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影响

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扮演着权威性的“教师中心”角色。现在,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角色变化又是教师核心职业素养转变和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要适应信息化环境,由传统的“单面手”转变为“多面手”。&&1、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教学资源分布控制权角度说,师生间的信息资源由不对称走向对称。教师的权威被分散和削弱。所以,教师要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同时也要成为信息资源的咨询者和提供者。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被打破。从教学模式角度说,教师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所以,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学习的指导者,从当教师转变为当教练。&&3、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从研究合作和反思提升的角度说,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要由传统教学的“实践者”、讲师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这既要求教师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要求教师学会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所以,现在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与传统的相比,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不同。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热&&&&&★★★
【字体: 】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0&&&&更新时间:&&&&
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单&&& 位 &&&&&&&&丹阳市麦溪中心小学&&&&&&&&
学&&& 科 &&&&&&&&&&&小 学 信 息&&&&&&&&& &&&
课题主持人&&& &&&&眭丽珍&& &张军霞 &&&&&&&&&
联系电话& &&&&&&&&&&&& &&&&&&&&&&&&&
&&&&&&&&&&&&&&&&&& &&&&&&&&<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8" Month="9" Year=" 9
文章录入:眭丽珍&&&&责任编辑:mxzxxslz&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江苏省丹阳市麦溪中心校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8 传真:9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751500)宁夏盐池高级中学&& 李文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信息化教学环境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对新时代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提出粗浅看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中学教师& 专业发展策略&& 反思&&&&& 评价
&&&&&&& 正文:人类在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到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经济的核心要素,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叶澜教授曾指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度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中学英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专业发展策略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呢?本文将主要从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对中学历史教师各方面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粗浅看法和策略。
&&&&&&&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界定
&&&&&&&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表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该文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他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与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 80年代后,人们在批判教育质量下滑的同时,认识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教育改革的成败,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在教师,&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而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促进教学的专业化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要立足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要扎根于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
20实际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提出了以学校为中心培训初任教师的计划。英国学者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既要发挥中小学的作用,也要注重大学的功能。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建立新的联系,从战略角度来看待教师专业化发展。
&&&&&&& 我国于1994年1月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体现了从事教师职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教师这一专门职业的专业性要求。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些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2.&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重要解读
&&&&&&&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竞争的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进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充满了邪恶、贪婪、颓废的世界,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人性冷漠、暴力与冲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对政治越来越失望的同时,人们期待教育能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贡献。&
&&&&&&& &因此,今天的教育担负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沉重的社会期望,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一种充满挑战、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
&&&&&&&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研究,学者们普遍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自觉与自主,二是学习和训练,三是持续不断的提高。
&&&&&&&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专业自觉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
&&&&&&& 钟海清,卢辉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 结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做出以下描述:专业发展是一个超越了&培训&的概念,涵盖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法,还是教师处于自身的需要主动的、自觉的行动。不但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教师形成新的结合了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对自己教学实践产生新的认识,探究对课程内容和资源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 二、信息时代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 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是要不断提升教师素养:
&&&&&&& 张志越认为:从国际教师专业化探索过程来看,教师要想获得持续发展,适应教育变革及其新要求,作为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改进、即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
&&&&&&& 首先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教师必须不断追求新知,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科研意识。其次,三级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它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作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第三,教师要具有&转识成智&的能力,这是教师创造性之一,教师要研究所传递的知识及其构成,研究传授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将知识、方法、价值融为一体。第四,在现代社会的知识理论中,知识建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和突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才有资格、有能力担负起构建知识的教学任务,创造性地设计一种开放的有助于师生合作及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情景,在积极的、主动地、创造的学习活动氛围背景中,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包办他们。
&&&&&&& 从新世纪特征看,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专业追求;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 就教师专业素养构成来看,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这些专业素养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也是教师专业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表现出人们对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 当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中时才会成为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当它应用在教育领域时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当代中学教师,应当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此,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即追求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能力。
&&&&&&&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 多媒体进入课堂正方兴未艾,它为教育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时代的发展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改革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当今社会对教师的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和组织调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说来,信息时代对于中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下几个方面:
