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近经期看中医可以看中医吗

关爱女性健康,留住美丽容颜
月月乐_中医如何看待女性月经不调?
月月乐(微姓号:yueyuele001)月经不调的姐妹们常说“什么都可能变化,‘大姨妈’与我的关系怎么就不能变化呢?”是的,只要想起每个月如期而来的疼痛,姐妹们都咬牙切齿。
掐指一算,一年12个月,得痛12次;一辈子行经时间大约35年,合计400—450次经期,这笔“痛帐”什么时候才能算到头呢?当治痛片已经“家常便饭”而无济于事,姐妹们是否“坐以待毙”?当热水袋敷小腹的方法已经效果微弱,姐妹们是否“束手无策”?别气馁,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或许你就能掌握“制服”月经不调,算清每月“痛帐”!中医如何看待女性月经不调?中医认为多因肝、脾、肾三脏,气血、冲任二脉功能失调,外受风、寒、湿等邪所致。中医辨证在于了解机体的内在环境,从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理、病证的实质考虑,在治疗上要使机体达到气血充沛,脏腑功能协调,在发挥机体本身作用后恢复性腺轴的功能。如何正确判断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有哪些类型呢?姐妹们可以从行经规律和经期症状来判断。从经期时间来看——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即半个月来一次月经),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4、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5、月经过少:经期虽准,但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少。从经期症状来看——1、属血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2、属肝郁化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3、属气虚型的,症见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4、属血虚型的,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5、属血寒型的,症见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6、属气滞型的,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7、属血瘀型的,症见月经错后,或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或刺痛,血块排出后其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了解更多请加微姓号:yueyuele001
您还可以输入个字
大家都在看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凯铭风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月经不调等4种妇科病一定要看中医_新浪女性_新浪网
月经不调等4种妇科病一定要看中医
  导语:妇科病是每个女性都可能面对的病症,据调查,我国90%的已婚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病症术来治疗,可结果往往是一再复发,有的还留下严重的后,因此妇科病的治疗也成为每个女性非常关注的问题。
  除了一些病理变化明显、器质性的妇科病,如:卵巢囊肿过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适合切除外,很多妇科病如: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习惯性流产、多发性子宫肌瘤、初期卵巢囊肿等,中医却有独到见解。以下4种妇科病中医治疗效果更佳!
月经不调最好看中医
  一、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血量、血色、经质等某一方面超过正常范围所出现的症候,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不准、月经过多或过少等。西医治疗月经不调。如果症状严重,单纯止血效果不佳时,一般选择激素疗法,做人工周期或激素替代来缓解或改善症状。目前来说,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相关妇科疾病,有些女性不能接受,因为惧怕性激素用多了,人会发胖,另外还有长斑的可能等等。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往往先采用周期疗法,减少出血量,再调节卵巢的功能,根据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气血阴阳情况来调节,如果能够坚持,用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二、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下腹隐隐作痛,并有坠胀感,腰酸痛,月经期加剧,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一般的消炎镇痛药难以奏效,而用中医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
  三、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疾病跟卵巢功能好坏有一些关系,但总体来说,这个病是个外科病。如果是比较平和的增生,外科医生不建议手术的情况下,可以用中医调理。增生的患者一般还伴有月经不调,中医可以通过改善月经来改善增生的情况,至少可以做到不疼痛,抑制肿块生长。
  四、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在45~55岁这段时间,有些人会出现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昏心悸、失眠烦躁等症状,这种表现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西医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而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症下药,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汤药疗效更好
  Tips:中医专家4个贴心大嘱托
  1、切不可随便吃中成药。中成药是药品而不是保健品,所以不能乱吃。比如说,乌鸡白凤丸是偏热偏温的药,如果你的体质恰巧是寒性体质,则可以吃一点,如果你是热性体质,吃它就不一定合适,六味地黄丸则是滋阴补肾的药,如果你是阴虚患者就好,实性、热证、阳虚患者就不见得合适。
  2、汤药疗效更好,成药的安全性毋庸置疑。许多中医院都有提供代煎药的服务,于是,有人就认为中药汤剂比成药更好。汤剂和成药到底哪个更好,其实,各有千秋。成药的优势在于方便,安全性更好,因为一个成药上市是需要许多权威部门检测把关的。而汤药,它是医生根据不同病人的身体情况做出的个性化的判断、对于过敏体质的女性,中医则应该首选合适的中成药服用。
