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到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是什么闸

5月8日8时许,随着第一批从长江驶来的船舶平稳地通过新夏港船闸,标志着锡澄运河入江瓶颈打通,千吨级船舶从此可在锡澄运河长江口门船闸安全畅行。同日凌晨,锡澄运河原沿江口门船闸江阴老闸在最后一艘过闸船舶安全过闸后关闸停运,这座有着近63年历史的通江船闸圆满完成其为过往船舶保驾护航和强 力支撑区域发展的历史使命。作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锡澄运河南连京杭运河,北接长江、经江阴港通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水运战略通道。船闸是保障船舶在不同水位之间安全航行的通航建筑物,锡澄运河原沿江口门船闸江阴老闸自1953年通航以来默默承担着保障来往船舶安全通航、沿江战略物资高效流通的使命,其一号闸、二号闸设计年通过能力共2070万吨,只能保障300吨级及以下船舶安全过闸,与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日益增张的水运需求明显不相适应。锡澄运河江阴老闸年船舶通过量从1953年投入使用时的43万吨增长到如今的1亿多吨,过闸单船从原先几十吨的小船到现今平均吨位500多吨的 大船,该闸处在严重超负荷状态,船闸职工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挖掘船闸通过能力,采取对过闸船舶实行分类停靠、分段管理、分别放行的运行方式,充分利用长江口门潮汐涨落规律,采用平潮开通闸运行方式,两闸同时昼夜运行,多年来创造了"闸小贡献大"的奇迹。但江阴老闸受闸室规模的限制,在长江枯水期时往往 成为水运通江瓶颈,枯水季节船户有时需焦灼地等上好几天才得以过闸。为适应日益增长的水运需求和船舶大型化趋势,在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推动下,按III级标准设计新的通江船闸新夏港船闸作为锡澄运河 "五改三"航道整治工程的龙头项目于日开工,被列为交通运输部、江苏省、无锡市的重点工程。由于原锡澄运河长江口门船闸江阴老闸所在航 段处于江阴中心城区范围,基于江阴城市发展规划需要,此次锡澄运河升级整治改为经黄昌河、新夏港河入长江,新闸选定在原新夏港河水利套闸所在位置进行建设。新夏港船闸工程是锡澄运河整治工程中建设投资和技术难度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项目,是无锡地区唯一按III 级航道通航标准建设的复线船闸,工程概算投资达5亿元,船闸规模为2&180&23&4.0(米)(双线&闸室长&口门宽&槛上水深),能保障1000吨级单船通过,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达12494万吨。新夏港船闸在全省首次采用了闸首错位布置、三墙两闸、全钢板桩闸室墙设计,避免了大面积拆迁,节省土地占用15亩、降低工程造价约600万元。 同时,该闸采用德国蒂森克虏伯原厂生产的热轧U型钢板桩,指挥部多次邀请全国钢板桩施工专家以及德国、日本专家到现场指导攻关优化施工工艺,与以往混凝土 结构相比,新闸更加环保坚固,能更好地为过往大型船舶保驾护航。新夏港船闸的建成投用,标志着无锡通江入海的水运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锡澄运河作为内河集装箱水上高速的功能与作用将日益凸显,强力支撑城市转型发展。 相关文章推荐热门标签大家在看12345678910 太湖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2 苏B2-
声明:本文由太湖网用户搜集整理于网络,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在线招聘虽然帮助很多人找到了工作,但是虚假信息却从来没有断过。[]
5月23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宁开幕[]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
唯一三级复线船闸 江阴新夏港船闸建成通航
【字号:&&】【】
  中国江苏网5月9日讯& 昨日8时许,随着第一批从长江驶来的船舶平稳地通过新夏港船闸,标志着锡澄运河入江瓶颈打通,千吨级船舶从此可在锡澄运河长江口门船闸安全畅 行。同日凌晨,锡澄运河原沿江口门船闸江阴老闸在最后一艘过闸船舶安全过闸后关闸停运,这座有着近63年历史的通江船闸圆满完成其为过往船舶保驾护航和强 力支撑区域发展的历史使命。
  作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锡澄运河南连京杭运河,北接长江、经江阴港通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水运战略通道。船闸是保障船舶 在不同水位之间安全航行的通航建筑物,锡澄运河原沿江口门船闸江阴老闸自1953年通航以来默默承担着保障来往船舶安全通航、沿江战略物资高效流通的使 命,其一号闸、二号闸设计年通过能力共2070万吨,只能保障300吨级及以下船舶安全过闸,与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日益增张的水运需求明显不相适应。
