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文清华讲坛素质讲坛搞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第260期&陈赫&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
时间: 来源:湘农青年 作者:陈赫 编辑:刘鑫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湖南农业大学第260期人文讲坛,我是主持人罗宇鸿。今天湖南农业大学人文讲坛有幸请来了中南大学的陈赫教授为我们解读理想中的大学校园生活。
人文讲坛:曾经有很多智者给大学下过一些定义:例如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例如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关于将来的大学生活,大家可能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大学四年就好像鲁迅先生的四部书,大一是《彷徨》,大二是《呐喊》,第三是《伤逝》,大四是《朝花夕拾》。宝贵的四年在校光阴究竟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理想的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南大学教授陈赫先生,来跟我们一起谈谈大学校园内的各种话题,陈教授您好。
陈赫教授:小罗你好,湖南农业大学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再次来到湖南农业大学人文讲坛作客,希望今天晚上能够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首先我要祝贺年轻的朋友们成为了大学生,但是千万不要有那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那样就会懈怠。刚才你说了“朝花夕拾”,那你总得有花拾啊,所以我就奉劝大家几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要想有花得自己种,莫待无花空折枝。
人文讲坛:您这个解读非常有意思,那您觉得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什么?
陈赫教授:有很多很多种任务,但是我觉得一个人一生他有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一个自己最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是非完成不可的,那么大学四年任务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读书,广义的来讲就是学习了,全面地、主动地学习,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打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那么这样才能保证你这四年不白过,我是这么一种想法。
整个这四年当中要想效率很高,你要做很多事情,你比如说处理新的人际关系,熟悉新的环境,离开了家庭,离开了中学的那种管理,自己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财务,特别还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我觉得都非常重要。但是最最重要的莫过于时间的自我管理,这是你谁也代替不了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里边时间是一种最公平的资源,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你一分我一秒都是平等的,但是时间又是绝对不可再生的资源,浪费一秒就少一秒——而人的一生就是由所有的分分秒秒的有效时间连接起来的,我们浪费不起啊,所以我想最要紧最要紧的事情是把时间管理好,提高它的利用率,不要让我虚度了光阴。
人文讲坛:您提到了时间的重要性,那您对年轻人管理时间有什么好的金玉良言呢?
陈赫教授:在我20岁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叫沈尹默老先生,也是老才子吧。当年我20多岁的时候老先生大概80多岁了,我都叫他沈爷爷,我叔父请老爷爷“给我们的侄子写一幅字”,他就写了一幅字送给我。我想借此机会转赠给大学生们,我能背出来,这题目是我自己取的,叫《惜时诗》,规劝爱惜时间的一首诗,“少年每自喜,费时如挥金,谓此明日事,何用惜寸金,明日诚当有,要知已非今,一生只此日,易过难重寻。”他题了一语,“二十年前所为杂诗为陈赫同志书”,我20岁,他20年前写的,我当年多大?我0岁。所以这首诗对我这一辈子有很好的影响,我就转赠给年轻的朋友们,咱们共勉吧。
人文讲坛:谢谢您给送给我们的《惜时诗》。您觉得青年朋友们进入大学以后,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陈赫教授:大学是半成品阶段,非常重要,我觉得就我自己而言,我的读书的目的经历了一个自己选择、形成的过程,我认为有六个层面的要求。第一,读书与谋职。用现在的语言讲就是解决饭碗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只有先生存才能后发展。所以这个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第二,读书与美满的婚姻。谁都想找一个白马王子,找一个白雪公主。但是你的学问不好,你的素质不高就难找得到。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第三,就是读书与生存质量。这里包括你的物质质量和精神质量,书读得越多,这两方面的质量就可以提得很高。第四,就是读书与成就感。年轻的朋友都很有雄心壮志,想这一辈子干出一番事业,大有成就。你不读书也可能有成就,但是读了书你成就的机会就会更多,你将来成就的机率就可能更大。第五,就是心理学家讲的自我实现,这是一个过程。书读好了,能够体现你自己的一个追求。但是这五个方面,都是围绕着自我为中心在转,我不说你自私自利,但是有一个问题,在文革以前,在极左的时期,把这五条都当作是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情调,个人主义,都这样戴一个帽子。我认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咱们不能给它扣帽子,但是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的读书的目的只有这五条,没有另外一些想法的话,那我说这五条作废,那就有我们的第六条,第六条就是读了书也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认为这一条对前面五条有一票否决权,你前面五条做得再好,你完全是为了个人的东西,结果你就不能为社会做奉献,我就全部否决了。所以这六条是缺一不可的,前面五条可能叫做成才的必要条件,后面一条我认为才是最充分的,否则的话咱们不谈学习目的了。不知道我这个回答有没有价值,同学们认不认同。
人文讲坛:陈老,其实大家对您那会儿读大学的情况,应该都比较好奇,您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您的大学生活呢?
