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输液几天后可以体检,皮肤溃烂,还有红疹,我该不该去找医生或医院

正在加载...
近日,一则“北医三院门诊中心治疗室关闭”的消息引发关注。该消息称,医院门诊三层中心治疗室关闭,不再开展各种注射及输液治疗。今天上午,目前记者已从北医三院证实了该消息。北医三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的相关精神,医院将重点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并引导平诊的慢性病人去社区接受治疗。门诊三层中心治疗室关闭,不再开展各种注射及输液治疗。负责人介绍,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包括急慢分治和分级诊疗。分级诊疗就是把一些该社区承担的任务交给社区,而三级甲等医院重点收治危急重病人。目前,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的北医三院所收治的危急重患者越来越多,非急诊或者非危重的患者也在不断涌入。据统计,北医三院现在日均门诊量达一万五千多人,在北京市位居前列,门诊就诊空间相对狭小,患者过于集中,易造成交叉感染等问题。北医三院在海淀区内有41家对口支援单位,其中包括23家医联体成员单位,他表示,“医院在两年之前就对社区医院有无承接能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过调研。基层医院离病人家近,病人就医方便,那里的医生完全有能力对慢性病人进行输液治疗。”负责人还表示,关闭门诊中心治疗室跟改变输液治疗疾病的理念也有关系。“患者都以为生病输液好得快,但从用药理念上来说是不对的,因此不能在三甲医院提倡这个事情。”他表示,“按照用药原则,一般来说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能少用就不要多用,能口服就不要输液。”对于门诊中心治疗室关闭后,将作何安排的问题,负责人表示,治疗室关闭后,不再接收病情相对比较稳定的,如慢性疼痛、关节炎、类风湿等这些病情平稳、进展缓慢病人的输液治疗。下一步将优化流程,把门诊中心治疗室的功能进行重新划分。比如医院产科,经常存在孕妇为了做一个B超、复诊排很长队的情况;心脏病人也不适宜待在拥挤的环境里,因此,会将这些科室考虑进去进行置换,把检查放在舒适的环境里面。据了解,北大医院、航空总医院的门诊中心治疗室也已经关闭。
[media=swf,500,375]
我相信很多朋友一提起恶性胃溃疡一定会想到火...
授权声明:本病例截图仅供jcys120(本...
患者女,40岁,超声检查见心脏四腔增大,肺动脉瓣重...
今日一患者因为阵发性头晕就诊,颅脑CT报告结论:左...
基层医生网微信
基层医生网微博门诊全面停止输液!中国人必须要知道的真相..._闺蜜圈-爱微帮
&& &&& 门诊全面停止输液!中国人必须要知道的真相…
去各大医院里面走一圈那简直就是“行走的吊瓶森林”感冒发烧,输液!拉肚子,输液!明明没病,想“补补身体”,还是输液!很多时候患者为了能迅速康复还特地要求医生输液!但是,未来许多医院将会对这样的患者说:NO!因为门诊输液将要逐步被取消了!先来看看央视新闻对于生病输液的相关报道你会发现这么多年我们对于输液都存在着误区▽央视新闻1+1“输液,为何泛滥成灾?”&(视频时长19'58")据了解,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这些地方取消了门诊输液!相关省份叫停门诊输液河南:6月1日起,河南省人民医院除急诊和儿科外,将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此举也使其成为河南省首个取消门诊输液的大型公立医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输液行为,河南省人民医院甚至在3个月前就开始对全院医生进行培训。医院在院内医嘱及收费系统内删除了“门诊静脉用药”这一条目。对门诊中确实需要输液治疗的病人,河南省人民医院可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建议患者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同时提供医院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四川:6月2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宣布:全面停止成人门诊输液(儿科和肿瘤门诊化疗等特殊输液除外)。这也是四川首个停止门诊输液的三甲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表示,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可以持该院医生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输液或其他治疗,且无需再挂号看诊。广东:福田医院正式宣布自6月1日起,除急诊和儿科外,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此外,为确保停止输液落实到位,福田人民医院还出台“严厉”规定:门诊医师违反输液相关规定3次以上的,将停其处方权1个月。浙江:今年年初,浙江发布最严“限抗令”叫停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输液。浙江省人民医院表示,从3月中旬开始就已全面停止输液治疗,急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处方也只能开一天。杭州市萧山区人民医院从3月28日起,除儿科外也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3月21日开始,台州市中心医院和台州恩泽医院两家医院,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该市其他六家三级医院将陆续停止门诊输液。7月1日起,浙江湖州所有三级医院叫停门诊抗菌输液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门诊输液室也已取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已取消门诊输液室,留存了一部分急诊输液室用于突发或夜间需要打“点滴”的患者。其他省市:4月7日起,福建三明全面停止患者门诊静脉输液(儿科除外),降低输液安全隐患,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4月18日起,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取消普通门诊成人输液,成为该省首家取消门诊成人输液的医院。5月1日起,云南个旧市人民医院除急诊科、儿科外,将叫停门诊输液,即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还有很多省市已经加入到停止门诊输液的队伍中来,在此就不在列举。