导鼓励实体经济、个人参与网上交易,构建小矿区大商贸、小生产大流通的信息化产业体系。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不懈努力。  五、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靓丽矿区  (一)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大力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化。加大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共同维护我们的生存空间;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鼓励支持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煤层气、光伏产业等清洁能源,引导、支持、督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要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要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土地环境质量,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要进一步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开展节水型社区创建活动,建设全民节水型矿区。  (二)强化生态保护和治理,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动矸山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狮脑山北麓生态保护工程,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进一步强化生态红线意识;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程,切实加强主体功能区噪声污染防控,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鼓励公众和环保组织对政府环保工作、企业排污行为等进行监督评价,引导全社会向污染宣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让全区人民都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  (三)提升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把矿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全面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创新城市规划理念,综合考虑矿区功能定位等多种因素,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科学有序排列。切实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积极协调阳煤集团,新增管网供热面积1000万平米以上,实施老旧居民小区煤气管道及配套设施改造,推进电网建设,开展地下管网综合改造。紧跟全市交通总体规划步伐,发挥矿区自身作用,加快推进煤山路、矿山路与307复线的连接,新建平阳路矿区段、洪城路北延等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出行堵的问题。加快虎尾沟路建设、桃南路拓宽工程建设,逐步完善辖区内交通干道。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马家坪等低洼积水点进行重点改造,增强雨洪调控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四)提高环境建管能力,打造靓丽宜居矿区。城市环境是一面镜子,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要高度重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注重研究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探索城市环境管理综合执法的新机制、新方法。以“五化”建设为切入点,持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城市干道、小街小巷、休闲广场的环境治理,推进标准化示范街路建设、规范化市容市貌区域建设、文明示范小区建设、新旧小区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较“十二五”时期要有明显提高。升级完善现有公园、游园的基础设施,开展山体绿化和健身步道修建工程,打造依山傍水、精致休闲的宜居生活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营造宜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  各位代表,建设生态宜居矿区,是民心所向、民意所致。到“十三五”末,全区PM2.5浓度要下降15%以上,区域绿化率达到45%以上。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矿区的天一定会更蓝,山一定会更绿,人民一定会更幸福。  六、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通过学习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党性觉悟,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党员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做到讲政治、有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信仰,不忘初心,对党忠诚,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讲规矩、有纪律,增强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决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道德、有品行,传承党的优良作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趣健康,道德高尚;讲奉献、有作为,牢记宗旨,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体现先进性。  (二)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党建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及班子成员抓党建的具体权责,严格落实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完善党建工作专项述职评议制度,全面实行党委(党组)向上级党组织年度述职并接受评议机制。广泛开展“四述”工作,建立局长和部门负责人担任党组书记制度,切实改进和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注重推进党建创新,着眼于防范,立足于教育,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定期谈话制度,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成为常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全面开展区委巡察工作,深入落实《关于建立区委巡察制度的意见》、《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着力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三)从严思想建党,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从严思想建党这一首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必须坚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论武装,扭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用好从严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引向深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把党的理论纳入学习教育的重头戏,真正让党的基本理论入脑入心,根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党的战略任务,保持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围绕学党章、学党纪、坚持严肃党内生活,下大气力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守纪律讲规矩的带头人。要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理论学习制度,自觉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立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和能力素质调研分析制度,增强思想理论武装和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构建“区域共建、动态覆盖”的基层组织体系,强化城乡、企业、机关、学校等党建资源整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将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选岗领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推动党建活动扎根基层、扎根群众,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推进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准确把握流动党员、退休党员的变化规律,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对接机制,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不让一个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五)坚持从严治吏,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严治党,关键是治吏。要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坚持树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注重在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实践中考察干部、识别干部、锤炼干部,真正将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使想干事的人有平台、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要教育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增强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的政治定力。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并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优化班子结构,深入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六)压实“两个责任”,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份内之事、应尽之责,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要坚持“一岗双责”、“一案双查”,以严肃追责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前沿,深挖细查“四风”隐形变异新形式,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抓出成效,形成自觉,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完善约谈制度,加大谈话函询覆盖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整治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着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矿区发展的全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肩负着全区26万人民的重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以境界高远、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以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拼博精神,以胸怀全局、和谐团结的协作精神,以海纳百川、诚信友善的包容精神,加快发展,勇于开拓,砥砺奋进,努力把矿区建设成为“融合发展先行区、智慧城市先进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平安和谐模范区”,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作出应有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