陈赫教授:我那时候五年制,五年的生活非常丰富,让我自己最受触动的事情也很多,我今天只选一件讲。我是1957年入学的,1958年我二年级还没念完,在我们华中工学院开展了一个政治运动,叫做“插红旗拔白旗”运动,就是挟着反右的余威来整顿思想,我就变成了整个校一级的大白旗,这个时候我心里非常苦闷。这个消息传到了一个女孩的学校,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她在另外一个大学。这女孩跟我什么关系呢?邻居关系,从小的发小吧,而且再后来我才总结出来的,是属于那种比友谊多比爱情少——那种朦胧的阶段,因为我们也没敢早恋嘛。结果这件事情传到她学校去,她当时是班上的一个干部,是班长还是支部书记我不记得了,一个干部就要找她谈话,做她的思想政治工作,说“你要跟陈赫划清界限。”其实我们也没有谈恋爱划什么界限呢?这样一挑明,反而好像都推动了。这个时候这个女孩很冷静,大概就勾起她对我平常印象的一些回顾,觉得这孩子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错,反正不可能是反革命。所以她就问那个干部,她说“现在我们跟陈赫的关系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还是属于敌我矛盾?”这句话问得非常有水平。那个干部就答,也答得非常有水平,“眼前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弄得不好可能就要转化为敌我矛盾。”这句话我觉得回答得非常针锋相对。这个女孩更加平静、淡定,她怎么说呢?“组织上以大批判的形式帮助他,我以另外一种形式去帮助他”(那就是感情因素),“请问(这个‘请问’太厉害了),咱们是推出去一个敌人好,还是拉回来一个人民好?”你说我再木讷的人,我能不受感动吗?我胆也大了,一不做二不休,写了一首诗送给她,算表达了我的爱慕之情!我唱给你们听好吗?
人文讲坛:呵呵,大家想不想听? 答:非常想。
陈赫教授:这首诗歌的名字叫做《映山红》,我最喜欢岳麓山的映山红,就是杜鹃花,朝鲜族叫金达莱,藏族人民叫索马花,它的生命力很强而且很美,它单朵的不美,它漫山遍野的开放以后特别美,我心里就有那么一朵映山红。
映山红:弱柳随风软/夭桃沐日融/几番春雨过/君看映山红。果不其然,这个女孩就成了我当时的恋人、后来的爱人、现在的夫人,现在人们都叫她罗奶奶,也是一个大学教师,学化学的。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写好的诗不敢给她,我给我那个诗词的启蒙老师大舅李康年先生看。他说这个“君看映山红”,能不能改成“争看映山红”。我说不能改,争看是客观的、热闹的,没有我的推崇;“君看”,感情进去了。我就再告诉他说,这个君是个特定的人,将来有可能成为您的外甥媳妇。他说那就不要改了,不要改!在给她送这首诗的时候,我给她说了这个故事,但是后面一句话我贪污掉了,我不敢说了。你猜她怎么说的?她说:“君,君最好,永远也不要换了!”所以你说这比现在有些年轻人很火爆、很外向,”I love you” ,我觉得比它要浪漫多了,对不对?所以她就成了我当时的恋人、后来的爱人、现在的夫人,而且是永远也不会换的人,就是这么一个人。
人文讲坛:此刻让我想起了徐志摩先生的一句话: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真诚地祝福二老身体健康,白头偕老。
陈赫教授:谢谢你。
人文讲坛:说到这儿我想起来我曾经拜读过您和您的夫人罗声求教授合著的两本大学文人修养教材,一本叫做《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另一本叫做《走向社会》,我们知道您和罗教授都是学理工科出身的,那为什么在人文科学方面有这么大的兴趣和成就啊?而且据我所知,您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也可谓是相当深厚!