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从6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停止门诊输液。从今年6月20日起,乌海市全面取消三级医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同时公布了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手足口病等53种门诊、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有很多省市已经加入到停止门诊输液的队伍中来,在此就不在列举。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过度输液在我国有多严重?“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但在我国,不少人认为,输液能让病好得更快,还可以补充营养,多输没有坏处;儿童生病以后,一些家长觉得服药麻烦,输液方便......加上各方利益驱动,输液也几乎成了医患认可首选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过度输液有哪些危害?最重要的一个危害就是:输液可能会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等过敏反应,严重可导致休克及死亡!▼▼▼据专家介绍,输液过敏反应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尤其以免疫系统和肝肾功能不成熟的儿童更多见。输液过敏反应分速发和迟发两种,一旦没能及时发现抢救,就可能出现死亡等严重后果。有统计显示,输液过敏反应50%-70%来自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医生提醒,孩子的家长尤其不要主动要求输液,避免滥用抗生素,能口服尽量口服。另外,在为孩子输液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看孩子是否有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呼吸变快变深、精神变差等症状,问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或费力,看孩子面色是否变红或变白,皮肤是否有皮疹。出现这些异状,一定及时关停输液,并呼叫医生。你了解抗生素吗?为了进一步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既然滥用抗生素有这么大的危害输液为何如此泛滥?1、输液好的快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光是年青人,还有许多老年人都会追求快,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让人们在疾病上耗不起。2、大病小病都输液似乎现在对人们来说输液几乎就是一个“万能的方法”,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问题,人们第一个就想到输液。3、利益相关目前绝大部分医院和医师处于生存的考虑,不得不妥协于患者的不正当要求,然而相关部门在医药定价上,无意间也促进了输液的泛滥。虽然输液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停止门诊成人输液≠停止为患者输液,那到底什么情况需要输液?什么情况不需要输液?小编帮大家找到了这份输液清单,大家赶快收起来吧!这些情况需要输液!▼▼▼这些情况不需要输液!▼▼▼老人这样输液,要不得!一到秋冬季节,中老年人中盛行“挂点丹参疏通血管”,而且都是要求连续挂水五天以上。但是,贸然挂水通血管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合并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平时就服药较多,如果再大量输入药液,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可能会有输液反应,血压一下子降下来,血压波动大,这会加大中风的发生几率。而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不能随便输液,否则易引起心衰发作。取消了门诊输液是否“治标不治本”取消了门诊输液,很多患者担心会不会只是“治标不治本”,仍然不能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同时假设某些疾病达不到住院和急诊的要求,但又确实需要输液,会不会使得这类病人在这一制度下“被急诊、被住院?”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源头上是从医务人员处就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确保不滥用;同时,也要给患者做好解释与合理引导。切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虽不是100%正确,但输液的危害确实比较大!所以大家平时积极锻炼身体才是王道啊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版权异议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妥善处理!原始点爱好者交流Q群:&,获取更多原始点资源和视频。“原始点医学”是由张钊汉医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独创的完整的医学理论。他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为师”的精神,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发现了造成身体疾病的直接根源,并找到了最简洁、快速、朴素、环保、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来处理人体的各类疾病--小到头疼脑热,大到癌症等不治之症,无须打针、吃药、手术、化疗,只须用手、肘推揉身体的固定部位,同时配合内外热源,即能达到明显疗效,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原始点按推是一套简单、易学、速效、安全的中医外治法,是错误医疗和庞大医疗费的克星,是被当前腐败的医疗体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数患者的福星。原始点开关疗法培训为保证每位学员学完后就能成为全科大夫,回去就能治病零售产品和拓展陌生市场 。专家一对一指导实操,让每位学员学会,限额20人。额满即止。报名咨询联系电话: 微信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女性类公众号单篇最高阅读量排名第一!每天免费提供人工精选最新鲜、最全面的、最有价值的闺蜜圈里的私密健康话题、时尚美体攻略、女人情感、娱乐八卦.......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新闻热线:021-
