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传媒圣贤教育拯救危机

头条||复兴新闻私塾能否成为拯救传媒教育的一剂良药? - 今日头条()
新闻黄埔 | 记者摇篮宣讲师:张玉萍个人介绍:南方传媒书院十期(预)生宣讲内容: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点击听取录音复兴新闻私塾能否成为拯救传媒教育的一剂良药?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撰文 ◎ 陈安庆最近各大新闻传播类公号都在热议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老师的新闻私塾。3年前,白岩松老师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挑选了十名在读研究生,每月一天相聚,新闻私塾开课了,一个以往没有过的研修方式开始了。学生来自东边和西边,于是,就叫“东西联大”。作为资深媒体人,白岩松老师为新闻学子们开书单,让学生写书评,讲新闻评论,讲标题。有时候,白岩松老师还给同学们讲自己的经历,讲北漂,讲蜗居,讲音乐……课上课下,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这所新闻私塾——“东西联大”的座右铭是:“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想要改变,开始行动”。是啊,新闻私塾,这种形式很有意思,亲切舒服有人情味,它的结构本身也有一种优势,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带着各自的特点在这里实现了互通、交流。同学们的体恤上印着:“永葆好奇之”。一切都很美好,白岩松老师的另类新闻教育试验,恰似一股春风给混沌不堪、死气沉沉的中国高校新闻教育注入了活力。青年准记者是媒体业发展的后背生力军,高校新闻院校是传媒业发展的人才策源地, 中国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新闻学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大中专高校有新闻学院1500多个,为什么还有白氏新闻私塾还具有如此大的刚需?连北大、清华、中传、人民大学都赞同白岩松老师——“东西联大”这一新闻私塾的另类教育实践? 力不从心的大学新闻教育,世界那么大,孩子们又能走多远?曾几何时,中国各大高校新闻学教育,在都市报黄金发展十年的高奏凯歌声中,一路裸奔。但近五年来,回首来路,却发现大学新闻教育不仅没有获得“精英教育”的标签,反而陷入了连培养“新闻民工”的资格都不远远不够的窘境中。从新闻学界名声显赫人大到复旦,从武大到中大,新闻专业毕业生实际从事媒体编辑记者职业的就业率微乎其微,一个班级三十四五人,真正从事新闻业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甚至不足七分之一,也许我们可以用惨不忍睹,哀鸿遍野来形容这些高校的惨淡就业率。一流新闻名校尚且如此,其他新闻院校是否就好一点呢?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春林在一次接受媒体访谈时坦言,该校新闻系本科毕业生从事新闻行业的只有10%-20%,研究生就更少了。同样的遭遇还发生在暨南大学教授谭天身上,“6个毕业的研究生,仅1人做记者”。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行业工作的比重不到10%。很多学生高考志愿填新闻专业,是奔着记者这一职业的理想光环而来的。可是,读了新闻系,才发现理想离现实是那么遥远。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有一次公开表示,他认为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对此一位持反对意见的博士生说:“我是跨专业考取博士的,以前根本就没接触过新闻业务,我自己定位以后到大学从事新闻教学,从事新闻科研、教孩子们学新闻,要会写消息干什么呢?”表面上看,这位博士先生的话似乎理直气壮,可是亲爱的、尊敬的博士先生,你所谓的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或新闻教学,毕竟研究的是新闻啊,连消息都不会写,还研究什么新闻吗?另外,“跨专业考取博士”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或者值得同情的事情,不能成为您“不懂新闻业务、不会写消息”的理由吧?如果这样的新闻学教师进入大学新闻系,我们真有点担心他会误人子弟,耽误一批人。为什么不懂业务、不会写消息还能理直气壮呢?其实中国大部分的新闻院校的师资队伍中,这样的新闻学导师比比皆是。我们的知名新闻学院为什么生产不了媒体需要的高端人才? 白岩松的新闻私塾又尴尬了谁? 白氏新闻私塾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的缺失。新闻私塾的产生与其说是白岩松工作外兴趣的产物,还不如说是他多年来反思中国高校学院派教育短板,积极补救的实践之一。新闻学教育长期受学界不良习气影响,所谓学者只需埋首故纸堆,以为发表不着边际的论文越多越好。但目前,新闻学教育更侧重实际,世移事易,埋首故纸堆就可以混饭吃的时代逐渐远去,消息不写何以写论文?那些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名校博士们,何以赢得新闻业界的认可?