陈赫教授:造诣相当深厚我不敢当,因为我是业余的,在行家面前我连小巫都算不了。原因很简单,第一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应该进小学的年龄,日本人侵略中国,我们在农村里面逃难,没有机会进小学,我的大舅李康年先生、我的奶奶、我的妈妈就给我口授古典启蒙三字经、千家诗、唐诗,我舅父在哪儿找了一本《兰亭集序》——一本字帖,他也把它作为教材来教我,所以这是得益于这样一个“机遇”。读着读着我就感觉它很有用处,它能够涵养德行,能够提高我的修养功力,我觉得是潜移默化的。第二是在你今后的生活当中,你在作文,你在读你专业书时,这些修养有用处。第三就是鲁迅先生讲的,“遵命文学”。我的一位老的党委书记,那位书记叫刘业翔,是一位老院士,我们的校长叫何继善,也是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对我们两口子说:“”你们两位是理工科的最佳结合——她学理我学工——但是觉得你们在古典文学修养方面,在理工科这个范围、范畴的人里面好像好一点——我不能说我怎么好的了——你们能不能够在退休之前几年多花点功夫来介入到、投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下,上面有任务了,我们也有爱好了,这就结合得非常自然,所以我们就热烈地投入了。当时我记得何校长给我一个任务,他说你就把你年轻时候,怎么样学习中华古典体诗词——你不能像文学院的老师那样讲课,你作为当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年,你怎么去体验这个生活的,你能不能作为一门课讲?结果就发展成为全校的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选修课,还拿学分的,就叫做《现代青年与中华古典体诗词》,可以这么讲,我们自己还得学习还得充电,所以总是提高了一点点,这么样转移过来后就很好了。
我觉得文学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讲都非常必要,特别是农业类和理工科大学生,我深有体会。加强了人文修养以后,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几个好处,可能还不全面,我给年轻的朋友们讲一讲,你们觉得有道理你们就吸取,觉得没有道理也不要紧。
第一个好处是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同样是表达一个思想感情的,那么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文字语言讲通顺,要说明白,这是起码的要求。你缺乏文字修养你就讲不明白;第二就是要求准确,不至于引起别人的误解;第三就是要精练,要言之有物,假话、大话、空话、废话都不要讲,能减掉一个字就把它删掉;第四我认为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了,文字写出来要有文采,要有艺术性,这样你就有感染力,人家就愿意跟你交流,甚至于互相就有帮助,这是我认为第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有两个层面,从浅层面来看,将来你要写学术论文,写学术报告,它的准确性、它的科学性、它的逻辑性、它的条理性,都靠你很好的文字修养来保证。从深层次来讲我深有体会,当我们理工科的研究人员、教授做课题经常要碰到一筹莫展的情况,有的人就死死地在那儿硬顶,很执著,这种精神非常好,但是不如你稍微退一退。干嘛呢?到人文社科领域里面,特别是哲学领域里面去遨游,遨游以后你就可能经常达到一种叫做顿悟的境界——你们文学家叫灵感,我们叫顿悟,顿悟了以后他可能就豁然开朗。这样,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能够激励你创造发明的思维。
第三个好处就讲一句话,这句话他们说是陈赫、罗声求之名言,不管名言不名言,是我们两个总结出来的: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有助于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有人说这句话很多人都讲过,我说我分号后还有一半呢——可作为自然科学家的思维习惯和常用的工具,比如说数学分析的工具,逻辑推理的工具,系统建模仿真研究的工具——像这些工具,如果你拿来把它介入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里头,绝对对它也会有丰厚的回报。在这件事情上,我希望不管是非文科的还是文科的同学们,你们试试看交流一下这很有好处。
第四个好处是潜移默化的大基础,就是一个人美好的精神风貌的形成,高尚道德情操的建树,伟大人格的升华,无不得益于人文素质的修养,特别是自我的修养。而恰恰,一个伟大的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对塑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从群体的积累到个体的修为上,我觉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是根本性的建设,所以我想要建议大家在这个方向下点功夫。
比如说一部《论语》,古人把它夸张得很厉害,你是学文的,我相信你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能去抠啊,这是一个比喻,这里说的是一种境界,说《论语》的伟大。但对我搞自然科学人来讲,我又想介入到人文自然科学领域,我又想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就始终记得孔夫子的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觉得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只要有人类在、有人类社会存在,它就永远有用,而且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一种信条,所以你看这对我们多有好处啊。