  锡澄运河江阴老闸年船舶通过量从1953年投入使用时的43万吨增长到如今的1亿多吨,过闸单船从原先几十吨的小船到现今平均吨位500多吨的 大船,该闸处在严重超负荷状态,船闸职工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挖掘船闸通过能力,采取对过闸船舶实行分类停靠、分段管理、分别放行的运行方式,充分利用 长江口门潮汐涨落规律,采用平潮开通闸运行方式,两闸同时昼夜运行,多年来创造了“闸小贡献大”的奇迹。但江阴老闸受闸室规模的限制,在长江枯水期时往往 成为水运通江瓶颈,枯水季节船户有时需焦灼地等上好几天才得以过闸。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水运需求和船舶大型化趋势,在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推动下,按III级标准设计新的通江船闸新夏港船闸作为锡澄运河 “五改三”航道整治工程的龙头项目于日开工,被列为交通运输部、江苏省、无锡市的重点工程。由于原锡澄运河长江口门船闸江阴老闸所在航 段处于江阴中心城区范围,基于江阴城市发展规划需要,此次锡澄运河升级整治改为经黄昌河、新夏港河入长江,新闸选定在原新夏港河水利套闸所在位置进行建 设。
  新夏港船闸工程是锡澄运河整治工程中建设投资和技术难度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项目,是无锡地区唯一按III 级航道通航标准建设的复线船闸,工程概算投资达5亿元,船闸规模为2×180×23×4.0(米)(双线×闸室长×口门宽×槛上水深),能保障1000吨 级单船通过,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达12494万吨。
  新夏港船闸在全省首次采用了闸首错位布置、三墙两闸、全钢板桩闸室墙设计,避免了大面积拆迁,节省土地占用15亩、降低工程造价约600万元。 同时,该闸采用德国蒂森克虏伯原厂生产的热轧U型钢板桩,指挥部多次邀请全国钢板桩施工专家以及德国、日本专家到现场指导攻关优化施工工艺,与以往混凝土 结构相比,新闸更加环保坚固,能更好地为过往大型船舶保驾护航。
  新夏港船闸的建成投用,标志着无锡通江入海的水运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锡澄运河作为内河集装箱水上高速的功能与作用将日益凸显,强力支撑城市转型发展。
&&责任编辑:贾晓君、崔欣&&
在经过了连续几天的暴雨之后,南京溧水区的多处农田被毁,房屋被淹,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当地也启动了防汛的紧急预案,一共6000多人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记者来到溧水区灾情最严重的洪蓝镇青锋村,这里也是石臼湖的西北圩,积水已经没过了人的脚踝,很难再往前行走了。为了到达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记者乘坐村民们的小船前往,经过十多分钟的行程后,终于来到了大堤上。
题图为暴雨中的南京、苏州、常州街头。苏阳王建康陈ド阕蛉眨叽竟费と嗽闭谧急阜姥次У参镒省U沤芸捉萆鄣ど惚┯辍⒋蟊┯辏〗刂2日14时,太湖水位4.48米,超警戒水位0.68米。苏南运河常州、无锡和苏州水位分别为5.62米、5.08米和4.71米,分别较前一日上涨1.04米、0.81米和0.61米,超警戒水位1.32米、1.18米和0.91米,其中苏州站超历史最高水位0.11米……1日、2日,我省江淮之间及沿江地区普降暴雨、大暴雨。
考完的学生们走起了红地毯赵杰摄英国脱欧、巴黎恐怖袭击、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二孩政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热点昨天都出现在了南京外国语学校2016小升初英语能力测试题中,不过,很多都是作为背景出现的。校方表示,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有望取得好成绩。据悉,今年有近2700名小学毕业生参加考试,将录取340人。因为南外小升初明年改面测,今年是笔试的最后一年。
最近的南京梅雨天潮湿闷热温度高,不少乘坐地铁的市民都在途中出现意外,有的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眩晕,有的甚至出现了中暑症状。地铁警方提醒,颅脑疾患病人、老年人以及体质不好的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时,尽量避开早晚高峰,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和补充能量的小食品。
因为张柏芝而备受关注的张柏芝妈妈,本...
你可能还想看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9|回复: 10
历史上淮安在全国的地位考略
主题帖子积分
涟漪湖, 积分 15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4 积分
涟漪湖, 积分 15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4 积分
&P align=center&历史上淮安在全国的地位考略&BR&陈凤雏&/P&