中国新闻学界难以从教育质量差的泥沼中安稳脱身。那国外的情况如何呢?在全美新闻学院排名第一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没有在采编一线做过10-15年以上职业记者、编辑的人,甚至没有资格走上新闻学讲坛!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创始人约瑟夫·普利策。早在1902年,普利策就在他的备忘录中记载下他的新闻教育观。他写道:“我的想法是将新闻作为一种崇高的知识分子的职业,用实践的方法鼓励、教育现在、将来的从业人员。”他的梦想在日得以实现,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成为全美培养新闻从业人员、探讨新闻现在和将来的最好学校。在美国新闻院校,大学教授们多来是由具备丰富新闻从业经历的业界高手组成,他们来自《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界的知名记者、编辑。或许是秉承了普利策的新闻教育观吧,美国新闻学院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基本上被当作记者、编辑,教授是主编,实验室便是新闻工作室,而每个学生也会被分配到一个社区蹲点,像国内媒体的记者站一样,每人负责报道该地区的所有新闻。也就是说美国高校的新闻学院完全模拟现实新闻机构的做法。教授按照新闻专业标准批改学生的报道,毫不留情,直至体无完肤。许多学生都已经为那些苛刻的评语直抹掉眼泪,但还得重新采访改写报道。笔者认为,导致新闻系学生不偏爱新闻业的原因:一是大学新闻学教育的整体失败,磨灭了孩子们的热爱。二是业界不少媒体唱衰客的负能量感染,新闻学子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被失望情绪裹挟。三是很多新闻学子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以为传媒业风光好玩,却忽略了这一行业的辛苦,觉得累,缺乏一种矢志不移的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四是在课堂上,在实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搞新闻,而且也缺乏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实际上,在用人单位看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远比学历重要。除此之外,拥有社会其它领域的知识也能加分,比如财经、法制记者,需要的就是财经和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很多新闻学子只知道埋头学习,心无旁骛认认真真学习,以为在大学里得了好成绩,拿了奖学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等毕业到媒体工作,其实大谬。他们并不了解,不少名牌大学新闻院校的所谓教授、讲师,相当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业界经验,既没有做过编辑也没有做过记者。根本没法做到新闻教育与媒体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仅有的实践经验是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在某媒体做过个把月新闻实习生。高校新闻教育脱离实际、教学质量不高陷入“万金油”式的迷茫白氏新闻私塾存在的意义还在于——心忧天下的资深媒体人白岩松,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弥补学院教育的“漏洞”。马航事件让国人清醒地看到了中国记者与外国记者之间存在的差距。让国内公众忍不住发起了一场“中国媒体落后在哪里”的大讨论,其中尤以数落和嘲讽为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中国传媒教育培养的记者编辑们为何一败涂地?在高校高度行政化体制下的新闻学院教育中,以党性为出发点的新闻学教育。要求对于官方消息,记者编辑们无需过多核实,多盲目相信并传达,外国记者则主动质疑并求证。长期以来,被动宣传报道成为了传媒业务常态,大多少媒体人特别是机关报记者多已习惯这种等“传达”的思维模式,而缺乏记者应有的独立、批判和质疑精神。媒体只能一次次地“复制粘贴”,媒体公信力不强。在体制内,也不大允许媒体人对官方的发布提出超出了自身角色或能力范围内的追问和质疑。实际上导致丧失了记者报道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马航报道中,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内的国内主流媒体除了在网上点蜡烛祈祷、煽情,毫无建设性可言。对马航遇难者家属痛苦的过度消费,对媒体人来说,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缺乏新闻职业素养的表现,难以赢得社会的尊重。高校新闻教师有心带好学生,但即使是新闻学院院长也难以改变课程大纲指定的教学设计,高度僵化、官僚化的大学教育体制使得新闻学教育脱离了时代发展和媒体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媒体的18年发展,新闻学子们并不了解,中国新闻学院每一年在校本硕学生超过21万万,而目前中国持有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共有23.6万余名。