人文讲坛:是的。您刚刚提到要过有意义的生活,这个就必然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几个概念有关系。但是好像现在很多人一提到这“三观”的概念都觉得非常陌生,觉得跟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那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陈赫教授:你这个问题提到点子上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不能说我讲的都是结论,我把我的看法提出来跟大家商量,特别要请真正的社会学的行家们给我批评指正。这一点,我借今天人文讲坛的现场作为我再学习的课堂,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想,过去急于求成,把这个“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拔得很高。殊不知,一拔得很高就离我们很远,离我们很远就很神秘还容易被架空。比如“完全彻底”——一个人他能够经过几年学习,就变成一个“完全彻底”的人?它是一个一辈子的过程。你急于求成是一个愿望,绝对好的愿望,但是做不到。所以我想,咱们还是回到地上来脚踏实地来讲讲我的看法。有一位老先生——我认为地球人都知道——梁思成先生,清华大学著名的建筑大师,他还有很多学问,我们很崇拜他。他在1948年解放前夕给学生做了个演讲,他那个题目叫做《半人时代》,开始我没有理解,也没有录像也没有留下录音,但是有些人听过他的课有一些残破的笔记,他是讲不完整的人,他那个对应的词不是“完人”,是指“不完整的人”。他有一段话我念给大家听听,他说,文理分家走到极端就会产生两种半人——我们不妨说是半边人,不完整的那一半,什么半人呢?侈谈人文不通理工的叫边缘人——我理解就是没有什么本事的人,干不了活的人,空谈理论的人;另外一种只懂理工不通人文的,他叫空心人——我理解是没有灵魂的人。从他这个半人的说法,推动我们走出半人时代,变成一个比较完备一点的人。完人是很难做到的,完备一点,理工的通一点人文,人文的通一点理工,我觉得他这种分法既打中要害——我讲一句话不行就删掉——我最反对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家,这是我们有意在培养“瘸腿”,培养半人!所以我觉得今后教育怎么改革,首先得把这个文理分家的问题给解决了。我的老师我的老校长杨叔子院士跟我讲:“陈赫,你记不记得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是学习好的同学学文科,他有资格学理工的,他还就学文科。现在怎么样?数理化不行?学管理,数理化不行?学文,把这个文就贬低了。”我觉得这是杨老师一种思想,我就特别欣赏它,所以要争取做稍微完备一点,或者在这个过程里头,我不断地完备自己,文理互相交融。我得到这个启发以后,我就在琢磨人还可能分出什么不同型号的半人——咱们分分看:有的人守旧,有的人创新;有的人愿意把自己当商品,有的人很重视自己的人格——这是半人吧——有的人廉洁奉公,有的人贪污腐败;有的人多才多艺,就缺那么一丁点东西,什么东西?德行,所以那叫缺德。我想起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这么一想,就分离出两个半人,一个是做奉献的,一个是向社会索取的,我就用理工科的工具做了一个图,让大家来分享分享——我们来做一个图。
我就在实践我自己的主张,用理工科常用的工具来解释人文社会问题。被人家骂过,说我亵渎了哲学亵渎了马克思主义。我说试试看吧,我帮你讲话只不过用的工具不同嘛,你还批判我干嘛。咱们画一个坐标体系——横坐标是时间t,这里是坐标原点t=0,纵坐标我就用一个小写的w,叫做能量密度函数。人在世界活上一辈子有三个阶段,从0点开始呱呱坠地,呱呱坠地以后,第一件事情向大自然吸取氧气,哇,一哭,降生了,初试啼声;接下来按照过去旧社会的讲法,吃妈妈的奶,吃爸爸的饭,那就是向社会向家庭索取,所以他的能量密度函数是倒过来的,是负的;当你学习了以后,你成才了,你工作了,你为社会做奉献了,随着你的年富力强,你的奉献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过了一个顶点,年老力衰。我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了,就不行了、不行了,总有一天,我给社会提供的奉献都刚好够我自己花销了,w再一次过横坐标;但是我还没有死,我还没有死你们就得养活我,社会、后人就得养活我,因为咱们不是动物世界,动物世界,死了的有的被分尸体吃了,而你们还得养活我,我们是人类社会,所以我苟延残喘,我就还在活着、活着、活着,别着急,总有一天我会去见马克思的,那到这儿我就了了这一辈子,所以咱们这个时间t=t1,这个时间叫做t=t2,这个时间叫做t=t3,这个曲线——人生坐标的曲线跟这个横坐标就勾勒出了三块图形,这三块图形的面积咱们来给它们命名——这个面积叫做A,这个叫做B,这个叫做C。我现在请你现场的回答我一个问题,叫抢答。一个人在世界上活一辈子,在见马克思以前的弥留之际,他能够做到、能够说我“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用我定义的A、B、C这三个面积的大小构成一个数学式来表达我这种心情——我最后有胆量说,我没有辜负我这一辈子,大家说应该是什么式子?