&P&&BR&& & 秦末汉初,淮安境内曾设置淮阴侯、射阳侯、东阳侯、盱眙侯等侯国,并出现韩信、陈婴、枚乘等一批杰出人物,这是淮安在中华文明史上初次登台亮相。然这段时间过于短暂,此后直至东汉末年,淮安长时间的默默无闻。&BR&& &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南北分裂,淮河成为群雄和南北政权之间天然的分界线,位于淮河、运河交汇处的山阳,位于淮河、泗水交汇处的淮阴,位于淮河和汝颍诸河交汇处的盱眙,其军事地位凸显,先后升格为郡、镇。广陵郡治亦曾迁至淮安。南方政权视淮安为都城的北门,往往派都督将军亲自镇守,淮安境内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战事,淮安之战往往决定一代王朝的兴起或消亡。战争虽给淮安带来严重的灾难,但破坏快,建设也快,北方人民大量向淮安集聚,洪泽湖和白马湖周边沃壤的开发,都为淮安由军事重镇向经济都市转变准备了条件。淮安于此时在中国历史上崭露头角,确立自己的地位。&BR&唐代被列入十大紧州&BR&& & 隋唐时期,淮安开始走向辉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即设总管镇楚州。唐开元中,定天下州府为“四辅、六雄、十望、十紧”,“四辅”为京城四面之州郡,其余的雄州、望州、紧州的遴选都以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作依据,楚州被列入十大紧州之一[1]。盛唐以后,紧州名录虽经数次调整,但楚州始终包括在内。紧、望、雄、辅及京城总计31名(不包括大都督府及边境都护府)。如果我们要给当时的楚州排个名次,综合各方面因素,当列全国30名之前[2]。&BR&& & 其时,山阳县亦升为望县,全国计1573个县,列望县的仅85个。&BR&& & 唐代楚州的繁盛,有几个重要因素。一是隋炀帝开通京(长安)杭运河,运河在淮安入淮,使淮安成为漕运要津。虽然唐中叶以前,朝廷对南方的漕粮和贡赋依赖性不大,但自天宝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唐室遂专赖长江一带财赋立国,漕运量日益加大,岁运江淮米增至120万斛,在运河沿线重要州郡设转搬仓,凡江淮运米暂储此仓,楚州即设转搬仓于城北。另外,运河的便利,也为楚州的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公私商运充实,四远舳舻往来”,越商胡贾及日本、朝鲜商人,也常到楚州和泗州经营,新罗人在楚州经营煤炭和水上运输业,楚州和涟水均设新罗坊;二是楚州的盐业兴盛,“唐盐课四十五万石”[3],涟水和盐城所产盐,都在楚州集散,所谓“擅利巨海,用致沃饶”,朝廷在楚州设有盐监;三是唐帝国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这对位于淮河入海口的楚州港尤其显得重要,不对外开放,楚州的交通优势地位无法凸显,一旦开放,楚州港就和长江口、珠江口、钱塘江口的城市一样,展开了飞翔的翅膀。著名的日本圆仁和尚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述日本国19次遣唐使,有11次从楚州港出海归国。他还记述了朝廷在楚州设有接待外国使臣的驿馆和接待官员,并记载了新罗人在楚州的活动、唐室对新罗人的管理及楚州的风土人情等。又,唐室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无论是到东南亚等地的南线,还是到东北亚的北线,都要在楚州中转。四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兴盛。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诗有句云:“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白居易《早发楚城驿》诗有句云:“荷塘翻露气,稻垅泻泉声”,两诗均反映了楚州田园风光。楚州水产品也很丰富,淮白鱼其时已很著名,有司欲列为贡品,地方官因贡品害民遂力阻不行;手工业以纺织、造酒为主,《唐书·地理志》载,楚州贡赀布、纻布,后又有孔雀布的生产。酿酒业多集中在城东樱桃园一带,其地有刘伶台,杜康桥,供奉酒圣、酒仙。&BR&& & 由于楚州地理位置重要,朝廷多派重臣任楚州刺史,著名的有宋璟、李泌、李听等,后来均位至宰相、国公。唐代著名诗人吉中孚、赵嘏均出 生于淮安,唐诗人李白、韩愈、刘禹锡、白居易、崔国辅等都游览过淮安,留下了大批的诗作,尤其是白居易诗作有9首之多,其中《赠楚州郭使君》起句云“淮水东南第一州”,对淮安的城市作了客观的定位,从此成为评价淮安的经典名言。&BR&北宋为全国设市易务的22个城市之一&BR&& & 到了北宋,淮安的经济进一步繁荣,首先是得益于漕运。因宋王朝经济更加依赖南方支撑,漕运量比唐代大幅度增加,大中祥符初,经楚州的漕米运输高达700万石,另有菽100万石[4],约是唐代的6~7倍(后额定岁漕600万石),宋建都 开封,即为迁就江淮漕运。当时漕运线路有两个节点,一为真州(今仪征市一带),是荆湖、江南、两浙漕粮集中由长江入运河的港口,淮南江浙荆湖发运使(相当于后来的漕运总督)驻真州;一为楚州,漕船在楚州北神堰由运入淮。13世纪以前,运河流向是由南向北,一路挟诸湖之水入淮出海,故运高淮低,入淮口水势浩大,“堰度舟,岁多坏”。宋初,曾以淮南转运使乔维岳权知楚州,以保漕运。景祐三年(1036),朝廷“诏知真、楚州自今并兼管勾催遣纲运事”[5],当时发运使(漕督)在楚州设有行署,以淮南转运副使常驻淮安。