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合作医疗的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政府有营养品发吗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险政策_问吧_向日葵保险网
一个月前在线
你好!你可以了解一下新农合是什么?!
1、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2、哪些人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县具有农业户籍的所有农村居民均可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包括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及在本县各企业务工的人员,县、乡镇各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临时工和民办教师中的农业户籍人员。本着“户不漏人”的原则,实行一户一证制(参合农民必须以户为单位参合,不可漏人,即:同一户口本上的成员必须全部参合,否则参合农民在住院时不予补偿)。  3、如何参加新农合?缴纳参合资金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于每年11月30日前,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以户为单位缴纳下一年度参合费,可在每年11月30日之前到乡镇财税所、包村干部和村委会代缴参合资金(索要新农合专用票据)。  4、参合农民享受新农合补助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从交费后的下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周期,参合农民可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医疗费补偿待遇。如2008年缴纳参合费后,享受新农合补助的时间为日至日。  5、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标准?  ①起付线:乡镇卫生院100元;县级医院300元;市级医院800元;省级医院1500元。  ②补偿比例:符合补偿范围内的医药费,乡镇卫生院80%;县级医院70%;市级医院60%;省级医院50%。  ③封顶线:乡镇卫生院2000元;县级医院5000元;市级医院20000元;省级医院30000元。  ④大病补助:经新农合基金补偿后,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仍超出10000元以上的部分,按40%给予大病补助,最高补助2万元。  一年内多次住院治疗的,按同级医疗机构补偿标准报销医药费,累计最高补偿5万元。一年内患同一种疾病连续转院治疗的,只计算其中最高级别医院的一次起付线。  6、参合农民住院可享受哪些医药费补助?  补助的范围是:床位费、治疗费、化验费、心电图、x光、B超检查及其它必需的检查费,治疗所需的药品费、手术费、特需检查费。  7、参合农民就诊住院注意事项有哪些?  参合农民因病需要就诊、住院治疗时,携带本人《合作医疗证》、户口薄、身份证在定点医院看病或办理住院手续,《合作医疗证》上照片不全或未张贴照片的应提交患者近期照片,以便确定身份。   8、参合住院患者如何报销医药费?  病人交清住院费用出院后,凭《合作医疗证》、户口薄、住院发票等有关证件(在劳动生产中所致的意外伤须办理意外伤住院补偿审批手续),在定点医疗机构合管科报销住院补助费用。在县外就医的携带医院提供的“住院发票、诊断证明、明细清单、住院病历首页(盖章)”到所在乡镇卫生院报销。(当年医药费用必须在当年报销完毕,过期不办理)  9、如何计算报销方法?  (1)减起付线。(2)减不予报销费用。(3)乘报销比例。(4)超过封顶线按封顶线付给。  计算方法=(总费用-不予报销费用-起伏线)×就诊医疗机构报销比例%
不过你父母都快70岁了我建议你再为他们办上一份意外险!保平安!
Ta的精选方案
请输入您的好评
好评成功!90岁以上老年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_百度知道农村超6成老人担心养老 每月55元仅够买感冒药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以房养老”……近日,一系列养老话题持续占据着舆论中心。而公众在关注城镇退休人员待遇的同时,另一问题似乎成了“被遮蔽的角落”——养老。“在城市,领取退休金的人群大概占86.8%,而农村领取退休金的人群仅占18.7%,大量靠的是家庭和土地养老。”在北京大学第八届中国老龄产业高端论坛上,国务院参事马力透露。“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农村的贫困发生率(指贫困人口占全部总人口的比率——记者注)也是城镇的3倍以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央农村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智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近年调研发现,“随着青壮年人口大批‘外流’、被占用耕地越来越多,农村养老问题显得更加紧迫。”在丁智勇2011年对哈尔滨市12个县乡的调研中,60岁以上农村“老人”的比例,已超过50%,60.8%的农村老人在为基本生活来源担心。55元养老金只够买几盒感冒药?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的数据显示:1999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例,超过了10%这条国际“红线”;今年,这一数字将突破两亿大关,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这其中,农村老人占多少比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村整体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3%。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曾有课题组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农村口的比重超过18.3%,规模是城市的1.69倍。“低生育率和青壮年人口外流,是造成农村的老年人群体‘日渐庞大’的主要原因。”丁智勇说,“但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农村老人的经济地位,远比城镇退休老人‘弱势’。”去年5月,有学者引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数据表示,我国城镇老人的人均收入,是农村老人的4.7倍。从贫困率角度看,在全国约1010万城乡贫困老年人中,农村就占860万,农村老人的贫困发生率是城镇的3倍以上。“当前,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3个:社会保险养老、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有时也包括社会救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但是,以每月55元为“起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显然无法满足一个老年人日常的生活需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又称“新农保”,是国家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广大农村老人,提供其基本生活保障的主渠道。