这意味着,新闻专业在校生的数量已逼近全国记者总数。新闻学专业早已步入低水平重复建设、高度同质化产能过剩的僵局中难以自拔?实际状况究竟如何?恐怕每个人目力所及、亲身体验吧,每年暑假找关系希望到媒体实习的新闻学子如热锅上的蚂蚁,一则是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新闻学子需要历练自己,二则不少人需要急于应付学校里的实习学分,否则难以毕业。在不少体制内媒体,新闻业态没有激活,新陈代谢没有跟上。工作多年有编制的老记者、编辑们不离职,媒体就不可能启动新一轮的招聘?而应届毕业生没有多少新闻实战经验,市场化媒体又不太想招应届生。中国是人情社会,新闻学院毕业生除了能力因素、机会因素之外,学生能否进媒体还取决于社会关系因素。用人单位也有他们的难处。很多市场化媒体,行业竞争环境残酷,内部施行末位淘汰制,用人单位单位就会告诉你,他们没有义务,为初来者做基本培训,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成熟的新闻信息生产者,个人的才能智慧能够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也因此传媒新人在就业中的优势并不大。另外,新闻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广,但都不精通,和经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比起来专业性不强,没有专业支撑和核心竞争力。大学里新闻学院的教学为何饱受诟病呢?媒体业界确实对新闻学院的学生有看法,新闻学院的学生过于浮躁、分析思辨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基础不牢,较中文、法律、经济专业学生,新闻专业毕业生专业性不够,人文素养和思想深度也不够。高校新闻学院课程设计中让学生选修通识课程的余地有多少,课外主动获取信息的程度究竟如何,这些被打上了问号。就目前而言,新闻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仍然饱受争议?是尽量打牢文史哲基础?还是尽快让学生掌握新媒体融合应用软件技能?还是让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中具备更多新闻信息生产、整合、辨别、批判的能力,适应媒介自我赋权和公民舆论做大的发展局面?或许这些答案都对,也或许这一提问本来无解。但有一条毋容置疑,新闻教育一定要面对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实践动手中进行认识和思考,所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新闻学教育的另一个悖论是目前不少媒体的人才需要更注重技术性、新闻生产层面的训练,采写编评得到了关注,而文史哲内功方面修炼缺位。做新闻技工没问题,但是要成为一个知名记者,没有文史哲法律经济方面的综合修养,会缺乏宏大的视野和文科综合根基,就会缺乏对理性和方法的追问。而这一切,都是优秀记者需要的。缺少了这些基础素质的新闻毕业生,即使世界那么大,你又能走多远另外不少新闻记者浮于表面“万金油”式的迷茫、新闻界从业门槛低、新闻教育质量不高、水平参差不齐且脱离实际等也多为业界诟病。上哪去找那么多能在悲情中克制感情、客观记录、冷静分析的新闻人才?到底是培养模式出了问题还是用人模式出了问题? 实际上,新闻教育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有改进的空间。要鼓励新闻学院实践育人,接触社会,培养新闻学子理性不偏激的做人准则;不仅有人文情怀还需要有讲科学,尊重逻辑和实证的严谨态度;明白现实社会的复杂性,懂得新闻业的复杂性,懂得敬畏技术,时刻保持思考与创新。能看到远方的媒体人,会拿着属于自己的棒进行新闻长跑白岩松将自己的新闻课堂——“东西联大”定位为新闻私塾。 那何谓私塾呢? 私塾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学董因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逐渐消失。近20年来,随着民办教育的勃兴,国学书院式教育和私塾发展迅速。私塾与书院式教育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教育弥补了大学教育的短板。大学教育实际上已经沦为了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只擅长像流水线一样成批制造一个模子的的大学,难以造就卓越人才!钱学森之问,到现在仍然是困扰中国大学的现实之问,我们的新闻学院并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所以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追求真善美、坚守科学精神、独立人格、有创新意识,是大学教育应该赋予学生的优秀品质,真正的一流人才也不太可能在血汗工厂富士康那样的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中国大学里的新闻教育没有软件的强大,纵有高楼大厦、精尖设备,也无法让我们走在一流传媒教育的行列。新闻是一个“理想者”的行业。