明年底前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 医生:4种情况除外
原标题:明年底前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 医生:4种情况除外
中国江苏网11月13日讯 11日,省卫计委发布《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也就是说,以后门诊不允许开输液药品、输液,患者输液只能去急诊或者住院。
大医院将取消门诊挂水
严格限制医师抗菌药处方权
通知表示,江苏省除了继续开展日常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使用比例和使用量外,将逐步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日起,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据悉,江苏明年第一步是门诊禁止挂抗生素,第二步是门诊全面禁止挂水。
通知除了明确表示要逐步取消门诊挂水外,省卫计委还对医院管理抗生素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年版)》,全省医疗机构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规格数量,医疗机构要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和规格;严禁出现以临时采购方式扩充医疗机构实际使用抗菌药物品种、规格的现象。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且6个月内不得恢复。
门诊常遇患者主动求挂水
有老年人竟把输液当保健
每到季节交替之时,大小医院的输液室都会格外忙碌。市区一家综合医院呼吸科医生告诉记者,在门诊中,输液治疗早已成为常态,虽然都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可不少患者为求病好得快,往往主动要求挂水。
“有时候门诊遇到的病人直接跟我说,发烧咳嗽三四天了,想挂点水,疗效快一点。”这位呼吸科医生感慨,很多患者普遍认为输液“好得快”,却忽略了过敏反应、抗生素滥用等危害。
在医院,记者还了解到,有些中老年人错把输液当保健疗养,76岁的葛奶奶就是如此。因为血脂高、血压高,每年秋冬之交,她就会到医院开些疏通血管的注射剂。问其原因,葛奶奶的理由是口服药效果不及输液效果,“药材通过输液注入血管,就可以更好地被人体吸收,降血压、降血脂的效果更快更好。我每次输完液的头几天,都会感到浑身轻松。”
我国每年超20万人因输液死亡
药物能口服的应该尽量口服
静脉输液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同时又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特别是对于市民“输液好得快”的观念,专家表示很担忧。
“国外的输液相当于一个小手术,一般多用于抢救,控制得特别严,在中国就太随意了。”专家表示,输液的不良反应要多于肌肉注射和口服药,且比较凶险,尤其是中药制剂,会有一些颗粒杂质直接输入血管内,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据了解,中国每年因输液不良反应死亡的有20多万人。
有专家认为,过度输液的背后,往往存在抗菌素滥用的问题。曾有数据统计,我国的单纯抗菌药物,87%是通过静脉输入病人体内的,只有11%是通过患者口服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均每年静脉输液量为3瓶,但在我国这个数字一跃升至8瓶。
“在临床上,药物能口服应该尽量口服。”苏北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邵建屏建议,有些感染,也就是常说的炎症,确实需要治疗,但不一定非要选择输液,有些可以肌肉注射,有些可以口服,有些也可以局部应用抗生素。
这4种情况下
据了解,静脉给药(输液)相对其他给药途径风险较高。常见不良反应与副作用有:过敏反应(全身皮肤过敏、休克等)、医源性感染(艾滋病、肝炎等),较常见的有:静脉炎、空气栓塞(可致死亡)、肺水肿,肉芽肿等。相对于输液来说,口服更为安全可靠。
那么哪些情况下适合输液呢?专家的建议是:
1.39℃以上体温,吃不下饭,喝不进水;
2.吞咽困难,同时也没有办法注射肌肉针;
3.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4.病情危重、原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体衰的病人。
记者王诗韵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明年底前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 医生:4种情况除外
日 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原标题:明年底前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 医生:4种情况除外
中国江苏网11月13日讯 11日,省卫计委发布《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也就是说,以后门诊不允许开输液药品、输液,患者输液只能去急诊或者住院。
大医院将取消门诊挂水
严格限制医师抗菌药处方权
通知表示,江苏省除了继续开展日常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使用比例和使用量外,将逐步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日起,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据悉,江苏明年第一步是门诊禁止挂抗生素,第二步是门诊全面禁止挂水。
通知除了明确表示要逐步取消门诊挂水外,省卫计委还对医院管理抗生素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年版)》,全省医疗机构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规格数量,医疗机构要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和规格;严禁出现以临时采购方式扩充医疗机构实际使用抗菌药物品种、规格的现象。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且6个月内不得恢复。
门诊常遇患者主动求挂水
有老年人竟把输液当保健
每到季节交替之时,大小医院的输液室都会格外忙碌。市区一家综合医院呼吸科医生告诉记者,在门诊中,输液治疗早已成为常态,虽然都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可不少患者为求病好得快,往往主动要求挂水。
“有时候门诊遇到的病人直接跟我说,发烧咳嗽三四天了,想挂点水,疗效快一点。”这位呼吸科医生感慨,很多患者普遍认为输液“好得快”,却忽略了过敏反应、抗生素滥用等危害。