人文讲坛:应该是B&A+C吧?
陈赫教授:对了,B&A+C,而且大得越多,这一辈子过得越有意义。你是学文的,你学理工也一样的行,那咱们就够交流了。但是你知道我这个图,这个公式第一次在哪儿讲的吗?长沙第一师范还是中专的时候,没备在讲稿里,我脱稿即兴发挥的,我还没画图,我在空间这么做这么做,听的人非常认真,讲的人非常到位。结果最后一排一个小女孩还有一点奶声奶气,来不及举手站起来就说:陈爷爷——这爷爷一叫我好高兴——您给我们设计的人生的坐标以及这个B&A+C的追求,我一定遵照你的去做,我这一辈子就这么做下去——是一个大学者跟我讲这个,我无所谓,你比我还懂;一个刚进中专不久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按照我给她设计的人生坐标来走,我的成就感比我自己的科研成就感还要高。但是我到大学去讲这个报告,到后来就写进讲稿了。结果有一次我差一点被人家给噎住了。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生,可能是高年级的,也是站在最后面,就吼了:“这么傻,B=A+C就够了嘛,B-(A+C),多余的干嘛呀,这一辈子!”我就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大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我反应不过来了,其实我平时的反应是很快的,那一次被他噎住了。幸亏我刚才讲的那位永远也不换人那个终身合作者罗奶奶也在现场关注。她坐在第一排,她站起来扭转头:“小伙子,多余的干嘛?是推动社会进步用的。”这下递给我一个炮弹,我不用白不用,我啪就打出去了。我说:“孩子啊,假如咱们祖宗的祖宗,祖先的祖先,从树上下到地下来那会儿,都只是B=A+C,我说咱们不都还在树上抢野果子吃。”结果底下哄堂大笑答道:那咱们就变成猿猴了!所以这一次我觉得有一个终身合作者这么默契地配合真是莫大的幸福。这个公式指导了我们一辈子。我不敢说我们做得很好,我也不敢说我们大于到什么程度。但是我们应该有这样子的追求,把那个大于做得越大越好。
人文讲坛:陈老,您刚刚说您现在的能量密度函数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我倒是不同意您的观点,我觉得您一直在为了唤醒学生的潜在力量而无私奉献,您的能量函数永远是在上升的,我也代表农大的三万学子真诚地感谢您的这种大爱与担当。
陈赫教授:谢谢你。我刚才一提到追求一个美好的人生,你就提到要引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看看B&A+C,是不是就体现了这个人活一辈子的价值?从这里起步,价值观当然还要升华的,这是基础的东西。还有呢,你刚才提到的误导,有些是无意,有些是有意的。大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82年我在长沙参加长沙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优化总指挥部,我在那干活呢,当个小头目。我说你们在公共汽车上可不可以经常搞一点标语,带有文化性质的,我就没讲搞什么内容,他们工会主席等全都说意见很好,就用那个不干胶的贴到车厢里面上,那个标语叫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大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发现这样说是不对的。
它违背了一个因果关系,它违背了因果逻辑。他只是想到一定要人人为我,我才为人人。你想一想,假如每个人都等着人人为我,还有“人人为我”吗?这就是简单的逻辑。所以我说你们把它倒过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说后面这个“人人为我”,要是我们搞数学的人来讲就不用写了,因为天底下所有人都做到了我为人人,那个人人为我是不是自动的就实现了?数学家不写后面那句话了,文学家、社会学家就得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所以当时我就说你们不要讲颠倒了。
那好,你们现在都可以按照我刚才分析的方法来评判一下这句话,“大河里有水,小溪里满。大河里没水,小溪里干”是对的吗?到底是先有大河还是先有小溪啊?