新闻传媒从业者是社会的哨兵了望者,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新闻学院在教学过程中讲了采写编评,讲了摄影,讲了广告艺术外却恰恰忽略了“新闻职业理想精神”的启蒙与提升。毫无疑问,这样的新闻教育失去了灵魂。另外私塾与私学并非就和不正规、不规范、质量差划上等号,要知道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就是私立大学,为赞誉为第一圣哲的孔子是中国私学的开山鼻祖。古代书院、私塾以藏书、育人、养士、论道为载体,实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理想。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在湖南千年庭院——岳麓书院由于师生水平较高,加之多代著名山长的努力,建院有章,治学有方,故此,在历史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经世济民之才!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岳麓书院见证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旷代奇观 从朱熹到王夫之,从魏源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从梁启超到毛泽东。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一千多年来一直是私学。任你“风云变幻”,我自“弦歌不绝”一直到后来发展成为官办湖南大学雏形。在日本政经界如日中天的私塾—— 松下政经塾。至今为止,松下政经塾累计的毕业校友不过213人,却已产生了3位部长、3位市长、30位国会议员、1位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而同一个时期,美国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总共毕业了1万7000人,却只当选了17位国会议员。1979年,松下幸之助独排众议,斥资3亿美元成立松下政经塾,目的是为日本政界培育清廉政治家,为1亿2000万日本人树立道德榜样。 当时松下还一度被取笑“冬烘”(意即头脑迂腐、不明事理的人),讥讽他高举“品格第一”的古典口号,是打高空。“表面上松下政经塾这个计划很荒谬,一个和任何大学无关、又小又奇怪的组织,准备藉由教育一群未来公仆来改造下一个世纪的政治,”为松下立传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科特曾指出。1979年4月,松下政经塾宣布成立时,日本新闻界还曾大肆嘲笑说,“这是有钱人的消遣。”并冷嘲热讽地说,“此私塾十年内必倒。”然而1∕4世纪过去了,这个“又小又奇怪”的私塾,却真的为日本培育出很多具特色的政界领袖。对于白岩松老师的新闻私塾——东西联大,作为一个有益的新闻学教育尝试,我们乐见其成。中国民间新闻专业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棵树的力量极其有限,倘若有一天这棵树变成了一片森林了呢?他是能看到远方的媒体人,他拿着属于自己的棒进行新闻长跑。同时,他也为即将接棒的年轻人开拓着,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有更好的空间。白岩松新闻私塾这个教学模式渴望复制,他说:“如果我们行当中,有50个资深新闻人,愿意以这种方式潜入到我们新闻教育当中,你说孩子们得到的会多多少。”我很欣赏岩松老师说的那句话:“当下的中国社会,一个标志性的特点就是大家都在抱怨,觉得责任全是别人的。那你在做什么?”(本文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新闻公益教育创始人 陈安庆) ◆ 总出品人/传媒指导老师_ 陈安庆◆ 统筹编辑_王俊◆ 视觉编辑_陈婧怡◆ 责任编辑_任婷婷◆ 出品单位_ 南方传媒书院招 生南方传媒书院經世致用,實事求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 相容並蓄,博於問學。明於睿思,篤於務實。〈湖湘文化精神传承南方传媒书院10年实践〉南方传媒书院2016春季课程表一、财经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和流派 (财经杂志、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二、确定调查性报道的选题: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三、寻找采访对象:利用社交和社会资源找人的操作技巧四、采访(上):新闻采访方法论五、采访(下):调查性报道探询真相的20点提示六、新闻报道写作:讲故事的艺术——寻找最好的文本和角度七、编辑:防止虚假新闻顺利“拆雷”、“排雷”的科学与艺术八、 财经特稿、调查性深度报道与系列报道九、新闻职业伦理:媒体人的诱惑与禁忌十、法制报道:法律术语和报道规制专业表达范式十一、灾难报道中的人性关怀和报道规范十二、全国两会与中国政治观察十三、金融证券深度报道:逻辑、故事、结构与视角十四、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融媒体与全能记者的培养十五:国内几家主流媒体的新闻采编规范 (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瞭望东方 周刊 、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十六:国内主流媒体的采编管理规范 (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十七:全媒体融合下的常用实用软件应用——网络三剑客:Adobe Dreamweaver、Adobe Flash、Adobe Fireworks十八:新闻职业素质培养(新闻发现力、洞悉力、新闻角度、沟通采访口才养成)十九:湖湘文化(从曾左胡彭到毛泽东)在新闻道德培养方面的应用二十:新闻发布会模拟采访、记者遴选中的结构化面试、驻点调研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以上均为地面实体课程。)