常驻北神堰为漕运服务的士兵计有五~七万余人,后“楚州北神堰,真州江口堰修水闸成功”,“以时启闭,漕舟果便,岁省堰卒十余万”[6]。楚州堰卒遂减至2万人左右。元丰七年(1084)后,副使只于真州本司连书发遣,遇春运拥并,即轮一员至扬、楚、泗州,以来提举催促“[7]。&BR&& & 漕运的发展带动了水利、仓储、造船各项事业的发展。&BR&& & 水利&&主要工程有开故沙河、龟山运河、遇明河、通涟河,修水闸,疏浚河道等。&BR&& & 仓储&&元丰三年,徙扬州废仓300余间置泗州,约储谷百万石。加上泗州原有南北二仓,计可储谷250万石。时真州、楚州均设转搬仓。&BR&& & 造船&&元丰三年,诏真、楚州各造浅底船百艘,团为十纲,入汴河行运。淮安漕船厂当建于彼时。&BR&& & 黄山谷甥洪炎在楚州写诗咏运河云:“凿渠而漕,首淮江尾,舳舻岢峨,连樯千里,青雀翩翩,彩虹嶷嶷”[8]反映了当时漕运盛况。&BR&& & 漕运的发展也带来商业的繁荣。熙宁六年(1073),朝廷同时批准在杭州、楚州设市易务[9],市易务只在“边境和重要城市”设立,其任务是估定物价,收购市场滞销货物,待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借贷官钱及赊售货物给商贩,采购政府部门所需的物资。元符三年更名为平准务。市易务设提举和监务等官,负责管理、监督及收税。以后,市易务虽或裁或设,但楚州的商业则经久不衰,各地的货物由江入运、由海入淮集中到淮安。市易务为王安石推行新政所设[10]。七年,“提举楚州市易司蒋之奇奏景彰(监楚州市易务、著作佐郎王景彰)违法籴买商人的物货”,“又勒商贩不得往他郡”等造假、垄断行为,王被停官降职处分[11]。这反映了新法的弊端。&BR&& & 期间,淮安的盐业仍然兴盛,仅涟水海口场,平均年销盐11.5万余石。然由于管理不善,奸吏侵贪,常使盐业生产受到破坏,大中祥符五年(1012)4月,通、泰、楚州盐亭积欠丁额盐计14万石,有诏除免。天圣六年(1028)复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值,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熙宁三年(1070),规定涟水军等处课利仓场(盐场)官员由朝廷选拔任命。元祐年间,由于盐产大量积压,“诸路减价卖盐数多”,朝廷增加食盐储存量,情况有所改变[12]。&BR&& & 其时,楚州的酿酒业也得到发展,开始酿制曲酒,当时酒有大酒、小酒之分,一般乡镇都有酒户。“天禧初,小酒户被下令停废”,此后酿酒业主要被一些大户控制,并受到税收政策的保护”。除酿酒外,“丝麻纺织业亦较发达,生产的绢、绫、苎布和孔雀布还作为贡斌,每年都有规定的上缴额。元丰年间,楚、泗二州每年各需上贡绢10匹[13]。&BR&& & 为保护漕运,朝廷加强了对运河的治理,淮安的农田水利亦连带得到发展,农业生产除特大水、旱年份外,一般都有相应的保障。元祐六年(1911),苏轼称“访闻扬、楚之间谷熟米贱”。七年又称“舟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14]。苏轼过泗上诗云:“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反映了淮上人家的丰足。然此时淮安农民忧患亦多,感叹“丰年不如荒年”,丰年朝廷则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有求死不得者”。另外,谷贱伤农,亦往往给淮安农业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当然,这是整个封建王朝的积弊,举世皆然,并非淮安如此。&BR&& & 淮安当时的对外交通依然具有优势,楚州高丽馆已成为当地名胜,张耒回淮时即与人宴会其中。&BR&& & 楚州城的人口,元祐间有3万户,(苏轼赠徐积诗:“楚州三万户”)。3万户约10万人,这还不算漕军和商人等大批流动人口。这在北宋时并非小数字。&BR&& & 据方志载,楚州城中高楼池馆林立,著名的有何家楼、筹边楼、东园楼、南楼、北轩、西阁(苏轼为之起名曰“仰公”)、东亭、寄亭、望淮亭、瑶真馆、栖凤堂、华衮堂、杨氏园、高丽馆及太平兴国观等。苏轼、张耒、黄庭坚、米芾等人在淮安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BR&& & 北宋时楚州仍列为十大紧州之一(真州列为上州,次于楚州),其地位应比唐代有所上升,特别是楚州市易务的设立,在全国尚属首批,比其他地方约早二年。所设之地除边境外,都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方,全国计22处[15],已知有汴京、杭州、楚州、广州、成都、蘷州、黔州、秦州、大名、惠州、凤翔、真定、扬州、永兴、安肃军、瀛州等城市,此事反映了楚州当时在全国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如果要搞一个全国城市排名,我想应可列在20名左右。&BR&南宋的边关重镇&BR&& &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宋金以淮河为界,楚州成了南宋的边关重镇。绍兴五年(1135),韩世宗以京东、淮东路宣抚制置使兼河北诸路招讨使置司镇楚州。后淮南东路镇抚、都统、制置、安抚及转运五司长期开府山阳,并设楚州团练使、兵马钤辖、兵马都监等武官,楚州成了南宋王朝抗金前哨,“郡居江北既严护于近畿,路出山东更扫清于小丑,兵卫森罗既作淮壖之重镇,舟师毕集又居海道之要冲”[16]。宋金在楚州发生过多次战争,楚州保卫战往往解除了南宋朝廷的危机。