&&&&&&& (一)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水平
&&&&&&& 专业素质过硬,这是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这样复杂的竞争环境下,每一个学科领域对教师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因此,过去强调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更要强调,并且应该加强强调的程度。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其教学水平,试想一位专业素质不合格的教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教师这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教师既要有专门知识、具有一定学术水平,也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中学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绘制图表的等,还应该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
&&&&&&& (二)&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如何进行反思学者们提供了基本流程,首先要作好反思的进行理论准备,要学习新课标,学习反思理论,其次要找准反思的突破口,掌握反思的方法,使反思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的发展:
&&&&&&&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要掌握一些教学反思的技巧和方法。在反思的过程中,不同阶段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反思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就要用讲故事法、文献分析法、微型教学法、观察法等。从中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反思性教学总结阶段,则要通过些反思日记、自传等方式对这个反思周期进行总结,得出初步的结论,并从中找出新的问题,开始下一个反思周期。另外,设计其他的反思文本,初始阶段写问题集锦,教学流程设计,精彩回眸,问题环节,理论结合实际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与措施。也是很好的物质依托。
&&&&&&& 要了解反思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探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指向教师专业活动本身的反思和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例如:我的专业活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有什么样的情境特征)?我想作什么?学生想做什么?我做了什么?学生做了什么?我意识到了什么?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我的感觉如何?学生的感觉如何?学生是否得到了现实的发展?我从实践中悟到了什么道理(实践性知识、又称小写的理论)?这些切身体验能否与一般的教学理论(又称大写的理论)联系起来?我的专业任务完成的怎样``````而正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构成了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根本方面。
反思性教学要有物质依托 :&教历&是反思性教学的物质依托,其中有关教学过程的记载可以有详、略两种不同的方法。详式可以通过为个教学系统录制,然后整理成实录,也可以约请听课老师详录或通过回忆而加以整理。略式教历便捷,着重记录实际教学过程与教案设计的差异和教学中的灵感、机制。课后反思则应是&教历&中的最关键部分,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定和揭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下一步行动的新的判断和构思,因而它是反思性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精髓。
&&&&&&& 何善亮 许雪梅还为反思性教学的设计了基本流程:
&&&&&&&&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对教学行为与过程进行的优化是无止境的。无论是多么优秀、多么富有经验的中学教师,如果对自己的行动认真进行自我反思,总会发现一些缺憾。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们进行教学反思时也可以有多种手段,例如,可以通过MSN、BBS、QQ、E-mail、Blog、新闻组等网络工具来实现合作与交流,共同对历史教学工作和教学理论进行反思。信息时代的中学教师要学会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两个世界中与他人交流学习。
&&&&&&&& (三)以发展性&&形成性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 形成性评价从评价的诊断目标出发,着眼于促进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把被评教师也吸收进来,他们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合理的要求将得以满足。这既消除了以往评价中教师的回避、恐惧心理,消除了终结性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紧张对立的关心,又使被评价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最大限度地尊重了被评教师的尊严、人格与隐私。
英配昌,范国睿也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也进行了分析:认为方向上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重在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
&&&&&&& 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评价者要对教师的过去、现在做全面了解,根据教师过去的基础和现实表现,规划其未来的发展目标。评价者和教师共同协商指定发展目标,并创设条件。促进教师努力达到发展目标。重视提高教师参与意识,发挥其积极性。
&&&&&&& (四)增强研究意识,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
&&&&&&& 教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的行为。过去中学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参&甚至是试卷的&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更好?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深入思考。据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44.12%的教师多年来从没有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做过较大的调整。 可见,教师完全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成为单纯的知识&搬运工&。这显然不符合信息时代及新课改对教师们的期待。信息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化程度,必须要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在欧美教育界广为流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该走出传统的藩篱,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学才更能富有理性的内涵。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奢望职前教师教育就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依靠职后的继续教育,特别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
&&&&&&& 总之,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者,中学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术水平、专业素质、教学水平、交流与合作水平以及出色的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要求。
&&&&&&& 参考文献:
&&&&&&& 1刘芳: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教育探索》2003年第9期
&&&&&&& 2.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8期
&&&&&&& 3.张素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策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 4.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
&&&&&&& 5.钟海清,卢辉炬,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探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6.戚业国,陈玉琨: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8期
&&&&&&& 7.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
&&&&&&& 8.刘秀荣,王晓霞:论教师专业发展及特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9.刘耀明,反思性教学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北京教育》,2003年10期
&&&&&&& 10.肖自明: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 11.朱玉东: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1月
&&&&&&& 12.肖自明: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 13.何善亮 许雪梅:《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期
&&&&&&& 14.刘尧: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2期
&&&&&&& 15.刘慧芳:重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探索》,2003年第3期
&&&&&&& 16.张祥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新审视,《教育评论》2002年第1期
&&&&&&& 17.英配昌,范国睿:《关于教师评价模式的个案研究&&兼论传统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及新模式的探索》
&&&&&&& 18.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 19.陈永明,《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5页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查看: 12468|回复: 3
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能力
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能力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引起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革,而且给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教师信息素养必须提升。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提高教师绩效、引发教育变革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中,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我们从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拓展教师培训模式三个方面来促进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化&&教师能力
& & 近年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除了在教学过程中用到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培训中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起来,现在全国性进行的各种教师培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资源丰富,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打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可以看到里面有许多培训,如: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校长培训、教师资格、校本教研、职业教育、学科频道、博客、教育百科等,广大教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借助于这样的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这样的培训平台操作简单易行,而且知识覆盖面广。在信息技术还没有现在这样迅速发展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培训是一件难得的事情:想听一节好课得跑很远、想听专家讲座机会稀缺、想与专业人士交流机会难得,现在有了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培训平台,可以让我们教师满足对这些方面的渴求,通过这些培训使我们教师的能力越来越强。