------------------------------------南方传媒书院主讲导师:陈安庆 先生安徽濉溪人,生长于宁夏银川,国内首家新闻私塾(2006)---南方传媒书院(原深度突击新闻公益私塾)创始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客座教授、资深媒体人——曾担任新华网湖南频道副总编、银川晚报社副总编、《瞭望东方周刊》资深记者、《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采编中心主任、人民网江苏频道采编中心主任。大学毕业后任职湖南电视台卫视频道、湖南经济电视台《法制周报》、《潇湘晨报》》深度报道部,先后担任主力、首席记者。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性人物、一线十三年采编经历,职业媒体人。擅长时政报道、调查性报道,财经报道,参与创建《法制周报》、人民网江苏频道等主流媒体采编平台。届别:南方传媒书院第11期地点:中国湖南长沙授课形式:面授招募学生范围:a 国家公立统招全日制大学;本科、研究生( 大一、 研一);b高考语文成绩120分以上 、文科综合220分以上两者兼具者优先;男生优先;c德才兼备、学业人品俱佳;d 有理想、有情怀、有野心、有抱负、有文笔、有创意.e 争强好胜、A型血摩羯座、天蝎座学霸型才俊优先。f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g 智商、情商、韧商三商俱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三观健康。不偏执、不拖延、不散漫,擅于团队合作。专业:新闻、中文、经济学、金融 、财管、法律、哲学学制:3-4年「南方传媒书院(原深度突击)」南方传媒书院(原深度突击)——创建于2006年,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学生和青年记者打造的新闻教育平台有意加盟,新闻大一,研一学子可申请报名,经笔试合格,考察遴选值得培养的学子。希望交流,新闻传媒研究媒体战略制定企事业单位新闻发言人通讯员培训讲座媒体新员工培训媒介商业合作咨询新闻考研培训企业策划和广告推广招聘推荐传媒人才等涉媒实务,联系指定向下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南方传媒书院9周年 H5 自制宣传大片点击左下方哦)↓↓↓↓↓↓↓↓导师Chen Anqing陈安庆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资深媒体人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微信媒体采编业务研究交流群!本微信群实名验证:单位(界别、行业)+姓名+职级、职务+工作资历,按照不同归类分组交流,欢迎关心新闻实务高校教师、新闻学子、资深媒体人、媒体从业记者编辑、企事业单位朋友广泛参与!)
创建于2006年,为新闻传播类在校学生和青年记者打造的新闻教育平台。
了解传媒动态
把握写作要领
历史与传统文化,原名称:第九文化、评阅历史,不在本站使用。
品读历史兴衰,感悟人生百态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头条号
MSN中文网是中国首家针对白领用户的门户网站,定位于时尚、娱乐、生活、服务,24小时滚动报道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
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执行校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
附属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精诚教育集团校长
现代教育报----法制辅导
技术支持:北京慈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号 京新网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由《报纸将死,多数媒体人将在年下岗》引爆的媒体界舆论风潮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财经记者圈关注我们。近日,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关于纸媒消亡的观点文章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这篇由刺猬公社在春节期间首发的文章,在经历了标题党转载与误读后,再一次出现在读者眼前。目前,争论焦点集中在:纸媒后年“领便当”?