&BR&& & 此时楚州的漕、盐、商利大部丧失,再加长期战乱,风光迥异昔日。然当宋金暂时和平共建期间,淮安生机尚时时呈现,表现在为官署及战争、国防服务的各项行业兴起,朝廷在山阳县谢家设税场。遇到丰年,淮安大米乃有运至浙江销售者。淮阴县成为朝廷接待北使的口岸,建有驿馆。特别是与楚州相邻的盱眙,朝廷于绍兴十二年(1142)置榷场,和金国进行边境贸易,派官员管理并收税,南宋许多商人都运货来此交易,盱眙街市货如山积,品种繁多,乃至盱眙人不知道当地有买不到的商品。据时人笔记称,每年榷场的税收,除支付贡金国的银两外,尚剩余半数。同时,盱眙设有岁币库,贮存每年输往全国的银绢。金国亦在盱城淮河对岸的泗州设有榷场,年收税5.34万贯。盱眙呈现出历史上少见的繁荣。&BR&元代马可·波罗笔下的“甚大城市”&BR&& & 元代黄河夺淮,给淮安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又,朝廷发展海运,岁漕300~350万石,给淮安的漕运业又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然淮安路依然被列为紧州,政府在淮安境大力发展屯田,先后建有洪泽万户府、安东万户府,清口黄河万户府等。沂郯万户府官署亦设在淮城,即明清淮安府衙内。淮安屯田户数最高达19909户,屯田亩数达亩(山阳县、安东州、泗州、海宁州),为全国之最,约为位列第二的大都路之3倍[17]。后朝廷将淮安路改为淮安府路,以淮南江北行省参政、枢密院都事、淮东道副使等兼任淮安军政长官。&/P&
&P&&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著《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了“淮安州城”,称其“是一甚大城市”,“其城有船舶甚众,并在黄色大河之上”,“此城为府治所在,故有货物甚众,辐辏于此”,“有不少城市运货来此,由此运往不少城市,惟意所欲”。“应知此城制盐甚多,供给其他四十城市之用。由是大汗收入之额甚巨”,根据波罗所记,当时淮安的商业、盐业及交通运输依然很兴旺,从屯田看来,似乎最初黄河夺淮时给淮安农业的危害还不甚巨。&BR&明清时期的“运河之都”&BR&& & 明清时期,淮安府城上升为全国前十名的大都市。淮安城市地位的确定,已不靠京、畿、雄、望、紧州的排列和其他资料作推测,因其时已有人开始对城市进行排名。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一位作者列了一份全国最大城市的清单,清单上所列城市排序如下:北京、南京、杭州、镇江、广东(州)、福州、苏州、松江、淮安、扬州、临清、济宁、仪真(征)、芜湖、景德镇[18]。根据此表,淮安城名列第九。到清代康熙三年(1644),彼德·冯霍姆率领荷兰使团经过淮安时,旅行日志称该城是中华帝国的第八大城市[19]。清嘉道年间,《清朝野史大观》(卷七)载文称:“清江浦为南北孔道,当乾隆嘉庆时,河工极盛;距二十里为湖嘴,乃淮北盐商聚集之地;再五里为淮城,乃漕船必经之所。故河漕盐三途骈集一隅,人士流寓之多,宾客宴讌之乐,除广东(州)、汉口外,虽吴门亦不逮矣!”这虽然是私人笔记,然有一定的可靠性,据作者以为,其时淮安在全国的排列仅次于北京、广州、汉口,超过了苏州,因此,我们亦可据此推定,当时淮安在全国的排名又当前靠,约在第五名左右。&BR&& & 今人研究明清时期淮安城(包括乾隆二十六年划给清河县的清江浦镇,其实即今淮安市区的建成区范围)的五大经济支柱为:漕、盐、榷、河、驿,并将其优势发挥到极致的程度。&BR&& & 漕即漕运,这是淮安经济最强大的动力和辐射源。由于黄河夺泗、夺淮的缘故,增加了漕舟由运河入淮(黄)的难度和航行的风险,故从明初开始,朝廷将督理漕运的重任,交给镇守淮安的武官。永乐帝迁都北京后,专命平江伯陈瑄驻守淮安督理漕运,并在淮安设立漕运镇守总兵府。景泰二年(1451),复设总漕部院于淮安,总漕兼巡抚淮、扬、庐三府(后增加凤阳府)和徐、和二州(后增加滁州),又称漕抚,漕抚与漕运总兵合称文武二院。至万历二十七年(1599),文武二院合二为一,由漕抚兼管漕军,改称漕督。下辖江北水陆13营39卫所,其中在府境为7营。为了配合漕运,朝廷复在淮安设刑部分司,以审理漕运中的不法行为及漕军与沿岸地方的纠纷,当时规定与漕运有关案件都必须到淮安审理,所在地方不得插手,只能移交;又设工部分司,主管造船,在板闸至清江浦设立大型漕船厂;设户部分司,主管漕仓;后又在板闸设淮关,征收市肆门摊费及船钞。淮安城自此官署林立,“官省吏舍,冠盖相望”。漕督在淮城西门外设盘粮厅,所有漕船(包括回空载货船)都经盘查后,才得放行,往往滞留多日。漕运人员在淮安的消费,又大大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清初,漕督一度时间兼凤阳巡抚,淮安实际上成了苏北和皖北的省会。下设海道、淮海道、淮扬道及漕储道并河标兵。当时淮城“市宅竞绸画,被服穷纤绮”[20],人口越来越多,三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道光十年,山阳县有54.35万丁[21],比1丁比2.5口算,亦有135万人。有关漕运盛况,研究的文章很多,本文只举其大略。&BR&& & 盐即盐运。明代正德十年(1515)建淮安坝批验引盐所于河北,隶两淮都转运盐使,“据十场津要”。时淮北盐运分司设于安东,淮北盐商均萃居于河下及河北,年分销钢盐额15万多引,每引约200斤。府属海、赣、盐、阜、安等地场灶所产盐,均由盐河运至河下集散,行销地一如元代,达40余州县。