二、信息技术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进程
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县乡中小学教师来说,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师资水平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没有足够多的骨干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所以很多教师希望能得到专家们的引领。目前,国家比较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现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更多的教师有了这样的培训机会,但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没有专门的时间来进行培训,利用了信息技术平台来进行远程培训,解决了目前的这一困难,让广大教师多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我们有机会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可以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绩效得以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教师也把其应用到教学中去了,网络时代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更为丰富多彩。由于这种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使得我们教师不得不去钻研其中的奥秘,在我们钻研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得以提高了。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使得一些不懂计算机的教师不得不去学习和培训,使自己从不懂到懂一些,有些教师甚至能达到精通的程度。每个假期全县组织信息技术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让我们懂得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我们懂得如何制作简单的课件,让我们懂得收集资料在课堂中再现给学生……。现在教室里又安装好了电子白板 、实物展台,学校教师也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这样我们在教学中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电子白板、实物展台进入课堂教学后,因其生动形象的资源和集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为一体的强大功能,为新课改提供了借助“工具变革”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变革”的强大支持。多媒体教学从根本上为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过程、方式、手段的变革,更好地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广大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就得多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来适应教育教学,使信息技术真正地应用到课堂中。只有加强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推进教育改革.所以信息技术在教师能力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 信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专业能力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强调教师“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达到“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应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引起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革,而且给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教师信息素养必须提升。然而就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中,传统落后的观念、僵化保守的体制、教师信息素养的参差不齐,制约着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
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和技术能力较低。笔者了解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和技术能力的状况是城市好于县乡,男教师好于女教师,年轻教师好于中年教师。以城市为例,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时基本不使用信息技术。而且,仍有部分40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不知如何操作电脑!这种状况,县乡学校更为严重!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淡薄
很多教师缺乏明确的专业化发展目标,笔者曾向一些城乡教师询问专业化发展问题,几乎所有教师都笼统地将发展目标锁定在“上好课、取得好成绩”上,再问具体一点,大都一脸茫然,而有的教师干脆就将专业发展完全等同于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虽然有一部分教师有向上发展的良好愿望,但教学压力重,教师们尤其是城市教师疲于应付各种教学任务与活动,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理性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停滞。
(三)领导者缺乏科学的信息技术发展观
教育信息化大规模投入,使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相对应的是,相当多的领导不懂电脑。在这种状况下,要想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领导者必须改变对信息技术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信息技术发展观。
(四)缺乏良好的信息技术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各地区现行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本上采取国家统一培训的方式,在培训内容上忽视了学科教师特点和教师差异。很多培训者长期脱离学校实际,培训内容无法与教师的需求相适应,在培训范围上,也仅有小部分教师能有培训的机会,培训之后,教师也鲜有实践的机会和动力,这造成了培训的形式化弊端。
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塑造出开放、融洽、互动的协作风格,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终身学习者,为此我们从以下四个策略探讨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连接,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并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跨越式变革。这种变革给传统的学科教与学带来了深刻变化。
在学校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影响教师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专家引领,教师职前教育;教师校本实践;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同行间交流合作等。因此校本层面的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家引领,教师研讨。采用专家报告、网上指导等方式,系统介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研究、应用模式、实施中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避免的问题。通过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讨和观念碰撞,引导并帮助教师全面地思考和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通过各种形式改变教师被动学习者的角色。
二是以教师为主体,实现教学设计的合作。教师要将新的技术整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们要学会使用新的技术技能,要通过教师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还要能够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下解决教学中问题。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后各组要向全体教师展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总结。通过教学观摩、交流讨论,分析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成功之处,总结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整合模式;比较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审视实际教学活动与自己的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找出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设想。
四是案例展示与交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例,交流经验。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完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就无法保证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的实现。总结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信息化的经验,人们发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每一个教师尽快适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工作。
一是以教师持续的自我发展为目标: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
二是培训中教师为主体性: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培训中,教师都是实践的主体,培训者和专业指导人员只是教师的“协助者”和促进者。
三是在校本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足于本校或本地区实际,将有关理论应用于本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构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四是重视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自我反思。教师通过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反思,看到自己的进步,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帮助自己分析理论修养方面的缺陷,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接受信息,促进发展。
五是拓展教师交流研讨的视野。信息技术为跨地区、跨学校的同行交流与研讨搭建了平台,教师可以从更广的视角和更大的范围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良好的社会建构;同时,同行之间的持续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各地区教师建立研究共同体,做到资源共享。
3.拓展信息技术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模式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条件不断完善,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重心已经从硬件建设逐步转移到以教师培训带动教学改革。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和国家培训制度与学校实际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是信息技术视野中的两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以校为本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学校自主的、结合学校实际的、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培训模式。
针对教师的培训是阶段性的,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持续性的、长期性的。教师要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在实践和反思中反复循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