机器人会取代都市报记者?25万新闻人要失业?这一次,为了更客观地呈现内容,也为了更深入地讨论传统媒体的未来走向,刺猬公社专访了几位大咖,带来了他们的看法。本文由苏天翱、刘晨阳、江山、贾宸琰采写,鱼鲤制图、少侠审编,刺猬公社(ciweigongshe)授权发布,原标题《刺猬公社首发文章引发舆论风潮,我们和大咖们谈了谈(附公告)》,特此感谢!近两天,一篇名为《报纸将死,多数媒体人将在年下岗》的文章引爆了媒体界的舆论场。日,大年初一,作为“大咖说”专栏第一篇,该文首发刺猬公社,原标题为《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对未来媒体发展的10点预测|大咖说》。此文在网络上已经引发了大面积的争论,赞同者誉其观点辛辣,反对者则斥其信口开河,目前观点还在争议中。线上圆桌纸媒将死,内容不亡王永治文章引起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中国纸媒的消亡日期是不是在年;二,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不可以取代很多的都市报新闻记者。而这两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传统媒体人要怎么办?3月18号,我们分别访谈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策划部、网络新闻部主任杨继红、热门话题APP首席执行官马金男、以及新媒体圈资深观察者魏武挥等,询问了他们对于此事的看法,并就内容、媒体的未来探讨一二。1.传统媒体有非常多的优秀人才,传统媒体消亡是对他们的解放人们无法否认的是,不少优秀的传统媒体人成功的实现了转型,这就表明优秀的人才在哪里都是有市场的,“传统媒体的消亡是对优秀人才的解放”,马金男如是说。不过魏武挥告诉刺猬君:“纸媒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没落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不代表内容生产者就没落了,一棍子打死所有的内容生产者显然是不对的。”而曹林的评论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在“打赌”一文中表示,即便今天的互联网圈里,内容的生产,特别是新闻内容生产依靠的还是这一批传统媒体人,王永治说传统媒体人在今天没有用了,敢情他自己之前几十年媒体生涯都是白活了?2. 深度内容依旧无法被取代,机器写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部主任杨继红这样看待机器人新闻,“央视新闻不会发,我们需要采访、求证、调查,需要证据链必须闭合。”她在接受刺猬君的访谈时表示,不是不相信机器人,但是机器人只会完成新闻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编辑发布环节中的一小部分,也即分类和分发。人有可能变成机器,但机器永远取代不了人。马金男则告诉刺猬君,对于机器人新闻写作将取代大多数都市报新闻记者这一说法,他并不排斥,但在深度报道上,机器人仍旧无法取代记者,这“就像人工智能一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内容生产, U/PGC的对决在魏武辉看来,对今天的信息产品而言,介质和内容剥离,意味着内容生产者角色已经不再受制于机构本身。而对生产者的角色认识,新旧媒体人的观点可谓泾渭分明。马金男认为,在一般内容的生产上,UGC时代早已来临,今后的内容生产者将会越来越多,采编权这个属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概念将越来越模糊,内容生产方将多到无法预计。目前很多记者的新闻线索都来自于网络,这就是很好的证明。杨继红则坚信传统媒体人的力量。 她从视频新闻的角度出发,向刺猬君表示,“电视的未来靠三种人:专业的制作人、全流程伴随广电技术进步的工程师、熟悉传播规律并坚守专业标准的把关人!这三种人的存在,确保着专业媒体机构提供的内容,肯定与普通商业网站不在一个水准上。”4. 传统媒体消失是趋势,但日期就没准了200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菲利普o迈耶教授明确提出,美国日报消失的时间为2043年,2005年,日本《每日新闻》原总编辑歌川令三指出:日本报纸消失的时间为2030年。带有新京报血统的热门话题APP首席执行官马金男亦表示,他认为纸媒消失是必然的,根本原因在话语权的去中心化,但在可预见的时间里,纸媒不会迅速消失,而且会变得高端化和精品化,成为一种艺术品,而在一线坚守新闻理想的记者们,就是“匠人”。而作为“坚定地纸媒必死论调主张者”,魏武辉则表示,纸媒死亡是趋势,时间问题他并不关心。外媒的转型“曙光”纸媒的转型不是一个中国“特色”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外国纸媒也同样遭遇转型阵痛。令人意外的是,在整体唱衰转型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一些积极的声音也开始出现。2020年纸媒和数字收入占比预测全球著名独立分析机构Ovum公司2015年发布的《数字消费出版预测》报告显示,尽管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正在飞速发展,纸媒的自我发展能力可能被低估了。报告预测,到2020年,报纸、书籍和杂志三大行业在全球50个市场的总收入中,只有24%来自数字业务,2015年的这一比例为14%。