人文讲坛:小溪。
陈赫教授:很好,农大同学们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刚刚那句话是一个因果逻辑的颠倒,它是无意的。因果逻辑,我说我们的祖国的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那样的长那样的宽那样的深,储存了多少亿万立方的水,我们中国十几亿人每人去舀水,不够我们舀几天的!我问道:大河里水哪来的?小河里的水注入来的,小河里水哪来的?小溪的水注入的,小溪的水哪来的?我们一滴一滴的水注入的。你把它颠倒了嘛,所以我说这是错的,应该把大河与小河的关系——因果关系——搞清楚,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逻辑关系搞清楚,你说它(B&A+C)是不是应该成为建树自己人生观的滥觞——原始的起点。你把这个搞清楚了,所以我觉得挺高兴。
接着我们再来回答你的关于“误导专业户”的话题。这个话题我首先要声明一下,我不是这个方面的行家,不是专家。我讲的话不是铁律,而是请教,我要借这样一个机会,你们找到这方面的专家,可以批评、可以指导、可以纠正,甚至于可以批判——我被批判惯了,也批疲了,也不怕了。
学生提问:请问您怎么看待黑格尔说的“凡存在皆合理”?
陈赫教授:谢谢你的提问。“凡存在皆合理”,你说现在流行的说法是黑格尔的一种哲学思想。我请教过很多人,我也去查了一些文献,比黑格尔早一点的时间,有一个莱布尼兹,他们两个是独立的还是商量过的,还是黑格尔继承了莱布尼兹再发展,咱们不好说,我没有考证。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最好拿来误导人了,最好误导了。我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叫做一字之移,一词之移,移就是转移,换,调换。有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出来了,大家议论纷纷,就有一个人出来说,“这个现象的出现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没错吧,现在是个果,有原因,咱们找原因。第二个人说:原因,它体现出了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就是一种理了,所以他就说,“那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原因就变成了道理,还没有问题,道理道理嘛,规律嘛,因果关系嘛。于是第三个人就接着讲了:既然它能够存在下去,它能够发展、能够生存、能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是符合某种理的——合理的。第四个就是说“那它就是合理的”。殊不知汉字的“理”有两大类,一类是指规律,一类是指仁义道德。如果说“凡存在皆合理”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不要革命了,咱们回到屈原时代去好了。就因为社会不合理,咱们才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还有这个……那不要改革了。如果你承认凡存在皆合理,谁也不能动那个存在,那咱们还得回到树上去抢野果子吃,那个存在是最古老的。所以凡存在皆合理一定要搞清楚那是自然界的理,包括丛林法则,凡存在皆合理论,是要想把自然界的法则、规律、规则,直接引入到人类社会来,我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一种误导,所以就在这里头我们就有了三句话了:
凡是存在的未必都是合理的——有合理的,但未必都是合理的;那接着我们就发挥了、推广了……
凡是拥有的未必都是道德的;
凡是流行的未必都是可取的。
流行性感冒就不可取了;流行歌曲有好的就流行下来了,不好的就被淘汰了。中华民族最早的一首情歌流行下来几千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几句流行下来了。
所以我觉得这三句话我一定要借这次机会宣扬,我们认为——
凡是存在的未必都是合理的;
凡是拥有的未必都是道德的;
凡是流行的未必都是可取的。