明《正德淮安府志》称湖嘴(即河下):“鬻盐、榷关,商贾辐辏,转轮阜通,衣被宇内”,又邱濬诗:“十里朱骑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此诗既反映了河下当时的盛况,也含蓄的说明了当时淮安城正在取代扬州,成为运河上最繁华的都市。&BR&& & 清代,淮北盐运分司及淮北盐总商均驻河下,河下进入最繁盛的时期,甚至超过郡城,清人吴锡麒在乾隆五十八年称之为“万商之渊”,“富有无堤,甲于他镇”,与此同时,与河下仅隔一条盐河的河北镇,亦因盐利,成为“郡北屏藩”。该镇有东里和西里,“相距几二十里”。“盐官所在,食力之家不下数千户”。(其实,这句话还有所保留,因为在纲盐改票后,河北失业的盐业打包工人就达万人,聚众请愿,几被官府作为叛乱镇压。)当时的河下,高堂广厦,林池骈立,有各种私家园林近百处,可与洛下媲美。房屋“墙壁垒石为基,煮米屑糍为计,以为百年计”[22]。&BR&& & 康熙乾隆年间,盐引数未见变化,但每引重量递加至688斤,两淮盐商年缴纳引价银共35.25万两,余课银计60万两,合计95万余两。此后,由于商人偷机使诈,盐利逐渐“归公者少,归商者多”,道光十年(1830),淮北纲盐积欠至5700万之多,遂有“纲盐改票”之议。&BR&& & 道光十一年,纲盐改票后,原设于山阳河下的淮北盐栈改设于清河西坝,依附盐业为生的人口也纷纷迁往西坝,西坝遂迅速扩展,“闾阎相接,日以浩繁,土著赁地以居货,游客结屋而招商”“其客多辇金腰玉,豪贵间游”,“三月行数十万引”,“食力于其间者统计殆万余口”,“其时,受豢养于盐商之巡缉队,共弁目兵丁,其数亦不下千人”[23]。总体来说,西坝盐业虽不能与河下相比,但从河下迁至西坝,其盐利仍在今淮安市区转移。&BR&& & 榷即榷关。明永乐十六年(1416)在板闸设户部钞关,同时设工部抽分厂驻清江浦。宣德四年(1429),榷关止收船钞,“量其船之大小修广而差其额,谓之‘船料’”。当时,全国的商业渐渐集中在长江下游与运河两岸的两条线上。“万历六年,各地商税课钞数,南直各府州(江苏安徽全境)全数达一千三四百万贯。殆占全国四分之一,而淮安一府独有二百余万贯”。(见钱穆《国史大纲》)。据此计算,明代淮关所榷商税,约占全国商税总额的二十五分之一左右,可以称为“天下第一关”。难怪至清代,满人争做淮关监督,朝廷额定满汉官员各一,以满人为主。清乾隆年间,淮关(含所属海关、宿关)统计正额银25.43万两,道光间,岁征正额银及盈余银36.43万两。其实淮关岁盈余银要比上缴的多得多,据清人笔记,同治年间,满人穆克登布多方营谋关督之职,任职4年间,捞取私蓄有30万两之多[24]。其时,板闸民间有言,“一任关官,三代不穷”。一首《淮阴竹枝词》称“板闸人家水一湾,人家生计仗淮关,婢赊斗米奴骑马,笑指商船去复还”。此词反映了当地人附食淮关的情况。咸丰、同治间,朝廷多次以淮关银拨充军饷,咸丰六年(1856),一次就拨淮关银20万两给江南粮台备饷。淮关对于地方建设亦有所裨益,修路造桥,兴办义学,建造园亭寺庙,著名的码头灵济祠、清江慈云寺、板闸爱莲亭都是淮关出资兴建的。淮关于民国16年始裁撤。&BR&& & 河即河工。明代为了保护运河漕船畅通,总河官员在淮安设有行署,入清后总河多驻清江浦。综合治理黄、淮、运河及洪泽湖。当然漕运官员也参与其事,如陈瑄开清江浦河即是一例。清康熙皇帝把“漕运”、“河工”与“三藩”合称三大政,可见河工在当时朝廷心目中的重要性。清初在淮、黄、运河险段设有河兵营,负责修防保卫。清雍正七年(1729)设江南河道总督于清江浦,下辖淮扬道。淮海道、淮徐道及河库道等,又在各要地设24厅。立河标兵24营,分汛把守。朝廷每年发给南河(即江南河道署)维修银450万两,若遇决口,再增拨银两,最多时一次拨上千万两。应该说,朝廷对治河是舍得花钱的。但所发银两,据清人一致看法,只有十分之二三用在河道治理上,清江浦成了清王朝最大的财政漏斗。晚清思想家薛福成称,河工银两“实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余以供文武员弁的挥霍,大小衙门之酬应,过客游士之余润。凡饮食衣服、车马玩好之类,莫不斗奇竞巧,务极奢侈”。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抹煞河官们的功绩,毕竟数百年间,漕运是通畅的,淮扬里下河的人民,也只有少数几年“几成鱼鳖”,多数年份还是安全的。有几位河道总督,治水成就及为官清廉方面至今为人称道,他们对淮安城市,特别是清江浦的城市建设亦颇多贡献。清江浦在明代时,虽处于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要地,并设有工部造船厂及户部常盈仓、抽分厂,但总体来看,并不很发达。明文征明《夜宿清江浦》诗云:“清江闸畔水纵横,回首南来十二程。书寄故乡何日到,寒兼羁思一时 生。月明村店人烟少,风递严城鼓角明(鸣),物色扰愁诗更苦,怪来春梦不能成”[25]。又近年在水门桥南尚发现明代墓葬。这都说明,当时清江浦繁华地段,只集中在少数交通要地。然至清代乾嘉期间,清江浦已是“两岸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据资料记载,当时清江浦及相邻的运河沿线,聚集有54万人之多,“五方杂处,百货山列”。山阳人黄钧宰的笔记中称,“清江上下十数里,街市之繁,食货之富,五方辐辏,肩摩毂击,甚盛也!”“曲廊高厦,食客盈门”,“一日之内,不知其几千百家也”。这都得益于河工。这也为以后淮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西移,打下了基础。&BR&& & 驿即驿传,实际是指交通地位,淮安为南北通衢,南方人进京都要由江入运,在清江浦下船乘车北去,以规避黄河风险及运河漕运时禁止客船通行的困难。北方人亦到清江浦登船前往江浙或湖广。