在医院,记者还了解到,有些中老年人错把输液当保健疗养,76岁的葛奶奶就是如此。因为血脂高、血压高,每年秋冬之交,她就会到医院开些疏通血管的注射剂。问其原因,葛奶奶的理由是口服药效果不及输液效果,“药材通过输液注入血管,就可以更好地被人体吸收,降血压、降血脂的效果更快更好。我每次输完液的头几天,都会感到浑身轻松。”
我国每年超20万人因输液死亡
药物能口服的应该尽量口服
静脉输液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同时又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特别是对于市民“输液好得快”的观念,专家表示很担忧。
“国外的输液相当于一个小手术,一般多用于抢救,控制得特别严,在中国就太随意了。”专家表示,输液的不良反应要多于肌肉注射和口服药,且比较凶险,尤其是中药制剂,会有一些颗粒杂质直接输入血管内,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据了解,中国每年因输液不良反应死亡的有20多万人。
有专家认为,过度输液的背后,往往存在抗菌素滥用的问题。曾有数据统计,我国的单纯抗菌药物,87%是通过静脉输入病人体内的,只有11%是通过患者口服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均每年静脉输液量为3瓶,但在我国这个数字一跃升至8瓶。
“在临床上,药物能口服应该尽量口服。”苏北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邵建屏建议,有些感染,也就是常说的炎症,确实需要治疗,但不一定非要选择输液,有些可以肌肉注射,有些可以口服,有些也可以局部应用抗生素。
这4种情况下
据了解,静脉给药(输液)相对其他给药途径风险较高。常见不良反应与副作用有:过敏反应(全身皮肤过敏、休克等)、医源性感染(艾滋病、肝炎等),较常见的有:静脉炎、空气栓塞(可致死亡)、肺水肿,肉芽肿等。相对于输液来说,口服更为安全可靠。
那么哪些情况下适合输液呢?专家的建议是:
1.39℃以上体温,吃不下饭,喝不进水;
2.吞咽困难,同时也没有办法注射肌肉针;
3.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4.病情危重、原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体衰的病人。
记者王诗韵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去各大医院里面走一圈那简直就是“行走的吊瓶森林”感冒发烧,输液!拉肚子,输液!明明没病,想“补补身体”,还是输液!很多时候患者为了能迅速康复还特地要求医生输液!但是,未来许多医院将会对这样的患者说:NO!因为门诊输液将要逐步被取消了!先来看看央视新闻对于生病输液的相关报道你会发现这么多年我们对于输液都存在着误区▽央视新闻1+1“输液,为何泛滥成灾?”&(视频时长19'58")据了解,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这些地方取消了门诊输液!相关省份叫停门诊输液河南:6月1日起,河南省人民医院除急诊和儿科外,将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此举也使其成为河南省首个取消门诊输液的大型公立医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输液行为,河南省人民医院甚至在3个月前就开始对全院医生进行培训。医院在院内医嘱及收费系统内删除了“门诊静脉用药”这一条目。对门诊中确实需要输液治疗的病人,河南省人民医院可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建议患者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同时提供医院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四川:6月2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宣布:全面停止成人门诊输液(儿科和肿瘤门诊化疗等特殊输液除外)。这也是四川首个停止门诊输液的三甲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表示,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可以持该院医生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输液或其他治疗,且无需再挂号看诊。广东:福田医院正式宣布自6月1日起,除急诊和儿科外,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此外,为确保停止输液落实到位,福田人民医院还出台“严厉”规定:门诊医师违反输液相关规定3次以上的,将停其处方权1个月。浙江:今年年初,浙江发布最严“限抗令”叫停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输液。浙江省人民医院表示,从3月中旬开始就已全面停止输液治疗,急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处方也只能开一天。杭州市萧山区人民医院从3月28日起,除儿科外也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3月21日开始,台州市中心医院和台州恩泽医院两家医院,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该市其他六家三级医院将陆续停止门诊输液。7月1日起,浙江湖州所有三级医院叫停门诊抗菌输液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门诊输液室也已取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已取消门诊输液室,留存了一部分急诊输液室用于突发或夜间需要打“点滴”的患者。其他省市:4月7日起,福建三明全面停止患者门诊静脉输液(儿科除外),降低输液安全隐患,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4月18日起,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取消普通门诊成人输液,成为该省首家取消门诊成人输液的医院。5月1日起,云南个旧市人民医院除急诊科、儿科外,将叫停门诊输液,即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还有很多省市已经加入到停止门诊输液的队伍中来,在此就不在列举。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从6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停止门诊输液。从今年6月20日起,乌海市全面取消三级医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同时公布了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手足口病等53种门诊、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有很多省市已经加入到停止门诊输液的队伍中来,在此就不在列举。