那么我想这里也很有专业人员一个地方,还讲一个用残缺的逻辑取代完整的逻辑的例子。现在社会上流传着几句话,哪个学生学习不用功,甚至想逃学,大学生想退学,找我呀。你为什么退学?这个专业我不喜欢,我想到北大去旁听。我说为什么你不想读完?比尔盖茨本科也没读完——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比尔盖茨本科没有读完是他成功的充要条件,那我要是读完我就做不了比尔盖茨了——这就是残缺的逻辑。还有一个故事,我一个老书记,已经过世了,离休以后,老是邀着一些在职的中层干部去打麻将,打得大家第二天上不了班,自己也不行。我就劝他,我说悠着点!老先生一句话把我噎住了:胡适先生就最爱打麻将!因为他对我很器重。我没有饶他,我说您打麻将您就变成胡适了!?我把他噎住了。还有一句话, “高考状元个个都贪玩”,好像贪玩是成为状元的充要条件。什么叫贪玩呢?他学习的时候拼命的学习,他玩的时候用心的玩,这也叫贪玩?他不是说丢了学习不干。你这样去宣传是不是把残缺的逻辑替代了完整的逻辑,叫大家不要学习了!我碰到了一个日本小伙子从武汉到乌鲁木齐,他先到乌鲁木齐,再一站一站玩回来,他在武汉大学留学。我说你们日本的学生会玩。他说不对,我们日本学生,特别是到中国的留学生叫做“拼命地学习,拼命地玩。”我觉得这句话挺有意思。最后我来做一个结论。
许多问题看起来是在学生身上——孩子们别着急,你们的责任不如家长不如老师不如学校大——根子在社会。所以世界观也罢,人生观也罢,价值观也罢,都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建树。世界观的问题不外乎就是力图解决认识世界和怎么样与世界和平共处、和谐相处的问题。那么你说我们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在认识世界里面的最基本、一定要搞明白的事情,就是一定要请各位首先认清动物世界与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区别,否则把人类社会按动物世界来运作,那咱们不如又回到树上去。所以我认为这个认识是我自己建立世界观的ABC!孩子们,你们觉得有道理就跟着想一想,你们觉得没有道理,你们能够想出更好的道理,将来我向你们请教。
人文讲坛:好,感谢您非常精彩的回答,相信就是您的答案让在座的各位解除了心中的一些疑惑。最后想恳请您送给我们几句话好吗?
陈赫教授:好的。咱们活在世界上,不外乎做两件事,做人,做学问。
做人,狂放而不虚妄,得意而不忘形,同流而不合污,奉献大于所取。我儿子得到这几句话在前面加了一句,老爸,奶奶说我小时候跟你小时候一样。我说什么?调皮而不捣蛋。
做学问,博览群书、独立思考,兼容并包、自成一家。我跟年轻的学子们共勉吧。我也不一定做得很好。
最后,这机会难得,时间还允许,我想代表我和我的终身合作者——永远不换的那个合作者,把我们当时写的一首诗——我们当做自己的第三个孩子——献给年轻的朋友们,让他跟你们交个朋友好吗?利用在湖南农业大学这个机会——我这个孩子是我40岁生日的时候,跟我太太一起写的一首诗,诗名叫《种子》。你们看看一拨一拨的种子像不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人?下面我们就来朗诵一下:
若不是贪婪的嘴啃干净瓜瓤果肉,您怎能摆脱甜蜜的困扰?
若不是用污泥把你埋没,你怎能从腐朽中吸取养料?
若不是常向你劈头盖脑地泼洒脏水,您怎能出落得如此芬芳、俊俏?
若不是把你逼进岩缝之中,您怎能磨炼得如此挺拔,咬定青山不动摇!
狂风把你刮上天空,你却偏偏还要投向大地的怀抱,暴雨为你洗刷征尘,雷电为你的出世鸣锣开道!
于是,你低吟,你高唱,你狂欢,你咆哮!
然后,你留下一片秀美的森林,一簇顽强的生命,一首绿色的赞歌,一把奋进的号角。
然后,你又悄悄的踏上征途,顽强的继续你那生生不已的循环,再把未开垦的处女地寻找,寻找……
人文讲坛:非常感谢陈赫教授的精彩讲座,下面我代表湖南农业大学全体三万学生为二老清唱一首《夕阳红》,请工作人员为二老送上献花,祝福二老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再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朱志方12-26朱志方12-26谭仲池12-02
&&&&&&&&&&&&
| |Copyright
共青团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湘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人文讲坛2016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