当时淮安设有淮阴驿、清江驿、金城驿、山阳驿等,均为一等极冲,王营镇有众多的骡车店,往北方“日发千车”;河下则设有大批快船,由人雇用南行,厉 鹗诗《淮城使风暮抵扬州》云:“三百里程消一日,芦花吹雪到邗沟”。&BR&& & 河、漕、盐、榷、驿给淮安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吸聚了大量流动人口,萧文业文章称“从板闸至清江浦,民人大半在官”,“在官”即吃公家饭。河、漕、盐、榷、驿,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往来流动人口的消费,河工和造船需要大量的材料,这都为淮人和来淮经营的人提供了大量的商机。嘉庆年间,淮城有首名谣,称“南城方,北城汪,中间隔个陶木桩”[26],这方、汪二户都是经营水利材料的大户,陶木桩本为市井无赖,偷机木材生意发财,遂与方、汪并列。&BR&& & 明清时期淮安的工业、手工业,主要为酿酒造曲,制造仿古鎏金铜器、制鼓及造船等。淮安造曲,年用大麦20万石,产品主要供京城造酒,明漕运总督曾上书朝廷,建议停止生产,朝廷未允;造船主要为漕运服务,清江督造船厂有4大厂82分厂,共有工人6000名,明弘治三年(1490)至嘉靖十三年(1534)共造船2.95万艘,平均年产670艘。仿古鎏金铜器有仙鹤、鼎炉等,明人称“几可乱真”。淮安鼓“紧绷密钉,晴雨同声”,被朝廷确定为衙门登闻鼓[27]。这些产品,反映了淮安劳动人民手工技艺的高超。淮安酿酒,明代有著名的珍珠酒、苦蒿酒,清嘉庆年间有淮安延寿酒、山阳陈坛酒、清河双辣酒,传承了淮安酒乡的盛名。其时,适应当地人和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官员和商人的享受,全国驰名的淮扬菜亦在淮安诞生并发展。&BR&& & 淮安的农业,只能说在艰难中维持生产。乾嘉时期,山阳农民对人甚至耻称自己仍以务农为业,这反映了淮安鼎盛时期,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及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地位的下降。&BR&& & 综上所述,淮安是漕运总督驻节之地,而漕运在运河运输中占最大的比重。淮安是运河,也是天下第一税关——淮关的所在地,税收量在全国举足轻重。淮安为两淮盐区特别是淮北盐的集散地,“天下盐利淮为大”。淮安是运河、淮河、黄河及长江的水利中心,江南河道总督的驻地。淮安为全国最大的商埠,徽、闽、浙、晋、湖广及江苏各主要商埠的商人都在淮安建有会馆。淮安为运河的交通枢纽,客货运输通达江、淮、黄、运沿岸各地,清江浦且是南船北马换乘之地。淮安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运河文化的代表,中国最早的运河(邗沟)即在淮安与扬州之间开凿。因此,我们断定,“运河之都”非淮安莫属。&BR&& & 其实就今天的淮安来说,在运河沿线仍占至关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京杭运河的苏北运河段,是当今整个运河最繁忙的黄金水道,运河50%以上的运输量集中于此,而淮安又处于苏北运河的中心,建有淮安、淮阴两座三线船闸和南水北调枢纽工程,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之水上立交工程为全国仅见。淮安还建有主跨为亚洲第一的徐盐高速公路运河特大桥和跨运河、盐河、淮沭河等五河,桥面为全国最宽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淮安五河口大桥。&/P&
&P&& & 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各种原因,淮安的漕、盐、榷、河、驿等优势相继消失,经济暂时走入低谷。今天的淮安人正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奋起直追,为创造新的辉煌而努力,我们期盼,有朝一日,淮安会重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的雄姿。&/P&
&P&注释:&BR&& & [1] 见唐《通典·职官》和《新唐书·地理志》。&BR&& & [2] 见《江苏通志稿·大事记》:“兴元三年十二月……楚州山阳升望县”。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十八章:“时望县八十五,南方只有二十县”。&BR&& & [3] 南宋《新编方舆胜览·土产》引唐《郡县志》云。&BR&& & [4] 见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十八章有关漕运的资料。&BR&& & [5]、[6]、[7] 均见《江苏通志稿·大事记》之《宋(一)》部分。&BR&& & [8] 《续纂山阳县志·杂志》。&BR&& & [9] 《江苏通志稿·大事记》:“(熙宁)六年正月大丁卯,在京市易务勾当公事孙迪同两浙、淮南东路转运司制置杭州、楚州市易务利害以闻”。&BR&& & [10] 见1999年《辞海》缩印本424页《市易司》、《市易法》两条目。&BR&& & [11] 见《宋史·食货志》。&BR&& & [12]、[14] 上述资料均引自《江苏通志稿·大事记》之《宋(二)部分》。&BR&& & [13] 引自《淮阴市志·史略》。&BR&& & [15] 1999年《辞海》缩印本424页《市易法》条。&BR&& & [16] 宋《新编方舆胜览·四六》。