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过度输液在我国有多严重?“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但在我国,不少人认为,输液能让病好得更快,还可以补充营养,多输没有坏处;儿童生病以后,一些家长觉得服药麻烦,输液方便......加上各方利益驱动,输液也几乎成了医患认可首选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过度输液有哪些危害?最重要的一个危害就是:输液可能会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等过敏反应,严重可导致休克及死亡!▼▼▼据专家介绍,输液过敏反应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尤其以免疫系统和肝肾功能不成熟的儿童更多见。输液过敏反应分速发和迟发两种,一旦没能及时发现抢救,就可能出现死亡等严重后果。有统计显示,输液过敏反应50%-70%来自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医生提醒,孩子的家长尤其不要主动要求输液,避免滥用抗生素,能口服尽量口服。另外,在为孩子输液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看孩子是否有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呼吸变快变深、精神变差等症状,问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或费力,看孩子面色是否变红或变白,皮肤是否有皮疹。出现这些异状,一定及时关停输液,并呼叫医生。你了解抗生素吗?为了进一步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既然滥用抗生素有这么大的危害输液为何如此泛滥?1、输液好的快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光是年青人,还有许多老年人都会追求快,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让人们在疾病上耗不起。2、大病小病都输液似乎现在对人们来说输液几乎就是一个“万能的方法”,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问题,人们第一个就想到输液。3、利益相关目前绝大部分医院和医师处于生存的考虑,不得不妥协于患者的不正当要求,然而相关部门在医药定价上,无意间也促进了输液的泛滥。虽然输液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停止门诊成人输液≠停止为患者输液,那到底什么情况需要输液?什么情况不需要输液?小编帮大家找到了这份输液清单,大家赶快收起来吧!这些情况需要输液!▼▼▼这些情况不需要输液!▼▼▼老人这样输液,要不得!一到秋冬季节,中老年人中盛行“挂点丹参疏通血管”,而且都是要求连续挂水五天以上。但是,贸然挂水通血管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合并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平时就服药较多,如果再大量输入药液,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可能会有输液反应,血压一下子降下来,血压波动大,这会加大中风的发生几率。而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不能随便输液,否则易引起心衰发作。取消了门诊输液是否“治标不治本”取消了门诊输液,很多患者担心会不会只是“治标不治本”,仍然不能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同时假设某些疾病达不到住院和急诊的要求,但又确实需要输液,会不会使得这类病人在这一制度下“被急诊、被住院?”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源头上是从医务人员处就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确保不滥用;同时,也要给患者做好解释与合理引导。切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虽不是100%正确,但输液的危害确实比较大!所以大家平时积极锻炼身体才是王道啊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版权异议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妥善处理!原始点爱好者交流Q群:&,获取更多原始点资源和视频。“原始点医学”是由张钊汉医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独创的完整的医学理论。他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为师”的精神,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发现了造成身体疾病的直接根源,并找到了最简洁、快速、朴素、环保、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来处理人体的各类疾病--小到头疼脑热,大到癌症等不治之症,无须打针、吃药、手术、化疗,只须用手、肘推揉身体的固定部位,同时配合内外热源,即能达到明显疗效,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原始点按推是一套简单、易学、速效、安全的中医外治法,是错误医疗和庞大医疗费的克星,是被当前腐败的医疗体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数患者的福星。原始点开关疗法培训为保证每位学员学完后就能成为全科大夫,回去就能治病零售产品和拓展陌生市场 。专家一对一指导实操,让每位学员学会,限额20人。额满即止。报名咨询联系电话: 微信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8819 更新:
人气:33007 更新:
人气:25853 更新:
人气:17824 更新:
闺蜜圈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娱快讯 | 洗米华撇小三揽实前妻唱情歌复合在望,吴亦凡完整“威胁短信”曝光
人到中年,为什么都爱喝茶?
鸭血也功勋——巴奴产品主义铁腕亦长情
大夏天就要吃海鲜!(还有2秒剥虾不沾手窍门大公开哦)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臂红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