从2009年起,它在全国10%的县试点,基础养老金定为每人每月55元。换句话说,一个农村劳动者每年缴纳100元,60岁后,就能每月领取55元。多缴多得。“由于秉持‘广覆盖,保基本’等原则,当时55元的标准肯定是低了,比‘低保’(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记者注)还要低,后者是每月57元。”唐钧说,“如今4年过去了,这个标准基本没有变化,远追不上物价的涨速。”丁智勇在调研中,已碰到了类似尴尬。一位老村民告诉他,每月基本养老金“没病时还可以,有病就麻烦大了”。这个村民算了一笔账:一盒感冒药17.6元,每次要把感冒治好,起码要吃几盒,“一个月的养老金基本就没了”。“项目少、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丁智勇这样总结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不完善之处。今年10月,据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的调研报告,2010年,农村能够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仅为4.6%,而这一比例在城乡老人间的平均值为24%。报告同时显示,从1990年至今的20多年里,城市老年人的在业率一直下降,现在保持在5%左右,但“有41.2%的农村老人,仍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过半“空巢率”让家庭养老难以为继?中国有句俗话,“养儿防老”。新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也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约有40.7%的城乡老年人靠家庭供养。在农村,这一比例更大,占到47.7%。但是,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空巢”现象(即子女因为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长期离家,中老年夫妇独守空巢。——记者注)持续冲击着家庭养老模式。近年来,由于农村的“空巢率”急剧上升,乡村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农村养老“危机四伏”。“农村的问题相比城市更严重,因为很多农村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没有收入来源,得依靠子女抚养。”杜鹏表示。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透露,中国的空巢老人数量,2012年为0.99亿人,今年将突破1亿大关。另据该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于2012年9月披露,目前,中国城市老人的空巢率接近一半,达到49.7%,农村过去没有这种现象,但随着农民工大量外出务工,农村老人空巢率也达到38.3%,“并且上升速度比城市更快”。在丁智勇的调研中,蔓延至农村的“空巢危机”,似乎已经显现。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哈尔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142.6万人,其中农业老年人口69.8万人。农村老年人“空巢”、“隔代空巢”和“季节性空巢”的比例高于50%,丧偶率达26.9%,失能、半失能的占17.0%。“农村青年追求自身价值,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农村‘空巢化’。”丁智勇在黑龙江尚志市河东朝鲜族乡南兴村发现,原来1580人的村子,现在只剩下100多位老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村”。在黑龙江方正县某村,只剩下30多位老人在家留守,“儿女们三五年也回不来一次。”“‘空巢’老人的生活由谁照顾?生病谁来护理?家务活谁来帮忙?”这是丁智勇所担忧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约四成城乡老人自认是家庭的负担。在丁智勇的调研中,反映“需要时没有人照料”的农村老人,占到52%。“大多数老人独自呆在家里,有的看看电视、打打牌,有的与邻居聊聊天,有的耳聋眼花看不清电视,只能听听广播。”这是丁智勇为农村“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画的一张像,“他们相互照顾、自娱自乐,有了大病才通知子女回家看看。”此外,穆光宗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实中,农村养老的“大头”依靠的是土地和劳动力。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养老”模式也不断受到冲击。据统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达5000万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7800万。这对农村老人意味着什么?“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家庭养老的主要经济基础。”丁智勇表示,“但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大量耕地被占用,‘没有经济权,没有发言权’,农村失地老人在许多应得利益面前被‘边缘化’了。在农村,有经济来源的老人,子女争着赡养,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无人问津’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仍然保有土地的老人来说,指望一块土地养老,依然阻力重重。丁智勇在对哈尔滨12个县乡的调研中发现,能自己种地的农村老人只占20%,剩余的或是把土地出租换得口粮,或是将土地交给子女或亲属耕种,后者约占44%。“老人把土地分给子女后,有的子女按照耕地面积给老人生活费,有的只管老人吃住,好一点的能给老人少量零花钱。所谓赡养费也大多是象征性的,金额很少。”他告诉记者,“还有一些老人,把土地、房子在儿子结婚时就给了儿子,自己只能搬到外面租房子住。”“政府应该是第一责任主体”面对渐渐“老”去的农村,我们该怎么办?穆光宗认为,在“未富先老”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养老,不应再遵循“只交给土地和家庭”的传统模式,“农村养老应该是多资助、多层面、多元化的,国家和政府要承担起更多责任,政府应该是农民养老的第一责任主体”。早在2011年4月,人民日报就曾刊文提出,我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远低于人均P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而社会保障支出中的绝大部分又用于城镇居民。“现阶段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在农村”,并呼吁“提高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并按城乡人口比例配置”。唐钧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未来,政府加大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财政投入,已是学界共识。“建议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和城镇居民一样,由‘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并且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为标准,根据各地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数字而定,不搞‘一刀切’。”