&BR&& & [17] 《中华文史论丛》(1983.4)王颋:《元代屯田考》。&BR&& & [18]、[19] 美·黄宇仁《明代的漕运》。&BR&& & [20] 《同治重修山阳县志·风俗》。&BR&& & [21] 《同治重修山阳县志·民赋》。&BR&& & [22] 王光伯:《山阳河下志》。&BR&& & [23]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乡镇》。&BR&& & [24] 《清朝野史大观》卷八:《满员贪鄙》。&BR&& & [25] 清阮元著《石渠随笔》卷五。载《笔记小说大观》,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BR&& & [26] 清慵讷居士《咫闻录》卷六。(同上)&BR&& & [27]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P&
&P&作者简介:&BR&& & 陈凤雏,原淮安市志办公室副主任。&/P&
主题帖子积分
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研究历史一大目的就是服务现在
知识繁衍,以充实人生
中国经济教育网下载中心
主题帖子积分
山子湖, 积分 5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34 积分
山子湖, 积分 5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34 积分
很好的文章非要加那么个现代八股式的结尾!
主题帖子积分
&P&明清时期第五名?&/P&
&P&呵呵,真是想当然。&/P&
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乡土典故,关注淮安城市发展的文化生态。欢迎关注乡土淮安新浪博客!
主题帖子积分
山子湖, 积分 58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62 积分
山子湖, 积分 58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62 积分
&FONT color=#f70938 size=4&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FONT&
主题帖子积分
勺湖, 积分 1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勺湖, 积分 1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P&匹夫莫谈当年勇~&/P&
在自由城监狱里度过了15年铁窗生涯的我,今天终于出狱了。但当地的黑手党老大为了在罪恶城发展势力,选中我去罪恶之城,发展他在那里的势力。迫于生计,我只能重操旧业......
主题帖子积分
山子湖, 积分 89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3 积分
山子湖, 积分 89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3 积分
& & 埋头苦干迎头赶上!
我知道,那些表面看似妩媚的花儿,也会有凋谢的一天,可能在中午,可能在傍晚,可能在我猜不到的某一天。但现在,它们依然年轻,充满活力,是正该享受自由的光阴年代,要努力地呼吸新鲜空气
主题帖子积分
勺湖, 积分 1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勺湖, 积分 1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虫虫&/I&在 10:19:47的发言:&/B&&BR&& & 埋头苦干迎头赶上!&/DIV&
&P&匹夫莫谈当年勇,埋头苦干迎头上!
&P&嘿嘿,改一个字!&/P&
在自由城监狱里度过了15年铁窗生涯的我,今天终于出狱了。但当地的黑手党老大为了在罪恶城发展势力,选中我去罪恶之城,发展他在那里的势力。迫于生计,我只能重操旧业......
主题帖子积分
山子湖, 积分 59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50 积分
山子湖, 积分 59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50 积分
&P&雄起淮安&/P&
主题帖子积分
萧湖, 积分 31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0 积分
萧湖, 积分 31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0 积分
&P&韩世宗 &/P&
&P&?!FAINT!&/P&[em01]
主题帖子积分
荷湖, 积分 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荷湖, 积分 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淮网优秀会员
淮网优秀会员
淮网原创写手
淮网原创写手
淮网2009年度十大热心网友
淮网2009年度十大热心网友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船出长江口打一城市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