在广告投入方面,消费者和广告商的支出都在不断增长;尽管纸媒收入在不断下降,而且所有的新增资金和注意力都投向了数字业务,但是纸媒收入仍占大头。因此,纸媒行业不必过分担心自己在短期内将会消失,即使在美国和英国这两个数字化转型速度最快的国家也依然不会出现巨变。2020年,书籍、杂志、报纸三大行业的数字化比例Ovum公司数字媒体分析师夏洛特o米勒表示:“新闻出版机构目前还不应该放弃纸媒;虽然纸媒的收入在下降,但数字业务领域的竞争程度较高,商业模式难以复制,数字收入还无法支撑这些新闻出版机构的长期发展。”作为例证存在的是日本,有资料显示,日本纸媒不仅存活率极高,而且一直在日本民众中保持着较高的影响力,当然,外界普遍认为这跟日本的老龄化程度高有关系。刺猬看行业纸媒,融合,转型,机器······多个议题交织成了这次论战。观点的交织碰撞中,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1.纸媒两年还能撑得到!“到2018年很可能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关停并转’”,这句话是此次论战的重点之一。纸媒“将死”的结局已经没有太多的悬念,原因很多,刺猬君早在2016年初的纸媒展望中就特别提过一点:盈利模式的崩溃——赖以为生的广告被疯狂压缩,同随之而来的人员离职构成恶性循环,光就这一条,就已经动摇了纸媒的生存根基。不过,虽然都市报牵头的大面积纸媒死亡确实在上演,但两年时间却还不足以完成这批清洗,毕竟地方纸媒以客户端、融媒体为主题的自救转型也在进行,而在出现能够完整承接纸媒资源职责的平台机构出现之前,“关停并转”依然只会是愈演愈烈但也不至彻底覆盖。再有,纸媒被赋予的战略意义已经注定了国内的这项判断难以成立;而到了外媒,尽管大厦将倾,但短期内巨兽却远没有到死亡之时。雪崩的成功,代表着一种结合的可能,但对于“纸”而言,却并不是好消息当然,乐观之余也请保持冷静,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终有旧物化为齑粉。那份新闻纸的死活已经没有太多意义,重点是在凋零之际,纸媒所附着的一切将如何安放?2.融媒要练北冥神功,不耍辟邪剑法新旧媒体融合是成功还是失败?从不同的角度看,其答案截然不同。融合,其一是字面意义上的直接结合,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电视上网等等,传统媒体的结构直接套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意在优势互补。这种结合方式也正是王文中提到的“假融合”:“报”与“网”是替代关系,从介质本身的优劣来看网才是最终的演变形态,这也是为什么用电视和报纸曾经的关系来类比报网一事从根源上就是错误的。从这点来看,融合确实也只是一场乱点鸳鸯谱的误会。但新旧媒体融合,又绝不单是技术主导下的生硬结合。“新”除去形态介质,还意味着传播关系和互动模式的变化,而“旧”,则泛指对原创、深度资源的优势,所谓的“内容为王”,这里的内容更多可以代换为“新闻”。在这一逻辑里,新旧媒体的融合,理论上是可行的,而有必要。“旧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依旧无可替代,机构和平台的优势、政策的保护,让它仍然占领着内容生产的绝佳高地。不过目前看来,各类高大上的分析,落到实践中,做小了无非也就是一个个客户端,大一点就是传媒集团的平台矩阵。3.机器记者写稿,并没有什么不好纯粹理性的角度来看,机器人新闻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应对一般的数据新闻和消息通讯上明显可以要优于传统的人力操作,抛开感性因素,这种代换才更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更何况,繁琐的底层基础性工作的转移,对于记者更好的投入深度调查反倒是一件好事。至于都市报记者是否被替代,等到AI已经优化到那个级别,都市报为代表的媒体形式是否还存在都得另说。对了,此前《纽约时报》旗下R&D实验室的“粒子化”(又称积木式)模式,已经证明机器人新闻在深度稿件上拥有远比想象中更多的发展空间。要质疑科学家们夸大机器人发展水平,可千万别忘了新晋网红阿尔法狗!写在最后这次激辩仅源自一个标题,虽说风波来得猝不及防,但结果却是在众声嘈杂里,进一步明晰了传统媒体本身的命运和格局。求同存异的争论背后,回归到媒体人自身,也是对行业环境和个人命运的一次重新认知。无论结局怎样,路终归还是要走下去,而我们,都是行路人。推荐阅读6个新闻研究生,仅1人做记者,谁来拯救传媒教育?财经记者如何有效写作?——英国《经济学家》写作手册精华当记者开始民工化,何处安放新闻理想?年轻记者该如何看待老媒体人的“出走”和“逃离”?当心!机器人会抢走这些记者的饭碗!记者业务的“二十五条军规”两会记者采访指南、必备神器!上报集团裘新开年万字讲话:四个新项目将惊艳登场,澎湃、界面要年收入亿元!2016年全球媒体业汹涌大动荡的7个趋势用一万字,谈谈我眼中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温馨提示:点击文章标题即可浏览2016最具影响力财经自媒体财经记者圈(caiji007)——聚顶尖财记!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关注
可能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贤教育拯救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