唐钧说,“2009年时,确定55元的基础养老金,有财政负担能力的考虑,也考虑到农民毕竟还有土地作‘后盾’。而现在,制度建立了几年,一些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是可以考虑完善标准的问题了。”丁智勇则认为,除了“养”,“医”也是当前农村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亦常令他们不堪重负。“现在的‘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记者注)政策,虽然缓解了农村老人的看病难、看病贵状况,但报销比例低、纳入报销范围的项目少,县乡地方的医疗条件有限,‘当地看不好,外地报(销)不了’,仍然是农村老年人反映最多的问题。”丁智勇告诉记者,“试想,如果一个农村老人需要到市里、省里看病,病肯定不小,平均统计,至少需要1万~2万元。而且看病费、住院费需要自己垫付,老人垫付不起,报销比例又低,一部分农村老人也‘因病致贫’。”记者了解到,近年我国已加大了对农村医疗的保障力度,比如“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并针对一些治疗花费特别高的“大病”,建立了补充医保报销制度。丁智勇则建议,未来,在医疗方面还可以给予农村老年人以更多优惠和照顾:“减免特困、高龄农村老人参加‘新农合’的参合费用,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对失地农村老人,丁智勇进一步建议,可以考虑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比如,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实行‘先保后征、刚性投保’办法,保障其基本生活,解除他们失地后养老的后顾之忧。”对一些“空巢”现象突出的农村,老人养老该怎么办?穆光宗的想法是,加快农村敬老院的转型,使农村的“分散养老”变成“集中养老”,给农村“空巢老人”打开一条绿色通道。这与丁智勇的建议不谋而合。“可以利用农村老年活动室或闲置的校舍,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丁智勇表示,“由村委会或农村老年协会具体运作。在生活、医疗、护理、文化生活等方面,重点考虑高龄、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的需求,并积极促进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中国青年报记者检索发现,各地政府已经开始探索这种新型农村养老道路。比如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利用村庄闲置的场所,建设起了“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湖北恩施建立了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进行“农村互助式养老”。“总之,要解决农村养老困局,公共财政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倾斜、向农民倾斜。”穆光宗最后说,“这可能是理想的说法,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联起手来’,但这首先取决于中央的蛋糕做得多大,否则就是空想。我们适度普惠性的福利,不应该忽视老年农民的共享权力。”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梦婕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90周岁以上的老人住院,参加了新农村医疗合作医疗保险,是不是报销的比例会高一点。_问吧_向日葵保险网
一个月前在线
向新农合部门咨询
一个月前在线
您好,这个方面的问题可参考答案:
一、可报销的费用项目是:
  1、床位费(乡镇卫生院最高12元/天,市级及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最高15元/天);
  2、药品费(药品使用范围执行省规定的药物目录);
  3、检查费(检查、化验等,限额600元);
  4、治疗费(300元以内按实结算,300元以上部分按50%纳入报销范围);
  5、手术费(按规定收费标准执行);
  6、输血费(手术或抢救,每次住院最高限额500元);
  7、材料费(每次住院最高限额2000元);
  8、各种肿瘤患者的放、化疗及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门诊费用,视同住院费用进行补偿。
二、报销的比例
  剔除不可报销费用后,可报费用根据就诊医疗机构级别的不同相应打折:本市乡镇卫生院100%,本市市级医院90%,市外80%,无转诊证明60%。折后费用实行分段按比例结算: 4000元以内报销45%;元报销55%;元报销65%;元报销75%;20000元以上报销80%。每人每年最高补偿金额不超过3万元。
三、医药费用报销需要材料,手续和程序
  (一)所需材料为:
  1、住院发票原件;2、出院记录;3、医药费用清单或医嘱单(由就诊医院提供);4、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5、其他(转诊证明、打工地证明等)。
  (二)手续和程序
  患者在市内就诊,直接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住院费用;转市外的住院费用,在1个月内将上述材料交本乡镇卫生院(合管所)经办人员办理结报手续,经初审后,由乡镇集中送交市医保处结算。
&&&& 每个地方的政策会略有不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您可以到当地政府询问一下。
&&&& 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一个月前在线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去当时的农合部门咨询最准确
一个月前在线
新农合的报销政策也是不同的,各地有各地的政策,请您问问医院的医保科就明白了。
一个月前在线
& 这个问题您最好是咨询新农合相关部门,那才是最权威的~!
一个月前在线
你好!你可以咨询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中心或者去乡政府合作医保问询比价正确点
一个月前在线
关于调整新农合80岁以上老人保障政策的通知
各有关区县卫生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12年民生工作意见》和《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现将我市新农合80岁以上老人基本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通知如下,请贯彻执行。
一、调整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
80周岁以上参合人员门诊:提高5%的报销比例,年封顶线提高10%。80周岁以上参合人员住院:在各级医疗机构分别提高5%的报销比例。
这个问题,我觉得您应该到您们当地的新农合部门咨询是最准确的。因为每个地方的经济情况不一样,报销比例的界定范围可能也不一样。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谢谢。
请输入您的好评
好评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老人买什么营养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