  3、体质是中医“索引”。要想调理身体必须让医生帮你判断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体质。“体质”在中医中很重要,它好比你健康的“索引”,吃什么药吃什么食物,都要从你的体质出发来进行判断选择。
  4、食疗也需辨证对症。阴虚、肝旺的,可以吃些莲子、百合、海参、燕窝。肾阳虚的女性则可以吃些羊肉、鹌鹑蛋、小海米,脾虚湿气比较重的女性可以吃冬瓜、山药、薏米等,绿豆粥则对解毒有很好的作用。中戏2016级新生新生开学报到,软萌妹子主打清纯牌。
连续在14年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落网。
99健康网是一家专业提供健康资讯的综合性健康网,是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门户网站。
  1.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2.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3.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4.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血瘀型  经量过少或有血块,经血颜色紫或暗黑,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稍微减轻,严重者甚至不孕,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治疗时宜活血化瘀 取益母草15克,鸡蛋1个。加水同煮。熟鸡蛋去壳,吃蛋饮汤。治月经延后或痛经。  宫寒型  这种体质常发生于爱吃冰冷食物的女性。经量较少或颜色较暗,有些在月经来前或来潮时小腹冷痛,剧烈时甚至脸色发青,四肢冰冷,热敷则疼痛可稍微减轻。诊察时,常可发现舌质颜色较淡,舌苔白,脉沈紧。  治宜温经散寒,并应忌吃生冷的食品。用生姜15克,艾叶10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鸡蛋1个去壳搅拌,放入汤内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叶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会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  气血虚弱型  月经后错,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慌,倦怠乏力,纳呆,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应该益气养血调经。方药 党参、炙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当归各15克,川芎10克,陈皮6克。  月经不调,也可简单按摩缓解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或者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还可以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或者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妇女在月经期中医养生保健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 & 妇女在月经期后常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或神疲懒言、心悸怔忡等不适,这是气血偏虚的一种表现。尤其是人到中年,经、孕、产、乳等生理现象伤血无数,气随血耗,经后出现上述症状者更是屡见不鲜。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与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为血帅,气行血行,凡伤于血者,必损其气。为此,中年妇女更应重视经后调补气血,而八珍汤为首选。
& & 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是补气养血的代表方,实由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各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和四物汤(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组成,前者重在补气,后者长于补血。取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连服5剂。
& & 【原文】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解读】&妇人一生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期,而这些生理活动均耗血损血,故古人云:妇人之病,往往&气常有余、血常不足&。这也道出了妇人养生的要点所在,即应该&以血为本,常补气血&。
&&&&女性经期、孕时、产后等特殊生理时期,腠理疏松,经脉运行有别,血室正开,应尤加调护,更要注意面、颈、乳、腹、阴、手、足等女性敏感部位的呵护。
&&&&妇女一生因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生理而数伤于血,因而在生理上常表现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点,故有&血是女人的本钱&、&守得一份血,就留住一份青春&之说。
&&&&女性因血而病时,不仅表现出闭经、月经量少、非时经绝、白带量少、缺乳、不孕、流产、外阴阴道干涩、性欲下降、胎萎不长、妊娠腹痛、阴痒等妇科疾病,还常出现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四肢麻痹、心悸失眠、皮肤瘀斑、舌质淡等特征。
&&&&因血为女之本,女常血不足,故女性平日应重补血养血,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依体质特性进补&的原则,注重饮食调理,以食养血,可多食桂圆、荔枝、大枣、赤豆、红花生、山药、莲肉等食物以养血补血。
&&&&妇女血病,可因夹热、寒、瘀,或涉及的脏腑病位等不同,而调治方法迥异。血病的调理和治疗应&据因&而变,原则上宜调、宜理,适当用补,切忌使用辛温燥血、耗血动血的食品和药品。
&&&&此外,女性还易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所伤,常随之而瞬变。适度的七情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但七情太过,超出身体抗御或调节的范围,或女性自身适应或自我调节能力低下,不能承受轻微的刺激,就会导致妇科疾病发生。故妇女尤应注重自我情志调理,学会开导自己,让自己身心舒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主任医师&&尤昭玲
责任编辑:21nx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
中年是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阶段,本该过得更自信、更优雅。然后更年...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期可以看中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